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刻意练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刻意练习》读后感10篇

2018-04-19 21:19: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刻意练习》读后感10篇

  《刻意练习》是一本由[美] 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 / 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刻意练习》读后感(一):你和天才之间就差学会这个“技巧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任何我们眼中的天才或者某个领域专家,无一不是经过时间勤奋好学,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才有机会成为这个行业代表者。

  无论是四岁就会弹奏小提琴,童年时代写出许多名曲,仅用一根弦就能弹完一首曲子的帕格尼尼。还是从一名普通大学生经过专业训练指导,成为瞬间能记住几百个数字,开平方比计算器还快的佼佼者。他们一个是你眼中认为的天才,一个是后天你认为练就的最强大脑,然而这些成功的技巧正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本书《刻意练习》中所提到的一系列普通原则,无论我们从事哪行哪业,想要提高某种技能能力,最有效方法就是遵循这本书中所提到的一系列普通原则,也就是统称的“刻意练习”一定会从新手转化为大师

  这本书的作者实际上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和科学作家罗伯特.普尔共同完成的,主要是以其中之一埃里克森的故事为主,埃里克森被誉为“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所以本书中很多事例都是有关这些领域的真人真事,从而让读者更加明晰,无论任何行业或者领域,只要掌握了刻意练习黄金法则,就掌握了迄今为止最强大的学习方法,都有机会在所处的行业成为佼佼者。

  本书共分为9个章节,一共313页,主要围绕着“你和天才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或许你早点看懂这本书,明白了什么是刻意练习的真谛,掌握了刻意练习的原则和技巧,很可能下一个天才就是你!看完整本书,我总结了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有目的的练习包括反馈,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

  想想我们平时生活中衣食住行,开车、烹饪、上班、谈客户、跑销售等等,都离不开大量的正确练习,看清楚了,是正确的有用的练习,而不是盲目的练习。这里讲到两个案例,一个是史蒂夫在听到别人以每秒随机念出一个数字的速度念出82个数字的时候,居然都能全部记住,史蒂夫并不是天才也不是拥有什么记忆超能力,他就是个普通的大学生,在整个实验中,从一开始只能记住五六个数字,通过不断的刻意练习,进行了两百多次练习后,他居然记住了82个数字,然而他的可以练习的方法就是遵循其中有目的的制定目标,每次都比上一次多记住一个数字,积硅步以致千里;另外一个人便是著名的发明家富兰克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发明避雷针的天才,他最喜欢的一件事情,便是下国际象棋,这么杰出的天才,是不是也在国际象棋上出类拔萃呢?其实并不为然,富兰克明,只是很喜欢国际象棋,也和世界高手切磋过,也在国际象棋这件事上花了数千个小时,为什么不算杰出代表呢?也就是文中提到的富兰克明的练习只是停留在舒适区,并没有逼自己一步,也从未进行过刻意练习。

  第二个要点: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果,或具体抽象

  埃里克森提到的心理表征解释可能有些抽象化,我们依旧举例说明,比如:一提到蒙娜丽莎,我们会想到蒙娜丽莎的样子微笑这是简单的心理表征,也有人会想到创作这幅画的背景,这是稍微复杂的心理表征,所以心理表征的创建也是刻意练习的重要环节,又回到史蒂夫记忆数字的例子中来,如果他只是单纯依靠简单的短时记忆是不可能达到记忆这么多数字,正是由于史蒂夫创建了适合自己的心理表征,将自己记住的数字分组归类,其实,大多数人都可以创建适合自己的心理表征,就像我们生活中开车记路,吃饭喝水,走路运动,做家务等等都是通过一系列心理表征的创建来达到目的的。

  第三个要点:我们将探索所有方法中最有效的刻意练习,它是黄金标准,对任何一个渴望学习某种机能人们来说,都是理想的方法。

  在本书中提到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的例子来看,在18岁前,从事音乐教育学生平均花费在练习小提琴上的时间是3420个小时,而成为杰出小提琴家的学生则花费在练习小提琴上7401个小时,可见想成为任何领域的杰出代表都是在刻意练习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当然了,刻意练习同时又要具备专业导师的指导和布置练习作业,而不是盲目的练习,还得需要练习者走出舒适区,制定良好的练习目标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及时反馈并改正练习过程出现错误。想起我这次报名参加的人生补习班,先后写了两篇书评,虽然都不尽如意,但是第二篇老师提到有亮点了,这是比第一篇书评有的进步,促使我更加有目的的加强弱项的练习,比如在立意和破题上的突破。

  总之,任何行业的杰出代表者或者某一领域的天才大师,都是经过长时间勤奋刻苦练习,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谁天生就是天才,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刻意练习的方式方法,就像书中提到的三姐妹国际象棋大师的例子,苏珊、索菲亚、朱迪特是姐妹三儿,他们的父母有目的的培养他们成为国际象棋,遵循的就是第一产生兴趣,苏珊在小时候柜子看到一幅国际象棋非常喜欢,从此迷上了国际象棋,再加上家里兄弟姐妹的影响,很快两个妹妹也和姐姐一样爱上了国际象棋,第二就是变得认真,尽管三姐妹的父母悉心教导并有目的的刻意练习,但是动机必须来自孩子内心孩子们是真的喜欢这件事,并且很认真的去做,否则并不能长久,第三就是全力投入,虽然家长或者导师发挥了很重要的激励作用,但是动机的保持,兴趣的保持,全力以赴的投入则是需要孩子们靠自己

  所以你看懂了吗?你和天才之间就差学会这个技巧----刻意练习:对某一领域产生兴趣,变得认真,全力投入、开拓创新!下一个天才就是你!

  《刻意练习》读后感(二):刻意练习2017.8.22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不会游泳的鱼(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768082/

  这本书对我来说观点比较新颖,毕竟跟我以前的理解不一样。作者的观点都是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来佐证的。

  因为天才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刻意练习达成的,刻意练习不是一般的重复练习,是建立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表征,好的心理表征带来杰出的表现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例如,一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便会在脑海中"看到"那副著名油画的影响;那个就是蒙娜丽莎在他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所以我们任何一个人在任何年纪都有机会让自己通过刻意练习提高业务水平,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追逐自己的梦想

  1.培养小孩,激发兴趣-变得认真-全力投入-开拓创新

  2.成人部分,找位好导师(没有请参照富兰克林学写作或者找一位业内的牛人做目标);走出舒适区;及时反馈;有目的的练习;专注

  智商在成为杰出人物的因素中起作用吗?

  作者用大量的实验证明:在发展初期,智商高的人会有相对优秀的表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高水平阶段之后,表现是否更优秀不再与智商有关,而是取决于练习的时间与质量

  《刻意练习》读后感(三):刻意练习的核心

  0. 全书最重要的概念,是mental representations。刻意练习达致的效果,是创造 mental representations,并不断提升效率。可以这样理解 mental representations,它们是储存在 long-term memory 中的各种信息积木块,当我们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时,大脑会排列组合相关的积木块,拼出你需要的形体,也即解决你的问题。至于选择哪些积木,拼出的形状,摆布速度快慢,就要看刻意练习的水平了。

  1. 刻意练习适用于已有完善学习路径和训练方法的技能,并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制定学习计划。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表明,一万小时理论可以让你成为任意领域的专家。

  2. 有明确且具体的学习目标,以便检测进度。「我的目标是学好英语。」不是明确且具体的目标。

  3. 练习的内容需须超出现有能力一些,但又不能太难,让学习者不知所措。掌握之后,离开舒适区,再向上迈一小步。

  4. 建立良好的练习「反馈——纠错」机制。重复练习是无用功,必须发现错误,持续改进。

  6. 全神贯注。

  《刻意练习》读后感(四):刻意不克意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 概要:本书最广泛的意义在于,它介绍了一种关于人类潜力的新思考方式,但我们以前却从没意识到。 刻意练习: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表现与水平的最有效方法 如何进行高效学习:好的方法+刻意练习+足够的强度+有效的教练为学习提供反馈 最佳学习方式:情境中学天赋:一种只要经过适度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 一、有目的的练习 1、任何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有效的练习都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来逐步地塑造和提升他们的技能。如果想发展一种有效的练习方法,那么这种方法需要考虑到在促使身体和大脑的改变上是否有效。 2、学习新技能的一般方法 了解、获得指导、开始练习、达到可接受的水平。一旦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3、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 专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包含反馈: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需要走出舒适区: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4、瓶颈的解决方法 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寻找不同的方法来克服障碍;有时候其实是心理层面的障碍。 5、心态 有时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改进心理结构的构建,可以避免短时记忆的局限,高效地处理大量信息。 二、大脑的适应能力 1、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大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尽管适应能力依然存在极限,但并没有迹象表明我们已达到那些极限。 2、如果你足够多地练习做某件事情,你的大脑会改变某些神经元的用途,以帮助完成那件任务。 3、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 挑战越大,变化越大,但不要太过 4、练习改变大脑结构 训练对大脑的影响:年纪越小,训练产生的影响越大。 代价:已经超常发展了某项技能或能力的人,在另一些行业或领域则出现了退化。 由训练引起的认知生理变化需要继续保持。如果停止训练,它们便开始消失。 5、潜能可以被构筑 这挑战体内平衡,也就是走出舒适区并迫使大脑或身体来适应。对于刻意练习,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要构筑它,以便从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变得可能做到。 三、心理表征 1、心理表征 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 2、刻意练习包括创建心理表征 大多数的刻意练习包括创建更加有效的心理表征,不论你在练习什么,都可以使用这些心理表征。 3、心理表征的共同点 尽管短时记忆存在局限,但它们使得人们可以迅速地处理大量信息。 4、心理表征铸就杰出表现 杰出人物与其他人的区别: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 5、心理表征的作用 主要优势是:可以立即吸收和考虑更多的信息。 有助于找出规律;预测未来;无意识决策;有助于解释信息;有助于组织信息;高效学习。 可以用来为很多行业和领域做计划,表征越好,计划就高效。 6、技能与心理表征的关系 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以磨炼技能。 7、“三个F”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 我们只有努力去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失败了就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失败,才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四、黄金标准 1、通用领域的通用训练方法 古典音乐演奏、数学、芭蕾等必须采用高度发展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训练方法。如果谨慎勤奋地遵循这些方法,那么他几乎一定能成为该行业或领域的专家。 这些行业或领域有几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对于绩效的测量,总是存在客观的方面。 第二,具有足够竞争性,从业人员有强烈的动机来训练提高。 第三,相关的技能已得到数十年甚至数世纪的培养。 第四,从业人员还担任导师和教练,发展出日渐复杂的一整套训练方法,使该领域的技能水平稳定提高。(这又是个良性循环)。 五、刻意练习 1、刻意练习与其他类型的有目的的练习的差别 首先,它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 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 刻意练习也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而且知道该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怎样去达到目标。 2、刻意练习的特点 ◆ 发展的技能是已经拥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的技能。 ◆ 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 ◆ 包含得到良好定义的特定目标,通常还包括目标表现的某些方面;它并非指向某些模糊的总体改进。 ◆ 是有意而为的。 ◆ 包含反馈,以及为应对那些反馈而进行调整的努力。 ◆ 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 ◆ 关注过去获得的技能的特定方面,有针对性地提高,并总是构建或修改那些技能,逐步的改进造就卓越表现。 3、如何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最大限度地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4、最佳方法是找到优秀导师 不论什么时候,最佳的方法是找一位优秀的教练或导师。 5、确定谁是杰出人物 主观的判断容易受到各种偏见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人们正在判断其他人的总体能力与专业特长时,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偏见,比如教育、经验、声望、资历,甚至友善与魅力等。 理想的情况是找到客观的、可复制的测量指标,以便前后一致地从普通从业者之中挑选出最优异的从业者。 6、1万小时法则的错与对 格拉德威尔有一个观点是对的:在任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或领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致力于变成业内的杰出人物,需要付出许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 7、长时记忆 赋予意义,精细编码;提取结构或模式;加快速度、增加连接 六、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1、提升整体绩效水平 找出领域中的杰出人物,训练那些表现不太出色的人,尽可能使后者也达到前者的水平。 2、让练习变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3、拒绝三种错误思想 第一种,认为某人的能力通常受到基因特征的限制。 第二种,如果足够长时间地做某件事情,一定会更擅长。 第三种,要想提高,只需要努力。 4、边干边学 5、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区别 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区别,是发展专业技能的传统路径与刻意练习的核心差别。 传统方法是先找出关于正确方法的信息,然后去运用那些知识。刻意练习则完全相反,它只聚焦于绩效和表现,以及怎样提高绩效和表现。 七、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1、好导师 最重要的是帮你创建心理表征,以便你能监测和纠正你自己的表现。 2、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 有目的的练习十分重要,要制订提高与进步的清晰目标。学会以这种方式投入,有意地提升和精进你的技能,是提高训练效果的最强大方式。 3、更短的练习,更好的注意力 一旦发现自己无法有效地专注于练习了,那便停下来。制订明确的目标,把练习时间缩得更短,更能迅速地提升新的技能水平。 4、没有导师 如果你遵循刻意练习的一些基本原则依然可能实现进步; 自己设计练习方法,反复做一件事情,找出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聚焦在那些方面取得进步,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直到你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5、跨越停滞阶段 以新的方式挑战自己;攻克特定的弱点;想办法稍微逼自己一下,搞清楚自己的“停滞点”在什么地方。 6、保持动机 保持动机也许是每个投入到有目的训练或者刻意练习中的人最终要面对的最大问题。要么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要么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技能本身可以成为动机的一部分;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加入或创建共同团体。 7、新年决心效应 原本信誓旦旦想达到目标的决心开始衰退,到最后完全停下来,不再重新开始。这种现象称为“新年决心效应”,这正是为什么健身房在1月份的时候人满为患,到了7月份时只剩一半人的原因。 8、意志力根本不存在 几乎没有科学证据证明,这世间存在一种可在任何情形中运用的一般的“意志力”。意志力和天生才华,都是人们在事实发生了之后再赋予某个人的优点。 9、精力 每天应当睡到自然醒,并且在起床之后觉得神清气爽。 10、信心 不要半途而废。和自己达成协议,尽自己的努力回归到之前的状态或跨越停滞阶段,然后你再放弃。那个时候也许你不会放弃了。 八、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1、第一阶段:产生兴趣 2、第二阶段:变得认真 3、第三阶段:全力投入 4、第四阶段:开拓创新 创新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在各自的领域或行业中工作了很长时间,已经成为杰出人物,然后再开始开辟新的天地。 5、杰出人物的进展只在局外人看来才是重大进展,因为那些人并没有见证过所有那些微小的进展,而正是这些小小的进展,才累积成重大的飞跃。 九、怎么解释天生才华 1、莫扎特早期所作的曲子,据说实际上是由他父亲一手写出来的。我们真正可以确切认为是莫扎特创作的第一首曲子,是在他15岁或16岁时创作的,那个时候,他已经在父亲的指导下经过了十年的刻苦训练。 2、换个角度看基因差异 具备某些天赋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优势变得越来越小,到最后,练习的时间与质量反而在决定结果。 3、自我实现的预言 当人们假设,天才在确定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时,这种假设会指向一些决定与行动。 如果你以为那些不具备某方面天生才华的人绝不可能擅长于这方面的事情,那么,当父母、老师或者其他人看到孩子不擅长做某件事情时,就会鼓励他去做别的事情。 这就是相信天生才华的危险性。它往往使人们假设,如果你相信这种观点,那么你就是在鼓励和支持“有天赋”的那些人,并打击其他的人,从而制造自我实现的预言。 十、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 1、改变教育与学习 刻意练习的方法与传统方法之间的重要差别是对技能与知识的着重点不同,一个强调你可以做什么,另一个强调你知道什么。 选择学习必要的知识,是为了培育技能;知识本身绝不是学习的目的。 在每一个教育领域,最有益的学习目标是那些帮助学生创建有效心理表征的目标。 2、创造全新的世界 杰出人物在磨砺自身的能力时,获得巨大的满足和快乐,他们在逼着自己发展新技能,特别是发展那些在他们所在行业和领域中十分尖端的技能时,往往会感受到巨大的个人成就感。 3、成为“练习人” 当我们在提高自己时,我们才最像是人类。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己,以我们选择的方式来提高自己。这使得我们和当今世界以及有史以来的其他物种区别开来。 十一、其他 1、记忆 勾勒一组可记住的图像,把这些图像与00~99这100对数字中的每一对联系起来。接着,勾画一幅实际位置的“地图”,在自己的脑海中以非常特定的次序逐一参观地图中的位置。这是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使用的“记忆宫殿”的现代版本,借助这种古老方法,古希腊人记住了大量信息。 2、家庭教育 帮助孩子成为杰出人物 第一阶段,产生兴趣:大人以一种好玩儿的方式向孩子介绍他们最终从事的领域或行业,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玩耍,把那种玩慢慢地朝着那件“玩具”的真正目的上面去引导。 第二阶段,变得认真:父母和导师可以采用许多方法来激励孩子,但动机必须来自孩子的内心,否则,它不会长久。

  《刻意练习》读后感(五):从此以后,一生只有一个角色:练习人。

  关于刻意练习,万维刚在《万万没想到》84页已经有全面的论述了,比这整本书都清晰。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证明了天才是对某种事情比较敏感,开始学习很快。但要达到高水平,必须经历刻意练习。因此,刻意练习是提升技能的关键所在。

  对于这本书,作者强烈地弱化了天赋的重要性。但我内个人有个不同观点:我还是认为天赋是重要的。体现在,有天赋的人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时,会很快。普通人慢一点。假设没有刻意练习,有天赋的人在学习中,会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表征,但普通人也许没有这个意识,或者调整慢一些。这是有天赋的人和普通人的区别所在。但这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通过刻意练习,我们完全可以和有天赋的人同等水平。最后,李笑来说他一生只有一个角色就是学生。我今晚开始给自己定位,一生只有一个角色:练习人。

  我的公众号:任游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一起讨论学习的方法。

  《刻意练习》读后感(六):《刻意练习》读书笔记

  写于 2017-05-30。

  “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的概念,我最早在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中了解到,核心思想是专注、高强度和快速反馈。这本《刻意练习》,以一整本书的篇幅,仔细介绍了这个概念,包括其背后的科学数据以及实践经验。

  ## 阳志平的推荐序

  刻意练习的指向和本,质是加强人的“长时记忆”(本书中,叫做“心理表征”),这是区别卓越者和一般人的重要能力。长时记忆的培养点主要是:

  1. 赋予意义、精细编码。

  2. 提取结构或模式。

  3. 加快速度、增加连接。

  **情境学习**: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开始时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随着技能的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 第一章:有目的的练习

  对于一项能力,当表现达到了某个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更多时间的练习并不能带来进步。练习需要有目的。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

  1. 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一定要明确地知道目标是否达到。

  2. 专注。不要有任何干扰。

  3. 快速反馈,无论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个测量的方法,告诉自己当前状态如何,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前进。

  4. 走出舒适区,当练习变得快乐时,就不在是刻意练习了。

  遇到瓶颈时,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

  ## 第二章:大脑的适应能力

  大脑就像肌肉,训练能让大脑更强大。只有引起不适,身体才会发生变化,才能到达训练的目的。

  ## 第三章:心理表征

  gt;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抽象。

  心理表征的质量与数量,决定了杰出和普通。

  有一种说法是,把一个东西讲述给别人听,或者写下来,是学习一个东西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其实这取决于怎么讲述。一种讲述的方式叫做“知识陈述(knowledge telling)”,就是把大脑中所有的观点一一告诉读者。另一种讲述的方式叫做“知识转换(knowledge transforming)”,就是建立自己的心理表征,在讲述和写作的过程中,改变并增加了一开始所拥有的知识。做到这一步,才能称为掌握了某种知识。

  ## 第四章:黄金标准

  一项练习,除了要有目的,还需要具备下面这些标准,才能称为刻意练习。

  1. 刻意练习发展的技能,已经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2. 刻意练习发生在舒适区外,需要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

  3. 刻意练习包含定义良好的目标,并且能够看到离目标还有多远。

  4. 刻意练习是有意而为的,仅仅是遵照指示并不够,需要主动的关注,自己做适当的调整,控制练习。

  5. 刻意练习需要反馈,以及及时的调整。反馈一开始可能来自导师和教练,但学生必须学会自我监测的方法,这也是建立心理表征的过程。

  6. 刻意练习的过程是心理表征逐渐形成和改进的过程。

  7. 刻意练习关注那些过去掌握的技能的某些方面,不断地重新构建和修改,实现基本技能的重新学习。

  ## 第五章: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传统的训练培养,着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刻意练习,关注的是技能的发展。在工作中,培训计划应该致力于改进技能, 而非掌握知识。

  ## 第六章: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在较短时间内投入100%的努力来练习,比起在更长时间内只投入70%的努力来练习,效果更好。

  找到自己的导师,或者该领域的专家,研究他们是如何成为卓越的。

  用“三个F”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

  1. Focus(专注);

  2. Feedback(反馈);

  3. Fixit(纠正);

  ## 第七章: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四个阶段:

  1. 产生兴趣。

  2. 变得认真。

  3. 全力投入。

  4. 开拓创新。

  ## 第八章:怎样解释天生才华

  天赋的差异会在一开始学习某项技能时产生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天赋本身造成的影响会越来越少。真正成就杰出的,还是靠的持续不断的刻意练习。

  ## 第九章: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这又取决于我们都拥有哪些心理表征。

  gt; 你在思考某件事情的时候,不会创建心理表征;只有通过去做某件事情,失败了之后调整方法,接着再去做,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创建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读后感(七):“练习人”

  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就具有在某个领域的才能,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适应能力。

  刻意练习的三要素:

  1,目标

  目标必须明确在某一件具体的事,实现目标要专注,而且要及时地获得反馈和纠正。

  实现过程遇到瓶颈怎么办呢?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记录自己的进步,增加正面反馈;也可以把遇到的困难集中解决掉,再接着实现目标;加入团体更有利于反馈和激励。

  目标要制定在舒适区之外,又不能难度太大。我们的身体偏爱稳定性,因此当走出舒适区时,大脑的结构会逐渐地适应情景的变化。

  2,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思考事物时,相对应的思考结构。训练的目标,在于要具备高级的心理表征。

  具备较高的技能,意味着具备较完善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越是高级,对技能的提升也就越有帮助。技能与心理表征往往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环。

  因此我们的具备优秀的导师或者经典的书籍,以便用那些高级的心理表征指导我们的训练。

  3,重复训练

  最杰出的人,练习的时间最长。在音乐上取得杰出成就者,往往比那些技艺不如者更早地接触到音乐训练。

  杰出的人懂得,尊重睡眠和休息,才是最高效的训练的基础。

  应用:

  1,工作中,技能关注行动的结果,知识关注的是知识本身。在日常的工作中,创造机会“边干边学”,在实践中思考怎么样获得提升,从而在真正的问题到来时可以更好的解决。

  2,生活中,第一,要选定已经获得合理发现的领域,这些领域往往有较好的反馈机制、导师和竞争对手等;第二,要选择最优秀的导师

  最后,对应开头,所有的天才都是习得的,即使是所谓的“自闭症奇才”,也是由于他们更容易对细节进行注意而且疯狂地练习某种活动。

  包含着目标、反馈、和导师的刻意练习针对问题,然后寻找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学习的效果。让自己成为“练习人”,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潜力!

  《刻意练习》读后感(八):刻意练习,助你开创全新的生活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20世纪60年代,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和他的妻子在研究了各个行业或领域被认为是天才的人之后确信,通过正确的养育,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将其变成天才。所以他们决定在接下来的25年中做一个实验,将他们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国际象棋手。

  之后,他们接连生下了三个女儿。他们没有让女儿们上学,从小就刻意的训练她们下国际象棋。结果是让人瞩目的,大女儿苏珊4岁时就获得了她的第一个冠军,15岁被授予特级大师称号。二女儿索菲娅在14岁时在罗马的一次比赛中获得了最高的国际比赛等级分,那次比赛时至今日依然被称为“罗马大洗劫”。三女儿朱迪特15岁被授予特级大师,连续25年在国际象棋赛中排名第一,直至退役。如此辉煌的成就正好验证了她们父亲的观点,天才是可以刻意培养出来的。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是安德斯.艾利克斯和罗伯特普尔两个人联合撰写的。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几十年来一直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研究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顶尖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在任何一个行业和领域中,我们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学习新的技能和能力,从而帮助人们变成他们行业或领域里世界级杰出的人物。刻意练习,这是迄今为止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我们来详细看一下书中都讲了哪些内容。

  1、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为什么有些人会对他们领域的事情如此擅长,擅长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他们真的拥有区别于常人的特异基因吗?所有人都听说过莫扎特在音乐上的天才故事,7岁的时候父亲带着他和姐姐安娜做欧洲巡演的时候,他还没有大键琴高,但却将小提琴和各种键盘乐器演奏的精彩绝伦,深深的迷住了家乡的观众。他还能凭借听力辨别出任何一种乐器演奏时的调子,这种“完美音高”是当时异常罕见的一种天赋,由此莫扎特一直被誉为音乐界神童。可是250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实验发现,所谓的“完美音高”并不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天赋,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这种能力,而莫扎特正是他身为音乐教师的父亲从小对他进行了规范的刻意训练才拥有了这项超人的才能。

  就算是名满天下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能够在小提琴只剩下三根琴弦、两根琴弦、甚至一根琴弦的情况下依然镇定自若的演奏,也不是因为拥有什么奇艺之才,而是为了让相爱的姑娘高兴别出心裁的想出的绝妙主意刻意练习的结果。

  如果你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陪他训练,让孩子真正热爱那门学科,我们就可以在任何领域培养出天才。

  1、 刻意练习与普通练习有本质上的区别

  畅销书《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提出的1万小时定律,曾经风靡一时,但这其实是不严谨的。刻意练习并不是纯粹的卖苦力,也不是热血沸腾的喊口号:“1万小时,你坚持了吗?”书中倡导的刻意练习,不是单纯的对基础动作的简单重复,这无法带来进步。

  卖油翁“唯手熟尔”的简单农耕意识早已经被淘汰。我们要熟悉所在行业的套路,这就需要一个好的导师我们在练习的时候需要好的导师指导,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需要有及时有效的反馈,评论性的见解。我们要刻意练习的是基本功的本质--套路。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套路,这种套路是行业前辈总结出来的经验,在书本上不一定找得出来。

  大家都熟悉美国的王牌飞行员学校,他们的战斗机战术训练计划训练出一批优秀的飞行员,在第一次海湾战斗连续7个月的时间里,击落敌机33架,而自己仅仅损失1架战机,这是空战史上最具压倒性的胜利。他们设计的这个计划正是在许多方面都有刻意练习的元素。他们在不同的状况下给学员机会尝试不同的战法,落地以后马上有教官考问学员“你在空中都注意到了那些问题”“你采取的措施是什么?有效吗?”“本次飞行你都犯了哪些错误?以后应该怎样进行改变?”第二天再把经验运动到战斗中去,如此反复,时间长了,学员自己就会对自己提出问题,认真思考,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这种刻意训练的效果是惊人的。

  在刻意练习的过程中把大得知识体系拆解成一个一个小模块,成为一个一个小的知识罐头,然后分头去练习。比如钢琴练习,分成不同的考级模块,这样让学习者没有压力,逐级突破,一步一步往上攀爬。

  还有一点就是

  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绝对没有轻松省力的捷径。就像一个胖子,你既不想拒绝美食的诱惑,又无法对抗身体的懒惰,还想着有什么灵丹妙药能够轻松减肥,哪有那么好的美事。

  瑞典的研究人员曾经做了一组对照试验。将一半业余歌手和一半专业歌手同时进行培训,然后进行心电图、血液、表情、感受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显示,业余歌手更多的是借歌声来直抒胸臆,表达关爱,很放松很愉悦,体验感更强烈。而专业组的歌手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的观察发声技巧,呼吸幅度等技能并进行反复的练习,这时候他们更多的是专注于练习,这种专注是没有什么乐趣可言的。

  所以说刻意练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省劲的事情,如果你在走神,或者你很放松,那就只能证明你还在舒适区里玩弄你的爱好,享受兴趣带给你的爽快感。是在享受生活,真正专业的刻意练习是让人是应该有一种感觉到艰辛苦涩、身心俱疲到要坚持不下去了的痛苦的。

  3、让刻意练习帮助你成为杰出人物,从而创造全新的世界

  首先培养兴趣很重要。刻意练习最好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兴趣,对要从事的领域产生好奇心。此时如果能有一个榜样的形象可以进行模仿、进行比较,效果会更好,比如父母或兄弟姐妹已经在这个行业做出了不俗的成绩,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要向偶像学习的冲动。这种潜在的竞争状态会很自然的产生激励机制,使之渴望得到表扬和认可的欲望更加强烈,激发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其次,动机可以让练习变得认真。其实,我们每个人做一件事情都有一定的动机,如果能让我们进行这种训练的动机更清晰明朗话,那也会成为我们刻苦练习的动力。比如我们刻苦练习写作可能是想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还可能是想通过变现,改善经济状况,让生活变得更好;比如我想学开车,因为有了驾照就可以自己买个车开着上下班而不用天天挤公交,不用在拥挤的人堆里站的腿脚发麻;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最简浅最实在的动机。

  当然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或者导师可以采用很多种方法来激励孩子,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来自孩子内心真正的喜欢,这种动机才能够长久。比如开始的钢琴学习可能来自于家长或者老师不断的激励,但是当孩子因为刻苦练习之后进行钢琴演奏时,那些来自观众的雷鸣般的掌声和老师同伴的认可,都会让他荣誉感倍增,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自我激励。渴望通过练习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绩。当他们真正认定了这个领域,他们就会自觉地督促自己进行更加刻苦的训练。

  第三阶段就需要我们全力投入。因为自身方面的条件都基本成熟了,我们要想跻身世界杰出人物的行列,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需要更加优越的学习资源,二是需要一位本领域内最高水平的导师来助你一臂之力。比如奥林匹克运动员的教练,一定是世界一流的数学研究家。

  这时候一般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权威的导师很难请到,就算找到了那他愿不愿教你?如果他愿意教你,你是否能够负担得起高昂的私教费用?这也是要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你是否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撑昂贵的教育成本?比如进入IMG学院,每年的学费就是7万多美元,还得支付各种比赛的参赛费、交通费用,装备成本等。这期间可能还需要父母放弃工作,全力支持和陪同。

  说实话,这些实实在在的困难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能够全力支持,把孩子送到事业巅峰的家庭,屈指可数。但是如果你真的完成了这一艰辛的过程,你也将收获巨大的回报。所以说那些日后成为杰出人物的孩子,他们的背后都有比他们更伟大的父母亲。

  如果能够顺利完成了以上几个阶段的,差不多都是一些牛人了,比如牛顿、达尔文、迈克尔.乔丹等,他们已经迈入了不断开拓创新的阶段。

  他们不但是本领域的开拓者,在其他领域依然可以取得骄人的成绩。因为他们已经懂得了一种方法,一种在一个领域内经过刻意的练习攀爬到行业顶点的方法,依照这种方法以此类推就可以了,他们完全有能力在别的领域为自己搭建更多的梯子,而且是直通成功的梯子。

  我们反复强调练习的用途大于天生差异的作用,也是为了打消很多人自证预言的隐患。“我觉得自己在数学方便就是个白痴,我永远也不会学号数学。我没有绘画天赋,我不会画画。我是乐盲,我从来不敢唱歌。如此等等限制了很多孩子的发展。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只要努力去挖掘,用科学的方法经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艰苦的过程中逐步改进,一点一点进步,终会练就杰出的能力。这里没有捷径。

  有一句话说到,当我们能够有意识的进行自我改造,不断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时,我才感觉到自己是区别于其它动物

  《刻意练习》读后感(九):2分钟给你讲明白一本90%的人都没能看完的畅销书——《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去年的畅销书,“刻意练习”是年度热词,好像大家突然从“一万个小时理论”变成了“刻意练习”,但是原著却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看得下去,身边有不少朋友抱怨。

外国人写书,案例太多了,看不下去。 结构太乱了,啰里啰嗦。 啥呀,赶脚几页纸就能说明白啊,为毛编成这么厚一本书? 啥叫“心理表征”啊?我看半天也没搞明白! ……

  本来几句话能说明白的事儿生生写了一本书,这好像是一种流行,外国人尤甚。

  明明简单几个词就能说清楚的概念,非要生造出一个新的概念,好像这样会显得比较有逼格(“原创性”、“专业性”)。

  并且啊,外国人很少直接告诉你怎么做,一定要用一大堆的事例反复论证,这样做是对的。

  而事例呢又不像我们中国人商业必提BAT,其他的也都是各路明星,起码大家都混个脸熟吧。

  他们举的例子就人名,我们都记不下来,又长又复杂,根本不是我们英文课本上的都是迈克、肉丝那样的……并且也不是我们熟知的乔布斯、马斯克、小李子这种级别……

  我由于参加简书“共读”活动,只得硬着头皮逐句读完,今天就当回“皇帝的新装”里的小孩儿,用2分钟给你讲明白300多页的《刻意练习》到底是咋回事。

1. 从来不存在“一万个小时定律”。

  有些专业领域远远不需要一万个小时;方法不对一万个小时也是白练;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也不呈正相关。

2. 世界上没有天才,潜力是可以开发的,天才是训练的产物,经过刻意训练,人人可以成为天才。

3. 有目的的练习,而不是天真的练习。

  天真的练习:

基本上就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有目的的练习:

  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专注,有即时反馈,走出舒适区。

  资料:

  心理学研究中关于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stretch zone)和恐慌区(stress zone),并且随着你认知的成长,这个区域是在不断扩大的。

  《刻意练习》读后感(十):《刻意练习》——平凡如你,也能成为大师

  《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森·艾利克斯是一名心理学家。他从心理学的角度解剖了各行各业者,从新手成为大师的诀窍,那就是——刻意练习。

  本书以莫扎特的完美音高作为例子,引出“天才”是否存在,以及“天才”如何产生的论述。

  作为一本国外的实用性书籍,本书和其他的如《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毒的父母》等一样,都援引了大量的例子。尽管这些例子,让国内的读者感觉相距甚远,并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但就他举例说明本身来讲,他的道理确实因为例子的存在而更加的生动且容易被人理解。

  这些例子:有史蒂夫的超强记忆力,有音乐领域小提琴的练习,有医生的王牌训练,有三位女象棋大师的案例,有关于帕格尼尼、莫扎特等人的天才传奇的解说……

  这一切,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平凡如你,通过刻意练习,也能成为大师。

  由此,就引出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1.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本质其实就是长时记忆。

  而长时记忆需要三点,分别如下:

  ① 赋予结构,精细编码

  ② 提取结构或模式

  ③ 加快速度,增加连接

  2.刻意练习的最佳学习方式——情境中学习。

  ① 找到学习共同体(例如在简书学习写作)

  ② 隐性知识显性化(策略,大师成为大师的方法)

  ③ 模仿榜样(模仿方法)

  ④ 培养多样性(多情境实践)

  3:刻意练习=有目的地练习

  其特点有四个:

  ① 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分钟**次)

  ② 专注(有意提升和精进技能)

  ③ 反馈(辨别不足及原因)

  ④走出舒适区(做不同的事情≠做更难的事情)

  4:如何成为大师?

  4-1:我们要知道大师比新手强在哪儿?——创建心理表征。

  所谓心理表征,就是指你对你所做事情的特点和标准有详尽了解,在练习过程中,有参照系统,在此基础上制定目标,反馈,调整各方面进度。属于一种高瞻远瞩的姿态,真正地了解自己所做的到底是什么事情。

  4-2:最杰出的人,练习时间最长?

  尽管“一万小时定律”被各种事例证明不完全绝对,但还是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道理。

  在任何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行业或领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致力于变成业内的杰出人物,需要付出许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

  但同时,还有更多事例证明:

  人们的绩效或表现的提高,并不存在极限,而更多的练习不一定会带来更大的进步。

  所以,要想在某方面成为一名大师,付出相应的时间是一定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要迷恋于脱离思考的无限重复。

  4-3:成为大师的方法:刻意练习。

  ① 创建心理表征是前提。

  对想有所成就的领域有一个高瞻远瞩的认识,并掌握一些基础常识。

  ② 复制杰出人物。

  找到所学领域的杰出人物,模仿学习他们之所以杰出的所有。(包括写作,我们可以在简书这个平台上,学习彭小六、一鸣、别山举水等他们不同的方法。例如:早起写作,快速阅读,等等)

  ③ 跨越停滞阶段——保持动机。

  保持动机包括强化前行的理由,和弱化停滞不前的借口。

  针对强化前行理由,首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目前的技能成就,这本身就是一个可以鼓舞我们继续前进的理由。再者亲友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很重要的。最后,加入团队是强化前行的好方法。

  而如何才能摆脱停滞不前的借口呢?需要做的只有一点,就是——安排固定时间联系。

  最后,我想强调,保持动机,可以说是刻意练习的终极问题。我们只有保持动机,摆脱新年决心效应(每逢新年,就痛下决心要做某事,但往往半途而废,难以坚持下去。),才能够从刻意练习中收获更多。

  以下,为大家提供我在阅读这本书所绘制的思维导图。

  文|升腾的信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