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情绪心智化:连通科学与人文的心理治疗视角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情绪心智化:连通科学与人文的心理治疗视角读后感1000字

2022-01-06 00:27: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情绪心智化:连通科学与人文的心理治疗视角读后感1000字

  《情绪心智化:连通科学与人文的心理治疗视角》是一本由[美]埃利奥特·尤里斯特(Elliot Jurist)著作,无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220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202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绪心智化:连通科学与人文的心理治疗视角》读后感(一):培养心智化情感,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

  我是高敏感的人,情绪内耗很严重。秋风吹落叶打着旋儿的事情,在我内心里,可能会掀起一场风暴。

  为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情绪消耗,我很喜欢看关于情绪、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前段时间看的这本《情绪心智化》就挺不错。

  这本书告诉我们,学会用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记忆,来理解自己的情绪,会生活得更有幸福感。本书作者埃利奥特·尤里斯特(Elliot Jurist)是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心理学和哲学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心智化以及情绪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这本书援引了大量心理学理论、案例,以及很多人物自传,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读起来有点费劲。但书中干货很多,知识点满满。

  本书分为两个part:part1讲的是情绪识别、调整和表达,part2讲的是心智化情感。书中有很多有趣的知识点,让我对情绪有更深刻的认知。我简单分享两个点。

  1、疑难情绪 你有遇到这样的情形吗?内心产生了某种感受,但是很模糊,自己也讲不清、道不明。对于这样的感受,作者用“疑难情绪”来表述,它指的是那种模糊、神秘或者困惑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体验。

  人的情感是很微妙的,有些并没有成型,或者能够说出口,它是很莫名的。对于这种情绪的描述,心理学上还有些其他说法。比如:说大众心理学家韦伯就提出过“古怪情绪”(odd emotion)的说法,指的就是那种无法贴上标签,也没有条理的情绪类型。还有一种说法叫“原形情绪”(proto-emotion),它是由意大利后比昂精神分析学家安东尼诺·费罗(Antonino Ferro)提出的,它指的是能够感受到、但尚未成形的情感。费罗认为,原形情绪之所以没有成形,是为了保护个体。因为这种情绪成形,可能会对个体造成极大威胁。

  我觉得这个说法还蛮有意思的,蔡康永曾经提出过“情绪颗粒度”的说法,指的是人能感受到到的情绪的细腻程度,情绪颗粒度越细,则表明这个人越敏感。我自认对情绪还比较敏感,细腻,但有时候确实会有些情绪很莫名,说不清道不明。

  这就是作者在说中提到的“疑难情绪”,也正是因为有这种情绪的存在,我们才需要识别情绪。识别情绪是调整情绪、表达情绪的基础。 2、心智化情感 心智化情感,简单来说,就是用自己独特的经历、或者记忆,来理解自己的情绪。书中用“自传体记忆”这个概念来表达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记忆。

  简单来说,自传体记忆就是个体回忆过去经历的能力,我们能从过去的经历中借鉴、汲取某些东西,用来发展自我,或者实现某种目标。心智化情感依赖于自传体记忆,借助自传体记忆,我们可以持续地定义自己。

  心智化情感意味着对情绪保持察觉、并懂得修正、纠正情感,让情感变得更具体、清晰。而这种清晰的表达,能够让人对记忆和自我的认识进行编辑和重写。即便我们完成了最新版本的自传体记忆,心智化情感的过程,也会让我们随时准备和编写下个版本。这会让我们越变越好。

  依靠心智化情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反思自己的情绪体验,让自己获得更多积极的体验,从而生活得更有幸福感。

  《情绪心智化:连通科学与人文的心理治疗视角》读后感(二):孤独的根源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写尽了无数人的孤独。

  教书先生老汪的小女儿灯盏因贪玩掉进了马棚的大水缸中淹死了。老汪的老婆银甁要找喂牲口的老宋拼命,老汪拉住了她,只说道:“不怪老宋,怪孩子。”“家里数她淘。烦死了,死了正好。”

  那时候,各家孩子多,死个孩子不算什么,老汪的生活如常,该教书就教书,该默《长门赋》就默《长门赋》。忽一日,老汪突然发现在窗台上有一块灯盏吃剩的月饼,不由得悲从中来,到马棚的大水缸前大放悲声,哭了整整三个时辰,依然不能从悲伤中解脱出来。三个月后,悲伤依旧不能减少,不得已向东家辞行,走出了河南,来到了陕西的宝鸡……

  中国人心理遇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往往是“找”,找那个对的人,找心灵契合的家园,找能施展自己才能的工作;西方人心理遇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往往是“治”,找到病因,对症治疗。个人认为,“治”比“找”好,茫茫世界,找到的概率有几回?而你遇到的心理问题,前人一定也遇到过,在不断迭代、更新与前进的心理学知识面前,总会找到各种解决办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情绪心智化》一书中对“述情障碍”的论述,可能指明了老汪心理问题的缘由。

  在我看来,老汪在女儿灯盏意外死亡后表现出来的平静,完全是一种“述情障碍”。述情障碍者不是没有感觉,而是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身的感觉。这种无法对人诉说的情绪,最终以躯体化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老汪年轻的时候有一段刻骨铭心的苦恋,这悲伤积愈在心,每半个月就会积得憋得慌,因此每月的阴历十五与阴历三十中午时分,老汪都要暴走一次,直走到满头大汗,这积攒的情绪也消散了大半。要是十五或三十,因为大风或大雨不能暴走,老汪就会被憋得满头青筋。女儿灯盏的意外死亡,老汪的悲伤情绪依旧无法通过诉说宣泄,他依然采取了暴走的方式,这次不但走出了延津,还走出了河南,来到了宝鸡。

  “述情障碍”不单与个人的性格有关,还与文化有关。咱们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行事普遍谦逊、低调、内敛。特别是男性,不会轻易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尤其是两个关系很深的男性(比如父子)在一起的时候。这种不轻易的表达也不是不想表达,而是没有足够的能力表达。

  女性虽然较善于自我表达,但女性也有自己的“述情障碍”,与男性的沉稳、内敛不同。女性的情绪往往如同白云苍狗,变幻不定,因此也很难捕捉与表达。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述情障碍”阻断了人们准确表达情绪的途径,因此孤独就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大多数人的人生。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中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受“述情障碍”的影响,也就知道为什么这本书被称为“中国人的《百年孤独》”了。

  《情绪心智化:连通科学与人文的心理治疗视角》读后感(三):《情绪心智化》:书写自传体记忆

  打开书的时候,很谢谢出版社的编辑老师,能够出版这么新的书。在当当上一搜,关于心智化的书非常少,所以每出一本,都如获至宝。

  不过要把书读懂,还真的是很难。这本书11月的时候读过第一遍,但是读过之后感觉云里雾里,所以在元旦假期重读了,才感觉可以写点什么。

  说到“情绪心智化”,首先冒出来的问题恐怕是:什么是心智化。

  心智化,是一个动名词,在我的理解是表示一种动作状态。比如当我们有一个念头,当这个念头出来的时候,大脑对这个念头进行思考,这就是在进行心智化了;再比如一个人在述说她的宠物丢了,我们共情她的焦急和伤心难过,这也是在心智化了。

  心智化有很多维度,Bateman和Fonagy描述了心智化的4个不同方面:自动化和受控、内部和外部聚焦、自我和他人,以及认知和情感。

  自动化和受控与低心智化和高心智化有关;

  内部和外部聚焦,涉及对比内部的思想、感觉、经验与外部的物理或视觉事件;

  自我导向和他人导向,作者认为,心智化与使用他人的想法作为自我心智化的一部分有关;我认为在这里心智化体现了一种想象能力,也就是心智化要求能想象他人内心的活动,并以此作为自我的一个参照;

  认知和情感,作者强调二者之间的联通性和互赖性。我认为这里也体现心智化的目标是促进认知信任。心智化的体验让人感受到安全感,进而可以思考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产生社会学习。

  那情绪心智化又是个什么东西?

  心智化情感是一种对情感体验的洞察,可以将其理解为情感调节和自传体记忆的结合。

  关于情感调节,市面上的书很多,可以不用赘述。而对于“自传体记忆”,我倒想谈一谈。

  在最近进行的一些体验访谈中,我逐渐发现,很容易通过一次对话知道谁曾经进行过心理咨询,而谁没有。进行过心理咨询的对话者,似乎对自己的过往经历、父系母系家庭都进行梳理过,从而形成个人的理解。

  而为了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绪体验,整合自传体记忆是必要的。我们转向过去,不是为了寻找埋藏的宝藏,而是为了理解过去在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现在,并指引着未来。

  作者在书中指出,自传体记忆有3个功能:

  指令功能:用过去指引现在和未来;

  自我功能:帮助我们保持自我连续感;

  社交功能:帮助我们发展和培养社会关系和亲密感。

  自传体记忆是个体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件的能力,对人的功能运行至关重要。它促进个体的自我意识,促进借鉴过去的决定和历史以保持专注于目标的能力。

  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症(以及创伤)的人往往具有过于泛化、模糊的自传体记忆。而自传体记忆特异性的改善可以作为治疗康复的一个标志。

  自传体记忆和自我的联系可以这样表述:自我通过记忆建构,而记忆从自我的视角被理解。

  总而言之,心智化情感依赖于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持续地定义自己。

  自传体记忆要求我们对生活、历史和环境中的情绪体验的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心智化情感意味着对觉察、修正、纠正的开放性,并将情绪体验转化为更清晰的形式。

  这种清晰的表达肯定能促使人们对自传体记忆以及对自我的认识进行写作、编辑和重写。

  也鉴于心智化情感包括自传体记忆,在咨询中需要帮助来访者激发起过去,要让过去可控、真实,同时不支配尚未发生的事情。因此,创建叙事成为心理动力治疗的一部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心理咨询是为了让故事更清晰,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咨询一定要创造自传体叙事。咨询是为了帮助来访者对他们的生活有更好的感受,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

  最后加上这一句,是因为在我们的读书会中有朋友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言必谈原生家庭,是否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我想:条条大路通罗马,自传体叙事只是其中一条。

  《情绪心智化:连通科学与人文的心理治疗视角》读后感(四):我们常常读不懂自己的情绪

  我们常常读不懂自己的情绪。

  我有一个朋友,脾气很好,与身边的人都聊得来,可一旦别人和她说话时加大音量或提高语调,她很快就不再说话,一个人缩在一旁。我常会在讨论一些问题时慷慨激昂,为与她不同的观点辩护,她便开始不理我。我自然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什么,最主要的是,我不知道她到底处在怎样的情绪状态。

  有一次,事后我问她,在那样的情况下,她的情绪到底是什么。她沉思了一会儿,说:“是厌恶吧,你那副自以为是的样子让我恶心。”

  “只是厌恶吗?”

  “还有觉得你是我亲近的人,却还是会这样,比较难过失望吧。”

  “但我感觉你好像挺愤怒的。”

  “嗯……或许愤怒确实更准确一些吧。我挺生气的,你刚才说的话是错的,我不知道你为什么那么顽固……”

  “等一下,你到底是因为我说的话内容不对而生气,还是因为我声音大了而生气?”

  “唉,主要是因为声音大吧,显得你特别自以为是,趾高气昂。”

  “是不是我那样说话让你想到了过去的某个人或某件事?”

  我这样一问,她想到她从小到大一直很不喜欢的一个当官的亲戚,这个亲戚总是对别人颐指气使,还曾经对她指指点点。她还想到,她的父母总是对那个亲戚言听计从,她对父母一直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情绪。

  这样,她才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有了真正的认识:原来是我大声说话让她进入了对待她讨厌的亲戚的工作模式,并且唤起了她对于父母“不争”的愤怒;此外,她意识到自己还有一种因为觉得她“争不过我”而产生的自责……

  《情绪心智化:连通科学与人文的心理治疗视角》一书的作者是纽约城市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动力取向心理治疗师埃利奥特·尤里斯特。

  这本书的焦点自然是情绪。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在情绪方面的常见问题:

  1.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的情绪,处于一种混沌的情绪状态中,混沌状态往往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2.我们总是试图让情绪尽快消失,而不对情绪进行深入探索和理解;

  3.我们常常不能有效表达自己的情绪,压抑情绪,或者以不恰当的方式过度表达情绪。

  如果我没有和我的朋友深聊,她或多或少会处于一种混沌的情绪状态;在我询问她过往经历之前,她都不曾对她的情绪进行深入探索。或许以后,她的情绪也可以不以向内退缩的方式,而以一种让别人直接领会到的方式表达出来,实现更高效的沟通和发泄。

  当然,我完全没有咨询经验,只是和朋友进行了一次聊天。但无疑,这次聊天对朋友来说是有帮助的。

  而我也常常反思,我在与人争论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抬高语调,甚至有时候会试图凸显与别人的差异,把不那么极端的观点表达得很极端。这种一定要“战胜”对方,其实也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我仍在对那种情绪进行探索。

  在这样一个内卷的、人们被媒体报道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极信息包围的时代,情绪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书或文章都在介绍一些普适性的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策略,包括但不限于

  这些方法或许有一定帮助,但只能解决我的情绪问题中其他人也共享的部分。我的情绪问题中那些独特的部分——某件事“挑动了我的某根神经”,某个人唤起了我在某一段不太好的早期关系中形成的反应模式——这些都需要个人化的探索与理解。

  对情绪进行深入探索,也就是对情绪进行心智化。心智化理论的提出者Peter Fonagy将心智化解释为“holding mind in mind”。值得注意的是,心智化是精神分析中少有的实证向的理论,心智化治疗几乎是精神分析中唯一的循证疗法。而尤里斯特将心智化与自传体记忆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心智化情感”这一概念,认为对情绪进行心智化必须结合每个个体独特的经历,而治疗师需要做的就是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与来访者建立安全的关系,帮助来访者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探索,并且让来访者在咨访关系中对更有效地情绪反应和情绪表达进行试验演练。

  这样的治疗观念直指新精神分析的两大核心:1)重视早期经历的影响,通过分析过去的经历以理解当下的问题;2)重视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和动力,将咨询室看作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解、应对生活的实验室。

  书中提到了新精神分析对传统精神分析进行的批判:经典精神分析关注俄狄浦斯冲突,对移情进行一维的、还原主义的解读,沉溺于对患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准确重建的幻想。这背后的一个隐含的观念是:这些“预先包装好”的治疗内容适用于每一个患者,甚至每一个人。然而这些内容本身无法证实或证伪,不属于科学。也就是说,它的内容不是科学,却隐藏着“适用于每个人”的立场,因而招致批评。

  新精神分析基本扬弃了旧有的“治疗内容”,而更强调“治疗过程”。治疗师的任务不再是观察而是参与,与来访者建立关系,帮助来访者重新体验过去的经历,发现过去对现在的影响。

  书中最后一章讨论了心智化理论、“心智化情感”概念与比昂、费罗,以及布隆伯格、斯特恩等关系理论家的精神分析思想之间的渊源和异同,对精神分析近几十年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概览。总结中讨论了心理治疗中“科学”与“人文”结合的问题,作者写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在美国循证疗法占据主导的情况下,为关注个体独特性的人文取向发声,采用的形式是提出了一个既有循证基础又纳入了自传体记忆的人文元素的概念——心智化情感。

  国内和美国的情况不太一样,精神分析是主流,但有很多精分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只学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对于精神分析最新的发展并不了解。还有很多批评精分的人,也错把经典精神分析当作靶子(即使在美国也有这种情况)。不能只学习100多年前的旧理论,心理咨询师和爱好者都需要了解精神分析最新的进展。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想到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比喻来概括各种不同的心理治疗流派:假如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我们(运动的物体)更好地运动,有的流派持有科学主义的观点,认为只需要考察并化解我们当下在运动方向上受到的阻力即可;有的流派认为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我们在各个方向上受到的力会相互影响,因此都应该考量;还有的流派则认为每一个个体的受力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无法用一套普适的规则仅仅就我们当下的受力情况进行探究和修正,应该用现象学的方法,探究受力情况从一开始演变的轨迹,并在当下通过与另一个体的相互作用,为未来的运动做演练……这些不同的方式都是有效的,多么有趣,多么神奇!

  总之,强烈推荐对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感兴趣的朋友读一读这本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