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浓墨沉砚底
说起天池,我国有十多个知名的天池,其中“四大天池”最为著名,这就是吉林长白山天池、新疆天山天池、青海孟达天池和四川华蓥天池。
2010年10月,我有幸走进新疆,感悟了天山的天池。驱车从乌鲁木齐出发,向北行驶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天山脚下。沿浅山公路继续上行,路两旁是白杨树、胡杨林,时而草地间有牛羊觅食,一条溪水沿山路向下流淌。很快到了景区,观光游览车载着我们驶向峰顶。山路盘旋惊险,弯道急转,向下瞧是万丈深渊,抬头看是高山峻岭。我们感觉游览车一路急驶,急转弯处游客一阵惊呼,司机却表情淡然,驾轻就熟。走下游览车,我们惊呆了,漫山是雪。司机说山顶刚刚下了一场雪。十月的天池,山下溪水欢歌,山上却如此大雪,不能不感叹天山的神奇。我们沿着铺满厚厚白雪的道路向天池走去,路两旁是高大茂密的天山雪松,枝枝叶叶挂满厚厚的白雪,极其壮观。
终于来到了神往的天山天池,感觉天池的面积并不是想像的那样大。导游说天池位于天山博格达峰半山腰,海拔1980米,是天然的高山湖泊。湖面呈半月形,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4.9平方公里,最深处约105米。最令我们惊叹的是天池湖水的清澈,晶莹如玉。四周群山环抱,漫山遍岭是挺拔苍翠的云杉和雪松,池边依然绿草如茵,错落起伏,天池不愧“天山明珠”之盛誉。地质学家认为:二十万年前,天池地区发育了颇为壮观的山谷冰川。后来,气候转暖,冰川消退,这里便积水成湖。文学家赋予天池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于是天池赢得了“瑶池”美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著名文学家、诗人郭沫若陪同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到天池游览,临湖吟出“一池浓墨沉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的佳章。诗句形象地赞美天池忧如一汪浓浓的墨汁,沉淀于天山之巅,天山之上座座巅峰万木葱蓉,恰似只只长毫巨笔耸立于天池之边。
原来天山天池共有大小三处,我们去的是天池主景区,在主景区东侧有东小天池,古名黑龙潭。传说是西王母沐浴梳洗的地方,故又有“梳洗涧”、“浴仙盆”。潭下为百丈悬崖,有瀑布飞流直下,恰似一道长虹依天而降,煞是壮观。西侧为西小天池,又称玉女潭,相传为西王母洗脚处。我们乘车从主景区返回时,看见路牌标志“西小天池”,导游指着悬崖深处一潭碧水,说那就是西小天池。只见西小天池状如圆月,池水清澈幽深,塔松环抱四周,如皓月当空,静影沉壁,“龙潭碧月”名不虚传。传说西小天池水似玉汁,犹如王母的冰肌玉体,是王母娘娘的“洗脚盆”。到了夜晚月影微颤,与粼波成趣。导游说池侧也飞挂一道瀑布,高数十米,如银河落地,吐珠溅玉,有“玉带银帘”之称。有诗曰:“一泓碧流成龙潭,青松白雪镶翠盘。金秋桂月沉壁底,疑是嫦娥出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