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微纪元》读后感锦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微纪元》读后感锦集

2022-07-06 09: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微纪元》读后感锦集

  《微纪元》是一本由刘慈欣 原著 / [法]科琳娜·贝尔特兰德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微纪元》读后感(一):大刘的“悲”与“乐”

  个人觉得大刘的《微纪元》真是一篇不适合改变成漫画、动漫、电影等具象化、影像化文化媒介的,因为这一篇小说跟大刘其它作品的区别还是较为明显的,此篇虽是一篇末日后地球重生的故事,但因为设定的问题,微人世界中充满了童话的感觉,读起来比之以往的作品少了丝严肃,多了丝轻松、惬意,所以这本漫画呈现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总之,大刘的故事值得打4星,但是这本漫画只能打3星。

  个人感觉氦闪后的地球应该以一幅巨幕画展现才显得大气些、史诗些,但是本书没有,有些遗憾。

  读了这么多大刘的科幻,总感觉他时常会对于一种问题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以氦闪后的地球为背景的故事除了这篇《微纪元》外,还有因为影视化而大放异彩的《流浪地球》,同时,他还很喜欢给不同作品主人公起同一个名字,冯华北不光出现在《地球大炮》中,同时也出现在《山》中;丁仪教授不光是《三体》故事中的重要角色,也是《朝闻道》《球形闪电》等故事中的主角,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所以对他的作品读的越多,也会越觉得他的故事不光可以拼成一个黑暗混沌的科幻宇宙,还能看出这个宇宙或许也有不同的位面、不同的平行空间。

  此书唯一一幅巨幕画展现的是充满童话气息的微人世界,与此系列其它作品相比稍稍有点逊色。

  很多读者会说,大刘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的故事总是以一种极端的态度去看待现今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但我觉得大刘这种纯粹而极致的悲观,反而表明了他是一个冷静的乐观主义者,因为他在写出“黑暗森林”设定的同时,也能把文明存续的火种埋在三个云天明式的童话故事里,在他的故事中我们总能看到死的冷寂与生的希冀,而在这篇《微纪元》也能看到这些。真正的乐观不是于光明中见到无尽希望,而是于坚信那一丝微弱的光明总会照亮那无尽的黑暗。

  大刘的作品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看到生的希望与延续。

  《微纪元》读后感(二):也许,更有创造力、上限更高的文明往往有着不稳定的跃进冲动和暴力特征

  我喜欢漫画,但不喜欢大眼睛扑克脸的日式画风~更偏好以素描和速写为功底的真实画风。这部《微纪元》的男性人物的面部刚硬笔直,女性身体舒展有肉,真实的画面提供了类似影院感观的体验,正合我意,给刘慈欣配画是要强调国创性。否则不搭。

  刘慈欣杂谈时留下一个观点。他说科幻文学对作家的要求是:作者需要对最前沿最深刻最抽象的知识内核有透彻的理解,要对最底层最繁琐的技术细节有深刻的认识。而目前的理科专业读者所学习的最多的是中间层次知识反而是并不怎么要求的。嗯,必须得说,随着年纪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我对科幻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我觉得科幻的本质是技术崇拜。构建科幻小说美学基础的是你作品中的技术逻辑,其次才是因此所引发的对未来的人文思考。毕竟,老读者对人文思考早已审美疲劳了。这意味着,高级科幻作品的作者和读者之间有几些约定,这种约定就是技术细节经得起推敲。 是不是太苛刻了?时隔多年重新阅读《微纪元》,依然给我当时第一次阅读时同样的感受~即在肯定其人文内核的同时对微人技术的设定十分疑惑。作品有一个技术细节值得肯定,就是将人体缩小到10微米,一切物理环境都将改变,任何反射光线的物体都将因微米级的偏振效果而变得五光十色,看起来卡通极了。这在原著和漫画上都得到了解释和体现。不过原文并没有介绍是什么技术让人类在保持所有外在特征的同时缩小到单细胞生物的尺寸。讲道理说,在这个尺度上微人已经可以观察每一个蛋白质多肽3D结构,观察每一片氨基酸和碱基对,观察一整套机械结构蛋白的运转,甚至被在等位铁硫蔟中因量子隧穿效应而跳动的微电流打到。那么在这样的物理事实面前,微人使用什么样的总技术路线构建自己的世界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嗯,原文说微人不惧怕任何宏人攻击,这说明微人的技术是等尺寸坍缩技术,而不是减项瘦身技术。你看,科幻作品最让人着迷的确实是背景技术设定。越是老科幻越对技术细节推敲的津津有味,甚至有的招人讨厌。但这确实科幻作品所独有的魅力。 刘慈欣说科幻是一座美的宝藏。科幻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是工业文明对未来技术文明的想象。所以它不可能脱离工业文明,它是属于工业文明的文学,它产生于人们对工业技术的理解,并因此想象未来(农业与此对比,只会产生武侠魔幻或者各种生活、历史类等题材)。 工业时代的想象就是科幻,农业时代的想象是鬼神之类的魔幻,那么这两种想象谁想的大呢?刘慈欣说,孙悟空的金箍棒和西方宙斯的闪电跟人类现在创造出来的几千万吨级别的核弹比一比,威力显然下降了不是一两个级别。一个反物质炸弹不到金苹果一样大就可以足以把奥林匹斯山永远葬身海底。魔幻世界很少描述的尺度超过两个天文单位的。神话级别的想象力,无法把握大尺度的世界,魔法世界最辉煌的天神。与科幻世界中的恒星相比都黯然失色。魔法世界中最恐怖的魔鬼,跟黑洞相比,在黑洞面前都微不足道。

  所以,作为工业时代的科幻小说读者,我们对科幻、对刘慈欣的最大尊重就是去推敲他的小说的技术细节(开玩笑而已)。 《微纪元》实际上一部乌托邦小说。微人世界有着取之不尽的资源,人们享受着无欲无求的生活,社会稳定繁荣。在向读者呈现了乌托邦城的美好之后,作者借以微人自己的口吻告诉读者真实世界~“宏人世界”有着比微纪元更有创造力、更有前途的活法。嗯,曲终人散之时,不禁要问为什么是宏人世界毁灭了? 也许,更有创造力、上限更高的文明往往有着不稳定的跃进冲动和暴力特征。

  用《三体》语录做个结尾吧:失去文明,失去人性;失去野蛮,失去一切。

  微纪元

  8.4

  刘慈欣 / 2010 / 沈阳出版社

  《微纪元》读后感(三):光怪陆离的《微纪元》是怎样诞生的?

  01 缘起

  作者刘玮:一开始给了四个故事挑选,第一辑的《肥皂泡》《梦之海》,第二辑的《圆》和《微纪元》。其他作品看起来画面非常复杂,所以想偷懒挑个人物少的画。等定下来以后,我的搭档写剧本的第一稿的时候,他说你疯了吗?这里人山人海!(笑)我以为画画石头很eazy!

  人山人海

  02创作碎片

  作者刘玮:《微纪元》中存在着两种人类,在想怎么表现微人和宏人的不同风格,因为里面微人是一种非常欢脱,单纯,童话式的,所以使用了少女漫画风格,然后画宏人的时候用硬朗的美漫风格。

  童话少女风格

  硬朗美漫风格

  微人vs宏人画风对比

  作者刘玮:这是我内心认可的宇宙之旅,漫长的过程压缩了个人感知,时间与空间混沌,好像进入越来越复杂多变的领域,如同弦理论实体化。

  宇宙飞船及星空绘制过程

  作者刘玮:描绘末日景象,就是画出一个我自己不想待的地方。

  太阳闪烁后的地球状况

  宇宙飞船内部结构

  男主角表情特写

  03出版宣传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微纪元》先导篇!未来人类生存大挑战!微人和宏人的

  04 读者一角

  刘玮老师的作画比较忠实于原著的设定,太阳闪烁之后,劫后余生,黑白丑陋的地球,五光十色、莫名群嗨的微人世界,这种割裂感也是原著想要表达的。——万有引力的纸片。

  五光十色的微人世界

  主角大概就是“逃亡主义”的第一批,游子归来看到家园的满目疮痍自然是悲痛万分,而主角的悲痛又更深一层:他是最后的人类了,他被时间遗忘了。——小夫子老男孩

  只要换个思考方式,我们都能活下来。反过来说就是保持内卷模式,科技再先进也是死路一条。——BLANK IMAGE

  微纪元的底层逻辑是现实资源有限与人类无穷欲望的根本矛盾。文章中的解决方案是微小化,减少消耗量,从而达到物质极大丰富的状态。——李洋

  我们看到了文明传承的另一种独特形式,这样一种浪漫的形式,正是冰冷的科幻世界里独有的亮色。——白猫晓书

  我非常喜欢大刘关于微人类的描写。觉得这个脑洞还是很大的,很有意思,非常喜欢。如果可以穿破次元壁,有点想看蚁人看见微人类的反应。——兔宝宝

  《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第三辑全面上市!

  求个赞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