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天无补给,300顿“工作餐”,破冰船上吃什么?
这句话,放在谁身上都说得通。
一到放假,更想吃点好的。
。。。
保值还“保重”,一点不浪费~➡️光吃不胖?侣行路上270“保重”的秘诀
把“北京号”破冰船上的人员、设备、安全问题都准备充分后,270又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99天的航程,51张嘴,将近300顿饭,大伙都吃啥?
吃,本身不难。但吃饱不代表吃好。
远洋航行的船舶,船员出现的大部分疾病都与饮食相关。缺少新鲜蔬果、食品种类单调、饮食不规律都会增加船员患病风险。
为了顾好大伙儿的胃,270可谓是下了一番“苦”功夫。
先给生活加点“料”
“吃饱了不想家”
270总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食品的种类再多一点,让大伙吃得再好一些。
考虑到荤素比例、营养搭配、保存时限…又按照人头经过了精密计算,最终270把一个巨大的“食品超市”搬上了破冰船。
“跟着270有肉吃”,这句话一点不假。
600公斤的牛腩肉、600公斤的鸡肉、1.2吨的猪五花,还有什么鸭肉、鱼肉、午餐肉、酱牛肉、腊肠、烧鸡、松花蛋、咸鸭蛋…
说得我都情不自禁咽口水?
当然,也有“忍痛割爱”的部分。为了方便垃圾分类,船上没带猪蹄这种带骨的肉类。为了不加重晕船,也没带膻气味重的羊肉。
由于航程十分漫长,新鲜的蔬菜水果不易保存,经过考量,蔬菜的主力军变成了脱水豆角、笋干、高丽菜等大量干货。水果罐头则成了队员们的心头好。
当然,米面类的主食就更不用说了。还有各种各样的调料,配菜、随身携带的老干妈……
梁红后来笑着说:没想到给破冰船准备“口粮”,可不是一件小事?
02食材储存
为了给食材保鲜,破冰船上添置了冷藏柜和冻柜,分别保存蔬菜和肉类。
常温保存的“干货”摆满了整个货架,还有两个常用的大冰箱,食材可以随用随取。
为预防火灾发生,破冰船上的厨房不允许使用明火。取而代之的是两块最高温度可达400℃的电热板。
厨房4角增设了4台排风扇,顶部也配有烟感报警器。
两口直径50厘米、高32厘米的大炒锅,也是270特意定制的。
大锅两侧配置的挡板,超高的锅沿,都是为了防止船只摇晃的时候,将食物撒出,甚至将高温的锅甩出灶台,发生意外。
厨房大“魔王”
破冰船上的厨房,可不是270的天下。
而这,是对主厨世豪的考验。他是侣行多年的忠实粉丝,也是队员们口中的厨房大“魔王”。
为什么是大魔王?
首先他不晕船啊。在船上不晕船,简直是站在金字塔尖尖的人
2014年在成都分享会上,世豪第一次见到270和梁红,第一次听到破冰船计划。
那个时候他就直视着270的眼睛说:“我要上船,我可以做饭”。
还以为只是一个年轻气盛的人说“空话”,连270都没想到,世豪是认真的。
现实没有捷径,但机会永远不会放过有准备的人。
经受了270的层层“打压”,世豪成功地接过了“北京号”破冰船的“餐票权”。
他也并没有让270失望,撑起了船上的厨房。
看这身手,当之无愧的大力甩锅侠?
侣行的粉丝,果然个个都是人才。
我的大“明星”
王明星,270多年的老战友,也是“北京号”厨房的顶梁柱。
做为全船资质最老的队员,明星性格一点都不“明星”,拿船上其他队员的话说,明星老大哥,只干活话不多。
船上的“小朋友们”亲切地称呼他为“王叔”。
在出航前王叔就像个大管家一样,闷头研究菜谱,默默清点所有运送上船的食材。
270:“我的大明星呦,20多年前我就“欺负”他,然后一直“欺负”到现在”。
270现在还有“270”吗?
说了这么多,破冰船上每天到底吃什么?
270一直要求“北京号”上的厨房:要让船上队员们吃得满足。如果厨房不给力,有可能让这次的南极之旅失败搁浅。
为了实现这个幸福的“KPI”,厨房每天变着花样给大家做饭。
船上伙食以营养搭配均衡为主,每顿饭至少要有两荤一素一汤。
为了让大家对船上生活保持“新鲜感”, 一般提前一天就会定好第二天的菜单,一星期不带重样的。
时不时地来个炸鸡、汉堡、酱牛肉、小油条给大家解解馋。
想家的时候,还能吃到正宗的冒菜、牛肉酸辣粉、菠萝包…
一有空余时间,队员们自愿报名加入厨房的“学厨小分队”学做甜品。
慢慢地,有的人厨艺渐长,有的人腰围渐长。
边聊天边逗趣,也让厨房变成破冰船最热闹的地方。
破冰船上的伙食?,看了别馋?
船上伙食好,270最高兴。
毕竟肚子吃饱了,心才有地儿搁。
终于不用担心给我饿瘦了
- 拓展阅读|侣友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