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的读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的读后感大全

2022-04-26 03:33: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的读后感大全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是一本由蔡淇华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精选点评:

  ●#宇飞书单#《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作者:蔡淇华 关键词:写作技巧、镜头力、受众力 1、本书的作者是台湾著名的写作老师,书里面讲了40个写作过程中常用的小技巧,并配有40篇主题案例,通过概念+案例的方式,让你直接能够把这些技巧运用到写作当中。 2、比如你可以通过觉察力,了解和思考自身情绪和行为的变化,通过描述这种变化和发生的原因进行文学创作,会让你的故事更加的生动。 3、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写作的初学者的话,非常推荐这本书,不需要一次性全部看完,可以先尝试用其中的几个方法写几篇文章,重要的是在于动手去做。 阅读方法:洋葱阅读法之快速阅读 阅读难度:2/10 推荐指数:8/10 个人成长【学习:写作】 阅读时间:60分钟

  ●出版社不上心啊,部分闽南话也没备注,部分影片译名也没备注。

  ●个人阅读收获: ★这本书的风格和《小强升职记》有些像,作者通过讲故事、师生在批改作文时的对话这个过程给我们提供了40种必备的写作能力。这本书里有没有枯燥的理论,作者的举例都特别有代表性,让人读了以后感同深受。共时我认为这本书也适合在校的学生阅读,用来提升考试的作文分数。 ★我重点阅读后学习了加重点、减杂质、意象相乘、被主题整除的写作方法。作者还提出写作是故事带情、用事实讲理、用象征留白。真正的创作不是靠灵感,靠的是对人的兴趣。

  ●非常好!值得看的一本书

  ●我姑且把这本书当做一本工具书来对待,如果从是否“有用”这个角度来进行对这类书籍评定的话,那我的结论是这本书对写作确实是有用。这本书一共介绍了40种“力”,从写作技巧到内心修炼不一而足,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本人在对“力”进行展开介绍时,是用40个小故事来进行的,这样自然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实际应用的操作性,我觉得这点很加分。当然了,文中的一些结论和观点在个别处理解起来也是有些晦涩的,毕竟作者是台湾籍的,表达习惯终究和大陆是有所不同的。

  ●作者蔡淇华老师用了40个“力”来写了关于写作方方面面的内容,不同与现在的文案写作,运用了书中的方法,是真的会让你在写作上能力大增,成为一个真正有文采,有技巧的写作者。

  ●给的很多建议适合于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比考场满分作文不知道强了多少。(近来尤其发现,很多日常要用到的写作其实是有章法可寻的,可以专门看几本方法论来指导一下自己,当然,这样做也只能当一个高级文秘,而不是一流作家,磨炼写作这门技艺是道阻且长的。) 书名取得振奋人心啊,又一个好书名被别人用走了,哼。

  ●无意中买了这本书,给我很大的惊喜。在目前图书出版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下能遇上如此佳作,实属幸运。与市面大多写作技巧类书籍注重招式,流于表面不同,全书200页左右,作者用40个小文向读者传授了写作的内功,并且在本书的行文中就加以运用。受益匪浅,过些时日必温故而知新!

  ●给中学生看更合适,40个写作“力”,目录像字典,内容是实例故事。

  ●受益匪浅!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读后感(一):本来觉得书还可以,但是发现作者……

  本书中,作者开口中华,闭口君子。

  但后来一看他facebook上的帖子,就发现了真实的作者。想来他也不过只是一个眼光狭隘之辈(作者是被西方民主洗脑的反共思想),不免有一些失望。

  请大家自己评判。他的facebook账号为:蔡淇華。(我本来已经截图,但是被豆瓣屏蔽了)

  ————————

  我来单独说说这本书的内容,写的比较简洁,阅读速度快、轻松。

  介绍了40个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或者方法。

  作者为台湾中学老师,所以文中有相当多中学生的作文案例,但也依旧适合成年人阅读。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读后感(二):《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写作吧!发现真实的自己!

  在人人都可以拿起笔抒发自己的时代,你的文字想要被看见吗?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这本书告诉热爱写作的我们:你值得被看见! 用本书作者蔡淇华自己的话说,一个年逾四十的中年人,被看见了!希望大家每一个与文字结缘的我们,也被看见!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是一本培养学生一生写作素养的好书。在这本书里,作者准备了40篇用心浇灌的文章,归纳出了写作的四十个“力”, 每个“力”都围绕一个或几个小故事展开,有学生的例子、有作者自己的例子、还有各种有趣的典故。

  本书作者说:“写作,应当该是诚恳的。文字,应当是真实的。”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写出“真实”呢?可以通过矛盾、夸饰、圆融等力量来创造真实、发现生命的真相。

  1.矛盾力: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才是真实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才是真实。

  忧伤可以带来快乐,快乐可以滋生悲伤。就如爬山,攀爬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有着登顶的动力和希望;登峰的那一刻是喜悦的,但终要面对下山的无奈。

  有高就有低,有左就有右,有悲就有欢,有笑就有泪。这样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

  在皮克斯发行的《脑筋急转弯》动画电影中,主角莱莉因为父母工作搬家,无法适应新环境,与父母频频冲突。

  此时,莱莉头脑里的主管快乐的乐乐和主管忧伤的忧忧,不小心在记忆迷宫里走丢了,莱莉的大脑总部就由怒怒、厌厌、惊惊主导,让莱莉变得愤世嫉俗。

  而乐乐和忧忧在记忆迷宫中跋山涉水的时候,乐乐惊奇地发现,莱莉最大的快乐记忆是在一次忧伤之后。也就是说,忧伤和快乐其实是并存的。

  忧伤和快乐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的情绪,但这两者在一个人身上却是共存的。人,本来就是矛盾的。

  很多戏剧因为角色的矛盾而显得迷人,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既娇柔又刚烈;《怪异黑杰克》中的怪医,既贪财又有正义感。这些角色,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

  所以,如果我们在描写一个人物的时候,既注重一个人的优点,也注意发掘人物的缺点,这样塑造的矛盾人物就会更真实,而真实才能打动读者。

  2.夸饰力: 违反“外在的真实”,忠于“内在的真实”

  夸饰力,也是我们熟知的夸装手法,很常用来表达心情和事物的内在真实。一提到夸张,就会想到诗仙李白的众多诗歌。

  比如,他的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诗句让我们的脑洞大开。特别是“白发三千丈”,人的头发再长也不过几米,三千丈显然太夸张了。

  但这句诗在一千年后还能拨动我们的心弦,因为这夸饰的手法,说的不是白发,而是李白的离愁啊!

  三千丈的白发违反了“外在的真实”,但三千丈的愁绪却忠实了“内在的真实”。

  我们是一个“从夸饰创造真实”的民族,如我们的图腾“龙”,在美好心愿的夸张中,我们给与了龙代表长寿的鹿角、代表力量的狮鬃、代表长生的蛇身、最坚硬的鱼鳞和尖锐刚猛的鹰爪。

  所有的外在夸饰都只为变成“龙的传人”,拥有最真实的力量和骄傲。

  可以看出,用夸饰的手法,是为了表达“内在的真实”。在我们的写作中,可以适当借鉴夸饰表达真实。

  3.圆融力:人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人天生不完美,作者告诉我们生命的真相就像是中国的太极,阴中有小小的阳,阳中有小小的阴,然后合成一个完美的圆。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其著作《小说面面观》中,将小说人物区分为“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形人物”的特点是人物纯善或纯恶。“圆形人物”则不同,随着时间的迁移而转变,性格和行为上具备了多面性。

  “圆形人物”代表着人的真相,人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越来越多的事例证明,真实才能打动人。比如堂吉诃德是个清醒的疯子;漫威电影中的钢铁侠作为人生赢家,却有着自大的毛病;绿巨人浩克有着情绪处理问题,但这样的人物塑造,无损于观众的喜爱。

  我们写作,归根结底,就是表达自己、影响他人。所以,我们要尊重真实,更要学会去表现真实。当我们学会运用矛盾、夸饰、圆融等力量来创造真实、发现生命的真相时,我们的文章就更容易被看见了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读后感(三):《科幻小说写作资料 汇总》2021-01-03更新 3.9《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读后感(四):磨刀不误砍柴工——如何寻找文章的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素材就像一篇文章的血肉,缺乏有力素材的文章,则会显得毫无灵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寻找写作的素材呢?

  为了寻找适合写作小白的素材搜集方法,我阅读了蔡淇华老师的《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一书。书中用学生的案例,具体说明了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来获得素材。而且语言富有亲和力,能带给读者满满的感动。

  蔡淇华老师拥有小说、新诗创作、广告文案、文创班指导的背景,他的故事处处充满着热情和勇气。他把生活的每一瞬间都看作可用的素材,并且提到“觉察力”、“现场力”、“用典力”、“素材力”这几项能力。掌握了这几项能力,我们也就掌握了素材收集的来源。

  “觉察力”是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现场力”是对过往经历的寻找;“用典力”是对阅读书籍的积累;“素材力”是对现代资讯的把握。我们先来看看,对于这四种“力”,原文是怎么描述的:

  觉察力:我们太“习惯”自己的生活,所以对生命的独特性习焉不察;其实,成长需要勇气,更需要觉察。

  现场力:你一定要一次次地踱回现场,找到受冻的自己,替他拂去衣上雪花,然后才能牵着他的手,站上文字叠起的高度,并肩共看天地浩大。

  用典力:我们有电影、神话、采撷不尽的时事,只要用心统合,万事皆典,让文字既典雅又经典!

  素材力:若只有古材料,文章会有历史的酸腐味,还需要加上近人的材料,因所有的创作都是时代的切片。

  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谈谈素材搜集的四个来源:

  一、 日常生活

  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忽略习以为常的生活,但其实,再平常的事物,也有值得挖掘的地方。

  这就好比修行之人从“茶”中悟出禅机;牛顿从“坠落的苹果”中发现地球的万有引力;鲁班从“手被植物划伤”中发明了锯子。只要留心观察,写作素材随处可见。

  曾经,所有的啤酒广告在宣传卖点时,都以 “纯净”来形容啤酒,但单凭一个词并不能说服消费者。于是,有一家公司,把自家啤酒的设备清洗、生产、过滤、冷却的过程制作成图片,并放在广告上呈现给消费者,才有效打开产品的销路。这则广告也从众多千篇一律的广告中脱颖而出,广为人知。其实,他们所呈现的啤酒生产过程,与其他品牌的并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优势,是他们从习以为常的事情中,发现了价值。

  所以,请把你的目光关注到日常的小事中来。“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用心觉察,一颗尘埃,也能成为写作的好素材。

  二、 过往经历

  有朋友跟我说,自己太过平凡,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只有名人伟人,才拥有更多传奇的故事。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宝藏。我们都应该从自身出发,找回生命中最深刻的感受。况且,写别人的故事,往往不能充分调动我们的情感,也难以打动读者。反而自己的故事,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前段时间,“仿妆网络红人”宇芽,发文控诉前男友光伟正对自己家暴的恶行,在网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她不惜再一次撕开伤口,回到家暴的现场,痛哭着也要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就是为了让更多女性勇敢地反抗“家暴”行为。这种切切实实的亲身感受,冲击着无数女性的内心。

  以自身经历为素材的文章蕴含着极大的情感力量,因为只有你自己,才能体会事情发生时的心情。

  就以“生孩子”为例吧,大部分人都觉得,太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了,并无特别之处。但对于作者来说,它太值得写一写了。于是便把这样的经历转化为“世界上所有的母子,都是生死之交”的素材,写出一篇情感真挚,又引人深思的文章,最终收获“母亲”们的推崇。

  我们应该常常踱回从前的岁月,看看那时的自己,并把当时的经历记录以及留存进素材本里。

  三、 书中典故

  “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每当下笔以“人生初见”为主题的文章,宝玉这句话,总会在我耳边响起。阅读书籍不仅能带给我们精神上的体验,更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

  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倾注许多心力著成的,里面的观点、案例都有被反复推敲过。对于我们来说,把书中的案例、观点搜集起来,是获取素材的一个捷径。

  这样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劝诫他人不要太在意名利追逐,可用“南柯一梦”;表达对英雄的钦佩,可用“长坂坡之战”;表现对人生的遗憾,可用“此生未完成”……

  只要认真记录,我们可以从一本书中,获取几十、甚至几百条写作素材。即使平时没有时间搜罗热点时事,稳步积累并非难事。

  四、 现代时事

  议论文因其架构、逻辑清晰,方便批阅,常被指定为升学考试的固定文体。写作方法也非常简单,就是提出一个观点,再接一个案例,最后总结。常用的案例无非是:洒脱不羁的李白、拔山盖世的项羽、风月无边的柳永、刚正不阿的岳飞……

  每当老师看到这类案例,给我们的评价总是:小小年纪,全都掉进古人坟堆里去了。确实,像《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这本书中所说,“所有的创作都是时代的切片”,这些名人名事,在他们所处的社会,是热点时事,但在现代,则是历史了。这里并非反对使用历史案例,而是使用的时候,要与社会现状相呼应。

  《写作吧!你值得被看见》读后感(五):发表是吸收的利器

  作者的本职工作是一位教师,深谙方法教学之道,是中国台湾“师铎奖”的获得者,这个奖项是颁发给台湾优秀教师的荣誉奖励,对于在教育界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颁发的奖励,通过这本书能够掌握很多写作的技巧,不管我们今后在写应用文还是公文,甚至是影评书评,购物评价的时候都能够用得上。

  写作虽然是一门比较深奥的学问,但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门槛如此之高,是一种我们平常都能够用得上的贴近生活的小技巧。

  掌握一些写作的知识,不一定就能从此成为金庸古龙,最起码写出来的东西可以获得更多人的认同和引发其他人的思考,这就是好的文章。

  不一定只有作家才需要具备“写作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打开写作的大门,迈入另一个天地之中,在写作的世界里,可以将想法化作有生命力的文字,向别人讲述出来,透过写作可以发现内心那个我们都不知道的自己。

  写作能带来由内而外力量和生命力,如果说文字是大海的话,写作技巧就是渡海的一叶扁舟,在浩瀚无尽的素材中,选取我们最需要的内容,表达出来,带给更多人感动和共鸣。

  本书以四十个写作技巧作为书籍主线,很实际的说明如何观察生活寻找灵感,如何组织文字表达情感,如何运用工具为创作服务等等。

  每个人都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因为境遇和个性都是不同,造就出来的人想法也都千差万别,如何通过写作来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在当今网络发达的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狠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人人都能发声,想要让别人注意到自己的声音就需要与众不同和卓越的写作力。通过写作可以更深层次的刺激思维方式,更深入了解自己内心,更好的面对生活,悟出更多生命的真谛。

胡适曾经说过:发表是吸收的利器。

  通过表达能让人们有更深刻的印象和对事物的看法,文字是最好的传播工具,如今电商网文,微信营销,哪一个不需要打动人心的文字来吸引大家的目光呢,拥有了写作的能力就等于有了可以充分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写作可以成为自己思维飞翔的翅膀。

洞察

  敏锐的洞察力是写作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观察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用心,在现如今网络发达的社会,我们已经习惯了接受新鲜事物的刺激,而对眼前的普通生活视而不见,双眼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渴望刺激。

  要让心灵回归到最初的生活中来,让感动充盈我们的心,仔细观察周围就会发现很多创意其实就在其中。

  那不是什么博人眼球的新鲜事儿,也不是什么新奇特的所见所闻,虽然表面看上去再普通不过,但如果深挖下去,创意和新鲜感就藏在普通之中。

  从每一个当下认真感悟,将想到的感悟连接起来写出来,就是一段能够引发别人共鸣的文字。

  你不认真对待生活,生活也会用敷衍的态度对待你。

  当开始体会每一个生活细节的时候,就会发现细节也在向你播撒特别的种子。

  不要让习惯蒙蔽心灵的敏锐观察力,没有什么事情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些都有因果,找出寻常之中的“不不寻常”就是写作者入门的基本功。

  最打动人心的往往是最真实的,之所以真人秀综艺很热门,不就是因为大家想看的是明星表演背后那些真实的表情和动作吗。

  文字也是如此,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辞藻堆砌,只要够真实,简单的几个句子依然可以打动人心。

  而真实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对过去的记忆,对生命真诚的领悟,当不知道写些什么的时候,就从自己开始写,写自己过去,写自己的感悟,写自己的想法,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闪闪发光的河流,河里的贝壳,珍珠还有各种宝物都在其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寻找这些宝贝,将他们从水里捞出来,让他们散发耀眼的光芒。

经过眼,耳,鼻,手,心强大的五感写出的一字一句,足以撼动世界。

  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敏锐的感知力,而不是上来就训练华丽的写作技巧和丰富的辞藻堆砌,真实是写作的第一要务,只需要把内心深处的感觉如实的表达出来,再考虑之后的技巧练习也不迟。

  书中的很多例子都是年龄很小的学生,在这些例子中我们会看到孩子的双眼看到的世界是如此的不同,他们的描述力是很多成年人都打不到的高度。

  正是因为他们的心灵还没有完全被世俗和习惯所蒙蔽,因此我们要想写出好的东西,还是要回归“初心”用孩童般好奇的双眼去打量周围,去挖掘脑中过去的回忆。

  写作可以很抽象,如果从真实出发,也可以具体到将别人看不到的细节描绘出来,这样的文字一样可以令人感动。想让文字升华就可以从自己上升到众生,以小见大就是最典型的升华的方式。这样可以让文章的主题更加宏达。

表达

  如果写的是小说的话,要抓住人物的对话情景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好的对话场景可以通过动作来表现心理活动。

  不用很多全面的描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展现全貌,这种让读者运用联想来完整场面的方式能够完美的表现隐而未发的内容。

  想要让小说的情节引人入胜还要熟练运用“起承转合”的情节转化技巧,转折是一个能让读者打起精神来的好方法,因为小说的剧情就是靠一个又一个的高潮迭起来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平铺直叙的真诚记录可以打动人心,但是说多了未免显得平淡。

  戏剧的张力表现在冲突和转折上,这是与抒情散文截然不同的表达形式,写作素材来源其实有很多,尤其是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我们可以从很多不同的领域视频中获取素材,比如说现在很热门的vlog还有直播,更是非常真实和直观的将一个人的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与我们截然不同,这些都是写作的好素材。

  不过除了从屏幕看人生之外,最好的素材体验还是要自己亲身实践和与人沟通。通过聊天的方式能够更直观的了解一个人的想法和对生活的感悟。旅行,见闻,聊天,都是最好的人生课堂,教会我们很多值得写的东西,也让我们对生活有更多的感悟,激发灵感。

“今天起,换一双眼睛,仔细看人的沉浮,改一副耳朵,用心听人的灵魂。”

  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素材,到处都是灵感。

  通过听别人的故事和过去,我们可以将自己深入其中,就像一个演员体会角色一样,将自己代入到他的过去,这样他的感受就会成为我们创作的素材,让自己的作品带有更丰富的情感,让同理心和想象力发挥作用,文章何愁感情不够丰富呢。

  在描述的过程中要学会使用精确的词语去表达,而不是泛滥的普通名词,精确的描述可以让读者更加容易产生联想,太过普通的词语比如说“很好”“漂亮”“壮观”这些不具有吸引力也没有画面感。

  除了比较具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之外,通过阅读来引据经典也能够引起共鸣,比如说名句或者是大家都知道的典故,适当的穿插在文中,能将自己表达的意思更快的让读者理解。

  在描述的时候,使用量化的数据比笼统的“很多”“很大”“好多家”更能够给阅读者带来震撼感。

写作力

  好的作品都懂得留白的重要,因为看不到的往往是最具有想象空间的,如果所有的细节缝隙都被填满,那么读者就有一种“被填鸭”的感觉,没有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深入想象作品的空间了。

  值得人深思的艺术都会有一些“缺憾”。

  缺憾就是完美的一部分,就像断臂维纳斯,缺失掉的是双臂,拥有的却是永不过时的经典形象和观众对于手臂的无限遐想。

  好的文章和音乐是想通的,需要有节奏带动,因此,标点的正确使用很重要,夸张,迂回,联想,都是写作力的组成部分,写作的方式千变万化,技巧也多的数不胜数,只要将心打开,收集到足够多的素材,不愁写不出优秀的作品。

  虽然打字用的是双手,但是写作需要运用的是大脑的思维,和用心的观察与联结。

  没有感情的人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不会打动别人的,有感情的文字即使再普通,也能触动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就像是演员,最难演的不是什么大悲大喜,大善大恶的典型人物,而是普通人,普通的放到人群里就看不出来的离我们最近的真实的人。

  宏大的作品需要的是技巧,打动人心的作品需要的则是细节。

  不管是营销文,评论,影评,书评,这些都离不开腻的文字,写作力是需要用心才能锻炼出来的,只要开始写,就会有进步。

  传播美好,有价值的观点是写作的核心,简洁也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如果想要提高写作技巧,看看这本书多少都会有些收获的,作者从一位教育者的立场出发,写出了很多简单但却很实用的写作技巧,值得一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