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与躲
中午在马路这边看见过去学校的校长、主任,我在一辆汽车身后缓几步,等着他们从我的视线里走远一点。望着他们,由年轻时的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渐渐变成头发稀少、步履不再矫健的中年人,心里想象他们的生活愿望,他们的欲求,我的愿望我的欲求,几十年过后我还是相信,我和他们是永不会互相了解的,也可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我躲着,倒不是人与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我相信我躲着的是另一个自卑的自己。遇见满脸悲催的人,我是躲着的,遇见豪情云天向上走的,也躲着,夜色来临,我常常躲在黑色的屋子里做些细细碎碎的活儿,家人笑问:你怎么老喜黑暗?这个时候,我往往笑得前仰后合,灿烂的阳光全在心间。
生命的很长时间里十分自卑,记得一到放假就躲在家里不愿出门,出门也怕遇见熟人要打招呼。到如今某些时候也还是自卑着。也许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太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虚荣心使之然吧!巧的是,那天在菜市场遇见一同事她竟然问我,第二批到西峡都回来了吗?我惊讶于她的健忘,我们是一块出行的,可我没有给她留下丝毫印象,这样多好!你觉得你是盘菜,你觉得人们会在乎你,其实谁会在乎你?谁会关注你?你也太自作多情了!那天给我不少启发:你在别人心目中,没有你自己想的那么风光和了不起。
常喜欢在风黑越高的夜间散步,为的是躲开白日的喧嚣,读自我的世界,让想象的翅膀飞得越远越好。
当然,我的内在也有不少勇气,这些又来自哪里?甚至有人问过:你的自信从哪里来的?
从小得到最多的是师长的鼓励呢。记得我第一任小学班主任赵老师,优雅外表里有一颗温柔的心,眼神略带一丝忧郁,她的先生温文尔雅会手风琴演奏,还到教室教过我们唱歌呢。她敞开给我们的是优美、高雅的艺术世界,也许她自己并不知道,她的举动,成就了儿童诗意人生的源头。
印象比较深的那位林老师,可说是完美女人的化身。70年代,她讲一口较为纯正的普通话,衣着打扮有着自己的格调,我们不知道打心眼里有多敬慕她。
写字、讲课独树一帜的景老师,展示其内心丰富一面的同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从乡村教师来城市的人的操守。
迎着生活风浪一路前行。命运的浪花,一直伴随,幻化出多彩的人生格局。
记得学游泳,我属于胆大一类人,敢跳水,什么姿势都不会,就敢在深水区练把式。但学车,早早就被家人“拍死”,你绝对不要去学车,你就不是那块料。姐姐遇到有人这样劝,压根就不听,她对自己的机械操作能力十分有把握。彻底断绝我学车念想的,还是自己的心理素质极其脆弱,不堪一击。总结一下:只需自己一个掌控的,还好说;凡需要第二者第三者参与配合的活动,我基本无望。
学自行车也一样没费什么劲,第一辆还是母亲给我买的,凤凰牌子闪亮登场,多少眼球唰得瞪大睁亮。第二辆是老公买的“斯普瑞克”女士车,夕阳红的车身要多漂亮有多漂亮,那时候我每天骑着上下班神气无比。
三所学校、俩家工厂,工作性质变化大,适应新的岗位,也许还是需要一点底气的,这份勇气究竟从哪里来?
我在心里是比较任性的。我相信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定能做好,即使做不到最好,至少不会做坏。再说,我觉得我能迎着困难上,还是遇上了贵人相助。
我不是一直躲着自己恐惧的事物完全自闭型的,也不是迎着困难大刀阔斧向前冲的。
我在生命的恰当时间,找到了让自己保持平衡的一条路。这条路少有人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