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丽:朋友圈的那些事
微信上留言或评论,其实就是说话,只是把口头表达变成了文字输出。我们看到后理应回复,回复的迟早另当别论,但不回复,绝对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我的朋友圈就曾有过这样的人。朋友A是我崇拜的对象,所以他发的圈常常会引起我的共鸣。我总是满腔热情地去给他点赞、留言,他却一次都没有回复,真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人嘛,都有忙得忘记的时候,偶尔不回复,有情可原,可这一次次地视我于不见,分明是对我不屑一顾,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我心里失落的同时,也给对方贴了一个大大的标签———清高!对于这种人,我只好敬而远之。
“礼尚往来”这个词,大家都耳熟能详。用好了,彼此之间关系会越来越亲密;用得不好,关系则越来越疏远。
朋友B倒是每次都回复我的信息,但是从来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都送她一箩筐的玫瑰了,她却没回过我一朵。唉,这样的朋友只习惯索取,不懂得付出,友谊的小船说翻也就翻。
现在是微信宣传盛行的时代,“转发”成了朋友圈的热潮,“广而告之”本来是件好事,现在却演变成了衡量人与人之间关系杠不杠的一个因素。转发者转发的已经不是内容了,而是人情。关系铁就转,哪怕是一则虚假广告;关系不铁就不转,哪怕内容真实有效。被转者呢,认为转发就是对他工作的最大支持,又是拱手又是作揖;不转呢,就是不给予支持,心里未免对你产生情绪。
在我看来,转发并不是对朋友支持的唯一,不能以此来论彼此间关注的亲疏。我的老公、孩子,包括亲姊热妹从来都不转发我的文章,难道我们之间就有隔阂了么?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做事原则和性格。就像我,性格内敛、不善交际、不好宣传,除了宣传,让我搬砖都可以。再举个例子:我的老公在一家保险公司做管理,他这个行业众所周知,离不开宣传。按说,他发的每一条朋友圈我都应该积极转发。可亲爱的圈友们,你们见我发过有关保险的内容么?但,不转发不代表我不支持老公的工作。家里所有的家务我大包大揽;做他爱吃的饭菜;把他的衣服总是洗得干干净净、熨烫得服服贴贴、让他全身都散发出阳光的味道;家里收拾得整齐有序、一尘不染,极力给他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默默地做好后勤,让他专心去工作,这也是对他的工作的一种支持,只是我有我支持的方式。朋友C是做化妆品销售的,我一次都没转发过她的广告,但用她的产品已经十几年了。
所以,不要光看表象,也许别人在用另一种方式默默地支持着你呢!
我很少去转发文友们的文章,不是我对平台不支持,也不是对哪个文友有意见。我用努力提高自己写作水平,力争写出好文章,来给平台锦上添花;我一一拜读文友们的文章,认真点赞、留言,寻求共同进步!
除了以上,朋友圈中还存在种种怪象:有的人转发朋友圈纯属跟风、巴结,因为那是他的上司或领导;有的人点赞成了习惯,不分场合,丧事也去点,这是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有的同志盲目转发,好的、坏的一起转,对于有问题的内容不转发还好,转,成了“好心办坏事”,反而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当然,摒弃一切不良现象的转发,是一种积极向上、正能量满满的转发,应该提倡!
再狗尾续貂一点:添加新朋友时,主动打过招呼后,有事说事,没事主动结束寒暄。不要缠住对方不撒手,像查户口一样盘查祖宗十八代,也许对方手头正有要事做呢,心里急得忽忽的,却不好意思扫你的兴。把长话留在往后余生合适的时间慢慢说,友谊本就是长长久久的……
如今翻阅朋友圈、阅览公众号、关注众多群,的确算得上生活中的一项大“工程”了,每天浪费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应该慎加微友、有选择性的关注公众号、不要盲目进群,让朋友圈简约起来,把省出的时间用于干更重要的事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自己囤了好几本书还没读呢!
以上是我在微信朋友圈的一些感受和拙见,不赞同的全当“痴人说梦”。
责任编辑:孙宏恩
作者简介:王雪丽,笔名落雪 ,盐湖区人,七零后, 热爱教育事业,善于洞察生活,喜欢唱歌、写作等。人生格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
作者语
zuozheyu
盛世文人,诗词为冠!为花落而悲,为鸟徙而伤,为水流而叹,为明月而歌,为佳人而唱,为蜉蝣而哀……;天下兴亡,血泪无憾!以笔为剑,不平则鸣,不唯上,不媚俗,只唯实。让生活有厚度,人生有高度、岁月有温度。
关于我们:《我在河之东》,致力于打造网络时代的新河东,精致而高雅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方向。有您的参与和陪伴,未来的日子会更精彩。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收藏,分享朋友圈、同事圈、同学圈、亲人圈与大众群。
投稿
我在河之东
我在河之东 您又在哪里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