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仁德上人 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谛而不动

仁德上人 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谛而不动

听经闻法、念佛念咒、诵经 目的 只有一个,修定开慧,遇事来临不着相。着相有我执、有 私心 、有 贪欲 ,就会有无量的 烦恼 业障 习气 ,无量无边的业障习气的 祸根 就是着相当真。听闻 佛法 、修学无量 法门 的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不着相。做到 落实 心空无我不着相,才是真正的大 智慧 。只有真正的空性慧, 才能 彻底消除 自己 心中的一切业障烦恼习气。遇事遇人、遇到任何 境界 ,只有真正不着相,才是真修真智慧,才能达到真的

《仁德上人 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谛而不动》的相关文章列表

《仁德法语》经典句子大全
《仁德法语》经典句子大全

日期:2018-07-23 23:12:01 点击:732 好评:-8

1、凡山中能说天的么有原没人。没人以山中能说显,山中能说以没人成,没人山中能说圆融。 ----仁德上人 2、修个道解脱佛道认田大得心可以空性为基础,以称性妙用大慈大悲为纲领,以善巧道都我家不出差错为究竟! ----仁德上人 3、听闻见性发声风发声地里说成...

仁德上人 真修与研教
仁德上人 真修与研教

日期:2019-08-27 09:09:55 点击:52 好评:0

1.切莫遗忘有三种:莫忘恩重善知识,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与正知。 2.恒需忆念有三种:恒念传戒之上师,恒念示道之佛法,恒念律仪与誓言。 3.恒时应具有三种:身体恒时应有心,床榻恒时应有身,心中恒时应放松。 4.急须忘掉有三种:急须忘掉生贪友,急须...

仁德上人 着相执着即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不着相即名佛
仁德上人 着相执着即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不着相即名佛

日期:2019-09-05 09:40:25 点击:38 好评:0

我们听经闻法,修学很多的法门,无论是念佛或者是念咒,无论用什么样方式方法修行,总是手法、总是方便。其目的是为了心空无我不着相,是为起心动念为众生的利益,为了救度众生让众生都能离苦得乐,也就是让众生没有私心、没有贪心、没有烦恼,让一切众生见自...

仁德上人 修解脱道非难非易
仁德上人 修解脱道非难非易

日期:2019-07-01 08:52:27 点击:42 好评:0

从理体本性上面来说,解脱成佛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为本性真空无一物,没有一点东西。既然没有一点东西,怎么会有烦恼生死轮回呢?对一个真正明理见性的人来说,我执法执已打破,我都不存在,没有我,是谁自私自利、贪嗔痴慢疑呢?性为真空无一物,怎么会说...

仁德上人 空荡歌
仁德上人 空荡歌

日期:2019-03-13 08:59:28 点击:31 好评:0

1 见性之人无二样,只是事事不着相。 事来则应了了知,知道明白心空荡。 无取无舍无爱憎,即是见性不着相。 见性并无神秘处,一切无住心无障。 心无障碍不执着,事事无事心安详。 佛性灵知不用求,放下身心不着相。 莫求神通莫求玄,当下灵知本安详。 了了常...

仁德上人 孝亲尊师,以孝为本
仁德上人 孝亲尊师,以孝为本

日期:2019-08-27 10:36:48 点击:19 好评:0

无论你修什么法,只要这一生决定能出轮回、了生死,你就是最大的孝子。 万善孝为先,孝是佛教的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对父母、师长尽孝,尽究竟圆满的孝,这是我们佛教徒的本分事。对父母顺从,不让父母生气,照料父母衣食住行,有病奉侍汤药,甚至割肉...

仁德上人 知错改错,切莫自己回避错,更不能知错再犯错
仁德上人 知错改错,切莫自己回避错,更不能知错再犯错

日期:2019-09-05 10:00:27 点击:32 好评:0

人非圣贤,谁能无错呢?人生有点错误、缺点、毛病、习气并没什么可怕,最可怕的是不知错、不认错,看不清楚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不知错,不认识清楚、看明白自己的错误缺点,自己怎么能改错?就是有善知识用悲心来关心爱护我们,给我们指出...

仁德上人 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
仁德上人 做一个真正的明白人

日期:2019-10-03 15:06:21 点击:13 好评:0

佛是众生的佛,众生是佛一人的。学佛就是学会事事无我,无我的等级就是解脱的等级,解脱就是佛。只有一个真正大解脱、大开悟的人,才能做得到把自己施舍给众生。男女做爱的快感,万分也不及禅定中的一分舒服,这种禅悦还是淫欲的等级范围,千万不能停留在这种...

仁德上人 你要看透红尘是名利情钱财,争斗虚荣装腔搞自
仁德上人 你要看透红尘是名利情钱财,争斗虚荣装腔搞自

日期:2019-07-23 09:20:05 点击:27 好评:0

你通过你自己,也可以通过你周围的人,可以很明确的看清世间一般贪恋红尘是什么,你不能再糊涂,不能再自欺自骗。自己超越自我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又必须要做,不落实不行。真正落实做起来会有很多的难度,所以说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要明白在最难超越...

仁德上人 能让我们觉悟放下都是善知识
仁德上人 能让我们觉悟放下都是善知识

日期:2019-09-05 10:19:32 点击:31 好评:0

释迦牟尼佛在做太子的时候,出游四门,见到了人有生老病死这四种现实情况,顿发出离心,舍弃太子国王的宝座不要,离开了荣华富贵的家庭,割舍了自己心爱的美妻娇子,到雪山上苦行六年,最后坐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彻悟成佛。这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现象,正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