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后感1000字

2020-12-30 03:51:4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后感1000字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是一本由张京祥著作,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精选点评:

  ●不知道读了几遍了。。

  ●好书!

  ●极好

  ●据说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总结、评论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演变发展历史的著作,结构清晰,文笔流畅,比《外国城建史》那本教材可读性强多了,并且更具哲学的思辨性和学术的系统性。全书将西方两千五百多年来城市规划形成、发展、演替中的理念和思想按十个时间阶段进行系统地梳理,理清了西方规划思想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每一章的规划思想都是放在所处时代的历史、政治的宏观大背景下分析的,这样的大视角是其他规划史书籍所不具备的,需要阅读整理大量的文献,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很有难度!推荐给规划本科生读。【34.4万】

  ●要考试啦!

  ●清晰的教材补充,人文主义倾向明显

  ●非常清晰,详略得当(对于初学者来说),古希腊古罗马的部分尤其好。后面意识形态的味道慢慢浓了起来,所以也就只能四星了。

  ●帮人写读书笔记,导致我看完了这本书。。

  ●梳理了一次

  ●以为会是类似于教科书的苦涩,结果出乎意料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后感(一):文如其名

  如题说言,此书涵盖的内容十分广大,对于西方的不仅仅是城市发展更是整个西方世界的发展都包含其中,作为一本思想史纲,大致的我能从中学到很多方面的,但是仅仅只能作为城市规划学习的一个引导,因为里面包含的哲学范畴以及经济学等基础,还有广袤的人文内涵和建筑特色都不是一个普通学生能完全理解和掌握的。

  但是,读了这么久的这本书,个人认为受益匪浅。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后感(二):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利用两天的时间,读了张京祥老师的《西方城市规划史纲》,颇有感触。

  第一规划不易。在二战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全球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城市规划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城市内部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是个难题。按照我们学的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的期限一般是20年,世界情势则很有可能十年甚至五年就会有一个较大的转型,之前的做的规划很可能迅速过时。

  第二规划有趣。读了这本史纲,觉得规划思想史或者规划实践有些像各种武术门派。可能有花拳绣腿派,也可能有内力深厚派,还可能有九阴真经派,门派之多,数不胜数。各大门派或互相争斗争做武林盟主,或交流切磋提升水平。

  第三规划路长。这主要是指我自身的学习过程。我刚在路上,才走出了第一步,前面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史纲,读起来有畅快淋漓感,作者的文字水平和逻辑思辨能力实在是高,让人读专业书有读小说的感觉。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后感(三):一部作者的读书笔记

  用了春节期间的2个周把这本书读完。作为学景的城市观规划爱好者,受益匪浅。

  历史,是叙述发生过的事情,虽然不可避免的受作者自身思维和认识的影响,但毕竟是主观观点最少的一类书籍。

  思想,是变化最缓慢的,有时外面的世界变化万千,可能都是同时一种思想在起作用。思想史要告诉我们谁在什么时候怎样造就了智力或文化上的进步,可以被认为接近一种追溯知识的社会学。

  本书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影响较深,历史阶段的划分也有人有争议,但就像作者说的,这是一部他自己的读书笔记,作为普及规划思想的读本,让我们厘清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想发展以及城市规划作为专业诞生以来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是很有益处的。

  思想是最错综复杂的。在城市卫生运动和城市美化运动之前,对于城市的规划思想是朦胧的,它从属于当时的社会思想,希腊的理性思辨和人文主义,罗马的世俗化倾向和实用主义,基督教的神对世俗的统治和凡人内心的安宁,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世俗主义)和权贵文化,君权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启蒙运动时期城市规划的精英主义和“高雅”内涵。

  资本主义初期的人口大爆炸带来的城市规划思想变为解决问题的实用主义(城市卫生运动和城市美化运动为代表)和乌托邦理想城市思想并存,标志着城市规划进入一个独立发展的阶段。

  机械理性主义思想统治了以后的城市规划思想演变直到6070年代。雅典宪章。

  后现代主义太复杂,一时理不清楚,以后再说吧。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读后感(四):经验主义是唯一通途

  花了一周时间囫囵吞枣般的读完了《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对于一个规划小白来说,算是挖好地基,触摸到了学科的框架。虽然才刚刚开始,但我相信这本书在城市规划系列私人阅读史里,一定占据着凿山开路、提纲挈领的作用。

  了解、研究城市规划学为什么要从历史开始?

  因为不像物理学有经典力学定律和相对论;化学有元素周期表;平面几何有五条公理。城市规划一直被其他自然科学视作没有理论的“学科”(而不是“科学”),你找不到那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运行法则,城市规划因时而变,因势而转,因人而异,在不同的土壤上会开出不一样的花朵。乌托邦主义的规划也许永远不存在。

  人们对自然现象是距离其越近,认识得越清楚;而对社会现象则是距离其越远(置入历史的过程中),才能认识得越清楚。当你束手无策的时候,你只能从头翻回历史,看它在历史长河中峰回百转的沧桑变迁,找到它属于古典的美,想办法延续传承,洞察它遭遇过的泥沼与深沟,尽量去回避或绕行。于是,诉诸历史,用好经验主义可能是最重要的打开方式。

  透视阅读

  本书成书于2005年,是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总结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的作品。据说被一些城市规划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定为必读书目。全书一共10个章节,前5章仅占全书篇幅的31%,分古希腊时期、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绝对君权时期5个阶段。后5章是全书的重点,讲述了1800年以后城市规划思想史的变迁,分为资本主义初期、1900至二战前、二战后至1960年代、1970——1980年代、1990年代以后5个阶段。

  前5章的叙事逻辑基本是:该时代历史、该时代思想史(哲学史)、该时代城市生活形态、该时代城市规划思想4个层次一一展开。而后5章,由于时间跨度不大,又更为重要,则把很多重点放在了规划大师及其学派的介绍上。

  第一章 文明基石:古希腊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古希腊的哲学特质被归结为两条:一是非宗教的人文精神,二是讲求思辨的理性精神。

  与当时东方国家(围满高墙、整齐划一的庞大都城形态)不同,希腊人并不在意他们规模较小的城邦与低矮的房屋,而是将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高高的卫城山上,以塑造他们的城邦精神与理想。市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公共空间和室外度过的,对他们而言私密生活并不最为重要,因此希腊的大量住宅是狭小而简朴的,公共空间却极为诱人。特别是圣地建筑的重要性,已远超传统的宗教祭祀职能、防御职能而成为公共活动中心。

  在古希腊诸多公共建筑以及建筑群中,突出反映的特征是追求人的尺度、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在整个城市由圣地(庙宇)来统率全局的基础上,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平整对称,而是顺应复杂地形构成活泼多变的城市建筑景观。

  第二章 帝国理想:古罗马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古代罗马国家先后经历了城邦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在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的过程里,随着国家扩张而积累的财富被挥霍到物质生活领域,普通市民也开始越来越沉溺于庸俗享乐的现世生活中,古希腊的理性光辉渐渐淡去。人生的真谛不再是像古希腊思想家们所崇尚的去追求智慧,而是追求现世的幸福。

  城市建设展现出3个特征:

  【世俗化特征】在城市生活中也表现出强烈的世俗化特征。到了古罗马繁盛时期,城市里代表崇高精神寄托的神庙建筑退居次要地位,而公共浴池、斗兽场、宫殿、府邸和剧场等宣扬现世享受的建筑大量出现。

  【军事化特征】作为一个极富侵略性的帝国,其城市规划、建设也带有强烈的军事化色彩,在全国开辟了大量的道路(条条大道通罗马)来解决军队的集结和物资运输问题。

  【君权化特征】到了罗马共和国后期和帝国建立以后,城市更成为统治者、帝王宣扬他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等成为城市空间秩序组织的核心和焦点。罗马城是君权化特征最为集中体现的地方,重要公共建筑的布局、城市中心的广场群乃至整个城市的轴线体系,一起透射出王权至上的理性与绝对的等级、秩序感,象征着君权神圣不可侵犯,这与东方帝国的城市特征有着本质的一致。

  城市规划思想的两个特点:

  【凸显永恒】与古希腊广场的自由、凌乱、不规则相反,古罗马人娴熟的运用轴线的延伸和转合、连续的连廊、巨大的建筑、规整的平面、强烈的视线和底景等空间要素,使广场群形成华丽雄伟、明朗而有秩序的空间体系。

  【大比例模数手法】为了彰显繁荣与力量,使城市建筑显现出一种崇高感和震撼感,古罗马的许多广场、斗兽场、公共浴室、宫殿等都达到了超人的空间尺度和规模,远远超过了其实际使用功能的需要。

  第三章 文明涅槃:中世纪的城市规划思想

  5—10世纪,西欧的社会与文化极端破落,经济形态退回到农业自然经济状态,所有国家名存实亡,甚至连古罗马城的人口也从极盛时的100万左右降到了4万。基督教则全面占领了欧洲社会的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

  在中世纪几乎所有不同规模的城镇中,都呈现出非常一致的格局:

  哥特式教堂占据着城市最高的地势、最中心的位置,并凭借其庞大的体量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道路基本上以教堂和周边广场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去,形成蜘蛛网状的曲折道路系统,而教堂成为了中世纪城镇中唯一的纪念性、标志性建筑。

  第四章 重启心灵:文艺复兴

  待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