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禾同学的学习过程讲起
从小禾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引导学生向外输出知识,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
——题记
正午的阳光白花花地撒在校园的地面上,反射出炙热凌厉的光线,落在教室的门和窗上,给严肃庄重的教室外墙镶上了白色的裙边,为校园增添了层次和趣味。
饭后,选择在学校休息的孩子们陆续坐回座位上,或开始阅读、或开始计算、或正在思考,有的同学正襟危坐于桌前,捧书一目十行,有的同学斜依课桌,手臂竖起来支撑住下巴目视前方,有的同学面朝后桌,兴奋地讲话,滔滔不绝,也有的同学双手交叉于桌上,双目轻闭,神游宇内,在教室里仿佛看到了学生百态图,学生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打发着难得的闲暇时光。
小禾同学非常善于抓住饭后的时间学习,已经拿出记载了错题的练习册来找我讨论。周围的几位同学闻风而动,也纷纷拿出各自的难题,自发形成了饭后小课堂,共同讨论起如何解决手里的难题来了。我顺势提出请几位同学自行商量,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条件。只在最后检查同学们讨论得到的解法是否能够解决原先的问题。小禾与几位同学随后把待解决的问题排了顺序,很快就进入到问题的讨论中。讨论中,几个同学一会儿眉头紧皱,苦苦思索该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一会儿眉飞色舞,用纸笔快速地写下演算的结果,并相互验证结果,一会儿又相互争执,确认某个方法的有效性,不知不觉就在讨论中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随之得到了准确的解答办法。一节由小禾同学引起的“讨论课”就这样圆满结束了。
在随后的一些午间时光,小禾带领同学们多次开展小型“学习交流会”,解决了很多同学的难题,也提高了参与讨论同学们的水平。很多同学都愿意把平时积攒的难题提交给小禾,请小禾认真细致地在中午的时间讲解。一段时间之后,我鼓励小禾将讲过课中的题目类型按照不同的知识框架分类,在不同的知识方法中完善整理出通用、规范的解法,总结整理出一套稍有难度的奥数入门课程,再添加上知识的背景和常用场景,课程逐渐完善起来。
到了小禾向几十名同学讲解奥数入门课程的时候,知识背景和题目都非常熟悉,解题方法也讲解的清晰规范,听课的同学们都听懂了,效果非常好。小禾也因为讲了成功的课,增进了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学习数学的兴致更加高涨了。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向外输出,确实是真正掌握了课堂知识的核心内容。
在小禾同学的带动作用下,班级里的同学也都开始总结整理自己的错题记录和知识框架,用心地总结出专属的学习经验,纷纷制作自己独立的精品课程,对数学课的兴致也都高涨起来。我听不同的学生向我反映,他们逐渐喜欢上了数学学科,喜欢上了这种特别的主动式学习的模式。由此看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发学习,是行之有效的高效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