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事发声 第三季》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大事发声 第三季》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9-08-18 23:4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事发声 第三季》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大事发声 第三季》是一部由林悦恩执导,赵雷 / 梁博 / 金玟岐主演的一部音乐 / 真人秀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大事发声 第三季》影评(一):这是一篇梁博的部分语录

  以摈弃所有华而不实东西宗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方式去击打对手。所以想把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摈弃掉。 完完全全没必要坚硬就是力量温柔孤独脆弱都是一种力量。 心里有感触,不一定是宏大的,不一定是震撼的,不一定是愤怒的。 我一直对自然有很大的敬畏之心,我觉得人是非常非常渺小的。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那种,首先我能做我自己,但是在寻求自己个性同时,希望去达到一定的共性。 我不去捣乱你,但是你是无法撼动我的。

  《大事发声 第三季》影评(二):这档满分音乐综艺可惜没人看

  国内花里胡哨的音乐综艺层出不穷质量上却很难达到一致好评

  上星音综中的“老大哥”《歌手》,七年下来,不可避免审美疲累,为了跟上观众节目组也一直在力求新意

  网综方面,最近优酷的《这就是原创》,本以为能淘到不少原创好歌,舞台和赛制却做得非常浮夸,更像是竞技比赛,这种“重剧情”的编排也是近几年网综的趋势

  而今天说的这档节目,质量接近满分,国内原创音乐综艺第一当之无愧

  说它是综艺其实不太准确,你要是奔着剧情来的话,大概率失望而归。

  没有什么悬念剪辑剧本,就是记录最最纯粹、用音乐发声的live现场,和每一个音乐人真诚态度

  《大事发声》

  节目名叫“大事发声”,然而发出来的声音着实不够响亮知道它,看过它的人很少。

  豆瓣9.4+的高分,却是每一季不足一千人的打分,可惜啊。

  虽然低调如此,但你一定听过它们。

  在夏夜晚风中、山丘里、猎户星座下、热河路上,你一定在某时某地听过这些歌,承载着消散不开的个人回忆

  《大事发声》由腾讯出品,是一档Live现场音乐节目,在腾讯系列综艺中绝对是一股清流,三季下来,没有高开低走,反而特效设计是做的越来越好。

  第一季尚在摸索,还请了台湾歌手陈珊妮和摇滚歌手高旗当主持人,第二季就连主持人也没了,意思简单:不必再多说什么,都在音乐里了。

  到了今年的第三季,演出前还加上了歌手们的对创作、音乐的想法直观上来看是:节目组有钱了,也更有观看度,想了解喜欢的音乐人的话,这是很亲切影像

  在台湾骑摩托环岛,寻找音乐灵感的赵雷:

  不给音乐附加责任,专注表达的梁博:

  因为看到用于拍摄道具蝴蝶的死亡,有感自己一定要写出什么的刘柏辛,捕捉了她非常敏感的创作瞬间:

  《大事发声》的创意制作团队则是StreetVoice街声,是一个扶持原创音乐的平台,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审美和选择是非常乐迷向、有专业性的。

  比如演出嘉宾方面,各种乐坛大佬云集: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朴树、张震岳,以及才华横溢的原创音乐人:魏如萱、方大同、梁博、莫西子诗、毛川等,无一例外,敢来的人现场实力都是不虚的。

  除此,各种细节也可见对音乐的诚意,比如第一季请的主持人——高旗。

  唱的比说的好听,比起主持,高旗还是唱歌更自在

字幕介绍:高俊美型男哈哈哈哈或或

  他是超载乐队主唱,这支老牌乐队自1991年成立后,经历过多人事变动,现在虽然鲜少露面,但总算是没解散,虽没有“魔岩三杰”之类的名气大,但超载乐队作为中国第一支激流金属乐队,地位不用多说,不插电现场值得反复听。

  所以能看到高旗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一档音乐节目里,对乐迷们来说很惊喜、很新奇

  虽然主持功力不佳,经常有一种尬聊气氛,但得益于是音乐圈中的大佬,和各位嘉宾碰上倒能聊出很多不为人知故事,就像是老朋友在叙旧。

  遇到伍佰,两人回忆起二十几年前在北京放鞭炮事情,正值除夕时候天寒地冻汽油都被冻住,发不动车,当时高旗就要拿着打火机去烧油箱。

  伍佰大哥震惊了,感叹道:哇,你们搞摇滚的这么猛啊。

  那时北京还没有禁炮,到处都是烟花和炮仗的声音,野蛮活跃摇滚乐也是欣欣向荣的气氛,那个时候的音乐没有太多混合器的华丽效果,只是人声吉他,和城市一样的野蛮,充满生命力

  放炮仗之后,两人一晃二十年不见,但音乐是能让人一下子心灵相通的,伍佰的现场一如既往地稳,让人投入

  虽然现在再听伍佰有点过时,但听进去了就觉得还是那么的好,感情充沛

  如赵雷所说,伍佰的音乐简单又好听,这是非常难做到的事情。

  跨年毕赣那部争议颇多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相信很多人的高光时刻就是毕赣他小姑父晃晃悠悠地唱着《坚强理由》的那段,小姑父的演出很自然,伍佰的歌更是经典,永不过时。

  三季下来,节目贡献特别有意义的现场。

  比如罗大佑和李志的合作

  和偶像同台,李志不免紧张,毕竟他说过“在整个港台音乐届,我认为歌手分两种,一种是罗大佑,一种不是罗大佑。”,他们合唱《之乎者也》这首歌的片段也被转发了很多次,歌词现在看来还是非常有现实意义

  《之乎者也》是罗大佑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但那时的他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创作和生活经验,专辑一出,石破惊天

  轰轰烈烈民歌运动之外,罗大佑以摇滚乐再次震惊了台湾乐坛。

  当然这都是可以写进教科书词条里的书面介绍,想要听懂那个“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的时代,还是看现场来得更有说服力

  罗大佑的声音算不上好听,技巧也并不华丽,但这种声音就像是鲍勃·迪伦的公鸭嗓,原始真实,粗狂的质感、但又令人有反思,其中韵味是别的精巧翻唱无法达到的。

“逼哥紧张地像个好人

  还有朴树唱到泣不成声的《送别》,很难说我们多愁善感的行吟诗人为什么哭了,但这首掺杂着哽咽的《送别》实在令人感动

  可能,这种有些车祸和失误的现场都不是最“好”的演出,不如录音室千锤百炼制作出来、刻录在CD里、最终从我们手机播放器里流出来的版本一样完美无瑕。

  但是,有紧张、激动感慨,这才是音乐现场的魅力,唱的是此刻的情绪,这也是我们奔赴每一场演唱会和音乐节的原因

  这些音符是不稳定的、破碎的、但它正是属于此刻的。

  现实里,我们不太有机会去到每场演出的现场,但《大事发声》给了我们一张入场门票,去聆听无法复制、无法说谎的“此刻”。

  《大事发声 第三季》影评(三):这些拍片的导演,可能比你更懂音乐

  先导片,是《大事发声》进入第三季新加入元素,主要是以纪录片的方式走进音乐人的日常生活,也让这一季的《大事发声》既多了厚重感,又有了真人秀的意味。 当然,现场一直是这个节目的王牌所在,这一季的音乐现场让乐迷看着视频,就像在演唱会现场前排一样! 解密《大事发声》第三季先导片的秘密武器—— 侯祖辛,梁博先导片导演,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与梁博同期参与《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并担任梁博第二张专辑《迷藏》视频拍摄导演。 杨跃强,赵雷先导片导演,中国传媒大学荷兰语系出身,2016年开始参与纪录片《我的时代和我》项目,担任赵雷、易烊千玺分集导演。 范亦奇,金玟岐和谢春花先导片导演,上海大学中文系本科,美国乔治城大学传媒硕士。与 THINKOTHER 工作室合作,涉足纪录片、广告,曾拍摄郑钧巡演宣传片

侯祖辛

用影像让安静的梁博开口说话

  梁博先导片导演

  侯祖辛参加第一季《中国好声音》时,还在美国读电影系,暑假回国被节目组找来参赛。因为分在那英组,认识了同样还在上学的梁博。

  他们俩经常坐在一块儿分享彼此的作品,梁博给她听自己歌曲的小样,侯祖辛拿出她在美国为独立音乐人拍的视频。在侯祖辛眼中,梁博是个谦逊彬彬有礼邻家弟弟,即便还没有开始比赛,侯祖辛就已经认定:他未来一定能成为非常棒的音乐人。梁博说:“要是你以后能帮我拍片子就好了。”侯祖辛一口答应:“好啊,等我学成归国。”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侯祖辛正是被梁博 PK 掉的,她现在还经常开玩笑说,“梁博是冠军,那我大概就是亚军水平吧!”

  一转眼七年过去,两人都在各自的领域成为优秀的创作人,合作也从未间断。从梁博的第一张专辑开始,侯祖辛就参与影像工作;音乐上,她还是梁博的“新歌试听员”。

  “了解梁博的人都知道,他有很多想法,但如果在不舒服环境,就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大事发声》要为每个音乐人拍摄先导片,梁博向街声推荐了侯祖辛。

  侯祖辛与《大事发声》的制作人贾敏恕见了一面本意是谈业务,没想到从中午一直聊到了晚上。侯祖辛的父亲牧人,也是个摇滚老炮儿,当天贾敏恕谈起种种往事,让她非常感动信任感油然而生。同时街声也非常看重侯祖辛的专业水平与她对梁博的了解,毕竟走入音乐人内心,是最难也是至关重要的。

  “街声希望观众能直接看到音乐人最真实、最有魅力的一面,只要做到这一点,无论什么形式都可以。”街声给了侯祖辛极大发挥空间,她产生了用动画特效呈现的想法。

  “摇滚、年轻、有想法”,配合梁博身上的特质,侯祖辛将主要拍摄地选在了首都钢铁厂房废墟中。先导片第一章第一个画面,梁博一言不发猛敲架子鼓,背后是斑驳的废墟和橙色烟雾。色块、线条随着节奏随意涂抹,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够酷够带劲儿的梁博。

  “找到音乐的感觉就像哑巴会说话。”侯祖辛用架子鼓的爆裂感引出梁博踏上音乐道路的死磕劲头

  吉他是梁博最得心应手乐器,那是一种既像朋友又像情人关系。侯祖辛知道梁博在乐器旁会更自在,第二章就安排他一直抱着琴聊天。

  “我一直和他说:你最有魅力的地方不是说话,而是随时随地信手拈来的一段旋律。这个旋律和你的记忆有关,和你的思想有关。不要担心炫技、弹得多说得少,后期交给我就好。”

  正是这样多年来的熟识和专业上的信任,让梁博完全放松了下来,用自己的方式,边弹边说。滚石、平克·弗洛伊德、斯汀、AC/DC……老电视机搭出的背景,闪动过去的画面,借由老摇滚的复古怀旧感体现梁博与吉他的羁绊

  第三章开头用的是钢琴。侯祖辛选用蓝色色调探讨更多抽象、深层次的东西:什么是真正的摇滚,什么是真实好的音乐。梁博用一首约翰·列侬温柔的《Image》,把音乐四两拨千斤的感觉表现了出来。

  最后章节,侯祖辛带着梁博来到北京坝上草原。“他是个话很少的人,但脑子里一直不断思考问题、产生想法。”为了呈现外人难以发现的内在,侯祖辛将梁博置身于安静广袤的空间,象征宽阔的内心,不断闪动的不规则色块、线条,则代表着他内心一刻不停迸发的火花

  “梁博一直和我说,牛X,真牛X。” 侯祖辛毫不掩饰他们俩对这支先导片的喜爱。这是她首次尝试动画特效,从设计脚本到拍摄,再到最后成片,只用了短短两周时间。期间侯祖辛不断与美国动画团队沟通没日没夜地剪辑、调色、修改,最终完成了这支短片

梁博(左一)与先导片拍摄团队合影

  梁博是个安静的人,除了音乐几乎没有其他表达方式,乐迷更是难得听到他大段大段讲话。但正是因为信任和对音乐共同的热爱,侯祖辛得以用短短十分钟的影像,展现梁博不为人知的闪光面。

  图片来源:侯祖辛

杨跃强

  没有多余言语,在镜头内外等候

  赵雷先导片导演

  杨跃强独自跟着赵雷团队赴台湾拍摄时,赶上五月雨季,晴雨随缘,很多场景在意料之外。旅途后半程,一组人沿着海滨公路走,团队制片突然接到张震岳的电话,说正在他们会经过的地方冲浪,于是观众就看到了阿岳为雷子指路的镜头。

  张震岳出现,多少让团队安心,至少在“运气”上,这片子有保证了。旅途终点是台东铁花村,赵雷早晨五点多在台东海滨公园对着日出弹唱《醉了》。一周七天,杨跃强最后终于拍到了一个大晴天

  江湖人称“小强”的杨跃强是个话不多的男生,从小听黑豹、郑钧,拍片子也很少准备采访提纲,只在心里打腹稿。他大多时间亲自拍摄,透过镜头观察人物变化

  这样的方式似乎和这次先导片拍摄一样,靠运气,但实际上,一切还是得益于小强与赵雷之间的信任。

  小强第一次接触赵雷,是2017年拍摄腾讯新闻的纪录片《我的时代和我》,他作为赵雷那一集的导演,跟拍了赵雷41天。那会儿赵雷演出行程密集,没给导演团队太长时间,为了能拍出人物性格,小强多次争取才有了这一个多月。拍之前,百度搜索出来前五十页、知乎上讨论热门内容,小强每一条都看了一遍。

  赵雷害羞认生,害怕镜头,小强就默默跟着,准备了很多但不急于提问。第一天拍摄,赵雷在泳池游泳,小强将这部分设计成了慢镜头,拍好给赵雷看,赵雷很满意。第五天,小强和赵雷一起来到青岛演出,赵雷被歌迷围追堵截,在镜头前第一次表现烦躁,小强抓拍到了。

  青岛之行后,赵雷在小强的镜头前,会自己打开自己,甚至没大没小地与父亲打闹。赵雷信任小强,除了工作,两人也成了会在家里吃喝聊天的朋友。《大事发声》先导片拍摄自然又想到了他。

  赵雷沿着公路骑行,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淋雨,图中的晴天可遇不可求

  计划的行程是台湾东海岸五天骑行,从花莲的山月村行至台东的铁花村。小强担任导演、摄影、剪辑师,当地有一位制片和助理摄影接应。

  到达第一天,一组人在山月村的民宿吃饭,一旁是原住民的音乐现场。酒过三巡,赵雷带着点醉意对镜头后面的小强聊他此刻的想法,又起身去看演出。这一趟旅行,从“醉了”开始。

  旅途中,小强随时待机,透过镜头等待不同情境下的赵雷:目光追随飞鸟与虫的赵雷、在房间里弹唱 demo 的赵雷、在船上脱衣服又害羞的赵雷、和父亲打枕头战的赵雷……在小强的镜头表达中,“这就是赵雷”的感觉很强烈。正如小强所说“像个孩子,真实不做作”。这样的赵雷走走停停、哼哼唱唱,旅途中做成新歌《醉了》。

  小强说,后来完整的《醉了》很好听,不过更喜欢在台东海边,赵雷面对日出演唱的那一版。先导片的最后,赵雷唱歌轻缓又自在,镜头内外,大家和他一起迎来了雨季中意料之外的晴天。

台东海边拍摄_腾讯视频

  片子如何剪辑小强构思了一个多月。先导片沿着骑行顺序前进,但实际剪辑时,小强以不同情绪划分,依据情绪选择画面。小强没怎么听赵雷的歌,在公版曲库中搜罗合适的配乐,沉浸在对应的情绪中,边听边剪。

  拍摄人物纪录片对小强来说就是人与人的相处,话不用多,互相信任了,内容就深入了。赵雷身上的音乐要素也没那么重要,“人拍出来了,大家才会对他的音乐感兴趣。”

  图片来源:截取自《大事发声》第三季

范亦奇

  一天与一个月,重新解读生活

  金玟岐、谢春花先导片导演

  范亦奇拍摄两支先导片,一支用了一天,一支用了一个月。

  金玟岐先导片的概念是“等待”,不过留给导演范亦奇的时间只有一天。为了尽快让金玟岐“开口”,范亦奇选择先将自己掏空:聊星座、聊家庭、聊融入人群时的压抑……

  范亦奇懂金玟岐的生活。不过音乐人的日子里有音乐完全在意料之中,只单纯拍日常又太过波澜不惊,范亦奇选择将生活抽象,用新的视角解读一个人。

  金玟岐的先导片中,范亦奇放大所有时间感,面包发酵、旋转门转动、水滴滴下,又或者是三个分屏画面同时展现机场错乱的脚步和不停的表盘。先导片最后,金玟岐手握灯泡,随着开关的咔哒音效,黑白光影切换,全部拉黑,金玟岐的音乐现场开始。

  那时金玟岐刚刚结束巡演,终于有时间静下来创作,片中所呈现的“静静等待”,正是急性子的金玟岐对自己的期许。

  在范亦奇眼中,金玟岐和谢春花都“比较平静,很少写冲突的情绪和事件,创作都是发自内心的深入想法”。这些特质,范亦奇身上也有。金玟岐唱《新娘阿花》,讲相亲的小故事,同样是相亲结婚的范亦奇很有共鸣,觉得很少有人把相亲唱得这么有趣。

片中谢春花写歌、画画、做饭、拍照……

  拍谢春花,范亦奇跟了一个月。范亦奇每天蹲守谢春花的微博,蹲到谢春花写了一个梦又秒删,她记下来,片中最后关于皮手套的故事,就是这条差点没人看见的微博。范亦奇特别淘来一台十年前的老DV,让谢春花以私人视角拍摄,水彩画、水族箱、拍立得、起降的飞机,这些琐碎的细节以空镜不停闪现,让谢春花的生活充满梦幻感。

  最初听到谢春花的吉他弹唱 demo,范亦奇觉得“妈呀怎么这么甜”,但实际上,谢春花是个行动力极强的姑娘。想做饭,立刻到菜市场买菜,说要带范亦奇爬山,马上掏出App规划路线时间。

  范亦奇对谢春花印象的转变,也正是谢春花处在转折点时的一个映照:别人以为她只唱民谣,但这个标签无法代表她的创作;别人以为她是掩盖脆弱的小女生,但此刻的她能够直面脆弱、与脆弱共处。片子完成后,谢春花很感谢范亦奇,忠实记录下她转折点时的状态。

摄影期间,范亦奇为谢春花拍摄了不少胶片照片(图片摄影:范亦奇)

  先导片拍摄一切按计划进行,直到最后,有了意料之外的小惊喜。

  在春天的杭州,谢春花沿着河岸骑自行车,范亦奇骑着小电驴带摄影师,来回拍了半个小时,不过错过了日落,也总是被来往的老人打扰。回程的路上,范亦奇自己拿着摄影机,拆了稳定器,晃悠悠地对着春花继续拍。走着走着,路灯渐次亮起,春花一无所知地骑车,头发迎风飞扬,背影格外青春。范亦奇一边拍一边感慨:好美啊……好像侯孝贤……

谢春花到红灯处停下,才发现导演还在拍

  片子拍完几个月后,范亦奇在路边遇到很可爱的流浪猫,但是她却不能养,有点难过。这样的生活片段让她想起春花那些零碎的拍立得,很自然地哼起了《借我》与《荒岛》。

  图片来源:除特别标注外,截取自《大事发声》第三季

  撰文: 琉球 & 冻梨

  校对:马外外

  进入《大事发声》视频专区,观看完整视频。

  《大事发声 第三季》影评(四):9.5,年度最佳音乐国综又是它

  音乐国综,特别奇怪。

  七年前,《中国好声音》让选秀不局限于偶像选秀,一批民间大神涌现,掀起收视热潮。

  六年前,《我是歌手》让知名歌手加入选秀规则,真正的神仙打架,观众洗了耳朵更看直了眼。

  两年前,《中国有嘻哈》开创性地将“剧(si)情(bi)式综艺”概念引入音乐节目,达到了看一部综艺,加赠追一部狗血连续剧的效果。

  选手导师,戏里戏外,精彩纷呈。

  逐渐,大家好像都默认——

  音乐节目,可以有台本,可以有剧情,可以台上台上无限撕X,唯独不能纯粹展现音乐。

  为啥?

  看看《大事发声》这个反面例子就知道了。

  评分超高又怎样?

  你听过它的八卦吗?

  你看到过它的营销安利吗?

  你见过任何up主蹭它流量,为它激情讲解混剪视频吗?

  有就怪了。

  这档节目,简直是异类中的异类。

  除了一群音乐人赤裸裸的真心,要啥啥没有。

  第一季。

  主持人特别不专业。

  事实证明,中国摇滚届响当当的大佬,超载乐队主唱高旗,完全不是主持的料。

  他努力落落大方,努力照顾来宾,努力官方客套,努力到有一种迷之尴尬。

  仿佛一个特别努力特别认真地在做自己不擅长的工作的实习生。

  好在一个多小时的节目,他只出现了几分钟。

  真正镇场子的,是——

  伍佰,赵雷,梁博,张震岳,马頔,赵照,声音玩具,逃跑计划……

  这些,国内live演出的大佬。

  节目的形式,是相当于一场live演出时长的直播live。

  而节目的幕后,是已经深耕原创音乐许多年,连续多年主办简单生活节的StreetVoice街声团队。

  什么是好的音乐现场,他们超懂。

  街声的制作统筹许经纶(怪兽)自己手绘的现场分布图

  一期下来,也难免有人疑惑。

  “长得也没有多好看,镜头也不切,怼着人拍半个小时,有什么意义?”

  对音乐人来说,采访又有什么意义?

  剧情台本有什么意义?

  撕X又有什么意义?

  《大事发声》做的,简单理解,是将live现场,带给那些或者因为地域,或者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到现场和喜欢的音乐人交流的乐迷群体。

  音乐自有力量。

  它在音符里,在节奏里,在歌词里,不需要外行人的任何讲解。

  据说,第一期,有超过百万人观看了直播。

  规模,远超任何一场线下live演出。

  而且还都是vip席位视角。

  一季下来,一条热搜也没上,不妨碍它悄咪咪圈下一群死忠铁粉。

  第二年,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录音棚 Live 直播体验的基础上,《大事发声》升级为“超级版”。

  有多超级?

  罗大佑和李志来了。歌迷开玩笑,说终于知道李志的舞姿师从何人。

  李宗盛,带着他的爱徒李剑青和演唱会御用乐队编制,也来了。

  周华健,带着他多年来对武侠精神的热爱和坚持,来了。

  《天龙八部》二十周年,周华健再现被戏称为“粤语十级”的主题曲《难念的经》。

  好一出回忆杀,单这首歌,单曲播放次数就近300万,微博浏览量上千万。

  消失在公众视线很久的朴树,也来了。

  这帮大神,能够和《大事发声》互相吸引,一点都不意外。

  毕竟,前者想要的纯粹,就是后者的初心。

  朴树这一期,真正意义地没有任何花头。

  开场画面,就是on air的演出现场,配上很懂的官方字幕:

  因为是朴树 所以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直接看录音棚现场吧

  音乐就是音乐,唱就完了。

  朴树,从《平凡之路》唱到《那些花儿》,严重超时。

  最后,朴树询问,是否还有时间再唱一首。

  他选择了《送别》。

  情绪到了那里,他突然哽咽,无声痛哭。

  没有人出来打断他的演出。

  因为在场的人都懂,情绪不是舞台事故,而是live演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梗住喉咙的朴树,没有中断演唱,自己唱不下去,就扬手示意和声和伴奏配合。

  情感和即兴,共同造就了这一期的《大事发声》。

  朴树临时加场演唱《送别》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腾讯视频和微博的点击浏览量加总超过七千万次。

  标题党闻风而动。

  朴树如何成名,如何隐退,情史如何,病史如何……

  各种与音乐无关的消息铺天盖地,消费着这个疲惫的音乐人。

  直到这时,勇哥才真正意识到。

  《大事发声》之所以如此精简,几乎完全摒弃了语言的解读和剧情的加成,原因或许正在于此。

  语言是过于武断的。

  故事是意义模糊的。

  对于直击内心,勾引情绪的音乐来说,它们都是多余的。

  音乐人用内心而不是眼睛感知世界,用音乐而不是故事去打动人心。

  《大事发声》,选择直击音乐本质。

  清流向来不好做,何况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

  去年,《大事发声》停播。

  没人出来解释什么,但看看市场上那些花里胡哨的竞品,原因不难猜测。

  第三季,是《大事发声》阔别两年后的(又一次)升级回归。

  这次,现场表演前,多了一段音乐创作叙事。

  第一期,又见赵雷。

  他和一台机车,跑到台湾漫游5天,一边环岛游,一边写歌。

  镜头默默跟着他,有话就说两句,没话说就拍拍空镜。

  十几分钟分钟后,是熟悉的,加量不加价的live演出。

  第二期,又见梁博。

  你发现,画面和剪辑的方式,根据不同音乐人的调性,都做了调整。

  就像,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一支MV。

  比起赵雷,梁博更擅长语言表达。

  经剪辑师一剪,更是全是金句。

  最打动勇哥的一句话,是——

  找到音乐的感觉,就像哑巴学会说话。

  诚然如他所说。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向世界发送着孤独的电波。

  有些人的电波是文字,有些人的电波是语言,有些人的电波是绘画,音乐人的电波恰巧是音乐,如此而已。

  本质上,音乐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

  成为明星后的名和利,是音乐的附属价值,而不是本身。

  也不全是知名老牌音乐人。

  第五期,是上过《中国新说唱》的刘柏辛。

  这个有“中国蕾哈娜”之称的年轻女孩,游荡在夜晚的街道上,聊着自己拍杂志照片时,那些被当做拍摄道具的蝴蝶带给自己的灵感。

  这个画面里,她身上的标签纷纷脱落,露出了属于一个敏感音乐人的朴素的脸。

  此外,演出的部分,也从录音棚live,升级成了mini concert。

  舞美、灯光、机位、剪辑……全面

  《大事发声》第三季,变得闪亮了。

  但看着市场上那些花里胡哨的竞争对手,勇哥依然嗅到了一股不利于KPI的味道。

  果然,就算是豆瓣这样文艺气质浓厚的平台,标记看过的人依然不足500人。

  你会说,这样的节目,是失败的吗?

  它没有“出圈”,没上过“热搜”,没被营销号铺天盖地地夸过。

  但它也收获了绝无仅有的,属于小众群体的认同感。

  这些观众忠实地,把它收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爱着。

  在这个内容被流量和数据异化的时代,它不就是躺在阴沟里的人们抬起头,能仰望到的一片星空。

  《大事发声 第三季》影评(五):明明做得很好,居然没有人看系列。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K社 欢迎联系授权转载)

  如果要在我心中列一个“明明做的很好,居然没有人看系列。”的节目。

  排在第一的一定是这档——

  《大事发声》

  和现在的大多数音乐综艺相比,《大事发声》的热度可以说非常低低低低低低。三季所有评分人数加起来不超过5000人。

  可从16年的第一季开始,到今年的第三季,每一季的评分都稳定在9分以上。

  先看看这档综艺请来的卡司:

  李宗盛、李剑青、周华健、罗大佑、伍佰、赵雷、梁博、李泉、逃跑计划、张震岳、方大同、莫西子诗、Lexie刘伯辛...

  《大事发声》挑选的歌手有民谣的,有摇滚的,有流行的,有说唱的...

  而要说这些人有什么共性?

  那大概就是每个人无论名气大小,都称得上是真正的歌手和音乐人吧。

  而至于为什么这样的神仙阵容,热度会这么低?这个问题我们也想了很久,或许只有一个答案可以说服我们——

  这大概是一档把所有精力都投入了在呈现音乐这件事情上的节目。

  (请感受下这简单粗暴的海报)

  每一期节目的平均时长是90分钟,除去10分钟的先导片外,剩下的时间都是属于歌手的LIVE TIME。

  它最大的特点是同时将LIVE和录音棚结合。

  这种形式能够更直观的展现音乐,以及歌手的实力和魅力,因为对于所有歌手来说,录音棚就是一个像家一个样熟悉的地方。

  但很奇怪,在个节目里,我们好像更能看到音乐人的另一面。

  01

  音乐人与灵感

  这一季的第一集,是民谣歌手赵雷。

  应该所有人都听过他的《成都》吧?

  这首歌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很多媒体在介绍赵雷的时候,都喜欢用“一夜爆红”这个词。

  更多不认识赵雷的人,只不过因为《成都》这首歌刷了街,就开始反感他。

  不可否认,因为《成都》这首歌的火爆,赵雷开始接到各种各样的商演,上了《歌手》,日子的确比以往好过了一些。

  但一开始的新鲜感过去后,赵雷也逐渐发现,每天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唱同一首歌带来的枯燥和疲倦感;

  大众只知道《成都》,却不知道同样好听的《南方姑娘》和被张韶涵唱红了的《阿刁》都是他的作品;

  越来越多的舆论压力;自己没有时间创作,没有时间静下来写歌的浮躁状态...这所有的一切都在困扰自己。

  在《大事发声》的先导片里,赵雷为了创作新歌,把自己放逐到了台湾,每天的日常就是冲浪,骑着摩托车环岛,随意弹唱。

  最后他写出了一首新歌《醉了》,这首歌的歌词唱道:

  头顶上已是乌云密布的天气,

  我等待一场大雨淋湿我的身体。

  在这个阶段,赵雷已经为前段时间困扰自己的所有问题都找到了答案,他知道自己不该再陷入舆论里。

  赵雷从17岁就开始背着吉他到处唱歌,从酒吧、地下通道一直唱到今天。

  像他这样的音乐人做的音乐,包含的都是自己对生活的所有感悟体会,脱离了真正的生活,身为创作歌手的灵魂就没有了。

  本可以凭借一首大热门歌曲,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刷存在感的赵雷,最后选择了“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保护那些比金钱、名利更重要的创作灵感。

  看完赵雷对音乐的赤子之心,再瞬间切换到现场,你看到他立刻背着吉他开始演唱的时候,或许会和我一样,愿意了解他的音乐?除了《成都》以外的音乐。

  02

  音乐人与自我表达

  你对梁博的印象,是《中国好声音》冠军,还是寸头,黑色短T/黑色西装,背着把吉他,不爱笑,话很少的男孩?

  很多人会把梁博不爱说话作为一个梗,也说他有点窦唯年轻时候的意思。但梁博说自己其实不是刻意装酷,是因为真的不会说话。

  对于梁博这样的音乐人来说,音乐是帮助自己表达的语言,“就像一个哑巴突然会说话一样。”

  这些年他其实不算红,但提到他,你一定不会否认是在认真做音乐的。

  没有哗众取宠,话依然很少,也没有迎合。连对自己歌迷的要求都是,我不想与歌迷有除了音乐以外的任何交流。

  很多人喜欢形容梁博“灵魂歌手”,大概也是因为,对于梁博而言,音乐就是与世界沟通的语言,代表着自己的情绪。

  它可以是温柔的、可以是孤独的、可以是脆弱的,也可以是坚硬的。有同样情绪的人听了他的音乐,或许就有了共鸣和感触。

  但大家听到音乐后产生的共鸣和情绪,也许有好有坏,这件事情很私人,但是不是音乐的责任。

  梁博始终保持着一种态度:我做我喜欢的东西,如果你喜欢,那我很开心;如果不喜欢,我也不会强行要求你去听,要求你有感悟。但你也不要来要求我,评论我。

  一个把自己所有态度,所有想表达的,想说的话,都放到了音乐里,他的音乐本身就足够有魅力了。

  03

  音乐人与人生记录

  李宗盛被称为“华语音乐教父”,乐坛大哥的地位毋庸置疑。他写出的好歌数不胜数,《当爱已成往事》《山丘》《凡人歌》...

  为众多歌手制作过专辑,周华健的《心在远方》,陈淑桦的《梦醒时分》,张艾嘉的《爱的代价》,莫文蔚的《十二楼的莫文蔚》...

  梁静茹、五月天、房祖名、张信哲、杨宗纬...也都是他的徒弟,都经过他的指点。

  但不管曾经有过多么高的成就,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音乐人,也有异地漂泊的孤独感。

  到2013年写完《山丘》之后,他就结束了在异地漂泊的日子,回到家乡,听到自己熟悉的声音,回到最初开始写歌的地方,内心才算安定下来。

  而年岁朱增,他的追求也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演唱会有多少人听,发的专辑有多少人喜欢。

  而是说的话有人倾听,自己写的歌,能够引起情感共鸣,就像他自己开玩笑说的,希望自己的歌是“拉面店小妹听了都会有感触的歌。”

  近几年,国内的各种大大小小的音乐类节目,都在“取悦观众”上下了不少功夫。

  之所以觉得《大事发声》像一股清流,或许也是因为在节目里,所有的音乐人只是音乐人,他们不用想要去说什么话让观众更喜欢,更有节目效果,能获得更多镜头,他们要做的就是完美呈现自己的音乐。

  节目用不打扰的方式在讲述着音乐人的故事,有一种朋友和朋友之间交流的亲密感,不疏离也不官方客套。

  就像在朴树场的时候,甚至直接省去了前面10分钟的先导片,字幕打出“因为是朴树,所以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直接看录音棚现场吧。”

  而我们作为观众,只用单纯的享受音乐,不用担心突然出现的抢镜主持人,不会看到“假哭”的观众,不用看导演强行拖时间打广告。

  音乐人舒适,观众也舒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