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秉持这种悲悯、仁爱心怀的教师有很多。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故事。
张建霞老师是我校一位有十五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女教师。在她的班里有这样一个男孩儿:高高的个子,一双无邪的眼睛,头顶上一道赫然醒目的伤疤,因为没有头发覆盖,人工合成的暗黄色头骨令人触目惊心,这是一个因脑部外伤导致智力障碍的学生。因为家庭变故,现在只有姥姥姥爷抚养着他。入学之初,种种问题围绕他出现:放学路上追女同学打闹。经常往同学身上吐痰,扔脏物。上课无故大笑、走动或者搞恶作剧……他的存在,打乱了班级原有的正常秩序,影响了同学的学习,也引发了部分家长的担忧。
面对这个身残智障、家庭破碎的孩子,张老师并没有嫌弃和疏远,相反,她内心里一种母性的慈爱、悲悯之情被唤起。
她先是逐个找任课教师沟通,拜托他们对这个学生予以特殊关照。同事们的理解和承诺,让她深深感动!
为了让学生们能接纳和关爱这个特殊的同学,张老师精心安排了一次主题班会《爱的力量》,引导他们关心同学,爱护弱者。每个课间,她都会忙里偷闲去班上转一转。发现问题,因势利导。
为了使这个学生能够在课上遵守纪律,尽量不影响别人,张老师不厌其烦地给他讲道理,训练他礼貌待人,培养他正常的行为习惯,鼓励他的点滴进步。在张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个病残学生逐渐做到上课自己安静的抄抄写写,不再干扰别人,有时还能背下一首小诗;课间,见到老师能主动鞠躬问好。偶尔,他还能够帮老师做些简单的事,比如取放教学用具、擦擦黑板等。每取得一点小的进步,张老师就拍着他的肩膀予以亲切地鼓励和由衷的赞扬。
也许在常人看来,他的这点儿进步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只有亲历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到是多么的困难!面对这个学生反复出现的问题,张老师曾经非常苦恼,她一面不忍苛责这个病弱的孩子,另一面又担心因此而影响其他无辜的学生,但她始终没有想过放弃。每当想到孩子姥爷泪水纵横的恳求,想到孩子每天像亲人般追随着她的满怀渴望的眼睛,一种无言的期待与沉甸甸的责任便压在了她的心头。她发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和陪伴这个身心俱伤的孩子。每天目送着他平安来去,每天迎接着那无邪的目光和纯真的笑脸,每天呵护着他健康成长、目睹着他的点滴进步,张老师的心中充满了阳光!
爱是尊重,爱是智慧,爱是责任,爱更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和鼓舞人心的力量!张建霞老师用一份特别的爱,温暖了一颗特别的心,这份爱亦如星辰耀亮了全班六十多个孩子的心灵。我相信,当这些学生走出渔阳校门的时候,他们所带走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和骄人的成绩,更是一颗颗浸润了善美师爱的火种。这火种恰如驿路梨花,定将芬芳四溢,福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