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袭》经典观后感集
《夜袭》是一部由安澜执导,王挺 / 刘天佐 / 贺丹丹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夜袭》观后感(一):还不如老电影
不知道是不是时间太久了就自然而然的生出一种怀恋
这样的片子甚至不如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诚然那些片子和这个片子一样有很假的地方,但那些远去的片子自有一种纯朴和清新在里头。
《夜袭》观后感(二):还行,除了里面那女人
虽然不咋的,不过总算是在某些方面有点进步
不过里边那女人不得不说,该片的一大败笔,演技奇烂,化装奇假,配音奇差
整一个垃圾,真想把她XX了,越看越不是滋味,现在的女艺人还真是花瓶居多
《夜袭》观后感(三):关于这片的真实性
别的不说,光看刚开始零式战斗机的火力就知道这片有多假了……我要说的是,零式的机炮不可能引起这么夸张的火舌,别说机炮,就算是炸弹也不可能……更夸张的是大白天步枪开火的火舌也太夸张了,像放烟火一样,又不是火焰放射器……
《夜袭》观后感(四):转型还算是成功
相对于以前拍摄的战争片,从去年开始,不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都在转型,都在满足现在人的视觉而在改变。从去年的东京审判到今年的夜袭,我都为之感动,很少买DVD的我来说,也有想法要去考虑买正版DVD。
TW:不过对与国内的DVD的品质我觉得还不如盗版的。
《夜袭》观后感(五):此片太烂,不宜观看
有很多废话一样的情节。就像小时候小学生写作文,想把很多好看的句子都写进去一样,根本不管合不合适。搞了什么女的在里面,几乎没有用处,只会带来弱智的情节发生。
战争电影就应该拍得血性、直接,很难吗?
《夜袭》观后感(六):弱智
中国的导演别拍战争片了,纯粹是侮辱先辈。
晚上去机场侦察的时候,居然有一个战士自己跑到飞机跟前去砸飞机,我还以为这个小兵得了神经病,导演和编剧不要用你们的弱智侮辱战士了。当了十几年的兵,这种事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不要说是执行侦察任务的士兵,就是普通士兵,都不可能在没有指挥员命令的情况下这样胡搞。
《夜袭》观后感(七):有戏
记得小的时候,每天下午的14:05,中央一台就会放一些这类的战争片,每次这个时候,也就候着,是为除弹子之外的一大快事,爷爷所讲的战争的历史,在电视上才能有深刻体会,到现在还能回忆起那些经典的著作,像小兵张嘎,两个小八路,地道战,地雷战等等,无一不是必看之作.
看完太行山上后,就一直期待着再次看这类片子了,抛开一些诸如女人的影响,拿刀砍飞机的小兵不说,夜袭没有让我失望。
《夜袭》观后感(八):大烂片一个
烂片一个,好好的夜袭阳明堡非要掺个女人进来,还非得是国民党军的记者,还非要搞出点所谓的爱情来,恶心不恶心?是现在这些导演离了女人不会拍戏了?还是是导演出于满足自身潜规则的需要,才在军事题材的电影中安排花瓶角色?
日本零式战斗机是1937年开始研制,1939年试飞,1940年才有首批15架进入海军航空兵试用。电影《夜袭》在1937年10月19日夜袭阳明堡就能出现,也太超前了吧?
《夜袭》观后感(九):主旋律里边算差的
最近的主旋律影片其实越来越好看,可这部实在是难得的烂,角色没有特色,还应插了一段感情戏。
最烂的,是日本鬼子举枪瞄准八路军团长(男主角,英雄)就要开枪的时候,居然因为女记者(女1号,配英雄的所谓美女)的一声嚎叫就掉转目标把女1号干掉了,结果当然是男主角一枪撂倒了鬼子,然后把女1号搂在怀里生离死别。这实在是太stupid了,中学生也知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我就不信一个久经训练和战火的职业军人不知道自己的第一目标是什么。
实在是太“差”了。
《夜袭》观后感(十):我看过的最烂的战争片
1,那个女记者演技低劣,还四处闹腾。执行特种任务的部队,能带这种人随军?胡来。
2,影片开头,轻武器打飞机,竟然还能击落一架...再有,八路军的枪有那么大火舌吗?
3,执行特种侦察任务的士兵竟然用枪敲飞机机翼,最后被日本人乱枪打死,有这么傻的八路军战士?
4,陈团长手下那个胖子是张飞再世,不用动手光靠喊就吓死一个日本兵...要夸张也要有个限度啊。
5,用油桶当掩体?导演没玩过使命召唤么。
6,日本人真是装备精良,手持AK-47突击步枪
7,零战出现在阳明堡机场...
8,片尾夜袭机场,日军机场驻留的地勤人员与飞行员全部升级为陆军正规军,而陈团长以一挡百,州长在那一刻灵魂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