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躁动的帝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躁动的帝国读后感10篇

2022-04-03 20:37: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躁动的帝国读后感10篇

  《躁动的帝国》是一本由奥利弗•斯通 / 彼得•库茨尼克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3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躁动的帝国》读后感(二):《躁动的帝国》:“美国野史


所谓野史,总与正史相对。“政史相承”,古人作正史,常要考虑到当权者需求,而民间则是偏爱野史的,野史通常会有传奇色彩,毕竟“猎奇”才是民众的本能,无趣其实很难流传。野史的价值,在于它记述了些许真实——那些与权力所在相忤的真相。这其实既成全了野史的传播,又使其不可能被摆放到正式的位置。
而这本《躁动的帝国》,从内容上看却是不折不扣的野史。美国历史很短,而在短短百年间,美国却从欧洲老牌帝国的跟班跃居为全球超级大国。纵观20 世纪,美国连续打了多场战争,但他们却是个自称爱好和平的国家。关于战争的动机,本书却给出惊人的答案:战争是发财良机!从两次世界大战中为交战国提供军火,到冷战时恶意挑起核竞赛,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为能源侵略他国,到以反恐之名横行全球……总之,这些内容在正史上,你一定不会看见。
本书的作者是有“当代海明威”之称的奥利弗•斯通。他的“越战三部曲”(《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和《天与地》)令人印象深刻,而他本人的经历也颇为传奇:他家境良好,父亲在华尔街工作,生活优越。而他却一时心血来潮加入了军队,服役期间两次受伤,父亲想让他远离炮火纷飞的危险战斗,但都没有成功,这些经历也成为了他后来创作的源泉。
这本《躁动的帝国》是斯通纪录片作品的文字版,该作品也荣膺了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向大师致敬单元”。对于斯通而言,他的努力其实早已不再于名声与利益,他更在意人们是否可以从他的表达中得到对这个世界更清醒的认识。这使得他的作品尽管总是饱受争议,却没有人质疑他是一位伟大的导演。
而同时,美国人所具有的独特气质也令人印象深刻。这种气质实质上是对“异己者”十足的宽容。斯通的“野史”《躁动的帝国》可以在全球风行,仅仅是这种气质的附加效果,更重要的是,宽容使美国人拥有自由的可能,而自由催生创造,带来繁荣。历史本应给旁观者带来的,是有益于未来的反思。
这也许在”猎奇的野史“背后,更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

  《躁动的帝国》读后感(三):一部批评的美国史

嵇嘉理/jijiali
奥利弗·斯通的这本《躁动的帝国》与其说是一本书倒不如说是一本剧本更合适,只不过这是一本关于20世纪美国史的剧本。作为导演或者说是电影人的著述,这本美国史无疑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或者说是可读性。本书以电影人所独有的独特视角,为我们勾勒出一副当代美国的图景。在电影人视角里,作者将当代美国史划成了几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其自身的主题。虽然反映在面上的是总统是每个专题的关注对象,但是每个专题都有其关注的主旨,作者的意图也就在这里讲述。
美国,无论是从实力还是从功能上来看,它就像一个帝国,一个在路径上有异于传统帝国的新型帝国。从默默无闻的西半球小国,西方的小伙伴,经过了那些不为人知之事,成长为一个举足轻重的新帝国。美国,在斯通的笔下是那样的雄心勃勃,壮心不已。
从一战时期的初露锋芒,到二战时期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战争的中流砥柱;美国无疑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书中都一一道来。
美国人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批评美国总统,中国人也是一样,也喜欢这件事情,批评美国总统。因而,奥利弗·斯通在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意思也是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看看那些不成器的美国总统们吧,看看那些带给美利坚,带给美国人民痛苦的领袖们吧…那曾经被国人亲切的称为“世界第一等好人”的威尔逊,志得意满最终却从巴黎铩羽而归。那高举“伟大社会”旗帜的约翰逊却让美国深陷越战泥淖。万众瞩目的肯尼迪,成绩斐然,以在结束冷战中所起的作用引以为豪;可这些成就在作者看来其实多半是拜戈尔巴乔夫所赐。
作者在有些地方也是有所偏颇的。比如批判沃森将迪霍玛格穿孔卡片机扩散至德国,导致普选登记分出了犹太人、通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火车开始运转的准时有序。作者的心情可以理解,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不能保证别人用它来做什么。
作者并没有将全书的基调定性为一本当代美国批判史。比如在罗斯福新政那一章里面作者对于将棉花铲倒在地的行为予以肯定;而在我们的很多书中这是被当成资本家的恶来看待的。再者相对于作者批判的米国来说,有一点或许更值得关注,作者在文中指出“比起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斯大林更愿意做一个民族主义者,他首先考虑的是苏联本国的利益”。这让我想起张鸣老师在微博上的一句话,“从古到今,没有一个跟着俄罗斯走的国家能兴盛,这个邻居,带给中国的,只是两个字,蚕食”。
全书讲述或者在批判完当代美国之后,作者以开国先父富兰克林的话作为归结,“是共和国,夫人,希望能保持下去”。也就是说作者对于美国发展的中诸丑的解决寄希望于美国的民主。诚如丘吉尔所言,“民主是最坏的政府形式——除了其他所有不断地被试验过的政府形式之外”。
 

  《躁动的帝国》读后感(七):躁动的帝国,不安于室的文人

我们常说,术业有专攻,反之,隔行如隔山。所以尽管百家讲坛充满了各种嬉笑,但好歹也是挨上边,但如果由一个导演来讲历史,那么会是怎样呢?就是这本《躁动的帝国》。
关于这个导演,奥利弗·斯通,不得不说到《JFK》——刺杀肯尼迪。这部电影不少记录片的形式拼接出一个关于刺杀肯尼迪的“真相”——那是一场政变。而这部电影正如他所引起的轰动一般,也引来了人们对他的两极评价,一方面是左派分子引其为知己,但另一方面是不少右派抨击他歪曲事实,指桑骂槐。不过不管争论多么激烈,这部片子已经成为电影史上一部不可能忽略的经典。
因此,如果了解了斯通关于肯尼迪的态度,那么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这本重写的美国史的基本态度了——美国早已经被鹰派、军火商左右。比如关于在日本爆炸的原子弹,在过去的通说是,因为美国不想牺牲太多的人,像硫磺岛那样的悲剧不能再重演,因此决定使用大杀器来提前结束二战。但斯通的看法则是,有必要吗?
首先是研发有必要吗?当初研究原子弹的基础是德国正在研究这一大杀器,因此要努力研究出来制衡德国。但首先美国已经通过情报机关得知德国早已放弃这一计划,而更为重要的是,当德国已经投降了,美国并没有放弃,潘多拉的盒子启动了,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其次是投放有必要吗?当时苏军已经出兵日本,而日本早已在中国战场显出疲态,这时候扔原子弹,与其说是在提前战斗,倒不如说是希望以此来震慑苏联,并为了二战结束后,捞取更多的资本。
这就是躁动的帝国。从二战开始到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再到现在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美国被大资本家、大军火商裹挟,成为了战争输出帝国。
当然,如果仅此到这,那么斯通不过是个讲历史的袁老师。或许本书的一开篇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美国作为一个帝国师有责任,把平等向世界推广。而且这里我还想提醒读者的是,在西方眼中,“帝国”本来就不是坏事。关键是这个帝国为世界带来了什么。如果能以一句话代表斯通的观点,那么就是作为继罗马帝国、大英帝国之后的帝国,美国不应该输出战争,而是应该输出价值观。看到这里,我也就安下心来,斯通还是那个斯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