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打瞌睡的房子》读后感精选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打瞌睡的房子》读后感精选

2020-11-26 01:49: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打瞌睡的房子》读后感精选

  《打瞌睡的房子》是一本由奥黛莉·伍德 / 文 / 唐·伍德 / 图著作,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40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007年6月,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打瞌睡的房子》精选点评:

  ●哈哈,这是幼儿版蝴蝶效应吗?

  ●没什么内容

  ●找跳蚤找得好苦

  ●A sleepy book

  ●色彩和光线的表现非常棒。故事部分对于成人来说有点无聊,但非常符合幼儿的认知习惯。

  ●不看说明真没注意小跳蚤呀

  ●那只可爱的跳蚤到那里去了?

  ●蓝色太美~视角的变换也非常有趣!

  ●只因一只跳蚤。。。

  ●畫得超好~~最后大家都醒了~~

  《打瞌睡的房子》读后感(一):与我不对路的绘本

  标签: 绘本 美国 信谊 童书 0-3岁第一阶段

  用的是重复再重复的语句,本应让孩子很喜欢的,可惜宝宝只对里面那只小跳蚤感兴趣,对那些呈现夸张的睡姿各色人物都不感冒。我自己也不是很喜欢这个绘本,没故事,画面也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但不管怎么样不喜欢,读的时候还是要倾注足够的热情与态度的。

  《打瞌睡的房子》读后感(二):发生在一个地点的故事

  阴沉的天气确实是个适合睡觉的好天气,这不,连这所房子已经瞌睡了,里面有张舒服的床,上面躺着一位老奶奶,后面又叠罗汉似的又有小男孩、狗、猫、老鼠,当最后一个上去的跳蚤咬了口老鼠,发生了连锁反应,于是床也塌了,大家都醒了,雨过天晴开心的到室外玩耍了。作者是一对夫妻,一个写故事一个构图。文字重复对仗有韵律感,图色彩饱满注重细节。很多著名的推荐,不知是否是因为文化的差异,我觉得还好啊,并不比很多绘本突出多少啊。

  《打瞌睡的房子》读后感(三):整个绘本充满梦幻感,主人公房子就像有催眠能力

  我把这本绘本做成了ppt格式的电子版,免费赠送,需要的话,可以添加关注我公众号:“绘美希”,自主下载,在那里有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为什么要陪孩子读绘本?

  孩子一定要读绘本吗?我们小时候没有看过绘本不也一样长大了吗?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不弄明白,真的无法说服自己给孩子看绘本。犹如人们说,莫言没有读过这些书,不是一样拿诺贝尔文学奖?

  《打瞌睡的房子》读后感(四):阅读绘本的乐趣

  在城市之光逛悠的时候从童书区拿了一本绘本下来看。拿那本书完全是个巧合,之前我没有从没听说过这本书,也没在书店或网上看到过,我拿下这本书仅仅是因为其他的绘本都有塑封。然后我就翻了起来。

  作为成年人,我已经习惯了文字作为主要的阅读对象,于是一翻开,注意力就完全集中到了文字上。

  从文字来看,这其实是非常非常简单的一个故事。

  下雨天,有一座打瞌睡的房子,房子里的人们都在睡觉。卧室里的床上,老奶奶在呼呼大睡。睡着睡着,旁边蜷缩在椅子里的小孙子梦游般地睡到了老奶奶身上。然后一个接一个的,地毯上的长毛狗,篮子里的短毛猫,就像叠叠乐玩具一样一个睡到了另一个身上。直到翻到一半的时候,你发现画面的中间,猫的尾巴上出现了一个小光晕,那是——跳蚤!

  一直到这个时候,作者的语言充满着旋律与韵味,因为她是这样写的:

  那只狗身上,有一只猫。

  打盹儿的猫,在昏昏欲睡的狗身上。

  狗在做梦的小孩身上,

  小孩在打瞌的老奶奶身上,

  老奶奶在温暖的床上,

  床在打瞌睡的房子里,

  房子里每个人都在睡觉。

  随着画面上的人物一个个叠起来,句子也一句句地叠了起来,画面与文字相映成趣。而且每个画面上文字的最后一句必然是“房子里每个人都在睡觉”,一次次地重复,更加强了节奏感。而且在每一页里,每个人的睡姿都还不一样,上一页里老奶奶还正着睡,下一页里她就180度调了个头。

  可是这本书的有趣之处不止如此。

  一页页翻过来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有些不对。怎么回事呢?因为我记得在一开始的时候,画面的视角是平视的,椅子呀床呀老奶奶呀,看见的都是一个侧面。可是慢慢的不知不觉的,我发现自己看到了椅子上的坐垫,桌上水瓶的口子,以及越来越弯的床柱。诶?!我又往前翻了好几页,不断地对比,终于发现原来画家在每一页都不停的调整视角,于是从开始的平视慢慢变成了俯视!

  还有其他地方,比如画面上的光线一直在缓慢地变化:从深蓝到浅蓝到温暖的橙黄到明亮的金色,直到你翻到最后一页才会明白为什么:因为雨过天晴了!比如打断了这一场雨中安睡的跳蚤,可能你直到故事的中间,画面中间猫尾巴上有一圈光晕,才会发现跳蚤的存在,可是如果你再往前翻,仔细观察,才会看到原来这只跳蚤一直在故事里,而且前进的路线颇有规律。再比如,故事的前的半截,一直都是安静的,有序的,而当小跳蚤出现在画面中央,故事进入了下半截,是完全不同于前一半的嘈杂混乱,与此同时窗外的光线也开始了变化,跳蚤也到处乱蹦了。

  最后,场景又回到了室外。只不过第一幅画面是雨中安静的房子,而最后一张是人们都从屋子里出来了,面带笑容,猫跳狗蹦,屋顶上有一道彩虹跨过。

  故事其实非常简单,也不厚。可是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里我翻来覆去地把这个故事看了三四遍。第一遍的时候看文字,其他几遍就都是在看画面了,看光线的变化,看人物的运动,看时间的变化,还有一遍是专门寻找画面里的小跳蚤。

  我想,或许这就是绘本的有趣之处:简单的故事配以充满趣味的语言以及精心设计却恰如其分的画面,于是阅读时候的乐趣立马翻倍。语言让故事变得富有层次和旋律,画面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细节和发现的乐趣。这是绘本简单却又不简单的地方。简单是因为它已将所有的内容呈现在你面前,一览无余;而如何发现其中隐藏着的机关和彩蛋,却需要你拥有像侦探一样的细心和像孩子一样的好奇心才能做到。

  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经常有家长说孩子能不厌其烦地把绘本翻读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因为每一次,孩子们都在绘本中发现了不同的新东西啊!

  所以当在彭懿的后记里看到作者夫妇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创作这本书,我一点也不觉得惊讶,因为要在这么简单的故事里呈现那么丰富的内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而成人阅读的那些文学作品,某种程度上可视为绘本的的高级文字版本吧,所以如果一个小孩爱读绘本的话,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以后不会成长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