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智慧读后感锦集
《生存智慧》是一本由奥修著作,学林出版社出版的154图书,本书定价:8.0,页数:1996-0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存智慧》读后感(一):每每救我于水火
这本书从大学起,一直放在枕边。看了又看,尤其是心情沮丧、迷茫失措时。
曾向同学力荐,结果她看过后,居然要和我讨论主观唯心主义的问题,晕!虽然当时是正在上“自然辩证法”,也不用这么活学活用吧?马列害死人
《生存智慧》读后感(二):他们不过是他手里的工具
印度一位国际知名艺术家Babamama在《我的回忆录》中有记载:
1970年5月期间,Acharya Rajneesh(译注,奥修)在Gujarat邦的Nargol组织了一次交流会(shibir)。她去了Nargol,主要是为了在Rajneesh引导的这个交流会中找出这个方法。正如所料,事实上Rajneesh已经催眠了所有的听众,他们不过是他手里的工具,而非他们自身原本的人类。她坐在一棵菩提树下看见这一幕。她不能忍受这种对天真求道者们的误导。事实上,她强烈地感觉到,时机成熟、足以显现的时刻到了。所以,1970年5月4日的晚上,她走到一个远离交流会的、隐蔽的所在,面朝东方的天空,背对大海,坐下来,进入冥想之中。她幾乎整晚都在冥想入静冥想,当太阳出现在东方的天际,在她之内已经存在了一场强大的体验。
她知觉到她的头、她的顶部能量中心(Sahastrara)突然打开,出现了一朵像莲花一样圆形的花朵,当它展开它的花瓣,在莲花裡面好像有一千盏灯在发光。光在那裡,但它非常柔和,绝无伤害。这光並不闪烁,向着天空的方向,照亮了顶部能量中心(Sahastrara)的上方。突然地,莲花消失了,被另一朵一千瓣的花儿取代。她能轻易地数出这些花瓣。这花儿送出非常清凉的生命能量(vibrations),贯穿她的全身。
《生存智慧》读后感(三):奥修生存智慧
萨特--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而且是一个对人类心理有很深的洞见的人,他拒绝了诺贝尔奖,他说:"当我在创造我的作品时,我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奖赏,诺贝尔奖并不能够对它增加什么,相反地,它反而把我往下压,它对那些找寻被人承认的业余作家来讲是好的,我已经够老了,我已经享受够了,我喜爱任何我所做的,它就是它本身的奖赏,我不想要任何其他的奖赏,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比我已经得到的来得更好。"他是对的,但是世界上对的人很少,世界上充满着错误的人,他们都生活在陷阱之中。 金钱是你的喜爱--对东西的喜爱,而不是对人的喜爱。最舒服的爱是对东西的爱,因为东西是死的,你可以很容易就拥有它们。 当有了越多的金钱,你就能够拥有越多的东西,而当你能够拥有越多的东西,你就越能够把人忘掉。你将会拥有很多东西,但是你将不会有任何满足,因为唯有当你爱一个人,你才能够有深层的满足。 世界上的穷人应该为他们自己的贫穷负责。是谁叫他们一直生孩子,每一个小孩都会使他们变得更贫穷;是谁叫他们一直生活在迷信之中?每一种迷信都会阻碍他们的致富;是谁告诉他们说他们应该相信他们的贫穷是因为前世做了一些坏事的缘故?他们为什么要接受这些无稽之谈?为什么他们不要听命于聪明才智? 唯有当你碰到未知的,碰到那个你事先没有任何记忆、任何知识、或任何资料的事情,聪明才智才有表现的机会。当你碰到那未知的,那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片刻,你要如何反应?你可以很聪明地反应,也可以很愚蠢地反应。聪明才智意味着对新的情况反应的能力,它来自你的本性,头脑只是一个工具,聪明才智是一种不属于头脑的觉知。 只有静心能够使你觉知到你的潜力,能够发展出那个通道,能够使你的潜力成长,能够找到它的表现。就聪明才智而言,没有人是欠缺或不平等的,那个不平等只是在于我们的使用,有人使用它,有人不使用它。 处于这个世界只是意味着你必须找一份工作做,你必须赚取你的面包,你必须和一些跟你思想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你必须在一些外来的人当中生活,很自然地,你会觉得好像是外来的,但那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我并不是把你送进世界去迷失的,我把你送进世界是要你不管世界,而仍然保持你自己。 那就是第一段描述的意义:在世界里而又不属于它,它仍然保持不变,它非常基本,所以它将保持不变。 灵性的追求和物质的进步能够一起来吗? 没有冲突,灵性的成长和物质的进步能够一起来。只须记住一件事:物质的进步必须担任仆人的角色,而灵性的成长应该保持是主人,不论如何,灵性的成长都不应该为物质的进步牺牲。在任何时间,每当有需要的时候,物质进步都可以为灵性的成长而牺牲,如果这个观念很清楚,那么就没有问题,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物质的进步保持是主人,而你仍然想要在灵性方面成长。灵性如果作为仆人是无法成长的,你的灵魂不可以是你身体的仆人,你的灵性必须成为主人,然后每一件事都能够以仆人来运作而帮助它。 不需要去划分生活,对于那些能够这样操作的人--把心灵的成长视为优先,而物质的进步只是对它的一个帮助,从来不违反它,一直都跟着它、为了它的人--就没有问题。对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这一点都必须弄得很清楚。东方选择了一半--心灵的成长--而害怕物质的成长,谁知道?物质太发展了或许会变为主人,或许会占尽先机。因此东方保持贫穷、有病。 西方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他们将他们的整个能量都贡献给物质的进步,完全忘掉说物质的进步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它无法引导你到任何地方,它只能够引导你进入深深的挫折,到了最后,进入无意义的生活,到那时,你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你们浪费掉你们的整个生命在搜集一些垃圾。它无法给你和平,它无法给你宁静,它无法使你觉知到真理。死亡已经在迫近,而你的两手还是空的,你的整个人生只不过是一个沙漠。 西方在心灵上是贫乏的,在物质上是富有的;东方在物质上是贫乏的,在心灵上是富有的,但两者都只有一半,两者都在受苦,我的努力是应该有一个整合,整合是可能的,只要记住谁是主人,谁是仆人。 如果你的头脑是宁静的,同样的环境也会支持宁静,如果你的头脑是紧张的,同样的环境也会支持你的紧张,周围的环境并不算数,你的头脑才算数,如果它不是如此,那么任何人都不可能成道,因为每一个人都被同样的环境所围绕着。
《生存智慧》读后感(四):成功与失败的游戏
为什么接受失败是那么地困难?我宁愿牺牲我的幸福也不愿意承认我
失败了。
你所问的问题是所有那些被训练成自我主义者的问题。很不幸地,整
个基于现代心理学的现代教育都教导每一个人要成为一个自我主义者,要成
为强者,要结晶起来。
那个观念是:教育把你准备好去应付竞争的世界,它是一个经常的战
争,每一个人都是你的敌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你的竞争者。除非你有一个
非常强的自我,否则你无法成为一个总统,你无法成为一个首相,你无法很
成功地变成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你将会保持没没无闻!被留置在路边,而整
个竞争者的队伍将会走在你前面,你将会被每一个人压在下面。从最开始,
每一个小孩就被灌输这样的恐惧——你必须非常强,否则你将会被压扁。每
一个人都试图以某种方式来求得胜利,每一个人都在竞争,想要超越别人,
想要变成特别的人。你所问的问题就是来自这种错误的教导,这种完全不合
乎人性的教导。你是一个错误世界、错误文明和错误教育系统下的牺牲者。
你问说:“为什么接受失败是那么地困难?”它会伤到自我,否则是没
有问题的。你觉得不必要地担心说你无法接受失败。你说:“我宁愿牺牲我
的幸福也不愿意承认我失败了。”想要竞争的那个概念就是自我主义的,它
是病态的。成为一个失败者并没有什么不对,勇敢地成为一个全然的失败者!
做任何你所能够做的事,如果结果还是失败,那么就带着尊严来接受它。一
定有人会失败,有人会胜利,有时候换个口味,失败也不错,从失败中可以
学习到的跟从胜利中可以学习到的一样多,你可以学习无我,你可以学习谦
虚,你可以学习接受一切生命所带给你的,所有这些事情都将会使你成熟,
那么谁会去管谁是胜利者,谁是失败者?人们会很不必要地顾虑到说整个世
界都在看他们,但是事实上没有人有时间,每一个人都对他自己的竞争有兴
趣。
在被选为美国总统之后,里根回到了他家乡的小镇,他问一个以前学
校时代就在一起的老朋友说:“我想你们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所获得的这项
殊荣,是吗?”“是的。”他的朋友回答。
“他们都怎么说?”里根问。
“他们没有说什么,”那个人回答:“他们只是笑一笑。”谁会去管你?人
们只是笑说这个白痴当了总统。事实上,如果你失败了,别人可能还会同情
你,但如果你是一个胜利者,你无法得到别人的同情。
一个人必须把人生看成几乎就像是一个游戏的地方,一个人必须学习
游戏风度,一个人必须知道有人会是成功者,有人会是失败者。如果你是一
个谦虚的人,你一定会喜欢你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而不要剥夺别人的胜利。
或许你从来没有想过有可能因为你把成功让给别人去享受,因而你能够享受
那个失败。他的胜利要依靠你,你本来可以剥夺他的胜利。
一切所需要的就是一种很深的觉知去思考和去看说这是仅有的两个可
能性。用你所有的能量和强度全力以赴,但是你不必然会成为胜利者。当别
人胜利,你也要为他的胜利高兴,那是一个很美的游戏,不要觉得有挫折感,
唯有当你没有全力以赴,你的失败才是一项挫折,如果你有全力以赴,你可
以使你的失败变得比胜利更有价值。
你似乎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把生活当成游戏,享受它的每一面:失
败、胜利、走入歧途或是找到正确的途径、夜晚的黑暗或很美的黎明。两面
都享受,享受所有的可能性,从每一个经验学习某种能够使你更成熟的部分,
学习比较不要那么严肃,而比较有了解性一些,具有一点幽默感。
我要为你讲一个小小的故事……有三个女人过世而去到天堂的珍珠
门,圣彼得在那里接见她们。“你在地球上有避开性吗?”他问第一个女人。
“我完全避开它。”她回答。
“非常好,”圣彼得说:“这里是一支金钥匙,它能够打开天堂之门。”然
后他转向第二个女人,问她说:“你呢?”“我嘛,”她回答:“一半一半。”
“好,”圣彼得说:“这里有一支银的钥匙,它能够打开炼狱之门。”然后他问
第三个女人说:“你呢?”“我?”她回答:“我做了一切你想象得到的,同
时还做了很多你想象不到的!”“太棒了!”圣彼得说:“这是我房间的钥匙,
我等一下就来。”
--------摘自《沙特奇阿南德》
《生存智慧》读后感(五):一本矛盾的书和一些很有价值的观念
简单的浏览了一下这本书,因是从很多个演讲中摘录下来的因此显得不够系统和严谨,会有些矛盾。我觉得他想表达的是我们对待生活应该先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彻底地体验生活中想体验的一切,最终进入静心的境界,凡是进入静心境界的人都可以挖掘自己的潜能,都能够从容对待死亡。在我看来还是落入了俗套。但这本书中的有些观点非常的好,给了我很深的启发,我把他们摘抄在这里,以示纪念,用他的话说觉知。
...让他知道欲望、渴求和热情的痛苦。
你生命的火把必须从两端一起燃烧,你生活得越全然,你就会越快了解它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东西,
牵制你的东西是对于没有经历过的生活的欲望,所以要充分地去体验生活,而让这个欲望消失,那么你生活在皇宫里或是生活在穷人的茅屋里都能够同样地安逸,
你的灵魂第一,心第二,头脑第三--那是一个真实的人平衡的人格。
笑声表示意识以及它的最高的成长。
一个是达到权力的意识,另外一个是想要溶解的意志。
是一种花朵打开花瓣的力量
成长,变成一个越来越真实的个人,依照神造出你的样子来爱你自己、尊敬你自己,那么天堂之门就会立刻为你打开,它们一直都是开的,
幽默感和游戏的心情应该是基本的品质,
一个人可以把事情看轻松。
当愤怒消失,它会留下一个很大的慈悲、爱和友谊的能量。
柔弱是美的,放松成柔弱的,接受它、享受它,它有它本身的美和它本身的喜悦。
首先,放弃这个想要坚强的欲望。注意看,有一天你会感到惊讶,你会开始欢舞,因为柔弱已经消失了,它们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活在一起,它们配合在一起,一旦你贯穿了你存在里面的这个事实,就会有一个很大的蜕变。
有一些简单的原则必须记住:必须由身体开始。
很全然
孟加拉语很甜,即使你们在吵架,它听起来也好像你们在好好谈一件事,它非常富有音乐性,每一个字都带有音乐性,那个品质在英文里是没有的
“你们给我一个学校,但是你们并没有承认我的作品,你们是承认诺贝尔奖,因为这本书曾经以一种最美的方式存在于此,但是甚至连一个人都没有去写关于它的评论”(泰戈尔)
学习一件基本的事: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你喜欢做的事,永远不要要求承认,那是一种乞讨的行为
要受到白痴们的尊敬,你必须按照他们的方式和他们的期望来做。
创造都无法尊循社会既定的路线
人类需要一种新的土壤--自由的土壤。
唯有当你爱一个人,你才能够有深层的满足。
然而爱并没有那么听话,爱是叛逆的,你无法占有爱。你可以占有一个女人,你可以占有一个男人,但是你永远无法占有爱。如果你占有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就变成金钱,或是变成一样东西;如果你占有一个男人,那个男人就变成金钱,或者变成一样东西、一样工具。只有当一个人的存在是为了他自己本身,而不是作为其他任何东西的工具,这样的话,一个男人才能够算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也才能算是一个女人。金钱是工具,而执著于工具就是能够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最大的愚蠢,也是最大的祸因。
为什么不创造出一个真正很好的生活?为什么不创造出一种金钱不会产生阶级,而只是给每一个人越来越多机会的生活?为什么不创造出一个生活,使得性不会造成痛苦的经验、嫉妒和失败,而只是一个乐趣--不比任何其他的游戏来得更多,只是一个生物的游戏。
对我来讲,富有的人是一个具有敏感度、创造性和接受性的人。
聪明才智并不属于头脑,聪明才智是你存在的品质之一
聪明才智是一种对事情清楚的洞见,而关于那件事你并没有任何资料。...生命是由已知的、未知的和不可知的所组成。
唯有当你碰到未知的,碰到那个你事先没有任何记忆、任何知识、或任何资料的事情,聪明才智才有表现的机会。
聪明才智意味着对新的情况反应的能力,聪明才智是一种不属于头脑的觉知。
聪明才智是观照的品质,它看着头脑,它给头脑方向。头脑里面所有的都是来自外在,而聪明才智是来自你的内在。
聪明才智来自你最内的在的泉源、来自你的生命,
你的本性具有很多面:聪明才智、喜乐、优雅、感激、祈祷、爱和慈悲...
不管是西瓜掉在刀子上或是刀子掉在西瓜上,永远都是西瓜被切开,而不是刀子被分开,所以要小心生意人。
听命于你的心,因为到了最后还是要由心来决定你本性的表现、你意识的成长,以及最后的超越--那个超越死--还可以引导着你和你的觉知。
你永远不要因为那种义务而做任何事。要不然就是你因为爱而做某些事,要不然你就不要去做它。使你生活成为一个爱的生活,如果因为爱而你有所反应,那个我称之为责任(responsibility)。将这个字分成两部分;反应--能力(response-ability),不要使它成为一个字。将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已经在世界上制造出很多混乱,它并不是责任,而是‘反应--能力’。爱能够反应,世界上没有其他力量能够反应。如果你爱,你一定会反应,没有负担,责任是一个负担。
爱可以化解重量,爱可以消除重担,来自爱的任何反应都很美,没有爱的责任是丑的,那只是表示你具有一个奴隶的头脑。
任何你必须失去的,你就让它失去,但是如果你听命于你的心,你将会是最终的胜利者,那个胜利是你的,但是如果你想要欺骗别人和欺骗你自己,那就另当别论了。
《生存智慧》读后感(六):智慧人生(上)
我们就是世界。
并没有要逃离任何东西这个问题,每一个片刻,任何东西都必须被享
受,不要有任何罪恶感,不要有任何抑制,
人们通常都喜欢以点概面,比方说,你碰到一个佛教徒,他欺骗了你,你就会立刻下结论说没有一个印度教教徒值得相信,没有一个佛教徒应该被信任。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变成了你的通则。
首先他必须是一个左巴,然后才能是佛。佛陀抛弃了他的王国而变成了个乞丐,但是他跟那些从来没有尝过任何美食,从来没有经验过任何美女等各种可能的享乐的乞丐一样吗?
乞丐从来没有经验过外在的真相,他只能够压抑他的性,而佛陀不需要压抑,他经验了它,经验太多了,已经不再感到任何快乐,否则一个人不会在二十九岁就抛开俗世。
一个贫穷的人,因为自己的一无所有,假宗教之名成为一个乞丐而受到尊敬,但是他永远无法成道。
佛陀的观念是错的,变成了整个世界的错误。
佛陀在弃俗之后找到了真理,因为王国变得没有意义,奢华都成了空,但是他忘了一件事:并不是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有一个王国。
因此要注意的是——在你进入内在世界之前,要结束那外在的,很全然的外在生活。你生活得越全然,你就会越快了解它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东西,只是那个没有经验过的部分似乎具有吸引力,如果你已经全然地生活过,那么似乎就没有什么吸引的东西了,唯有在那种状态下,你才能够毫不迟疑地、没有任何分裂地向内移。
应该明白——灵魂第一,心第二,头脑第三,那是一个真实的人平衡的人格。
头脑可以给你面包,但是头脑无法给你喜悦,一个没有笑声的生命是低于人类的,因为在整个存在里,动物不会笑,树木也不会笑,就只有人能够笑。那些关在头脑的笼子里的人——圣人、科学家和所谓伟大的领袖——他们也都无法笑,他们都太严肃了,而严肃是一种病,它是你的灵魂之癌,它是毁灭性的,因为它让人处于头脑的控制之下——人不能只靠面包生活(耶稣)。头脑是仆人,不应该让仆人变成了主人。
心是爱,存活并不是生命,生命需要更多的东西——欢舞、歌唱和喜悦。
灵魂是最终的,头脑不能给予、心也不能给予的东西,它会。他会给你宁静、给你和平、给你安详,它会给你喜乐,最后,它会给你一种不朽的感觉。当你知道灵魂,死亡就变成一个虚构的现象,生命就飞进了永恒。
社会将你的头转向一些世俗的事情,但是你应该明白你只要听你自己的心,那是你唯一的导师,直觉是你自己的本性所给的,它来自内在。你的内在可以指引你,只要具有一些勇气,就永远不会觉得你是没有价值的。
真正的富有,真正的权力——就是能够满足你的就是你享受你正在做的,你能够将你所有的能量都投放进去,你不想成为其他任何人,你正在做的就是你想要成为的,即使用总统或国王来跟你交换,你都不要。
这个权力欲是人类所罹患的最大的疾病。
想用权利驾驭别人,夺走他们的尊严,摧毁他们的个体性,强迫他们成为奴隶,唯有丑陋的头脑能够做出那种事。真实的权力,不是依靠
别人反应,而是来自内在。
一个多星夜晚的力量,你能够理解吗?它的美、它的壮丽和它的喜悦,它跟其他任何人无关,它不需要有人去看它。这是真正的独立,从那里,你的生命每一个片刻都在升起,但是这个力量不应该被称为力量,那是和平、爱或慈悲!
如果你想要改变你的权力欲,首先你必须了解那个权力欲来自哪里,
它是由你的空虚和自卑感所产生出来。
要免于这个想要驾驭别人的欲望唯一正确的方式就是进入你的空无,看看它确实是什么,你一直都透过你对权力的追求在逃避它,现在不要将你所有的能量都放在折磨你自己或是放在任何自我虐待的规范,只要进入你的空无,看看它是什么?
在那里开花,进入你的空无,在那里,你可以找到永恒生命的泉源,你就不再被自卑感所掌握,你就不必再指向别人,你已经找到了
你自己。
一旦你尝到了你内在本性的味道,所有的贪婪以及对金钱和权力的欲
望都会消失,那个味道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比上不上的,你已经在你里面找到了神本身,你还要欲求什么呢?
真的有像自卑感、嫉妒这样的东西吗?没有,只有“自我”。自我就是比较,它只存在于比较之中。
比方说,你经过一座花园,你碰到一棵很大的树。突然间你就变得很小。那棵树很大,那又怎么样!从来没有一棵树有遭受自卑感或优越感之苦,因为比较并不存在。
人创造出比较,因为“自我”唯有持续用比较来滋润才可能存在,但是比较只会有两个结果:你会觉得优越,或者你会觉得低劣。
但是,比较是一种非常愚蠢的态度,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不可比较的。你只是你自己,以前没有人像你,以后也不会有人像,你也不需要像其他任何人,神只创造出原创的人,他不相信复本。
每当一个人来到一个点,当所有的野心都变得没有用,他已经全部都
经历过,或者只是突然间发现一切是不值得的,那个他想要的目标,那里其实并没有什么东西,只是一个幻象,从远看好像是一个绿洲,但是当你越来越接近,它却消失了,而只有沙漠。
这时候你已经来到路的尽头,只剩下等待,这个等待很纯,成道将会发生,当它发生,就会有满足,就会很欣喜,生命已经开花了,它是一个非常美的片刻。
《生存智慧》读后感(七):金钱和富有
你把你自己定义成富人的师傅,富人特别需要师傅吗?或者是因为他
们有钱,你才成为他们的师傅?第一件必须了解的事是:我并没有把我自己
定义成富人的师傅。那是那些煽情的记者们,他们驾驭着整个世界多数人的
头脑,他们搞出这个定义,我只是用我自己的意义来接受它,他们这样说带
有贬抑的味道,但我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梵高远比亨利·福特来得富有,富有不只是意味着财富或金钱,
富有是一个多层面的现象。一个诗人或许是贫穷的,但是他具有一种金钱买
不到的敏感度,他比任何富有的人都来得富有;一个音乐家或许并不富有,
但是就他的音乐而言,没有财富会比他的音乐来得更富有。
对我来讲,富有的人是一个具有敏感度、创造性和接受性的人。具有
财富只是诸多层面的其中之一。根据我的看法,具有财富的人也是一个具有
创造性的艺术家:他创造财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亨利·福特,
他的才能必须受到尊敬,虽然他所创造的是世俗的东西,它不能够跟莫札特
的音乐、或尼金斯基的舞蹈、或萨特的哲学相比,但他仍然是创造出具有实
用价值的东西,如果世界上有更多个亨利·福特,它一定会变得更好。
所以当我接受了那个定义,我的意义是在任何层面的富有,只有富有
的人能够跟我有联系,某种敏感度是绝对需要的,某种洞见是需要的。
穷人是一个头脑有障碍的人,他或许很有钱,那并没有什么关系,他
不懂古典音乐,他不懂诗歌,他不懂哲学,他不懂人类心灵高层次的东西。
是的,贫穷的其中一个层面是一个人甚至无法赚钱,他是穷人里面最穷的,
因为金钱是如此的一件世俗的事情,如果你无法创造它,那只是表示你没有
足够的聪明才智。
世界上的穷人应该为他们自己的贫穷负责。是谁叫他们一直生孩子,
每一个小孩都会使他们变得更贫穷;是谁叫他们一直生活在迷信之中?每一
种迷信都会阻碍他们的致富;是谁告诉他们说他们应该相信他们的贫穷是因
为前世做了一些坏事的缘故?他们为什么要接受这些无稽之谈?为什么他们
不要听命于聪明才智?——穷人不应该生小孩,他应该去赚钱,但是他会生
小孩,而不会赚钱。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富有的国家人口在下降,而较穷
的国家人口却在急速成长,这对整个世界来讲会有危险。目前全世界有五十
亿人口,五年以前,经济学家才预测说到了这个世纪末了将会有五十亿人口,
那些经济学家和数学家的估计远比人们的生产力来得落后,我们已经有五十
亿的人口,到了这个世纪末了,我们将有六十亿,如果你叫那些人使用生育
控制,使用避孕药,告诉他们说他们不需要小孩,他们并不会听你的话,你
违反了他们的宗教,你违反了他们的传统。
我怎么能够跟这些人有接触?即使是在一些世俗的事情上面也不有沟
通。所以当我说我接受那个定义,我的意义非常清楚,只有一个具有富有的
头脑和本质的人能够了解关于静心的事,了解那最终的和那宇宙性的层面。
那些处于饥饿状态下的人……如果你去一个贫穷的地方,开始教他们
静心,你认为他们会听你的吗?他们会把你杀掉,他们宁可把你吃掉,也不
要听你的静心技巧!有一些基本的需要必须被满足,它有一个阶梯,首先你
身体的需要必须被满足,然后你心理的需要必须被满足,唯有到那个时候,
你才会开始渴望灵性的经验,现在我能够怎么样呢?那是事情的本性。如果
水在一百度的时候蒸发,我能怎么样呢?我无法说服它在九十九度的时候蒸
发,那是事情的本性,那个阶梯是:身体上的需要第一,然后心理上的需要
第二,然后再心灵上的需要。我所能够给你的东西是关于你对灵性成长的渴
求,如果它不存在,我无法去创造它;如果它存在,我可以显示给你那个途
径。
你们可以看到:我并没有去找寻或是去到富有的人那里,那些来找我
的人都是他们自己来的,他们的渴求将他们带到我这里,我并没有去找人或
说服他们,像基督教的传教士一直在说的:“成为基督徒。”还承诺他们各种
未来生活的好处,我并没有给任何人任何承诺,我并没有去找任何人,有千
千万万人来到我这里,那都是他们自己要来的。
现在你可以自己看,那些来到这里的人,他们都具有某种富有,不只
是金钱。在我的周遭有具有各种才能的人,有具有各种不同天份的人。我的
方式会阻止那些跟我在一起无法获益的人,即使他们无意中来到我这里,他
们也会消失,他们不会停留在这里,他们不会变成我的世界的一部分,他们
不会跟我分享那个洞见,没有人在分辨说谁是富有的,谁是贫穷的,贫穷的
必须被送回去,而富有的必须被留下来,没有人在检查,但是藉着某种存在
性的安排,我只能够吸引那些非常有才能、非常聪明、或是在某种生命的品
质上非常富有的人,他们就是从那个角度的富有来跟我联系。
那些煽情的记者一直在报道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给大众,那是无意义
的、虚假的、丑陋的,因为我不是一个师傅。如果我必须去定义它,我会说:
“我只是一个朋友,一个那些有才能的、聪明的、同时又具有想要在灵性上
成长的动力的人的朋友。”对我来说,他们是富有的人。
--------摘自《苏格拉底在二十五世纪之后再度被下毒》
《生存智慧》读后感(八):智慧人生(下)
工作狂和全然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工作狂是一种可怜懦弱的生物,不敢面对自己,依靠疯狂的工作来逃避自己的内心,而全然的工作则是处于对自己工作真正的喜爱。
做任何事都应该是全然的去做,因为工作本身,不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只有真正喜欢工作的人,才会毫不在意他人的看法。那些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赞许而工作的人,其实是在乞讨,乞求被接受,依赖别人,是不敢生活在全然的自由之中的可怜人,而不是一个个人。
应该回归最初开花的开始!
因为要享受到白痴们的尊敬,就要按照他们的方式,比他们更白痴,比这个病态的社会更病态,才会得到承认。这样做最终会得到什么?群众心理只会让你丧失自己,拖着你的生命行走。
做什么事都应该全然的去做,不然就不要做!
每个人都应该以个人来生活!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规范已经被作了错误的解释,人们一直在告诉别人说要规范他们的生
活,要做这个,而不要做那个,有千千万万个应该和不应该被强加在人的身上,当一个人带着这么多的应该和不应该,他就无法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他是一个被监禁起来的囚犯,他到处都会碰到墙壁。
具有创造力的人必须融掉所有的应该和不应该,他需要自由和空间,
很大的空间,他需要整个天空和所有的星星,唯有如此,他最内在的自发性才能够开始成长。
创造力是个人自由所散发的芬芳!
钱是什么?钱是怎么出现的?源于占有!钱是占有的工具。
吝啬的人为什么会变得丑陋不堪?因为无爱!不敢与人亲近,因为亲近意味着分享,分享意味着不再占有。
那些害怕爱的人会想要拥有金钱,因为有了钱就可以占有其他很多,除了爱。越没有爱,就越想占有,越喜欢钱,就越怕分享,恐惧去爱,恶心循环,痛苦不堪。
了解的人把钱当工具,爱当目的。而不了解的人相反,把爱当工具,钱当目的。唯有当一个人的存在是为了他自己本身,而不是作为其他任何东西的工具的时候,人才之所以为人。金钱是工具,而执著于工具就是能够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最大的愚蠢,也是最大的祸因。
金钱不应该变成目标!
而把钱拿去丢掉,因为那又是另外一个极端,这也是吝啬头脑的最后一步。一个为了钱而受很多苦的人,一个执著于金钱而不能够爱任何人或是不能够敞开心灵的人,到了最后会感到非常挫折而将所有的钱都抛弃,这种人还是没能了解,他们无法使用金钱,他们在使用的时候会觉得害怕。金钱无法给你爱,如果你要求它给你爱,那么你就是对这个可怜的金钱期望太多了。当你要求可怜的金钱给你爱,那可怜的金钱是做不到的,但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对金钱生气,不要将它烧掉,或是将它丢到河里,实在是愚蠢!
爱,是属于内在的本性,不应该要求金钱可以办到,同时也不要要求神,因为他是超越的。
但是反对金钱也是可笑的。
反对金钱,迟早你将会创造出像印度那么脏的国家。在印度,每一样东西都很脏,但是他们认为他们是伟大的灵性主义者,每一样东西都变得很丑,但是他们认为他们是伟大的灵性主义者,因为他们已经弃俗了,因此情况变得很糟糕,他们认为一个人必须把眼睛闭起来,不要看外在。
看外在是好的,因为外在是神的创造;看内在是好的,因为那个创造
者就住在内在。眼睛需要一睁一闭,它们不应该一直都睁着,也不应该一直都闭着。向外看,那里有很美的创造;向内看,那里有很美的神。渐渐地,你将能够了解,内和外能够会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
但金钱超出某一限度之后,就会失去价值。但人心的贪婪是永远也得不到满足的。
钱是未来,钱是未来的安全、未来的保障。唯有当一个人开始生活在现在,他才会停止去想钱。
整个世界都以金钱来思考,钱是权力的象征,整个世界都因此而运作,那个想要更多的欲望永远离不开你,因为对权力的渴望是无止境的,它不知道有终点。而人们之所以渴望权力是因为在内在深处,他们是空虚的。他们会想办法用些什么东西来填满那个空虚,它或许是金钱、权力、声望、受人尊敬、身份、或美德等。任何东西都可以,他们想要填满他们内在的空虚。这就需要钱!或者说,他们以为这就需要钱!
但是空虚是需要静心的。静心就是深入去看你的空虚,欢迎它、享受它,跟它合而为一,不会想要去填满它——根本不需要去填满它,因为它已经满了!它看起来是空的,因为你不是用正确的方式去看它。你透过头脑来看它,那是错误的方式。如果你将头脑摆在一旁而深入洞察你的空虚,它是非常美的,它是神圣的,它洋溢着喜悦,其他什么东西都不需要!
为什么钱会是一个如此杂质的话题?就仿佛是一个如同死亡一般的禁忌!好像一旦我们拥有了前就会不停地想着怎么花掉它,贪得无厌,最后竟然仿佛一旦拥有了钱就好像是一种罪恶!
但其实钱可以是一种很美的东西,作为交换的工具,只要静心,明了自己的内心,生活的真谛!
从另一方面,共产主义来讲,金钱的功能由个人转变到集体,这也可以避免钱成为罪恶的催化剂。
生活,应该是一个很美的游戏。面对生活,要懂得游戏的艺术!以轻松的态度,没有什么是特别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接受,没有什么可愤怒的,没有什么可嫉妒的,没有什么可难过的……
世界那么大,个人那么渺小,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某一件事物?
从自卑感产生出成为优越的欲望,那就是世界上所有权力政治的整个基础。所以只有卑劣的人才能成为政治家!
就好像电的正负二极,强大和卑微,它们是一起存在的。如果有一天你放弃想要成为坚强的野心,你会突然发现柔弱也消失了,它无法继续停留在你里面。
让一切可笑的情绪消失,让生活,留下很大的慈悲和爱!
人不应该惧怕死亡,一个具有了解的人将不会有任何问题,他会看得很清楚,然后问题就消失了,而留下一个很深的宁静——一个带着伟大的美和祝福的宁静。
这时候,你全然接受你的生命,死亡就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它的一
部分。只是千千万万次生命中的一个开始或一个结束。
《生存智慧》读后感(九):严肃是一种病
Osho是和洪志有些类似的争议人物。有关他的事迹,感兴趣可去谷歌。读此书和97年读ZFL感觉类似——这书我也能写,但这本对话集比ZFL强太多。
在国外常遇神教人物,装傻充愣通常就可以躲过。有两次遇到难缠的实在逃不掉,是中国人就跟她聊聊佛经,是外国人就和她谈谈Osho。终于她意识到我是个危险的邪教分子,无可救药!只好摇头走开。
另外有个朋友的办法是:请他们和其他教的传教者辩论PK,不过我觉得太残忍。特别有法力高强且热心传法的耶教长老,神教朋友往往在场面上一败涂地。
总之,做旁观者,然后自己有独立的分析判断与体会,不用太过严肃地对待。Osho说的一句话很有意思:“严肃是一种病,它是你的灵魂之癌。”这句话值得玩味许久,是这本书最重要的一句话。
此书核心就是阐明了头脑、心灵和灵魂的三个层次。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要过三种生活:1、享乐生活、2、政治生活(我的理解:就是做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公民)、3、思辨的静观的生活;
弗洛伊德讲的是三层:1、本我EGO,2、自我ID,超我SUPERGO;
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讲的三层:1、安全感、饮食男女与自我满足;2、成功与自我实现(更重要是团体成就与公众实现);3、精神与自我超越;
以上这三位的思想能够取得通达无碍的一致,而Osho说却让人觉得似是而非。也许,箪食瓢饮和当头棒喝都不能让人成道,结果大概只是饥渴至死或乱棒打死。
除非,把灵魂延展到整个自然宇宙,若是那样,也真有些“不可思议”。
―――――――――只摘自己还想琢磨的部分―――――――――――
并不需要去害怕世界,世界是要被爱的;
我们就是世界;
贫穷并不具有灵性,它是丑陋的,它是一种必须加以治疗的创伤;
首先他必须是个左巴,唯有如此才能成佛;
在你进入内在世界之前,要结束那外在的,要很全然地去生活——你生命的火把必须从两端一起燃烧;
(Danee: 忽然觉得,好像只有踏上第一阶台阶才知道第二,只有踏上第二才知道第三;也因此,我才不知第三阶上到底是什么;“立”字下面的一长横是底层,通过两点与上面一层充实沟通,然后一点再向上就通天了)
――――――――――以下这部分最重要―――――――――――――
头脑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之一,但只有当它作为一个仆人而不是主人的时候才好;
灵魂第一,心第二,头脑第三;
心是情感,先听心的;
头脑是逻辑,没有慈悲、情感、爱与笑,逻辑无法给你任何生命的汁液,它是干枯的;
身体的需要第一、心理的需要第二、心灵的需要第三;
市场并不是你生命的意义,并不是你的庙;
严肃是一种病,它是你的灵魂之癌;(DN:你有病啊?!你有药啊?!)
灵魂就是去知道你自己,藉着知道你自己去知道存在的意义;(看完这一章,进一步引发思考我自己精神追求的结构,以及术法道的层面)
灵魂是将一个光带进你内在的黑暗世界,除非你的内在被点亮了,否则所有外在的光都没有用;
头脑是客体指向的,是障碍(DN:不可思议)
放松是一种刻意的努力(而呼吸则是非刻意的*)
试着用觉知来代替思考;
(http://www.ted.com/talks/lang/chi_hans/simon_sinek_how_great_leaders_inspire_action.html)
罪恶感是另一种灵魂之癌;
自我没有比较无法存在;想抛弃自我,就要抛弃比较;
―――――――――――――――――――――――――――――――
心情放松,随时都准备要被打败;
没有什么特别,你不一定要胜利,你不一定要在每一个场合都成功;这是一个很大的世界,我们只是很渺小的人;
恐惧不能被控制,不能被扼杀,只能被了解;
要受到白痴们的尊敬,你必须按照他们的方式和他们的期望来做。要被这个病态的人类尊敬,你必须比他们更病态。但这样做你能够得到什么呢?你将失去你的灵魂,而什么也得不到。
金钱是你对物质(而不是对人)的喜爱,金钱是你对人的逃避,金钱是你面对死亡的安全,金钱是你想控制生命的努力。
唯有当你爱一个人,你才能有深层的满足;
只有爱能够给你自由;唯有当你给爱自由,爱才能够给你自由;
爱是叛逆的,你无法占有爱。你可以占有一个女人,你可以占有一个男人,但是你永远无法占有爱;
DN:钱是未来,我生活在现在,用内在的光,来填满空虚;
穷人是一个头脑有障碍的人,他或许很有钱,那并没有什么关系;
世界上的穷人应该为他们自己的贫穷负责;
生命是由已知,未知和不可知组成;就已知而言,记忆是足够的;
承诺是完全荒谬的,你无法承诺你自己,因为时间并不是你能够掌握的,生命并不是你能够掌握的,爱也不是你能够掌握的。你是基于什么样的理由来承诺你自己?
唯有当你没有全力以赴,你的失败才是一项挫折。享受所有的可能性,享受生活的每一面。
“有三个女人过世而去到天堂的珍珠门,圣彼得在那里接见她们:‘你们在地球上有避开性吗?’
第一个女人说:我完全避开它!
非常好!这是金钥匙,通往天堂之门。
第二个女人说:一半一半。
好!这是银钥匙,打开炼狱之门。
问第三个女人,你呢?
我?我做了一切你想象得到的,同时还做了很多你想像不到的!
太棒了!圣彼得说:这是我房间的钥匙,我等一下就来!
―――――――――――――END
《生存智慧》读后感(十):我得承认,这是一本神书
当拿到这本书之后,我被里面深奥的语言吸引住了,开篇以禅如题,开始了佛教的一些论理概述,这是一部极其富有哲理的书,后面几乎涵盖了大部分奥修的个人思想,用几个小时读懂奥修一生的智慧。
只要活着就是如此的一个礼物,但是从来没有人告诉你要对存在感谢,相反地,每一个人都不高兴,都在抱怨。
你必须成为丰富的,而不是富有的,丰富是另外一回事。一个乞丐可
以很丰富,但是一个国王也可能很贫乏,丰富是一种存在的品质。
· 自卑感
没有像自卑感这样的东西,只有“自我” (ego)的现象。因为有自我的现象,所以有两件事是可能的。如果你是自我主义的,你一定会把你自己跟别人比较,自我没有比较无法存在,因此如果你真的想抛弃自我,你就要抛弃比较,你将会感到惊讶:自我跑到哪里去了?有比较,它就存在,它只存在于比较之中。
它并不存在,它是你创造出来的。
· 嫉妒是什么,为什么它会那么伤人?
嫉妒就是比较,我们都被教导要去比较,我们都被制约成要去比较。
比较是一种非常愚蠢的态度,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不可比较的,一旦你有了这样的了解,嫉妒就会消失,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而且不可比较的,你只是你自己,以前没有人像你,以后也不会有人像,你也不需要像其他任何人,神只创造出原创的人,他不相信复本。
· 恐惧
恐惧产生能量,恐惧是能量,而能量无法被摧毁,一点点能量都
没有办法从存在中被毁灭。这一点必须经常记住,否则你会做错事情。你无法摧毁任何东西,你只能够改变它的形式。
如果你开始生活在当下这个片刻,恐惧就消失了,恐惧是透过欲望而来的,所以,基本上,是欲望产生恐惧。
洞察它,每当有恐惧,看看它来自哪里,是什么欲望在产生这个恐惧,然后看看它的无用性。恐惧的来临是因为有其他事情,你必须洞察那些事情,对它们的洞察将会开始改变事情。所以,请你不要问它如何能够被控制或被扼杀,它不是要被控制的,也不是要被扼杀的,它不能够被控制,也不能够被扼杀,它只能够被了解,让了解成为你唯一的法则。
· 放开来
当整个身体都放松,头脑就已经有百分之九十放松了,因为身体只不过是头脑的延伸。
· 工作狂与全然投入工作的区别
所以不论你做什么事都要很全然,要不然就不要做,成为全然的,那么你的整个生活就会变成一种静心。
· 无为
什么是无为?最高境界的意识就是当你只是一个存在,什么事都不做,不动,完全宁静,就好像你不存在,突然间整个存在都会开始将花朵洒落在你身上。
· 钱是什么
金钱是你的喜爱——对东西的喜爱,而不是对人的喜爱。
那些害怕爱的人会想要拥有金钱,而那些能够爱的人会变得不占有,金钱对他们来讲就不会那么重要。
如果一个具有了解的人有钱,他会分享,因为钱并不是为它本身而存在的,它是为生命而存在的。如果他觉得生活需要它、爱需要它,他可以完全将它抛弃,但它不是一种弃俗,他也是在使用它。
***** 所有的慈善工作事实上都只是想要洗掉罪恶感的一种努力。
死亡是长一点而且深一点的睡觉,平常的睡觉能够使你恢复活力,使你再度运作得比较好,比较有效率,所有的疲倦都消失了,你再度变年轻。死亡也是在做同样的事,只是那个层面更深。它帮你换了一个新的身体,因为现在这个身体已经无法再藉着一般的睡眠来恢复活力,它已经变得太老了,它需要更彻底的改变,它需要一个新的身体,你生命的能量想要有一个新的形式。死亡只是一个睡觉,好让你能够很容易地进入一个新的形式。
对我而言,一个具有了解的人将不会有任何问题,他会看得很清楚,然后问题就消失了,而留下一个很深的宁静——一个带着伟大的美和祝福的宁静。
你将会很惊讶地知道,当你将所有的责任都扛在你自己的肩膀上,你就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因为如此一来,不管你在哪里都一样,你的自由是完整的,你的和平是完整的,你的廉洁也是完整的。
最后一节没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