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心祭经典读后感10篇
《焚心祭》是一本由鬼古女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8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焚心祭》读后感(一):心中的业火
记得许久之前看过一本鬼古女的作品,叫《暗穴》,那时候我应该是刚上高三不久,刚戒除了网瘾,并在为高考努力着。一眨眼,七年已过,我已经工作了三年,然后拿到了第二本鬼古女的作品,根据资料,这应该是鬼古女的系列作中的第四本。
该系列的前三本我并没有看过,所以在角色出场的时候,稍微花了点时间才确定了那些是主角,我想如果有读者也像我一样是半路冒出来的,没有从第一本开始看起的话,那一定也会有同样的困扰,在这点上,我想作者可以考虑下,在接下来的新作开头,稍微花点篇幅介绍下人物,就像一个没看过《24》的人,不可能一见到基弗•萨瑟兰就立刻知道他是剧中打不死的主角杰克•鲍尔。
说到《24》,《焚心祭》并不是传统的章节区分,而是和这部剧一样,以时间和地点来构成每一章节的开头,这可以让读者快速了解接下来的内容是发生于哪里和发生于何时,并且因为书中的倒叙和插叙比较多,这样分章也可以让读者不至于混淆了内容的时间段。
而说到小说内容,这一本作品并不像我七年前看到的,而是走的悬疑风格,确切地说,在我阅读的时候,是觉得在看一本丹•布朗故事流派的作品,因为有各种秘密,还有古代传说和宝藏。不过这不是贬低,相反的,我非常喜欢丹•布朗的作品,在短时间的紧张节奏中,融入了大量的各种知识,即使有些不大符合实际,即使我最爱的斯蒂芬•金并不待见他,我也会说《达芬奇密码》是我最爱的小说之一。
扯远了,说回本书,鬼古女在采用了类似《24》+《达芬奇密码》的故事架构时,又创作了一个非常接地气、非常有自我风格的故事内容,在书里,可以看见鬼古女让多名角色以各自的角度说了一个关于某新开会所里发生的劫持和爆炸的案件的内容,只是警方从所有口供里找到了不一致的,有疑点的部分,于是深入挖掘,包括主角那兰,都在为了真相而辗转努力挖掘着,但到了最后,警方挖出的,还有那兰挖出的,却是令人震惊,甚至可以说不堪回首的真相。
疑点,疑点,充斥着疑点的“告白”,充斥着疑点的描述,不仅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也让读者在不经意间,慢慢地步入作者的陷阱里,让读者一直看到后半部分的时候,才会惊讶自己在前半部分时的猜想都带着局限性,可以看见,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写作之后,鬼古女的故事叙述能力已经是非常娴熟,各种在悬疑小说中会使用到的手法都能见到,甚至是推理小说中才能见到的一些较为本格和传统解谜类的手法都被灵活运用上了,而且也写出了新意。据说作者的这一系列要写足七本,不由得让我好奇,接下来的三本,还能升华到什么程度。
当然,没有缺点的作品是不存在的,但短时间内让我想的话,我还真想不出来,作为一本我定义为悬疑小说的作品,它已经很合格,并且还带着些对社会阴暗面的思考,真要说的话,大概是对广告词的吐槽吧,“中国的斯蒂芬•金”这几个字实在是……
嗯,大概就这样了,祝各位读者阅读愉快,真相只有一个,请仔细推断!
《焚心祭》读后感(二):好书
鬼古女是我最喜欢的中文悬疑女作家之一,另一位是鬼马星;哈哈,都是鬼字开头的。
从莲蓬鬼话网上看鬼古女小说,到现在购买了所有罪档案系列,好像历程已经五年了吧。
罪档案中的那兰,就像身边不常见面的朋友,让人一直关心着她的状况。她惊险的人生给平淡生活的普通人,带来了解不同世界的窗口。
请作者务必继续耕耘,我会一直支持你!
买正版的。。。。。
《焚心祭》读后感(三):渐入深渊
从《锁命湖》开始就一直关注着罪档案系列的小说,不难看出作者的写作功底也慢慢在提升,剧情一部比一部精彩,正如书中的女心理师一样逐渐变成熟,让人越来越期待后面的剧情发展。
刚看到这次的《焚心祭》封面的话就感觉会是一部剧情紧凑,时刻揪着人心的一个故事,读完下来确实有这种感觉,刚开始的一系列人物介绍和场景有点不紧不慢,但和后面的一系列事件和推理密切相关,使整个故事一开始就蒙上了浓郁的悬疑感,等到故事发展到后期,主角将一系列之前找到的线索进行推理,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却又时刻带来出人意料的结果:毕竟谁都想不到会所中所有人都各自心怀鬼胎,整个单一的抢劫事件下居然还包含了数段恩怨情仇在其中,从多个角度体现了不同人的人心,让人应接不暇,抛开一个又一个悬疑之后,又再次以一个更难以想到的结局结尾。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就是如此紧张让人无法停下来。
另外本作另一大优点,整个故事并没有完全以女心理师为第一视角展开,前期线索的搜集完全让读者有自己的推理空间,也使读者能更好先展开自己的思维进行推理,而不是一直跟着主人公的思维往前走。
最后就是开头和结尾神秘人的部分,每一作都会过场,看似和这几部没什么关系,看都看得出绝对不是简单人物,这一部更是体现了他的气场之强,绝对是个大人物,不知道是否会在下一部正式出场,让人期待。
《焚心祭》读后感(四):一个罗生门似的局
鬼古女的书从碎脸开始,每本皆看从未断过。期间除了暗穴让我略微失望之外,其他的书都是恐怖+紧张+出乎意料的喜欢。后来的最档案,那兰也是非常抓人心的女主。
历来鬼大的女主都很讨人喜欢,叶馨、孟思瑶到那兰,没有别的小说【没有女二只有女主很二】的情况,不过这一本倒是一点都不恐怖,从头到底的不恐怖。而且没有目录,没有引人入深的引子,一开始看各种出戏啊……感觉不是很抓人,不像碎脸或者断指弦,看了两章就恨不得马上看完,不然要被吓死……
不过看到一半就开始紧张了,真是时间锁做得好,越到后面越紧张,离真相越近就越迷离。这是个罗生门式样的局,又是个东方快车谋杀案一样的套。原来大家都是为了保护一个真好人,一起说谎。这个结局也是蛮出乎意料的。
总结:这是一本前半本罗生门,个人为个人说同一件事;后半本东方快车,各人众口一词团结一心除去坏人的……怎么说,故事~
但我能说这四本最档案里我最不喜欢的还是这本么……虽然,蛮温馨的还。可是我喜欢的是恐怖喂~~~期待第五本,以及快点让那人多暴露点吧,这个叫法听着那好难受喂。
金硕横竖要被炮灰的,预感~以观后效,哼哼~
再废话一句,有预感那人是巴渝生,噗
《焚心祭》读后感(五):这是一个“东方列车”式的故事(有剧透)
涉及剧透,注意。
本篇来到“罪档案”的第四部,即要承前又要启后,鬼谷夫妇说过受《权利的游戏》启发,所以其实本篇真实读来,线索头绪繁多杂乱,感觉是“过渡期”的一部,就像全篇最后一句:仿佛已经听见了那兰的挽歌。预示着第五部中那兰将再次受到极度的困境而神秘人的面纱是否会揭开一些呢?
回到第四部《焚心祭》,围绕”潇湘“会所的失窃绑架爆炸案展开,乍一看什么暴力犯罪的罪名都在里面,实际这是幌子。真正的因果是落在”潇湘“的两个合伙人过去的”罪行“上,而”潇湘“的人质除去那兰和郭记者,其他人都算是与这些”罪行“有多多少少的渊源。所以读后最大的感受——这是一个“东方列车”式的故事。
戴向阳:”潇湘“的大股东,自身的罪孽繁多,总结来说这几样——恋童癖(姓侵儿童)、嗜赌、早年做开矿生意侵占农民土地造成流离失所。
所以,戴的3个罪孽分别牵扯3个线:
1.因为他赌博欠债,挪用公司资金,所以公司实际已破产。戴为了逃避追赌债,自编自导请来专业盗贼彭,在“潇湘”开幕之日盗取作为的戴的命根子,计划遁影。
2.因为他恋童癖,其魔抓伸向过——侄女戴娟、前台小真(幼年时被拐卖)。导致娟在得知戴向阳的”遁影“计划后,策划了破坏该计划的计划,由小真辅助,小真幼年时的拐卖结盟伙伴戴世永(现在是小真的男友)具体实施。
3.因戴早年的夺地而流离失所的农民(这是个半路杀出来的老年陈咬金,尾随郭记者进入”潇湘“),戴在爆炸中身亡。
梁小彤:”潇湘“的小股东,罪孽线主要就是因为他很好色,类似于”陈冠希“这种,当年逼死一个女高中生而梁则依靠父母的打通关系,没有负任何责任。而该女高中生就是李大厨的外甥女。故李大厨在”戴“的”绑架案“后起意复仇梁小彤,造成了其余在场众人得知高中女生事件后,准备齐保李大厨而让梁自认罪。结果就是”绑架案“的人质们纷纷串供统一口径,保李大厨不受任何牵连入罪。
那兰:那小姐卷入该案,纯属神秘人借郭记者带那兰入潇湘吃饭。结果就碰到了上述一串儿事。
总结来说,除了戴和梁的罪孽,其实本篇主要是那兰主导的人质们相互串供为了保李大厨,用来迷惑巴队长对事件的侦破。所以虚虚实实间搞出了这么多麻烦事。
在故事的结尾处,第三部中出现的京城警察金硕出现,当年就梁小彤的案子与父母有牵连(倾向于金不是好人)。
小说中有一句写的很好: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人捣乱。
《焚心祭》读后感(六):依旧是部读了让人深思良久的好作品
前几日入手了鬼夫妇的新作品焚心祭,在读之前也是带着些许紧张和期待的兴奋之情,想象着这部作品会带来怎样不一样的感受。喜欢悬疑作品的时间算算也不短,犹记得对于这类作品的第一本读物就是鬼谷女的伤心至死两部系列,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很惊悚很刺激很新颖,看完之后就欲罢不能。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看完了碎脸暗穴包括已有的罪档案三部系列。罪档案里的女主给我很深的印象,她貌美,冷峻,正值青春,乍一看跟普通女孩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她一次次被卷入一起起神秘惊悚的案件之中,却依旧坚韧保持初心。第四部的罪档案层层剖析,逐层深入,开场对于巴克楼的细腻描写深入人心,仿佛就着文字就能够在脑海里浮现出这座与众不同,充斥着文化气息宏伟独特的大楼。随着阅读的深入,对于5.18这起大劫案产生的迷雾和疑点越来越多,但是也理不出个所以然来,其间对于受害者事发后那种还怀揣着恐惧颤栗反应描写也非常有特色,完全符合人物角色的设定。案件逐渐抽丝剥茧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读至最后,所有的一切真相大白:原来所有的幸存者都是一伙,期间的各种计划都是一开始都计划好的,戴向阳的侄女戴娟是幕后策划人为了组织戴向阳的消失躲避赌债计划与戴世永合谋策划了潇湘的一起自导自演的抢劫案件来阻断他的后路,而李万祥大厨为了查明侄女死的原因跟他们一起合作,想寻得梁小彤谋害他外甥女的证据。总之读完之后真相让我很是震惊,但同时也很欣慰巴渝生队长在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选择了放过他们,毕竟也都是些曾经受到迫害伤害的可怜人,所谓的对错是没办法衡量的。除此之外,那兰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还原了整个事件的原貌,让我很是敬佩她的智慧,但也很担心她今后的处境,不知神秘人会如何继续对付她。期待鬼妈的下一部作品!
《焚心祭》读后感(七):罪档案系列还可以走很远很远
大学很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地下室的新书架翻到了鬼古女的“碎脸”和“伤心至死”,从此走上了追鬼古女的不归路,哪怕是“暗穴”和“锁命湖”时期,完全不符合心中期许时,仍然一部部追过来。
主观的说,个人更喜欢“碎脸”那个阶段,因为当初就是找恐怖小说查到鬼古女的,还记得刚找到“碎脸”的时候,三天内连读了两遍,很少有书我会这么快的刷第二遍。紧跟着两部“伤心至死”也是一口气拿下,读完才知道开心和愉悦。
因此,来到“暗穴”和“锁命湖”时,失望有太多,特别是后者,明显转向了悬疑推理,而且大有做一个长系列的趋势。没有了恐怖元素的鬼古女,对我来说已然无味,只是出于零星的期许,仍然追下了“失魂雪”“断指弦”和这一部“焚心祭”。可是没想到罪档案走到第四部时,作者的手法和设计已越来越成熟和完善,就目前四部罪档案来说,第四部也就是“焚心祭”应该是最紧扣人心的一部。如果作者原意,可以看得到罪档案前面的路还很远很远。
新开张的“潇湘会所”遭遇打劫,紧跟着枪响、爆炸、纵火......小说一开始就掀起了高潮,劫匪、老板、宾客、保安、厨师、接待、记者、那兰......放眼望去,只能出于本能猜测那兰是没有任何嫌疑的,其他人等无不心怀鬼胎。特别是中间穿插三个劫匪的准备情况,使得劫案更显复杂,一开始总觉得三个劫匪的描写段落特别出戏,那种有一出没一出的“半路子”劫匪怎么可能设计这么精准。读到最后劫匪甲真身毕露时发现这样才是合情合理的。如果说劫匪甲浮出台面只是前戏的话,甲的搭档现身,葬礼戏,才是全篇的高潮。最后又回到了作者一贯认同的价值观,恶有恶报。
全篇最后不但没透露半点“那人”的信息,反倒预告了下一部“罪档案”——金硕又来了。“那人”千万别下一部就出现啊,我还准备着“他”像动画片柯南里的黑衣人集团首脑一样多藏几集啊。
另外说一句题外话,“锁命湖”红色、“失魂雪”蓝色、“断指弦”绿色、“焚心祭”橙色,另外再来三部罪档案就定“黄色”、“青色”、“紫色”吧,集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部能不能召唤你来长沙开签售会呢!!
《焚心祭》读后感(八):绝对会上瘾的书
收到书时很惊喜,居然有鬼古女的亲笔签名。百度了一下才知道这名字是一对夫妻作家的合作笔名。书很好看,思路清晰,情节紧凑,没有太多的故弄玄虚,案件的本身却又交错离奇,颇有意味。故事围绕潇湘会所的第一天开张遭遇劫持、爆炸事件展开,通过对不同人物的笔录、询问、谈话试图找出真相,而真相永远只有一个,却藏于不同人物利己的口供中。时间做节点,人物做切换,让读者阅读时如同在看悬疑电影,一幕一幕,画面感十足。一环套一环的真相也在丝丝剥离中渐渐浮出水面,谜底被揭晓时让人唏嘘不已。而几个事件正借鉴于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新闻事件,这种借小说来剖析社会问题的手法,能很容易的让读者产生共鸣并陷入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可以说娱乐的同时又发人深省,而这正是优秀小说的意义所在。全书的笔触有悬疑的疑问和谨慎,也不乏轻松幽默的小桥段,让人读了身心舒适,追剧情的同时不会因为太过沉重而放下。而纳兰作为破案的关键人物,贯穿鬼古女的几部小说,而此书的结尾有暗示纳兰将再次面临更严峻的案件并深陷其中,不禁让我有所期待也有所求,期待作者的下一部作品,求看纳兰同学经历的其它案件——看作者的前几部作品。很显然,作者的目的达到了,而且叫阅读者心甘情愿像追剧一样去追这个系列,第一季,第二季……
《焚心祭》读后感(九):期待更多作品
追鬼谷女的书也很久了,从高中时代最早的碎脸开始,直到现在工作几年,鬼谷女的作品每一本都买来看了。最早的几本偏向恐怖悬疑,而罪档案系列则是一系列的案件,不过无论是犯罪还是恐怖都是我喜欢的主题。对于罪档案系列,作者非常厉害的是每一本的犯罪类型内容都不同,但都互相有联系。
焚心祭这本书非常引人入胜,抽空闲时间,一天半就看完了。刚看开头的时候,其实并不喜欢劫持这一类型的犯罪,比较喜欢连环凶杀,当然是个人喜好问题。不过随着劫持事件的展开,作者的描写的环环相扣,让人忍不住想探个究竟。最早是由警察的角度描述发生了抢劫案,抢劫过程是由每个经历着口中说出的,每个人的记忆都会有偏差,所以都不尽相同。接下来我觉得很出彩的是作者的跳跃式写法,在几个时间段里跳跃的进行描述,每当到了一个关键内容,作者就写到另外一个时间段,让我迫切想要继续阅读,找到答案。那兰抽丝剥茧的不断揭开一步步的真相,读到结尾,对那人的描述,又让人想继续阅读下一个大案的发生,那兰究竟会遭遇什么。
在内容上,悬疑恰到好处,读时也被作者“欺骗”了很多次。比如劫匪走了,那在保险箱里和柜子里的劫匪又是谁,难道劫匪不是三个人?劫匪肯定是人质中的某人,那到底是谁,为什么策划了这起劫持事件?阅读的时候,无数的疑问在脑海中,不看到最后完全没有办法猜到。最后结局揭示了是有两队的绑匪,还有来寻仇的老人和大厨,都在一天发生了,无巧不成书,每一个寻仇的人都有一段可悲的往事。在一些内容上,我觉得阅读的时候,有些疑惑,比如大厨这么深的仇恨为什么被那兰轻易劝服,那兰为什么要提出作伪证,这好像不符合当时的情境,而且大家都同意一起作伪证。还有那兰找出戴世永和戴娟是绑匪,好像并没有很大的依据,很大一部分是那兰的猜测,这是我一点小小的疑惑。
作者的描写功底非常强,整本书读来酣畅淋漓,就像亲身经历了一次劫持事件一样,读时迷惑,最后谜底的一步步揭开,豁然开朗。
《焚心祭》读后感(十):一年的等待《焚心祭》
还记得小学的时候开始读到鬼姐姐姐夫的《伤心至死》,那时候只是读了上部万劫,一发不可收拾,吵着闹着到书店买了轮回。就是喜欢他们文字中带来的惊险刺激,读来欲罢不能。后来,开始上网搜索他们的其他作品,渐渐发现我喜欢上他们的每一本书。 直到后来,鬼姐姐他们似乎有那么一段时间没有出来新的作品,等啊等,“罪档案”系列横空出世,《锁命湖》、《失魂雪》追到《断指弦》,虽然第一部是”罪档案“的开篇之作,文学底蕴相当不错,但似乎有些拖沓,直到中后期才觉得刺激,到了第二部又找到了那份久违的感觉,紧张的雪地追踪那段非常棒!第三部又是让人回味无穷,跟随那兰的思维一点点摸索出断指的真相的感觉好极了。
等了一年,终于盼来了第四本《焚心祭》,今年的书展,特地去了鬼姐姐他们的签售会,知道他们隔了两年才回来一次,能见到本尊是多么的不易,那天雨下得很大,我排在第二个,却是第一个得到签名的,是鬼姐夫给我签的,签完他还说了声谢谢,真的很感动,他们真的很好。
一年的等待是值得的,因为有一本高质量的小说也在等待着我们去品读,喜欢是一口气读完,爱是慢慢地一点一点把它”啃完“,去读透它所揭示的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