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乘风破浪的金莎:三十岁的我,就不能喜欢小说男主角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乘风破浪的金莎:三十岁的我,就不能喜欢小说男主角吗?

2020-08-21 12:02:30 作者:情感作者 来源:情感蜜方 阅读:载入中…

乘风破浪的金莎:三十岁的我,就不能喜欢小说男主角吗?

  在一次采访中,金莎说:“一线明星资源确实很多,但会有精神上的压迫感,只有糊的艺人才会有自由。”

  语惊四座,引发了广泛讨论,但更让我关注的,是她的爱情观。

  谈及情,她说自己喜欢少年感的男生

  也就是小说主角类型,他还说,知道这种男生很难遇到,但并不打算降低自己要求

  她还很幽默地表示,大家都是同类,凭什么让我降区?

  01

  乘风破浪姐姐让大再次认识了金莎这个优秀的女歌手

  虽然他已经步入了30+的行列,但是她的择偶观还是和20多岁的年轻小女孩一样

  有的人可能觉得这样很幼稚,但是我认为,她就是有这样的底气

  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理所应的认为女生年纪大了就要妥协,就要把自己的择偶要求往下调,就要选择一个没那么喜欢的人呢?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女生价值要被她的年龄束缚,年轻的女生在择偶市场上选择的面就比较广。

  而年长的女生可以选择的面就比较窄,甚至很多大龄未婚的女生都要降低要求去找离异或者丧偶的男生。

  这个价值观是什么时候兴起并且被大家广泛认同的呢?

  首先,要从人类原始的择偶价值观开始说起。

  从石器时代开始,男人负责狩猎,而女人负责哺育后代

  那么在那个年代年轻力壮的男人就能打到更多的猎物,也就是一个价值更高的对象

  而年轻生育率强的女性,相对而言,价值肯定更高。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不是那个时代穿着一个棉布裙。

  连语言沟通都做不到的原始人了,我们在选择男友的时候,也不会要求他去树林里面打一只兔子证明他自己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女生在面临择偶的时候,要用年龄这个标杆去丈量自己的价值呢?

  在石器时代,大家都处于一个很蒙昧状态

  男人打猎为了生存,女人跟男人结合是为了繁衍下一代

  大家都过着朝不保夕生活,更别提什么文化什么思想了。但是现在大家生活在现代的社会追求还和当初一样吗?

  再问一个问题,有多少人选结婚是为了繁衍后代?又有多少人结婚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呢?

  婚姻当代被赋予了更加复合型的需求,我们需要伴侣陪伴关怀风险共担等等价值,而不是简单的找个男人生个孩子

  如果是那样的话,谁不能胜任伴侣这个职位呢?为什么还要去挑选呢?

  所以大家要清晰明白这一点:你个人的择偶要求,只与你一个人未来相关。

  你可以要求找一个三条腿的男人,四只眼睛的男人。

  这个结局可能是世界上没有这样的男人,你找不到,所以这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

  但是要求找一个小说男主角一样的男生,是一个过分的要求吗?

  如果是20多岁的女生有这个要求,我们可能觉得不过分。

  如果是30多岁的女生,提这样要求,我们就会在想,她根本不是过日子的人吧,她在想什么?这其实就是一种年龄歧视。

  摘下有色眼镜,尊重他人的择偶需求。

  有道是各花入各眼,每个人都有资格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都有资格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

  甚至他还可以选择自己过一辈子,不与任何人结伴同行,这都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我们的择偶要求前提是不伤害到别人,比如说我不是找已婚男人谈恋爱,那别人就没有权利指手画脚。

  甚至觉得金莎有这样一颗少女心,想找一个小说一样的男生,恰恰证明了她一直都有一个非常纯真的生活环境。

  一直对伴侣都有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并且也没有因为年龄的上升而降低这个要求,她是一个非常有底线的人。

  底线思维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在生活中一个最常见的场景就是我们去一个餐厅,店家上错了菜,很多人就会觉得算了,将就吃这个也行在择偶的时候。

  很多男生,他也许并不符合我们的需求,但是很多女生觉得算了,先这样处处也行,反正自己年纪大了。

  缺乏这样的底线思维,会让我们距离自己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

  02

  如何树立择偶观

  1.你的标准越落地,你要找的人越清晰。

  文章开始的时候强调了金莎要找一个小说男主角一样的男生,并没有问题。

  但是这里面其实也有一个小小的疑问,那就是小说男主角一样的男生是什么样的?这本小说是什么样的小说?这个标准非常的模糊。

  模糊到除了她自己心里建立的形象,别人很难从这个标准找到适合她的男生。

  如果我是金莎的朋友,听完她这个择偶要求,我就想象不到身边有什么男生是可以介绍给她的。

  当然她也不需要我介绍男朋友,我只是举个例子。

  如果想要快速的脱单,找到自己适合的人。

  建立一个精准的,可以量化的要求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那什么样的体系可以说是精准的呢,我先来举一个不精准的例子。

  他人要好,对家里人要好。我们相处起来要有感觉,最好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如果没有的话,我希望他是一个上进的男生。

  这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择偶要求,模糊到好像套在谁身上都可以用,首先,这个定义就非常难定义。

  什么样的人叫做好人?怎么样对家人算是足够好?上进也是一个非常难定义的目标,什么样的男生算上进?上十个小时班算上进吗?没有周末算上进吗?

  这都无法具体的定义,所以用这样的择偶要求是注定很难找到相符的男生的。

  如果我们用精准化的思维择偶,这个要求应该变成:

  我希望对方的年龄在30到35岁之间,最高不能超过38岁,身高在一米七五以上,其他条件特别优秀也可以放宽到一米七零,我希望对方的收入在一万五到两万之间。原生家庭没有太大的负担关系,成员关系基本和睦。我希望他最好有一项或者更多的户外运动爱好。因为我自己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同时我希望他是一个温和,愿意跟伴侣讨论的人,因为我比较倾向和对方商量解决问题。

  这样的要求就可以定位出一个收入不错,没有家庭负担,家庭和睦。

  爱好运动且脾气温和的男生。我用射击这项运动来比喻一下,有精确要求的择偶条件,就像是狙击,一打一个准。

  没有精确要求的择偶条件,就像是扫射,扫到谁就是谁。

  哪一种更适合你呢?大家可以各取所需。

  2.你想要的越多,寻找的过程就越崎岖。

  虽然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伴侣,但是我们不能凭空臆造自己的择偶条件。

  就是太过苛刻,很难有人能满足的条件。

  比如说我需要一个男生个子在一米八五以上,同时精通八门外语,最好父母在国外。

  这样的男生,不能说没有,只是可能非常少。

  少到根本就遇不着。而且八门外语,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根本没有特别大的用处,非常的不现实,也不落地。

  不能作为一个好的择偶标准。

  所以在建立自己择偶标准的时候,最好是恰当的选择四到五项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要求填写进去,其它的就抓大放小,轻轻略过就好。

  没有一个人是可以百分百满足另一个人条件的,如果有,那就是量身定制的骗子。

  在这个时候,大家也可以运用底线思维,从而找出有哪一个特点是自己一定不能接受的。

  把它加入自己的择偶条件内,比如我不能接受贫穷男生,比如我不能接受不专一的男生。

  那么就要在选择的前期对对方刻意的进行筛选。但是专一的男生可能比较无趣,有钱的男生可能不够专一,择偶这件事永远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要了这一点,就要放弃另外一点,但我不能说哪一点是好的,哪一点是坏的,只能说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不要后悔就好。

  3.见足够多的对象,才能建立更有效的机制。

  有的朋友看到足够多的对象,可能觉得吓了一跳,你是要我们去谈很多次恋爱吗?

  其实不是的,这个对象可以是相亲对象,相处对象而不一定是恋爱对象。

  一个女生她只有在见了足够多的男生,有了一定和男生相处的经验,才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男生。

  这并不是一个常识,很多女生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男生,活在偶像剧小说的幻想泡沫里。

  不知道现实中的男生是什么样的,那她建立的择偶标准也只能是虚拟的。

  要解决择偶标准的问题,本质上还是要打开门走出去,真正的和男生去聊,去相处。

  才会知道哪些特点是自己无法接受的,哪些特点是自己非常喜欢的。

  作者|凌芝 热衷思考进化心理学和两性情感的关系,和大家寻找真爱的路上一路同行,深信培养一段感情最好的时机,永远是现在。

  点个【在看】,唤醒你的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