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把二胎当成命,我要不要生?
加关注
甜蜜的大枣935
老公把二胎当成命,我要不要生?
作者/琴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后台收到一则求助:枣姐,我今年45虚岁了,今年可能还有升职机会。老公有三个姐姐,就他一个儿子。第一胎女儿,婆婆一天没管过。但他们却一致想要二胎。我是坚决不愿意,而且恨她们过去的重男轻女和撒手不管。现在肌瘤很多,医生不建议要。但那个人觉得活着没奔头、没意思。我该怎么办?希望听旁观者给一个清晰的建议。
读者的求助,暂不正面回答,先来讲一个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圆菜今年36岁,结婚13年,女儿11岁。老公是独生子,公婆开了一家门店,家境算不得大富大贵,但日常生活,维持在中等水平。
圆菜的父母和我是邻居,经常吐槽亲家愚昧。愚昧的根源是明明计生政策不允许,却总追着儿媳妇要二胎。
公婆追生二胎,目的很明确,盼孙子。
圆菜坚决不生:“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重男轻女!”
二胎政策没放开时,偷生二胎处罚挺严重,也是因为这个政策,圆菜的公婆虽然万般不高兴,倒也没有太过分。
2015年,二胎政策放开了。这下,公婆拿到了尚方宝剑,天天追着圆菜要求生二胎。
圆菜老公挺喜欢孩子的,也愿意老婆生二胎,但他和父母观点不太一样,只要有个二胎,无论男女都一样。
圆菜还是坚决不生。
她坚持认为,一对夫妇一个孩儿是最佳搭配。女儿11岁了,刚不用太过操心,再生一个小娃娃,即便公婆帮着管,当妈的也是主力啊,她可不想再受这份累。
圆菜的父母支持女儿——儿女都是债,生那么多干嘛,有一个就行了。
有了父母的支持,圆菜更坚决了。
因为不生二胎,夫妻矛盾日渐激化,婆媳矛盾更是针尖对麦芒。后来,因为点不值当的小事儿,两个人离婚了。
离婚不久,圆菜的前夫相亲认识了一个未婚大龄剩女,很快结婚,一年后,生下一个女儿。前公婆并没有因为又来一个孙女和新儿媳开撕,婆媳关系反而很融洽。据说,新儿媳已经主动表示,歇两年再追生一个二胎。
公婆现在出门就夸新儿媳,虽然没生孙子,但老人的心情能够被儿媳妇理解,他们很欣慰。
再来说圆菜。离婚两年了,合适的对象并不好找。同龄的男人大多家庭和美,年轻的未婚男,她又没有搞姐弟恋的资本。前几天,有人给介绍了个家境富裕的五十多岁的丧偶男,人家还嫌弃圆菜长得胖。
圆菜的父母现在四处托人给女儿找对象,再也不说“只生一个好”了。前几天那个五十多岁的丧偶男,他们特别中意,一再追着介绍人表示,如果婚事能成,进了门闺女还能给人家追生一个。
看着圆菜父母迫切的样子,我深深无语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宁肯给一个丧偶的老男人生二胎,非不给原配老公生?
我想,如果圆菜的父母预见到今天的一切,当初一定会力劝女儿生二胎的。可惜,事到如今,一切都晚了。
02
烟火家常中,经常听到当媳妇的吐槽公婆重男轻女,很多人甚至就因为公婆重男轻女,坚决不愿意再多生一个。
每看到这样的女性,我都想问一个问题:孩子到底是给谁生的。
无论男孩儿女孩儿,他们的首先身份,不是公婆的孙辈儿,而是你的儿女啊。怎么能因为公婆的观点就不让自己尽可能多生一个呢。
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儿子是温暖军大衣,怎么都是好。二胎政策不放开,各种管理约束没法生,现在二胎政策放开了,为什么不生?
年轻的时候,老人们和我念叨,没有儿子不行啊。我嗤之以鼻——愚昧,太愚昧了,新时代了,男女都一样。
现在,我说句真心话,如果能儿女双全,尽量还是儿女双全吧。女儿有女儿的好,儿子有儿子的好,尽力了实在不能儿女双全,那也无怨无悔了。
今年春节,大年初一的早晨,在楼下遇到邻居大妈,拜完年没说两句话,大妈就开始感慨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儿就是只生了一个闺女。
大妈的闺女虽然同在一个县城,但按照习俗,大年三十的饺子要守着公婆吃。
我安慰她:“儿子女儿都一样。”
大妈眼圈发红:“怎么可能一样,你看看咱这个楼上,有儿子的哪个不是热热闹闹一大家子,谁像我和你大爷啊,年轻的时候傻啊,总觉得一个孩子好,真老了才知道,哪怕俩个都是女儿呢,也比一个孩子强。”
大妈这些话,我到了这个年龄才真正懂了。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那张照片《独生子》你们都看到了吧。
父母双双卧病在床,独生子坐在两张病床中间,左手母亲,右手父亲,没有眼泪没有哭诉,但独生子女的艰难,跃然纸上。
很多父母年轻时信誓旦旦:我们老了去养老院,不拖累孩子;我们病了花钱请护工,不拖累孩子。如果哪个人敢和他们强调养儿防老的观念,简直恨不得大板砖拍死。
老了不指望儿女,这话从理论上说起来高大上得很,但是,人生不是只靠理论就能幸福的。
某位读者在一篇文章后面发过这样一番感慨:年轻的时候,总想着退了休,孩子们过自己的小日子,我和老伴儿好好享受人生,到处游山玩水去。当真过了60岁,才发现,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各种小毛病找上身体来,哪里都去不了了。
养儿的确不只为防老,但当我们老得哪儿都去不了时,当我们离开工作岗位远离人间江湖时,真正的幸福点,就一个:孩子。
我们身体有病痛躺在医院时,所需所求,不是高价请来的没有任何感情的护工,而是亲生儿女的关心和抚慰。
如果还不能完全懂得这句话,请回身看看我们那已经老去的父母,他们现在对我们的感情,就是将来对我们对孩子的感情。
没有人能做主得了自己的命运,更没有人能做主得了自己的身体。“只生一个好”这种话,年纪轻轻手脚飒利的时候不用说,问问身边的老人,她们的感受才是最真实最接地气的。
03
再来说这位读者的求助,先生把二胎当成了命,感觉不生二胎就没奔头了,这样的状况下,太太坚决不生,夫妻关系会好到哪里去?
太太说自己有子宫肌瘤医生不建议要,我觉得这个理由很牵强,子宫肌瘤可以做掉啊,我认识很多女性,都能做掉子宫肌瘤再怀孕,为什么你不可以?
更重要的一点是,45岁的女性,再怀孕没那么容易了。也就是说,即便积极备孕,也不一定能怀上。
既然如此,干嘛不先在语言上满足一下先生?
答应备孕二胎怀不上,和连备孕都不同意,结果一样,性质不一样。
聪明女人是不会发这样傻犟的。
强调婆婆和大姑子姐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个和你生二胎有关系吗?即便她们有这种思想,你已经有一个女儿了,再生个儿子有什么不好?即便怀孕成功生不出儿子,再多一个女儿也远比一个孩子强。
恨她们重男轻女和当初不管?亲,孩子是咱自己的。她们能管,我们感激;她们不管,我们不也自力更生把孩子养大了嘛。
一个面临升职的职业女性,格局一定要放大,生活一定要拎拎清楚。
45岁的女性,能够升职当然是好事,但是,为了升职放弃家庭幸福的可能,不可取。再怎么升职,这个年龄的女性也已经明显看到职业的天花板了。而且,二胎政策已经放开,生孩子和职场进步,没矛盾的。
由来我一直强调女性要自强,很多人误会只是赚钱上的自强了,非也。婚姻内的自强,远非经济独立这一点。孩子,可心意的孩子是婚姻的定海神针,这才是一个家庭的中心思想。只会赚钱罔顾家庭中心思想,钱赚得再多,婚姻也可能不保的。
求助的读者45岁,想来老公也年纪相仿。这个年龄的女性再孕不易,这个年龄的男性播种能力却依然很强。如果一直这样不通融下去,把二胎当成命的男人说不定就另辟蹊径了,真到了那时,人家依然可以有二胎,您这里呢,离婚再嫁或者单身到老?
放着好日子不过,何苦呢。
所以,聪明的做法是,口头上答应下来,能怀上呢,就要,怀不上,口头上也不要放弃。45不放弃,50岁也不放弃,55岁了,先生要放弃,太太还得和他急——生,坚决要生,你是独生子,不给你生个儿子,我于心不忍,所以,再接再厉,加油生。
熬到先生六十岁,完全弹尽粮绝,有没有二胎他都不会继续吵吵了。
到了那时候,幸福尘埃落定,老两口手牵着手看细水长流,多好。
04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枣姐是个孩子控,但这是现在的我。40岁之前,谁让我生二胎我跟谁急,现在,46了,只有一个感觉,这辈子孩子生少了。
政策放开了,我还想生,可惜,身体不给力,生不出来了。
我头胎生的是女儿,生完孩子还没出院,婆婆来了。我妈见到人家一脸的对不起:“你看你看,生的是个丫头!”
婆婆一辈子生了三个男丁,倒没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亲家母,我稀罕丫头,现在这社会,小子丫头都一样了。”
虽然这样说,内心深处,婆婆还是愿意我再生一个的。三十六七岁的时候,意外怀孕,婆婆当时住在我家,紧着劝我把这个孩子生下来。那个时候,计划生育还很严格,超生要罚款还有可能开除公职。当然,最主要的,是我压根就不想生二胎。
不想生却不明着说,转而问婆婆:“罚款你交吗?开除公职你能养活我吗?”婆婆立刻不开腔了。
我得意洋洋的去医院做了人流,十年之后的现在想起来,悔得肠子都青了:怎么那么傻缺呢,如果那个孩子留下来,现在都上小学了啊。
婆婆不催我生二胎,亲妈却一直和我没完没了,每次说这个话题,我都烦死了,次次都怼她:“独生子女时代,一个娃的多了去了,你咋这么愚昧呢。”
我妈气得恨不得给我两巴掌:“到老了再想生都生不出来了,那个时候后悔就晚了。”
我脖子一梗:“才不后悔!”
说服不了亲闺女,我妈就去游说女婿。男双鱼先生兄弟三个,只有他是个女孩儿,这家伙骨子里也有点重男轻女,所以,我妈一鼓动,他立马揭竿而起,吵吵着要我生二胎。
我眼睛一翻:“二胎我是不生了,你实在想要,离婚另娶吧。”
一句话被噎到那里,男双鱼先生再也不吭气了。
这么坚决的一个人,现在却成了二胎政策的积极拥护者,何也?生活踏踏实实的教育了我。
父亲生病住院那一年,12个月,每月最起码在医院里住两个礼拜。我和弟弟,每人三四天的来回倒班。虽然辛苦,可家里家外以及工作上的事情,都还能撑得过去。如果我是独生女呢,一个人见天这样熬着,早就垮了。
同病房的,不是没有独生子女的,太重的病情的,请了护工不算,还把各路亲戚都召集来。但是,亲戚毕竟是亲戚,帮着伺候一天都是人情。而且,支使起来也不落意。
病情不严重的,只有老伴儿一个出出进进,孩子忙工作忙孩子,只能偶尔过来探视一下。
这种状况下,父亲这个有儿有女24小时身边不离人的老头儿,成了病友们的羡慕对象,谁都说他有福气。父亲自己也心情极好,偶尔老娘要去医院替换我们,他先坚决不同意了:“你娘不如你们细心,别让她来。”
陪伴父亲那段时间,他反复和我念叨:“看到没,一个孩子真的不行的。”
看过千家万户的病房悲欢,我过去的观念完全改变了。
不让生或者生不出来,那是没办法,能生却不生,这是真糊涂啊。
枣姐接受情感、生活咨询的两种方式:
免费咨询:公众号后台留言,或者加枣姐个人微信zaojieqintai留言,等枣姐得闲再回复。
所有免费咨询均默认为允许使用素材。谢谢。
琴台:《读者》《意林》签约作家。
公众号:甜蜜的大枣
欢
迎
关
注
甜蜜的大枣
原生态集美小店
苹果机宝宝打赏专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