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暗访十年第四季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暗访十年第四季读后感100字

2022-05-15 02:08: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暗访十年第四季读后感100字

  《暗访十年第四季》是一本由李幺傻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45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访十年第四季》精选点评:

  ●房地产,煤老板,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

  ●记者暗访的这个煤老板黑娃,是在国企改革期间因为帮助吃商品粮的国企煤矿矿长的儿子打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90年代末期国企改制,厂长转董事股份制改革要进行资产评估,黑娃随机提出想买这个企业其中的一个小煤窑,送给行政科的专家一万块钱,评估成了贫矿,贷款八千块买下了所有权。

  ●好看,果真是“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啊!”

  ●详细、生动地描写了一个煤老板的发迹史,文章中不乏联想和虚构,但是比较合情合理,将目前人们对于暴力、暴利、文化层次低的煤老板勾勒的栩栩如生。掩卷长思,在奔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政策和制度偏向和漏洞造成了经济、社会地位、生活水平的差异,而且就目前的形式而言,国家已经开始慢慢意识到这些问题,但是经济差距还会不断扩大。 就拿北京近几年的各种房地产政策来说,目的都是好的,是想让老百姓住上房子,但是在很多限购政策都不具备执行性。众多民生政策,最终成为食利阶层的盘中餐! 目前资源行业已经开始面临匮竭,万年的积累仅仅富裕了几个人,然而采煤造成的环境问题确实所有人来买单。地表下沉、空气污染……不知道,我们的明天在何方。

  ●读到一半实在读不下去了,黑暗的社会啊!

  ● 真汉子

  ●每季都很好看,这季主要是买房子和煤老板的一些故事,房价一直在涨像击鼓传花一样传到谁的手里不涨了开始掉,最后一个人就挂了,谁都怕做最后一个,但是又都想做前一个。

  ●边缘故事,神秘煤老板

  ●胡编乱凑,像是百度搜索出来,还没有一篇有诚意的新闻报道有价值。总之是书商骗钱之作。后来发现还是我尊敬的魔铁出的,失望之极。

  ●卧底房地产、煤老板发家史上、下

  《暗访十年第四季》读后感(一):不是作者水平不够,是作者的出身束缚了眼界。

  作者很有勇气卧底暗黑集团找出利益链的真相,只是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及出身决定一切,农民有多么的淳朴善良。凸显了作者眼界是狭窄的。

  经过30年的商品经济洗礼,城市的扩展使得农民急速转型成长。每次动迁,农民都会用很多方法使得利益最大化,同时有媒体人搭便车分得一杯羹。很多暗黑的群体要么与时俱进,产业升级。要么被淘汰。

  改变是不变的,利益链是不变的。

  作者的系列作品能够出版,让更多的人知道生活中的暗黑是巨大的进步。

  《暗访十年第四季》读后感(二):房哥煤哥的故事

  怎么说呢,如果说房地产大概有些了解,记得那时候老板是个韩国人,老板的朋友卖房子还把我们拉过去当过一天托儿。那煤矿就一点都不清楚了。因为生活的地方并没有接受到有关这方面的。所以非常的陌生。看了以后才知道原来不是自己想像的简单的侵吞方式,其很多方面跟在身边发生的一样,很多厂长成为了老板,而权商之间的互动虽然比其他行业要精彩几分也跳不出一个圈,基本的东西是一致的。所以说有的时候真的恨自己没有那样的智商吧,因为无论是去效仿还是去纪录都做不到,只能把自己体会到的记录个大概,也许缺少灵光一现的契机吧。腐败也好,国进民退也好,国进民退之后权进也罢都是有规律的,是一种可以形成模式的东西。也许再过个几年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些东西的根本,就能把这些东西的牵连,关系都捋顺吧。

  《暗访十年第四季》读后感(三):关于房地产行业的阅读笔记

  所有的楼盘在开盘时就把80%的销售进度表上填入了“已售”字样,留下来做最先出售的是朝向差的、得房率低的次品,这叫捂盘惜售!等次品房卖光了,再编理由慢慢把好房子的“已售”一个一个的抠下来卖,这样价格就会卖的越来越高,房价就越来越贵了。

  销售时顾客会看到盖着大红章的各种权威认证,“全国三甲楼盘”、“最适宜居住奖”、“最佳环境奖”诸如此类,这些评选荣誉分两种情况,如果是真的就是买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开发商自己造的。

  房产商交给顾客的价目表都是最高价格,每个销售员都可以在这个价格的基础上打9.8折-9.5折成交,这不算过分,毕竟房产商会将每个楼盘位置最好的房子以非常低价的价格卖给需要为该项目签字审批的官员。

  假如这周你看到的价目表是55000元/平米,下周你看到的价格将是57000元/平米,配套的论调不再废话,这当然是他们的伎俩,其实这些价目表隔段时间换一次是几十年下来的惯用手段。

  房地产商和银行的亲密合作也很到位,房产商建房时从某银行贷款,房屋销售时,该银行业务人员会在场帮助购房者办理贷款,也只能在这家银行获得贷款!而对于这个项目他的还贷利息恰恰是最高的。这一套罗网从批地时就为你设计好了。

  开售当天,必定是人潮纷涌,提前排队三天一周的都有,暗访了这么多故事,猜对了,一个城市里光医托都有上万人,暴利的地产行业,当然就有房托了。房托也是个职业,哪里开盘他们就去哪里,所以你会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房托签的合同是假合同,他们当着你面所交的第二天会被退还的,而你交的再怎么反悔也不会退的。

  开售当天自然是各大报社的记者前来采访拍照,走前一人一个红包拿好,然后等热盘售罄的新闻第二天就会劲爆全市全国。

  专题链接: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doulist/115478885/&dt_dapp=1

  《暗访十年第四季》读后感(四):关于黑煤窑暗访的读书笔记

  记者暗访的这个煤老板黑娃,是在国企改革期间因为帮助吃商品粮的国企煤矿矿长的儿子打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90年代末期国企改制,厂长转董事股份制改革要进行资产评估,黑娃随机提出想买这个企业其中的一个小煤窑,送给行政科的专家一万块钱,评估成了贫矿,贷款八千块买下了所有权。

  黑娃当上煤老板的头5年,很惨。贷款还不上,工人发不出工资,村民走过黑娃身边,指他对自己孩子说,这就是做生意当老板的下场。黑娃在银行里骂信贷员,虽然你给我贷款的,你不给我贷款我就不会当这个老板!他一度想以3000块的低价转让这座煤矿。

  直到煤炭价格一飞冲天。

  当地煤炭行业有协会组织,煤炭业的所有证件、培训都由他们组织办理发放,给会长交钱就行。协会不是政府,但权利比政府还大。后来会长被纪检带走然后判刑,该县所有矿区鞭炮齐鸣。

  新世纪初期,每个煤矿大县,都有数百个小煤矿和无数矿井、石灰窑。每星期都死人。当时整个秦岭一代,有的是世代存款不足1000块的人。煤老板给他们的赔偿金在4000-10000元不等。

  煤老板的日常不用再提。

  关停年产10万吨以下小煤窑政策出台后,可以花钱运作重新办证继续经营。办证圈子里是一票官二代在扯虎皮,要价4、5000万办好全套证件。其实不经过他们,只花一点钱就能办下来。

  近些年煤炭资源整合,煤老板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黑娃的煤矿被政府以8000万元的价格回收国有了。

  专题链接: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doulist/115478885/&dt_dapp=1

  《暗访十年第四季》读后感(五):《暗访十年》:于社会的边缘

  在一个师姐的推荐下知道了这本书,两个星期看完4本《暗访十年》,总有些一气呵成在里面,不是因为对书中的故事的急于阅读的渴望,更多的是被里面文字所展露的现实所吸引,与其说这是一本纪实文学,不如说这是一本悬疑小说,当然,不是去怀疑作者讲述经历的真实性,于我一个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而言,透过书中的文字,我能看到这个光彩社会中低层人群的生活现状,从这一角度看,这是一本纪实文学类的书。

  因为暗访,所以我对书的作者的身份产生了好奇,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啊?深入险境,足迹遍布房地产、代孕、妓女、乞丐、盗墓、医托、血奴、假烟贩子等人群行业,揭示大量不为人知的事情真相和行业的潜规则,种种让人防不胜防的骗术,描摹了底层社会的众生相。

  作者叫李幺傻,兴许是化名吧,天涯杂谈知名写手,中国最神秘的暗访记者,现供职于南方某报业集团,所能掌握的所有关于他的资料就这些,但人总有好奇心,南方哪份报纸我们也许能猜到大概一二,但作者到底是谁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书中文字展现的大量社会现实才是我们应该把目光聚集的。

  无可争议,这本书披露了大量社会底层或者社会边缘化人群的生活现状,什么样的人是属于社会底层?在我理解看来,那些真正迫于生计的人们,他们为了得到钱,为了生存下去,只能做一些最辛苦最没有地位的事情来谋取生路,而这些人中有些人已在现实种种逼迫下泯灭了良知和道德,甚至不择手段,变得让人不寒而栗。而书中所描述的这些群体便是这样的人。

  然而,那些徘徊在良知边缘的人群更让人悲凉和心寒,比如那些卖血的血奴,比如那些依靠肉体被大多数人所不齿的性工作者·······有时候,颇让人感慨,同样的城市、同样的社会,对一些人就是不同的意义,无尽的冷漠、孤单、恐惧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常态了,在人来人往的都市繁华中,他们渐渐迷失,由近到远,又远到近,直至慢慢消失。

  书中的故事,都太沉重,读来总让人郁郁不能开怀。是不是我们看到的世界和体验过的世界总是有些不同,甚至要往相反的方向去看?在热炒的一片大好和谐的情况下,我们总要从那些只言片语的网络中找到社会的另一面,但总是失败告终,幸好,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日渐开放的社会让我们可以透过很多东西来注意到这个社会的底层,而我们遇到的是李幺傻,一个个沉重得足以让你呼吸困难的故事,被他讲得惊险刺激,在你被黑暗击中的时候,他会适时送来幽默诙谐之语,让你被自己的笑声照亮。

  卧底、暗访,十年以来,深入险境,却总能一次次幸运逃脱,也曾遭遇追杀,但也幸运躲过了,或许这就是社会的艰险之处同时又是个人命运的幸运之处,一个文弱的知识分子,有这样的勇气总能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敬佩感,但辩证性的思维又提醒我,书里还是有个别无法解释的成分,或是说有些情节的过于巧合让我有些怀疑它的真实程度。

  但它部分内容的是否真实性在我看来已经显得不是很重要了,而是突然想到这些暗访记者的宿命,是一辈子只能隐没自己却做着在我看来已经非常伟大的事情,不断地与死亡交集,在一次次暗访卧底中,这些记者是不是会变得绝望?李幺傻未必没有这样的绝望。抑或是选择公开自己身份,选择用聚光灯的身份来保护自己,现实生活,这些人都有!而他们的命运,往往我也关注。

  李记者,或者李幺傻说,这里的故事,与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如果有时间闲下来,不妨看看这本书!

  记得一个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要看这个社会的保障水平有多高,就要看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得到了社会多少保障。而这,我们远远不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