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认识嗔恨心的危害
祸从口出,恶从心生。电视报纸赏经常可见一类恶性事件,都是人被嗔恨心控制丧失理智不顾后果而做出来的,往往因为一件小事或者遇到小的挫折,激起内心的愤怒,就会酿成难言的苦果。
日常生活中,脾气暴躁的人,也难有好人缘,人们避之惟恐不及,即使他对别人施予饶益,别人也不领情,走到哪里都容易破坏他人的情绪。《入行论》中说:“若心执灼嗔,意即不寂静,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一旦被嗔心控制,就会丧失理智,伤害他人甚至自己的恶念如同滚滚乌云一般,内心象烧焦的炭木灼痛难忍,心中的怒火等待渲泄,可是一旦渲泄出来,就会做出不可理喻的举动,等情绪缓和下来检点自己的行为,又会后悔莫及。
嗔心怒火不仅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中医有句话家喻户晓“怒伤肝”。
从更深广的因果来看,还有更为可怕的后果,寒山诗中说“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入菩萨行论》中说“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菩萨藏经》中说“夫嗔恚者,速能损害,百千万劫,所集善根”。嗔心一旦发动,可以将百千劫来辛勤积累的善根顿时摧毁无余,其破坏力之大,不能不令人惊畏。也就是说我们发一次嗔心,百千劫都白修了,不要说百千劫了,就算只是今生所做善行善心等功德摧毁了,那也是多么不合算的事情啊。
《楞严经》中说“十方如来,色目嗔恚,如利刀剑,菩萨见嗔,如避诛戮”,见到自己的嗔心应该像看到有人拿刀剑砍我一样,说明嗔心对我们的危害之重。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9中说:“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嗔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嗔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这就是祖师大德们常说的“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华严经后面还大致例举了各种障碍的名称。
再者,嗔心是致使未来世堕入恶道或地狱之因。《极乐愿文大疏》中说:以前在佛陀时代,有两位比丘为了佛法的法义而展开辩论,最后双方恶语相讥,互不相让。年青比丘对年老比丘说了许多粗言恶语,以致年老比丘怀恨在心,气愤地回到自己的住处,闭门不出,最终死在那间房屋里,并转生为一条毒蛇。佛陀知道情况后,先派阿难去告诉它:“你曾于佛陀教法中出家,本可获得解脱,但如今因生嗔心而转为毒蛇,你应向所嗔的这位比丘道歉。如果还继续嗔恨,将堕入地狱之中。”但是毒蛇不肯出来。佛陀又命目犍连尊者去,同样转述了佛陀的话。然而,那条毒蛇还是不愿出来忏悔。后来佛陀亲自带眷属来到毒蛇处,对它进行了严厉的呵斥,讲述了嗔恨心的许多过患。闻后,毒蛇生起真实的后悔心,和年青比丘互相作忏悔后,在欢喜心和信心中死去,死后转生到三十三天。
《入行论》云:“若为嗔渔夫,利钩所钩执,陷我入狱篓,定受狱卒煎。”如果被嗔心的鱼钩勾住,就会深深地陷入地狱之中,饱受多劫的煎熬,《正法念住经》云:“众生堕地狱,其因大嗔恨”。世间最凶残的敌人不过摧毁自己此世的性命,并不能使自己堕入地狱,而嗔心能把自己抛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