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百科全书读后感1000字
《哈利·波特百科全书》是一本由哈利•波特百科全书编委会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7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利·波特百科全书》精选点评:
●入手就觉得坑了,内容还是比较全的,但都是书的内容介绍,没有想象中的背景故事、拓展知识。好在装帧得还不错,厚重,也对得起这个价位了。
●十几年前读的小说了,当时只看电影,是被一个室友影响看的小说,还是英文原版,半懂不懂的故事看完了
●亮点是咒语和人名的词源学,特点是人物档案都是按时间线顺叙的,读起来很寡淡无趣。缺点同样很致命,比如斯内普的档案里写的是斯内普杀了麻瓜研究的教师,其实是伏地魔亲自杀的,这个错误我没法容忍。还有就是人物的插图有些很丑,比如克鲁姆画的一点都不像,倒像电影版里他旁边的那个德姆斯特朗同学。值得一提的是,赠送的四个学院的钥匙扣不错,有纪念意义。
●我们的。
●把所有哈利波特的信息从A到Z排列了一边而已,不过纸质古旧,很符合故事里的古书的样子
●一堆意淫然后被人当词典用 呸
●如果非要说这个世界上有天才的话,那么在我的心中jk罗琳一定是其中之一。感谢那个1989年在火车窗外朝着罗琳微笑的小巫师,这样我们才能在多年后收获那个神秘又令人向往的魔法世界,而那个瘦弱的、戴着眼镜、带着巫师帽以及额头上有道闪电伤疤的黑发男孩哈利波特成为了本世纪最受欢迎的儿童小说人物。
●看过原著的人读起来顺一点。。
●一目十行。
《哈利·波特百科全书》读后感(一):如果是哈迷还是值得买
说实话里面的内容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果你是哈迷的话)
可是如果不是哈迷的话,买了也没啥意思,还不如网上查呢。
我比较欣赏里面的各种解释,以及英文检索——我英语不好,靠这个学英语嘻嘻!!~
《哈利·波特百科全书》读后感(二):确实是百科全书
今天在睡意蒙蒙,收到的包裹。
这本让我跑遍成都市各大书局都买不到的书《哈利波特百科全书》,最后
还是在淘宝上买到了。
着实让我很是满意,这里面不管是角色人物的介绍,还是魔法的指
引。。。都让我有种,重新再看一边哈利波特的欲望,厚厚的像枕头一样
的书。。。。。
我们一起魔幻吧~
《哈利·波特百科全书》读后感(三):追寻过往,哈利波特的记忆
这本书,是我2007年七八月份买的。那天,走进小镇唯一一家书店,看到这本书,坚持买下。
那个说书里有错别字的朋友,如果你看的是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这个不是错别字,而是回忆。这本书的出版早在《死亡圣器》出版(07.10.28)之前,但是为什么书里描写了一到七的全部内容呢?又为什么只有哈七的人名地名与正版不一致呢?
因为这是所有哈迷集体翻译的哈七的版本译名。不算盗版,说起来,应该叫回忆版吧。
这本书的优点是对每一个角色都做了性格分析,梳理了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从每个人的侧面重新了解了整个故事,毕竟,好多读者都会把目光放在哈利身上,忘记了,罗恩,赫敏,金妮,纳威,卢娜,等等等等。
十年后的书评,总是有一种岁月的滋味。
《哈利·波特百科全书》读后感(四):魔法世界
有一种重新想看西方魔幻文学的冲动。
面对邪恶的勇敢,面对考验不改变对朋友的信任。
哈利波特里我最喜欢的是罗恩,他的家庭条件不好,他有自己的很多小心思,他会为自己喜欢的女生吃醋又不感告诉她,他做事鲁莽但心地善良。
还有在老师的帮助下战胜自己不自信的可爱纳威,和他的父母一样,进入格兰芬多的人都是勇敢的人。最后毁了那把剑的魂器。
我还喜欢聪明的赫敏,虽出生与麻瓜家庭,但自强不息,勤奋学习,超额完成学业课程。
一开始不喜欢阴沉的斯内普,但当他临时之前把记忆植入给哈利时,他成了我最喜欢之人,对莉莉的痴情。一直以来对哈利默默地守候。
患有巨人症的海格,和森林里动物们友好的相处。狼人卢平在阿兹卡班依旧保持自己的信念。
哈利波特系列最伟大之处还在于它突破了种族歧视,人人,人和动物,人和自然都是平等的。
《哈利·波特百科全书》读后感(五):我们终将长大
在《哈利·波特》这一系列总共七本书里,J·K·罗琳女士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充满了奇迹与梦想的,不可思议的魔法世界,这是我去看这一系列书的初衷,而最后,最吸引我的,却是它关于魔法之外的部分。
我在《哈利·波特》里看见成长。
哈利·波特,在姨父姨妈的虐待和堂兄的欺凌下长大。他矮小瘦弱,沉默寡言,一年级以前的他,人生轨迹和伏地魔有一种惊人的相似,但不同的是,哈利·波特选择了格兰芬多,从此有了完全不同的成长轨迹。七部书里,他数次与伏地魔对决,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邓布利多的死,带给他一场脱胎换骨的成长,他终于走出了长辈的庇护,独立、英勇,最后,他以一个最普通的咒语得到了最不普通的胜利,这个时候,他真正成长为魔法世界的英雄。
很多人都记得纳威·隆巴顿的那句,“为什么总是我?”他被欺负,被嘲笑,被吊在教室的吊灯上,他就像是我们生活中所见的那种最不受关注,会被霸凌的小孩。他一直在成长,五年级时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邓布利多之军,七年级时他在校园里担当起领导人的职位,不屈抗争,最后所有人在为哈利的死亡而痛苦绝望时,是他,那个曾经懦弱可笑的孩子第一个站出来,剑指伏地魔。
此外,德拉科·马尔福,他性格恶劣,欺凌弱小,总是与哈利·波特作对。和哈利·波特他们不同,他终于知道是非,却不敢反抗,他选择保命,选择低伏在伏地魔身边,选择将食死徒带到有自己的朋友的学校,他从一名被宠坏的小少爷,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从儿童文学里的反派,走向成人文学中的普通人。
……
《哈利·波特》一系列书籍从不同角度描写了少年成长,小说整体呈现出积极、明朗、理想主义的格调,拥有强大的思想力量,并在潜移默化中对读者起到了积极的教育意义,
书外的我们,合上手中的书,看过了他们的人生,从他们身上学会成长。书中人终将长大,我们终将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