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小感
2021年已经过去,而在这一年我第一次住进了医院,回想刚刚入院的情景,在医院底楼的报到处,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排起了长队,大行李、小包裹,年轻的、老迈的……不一会儿由于大家的“共同语言“而热闹起来,队伍也越来越长,这个场景还真有些春运的味道。
下午医院开门时间一到,大家都打起了精神按次序进入报到处进行登记,可是过不多久,在房间里嘈杂的声音淹没了小护士的叫嚷,由于疫情的关系入院需要做核酸和抗体,有些人做过了带着报告急着拿给护士看,有些人还没有做过也是急着要求护士开单子,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疑问,七嘴八舌,房间里乱作一团,这都是“焦虑“捣的鬼。
好不容易完成了登记去往住院楼,经过一番检查后,坐上电梯,刚上到了三楼,电梯门缓缓打开,一张病床被缓缓推入,所有人的目光也缓缓地移了过去。
一个六、七年岁的小女孩安静地平躺着,双眼仰观,全身都无法动弹。
电梯内的氛围原是被沉默凝固,可此时,我仿佛感受到一阵共鸣,“多么可怜的小女孩”。
我深深地吐了一口气,把目光挪了开,短促的几秒后,又向那小女孩望了去,心中又是一声叹息。
小女孩身边的家人脸上挂着焦虑,还夹杂着些和周边人相同的无奈。
片刻后电梯门再次缓缓打开,各自的唏嘘告一段落,病人们回到各自的病房,回归入各自的道路。
躺在病床上,时间仿佛被负重,变得无比缓慢,走廊里的谈话声也清晰可辨,无聊的氛围让我陷入沉思。
在人的一生中,最不想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医院了,可恰恰这个地方是人生中不得不去的地方,那里总是充满了焦虑、担忧、惶恐、紧张甚至是悲伤。
医院里也许真的没有春天,人们常常把医护工作者比作白衣天使,但病人们并不会认为医院是所谓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