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钢琴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钢琴师》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2 11:11: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钢琴师》经典读后感10篇

  《钢琴师》是一本由(波)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12.00,页数:17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钢琴师》读后感(一):在疑惑中创造奇迹

  写历史,分两种。一种是当政者或旁观者写历史,一种是经历历史的普通人写历史。前者多以历史事件为主,后者多以切身感受为主。无所谓好坏,可以作为补充,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于我而言,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总是觉得冰冷、陌生。从普通经历者的历史入手,反过来再看当政者或旁观者写的历史,也许更直观。

  目前,我尚处于第一阶段。《钢琴师——二战期间华沙幸存记》一书就是我在这一阶段遇见的好书,是一位波兰钢琴师什皮尔曼讲述自己在波兰首都华沙苟延残喘直至二战结束的经历。

  作者什皮尔曼是在二战结束不久后完成此书的,记忆依然清晰,文字画面感非常强,各种骇人听闻的遭遇历历在目。阅读过程中,我总是不经意地往后翻。因为我读到的苦难已经很荒唐了,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苦难、多少荒唐。关于苦难,许多人是避而不谈的,正如《道德的重量》一书中经历过文革的医生,因为,回忆的过程实在是再经历一次苦难的过程啊。

  在华沙犹太人聚居区的2年,用迷茫二字根本不足以形容普通犹太人的困惑感。没有真相,到处都是谣言,谁也无法弄清楚二战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党卫军会不会突然掏出抢猛地朝自己射击,自己会不会被送到犹太人集中营。

  现实如此残酷,许多犹太人还是保留着对未来的一线希望。在战争无法避免的时刻,以“不会是我,怎么会是我”的心理安慰自己。在德国警察荒唐地得到在犹太人聚居区内偷盗的授权时,母亲总会精心安排晚餐,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给家人希望。在被运往犹太人集中营途中的集中转运站,人们除了寒暄,尽量避免谈话,宁愿把焦虑留在自己心里。

  如果矛盾仅存在于纳粹与犹太人之间倒也简单了,人们被混乱和巨大的恐怖笼罩着,人性的自私自利便变得明目张胆了,这主要源于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为了避免遭受党卫军的迫害,有的犹太人自愿加入犹太警察队,帮助纳粹“对付”犹太人。他们甚至还跟纳粹比赛,看谁对付犹太人的手段更残酷。因为聚居区内限制食品交易,为了填饱肚子,有的犹太人成群结队地拦截富裕的公民,把带结核病菌的唾液喷到他的脸上。

  如果说什皮尔曼在华沙熬过二战的前2年可以用惨烈来概括的话,那么他在废墟中依靠脏水、干面包维持生命的后4年可以用胆战心惊来概括了。被纳粹猛烈炮轰后,在废墟中的华沙生存,什皮尔曼食物的短缺程度是可想而知的,4年来,什皮尔曼几乎都是以每17天进食1个面包的进食量维持生命。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如此体力不支的情况下,他还要与纳粹周旋,从一个大楼逃到另一个大楼。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能坚持多久?”什皮尔曼经常这样问自己,但是,最终他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没有为什么,只是活了下来。恐怕,这便是执政者或旁观者写历史与亲身经历者写历史的一个非常大的不同之处吧?前者乐于探究生存下来的信念,后者只是以“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艰难地维持生命。在疑惑中生存,也许才是生命的常态吧。奇迹般生活下来的什皮尔曼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奇迹,正如许多历史事件只有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才能正确评判出它的历史价值,在发生的当下,只是发生了而已。

  《钢琴师》读后感(二):一片黑暗中的一絲光明

  如果你問人類歷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事件是什麼,納粹對猶太人的種族屠殺絕對會佔據前三。由一名倖存者,瓦迪斯瓦夫 什皮爾曼寫的《鋼琴師》這本回憶錄包含了他在華沙的猶太聚居區居住的經歷,和他在逃避納粹的搜查時的藏避經歷。這本書從他的眼裡描繪出了納粹德國對猶太人所施捨的政策的殘酷,在那時的情況下猶太人的反抗措施,和在納粹統治下違反規定私下窩藏猶太人的好心的白人們。

  讓我最感動的是維爾姆 霍森菲爾德,一名德國陆军上尉幫助了瓦迪斯瓦夫 什皮爾曼的事。在所有瓦迪斯瓦夫 什皮爾曼碰到過的穿德國軍裝的人裡,他是唯一一位沒有迫害他的人。你可以想像一下:什皮爾曼碰到了十幾年來唯一不傷害,迫害他的穿軍裝的德國人。而且不僅如此,什皮爾曼與那名德國上尉在短短的對話間體現了他對這些年作為一個德國人的恥辱。他是不多的在當時的情況下還能保持清醒,清醒地知道什麼是人性的人。所以他幫助了瓦迪斯瓦夫 什皮爾曼躲藏。當他藏在閣樓裡的時候,還給他送來麵包和果醬,和讓他在冰天雪地的華沙保暖的鴨絨被。

  讓我感到很吃驚的是瓦迪斯瓦夫 什皮爾曼在寫下這本書的時候完全沒有体现出仇恨心理,整本書語氣平平淡淡,而且他把他自己直接幫助反抗鬥爭的組織的事情也是一筆帶過。在这本书的後記裡包括了那位德國上尉的日記,記敘了他對當時事件的看法,很吃驚的是,他的日記裡包含的是對德國的種種不贊同,如果他的日記被德國軍方發現了怎麼辦?德國上尉在戰爭年代還拯救了很多的猶太人,他的名字絕對應該在大屠殺紀念館裡的種滿了代表著為納粹德國迫害下猶太人做出貢獻的小樹的正義大道上出現,可是瓦迪斯瓦夫 什皮爾曼生前並沒有這個機會種下代表那名德國上尉的小樹。維爾姆 霍森菲爾德不應該被世人忘記。

  《钢琴师》读后感(三):拯救他人,拯救自己——关于那位德国国防军上尉

  是看完电影再看书的,让我感触最大的是书后附上的那几篇日记。那出自一位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国防军军官之手。

  有人说他是大善之人,有人说他搭救犹太人是为了战败后的出路做考虑。而我真的不敢对这位军官的人格做过多的评价,因为毕竟对于他,我们所知道的很少很少。我唯一敢确定的是,他是一个好人;更可贵的是,他同时还是一个有见识的、清醒、懂得思考的人。

  在读到他的日记之前,我以为这只是辛德勒的另一版本。但是当读到他在1942年得知党卫军对犹太人的暴行的时候就确信战争就要失败时,我开始对他有了另一种敬佩。在他私密的日记中,他联系到了法国大革命雅各宾党的断头台,还有苏联的布尔什维主义,在历史中吸取精髓,得出违背了人道的战争必败的结论。要知道那时是1942年,德国向苏联进军的时间还不长,不管前线的战况如何,后方的气氛一定还是充满了必胜的信念。那时前线指挥作战的军官也许已经感受到了战事的严峻,但是作为驻扎后方的军官,理论上讲,他很难会想到“战败”这个可能性。作为一个经历过一战的人、一个年纪稍大的老师,他表现出了远见,也显示出在那个疯狂年代他所保有的清醒。也许就是从那以后,他对自己作为德国军官的身份开始感到耻辱,开始对犹太人进行搭救。在我看来,不能排除他认为战争早晚会失败,于是准备为自己铺一条退路的心理,毕竟他搭救过的人,他都详细的记录了名字和身份,并在战俘营把这些寄回家里让他们救助他。但是这只是一部分。他真正在做的,是自我的拯救。

  自我的拯救。他把自己的论调记录在日记本里,从没有煽动他人,到最后救助什皮尔曼的时候,他还不想让别人看见。至于他对犹太人的救助,就书上写出来的那几次来讲,似乎对于他都近似于举手之劳。他只要停下脚步,做些许安排,便可以了。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做出其他任何出格的事。他认为自己作为这场无人道的战争的参与者,是有罪的。而他所做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也许就是为自己脱罪。不管有没有为自己在战后脱罪的成分,至少,他在为自己的心理脱罪。这种心理也折射在了他战后的种种遭遇中。直至最后,他还坚信着他所拯救的人会来就他,认为在救人的过程中,他已经变得坦荡,即使有罪过,也已经赎清,而且从他的日记中以及和什皮尔曼的对话中都可以看出他信仰上帝,也许他以为上帝会明白他所作的一切,会原谅他、帮助他,会让他“活着”。然而事与愿违,苏联人不是上帝,对待战俘也许连“人”都不能算是。然后他变得绝望了、精神失常了。也许他明白无论他曾做了什么,等待着他的也只有那个悲惨的结局,这个世界就是没有那么单纯。

  所以我说他和辛德勒是不同的。他所做的一切充满了理性。辛德勒告诉我们,人性至善;而这位德国军官则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代,真正理性的、充满智慧的思考都会把人引向善行,无论是为了他人的幸福还是自己的命运,真正清醒地明白时局的人不会是那些暴戾之人。

  事实何尝不是这样呢?法国革命时开始时的启蒙思想出自伟大哲人的思考,自由平等博爱,到如今也是人类所向往的终极社会;然而当人们开始狂躁,不再有人沉心思索,启蒙思想就沦为了断头台的无耻助手。至于中国,曾经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制度的思想火花多么灿烂,而后来呢,无非为下一个专制统治加上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真正的理性思考是不会孕育出暴戾的,只是这些思想的光辉往往悲哀地殊途同归,成为疯狂、野蛮的盲从的开路者。

  既然人类的智慧总会引向的善良和美好,那么也许,我是说也许,我们终将迎来一个真正灿烂的明天呢?

  《钢琴师》读后感(四):生死之间

  有人评价这本书的风格是语言冷静,几乎是忧郁的、超脱的口气来描述苦难。华沙城在碎砾中重生,什皮尔曼发誓要亲吻重生后第一个见到的波兰人,而他饱经摧残、人鬼难辨的外形吓坏了被他亲的波兰军官。书中确有不少处类似这样让人含泪而笑的的片断。“给我计算时间的人,接着计算。告诉我,他在计算什么?”在集中营准备登上死亡列车的那一章确实让人动容,一家人分糖的细节、亲手扼死孩子的母亲悲怮的忏悔、穿过人群卖糖果的犹太小男孩。。很难想像作者在若干年后用如此干净、精准的笔触描述那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生死离别。死亡列车带走了他的父母兄妹,留下了一段钢琴家的生死奇迹,救赎和反思,用作者父亲的话说:“唉,我们不是英雄,我们是地道的普通人,所以我们还是对那百分之十的生存机会抱有希望。”

  《钢琴师》读后感(五):一个人改变不了环境,就让一群人去吧

  “这是我们大家的耻辱!我们就像绵羊一样被送进屠宰场任人宰割!我们有五十万,要是向德国人发起进攻,我们能冲出犹太聚居区,即使死也死得光彩,至少不会给历史留下污点!”

  “唉,我们不是英雄!我们是地道的普通人,所以我们还是对那百分之十的生存机会抱有希望。”

  作者的父亲跟一个医生的对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

  《钢琴师》,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首要的原因是它的质材轻,方便我这种懒人拿着到处溜达的时候翻上几眼——却想不到,我因此又看到了一段已经远远不能用“带血带泪”的几个字眼可以形容的历史。

  犹太,又是这两个让人百感交杂的字眼。

  战争、屠杀,又是这些让人哑口无言的字眼。

  看了不少有关战争的书、影片,总体的感觉就是罪恶——至今,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一部歌颂战争的书籍或电影。诗人在描写战争的时候总是带有点悲壮的色彩。

  《钢琴师》很好看,不是因为它拥有了可以跟好莱坞大片比拟的精彩情节,更是因为它是一部真实的历史。没有浮躁没有愤然,作者甚至没有使用任何一种足以瞒骗人类智慧的情感来回忆他的一生。他不是在叙述他的一生,他在呈现他的一辈子——我们甚至没能在一百多页的纸张中找到一个感叹号。

  一个人可以这么冷静吗?

  什皮尔曼仿佛稍稍抬头看到了我们的疑问,然后低头继续他的深思。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柔嫩的小孩在战场上打滚一圈也会就会变成成熟稳重的男子汉,当然,前提是他还活着。

  面对太多太多的悲伤,太多太多的死亡,什皮尔曼哀伤的感情早已超出了痛苦这种层次了:他可以在楼阁里与一具烧死的尸体共存多天,他可以为了保护自己躺在尸体上慢慢地爬向他的安全窝,他可以吃发霉了的面包喝洗手盆里的脏水……任何人经历了其中任何的一件事都足以成为现在人们歌颂的榜样,可是,任何经历过这样子的事的人都已经对“歌颂”之类的事情失去了兴趣。

  什皮尔曼是特别的,单单是他能从这样的屠杀活下来,已经证明了他的特别。什皮尔曼是普通的,他在绝望中想过死,他在黑暗中自杀过,他也像所有生物一样拥有强烈的生存欲望。

  阅读《钢琴师》,如果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个坚强的人是如何在逆境中活了下来,那简直糟蹋了这本难得的回忆录。

  除了坚强,还有,罪恶。

  人类的潜意识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所谓“良心不安”也只是在看过经历过被教导过一些事情后形成的“潜意识”,也就是说这种“潜意识”是后天形成的。为什么可口可乐是个大牌子?因为它的广告打得响——不断出现的声音、画面都在跟我们说“可口可乐是好喝的,是现代的”——从此形成了我们“可口可乐是个品牌”的潜意识,当然,当大家都认为它是个大品牌的时候,它也就真的成为大品牌了。

  杀人也如此。

  当身边的人都在疯狂地杀人,当杀人是如此简单而且没有惩罚甚至“带有娱乐性”,“杀人”这种行为难道就不能在人类的潜意识下形成“杀人是可行的”吗?当大家的潜意识都已经形成了,这难度不会变成事实吗?

  道义上,绝对是不行的。

  事实却在一定程度上回答:这是肯定的,不仅德国人给了犹太人答案,巴黎人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论证了这个观点。

  这个事实很可怕,很可怕。为什么文革中的学生可以对先生如此残忍?为什么为什么。。。。。。

  人类的潜意识——我们不能改变它的特性,就只好改变它起作用的模式。

  我不是说教的,表达了自己的恐惧后,夸夸其谈自己的想法也没有意义。只是,有时接触到历史的血腥,我总是在想——

  血,已经流得够多了。

  这真是本好书,真的,应该多些人来关注——不能光看电影。

  《钢琴师》读后感(六):无题

  《钢琴师》(The Pianist)是二战期间波兰华沙犹太幸存者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的一本回忆录,什皮尔曼是年轻的波兰犹太裔作曲家和钢琴家,并被公认为那个年代最有希望的新星,前途一片光明。在纳粹战火烧到波兰之前,他在波兰广播电台任钢琴师。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情地改变了他的命运。德军入侵波兰后,纳粹开始逐步剥夺犹太人的一切,安全、房屋、家庭、生命……在残酷的纳粹铁蹄下,什皮尔曼逃脱了被流放的命运,留在千疮百孔的华沙犹太区(Warsaw Ghetto)。在那里,身为犹太人的什皮尔曼不得不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而开始了地狱般的流亡生活。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变为一穷二白的平民,然后是重体力劳动者,然后是无家可归的阶下囚,最后是性命垂危的流亡者……他放弃了所热爱的音乐和钢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面对恐惧、饥饿、死亡的阴影,什皮尔曼仍希望将来能发挥他音乐方面的天赋。在最艰难的时刻,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帮助,一位德国军官维尔姆·霍森菲尔德(Wilm Hosenfeld)在战争的最后一段日子把他藏了起来,什皮尔曼终于迎来了自由。

  书中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愤慨的控诉,有的只是叙述,平静的叙述。也许像什皮尔曼这样真正经历了人生痛苦的人反而不会叫唤、哀鸣了。而这种平静也许比歇斯底里来得更有力,更能刺激人们的神经。

  对于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犯下的种种恶行,我们了解的也许只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词(大屠杀,反闪族主义,阿道夫·希特勒,种族净化,集中营)和一系列简单的数字(大屠杀中约600万犹太人被杀,屠杀结束后,世界上剩下11,500,000名犹太人,250,000生活在欧洲的难民营,11,200,000无家可归)。而这些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些空洞的文字,似乎不能够刺激到我们那隐蔽得极深的感情神经,即使是斯皮尔伯格那部经典的《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List)所诠释的也只是一个广大的视角,全景式的描写。也许只有具体到战争中个人的遭遇、情感、痛苦才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那段历史。而什皮尔曼给了我们这个机会,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真实经历大屠杀的人的内心,折射出那样一个黑暗、残酷、令人万念俱灰的世界。

  书中让我感触最多的是什皮尔曼那段流亡生活,他的孤独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没有过的悲凉。如他自己所说:“如果我想活下去,就必须孤独,完完全全的孤独。”失去所有的亲人,六年时间在一座死亡之城东躲西藏,饥肠辘辘,贫病交加,后来成为整个华沙城唯一的活人,做伴的只有一具烧焦的、腐臭的男尸。而且,他经常要面对德国兵的搜查,处于死亡的恐惧之中。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忍受力、意志力,也许人本能的求生欲望是远远超乎我们想象力的。我想,什皮尔曼六年所承受的痛苦是我们穷尽所有想象力也体味不出的,在我来说,他确是个奇迹。

  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亦获得巨大成功,而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把自己在难民营的经历也融进了他的电影。可看过电影之后,却没太多感觉,可能读书时震撼太深了,毕竟故事是关于一个人的独白,看书可以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体会他的孤独,而电影更擅长表现一些场景,再现那个年代的灾难,观众被视觉震撼所包围,无暇与主人公进行内心交流,整个感觉可能有点被屏蔽在表层,无法深入的那种状态。而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男主角,阿德里恩·布劳迪(Adrien Brody),那种苍白、忧郁、平静的气质,让人难以忘记。

  《钢琴师》读后感(七):这一刻,上帝失效了吗?

  “孩子们是被德国人用一种常用的方法杀害的:他们抓住孩子们的腿,把他们的头猛地撞到墙上。”这是怎样触目惊心的镜头,我看到的又何止那喷出的黏了一墙的脑浆,我仿佛看到了《东京审判》中讲述的那段老人和小孩被强暴后的场面,让我愤怒的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子宫给插进了高尔夫球杆。

  这些有着所谓神圣信仰的人们,为什么都在做着同样的令人不齿的事情呢?难道上帝就不曾为此深深的忏悔吗?

  “等我把那孩子拉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死了。他的脊梁骨被打碎了。”我们总说着,孩子是无辜的,孩子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他们犯了怎样的错误,要被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

  Wladyslaw在The Pianist的叙述中,以我所难以想象的冷静而平淡的语气描叙了战争前夕到德国纳粹占领华沙,从他还能靠着自己钢琴师的名气保护一家人到他独自逃亡于被德军所包围的区域中,从“无论发生什么事,还是全家人在一起好”到“对犹太人必死的认识给了我力量,使我能在危急的时刻保护自己”······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德军大规模扫荡而他一个人躲在阁楼中时的一段心理描写:那么他一旦闯进来我是否应该用警察吓唬他呢?他是不是更可能用警察吓唬我呢?还是我们都被送到警察那里去?我们是应该把对方交给警察,还是达成罪犯之间的互不侵犯协议呢?

  门外的是窃贼,门内的是因为是犹太人而有罪的逃亡者,隔着一个门,却有着许多不同的结果。我很庆幸窃贼后来给吓跑了,否则,我真的难以想象门打开后的场面。

  还有一段是Wladyslaw躲藏的楼遭到了轰炸,某个晚上他爬过马路到对面的医院去寻找食物,我在找东西的时候碰到了另一个人,可是“他像受惊的老鼠一样赶快跑了,他是最后一个可怜的人,竟然被活着留在这里的最后一个可怜鬼的喊声给吓跑了。”

  在他们全家还在一起的时候,Wladyslow叙述了许多发生在华沙纳粹对犹太人迫害的事件,包括了出台的所谓政策和集中营等等,他让我看到了在二战中德国纳粹是怎样的对待这个希特勒所谓的低级种族。

  当全家除了我之外被送到集中营之前,父亲还说:“我们不是英雄!我们是地道的普通人,所以我们还是对那百分之十的生存机会抱有希望。”父亲也许心中早就明白了了他们可能面临的命运,但他一直在鼓舞着大家,“只要活着就好”。上帝始终没有眷顾到这个音乐之家,他们还是被送上了火车,只留下我一个独自面对。

  “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听见了吗?”

  上帝终于发现了这群急切等待被拯救的人们,他们是那样一直虔诚的相信他。他给Wladyslow派来了天使,我认为他是天使,那个我认为是德军中唯一有人性的上尉。他帮助了Wladyslow藏身,还给他带来了面包和果酱,还有那让他生存下来的希望。

  只是,我很心痛,他却在战后被关押了,最后,他在狱中病死了。这个善良的人肯定也一直在期待Wladyslow曾经给他许下的承诺,可惜他却因为不知道他的名字而一直无法找到他。

  而之所以不知道德国上尉的名字的原因是“我一直不想问,我想如果我被德军抓住,就算被折磨至死我也说不出是谁给我买面包。”

  于是,我们的天使离开了,我相信他现在一定在天堂。

  “明天我必须开始新的生活,我的身后除了死亡一无所有,怎么能开始新的生活呢?我从死亡里还能汲取什么样的生命力呢?”战争结束了,Wladyslaw活下来了,那个曾经有几百万犹太人的华沙现在只要几万犹太人,那个曾经令人向往的音乐之家只剩下了Wladyslow。

  Wladyslow在《The Pianist》中没有把任何一个人描述成魔鬼和上帝,我想他更想要的是对和平的呼唤吧!

  毕竟没有人愿意把死亡带在身上。

  我想记住他们的名字:维尔姆·霍森菲尔德上尉

  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

  《钢琴师》读后感(八):《钢琴师》读后感

  我一向对叙述历史的书籍没有太大的兴趣,主要是我那时认为历史是枯燥的,没有任何想象的空间,但是这本书大大推翻了我迂腐的思想。《钢琴师》这本书最先抓住我兴趣的就是书名,我与什皮尔曼一样,也练过钢琴。我已开始知道这本书是讲述二战时的情节时,我没有给予这本书太高的期待,但随着我读的越来越深入,我对这本书的想法也随之改变了。

  《钢琴师》讲述了作者什皮尔曼在二战期间的经历。从一开始德国人刚刚到来直到二战结束,什皮尔曼都用文字给记录了下来。我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感叹的不仅仅是什皮尔曼在这绝境下活下来的毅力,而更是二战期间犹太人那绝望的心情。什皮尔曼写下德国军人对待犹太人的态度,动不动就枪毙民众,仿佛犹太人的生命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这点上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什皮尔曼一家被压上前往火化场的火车时,什皮尔曼被一位德国警察救下,但他记录下了他父亲的表情。“他脸色苍白,嘴唇紧张得发颤。他想笑,又无奈地、痛苦地举起手向我招手道别,好像我正在走向新生,而他正从坟墓的那一边想我问候。”这里可以看出什皮尔曼的父亲已经知道他们的火车正在驶向死亡,但他又为什皮尔曼的幸存而感到庆幸。我读完这句话后回味了很久,这位父亲同时被绝望以及绝处逢生的心情所充斥,而这极与极的两者从那位父亲的表情上显示了出来,让我感到震撼。

  在这本书里,所有种族都有好有坏。有不放弃抵抗,坚持不懈的犹太人,但也有屈服于德国人,成为他们走狗而迫害自己种族的人。有残忍,以杀害犹太人为乐的德国人,但也有于心不忍,帮助绝境中的犹太人的德国人。什皮尔曼在这本书里写出了人性里有好有坏,但这同时,不会所有人都是善良或者邪恶的。《钢琴师》颠覆了我对历史小说的观点,它让我体验到了二战期间,什皮尔曼以及其他角色真实的情感,而这时虚幻小说很难做到的。

  《钢琴师》读后感(九):是什么把人变成魔?

  一时看不到《南京!南京!》于是下了波兰斯基的《钢琴师》看。

  在看这个电影前,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关于党卫军的一些资料,其中说到党卫军的头领席姆莱居然拿不出8万元钱来为自己建房,需要向别人借。谈到席姆的的性格,说他不贪污,不受贿,工作勤奋,生活节俭。

  我以前到赵鑫珊说,说战后查党卫军的帐时,没有一笔贪污与受贿。

  还有一个资料是说,被俘的德军与美军搞联欢时,德国军官都能弹一手好的钢琴,因为这是他们所接受教育的一部分。

  在电影里,也看到那个不知名的德国军官在发现席尔曼后,静静地听他谈一曲钢琴曲。

  是的,很难让人想像,这些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素质是如此高的一个民族,怎么会制造这样的大屠杀,怎么会发生这样荒唐的事。

  同样,很多侵华日军,很多在中国无情杀戮的日本军人在参军以前不过是农民,小商贩,老师,工人等普通人,有的人甚至连鸡都没杀过――实在很难将这些刽子手与他们当初的身份联系在一起,到底是什么让这些人变成了杀人机器?

  很想看《现代性与大屠杀》这本书。我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解释这一让人困惑的现象的,战争究竟有什么魅力,或魔法,把人变成了魔?

  东史郎在日记中说,当他第一次杀人,他手都是抖的,可是杀到后来,杀人就不再当一回事了。杀着杀着就麻木了,最后当成是吃饭一样稀松平常了。

  在二战中,战争这个机器一发动,敌对双方就不再把人当人看了,而是当成一种符号,一种宣泄,一种表达,双方都把杀死敌人当成是履行一种义务,或在执行一项崇高的事业,在替天行道,在申张正义,在创造一个美丽的世界:消灭了对方,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这个世界就会更幸福。德国人在屠杀犹太人以前,充分发动了宣传机器,对犹太人进行攻击,侮辱,妖魔化,这样,人就不再是人,而是魔,坏蛋,他们被贴上种种标签:下等人,卑劣的民族。就像日本人对待中国一样,此外,还有更美好的口号:德国人是为了建立一个纯种的,高贵的德国人的世界;而日本人则是为了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有了这样美丽的遮羞布,为了所谓的人类进步,给有的战争涂上了一层正义的色彩,这种色彩可以让人瞳孔放大,并迷失在这种虚幻的光彩之中。

  而有的人,不是为了这种所谓的伟大事业而积极参战的,那些被迫卷入战争人,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人杀只能去杀死别人,就像采访一个越战英雄时,要他谈感受,他撕下自己的勋章说,我他妈才不想当什么英雄,因为如果我不杀死他,他就会杀死我(此故事有待考证)

  是的,所有的战争与屠杀都会制造一个光冕堂皇的借口,或者为了阻止共产主义蔓延(越战),或者是为了圣战(伊拉克战争),或者是消灭资本主义(红色高棉),或者是为了自卫(以巴战争),还是为了自由独立(科索沃战争),然后以正义,幸福,和平的名义来制造战争。当然,还有的就是为了报复,为了杀而杀(卢旺达战争),为了土地而制造战争(中印,中苏),当然还有纯粹就是为了政治目的而战(格鲁吉亚)

  这样的事,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的。

  只要我们不能平等的看待所有的人,只要我们不尊重他人,只要我们企图占有更多,这样的事就不能避免。

  因为战争其实是人内心嫉妒,仇恨,贪婪,愤怒,报复的外在表现。

  我们在谴责战争时,是不是想想,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有着与此类似的种种暴力,包括行为上的和思想上的:我们看不起别人,贬低,歧视,侮辱他人。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正义,真理都站在我们这边,于是我们就理所当然地觉得我应该反击,我应该斗争,我应该教训,我们应该申张。。。。。。。有的是从语言上,有的是从文字上,有的是从思想上,而有的,则更直接的,从行为上来攻击,侮骂,指责,歧视对方。

  写到这,我也想到了我自己,我知道我说得比唱得好听,自己有时有些事也很难做到宽容与平和,我其实并不比我谈到的那些人强多少,而且我也矛盾着,比如,对台湾,对钓鱼岛的问题,因为有时有的问题,你示弱别人就会欺负你;而你示强,又容易发生冲突。就像人一样。

  有的战争是为了正义的,比如反抗侵略者,我们赞成;

  只是,不要发生这样大规模的屠杀,对平民的屠杀。

  《钢琴师》读后感(十):我也试着深刻一次

  我看的是同名电影,应该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只是豆瓣上没有找到这个电影。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到《生死朗读》再到这部电影以及《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这本书,一步一步的让我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二战,认识了战争与屠杀对人性的摧残。

  德国在一战战败后一直过着被压制的生活,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所有的德国人应该都是阴郁的,再加上接连而来的经济危机,德国已经千疮百孔,人们看不到任何生活的希望,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人,他告诉大家他可以把德国变成一个大帝国,当然走投无路的太多人追随了他。很多德国人从小就被教育犹太人有多坏,他们奸诈狡猾,骗走德国人的钱。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从出生开始他们就认识到犹太人是敌人。屠杀就可想而知,从心理学上面可以解释德国士兵的残忍。枯燥的军旅生活只有暴力可以带给人快感。不光是德国士兵,日本士兵,中国历次的农民起义中的屠杀都是一个心理。

  在战争中最不值钱的就是生命。

  惊异于这些电影拍的可以那样深刻,再想想国内的情况。我们从小认识的抗日战争是怎么样的,是红军多么的英勇,是正面战场怎么的不抵抗。是南京大屠杀多么的灭绝人性,是日本人都是日本鬼子。电影中多是刻画的战争场面,而且必然是我军打了胜仗的,最后一片欢天喜地。曾经听到过有人说“我喜欢地道战,多好玩啊!”回想一下地道战的场面似乎真的是让人看的兴趣盎然,打仗和玩捉迷藏一样。打倒日本鬼子看上去更像是邻家小孩儿的恶作剧。这就是战争吗。为什么没有更深刻的东西,战争带给了我们民族什么,战争中的汉奸又是出于怎样的心情,没有人关心只是一味的唾骂。人民在战争中有过怎样的挣扎,为什么我们都看不到。

  一切平时的好坏善恶的标准在战争中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与生命比起来尊严道德似乎都有可以跨越的界限。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犹太人没有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反抗,六百万人就那样的被消灭,是因为他们没有统一的国家需要保卫,他们相信上帝会来就他们。还是因为没有广阔的领土可以供他们逃跑藏身。为什么没有反抗呢。我不明白。。。

  本来想深刻一次,结果还是写成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