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王朝》读后感10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王朝》读后感1000字

2021-02-08 03:31: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王朝》读后感1000字

  《王朝》是一本由(英) 汤姆·霍兰 (Tom Holland)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548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0-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朝》读后感(一):纠错

  1.第33页,第15 行,“阿庇亚斯”根据前文应改为“阿庇乌斯”。

  2.第183页,世系表中,维普萨尼亚上面的竖线应在提比略上面。

  3.第210页,倒数第七行,埃及人丝毫不通希腊语,希腊语应该改为拉丁语。

  4.第247页,第一行,祖母应改为外祖母。同页的“大伯哥”这个翻译简直让我无语。

  5.整本书都将约定俗成的释奴翻译成被释奴,emmm……

  《王朝》读后感(二):帝制打开了欲望的魔盒

  

共和时代的古罗马终究是一个权衡的政体,元老院与人民之间的制衡,实际上就是左派和右派间的制衡。除此之外,地方行省与罗马之间的权力制衡,法律也依然起着净化权力的作用。 然而,奥古斯都开启了帝制的魔盒,他有着惊人的自我克制的神力,将魔盒中邪恶的部分自我消化了。尽管如此,魔盒打开之后,并没有任何权利可以制约,也没有随时关闭的机制。此时的元老院与人民类似于共济会,已经无力统治这个帝国,然而,他们却依然有否决能力,即通过刺杀和政变的纠错机制。帝制初期的古罗马,布满了阴谋和叛乱,丝毫看不到比共和时代更优越的体制。

卡里古拉和尼禄,这两位昏庸的皇帝彻底葬送了恺撒-克劳迪乌斯王朝的一切。几百年的古罗马的权利制度,对个人欲望的压制是极其严苛的,然而,从提比略的晚年开始,魔盒彻底打开,帝王们不知所措。将欲望捧在手心藏起来,是如此的可惜。而将它们加以利用,又是如此的刺激。权利脱离了制约,帝国便丧失了理智。作者汤姆霍兰,将这四位皇帝都比作了艺术家,而艺术本身,是与理性背道而驰的。

古罗马帝国将何去何从?神君奥古斯都的血脉断绝之后,谁才能接过新的王朝?基督教将扮演怎样的作用?帝王究竟如何面对元老院与人民?古罗马的世界又是如何影响之后中世纪时代的变迁?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王朝》读后感(三):凯撒家族的历史

  在这本书中,作者将事实与传闻相结合,记述了凯撒家族的六位主要人物:凯撒、奥古斯都、提比略、卡利古拉、克劳狄乌斯、尼禄。他们性格迥异,遵循古代美德传统,第一公民身份行使皇帝实权,将和平带给罗马,将共和形式上恢复的奥古斯都;性格沉闷,不愿取信平民,后期逐渐黑化的提比略;与元老院撕破脸皮,开玩笑过度被刺杀的卡里古拉;依靠被释奴统治,关注平民切身利益,开建各种工程的克劳狄乌斯;爱好表演的疯狂艺术家尼禄。

  还有几位性格突出的女性:莉薇娅、尤利娅、阿格里皮娜。为了克劳狄家族利益而不断在背后出力的莉薇娅,最终成为一名尤利安。她是否后悔对尤利安后代痛下杀手呢?奥古斯都唯一的女儿尤利娅,婚姻一直是父亲的工具,因为通奸而被流放。唯一被流放还能返回罗马,重新获得权力的阿格里皮娜,成功将儿子推上皇帝宝座,却凄惨的死于儿子之手。第一次阅读有关罗马历史的书籍,被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吸引。 从共和国末期走向前期帝国时期,凯撒家族在奥古斯都的英明领导下,成为第一公民家族。因为罗马公民对君主的痛恨,拒绝被统治,凯撒家族实质上是没有采用皇帝头衔的实际掌权者。在他们的统治下,罗马的疆域不断扩大,将高卢、日耳曼、埃及等行省纳入版图。书中记录了凯撒家族开疆拓土的过程。 除了描述凯撒家族给罗马带来的贡献与灾难。书中还记述了尤利安和克劳狄两大家族的纠葛,为了家族利益,莉薇娅通过各种手段帮助儿子提比略继位。提比略解决掉好几位尤利安家族的人。阿格里皮娜将着奥古斯都血脉的尼禄送上皇位。一如其他皇权统治一样,凯撒家族利益斗争也很残忍血腥,也有着现在不能理解的荒谬。例如奥古斯都在遗嘱中将妻子莉薇娅收养,尼禄弑母之后还把自己塑造成神话英雄等。 全书着墨最多的还是奥古斯都,记述他一生的丰功伟绩,他为继承人所做的努力。通过对凯撒家族进行详细的记录,可以一窥罗马从共和时期往帝制时期转变的那段历史。

  凯撒家族的每一位人物各具特色,用独特的方式被铭记。正如书中最后一句话“哪怕不一定神圣,也一定不朽”。

  《王朝》读后感(四):凯撒家族及其帝国时代

  汤姆·霍兰(Tom Holland) 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写过《卢比孔河》、《波斯战火》等多部著作,其中《卢比孔河》、《波斯战火》均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本书——《王朝:凯撒家族的兴衰》于2020年10月由甲骨文丛书,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从内容上讲,它将罗马帝国具有凯撒血统的五位皇帝从帝国建政到尼禄死亡一一进行了介绍。霍兰有强烈的自己的观点,他从史料中获得了他所需要呈现给读者的东西,且并未陷入晦涩的争议或证据中。在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奥古斯都,提比略,卡利古拉,克劳狄乌斯和尼禄的事迹,霍兰对他们的皇帝生涯和政治遗产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首先是奥古斯都,他是凯撒的外甥,后来成为他的养子。由于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凯撒被愤怒的贵族暗杀。奥古斯都在成功争取到自己的继承权之后,他结束了困扰罗马数十年的内战,为帝国带来了和平、繁荣与稳定。他与莉薇亚的婚姻使得朱利安家族与克劳狄家族团结在一起。这一联姻增强了奥古斯都的合法性。作为维持秩序和和平的条件的交换,奥古斯都将他的愿景强加于罗马社会。他的观点基本上是保守的。尽管避免了君主制的出现,但他一直在寻找直系亲属的继承人以传递权力。 为了保持自己的政治地位,奥古斯都采取了很多措施,这些措施在未来产生影响。首先,元老院逐渐失去了很多权力,从本质上讲,它成为橡皮图章,为奥古斯都的篡夺提供了合法性。其次,奥古斯都依靠军事力量获得了真正的力量。第三,由于执行官和他的领导班子的任期很长,政治活动的范围被缩小到一个很小的朝臣圈子,例如阿格里帕。第四,奥古斯都被视为活着的神,也增加了他的合法性,并将皇帝置于罗马礼仪的中心。 提比略接任后,他试图将奥古斯都的创新与旧方法结合在一起。在霍兰看来,他是这一代人中最伟大的将军,也是温和的传统主义者。不幸的是,作为一名军人,他缺乏奥古斯都在元老院管理方面的专长。直到他统治时期的末期,他的执政权才开始下滑,特别是在他永久退出罗马之后。这使禁卫军的支持至关重要。在卡普里岛,在他杀死或流放了这个家庭的其余成员之后,就让卡利古拉继位。 卡利古拉宣布自己拥有绝对的权力和神性,以侮辱其余贵族为乐而忽视了帝国。卡利古拉被暗杀证实了禁卫军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后者选择了将被蔑视的克劳狄乌斯推上皇位。在他的任期内,恢复共和国的最后希望消失了。 克劳狄乌斯的继任者尼禄谋杀了自己的母亲和这个家族的许多其他成员。随着尼禄被暗杀,凯撒家族帝系终结,军队和禁卫军成为罗马皇帝的最终仲裁者。 霍兰还提到了皇帝周围的形形色色人等。例如,对女性的作用进行了介绍。莉薇亚作为奥古斯都的妻子,就好像是一个尽职的护士长,充满母性的光芒。而尼禄的母亲阿格里皮娜更像是一个野心家。此外,霍兰还讨论了皇帝及其朝臣的种种荒诞行为,尤其是关于欲望方面。 这些段落看起来有些令人瞠目结舌,原来还可以这样。 总而言之,《王朝》是一本读起来很有意思的书,值得推荐。 扩展阅读的话,推荐看看甲骨文丛书的《凯撒》和《奥古斯都》,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罗马十二帝王传》、塔西佗《编年史》、蒙森《罗马史》等,中信出版社的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霍兰《卢比孔河》等也是极好的参考读物。

  《王朝》读后感(五):凯撒家族的内斗史

  

我看这本书之前对罗马帝国的了解比较少,只知道非常有名的凯撒和奥古斯都,其余的都不清楚。这本书非常适合我这样的小白阅读,行文比较友好也不枯燥,人物多而不杂乱,不会陷入记不住名字的状态,描写战争场面的时候不会被地理位置与战略布局搞得一头雾水。全书从凯撒讲到尼禄,对尤利安·克劳狄家族里比较有名的人物也有较多的描写。我接下来准备看另外两本《凯撒》《奥古斯都》来作为这本书的补充。

封面

奥古斯都家族

在这本书里你看不到像神一样完美的罗马君主,每个人都具有人类的胆小、恐惧、自私、猜疑、享乐、放纵、阴暗、变态的一面。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花边绯闻和小道消息,没有什么比把神一样的君主拽入人间、染上污浊更令人兴奋与刺激的事了。

关于凯撒家族的皇帝历史上的评价太多啦,我就不再多说。主要谈谈我看完这本书的一些感想吧,以下涉及剧透。

尤利安和克劳狄家族的结合始于奥古斯都,但在后面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来,即使这两个家族已经水乳交融、无法分清彼此,当面临最高权力的争夺时也斗的你死我活。尤利安和克劳狄的后代仍然忠于自己的家族。莉薇娅和提比略几乎快把奥古斯都的后代残害殆尽,而唯一幸存的男性卡利古拉也把提比略的孙子直接铲除。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在面对最高权力时,都无法放手。即使拥有了最高权力,仍然担心旁系后代夺走属于自己家族的无上荣耀。就是由于这种状况,导致了越是接近权力中心的贵族,越容易被政治斗争迫害,几乎没有几个尤利安·克劳狄家族的后代圆满的寿终正寝。

同样也是因为激烈的权力斗争,导致幸存下来的继承人基本上都没有经受过良好的教育。这让我看到,奥古斯都以后的罗马继承人,基本上就是一个比烂的世界。我曾以为提比略已经够残暴与阴暗的了,结果跟卡利古拉一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我以为克劳狄乌斯是个残疾人,还被自己的母亲嫌弃,成长环境比较差,应该也是个昏君吧。但至少他攻打了大不列颠,修缮了罗马城的排水管道,还组织修建奥斯提亚的大型深水港口,履行了对罗马人民的职责。最后的继承人尼禄,也许他当一个贵族艺术家会更好,也许会留下令人称颂的名迹。当然,罗马在奢华再美好,也是建立在剥削各行省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一直攻打和掠夺财富,怎么撑起这个绚烂华丽的罗马城呢?当行省再也负担不起罗马这个销金窟时,也就是凯撒王朝大厦将倾之日了。

  《王朝》读后感(六):人们都说,富不过三代……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也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他死之后,罗马共和国随即也走到了尽头,代之而起的则是罗马帝国。而罗马帝国的第一任皇帝就是他的甥孙、养子和第一继承人。虽然凯撒并没有担任过皇帝(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却是一位事实上的皇帝,所以后世称之为凯撒大帝,并且以其卓越的才能成为了罗马帝国当之无愧的奠基者。

凯撒的一生功勋卓著,曾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但凯撒在政治上并没有能够向前一步。虽然形同皇帝,但到底不是皇帝,难免会有不少制约,甚至于公开、秘密的反对者。最终,公元前44年,恺撒遭到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的暗杀而身亡。

假如凯撒没有遭到暗杀,假如他有机会向前跨出一步,就像之后的屋大维一样,成为一位真正的皇帝,那么。历史又会如何演绎呢?但种种假设仅仅只是假设,没什么用。历史不是银幕,历史也不容许假设。凯撒之后,威名犹在,他的名字甚至曾经成为皇帝的称号(比如在罗马帝国,在德意志帝国以及俄罗斯帝国)。名字还是他的,但实际的利益却不是他的,而是属于屋大维·奥古斯都、提比略·尼禄、卡利古拉、克劳狄乌斯·日耳曼尼库斯、尼禄·日耳曼尼库斯。只不过,顶着凯撒之名、开创了尤利安·克劳狄王朝王朝统治的几任皇帝。除了屋大维略有大志、提比略曾经攻打不列颠,接下来的,却一个不如一个,尸位素餐而已。王朝之名其实不副。

当然,罗马帝国虽然表面上是男人们的世界,实际上却不尽然。假如忽视了莉薇娅们的存在,忽视了那些女人的作用,尤利安·克劳狄王朝又怎么会存在并且持续下去呢?一度成事,但终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处理不好方方面面,包括自己,包括婚姻,就难免会突逢变故。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导致突变。

虽然这个王朝的名声其实并不怎么样,运气也很一般,但凯撒的名字既然被传承了下来,罗马城也并不是一天才建成的,所以,罗马帝国还是可以持续下去,尤利安·克劳狄王朝也传递了五位皇帝。在外人的眼中,可谓巍然屹立——其实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旦被戳穿,再强大的帝国也会面临危机,更无须说,帝国的基础并没那么牢固,形形色色的反对者、野心家以及蛰伏者总是蠢蠢欲动,历任五代皇帝、罗马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尤利安·克劳狄王朝——最终迎来了土崩瓦解的那一天。

有一句中国俗语叫“富不过三代”,尤利安·克劳狄王朝传了五个皇帝,实质上却仍然没有躲得过“富不过三代”的结论。假如,屋大维开始,他之后的哪一位皇帝,哪怕有他一半的能力和水平,大概就会是另一番光景了。历史其实不仅记住了凯撒与屋大维,其他的人,也会在历史的记录簿上留下自己的一笔,只不过是淡一点、再淡一点,终至于了无痕迹而已。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独一无二只是偶然。中外其实都是这样。在《王朝:凯撒家族的兴衰》一书中,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姆·霍兰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就像曾经很多港台电视剧最喜欢声明的“如有巧合,纯属雷同”一样,凯撒家族的这部兴衰史,虽然台上的几位看似都颇有个性,但是魅力和能力显然都非常有限,甚至呈现出衰减的态势,其实值得记住的却实在没有多少。

  《王朝》读后感(七):一篇开箱式书评

  关于书评,之前看过别人写的书评,大部分都是以读后感的形式讨论一下自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想法。这次我想做一次新的尝试,就是在没有全部读完这本书的情况下去写一篇类似于购物开箱这种评测型的书评。

  记得曾经有一个人问过我,甲骨文的书不是有电子版的吗。电子版携带容易,又不会有纸质书的缺点。你为什么买那么多纸质书。我记得我当时回答他:因为装帧。因为如果甲骨文的书没有装帧就失去了一半的灵魂。哈哈!

  正文开始

  首先说一下这本书的装帧。刚打开快递包装的一瞬间,首先映入我眼帘是镭射字体的“王朝”两个字,一股浓烈的甲骨文的味道。再继续打开护封,没错!这个味道更浓了。封面的“王朝”也是镭射的。不过颜色从护封的青蓝渐变改成了红黄渐变。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每本的字体颜色都是独一无二的颜色组合。有的话请评论区告诉我!

左侧为护封 右侧位封面

  接下来,我们走进正题,开始看看书的内容。刚到手的时候粗略的翻了一下。这本书整体有将近480页,除去后面的60页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正文将近有420页。内容不算多,共有七章。从时间顺序分别讲述了凯撒、奥古斯都、提比略、卡利古拉、克劳狄乌斯、尼禄——从共和时期到帝国时期——六位领导人(应该叫元首或第一公民)的生平。目前我用了四天时间读了大概300页,个人觉得因为这本书仅仅400余页。想仔细的叙述将近200年的历史是肯定不够的。作者仅仅是以国家形式为画板,以皇帝本人、元老院、罗马公民之间的博弈为笔墨。描绘出罗马共和国是如何走向罗马帝国这幅完整画卷的。关于内容只能剧透这么多,有兴趣的可以买一本来读。

目录

  最后做一下总结,个人觉得,现在市面上关于古代罗马历史的书很多。大部分应该都是以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为蓝本。还有好多关于这几位元首的纪传体的书。比如甲骨文的另外两本《凯撒》、《奥古斯都》。如果你以前没读过关于罗马历史的书籍,这本《王朝 凯撒家族的兴衰》是你不二的选择。但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那这本书我觉得可以作为一本查缺补漏的选择。

  :这本书有一个让我很纠结的问题:就是这本书的封面那个图是凯撒的雕像。但打开扉页之后的却是一幅装满无花果的盘子的图,无花果是奥古斯都的最爱。

扉页的图

  我想封面和扉页的内容不应该跟书中的主要内容相关联么。为什么会有封面的凯撒和扉页的奥古斯都这种并存的设计?而读过此书后发现书的内容大部分却都是在讲奥古斯都。我觉得是不是应该把凯撒的封面换掉或者把六个人的雕像都换上。

  《王朝》读后感(八):王朝那些事儿

  

关于罗马帝国的历史,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书籍涉猎,角度从人物评传到通史叙事,不一而足。本书重点不在于描述罗马帝国的文治武功,而是通过叙述罗马帝国历史上前五位皇帝(奥古斯都、提比略、卡利古拉、克劳狄乌斯、尼禄)的事迹,勾勒出这段波澜壮阔历史里的阴谋与野心、背叛与贪婪,以小见大,读罢不禁让人毛骨悚然。这本书的惊艳之处在于汤姆霍兰优美的语言,读起来非常流畅而且很有画面感和冲击力,绝对是一本不一样的罗马帝国史。

王朝封面

第一位隆重登场的是奥古斯都,一头披着羊皮的狼。在共和外衣的遮掩下,奥古斯都暗度陈仓,消灭了安东尼等对手后,罗马开启了帝国模式,和平与繁荣开始降临,他开始大权独揽,元老院自此成为了奥古斯都可以任意操纵的机器,各种名誉头衔纷至沓来,“第一公民”“祖国之父”等。但是其表面还是需要伪装,至少还不至于与共和国的传统美德彻底决裂。他是善于玩弄权术的高手,通过建造神庙等公共建筑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统治地位,近乎成神。

第二位是提比略,一头自卑的狼。他曾是一名在罗马帝国东方取得过辉煌战功的将军,但是这些成绩与奥古斯都的伟大功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他一直生活在奥古斯都耀眼光环下,因此非常多疑且自卑,由于嫉妒日耳曼尼库斯的才能而将其调往东部行省安条克,最终被皮索谋害,虽然没有直接证据指向提比略,但其对皮索的处理也难以逃脱杀害日耳曼尼库斯的罪名。提比略还流放了奥古斯都的外甥女阿格里 皮娜,发起狠来六亲不认,其本质还是在于他自卑与多疑的性格。

第三位是卡利古拉,一头作死的狼。卡利古拉在登上帝位之前与纵情声色的提比略同住在卡普里岛,所谓近墨者黑,他所学的不是治国之术,而是各种娱乐项目。在他统治之下,他撕下了与元老院的最后一层面纱,完全不把元老院放在眼里,任性而为,虽然兴建了不少公共工程,但是大多成为他标榜功绩的玩物。在他看来,在竞技场内的残忍厮杀只是为他提供笑料的来源,甚至禁卫军统领卡瑞亚也多次被其嘲弄为“娘娘腔”,他本人最终也死于卡瑞亚的剑下,正如书中说的“他的玩笑开大了”。

第四位是克劳狄乌斯,一头亲“民”的狼。卡利古拉死后,他被“黄袍加身”,成为罗马世界的统治者。他缓解了卡利古拉时期与元老院之间的紧张关系,大力起用那喀索斯、帕拉斯等被释奴协助管理帝国,大力兴建各类便民公共工程。在其处死出轨的前妻后,迎娶侄女阿格里皮娜,阿格里皮娜之所以会答应这桩婚事也是因为她心怀鬼胎,利用儿子尼禄攫夺权力,克劳狄乌斯最终的死因或许也于阿格里皮娜有关。

第五位是尼禄,一头凶残的狼。他擅长弹七弦琴,擅长写诗,雇佣歌手教自己唱歌,谁会想到一个如此有才艺的青年会如此凶残与暴虐。尼禄登上帝位很大原因是由于她母亲的“功劳”,甚至他的婚姻也是母亲的安排。他为了摆脱母亲的影响,在权力的面前他肆无忌惮,弑母杀妻,他把所有的道德抛弃,把所有的人性泯灭,或许他的畸形的性格承继了母亲的奸诈。正是由于他这些离经叛道的“艺术气质”,最终终结了克劳狄王朝的统治。

罗马帝国从来都不是外表看起来那么的光鲜亮丽,而是各种暗流涌动,幸好汤姆霍兰为我们揭开这层历史的迷雾,让我们深入罗马宫廷,探寻背后各种不为人知的阴谋与背叛,了解一段真实的权力的游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