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趋势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小趋势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15 10:54: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趋势读后感精选10篇

  《小趋势》是一本由[美] 马克·佩恩 / [美] E. 金尼·扎莱纳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4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趋势》读后感(一):科学中的自然和社会

  说实话这本书是不符其包装的,我翻翻它的小标题,觉得不错,然后就花五十大洋请了一本回去细读,然后便有了很大的失望

  至于本书,我费力读了半月,估计不烂尾,也是收不回成本了,作者表面上全面的小标题下,我依旧读不出多少逻辑性,或许是东西方的文化诧异,但偏偏又不敢把标题改成《佩恩随笔》或《佩恩日记》,还非灌个小趋势,再有那一堆推荐,不是皇帝的新衣又是什么

  至于最关键的,或者我认为最可笑的,便是“马克·佩恩通过可靠的信息和分析,让我们发现大量和直觉相违背的事实”,本书读了一半,里面的图表不过是两点一线,我丝毫看不出可靠表现在哪,或许他本来有可靠的数据,不过鉴于书价只有55,所以删减了

  忍不住又想到了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在努力往自然科学上靠,定性的东西觉得没有说服力,就硬来定量,我实在不明白佩恩那种两点一线式的数据图表能反映什么趋势,多一些数据你想发SCI啊,希拉里同志的票也不见得会这样多过奥巴马啊

  写着写着就愤了,其实佩恩同志也没什么不好,我觉得我老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而佩恩先生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仅仅是一个科学工作者,而佩恩先生是科学家,而且是院士级别的

  :本书的小标题总的不错,可以了解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位看官亦可把本书当作自然科学科普读本,如果看官碰巧是自然科学工作者,本书可以当笑话书看

  《小趋势》读后感(二):一叶不能知秋

  不像老一辈,他们都有主流思想,主流生活模式,主流追求。 而现在,社会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复杂。

  你自己的生活模式,或许在这个世界上也只是一个小圈子。 所以,不要用你的理解套在所有人身上。 你不能理解其他圈子的很多人,很多事。 你关注的媒体也不能完全理解。 但每个圈子都在生根发芽,又或者凋零枯萎。

  常言道,一叶知秋。 就目前社会来看,很难了。 但可惜目前很多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企业家,都还抱着这个观点,企图找出根本的规律,根本的趋势,他们的努力注定是缓慢的,特别是和寻找小众趋势的人来比较的话。

  《小趋势》的作者是一个职业的观察者和调查者,所以,他告诉了我们很多我们不太留意的圈子的生长轨迹。 做这样的职业其实也是很有趣的,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尽量克服自己的价值取向,同时,对数字很敏感。

  《小趋势》读后感(三):为什么小数字中有大力量?

  数字可以让人的心灵感到特别放心。我最喜爱的电视连续剧之一,就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Numb3rs》,其名称的拼写在字母中插入了一个数字。这部电视剧讲的是一位联邦调查局特工和他那具有数学天才的弟弟,借用像培根的数字密码和奈萨克算法的方程式来破案。

  马克•J. 佩恩和他的共同作者E.金尼•扎莱纳,在他们的新书《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中也提到,他们同样深深地相信数字的力量。佩恩是博雅公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是资深的民意调查人,更是世界上25个国家元首的首席政治顾问。在比尔•克林顿1996年再度参加总统竞选活动中,佩恩因发现“足球妈妈”是重要的选民而名声大噪。

  《小趋势》的主题是:你再也不能用“大趋势”,也就是普遍体验来认识世界。“在今日派系分裂的社会中,如果你想要成功地经营,那么你就要认识那些正在快速成长、交叉往来的具有强烈认同性的群体。”在美国,这些参与改变社会的“小趋势”的人数至少有300万人,大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

  佩恩是如何发现当今时代中这75个最重要的小趋势的呢?是通过数字,大多数是从民意调查和社会调查中获得的数据。

  “美国宣称是个‘本能’的国家——那是我们用某些身体方面的说法,大概地命名我们的‘价值观’。”但按照佩恩的看法,我们大多数时候从本能所得到的建议是令人作呕的,因为那是不确切的,有悖于用数字确定的事实。他相信数字是不说谎的,他说:“如果你知道怎么阅读数字,那么它们就会给你做出最终的结论。”

  也许除了电视剧《Numb3rs》中虚构的数学天才,很少有人比佩恩更善于收集与阅读数字。《小趋势》是一本经过勤奋研究才写就的惊人书籍——全书充满了反直觉的事实与发现,这些信息可以完全改变你的现在与未来,以及你在这两者之间的位置及看法。该书主要的15章内容几乎涵括了生活每个领域的小趋势,例如:“爱情、性与男女关系”、“工作生活”、“金钱与阶级”、“教育”、“技术”、“外观与时尚”、“政治”以及“国际”。

  如果你想用10年前克林顿以个人魅力获得“足球妈妈”的帮助那种方式而当选美国总统,那么你就得更好地重新评估你的目标选民。

  按照佩恩的说法,大多数20世纪90年代的“足球妈妈”,已经送她们的孩子上了大学,而现在很多的“足球妈妈”正在寻找具有个人成就感的休闲活动。射箭是美国排行第四、成长最快的运动,排在滑板运动、划船和漂流以及滑雪板运动之后——所以应该追随那些“射箭妈妈”。

  如果你有一个对数字有天赋的孩子,那么你在教育方面应该怎么办?你最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美国大学生的数学越学越少。《小趋势》一书说,哈佛大学的6700名本科生中,竟然只有77名数学专业的学生。

  在中国,数学的状况是迥然不同的,我们每年有95万名毕业生当工程师。虽然我们国家的总人口比美国多,但是我们的工程师真的也很多。

  佩恩注意到,2001年一个两党委员会说道,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只排在恐怖主义袭击后面的威胁——就是未能在美国提供足够的数学与科学教育的威胁。

  佩恩的一系列小趋势是如此不折不扣地吸引人,但是那些单纯的数字也有点太多了,一口气或分几次读完该书,也是令人难以完全消化的。该书作为举世公认的“印象派”画像,犹如冻结在最近的业余时间当中的一幅统计快照,对于未来愿景的理解方面还是颇有些不足的。佩恩警告说:“受个人选择所驱动的这个世界的弱点就是,反对那些独裁统治的群体行动将更加难于组织与维持。”那就是说,对于政治的未来,这本书的数字提出的保证与我所看的电视剧《Numb3rs》中,数学天才和他的联邦调查局特工兄弟肯定打败坏蛋的保证,这两种保证几乎是同等的。

  对于“个人选择的爆炸”仍在继续,今年的美国大选,是否还会更多地希望共和党与民主党同时分裂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小趋势》读后感(四):关于《小趋势》的记录

  为了直观的地通览整本书的内容,我将书中提到的小趋势更加直观的罗列出来。

  ----------------------------------------------------------华丽的分割线--------

  第一章:爱情、性、与男女关系

  1、性比例失调,单身女性数量变多

  2、很多女人习惯于和比自己年轻的男人约会

  3、办公室恋情增加

  4、通勤夫妻更为普遍

  5、网络相亲更让人接受

  第二章:工作生活

  1、相当一部分退休老人仍然坚守着工作岗位

  2、人们的上班距离越来越远

  3、选择在家工作的人数增多

  4、女性大量涌入需要口才的行业

  5、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了那些需要体力的行业

  三:种族和宗教

  1.、女性神职人员变多,但在现在,甚至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都得不到主流教会的尊重

  2、犹太人收到许多人都 喜爱和欢迎

  3、跨种族通婚兴起

  4、越来越多的拉美裔美国人信奉新教

  5、美国的穆斯林更加温和,并且愈发受到美国的尊重

  四:健康与快乐

  1、更多人不喜欢阳光,防晒产业得到发展

  2、缺少睡眠成为公众问题

  3、左撇子人数递增,并且不再受到那样多的约束

  4、医疗机构的公信力在下降,越来越多的人有病自医

  5、噪音问题使的听力障碍人群扩大

  五:家庭生活

  1、大龄父亲生育孩子的例子增多,高龄奶爸成为常态

  2、许多人选择领养宠物,由此推动相关产业的大发展

  3、父母对孩子愈发溺爱宽容

  4、异性婚姻中事后曝光的男同性恋者将愈来愈多

  5、更多的男性选择照顾年老多病的父母

  六:政治

  1、大多数精英在选举问题上更加肤浅和表面

  2、位于中间的摇摆选民在左右着国家的力量格局

  3、非法移民将在政治,尤其是选举上,有更大的影响力

  5、有犯罪前科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安置和对待,最终陷入恶行循环

  七:少男少女们

  1、孩子患有轻度精神失调的现象愈发普遍

  2、编制在年轻人胡总渐渐流行

  3、黑人青年成为社会楷模

  4、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网络创业

  5、成为狙击手是一部分年轻人的理想

  八:食品、饮料喝节食

  1、逐渐变多的孩子成为素食主义者

  2、肥胖问题日益严重

  3、一部分人通过限制摄入的卡路里来渴望长寿

  4、更多的人迷恋咖啡因

  九:生活方式

  1、能够长时间集中精力的人仍然有很多,这部分群体不应当被忽视

  2、父亲越来越应该成为市场营销的目标

  3、英语不再是非学不可的语言,其他语种也有相当的影响力

  4、跨性别群体得到更多认可

  十:金钱与阶级

  1、大量中产阶级选择购买第二居所

  2、对保姆,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保姆的需求不断增加

  3、绝大多数的百万富翁生活水平低于收入水平,不事张扬

  4、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陷入破产境地

  5、非盈利部门的崛起使得非盈利群体迅速壮大

  十一:外观与时尚

  1、纹身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2、大多数忙碌的人并不注重生活上的整洁

  3、整形手术让越来越多的人趋之若鹜

  4、以身材矮小的女人为代表的女性为买不到既合适有可心的衣服而苦恼

  十二:技术

  1、网络的共享特质使得许多的奇客爱上社交

  2、第一代的卢德分子伴随着科技浪潮而出现

  3、奇客中的女性不仅使用技术,而且还推动 了绝大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消费

  4、女性将成为汽车行业不可忽视的客户

  十三:休闲与娱乐

  1:体育从一种群体性的仪式变成一种具有个性的活动,篮球,冰球等因而衰落,滑板,射箭等转而兴起

  2、色情产业蓬勃发展,色情消遣愈发普遍

  3、游戏爱好者的平均年龄不断增长

  4、古典音乐将继续发展,且新的古典音乐爱好者队伍正在形成

  十四:教育

  1、越来越多的父母推迟孩子的入学时间,以期获得学业上的竞争力

  2、在家上学的孩子数量不断上升

  3、许多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从大学退学

  4、美剧激发了愈来愈多的孩子对数学,对科学的兴趣

  十五:国际

  1、无数的小宗教团体不断涌现

  2、大量的国际购房者涌入房地产市场

  3、LAT夫妻(英国)成为一种新的男女关系

  4、不离家的男人(意大利)将更加普遍

  5、尽管欧洲的出身率在不断降低,但独生子女的数量却在增加,他们将是未来欧洲的希望

  6、越南的企业家精神使国家的经济贸易飞速发展

  7、法国的葡萄酒在现代快节奏下日益受到本国人民及世界的冷遇

  8、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愈来愈繁荣,且会为将来的的社会变革做铺垫

  9、俄罗斯的摇摆不定的选民有可能帮助国家通过十字路口

  10、印度的女性正在崛起,且给这个国家带来巨变

  11、真正威胁的恐怖份子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且富有的有着极其坚定信仰的人

  《小趋势》读后感(五):小趋势与大背景

  这本书如果只是从每个章节来看,每个小趋势都显得零散和无益,就像是社会版新闻或是奇闻大观的合订本。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依靠读者自己的总结。就会隐隐发现这些小趋势背后的时代洪流。有些小趋势是一条条泉水、小溪,它们汇成支流,最终在千回百转之后流向大河。有的小趋势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也许某一天就壮大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另外还有些小趋势,可能就形成了逆主流社会而动的亚文化或者反文化。

  我们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不妨站得高些。看到作者那些在文本以外想传递的东西,寻找某些小趋势背后的共性,组合成各式各样的大图景。同时,我们也可以学一学怎样像作者一样,在自己的生活里发现一些藏在芸芸众生之下的小趋势。

  《小趋势》读后感(六):隐藏在数字背后——《小趋势》读后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a9a9c90100cm6r.html

  呵呵,不好意思,昨天晚上出去吃宵夜了,所以是早上才填的坑。^_^

  这本书是本流行书,而且用了很多的数字描述,刚好和我现在从事的职业有很高的匹配度,所以当时在买书的时候,顺便买了也是很正常的行为。

  另外一方面呢,这本书可读性很高,都是由一些“小故事”构成的一本“大书”。400多页的书对很多人来说太厚,但是如果把它拆成100个4页的“小趋势”,那是非常容易读完的。

  从心理学上来说,既满足了阅读的成就感,又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出书策略。

  也推荐每一个对数字感兴趣的朋友阅读哈 ^_^

  .......

  下面是摘录的部分我自己觉得很不错的“小趋势”:

  1.性比例失调的单身男女

  历史学家已经充分证明,一个有太多没有老婆的男人的社会将会导致战争。那么,一个有太多没有丈夫的女人的社会能带来和平吗?

  2.退而不休的老人

  事实上,工作的冲动是人类的基本冲动,所以摩西十诫中的第四诫规定一周要放一天假,这一条戒律是一天不做工。

  3.打破玻璃天花板的女人

  4.跨种族通婚的家庭

  根据佩尤研究中心2006年的数据...最普通的跨种族婚姻(大约占14%)是白种男人娶了亚洲女人。

  5.感情用事的精英

  精英们常常会不顾大量事实而轻易形成自己的看法,而大众则更多的依据事实、价值观和经验形成自己的看法。

  6.堪为楷模的黑人青年

  7.立志成为狙击手的年轻人

  巴顿将军告诫自己的士兵,为自己国家牺牲的士兵打不赢战争,要打赢战争,就要让对方的士兵为他们的国家牺牲。

  8.中产阶级与破产

  9.技术红颜

  女性特别想要的,是不会敲断手指甲的键盘、不会弄脏化妆的耳机、以及在黑暗中在塞得满满得包里能轻易找到的手机。

  10.美国在家上学的孩子

  随着传统得公立学校对于越来越多得家庭变得可有可无,公立学校可能最终会被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家庭学校所取代。

  11.小宗教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世俗化的时代,相反,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膨胀的、扩张的宗教狂热”的世界...现在,你可以选择你的信仰,也可以选择和你一起做祈祷的人。虽然,这意味着教友会越来越少,但是可以想象,剩下的都是一些令你感到高兴的教友。

  12.结论

  这个世界本身正在经历着很多与直觉相反的变化:科学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我们却看到了宗教的兴起;经济自由了,资本主义胜利了,而民主和人权却落后了;最鼓励生育的社会,人口却下降得最快...

  《小趋势》读后感(七):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记得关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最早是在马式经典中读到的。关于小趋势,之前虽然一直都知道,但是并没有太在意。真正让我发现其价值的,大约是在一年一前,出于好玩的目的,小小的钻研了一下推荐算法,无意之间发现,居然每个个体记录都是个性化的。

  本书列举了大量的资料,介绍了决定未来的几十个小趋势。对于没有某些知识背景的人来说,本书可以作为关于社会的一般读物。如果需要真正体会到本书的价值,需要以下方面的知识:复杂网络,DM,统计学。

  1.为什么之前我们忽略了小趋势?

  因为大趋势之前对我们已经足够了。但是大趋势存在一些缺陷,也就是大趋势只告诉我们什么不应该做,但他并不能告诉我们将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2.小趋势如何存在和传播的?

  复杂网络中关于传播方面的理论,在粗浅的层面上解释了这个问题。详细的研究至今没有人做过。如果将大趋势和小趋势之间看做一种竞争关系,那么就可以类比到传染病模型上(因为大趋势几乎具有全局控制力,可以类比于控制;而小趋势类比传染病)。但是这个模型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模型给出的结论是,防止传染病大规模传播的阈值几乎为0,而本书中给出的界限大约在1%。如果需要深入研究,可以去深化这个模型,顺便再加上编码和翻译的部分。

  3.如何发现小趋势?

  这其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其大体上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定义出小,其二是定义出趋势。就小而言,只需要看规模就知道;就趋势而言,就会存在一些问题了,1%只是给出了一个度量上的指标,但这并不表示每一个1%都代表着一个趋势。本书大量的隐含使用了系统动力学的相关内容对这个1%进行了分析,但是其并没有显示的给出任何有决定性意义的分析方法。另外,1%这个度量指标,也有可能被教条化,或者,就算不被教条化,在激烈的竞争中,也许下次你就要去判断0.5%了(度量指标的确立缺乏理论依据,不过这与2的研究缺乏是相关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到是乐意关注任何一点小的东西。

  4.小趋势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学术方面的影响

  就前面所说的,小趋势的流行或许会带来复杂网络研究在这一方面的一次进步以及其理论的继续深化。除次之外,也还会在其他方面带来一些影响。

  推荐算法——彻底的走向真正的个性化吧。

  DM——多元化和冗余将会被考虑进去,而非以前的一刀切。

  统计——不要在停留在粗层面了,往下走吧,细分才是出路。

  5.小趋势之下隐藏的是什么?

  小趋势在将来能发展壮大,仅仅只是因为小+趋势的关系么?原因绝对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的。如果不明白,回头学进化论吧。

  或者给点提示,很多商业上的成功,并不在其模式,或者说可见的模式,而在模式之外。

  ---------------------------------------------------

  这本书钩起了我太多的回忆,哎,评论写太乱了。

  《小趋势》读后感(八):一起验证小趋势吧

  书刚到手第二天,看得热火朝天。翻译得还算不错了,作者的思路也让人读得很舒服。图表、数据,将事实清晰地摆在面前,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这些现象已经有很多存在的依据了,只是尚未构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可以称作小趋势。

  的确,很多事实都可以在生活中被捕捉了,不仅仅是在美国而已。并且,有些似乎已经由作者称呼的“小”演化成主流的趋势。或许,这就是小趋势对未来发展的借鉴意义吧。

  当然,把这些事实罗列并用数据证实它们在日后的存在性,并不是作者单纯的意愿。作为诸多政坛领袖的战略顾问,他的独到之处是发现这些趋势的实际价值,从趋势中发掘对政治家有用的信息以为之服务。。。

  如果说对趋势的总结是对未来的提前支配,Mark Penn真的很不简单。当然,他的地位决定了他可能拥有充足的数据来论证自己想法的可行性,而当我们匆匆地发现生活中的点点走势,却只能默默地说:“我认为。。。”这就是差距。

  人类是趋势的缔造者,我们的很多行为已经白纸黑字地被写进了这本书中。究竟我们的行为会像书中写的那样继续扩大影响,决定未来大变革,还是会受书中描写的那些行为的影响,帮助小趋势逐步壮大呢?

  继续阅读,继续观察这股潜藏力量的爆发。

  《小趋势》读后感(九):决定未来发展的潜藏力量

  《小趋势》,去年出版的一本社会经济类的书。抛去离自己比较远的人比尔盖茨和克林顿推荐这本书之外,三连生活和和菜头也都赞扬这本书,于是这本书成为我第一次网购的商品,当然,用的是当面付款的方式。

  在这个发展迅速变幻莫测的时代,如果能窥探出一个微小的潜在趋势力量的变动,探索出市场发展潜力,一定可以“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在商业领域,市场的蛋糕有你一块,说不定还是一大块。从这本书里,我们能看到西方人做事态度:总是用各种数据信息,摆明准确的事实,分析问题。他们认为,“没有数字支撑的看法往往是不明智的看法。”相比之下,我们做的就差多了,传统的中国人的做法是:一拍脑门出个主意,然后拍胸脯保证没问题,干着干着就开始拍大腿了,最后只能拍屁股走人。从身体的上面拍到下面,留下的是一座座高高耸立的烂尾楼。

  要找到这些趋势,说容易也容易,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能力发现周遭的悄然变化。说复杂也复杂,高科技成就了日益现代化的社会,比如网络,可是它所带来的庞大的信息流真是很难说清楚科技是让我们变轻松简单了,还是把我们弄得越来越不知所措手忙脚乱了。于是,筛选信息能力成为洞察发展的关键。其实预测未来的这件事情就是政治课上讲的“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道理说起来简单,可是在实施操作上是很困难的。因为我连自己今后的趋势是什么样子都很难想象,更何况要面对这个选择化日益丰富,个性化日渐明显的社会,预测出一大群人在某一方面今后的走向呢?噢,这仿佛需要借助上帝的智慧,而不是人类的。

  而该书的作者将他所观察积累的现象和数据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个就在身边而却被你忽略的小趋势、小群体的行为和正在改变的生活习惯和观念,从而我们可以挖掘出潜在的市场。

  这本书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人的生活状态,哦,是的,生活状态。因为我惊讶于他们对生活的细腻关怀,只有物质水平毫不成问题才有可能有这份闲情逸致来操心,比如,对于越来越多的退休却依然上班的人这一趋势,要为他们配备专门的计算机、移动设备,要立年轻歧视法;对于越来越多的通过互联网结成的夫妻需要更多的网上心理治疗师。而在我生活的地方,退休依然上班的人是看门的大爷、修车的大爷、看车的大娘,他们根本不需要电子设备,更不用立什么法来证明他们工作的合法性;通过互联网认识的人有多少能最终走到一起?他们大多是无业闲散人员。在这里,是一种生存状态,没错,生存状态。在恋爱婚姻方面,我原本认为中国已经很风化了,其实还是和他们有距离的。我相信,在中国传统观念束缚越来越少的今后,再加上几千年来国人被传统文化所压抑的性的爆发,西方人的超前观念应该就会发生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说不定还会超过他们。

  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75个占一个国家1%人口比例的微小群体的有别于主流的行为和观念,这些群体是具有超前意识的人,或是某些方面的极端主义者,总之,这充满魔力的1%人口正在悄然地为社会的明天变化带来巨大的力量。

  《小趋势》读后感(十):我很疑惑为什么没有人好好研究一下“腐”这种大趋势呢?

  这本书介绍了75个可能改变世界的小趋势,此书的观点是如果某种趋势涉及到百分之一的人口,就会对整个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这些趋势是以美国作为调查基础的,却不得不说对我国也将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抛开那些关于文化、种族等形而上的特殊性,我始终相信我们正或多或少地沿着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运行着,毕竟联系是普遍的。

  比如,在美国大约有160万(几乎是每4个单身男女中就有一个)在网上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各类约会网站在2004年净赚4.7亿美元。根据研究,将近300万美国成年人通过网上约会达成了一种长期的男女关系。这种看似微小的趋势对比中国目前男女比例失调、大龄青年情感问题日趋严重的现状当然是有参考价值的。与其在电视相亲中24选一还不如到婚恋网上去寻找合适的人,虽然少了一些浪漫,但这绝对便捷、低耗、环保。而美国目前出现的网络夫妻所暴露的问题当然值得我们从一开始就把握并且扼杀。

  不仅仅是这样,还有越来越多退而不休的老人、睡眠不足的人、有犯罪前科的人、立志成为狙击手的人年轻人、吃素食的孩子、痴迷咖啡因的人、迷恋整形手术的人、玩电子游戏的成年人、退学的大学生……这些人的比例都很少,但只要一乘上庞大的人口基数就已经足够让人吃惊,你一旦关注到他们就能意识到这些小趋势带给我们的影响。不少趋势都会使一些行业兴起或者衰败,而有些则会带来对整个社会的威胁。

  当然如果看了这本书就只关注所列示的75个趋势未免就太二了。毕竟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脱离了任何一种有限的理论。况且这本书写于2008年,四年的时间足够改变多少我们都心知肚明,它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我们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将目光投向于一些小的东西所造成的潜在影响。

  其实我现在就很疑惑为什么没有人好好研究一下“腐文化”呢?先“腐”起来的那一批是腐女,而后男人们渐渐接受了这种情况,接下来有眼界的编剧和导演开始狂拍腐剧。其实腐剧不同于同性恋题材作品,因为你完全可以处理的很和谐隐晦。BBC的《SHERLOCK》我和我舅舅同样喜欢,只不过他喜欢的是推理情结,我看到的是推理+基腐~现在越来越多的腐女催生了越来越多卖腐的影视、动漫、游戏作品,其实一个剧组卖腐是一件非常具有经济效益的事情,要知道你只要改几句台词、增加一两个G级的肢体动作腐女们都懂的~而那先正经不二的人也觉得无伤大雅或者根本没有察觉到。

  你有权把“腐”归类为低俗文化,但是你已经无法忽视这中趋势下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了。如果现在sherlock剧组发起一个官方投票:以一英镑为一票决定未来剧情发展是BG向还是BL向。我想结果显而易见,却难以估量总经济收入会有多少。

  更有像《天堂特遣队》这么过分的剧组,直接把原剧中的一个女主角换成了男人,公然卖腐。你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官腐”(官方配对就是男男向的)大势之下,未来我们会不会看到男男版的《泰坦尼克号》,或者《gossip girl》被《gossip boy》,或者《欲望都市》变成了四个基佬的故事,《绝望主妇》直接变成《绝望先生》?

  或许惊悚,但绝对不是不可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