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音乐 Martin Murphey - Re Valley (Album Version)
2020的大幕已经开启,谷主麦家说,要陪大家读1000本书。
麦家陪你读的第133本书,卡夫卡的《审判》是一部荒诞又现实的经典之作。
30岁的主人公生日那天突然被捕,自知无罪最终却惨死在采石场。
在他身后,究竟有着怎样一张可怖大网?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场悲剧的幕后真相。
在昨天的共读中,K在见到地位低下的看守受罚,而荒唐无能的法官却高高在上安然无恙时,心中的愤怒越发强烈。
在叔叔的帮助下他认识了辩护律师霍尔德,并顺利地成为了他的委托人。原本一筹莫展的K现在总算找到了一些助力。
霍尔德律师能帮他打赢官司吗?K有没有机会接触到法院的高层,从根子上揭露这庞大机构的腐朽?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共读。
自从霍尔德接手了案子后,K去律师家里拜访过几次,随着接触的增多,K对律师的信心却开始减少,他怀疑律师也帮不成什么大忙。
每次见到霍尔德,他都很少提问,不是瞎聊,就是默默地坐在K的对面。
K认为作为一名辩护律师,向被告提问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清楚地了解案件的细节,他觉得如果自己是律师肯定能提出很多必要的问题来。
但霍尔德呢,不是给一些毫无意义的劝告,就是将他奚落一番,然后又加上几句安慰的话,给他鼓一下劲,让他不要放弃希望。
至于对于案件至关重要的第一份抗辩书,更是迟迟没有完成。抗辩书可以看作是一种由被告提交,使诉讼不能成立的一种诉状。
虽然律师几次表示,第一份抗辩书已经基本完成了,但是一直也不见他提交法院。
一会儿强调这第一份抗辩书很重要,决定着以后的诉讼过程,一会儿又说法院常常不看抗辩书。
那些抗辩书不是被放错地方,就是不翼而飞,即使幸存到最后,也很少有人认真去看。
当然,K也无从得知法院到底会不会认真对待抗辩书。
整个诉讼过程都对外严格保密,被告既不会知道自己的抗辩书有没有用,也不清楚案件进展到哪一步了。
如果说,K从律师那里得到了什么有用的信息,那就是他更加认清了这个庞大司法机构的毫无效率和自相矛盾。
他也发现,辩护律师并不像自己当初以为的那样,靠着专业知识和辩护才能帮被告赢得官司。
事实上,辩护律师是不能参与审讯的,他们只能在审讯结束后去询问被告,然后得到一点辩护时可能用得上的材料。
可以说,辩护律师只相当于一个写状纸的讼师。
从这方面来说,K算是幸运的,因为他的辩护律师在法院有着相当过硬的关系。
霍尔德甚至用不着在法院开庭时每次必到,也用不着在那些地位较高的官员面前卑躬屈膝。
他哪怕坐在自己家里,那些法官们都会主动找上门来,心甘情愿地向他提供情况。
不仅是因为霍尔德将这些人脉关系经营得当,还因为法官们其实也离不开律师,特别是那些富有经验的大律师。
这个从一开始就坚持要对外保密的司法体系,不仅仅是将被告和律师隔绝在了法庭之外,同时也将办理案件的法官们束缚在了象牙塔内。
所以,他们无法正确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对人性的了解对于案件的处理又是必不可少的,于是,他们只能到律师那儿去求教。
除此之外,这些法官来找律师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司法体系中。
低级官员很难知道自己办理过的案子下一步是如何进展的,他们被束缚在法律规定他们过问的那个办案阶段,无法通观全局。
而辩护律师可以和被告接触,直到案件审理完毕。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一个法官对于整个案件的结果,了解得还不如辩护律师全面。
K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提议改善司法制度。霍尔德告诉他,其实很多被告刚开始时,都会表现出建议改革的热情。
但后来他们就会知道,这种热情只是徒劳,唯一理智的做法就是让自己适应现存条件。
因为即便可以真的做到一些局部改进,享受好处的也只是将来的被告,而提建议的人的利益却要大受损害,因为他冒犯了报复心理极重的法官们。
霍尔德这么说,就是想警告K,他上次在审讯委员会对法院书记官的失礼已经对案子造成了损害,但随后他又安慰K不必太过紧张。
他已经和有关的法官们进行了磋商,言下之意,已经及时止损,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K从律师口中听到的几乎都是这样的说辞。
至于那第一份抗辩书,他也永远也完不成似的,迟迟无法提交上去。
K感到律师口中的希望实际上虚无缥缈,与其说是安慰他,不如说是让他绝望。
K觉得有必要亲自干预了。他一度不把这个案子当回事,毕竟那时还只有他一个人牵扯其中。
而如今,他的叔叔已经参与进来,还将他带到了律师那儿,这就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事了,而是关系到整个家庭。
而且,随着时间的拖延,他在银行的工作也无形中受了影响,有好几个同事都已知道他的事。
他好不容易才爬到这个位置上,不能因为这个案子让别人借机夺了去。
K决定将案子从辩护律师那儿撤回,他要亲自草拟抗辩书,然后立即递交上去,这样他就可以天天去催法官尽快审理。
只不过,K没想到草拟抗辩书会这么困难。
他本打算在办公室里写,又怕被同事发现,于是只得改为晚上在家写,而这时他又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受到的指控是什么。
他只好回忆自己一生的经历,连最微不足道的行为和事件都一一讲述和分析。
这无疑是项啰嗦透顶的任务,而且所耗费的时间、精力超出想象,K已为此累得身心俱疲。
这时,K的一个老客户给他带来了另一个希望。
这天,在办公室里谈过业务后,厂主忽然问K是否牵涉到一件案子里去了。
K的第一反应是吃惊,他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连公司以外的人都知道了。
K问厂主是不是银行的副经理告诉他的,但厂主却说他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是因为他经常搜集有关法院的消息。
厂主告诉他,消息是从一个叫蒂托雷里的画家那儿听来的。
蒂托雷里还经常卖给厂主一些风景画,每次送画过来都会带来一些法院里的最新消息。
厂主给了K一封介绍信和一个地址,建议他去这个画家那儿一趟,说不定能得到一些帮助。
这时的K正被抗辩书弄得焦头烂额,他觉得厂主的建议不无道理,至少可以从画家那里探听到一些法院的消息。
现在,哪怕是最微弱的希望,他也紧紧抓住。
今天的解读到这里就结束了。
几个月前还指望律师能帮他洗刷罪名的K,现在已经不抱希望,他打算靠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的清白辩护。
但消息的闭塞,内幕的复杂,都使他寸步难行。这时出现的画家蒂托雷里,似乎成了他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这个和法院关系密切的画家,会给K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呢?K又能否如愿以偿地从这件案子中脱身?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
上期回顾:
《审判》精读第4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家人永远是最坚强的后盾
领读人:肉丝。自由撰稿人,有书智库签约作者,简书版权签约作者,已出版作品《远行·西藏》。立志做一个煲汤作家,煲美味的汤,写隽永的文。
主播:简宁。声音控,电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嚣,愿用声音给你这一刻心灵的安宁。个人。
责编:黄蝶
背景音乐:M Martin Murphey - Re Valley (Album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