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蜂姑娘》经典影评集
《牧蜂姑娘》是一部由纪录片执导,中国大陆主演的一部2021-12-28(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牧蜂姑娘》影评(一):电影里触动我的驻村书记,舍小家顾大家
这部电影有一个人特别触动我,就是那个扶贫书记,他为了留下来帮助大垭村,错失了陪伴女儿高考的机会,女儿的成绩也一蹶不振最终无法参加高考。我觉得这应该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了吧,他虽然帮助了这个村,帮助了很多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但他却没有陪伴到自己的女儿,没有顾好自己的小家。
在大家眼里在电影里,他很伟大做的很好,可是在他女儿眼里应该算不上一位好父亲吧,这也是这位书记的无奈,为了扶贫他没办法,这种精神真的也很令我钦佩,难怪自古忠义两难全啊。
《牧蜂姑娘》影评(二):《牧蜂姑娘》让我看到乡村发展的变化,开始向往农村
本着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我发现这部电影真的是良心之作。电影的名字虽然是《牧蜂姑娘》,没看之前,我确实被北大养蜂女的光环所吸引,北大出来的为什么要去养蜂呢?
后来跟随着这位牧蜂女的脚步,却看到了更多让我震撼的人。这些人原来也在城里,但他们跨出了我不敢跨出的一步,就是回到乡村发展。
现如今在大城市里的年轻人压力很大,加上市场的饱和,一份好工作变得千金难求。
而这个时候乡村的机遇就来了,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农村,乡村的发展让他们看到机遇,而他们这一群人,让我看到了一场时代的迁徙。以后也许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迁徙,或许我就是其中一员,毕竟我也向往阿文那样的诗与远方。
《牧蜂姑娘》影评(三):影片中阿文的创业与过程,让我有种感同身受
今天被朋友拉着去看《牧蜂姑娘》,影片中被记录人阿文令我有深深的感触。
虽然成长的背景虽不一样,但创业的契机与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虽然我创业还未成功,但却有种与阿文感同身受。
此次,也是平生第一次写下影评。影片中家境殷实、品学兼优的女孩,因为想治疗父亲的病,毅然抛开城市机会与繁荣,在深山处牧蜂,很真实又独特。
作为创业纪实电影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实,它留下来创业浪潮下奋斗的人们特别真实的样子,三十年后,四十年后也会有人,有影视作品来去展示我们这一代人的创业。但它留下来特别宝贵的资料,是所有的影视媒介中最具文化品格的表现形式,其中真实性,新闻性,社会性,艺术性在纪实影片上有所体现。
《牧蜂姑娘》影评(四):生在70后已无法改变外出务工,但或许这部电影可以
今天看了《牧蜂姑娘》,就我一个70后的焦虑中年妇女来说,看到电影里的农村场景,真的太熟悉了,就连村里的大爷大妈们我都觉得特别的亲切。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早已离开了那个生我养我的家乡。
当我看到这个北大女生阿文,毅然去到乡村发展,而且还有那么多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我真的特别的欣慰。要是当年的农村里有这样的机会,我或许也不是现在的处境了吧。
以前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农村去城市打工。大城市里的生活看似光鲜,但总觉得缺少了一份家乡的亲切,望着公路旁的高楼林立,真的熟悉又陌生。
特别感谢导演让我看到了农村的发展,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故乡,真的让我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山里的清新,让我想起来,我也曾是大山里的人。
若是以后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像电影里的阿文一般,带动乡村发展,或许我们这一代人外出务工的悲剧就可以避免,那这部电影真的就意义非凡。
《牧蜂姑娘》影评(五):电影里的“诗与远方”不是美好的代名词,而是为之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我真的很少写影评,但这个电影真的让我感触颇深。
之前就很好奇何导为什么会拍一位北大的养蜂女,看了前面,我的的确确被牧蜂姑娘诗意一般的生活所吸引,毕竟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也渴望宁静并向往那样的诗与远方。
但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我明白,不是所有的远方都很美好,它或许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轻松。一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北大高知分子,看似与乡土气息格格不入,却在农村生活的如鱼得水。
但在这期间,她一定经历了许多事情,也定然付出了诸多努力,承受了很多我们所看不见的痛苦和压力,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
她并没有带着她的“北大”光环,在山里修生养息,相反,她善良勤劳,聪慧果敢,和周围的同事以及乡亲们相处非常融洽,她身上那种坚韧和努力,才是她真正的光环。
所以这部影片与我而言意义颇深,它让我明白,诗与远方并不是“美好“的代名词,而是你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因为努力才是通往诗与远方的门票。
《牧蜂姑娘》影评(六):《牧蜂姑娘》影评:当童话变成现实,纪录片显得弥足珍贵
由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主办的“2021艺术新作·冬暖主题影展”近日开幕,参展影片《牧蜂姑娘》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位牧蜂姑娘,而是有关乡村,有关扶贫,以及蜂蜜的真实故事。
《牧蜂姑娘》的导演何苦,选择拍摄牧蜂姑娘潘艺文的故事。这是一位90后姑娘,重庆人,并且还是北大毕业。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学历,可以在中国任何一座大城市谋求一份高薪的工作。更令人艳羡的是,潘艺文本身就是出自富裕家庭,她的父亲甚至打算用20套重庆的房子做嫁妆。
对于很多人而言,潘艺文的人生,从她出生起就已经光彩夺目了。
但是,潘艺文并没有去享受大众所追求的物质生活。她现在是一位牧蜂姑娘,在深山中养殖蜜蜂,她希望提取精纯的蜂蜜,好给爸爸治病。没想到养蜂的过程如此曲折,她的养蜂创业也给很多人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作为一部纪录片,《牧蜂姑娘》的镜头跟随潘艺文拍摄了数年,记录下了潘艺文创业的艰辛,以及她在创业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真实的力量是纪录片是独具的,电影镜头走入主人公的生活,也让观众看到了新时代乡村生活和创业最真实的一面。
潘艺文原本只想生产蜂蜜给爸爸治病,因为此前她买了很多蜂蜜给爸爸吃,结果得了糖尿病。因为很多蜂蜜并不精纯,所以她决心自己养蜜蜂。但她接二连三的养蜜蜂失败,她才明白这件事情有多难。
当她逐渐把公司做大,生产的蜂蜜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潘艺文的甚至带动了一个横跨武陵山的“蜂蜜经济走廊”正在初步形成。这其中除了很多养蜂能人的帮助,还有当地村干部的协助,从而助推了当地的扶贫攻坚。
在迷人的山水田园间,潘艺文用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让看似童话的理想变成了现实。并且还让更多的人通过养蜂盈利,现实似乎比童话更加美好。
《牧蜂姑娘》并没有一味地描述美好,潘艺文公司创业初期,每个成员似乎都有各自的烦恼。比如公司的司机个个酒驾,都被处罚。还有的员工在闹离婚,有的员工加盟只是为了躲债等等。凡此种种,让观众看到了每位人物不同的人生。
生活中就是充满了酸甜苦辣,对于人物和时间,导演何苦选取的都非常精准。他展现的人和事都比较极致,让观众看到每位人物最美、最甜、最苦的一面,从而让影片形成足够的戏剧张力。
纪录片的拍摄和制作都非常不容易,要超过很多真人电影。但是在市场中,纪录片往往不受待见。没有明星、没有大场面,就很容易被忽视。
但纪录片所带来的震撼和真实视野,是剧情片无法替代的。看过《牧蜂姑娘》,等于是看到了在川渝地区一群养蜂人的故事,这就是他们真实的人生,这也是时代前进迈出的真实脚步。从现实意义到历史价值,一部用心制作的纪录片都显得弥足珍贵。
崔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