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王的游戏》读后感100字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女王的游戏》读后感100字

2021-02-09 03:01: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女王的游戏》读后感100字

  《女王的游戏》是一本由[英] 莎拉·格里斯伍德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页数:4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王的游戏》读后感(一):巾帼不让须眉的年代

  

《女王的游戏》英国历史作家莎拉∙格丽斯特伍德一部讲述16世纪欧洲权势女性的著作。切入点小,架构却宏大,既展现了欧洲史的恢弘,也诠释了女权的兴起,是从女性角度了解欧洲史的一部非常不错的著作。

全书整体脉络清晰,全书一共7个章节,围绕16世纪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女性这一主题,按照时间线推进,从1474年-1572年分了六个章节,第七章是写1572年以后的。每一个章节都描写了伊莎贝拉一世、阿拉贡的凯瑟琳、玛丽∙都铎、路易丝∙萨伏依、纳瓦拉的玛格丽特、让娜∙德∙阿尔布雷、伊丽莎白一世等在那一个时间段里面在欧洲政坛和战场叱咤风云的女性。此外,作者以开创西班牙霸业的伊莎贝拉一世为开端,然后以开启日不落帝国,重创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收尾,仿佛是一个轮回,颇有深意。书中还有大量精美的插图,帮助读者了解每一个主要人物以及其关联人物,这个设置其实非常好,因为说实话全书涉及的人物很多,而且他们的中文译名都很容易搞混,如果没有图片对照的话阅读思路很容易乱,因此丰富的插图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本书作者有着深厚的历史功底,对于一些16世纪欧洲知名女性刻画入木三分,不管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抑或是不太熟悉的人物,能描述得惟妙惟肖。我认为虽然这是一本以欧洲历史为蓝本的书,但是不妨站在世界史或者是东西方史的角度来阅读更能体现这本书的价值。比如,我们可以把书中描述的这些欧洲权谋女性与中国历史上的权谋女性作个对比,比如武则天、慈禧太后、冯太后、宣太后、吕后等等这些掌握过至高权力的东方女性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可以发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又比如我们可以作一个横向的对比,16世纪的东方,中国是经历了土木之变、夺门之变等历史事件之后的明朝中期,日本则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战国时代,但是这一时期的东方,女性却没有像欧洲一样集中登上政治舞台,这其中的原因也值得读者思考,当然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得到启发。

  《女王的游戏》读后感(二):风中的女王们

  

推荐这本书给喜欢欧洲历史,女王们争夺权力的故事。

其实以前有部美剧《风中的女王》,画面也非常的好看,每一帧都可以截屏成为桌面。里面的服饰精美,人物关系复杂,同样的,故事情节真真假假,艺术加工了的,但也可以说明,欧洲王室的一些特征。

我感觉自己该思维导图拿出来了,慢慢一个一个人物比对着看。不然绝对被人物弄混。值得读的人物历史书。

开始试着打开这本书了两次,努力的往前面看了,都记忆无果。没有办法继续下去。人名太多重合,人物关系太复杂,毕竟皇室系统里面,大家都是亲戚。姓氏差不多,名字差不多。继承权我也没太弄清楚。只知道大家都有不同大小的继承权。谁一死,马上权利的继承又变得不一样了。所以,除了身在其中,可能真的很难去理解这些事物了。

但是,后来我使用了思维导图这样的工具之后,能够读懂第一章节里面的人物关系和情节了。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和安妮-博林。

书里面描述的内容是欧洲那边的女王,继承王位。

各种女王为了争夺自己的王位,希望能够争夺更多的权利,使用各种手段,能够保存自己的权利地位,甚至要和自己的丈夫去争夺职位,自己的兄弟、父亲、丈夫都是自己潜在的对手。一旦他们死完了,王位就是自己的了。

讲述的也是16世纪欧洲历史上那些争夺王位的女性们。

她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也许从婴儿时代起,也许从两三岁开始,王位的争夺就已经开始了。有的时候,甚至是在娘胎里面,争夺已然开始了。每一个女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都做过或大或小的让自己也许后悔的事,也许不认亲人关系的事,女性在那个权利的争夺时代,最好的夺权之路,常常是通过嫁人,嫁给越来越有地位的王权。也许这位对象年龄比自己大两轮,也没关系,一旦他死后,便可以继承所有的物品,自己的后代也可以继承爵位,她们的婚姻常常是政局的选择,常常是父亲的选择,母亲的选择,强强联合,欧洲的贵族女性结婚的对象常常是自己的叔侄。不论年龄,只要地位匹配。

  《女王的游戏》读后感(三):女王的游戏,游戏中的女王

  

我看完本书的感觉有:压抑、累。本来期待读本书能够了解女王的日常生活、处理政事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女王的游戏到底怎么进行的......可是读完本书后,我的感觉是除了“童真女王”能履行女王统治之外,其他的女性统治者都是男性统治者的棋子,在别人的游戏中度过一生。所以我觉得与其说是“女王的游戏”还不如说是“游戏中的女王”。 之所以说压抑,并不是因为本书的表述有问题,而是从我作为一名女性,一名妈妈的角度来说的。纵观欧洲王室的各位女王和女摄政,名誉、地位、金钱等方面的高贵和富足在书中有一些描写但这不是我想知道和想象的。我从本书中了解到的是她们的婚姻生活多数不由自己做主,要经由男性统治者左右,有的甚至三四岁就要身赴异国他乡,完成联姻。她们对婚姻和丈夫的美好期盼大多以失望告终。很多女王和王后在失去丈夫后都要被逼着二婚三婚甚至四婚,她们成了巩固政治和维持夫国对她们嫁妆统治的棋子。 让我感到压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书中女王们频频面临的死亡。当然,这是人类历史卫生、科学等不发达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主人公们可能也见惯了这种死亡。当时人们的生命力即使没有中国电视剧中的尔虞我诈、下毒巫蛊可能也短暂而弱小。可是当我看见衣食富足、养尊处优的贵族阶层都尚且如此,不由得怜悯当时欧洲各国的平民生活状况。 说读完本书累,在此,我并非是否定本书的专业和表述的清晰,而是感觉本书真的需要做些调整才能更方便地让作者理解弄清楚。 首先,鉴于外国人姓名的长度和重名率,书目在前面做一个人物系谱图和国家或者领地的标注比较方便。我感觉书中很多重名的女性,作者用的是地名加姓名的形式来区分,不如在书的前面附加上人物的图画和国家的插图,能更方便读者区分。这样既能区分好人物也能直观的了解欧洲各国的位置和关系。 其次,原谅我对外国面孔有些脸盲,所以我觉得书的彩页全部在中间位置,如果把各位女王的画像出现在人物出场时,更方便区分识别。 再者,书中多次出现安娜的《教导手册》,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女王们究竟受到一些什么样的教导?如果能简单介绍一下《教导手册》,或者摘一些片段,能让读者更方便地了解女王和女性统治者。

中国有句话说“自古红颜多薄命”,这是男权社会的产物。欧洲这些女王们看似是国家的主宰,高高在上,也只是看似。

  《女王的游戏》读后感(四):16世纪欧洲政坛的女性领导者

  

16世纪的欧洲,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一世女王,苏格兰的玛丽斯图亚特女王,还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政坛,女性统治者纷纷秉政,犹如井喷之势。这本书为什么要叫《女王的游戏》,我想就是16世纪欧洲的这些女性政治家,善于玩弄权术,操纵局面,把治国理政这种严肃烧脑高风险的事业玩成了一种游戏,多少男性都被玩弄于女王们的股掌之上,成为她们的政治手段中的工具人。就像《红楼梦》里说的“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鉴于书中讲述了众多女王的故事,限于篇幅,我只想谈谈印象最深刻的欧洲女王--英格兰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女王一生未婚,被称为“童贞女王”,这一点众所周知,她勤于政事,把一生献给了国家,但是这并不妨碍女王拥有自己的蓝颜知己--御马官(也就是弼马温),罗伯特达德利,而且未婚也成了女王政治游戏的优势,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还可以把蓝颜知己作为一张挡箭牌来打。比如,书中谈到伊丽莎白“长期玩弄这样一个游戏--以自己的婚姻为诱饵,东摇西摆,举棋不定,而事实也证明这是她最为有效的外交手段。”而且因为觊觎英国皇位和国际政治联姻的缘故,外国求婚者众多,那么女王就把自己的蓝颜知己搬出来说自己有心爱的人,等到这些求婚的人离开,女王又一脚把蓝颜知己踢开。就这样女王使用这种游戏和催婚的议会以及国内逼婚的大臣周璇了十多年。在地缘政治领域,伊丽莎白女王考虑到北部邻国苏格兰的影响力,希望介入亲戚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婚姻,尽管自己还被国内一些人催婚的情况下,还是充当一回皮条客,这次伊丽莎白又把自己信奉新教的蓝颜知己罗伯特达德利搬出来,希望玛丽能够和这位已经晋升为勋爵的自己的好朋友结婚,甚至提议玛丽,罗伯特和自己像一家人一样共同生活在英格兰宫中,伊丽莎白还非常乐于承担三人的日常花销,因为通过这种婚姻捆绑可以和自己的妹妹以及蓝颜知己团聚了。从伊丽莎白的角度看,这样一来可以一举多得:反正自己已经打定主意单身一辈子,把自己的女王妹妹嫁给自己最爱的男性朋友,避免了自己被迫出嫁的窘境,而且玛丽还会随夫信仰新教,把苏格兰变成一个和英格兰一样信奉新教为主流的国家,避免两国之间因为宗教差异问题而起争端。帮助妹妹解决了人生大事又顺便帮了好朋友一个大忙,这种既利己又利人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但是伊丽莎白的想法对于妹妹玛丽来说,实在是太无礼了。我读到这里,都觉得伊丽莎白女王实在是太逗了:她这种想法说白了就是两女侍奉一夫,自己又能进退自如,可是别人都是傻子吗。果然,后来玛丽假装考虑罗伯特,伊丽莎白信以为真,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了促成这桩婚姻,她甚至再次加封罗伯特,从勋爵提升为伯爵,好匹配妹妹玛丽女王的身份。结果在爵位册封仪式上,玛丽对伊丽莎白的提议很冷漠,罗伯特也对这场相亲不热心。整个相亲结婚的计划落空了。

尽管伊丽莎白女王做了那么多疯狂的事情,但是有些事情却是这本书没有提到的。伊丽莎白女王除了关注欧洲的局势,加强和欧洲国家王室的联系,还非常重视欧洲之外国家的外交工作,比如和奥斯曼帝国苏丹的交往。值得注意的是,伊丽莎白女王对中国的兴趣也促使她付诸了行动,1596年已经63岁的她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使者约翰·纽伯莱带给34岁的明朝万历皇帝,信中表达了英中两国更好开展贸易往来的愿望。可惜的是,约翰·纽伯莱在途中遭遇不幸,虽然信件没有丢失,但是却成为伊丽莎白一世的终身遗憾。那封信,在送往中国的途中,遇到大风暴,葬身于大西洋海底。一直到1978年,这封沉睡了380年之久的信才被人打捞起来。此后,信件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1986年,这个未了的心愿由她的后人,现今英国温莎王朝的另一个伊丽莎白女王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实现了,她把这封信作为国礼成功带到当时中国的领导者。不能不说,女王的游戏和遗产其实一直在传承上演,而不仅仅是在成就16世纪的欧洲历史。

女性从政甚至成为最高领导者,从历史传承和文化观念以及生理结构,体力,家庭角色的限制来说,都不是优先选择,甚至会出现“女主国疑”的说法。但是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16世纪欧洲一大批与传统女性形象不一样的优秀的女性领导者,她们把政治玩成一种艺术或者游戏,甚至忘情投入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可以不顾了,也许这就是“王权与爱无法共存”。但是她们在当时乱世的洪流中,力争上游,勇于担当,敢于牺牲的行为诠释了“只有比别人付出的多,才能比别人得到的多”的拼搏精神。女王的游戏在今天也并没有过时,现代欧洲英国,德国等国还不时出现女性领导者,这证明在国际政治这种大场面中,女性一样也可以把整个国家扛在肩膀上。总之,作为一本多人物历史传记,这本书的内容和情节安排是精彩和扣人心玄的,唯一的不足我想就是太多的欧洲人名,地名,错综复杂的欧洲王室的关系和各种宗教用语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友好,感兴趣的小伙伴其实可以绘制一个帝王世系图和人物关系图出来,便于理解那段精彩纷呈的欧洲历史。

  《女王的游戏》读后感(五):“玫瑰”的战争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被称为一时瑜亮的“四君主”,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和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大帝,他们在欧亚大陆纵横捭阖,引导者欧洲的发展和命运。

这是一个宗教变革的时代,马丁路德掀起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对于不同的宗教信仰的选择,决定了很多欧洲国家的历史,也决定了同时代众多人物的命运。

这更是一个杰出女性统治者叱咤风云的年代,从“武士女王”伊莎贝拉开始,一代代母女、师徒之间进行了权力的传承。从伊莎贝拉的女儿阿拉贡的凯瑟琳、再到凯瑟琳的女儿玛丽∙都铎;从法兰西的公爵遗孀路易丝∙萨伏依到她的女儿纳瓦拉的玛格丽特,再到玛格丽特的独女让娜∙德∙阿尔布雷以及她的仰慕者安妮∙博林,最终到安妮∙博林的女儿“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她们有的作为摄政,辅佐自己的儿子、侄子;她们有的隐藏在幕后,却担当着国家的实际管理着;她们有的作为女王,直接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力,但是她们都站在国家内政外交乃至战争的前沿,站在宗教改革的风口浪尖。

然而,她们的命运轨迹却不尽相同,阿拉贡的凯瑟琳和安妮∙博林,在亨利八世的宫廷中争宠,却最终落得双双香消玉殒,而她们之间的斗争,也延续到她们的女儿“血腥女王”玛丽和“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之间;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和萨伏依的露易丝,曾是童年的玩伴,她们绝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她们会各自成为国家的幕后掌权者,一同致力签署«康布雷和约»,终结了西班牙和法国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一直相信英格兰和苏格兰能够达成最终的和解,然而,最终她因其天主教信仰以及威胁到王位,被表姐伊丽莎白∙都铎处死。

在一个男权主导的王室世界,公主是无法自己决定自身的命运的,他们的宿命就是以缔结婚约来换取家族的利益,而她自己的幸福只能听天由命。当他们舟车劳顿,经历一段漫长危险的旅途后到达异国的海岸,余生都要靠取悦即将见到的男人(或男孩)生存下去,必须小心游走于对丈夫的忠诚和对母国的尽责之间。当他们的丈夫去世后,正如安娜∙德∙博热所说“我的女儿,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刻,上帝带走了你的丈夫,让你变成寡妇,那么你也要像其他的女人一样,对你的孩子负起责任;要具备耐心,因为这能取悦上帝;要治理有方……”。对于女性统治者来说,最不幸的命运就是“王权与爱无法并存,君王不可兼拥两者”。女王一旦结婚,就必须交出自己的权力,其命运便不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而如果爱情所托非人,命运则会十分悲惨。所以,那位最著名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才会宣称,“我已经结了婚,而我的丈夫就是英格兰王国”,作为君主,她无疑是十分成功的,然而作为女人,不得不说她是失败的。

16世纪以后,欧洲大陆虽然时而还有女性统治者,但其影响力和数量已远远不能同这个时代相比。时至今日,随着观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政治家登上舞台,希拉里∙克林顿、特丽莎∙梅、安吉拉∙默克尔……而他们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早期女王们流下的财富。正如安妮∙布拉德斯特里特在1643年写下的纪念已故的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的诗句:

女人有价值吗?还是一无是处?

女王的价值是否仍存存留?

没有男子气概,众人曾如此攻讦我们,

而她,证明这是错的,虽然她长眠已久。

都说女人生来不够理性,

曾经罪同叛国,如今方知子虚乌有。

  《女王的游戏》读后感(六):女王的权力是春药,也是游戏

  

《权力的游戏》中龙母与瑟曦,相互对抗,却是殊途同归,虽然观众对于结尾龙母的黑化,都感到震惊与无法接受,甚至要求重拍,但有时候剧集也不比历史更容易改变。似乎中国的女星都有一个演武则天的梦,毕竟那是唯一被认证的女皇,而章子怡在《夜宴》里演的婉后,改编的原型是《哈姆雷特》中王子的母亲,因为演员本身与故事本土化的需要,婉后最终成了最有权势的幸存者,她不需要再依附于男人,离女王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但最终,一把匪夷所思,又无须解释的飞刀要了她的命,终结了婉后的女王之梦,这似乎是电影虚构与历史审慎的双重需要,以及相互合谋的结果。

而在16世纪的欧洲,女王没有这么孤单,虽然还没有夸张到,像迪斯尼动画里的公主一样开睡衣派对,但至少不需要“独孤求败”。英国历史作家莎拉格里斯伍德一直把自己的笔端聚集于历史上的卓越女性,而这一本《女王的游戏》在开头除了大事年表之外,还有份名人录,按国别与地区分为西班牙,法国,苏格兰,英格兰等,所列出的女王,国王,王子,公主,摄政,贵族,改革家,宗教人士,洋洋洒洒,再加上后面正文中出场的角色,应该和七卷《冰与火之歌》中的主要角色大抵相当。而且这些国家的最上层建筑,又是非常习惯于通婚的,基本上大家都是亲戚,只是有远有近,血统有纯有杂一些,如果把欧洲这些国家的高层按血缘及恩怨关系相互勾连画出来,相信应该是一张蜘蛛网的状态。

用婚姻,以及质子来搞好关系,相互制约,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在中国古代也有大把的例子,有被歌颂的,也有酿成悲剧的。而在那时的欧洲,政治的婚姻因为涉及到的元素过多,显得更为复杂。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女人要掌握大权,一般是以太后的名义来辅助幼帝,像武则天那样真正称王的,与其说是奇迹,还不如说是异数。而在欧洲,女人当权似乎没有那么困难,那么需要处心积虑与耐心等待,但也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女王如果结婚,如何处理老公的头衔,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童贞女王伊丽莎白那样,干脆在经历一些情感风波与战争洗礼之后,看破了除了政治之外的红尘,一辈子不嫁人。

而另一个特殊的因素,就是宗教,欧洲的宗教可不像我国古代那样,只是一些典礼上的“司仪”或点缀,连国师都不常有,而是非常重要,甚至是可怕的一股力量。它不是依附于王权的,而是平起平坐,甚至于凌驾于之上的,因为女王与国王充其量不过是人间一块地方,一段时间的统治者,而教会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那是所有地方,可能永恒的精神统治者。这可能也是后来欧美政治更容易接受相互制衡的原因之一吧,不是王权的大一统,更没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口号。而教会在女王婚姻中的作用,自然就不只是主持下誓言仪式,而是之后女王想离婚时,都得征得教会的同意,让人感觉16世纪的女王已经提前享受到了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待遇。

婚礼一般是欢闹与祥和的,食色性也,但人类还有暴力的冲动,并不会永远因为婚礼而克制。《权力的游戏》中的血色婚礼,应该是让人印象深刻,而在《女王的游戏》中也提到了一场由婚礼引发的大屠杀,虽然死掉的大多不是婚礼的宾客,而是天主教针对新教胡格诺派的暴行。那是十六世纪后半叶,为了平息连年宗教内战,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宫廷决定将玛格丽特公主嫁给新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正当婚礼在巴黎举行时,凯瑟琳皇后却下达命令,发动了一场针对新教徒的血腥大屠杀,即西方历史上著名的圣巴托罗缪之夜惨案。

权力是春药,不管是对女王,还是国王来说,而当权力与婚姻中,再加上“宗教”这味药,就更加五味杂陈,很难说清它的配方与疗效,可能开始时是春药,很快就演变成了毒药。世事变迁,虽然女王不断的退出历史舞台,即使留下来的,可能也更多只是一种象征,但权力婚姻与宗教的游戏,就像是象棋一般,还会不断的被继续玩下去。

  《女王的游戏》读后感(七):《女王的游戏》:权力的性别与性别的权力

  

二零一六年底,整个世界的焦点都放在了美国总统大选上,是老牌政客希拉里·克林顿继续民主党执政的辉煌壮举,还是异军突起的前房地产商唐纳德·特朗普继续一鸣惊人?最终,整个世界都感到意外:毫无从政经历的特朗普获胜,希拉里承认失败。对女性主义者来说,希拉里的失败意味深长,他们此前希望西方三大强国,英国、德国、美国能够同时出现女性最高领导人,证明权力的性别可以是“女性”(female),而特朗普的“搅局”令她们愤怒。

对特朗普的当选,观察家们给出了种种解释,而一种看似粗糙但并非毫无道理的观点,同样值得玩味:也许,大男子主义的美国尚未准备好由女性领导,毕竟,这个国家此前从无女性最高领导人。尽管默克尔可以成为反例,不过,英国人对特丽莎·梅似乎不那么意外,因为他们的漫长历史上不乏女王的统治,比如伊丽莎白·都铎、维多利亚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虽然女王的统治愈发趋于形式和礼仪。

不管世界是否准备就绪,迎接更多的女性最高领导人正在西欧和拉美成为常态,比方说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爱尔兰前总统玛丽-麦卡利斯、阿根廷前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夫、智利前总统巴切莱特。相比她们的前任男总统或首相,这些女总统或女首相大多数有口皆碑,至少她们看起来不那么好战。当然,女性成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往往伴随着重重挑战,有的是对其能力的质疑,有的蛮横地指向了其女性身份,认为女性身份意味着缺陷,在这一点上,她们在历史上的女性先驱们感同身受,并不陌生。

类似的现象,其实在16世纪也出现了,今人熟知的纳瓦拉的露易丝、奥地利的玛格丽特、“血腥玛丽”(玛丽女王)、伊丽莎白女王、凯瑟琳·德·美第奇,都属于这个传奇的时代。然而,与最近数十年不同的是,前文提到的常态暗含一个时代背景:男女平等已经成了全球共识。可是在16世纪,男女平等(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在社会上)显然是一种奢望,女性最高领导人不得不面对来自传统和现实、制度和舆论提出的许多挑战。

正如英国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在《女性与权力》一书中所言,尽管存在一个亚马逊女战士的神话,但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权力一直是“男性的”,属于男性(成年的自由公民),并由男性运用(在家庭之外的领域),相形之下,无论地位何其之高,女性都必须接受社会与男性的凝视和塑造,她们应当是忠诚的妻子、善良的母亲,在涉及公共利益的话题上必须噤声,否则就会像佩涅罗珀那样被儿子严厉训斥(见《奥德赛》)。

对男性继承者来说,只要身份合法,没有犯下谋逆罪行,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在先王去世后顺利继承王位再自然不过。可是,女性继承者没有这么幸运。如果她是先王的女儿,那么,她需要成婚,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由理智的男性掌舵,比如血腥玛丽。如果她是先王的遗孀,生有儿子,那么,应由儿子继位,她可以成为摄政,但必须标明自己不会对未来亲政的君主造成威胁,比如凯瑟琳·德·美第奇。如果她是先王的姐妹,那么,她可以成为君主,但以后同样需要结婚,保证国家的主权不会被人夺走,比如总被议会催婚的伊丽莎白女王。

即便顺利成为最高统治者,站在权力顶峰,这同样无法保证她们的统治会安全无虞。因为,在一个本身即为男性设计的制度框架中,她们的女性身份注定了会使其时不时就遭到质疑。首先,女王会遭遇贞洁的刁难,其私生活上的任何不慎都有可能成为一枚定时炸弹,对尚未成婚的女王来说尤其如此,比如“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人们总在猜想她究竟会选谁结婚,直至最终选择放弃。其次,她们的后代的血统在特定的时候也会招人侧目,特别是在其丈夫刚刚去世不久时怀上的遗腹子。最后,在女性等同于软弱的时代,她们需要处理涉及军事和战争的难题,尽管女性往往被视作调解人,而非条约或规则的制定者。

16世纪仍然是基督教的世纪,尽管宗教改革方兴未艾,但是,此前很多基督教教义中保留的偏见依旧得以流传,比如基督教对女性的态度。夏娃受蛇的蛊惑劝亚当犯禁,这最终导致人的祖先被逐出伊甸园,因此,在基督教的理论体系中,女性逐渐与缺乏理性、冲动行事,甚至(堕落的)欲望本身相联系。故,16世纪的女性最高领导人必须与此类宗教偏见斗争。此外,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她们还会在宗教改革这段纷争的历史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或支持新教,或坚守天主教,或走调和二者的第三条道路。

不管怎样,虽然面对无数难以想象的挫折,最终留在史册里的这些女性向我们表明,权力的性别不止是男性,还可以是女性,在某些方面,女性甚至表现得更出色,特别是在缔结和平,而非引发战争方面。此外,她们在对抗现实的同时,也有力地反击了传统,并创造了先例,为后来的女性追求权力提供了借鉴,无论正面还是负面。更难得的是,期间出现了伊丽莎白女王这样强大而积极的形象,使后来者在质疑权力场中女性君主的表现时,都不得不三思。

(发表在《中国妇女报》,2020年9月22日,有改动,链接:http://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20-09/22/072557.html)

  《女王的游戏》读后感(八):Dancing in the Fire,女人与权力的结合

  

本作关注的时间节点是“十六世纪”,但故事其实是从1474年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举起宝剑继承王位开始的。在伊莎贝拉以前,欧洲从来不乏具有统治欲或在宫廷拥有权势的女人,但在十六世纪的角逐场上,第一次涌现出如此之多的女性玩家,虽然她们中的大多数依然沿用摄政的旧模式,代替儿子/侄子/丈夫理政,但也有多位真正登基加冕、实际管理国家的女王。尽管“女王”和“王后”在很多语言里是同一个词,区别却显而易见,往往民众即便可以接受女性凭借男性赋予的婚爵或摄政权执政,也难以认可一个女人亲自登上王座掌握权力,而女王的丈夫则被认为是“她和她的国家唯一稳定可靠的保障”。就算是在有女王先例的伊比利亚半岛,伊莎贝拉的性别依然是极大的障碍,她的丈夫费尔南多也理所当然的以为自己将凭借婚姻获取一顶新的王冠,而不认为自己迎娶了一位女王。事实上选择与女王结婚的男性,无论是国王、王子还是普通贵族,无一不追求共治,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尊称也有助于他们施加影响、取得摄政,甚至可能存在极端情况:当女王与继承人都离世时,王夫可以成为事实国王并将王位传承给他与其他女人生育的后代。一方面人们普遍认为身为女性的统治者必须渴望结婚,另一方面女王的婚姻将带来“谁才是国家主人”的问题,这是每一位女王都需要面对的困境,她们做出了不同的抉择,也将承担相应的后果。

自伊莎贝拉以降,作为一部时间跨度超过一个世纪、拥有十六位主要角色、涵盖半个欧洲的历史读本,作者紧扣女性叙事视角,将那些声名显赫的男性统治者仅仅作为女王们的夫儿/兄弟/侄甥/叔舅,以“传承”和“抗衡”为抓手,聚焦哈布斯堡、法兰西、英格兰和苏格兰,在人物、事件的选择上进行舍取呈现。先看传承,从伊莎贝拉的小女儿阿拉贡的凯瑟琳,到凯瑟琳的独女英格兰的玛丽一世;从与伊莎贝拉差不多同时代的法兰西的安妮和布列塔尼的安娜,到在安妮宫廷接受教育的萨伏依的路易丝,再到路易丝的长女昂古莱姆的玛格丽特,再到玛格丽特的独女纳瓦拉的胡安娜三世,以及路易丝的孙媳凯瑟琳•德•美第奇;从曾作为法国王储未婚妻同样在安妮的宫廷接受教育、同时一度是伊莎贝拉儿媳的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到玛格丽特的侄女奥地利的玛丽,再到玛丽的侄女帕尔马的玛格丽特和外甥女丹麦的克里斯蒂娜;从曾在尼德兰当奥地利的玛格丽特侍女的安妮•博林,到安妮的独女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一世;从阿拉贡的凯瑟琳的姑姐玛格丽特•都铎,到玛格丽特的儿媳玛丽•德•吉斯,再到玛丽的独女(同时也曾是凯瑟琳•德•美第奇儿媳的)苏格兰的玛丽一世,一代代女性统治者们在各自的传系中续写着权力更迭,她们中有的凭借政治智慧巧妙的维系统治、赢得美名,有的则因缺乏政治素养陷入麻烦漩涡,丧失政治生命,甚至终结了性命。

鉴于欧洲复杂的政局和各王室之间的联姻,女王们一面有着既不限于血缘也可能超出客套的“姐妹”、“母女”情义和同为女性统治者的惺惺相惜,一面在国家竞争、家族利益之前选择更优先级别的对抗意识,这样的“矛盾”比比皆是,作者按照年代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四组作重点关注:其一是萨伏依的路易丝与奥地利的玛格丽特,这对童年玩伴的抗衡发生在瓦卢瓦与哈布斯堡争夺意大利与欧陆霸权的大背景下,由于法兰西在国家竞争中落于下风,路易丝也是相对弱势的一方;其二是阿拉贡的凯瑟琳与安妮•博林,这对在半年内相继离世的竞争者争夺的是英格兰的后冠和信仰,安妮短暂的取得胜利却并没有得意太久,而她们之间的矛盾也延续到了各自的女儿身上;其三是胡安娜三世与凯瑟琳•德•美第奇,两名外国人打响了法兰西第一场宗教战争,凯瑟琳以丧失名誉的代价重创胡格诺派,而在她的儿子死亡殆尽后,胡安娜的儿子开创了新的王朝;其四是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一世与苏格兰的玛丽一世,同一座岛屿上血脉相连的两位女王,伊丽莎白砍掉玛丽的头颅以停止对方索要英格兰王冠,却在身后把王位传给了玛丽的儿子。而在玛丽死后十八个月,英格兰海军击败了腓力二世的无敌舰队,尽管西班牙的霸权还将继续保持一段时日,但另一个时代的转折已悄然揭幕,本作以开启了西班牙黄金时代的伊莎贝拉一世始,到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的黄金时代终,用两位名字同源的伟大女王首尾相环,算是颇有意味的手法。

十六世纪前后值得书写的女性统治者远不止本作中叙述的,比如尽管作者将从阿拉贡的凯瑟琳当作伊莎贝拉坚韧精神的继承者来描写,但曾经真正被伊莎贝拉视为继承人并培养的女儿是阿拉贡的伊莎贝拉(非常父权视角的是, 尽管伊莎贝拉的女儿们都出生在卡斯蒂利亚,卡斯蒂利亚也在双王统治中居于主体位置,她们依然按父系被称为“阿拉贡的” );比如在有女性摄政传统的哈布斯堡,奥地利的玛丽亚和奥地利的胡安娜曾先后代她们的父亲查理五世和哥哥腓力二世摄政西班牙,她们的姑妈奥地利的凯瑟琳也曾在兄长查理五世的支持下担任葡萄牙摄政......当然可以理解作者舍取描写对象的选择,毕竟目前的出场者就篇幅而言已显过多,本作更多意义上是大而化之的简单概述,仅能当作普及读本,对这段历史已有了解的读者恐怕不会有多少新的阅读体验,而不了解的读者多半也会头痛于众多繁杂的名字、关系与事件。

另外,作者对多位女王的称呼并没有使用她们更约定俗成的名字,像是选择法语名“让娜•德•阿尔布雷”而不是其最高头衔纳瓦拉女王的“胡安娜三世”;像是选择不符合对国王/女王的称呼习惯、连名带姓的“玛丽•都铎”和“伊丽莎白•都铎”(或许有区别同名的的考虑,但前者通常指亨利八世的妹妹,同样会造成混淆);像是选择婚后称谓“匈牙利的玛格丽特”、“纳瓦拉的玛格丽特”等而不是更统一的出生地名,有点奇怪。而关于名字和称呼的翻译问题就更多了,粗略看来就有不使用通用译名(安妮·德·博热成了“安娜”,托马斯·克伦威尔成了“克兰麦”)、胡乱翻译人物关系(奥地利的埃莉诺、昂古莱姆的玛格丽特、玛丽•都铎都忽而是她们兄弟的姐姐,又忽而是妹妹,随意变化)等等,不但非常混乱,且明显译者不具备翻译历史文本的相应知识。

  《女王的游戏》读后感(九):从女王的座右铭说开来

  

16世纪是世所共知的欧洲大航海时代,新航路的开辟打开了西方人的眼界,殖民扩张和自由贸易如火如荼地展开,欧洲人将触角伸向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可以到达的地方。除此之外,欧洲人生活中的基督教信仰也发生了分裂。马丁·路德掀起了改变深远的宗教改革,引发了欧洲不可估量的变化,世界不再是那个保守自封的世界,科学业已开始抬头,并为经济发展积累了条件。然而,16世纪的欧洲也是一个属于女王的时代,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到英格兰的伊丽莎白,女王的身影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活跃在欧洲大陆各国,演绎并创造了一个个前此从未有过的传奇。

《女王的游戏》书影

在英国历史作家莎拉·格里斯伍德的《女王的游戏》一书问世前,还没有一部书能够以这样宽广的视野,把散布欧陆的女王联系起来,以细腻的笔触深入肌理地探讨她们相似的命运。正是格里斯伍德,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视角,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有关16位女性摄政或执政的的伟大时代画卷。

毕竟距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我们很难揣测并试图理解16世纪曾经鲜活的生命。然而,我们不要忘记,言为心声。历史总会留下蛛丝马迹供我们利用。本书的三位主角为我们留下了三条简短有力的座右铭。这些座右铭的主人分别是奥地利的玛格丽特、萨伏伊的路易斯和英格兰的伊丽莎白,恰巧代表了本书最重要的三个阵营——西班牙、法国和英格兰。其中,前两位是“夫人和约”的主角,后一位则奠定了新教在未来英国的地位。

“残酷的命运让女人变坚强”——奥地利的玛格丽特

奥地利的玛格丽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勃艮第的玛丽女公爵的女儿,她的兄长腓力一世(勃艮第的腓力)则是哈布斯堡王朝在西班牙的始祖。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的儿子查理五世任命其为尼德兰的摄政。她的权利受到侄子查理五世的制约,而相对有限。

奥地利的玛格丽特

奥地利的玛格丽特经历了三次不幸的政治婚姻。第一次被许配给法国国王查理八世,法国后来由于急于兼并布列塔尼,转而与布列塔尼的安娜联姻;第二次的对象则是西班牙的胡安(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和阿拉贡的斐迪南的长子),婚后数月胡安病逝;第三次嫁给了萨伏伊公爵菲利贝托,不幸地是后者偶得感冒去世。从此,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决心独身。

然而,残酷的命运没能击败奥地利的玛格丽特。1529年她代表查理五世与弗朗索瓦一世的母亲、萨伏伊的路易斯、纳瓦拉的玛格丽特(萨伏伊的路易丝的女儿)进行康布雷和平会谈,缔结了历史上著名的“夫人和约”,结束了西班牙和法国的敌对状态,带来了和平。

2019年11月7日,法国发行的《法国历史的重要时刻》系列小型张一枚。左为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右为萨伏伊的路易丝

“书籍和孩子。”——萨伏伊的路易丝

萨伏伊的路易丝是萨伏依公爵腓力二世和他的第一任妻子波旁的玛格丽特的长女,她的儿子是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女儿是纳瓦拉的玛格丽特。而她自己则是昂古莱姆和安茹的女公爵。

法国受《萨利克继承法》约束,女性没有继承王位的权力,不能登上法国王位,这也是法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女王的原因。但法国的传统是默认女性可以成为其男性亲属代理人并掌权,萨伏伊的路易丝代替年幼的儿子弗朗索瓦一世摄政。

萨伏伊的路易丝与奥地利的玛格丽特早年都在法国的安娜·德·博热的照顾下长大。 萨伏伊的路易丝的婚姻也颇为不幸,她的丈夫昂古莱姆的查理在赶往法国小皇子的葬礼途中发热病倒,并因此去世。相同的成长环境,相似的命运,使得她与奥地利的玛格丽特既是对手又是朋友。

萨伏伊的路易丝

萨伏依的路易丝在她儿子弗朗索瓦一世在位初期,特别是在他执政的最初几年里,代表儿子在政治上保持活跃。“男孩最好的朋友是他的母亲”,无疑这句话说的就是萨伏伊的路易丝。在儿子缺席期间(被西班牙的腓力囚禁期间),她代表他担任摄政。她的故事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夫人条约”是与奥地利的玛格丽特签订的。

“我洞察一切,却不发一言。”——英格兰的伊丽莎白

或许这句话最为人熟知的表达是这样的:我看,我沉默。但无论怎样表达,意思终归是一样的。这句话深刻地概括了她伟大的一生。

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是安妮·博林的女儿,安妮·博林是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她的短暂而不平凡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两样财富,一个是英国新教,一个是伊丽莎白一世。正如《女王的游戏》书名“游戏”一词所涉及的当时王室宫廷爱情游戏一样,安妮·博林耽于此道嫁给了亨利八世,却终因不能生育男性继承人而被亨利八世安上通奸罪的罪名而香消玉殒。母亲的命运带给她的教训就是:性是一件危险的事。她学到的另一个教训是:战争是邪恶的,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开战。这也解释了当时统治者谨慎选择盟国的原因。

伊丽莎白一世最让世人困惑的是她终生保持未婚,并因此而被称为“童贞女王”。她曾公开宣称:我已经结了婚,而我的丈夫就是英格兰国。事实上,伊丽莎白一世保持独身是迫不得已之举,她不得不考虑合适的继承人,如果嫁给一个天主教徒,她将面临英格兰新教无以为继的尴尬处境,即使嫁给新教徒,则有自身从属于丈夫的地位之虞,她的母亲的经历也给她造成了终生难以弥补的阴影。

但我们又看到伊丽莎白一世又难以割舍婚姻的诱惑,她也多次游走于婚姻的边缘。她长期玩弄这样一个游戏——以自己的婚姻为诱饵,东摇西摆,举棋不定,这也是她最有效的外交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当性别对她不利时,她就不以女性形象示人。“君王二体论”认为,她是一位女王,同时也是一位国王。

综观整个十六世纪,女王的处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上半叶,“女性代表或影响男性施政”的观念比“女性自己作为国王施政”更加容易让人接受,比如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和其后的匈牙利的玛丽。而到了下半叶,情况发生了变化,女性执政则成为可能,比如英格兰的伊丽莎白一世。

16世纪女王时代的三张面孔代表了三个阵营,她们的国家既联合,又斗争,一切以政治利益为前提。政治联姻被最大程度地加以利用,在这个过程中,王室女性成为不幸的政治牺牲品,但她们在不利的环境下,也滋生了勇气,在16世纪的欧洲史上,书写了属于她们的时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