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30: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经典读后感10篇

  《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是一本由流马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1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读后感(一):转阎海东:《内省癖的自白》

  内省癖的自白

  阎海东(作家,新媒体从业者)

  对于很多作家来说,随笔也许更能准确地反映他个人体验与思想最隐秘的轨迹。这一判断,从流马的随笔集《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中便能得到准确的印证。

  一个过于矜持的外省文青,日渐被北京生活反复煎熬、又被各种文化场子和野心勃勃装叉酷毙的文化酒糟熏得落荒而逃之后,便开始静坐一隅。这时候,脑子里的千头万绪和着令人伤感的思想冷凝结晶,便一一流泻而出了。这个静坐者,像极了市面上流行的净水处理器,滤出了他最鲜为人知的、纯属个人的见解。

  这是一个巨大的反讽。而显而易见地,这个反讽下的现实,也正实实在在地纠缠着无数人:在有着巨大流动性的当代社会里,孤立存在的个体将会何等恐慌。这种事实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吗?如果可能,这对所谓的自由和独立,对蒸蒸日上的个人主义是怎样的一种嘲讽呢?联想到曾经坐在一起讨论过所谓的“自由旷野”意识——我们何尝不曾体会到不肯“依附”的“自由”下那种令人战栗的失重感呢?事实上,当代生活中芸芸人群体验到的巨大焦虑,也正是这种“自愿依附”被权力剥离之后的生理不适。

  某种意义上,他开始透露真知灼见。我想,流马目前所拥有的这种灼见,绝非来自书本概念。这本书里的第一篇便透露出这种灼见——黄金时代在哪里?作者通篇的意思解释起来是一句话:黄金时代就在当下。这当然说起来很容易了,但是要承认这一点,得经历多少曲折和冰冷的墙壁?自然只有领悟了这一点的人知道。对外部世界的强烈指责和诘问,往往来自相当自负和张狂的年轻人,而“怀才不遇者”,多半是书读得太多了,于是看不到朗朗晴空。读书所给予人的虚妄体验,有时候可以达到疯狂的程度,而半途清醒过来的人,也往往只在少数。

  但流马说出的只是一个普遍的体验——别人的经验世界看起来无比美好。这样的念头,正是很多人人生失败的内心逻辑起点。那么,转向内心吗?这本书恰好有另一篇《内省癖》如另一面冰冷的墙壁,寒光闪闪地竖在那里。这篇随笔讨论了内省的极致所带来的精神崩溃。

  这些零散小文是如何写起的呢?往往是从电影和书籍的漫谈开始,但电影和书不是他想要谈论的,他本意要进入的是求生的职场、服从潮流的消费、社会政治和生活的真实,最后回归到对个体本心的挖掘和解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切很像一个“内省癖”患者的自白书。这些书写,恰如一个内在世界的空旷广场上充满了各种纷扰和争吵,汇成了一个当代灵魂万般纠结的多声部世界,它显得如此真实而无助。

  一般来说,这类短小精彩的信手之作,很容易被忽略,但却也可能是最值得阅读的东西,这种放松状态下对当代人与社会的精细观察和分析,恰恰可能比更多的虚构类作品更值得一读。在这些随笔里,作者洞开了他的另一个思想路径。

  《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读后感(二):时间的喻体:监狱、火车与黑手党

  最近有一首诗比较火,也是我服务的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曾经推送过的,叫做《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这首诗提出了一种与时间相处的态度,诗里面有几个意思相近的关键词:“虚度”、“浪费”、“消磨”。当你认识到生活就像满目的花草一样美好,一样无意义的时候,虚度、浪费和消磨才是成立的。这可能是需要满足一定物质基础,以及一定层次的审美趣味的前提之后,才能达成的生命态度。

  “我想和你互相浪费”,首先你得有一个愿意和你互相浪费的人,你们必须是有充分同构的价值观的人。你们需要彼此认同那宇宙是“精致而苍老”的,认同那短的是沉默,长的是无意义,认同一起“低头看鱼”的生活趣味的价值。这其实是一种足够挑剔的生活选择,很多人毕其一生都未必能找到这样理想的可以“互相浪费”的人。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这种与时间相处的态度,仅仅是一种理想,一种虚构,一种人类从未实现的假设。它看起来是那么闲适,那么缓慢,那么文艺,那么高级,必定不是人人都唾手可得的生活。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虚度究竟是不是一种面向时间的自由。然后我就想到一个人,一个身体不自由的人,如何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解脱。

  有一部电影,叫做《朗读者》,是温斯莱特主演的。这个电影的开头有点像《西西里岛的美丽传说》,一个小男孩被一个公共汽车女神吸引,而后发生了一场不伦之恋,但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后来我们知道,这个女神曾经是女纳粹,犯下屠杀犹太人的罪行。在后来的审判中,这位女纳粹被认定为那场大屠杀的直接责任人,因为有她的签字作为证据。但她却隐瞒了自己并不识字这个重大事实,并且不为此感到后悔。她觉得与其忍受不白之冤,被人知道不识字的羞耻更关乎尊严。

  接下来的狱中生活,以及和已经成年的小男孩的通信,成为她新生活的开始,也是我要谈到的重点。她近乎疯狂的开始了阅读。阅读不仅让她学会了写字,更重要的是让她认识到自己的罪恶,然后又能平复她那狂暴的内心。

  一个人只有当认识到自己的罪的时候,才有可能得到赎罪的可能。阅读改变了她,虽然她的余生是在监狱中度过的,但是她却获得了很多人不曾获得的自由,因为她最后看到了上帝。也可以说她在一个有形的监牢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时间,从而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她变成一个监狱中的自由人。

  李沧东早年有一部电影《薄荷糖》,采用倒叙的手法,一段段讲述一个想要卧轨自杀的人的故事。火车碾过他,逆着时光的铁轨向前开,一站一站停留,他的形象由一个堕落的中年人逐渐变回一个美好的青年,面目由邪恶可憎一步步便回青涩可爱,到最后,回到那个起点,就在那个自杀的地方,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是,这一切竟是源于一段野雏菊般青涩的初恋,源于一颗清凉甜蜜的薄荷糖。

  李沧东巧妙地用火车串联起主人公的逆向人生。其实,我也觉得,火车是时间的最形象的一个喻体。每当我乘坐火车的时候,我都强烈的感受到时间的存在。那咔哒咔哒啃过一节节铁轨的火车声,和时钟秒针的抖动,何其相似。

  我第一次乘坐火车出差,是1998年,从济南到广州,绿皮火车,硬座。那是一趟漫长的大约27小时的旅程,直到第二天下午,我才补上一张硬卧车票,当天晚上到达广东。这一趟火车之旅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不仅仅是疲劳,还有沿途从南到北,风景的变幻。我试图记下所有沿途的大大小小的火车站,记住他们的名字,记住那些在站台上售卖不同食物的乡民。

  途中的天气也时雨时晴,晚上一个人枕着胳膊靠着窗子睡着了,突然感到手臂冰凉,原来是睡着时,把手臂伸到车窗外面,是外面的雨把我打醒。

  我继续乘坐火车旅行,从广州转车去梅州,也是夜车,硬卧。南方的列车很干净。一车上都是讲广东话的人,而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种异国他乡的感觉。那天晚上虽然是卧铺车,我却意外的失眠了。我在列车车厢的结合部,遇到一个同样睡不着的抽烟的人。

  就像小说里写的那样,他突然向我吐露心事。原来他要去河源出差,很紧张,有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他拿下来。可是他心里没底。他不是广东人,老家在湖北,我能感觉出他作为外省人在发达的广东地区那种强烈的奋斗感。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还不太会和人聊天,只是递给他一支烟。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看到命运的时刻,特别是当年在火车车窗的玻璃上,看到自己那张模糊的面孔时,那种孤单和无助,就会非常强大。

  中国的火车会越来越快,而我们自己必须让自己慢下来。哪怕你自己没办法从这趟时代的火车上下来,哪怕你被裹挟,你也要让自己的时间变慢。

  有一次,也是在火车上,那时候还没有动车。是从北京到济南的特快列车,全程四五个小时,当时感觉已经够快了。在这趟火车上,我遇到一对美国母女,她们是来中国旅行。那女儿的手中拿的是哈金的小说《等待》,而我捧着的则是海明威的《不固定的圣节》。因为两本书的作者都是美国作家,再加上哈金的中国背景,我们居然简单聊了几句。这两本书在这趟火车上有一个奇妙的相会,因为他们分别提出了不一样的对待时间的观念。

  哈金的《等待》写的是一个惨烈的时间故事。一个通过参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想要和农村老家的老婆离婚,娶军队里一个年轻的护士。但是种种原因,地方和军队上都不支持他的这种行为,他所能做的就是等待,一直把自己等成老头儿,把女护士等成中年大妈,然而准许离婚的那一天终于到来的时候,他感到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焦虑。

  海明威《不固定的圣节》则是对自己年轻时在巴黎当文学青年的一段美好回忆,几乎成了现在文艺青年的巴黎导游指南和文艺圣经。左岸巴黎的文艺时光时时蛊惑着一代又一代的文艺青年。海明威这本书所告诉人们的是:巴黎没个完。巴黎是流动的盛宴,时光在这里是永恒的。后来伍迪艾伦又去法国导演了一部电影,叫《午夜巴黎》,我在我这本《黑手党》里面也提到了。一对美国年轻恋人到巴黎去寻找海明威所处的那个黄金时代,那个没个完的巴黎。但是等主人公穿越到海明威时代时,那代人怀念的却是更早的一个时代。为什么人们总是对过去的时光抱有美好的幻想呢?

  我觉得这就是《等待》和《不固定的圣节》两本书在一列火车上相遇的奇妙之处:一个相信未来,一个怀念过去。但是相信未来的人无时无刻不煎熬在当下,而在未来还要继续煎熬;而像海明威这样怀念过去,活在过去的勇武和英雄幻影中的人,终于也在病痛的晚年,开枪自杀。

  不论是相信未来,还是怀念过去,都是一种对时间的妄念!我们永远不会像我在这本书第220页所写的那样,是《不老的人》,也不会像本书在152页《另外的房间》所写的那样,可以同时拥有两种生活。

  时间是一座牢笼,我们自己的身体,也是一座牢笼。时间是宇宙中唯一不可逆的东西。空间可以折叠,时间也可以,但是你没办法回到原点。在《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如何与时间相处》。正像这篇文章所提出的,这也正是我一开始整理这本书的一个目的:如何消除自己的焦虑。那么这个焦虑从哪儿来呢,就是从对时间的有限性和不可逆性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自己做成的事情非常少。这种焦虑就体现在这本书中,通过整理这本书,我慢慢形成对自己的一个治疗,探索出一点点心得。

  如果一定要和《黑手党》扯上关系,我觉得那就是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时间的“黑手党”,把一切可能属于自己的时间搞到手;然后又像“时间规划局”那样,可以把大把的时间用来换取别的一切想要的东西。

  《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读后感(三):叶萱:男人的写作就是要有黑手党的味道

  叶萱

  [关于流马新书《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

  原题:男人的写作与黑手党的味道

  很早我就说过要给流马的新书写篇读后感,起因于我很喜欢他作为创始人之一的微信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我以为这是一本诗集,而我自己刚好是个不太懂诗但很喜欢读诗的半拉子诗歌爱好者。可是断断续续看了这本书的大半,我才发现其实这是一本随笔集——围绕文艺、社会、心理、臆想等等话题,一个男人在冷静旁观,随手记录,偶尔毒舌。

  比如他在《如何“收割”文艺范儿》这篇文章的开头就说“文艺范儿和二逼犯之间,往往只有一个词的差距”;《世界上那些神经病妻子》中提到“世界上有很多神经病女人,也就是所谓的天赋异禀的女作家、女诗人、女画家、女行为艺术家,常常把世俗生活搞得一团糟,在家庭内部制造精神恐怖,让别的无辜的人生活在她的精神低气压中”……他擅长在叙述的开始就表现出一种冷冷的、旁观的态势,如果要脑补的话,我能想象出来的大约就是一个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的男人抱着胳膊,用不怎么厚道的语言开门见山地表达观点。

  可是,你读下去。因为读下去会发现,他从头到尾都是那么一种冷冷的、有一定疏离感的语调,既不像女性作者喜欢用的推心置腹,也不像一些男性作者喜欢用的鸡血论调或者沧桑姿态,他就是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关于文艺范儿的讨论不如说是对流行词汇的怜悯,“对一个词频繁和过度的收割,是厌弃它的最好途径”;对“神经病女人”的不欣赏是源于“在可怕的婚姻生活面前,我们无法置身事外地奢谈艺术价值,没有人有资格强迫别人同意可以艺术之名去毁灭生活”……他的观点与陈述几乎都没有流派可言,如果一定要总结特点的话,我想,大约就是用绝不迎合玻璃心趣味的语调,尊重观点,只谈观点。

  这其实挺难的——我们都有观点,但出于这样那样的顾虑,在表达的时候、书写的时候,都会做出种种的铺垫和渲染,在逻辑上试图堵漏洞,在语言上试图和缓化,似乎是要通过特别“走心”的那种方式博得认同,可往往就是这样,废话多起来,观点或叙述开始产生若有若无的妥协。但流马,他摆出来的语言架势无疑是强势的,基本没有废话,道理一语中的,带有一种不媚俗的犀利,倒很吻合这本书的书名: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那么至少,在属于独立判断的观点中,要拿出黑手党的气势来。尽管,这篇同名文章,其实是在说关于“体制内外”的话题。

  以及我尤其有感触的,还有占据着这本书最大篇幅的那一部分,章节名叫做“阅读的重影”,他谈看过的书、一些作家的掌故,以及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那些新的观点——“现代许多作家的焦虑仍都在于如何创造一个值得阐释的文本,这就是阐释和过度阐释破坏写作生态平衡的最直接恶果”;“为什么说智识者是整个社会的良心?因为他们有原罪感,只是在商业化包装起来的‘80后’文学中,这种传统才被像阑尾一样割掉了”……

  还有一些生活碎片所产生的感触——《醉酒记》里在醉酒梦境中的恐惧与折射;《乱吃饭》里对饭局的戏谑,带一点点嘲讽,末尾一句说“话自然不能乱说,饭更不可以乱吃。不要赴不可预知的饭局,不要和不认识的人吃饭。就算你一桌饭都沉默无语,别人还是会觉得,你的肚子里正在骂人”,这篇是从吃饭讲到圈子政治,这种调调儿让人莞尔,似乎又有点联想,最后承认,其实作者是个看透了很多绚丽面纱的预言家吧?

  男人的写作就是要有男人的味道。

  看到后来,我这样感慨。

  文字的世界一点都不缺鸡汤,目前看来也不缺知识分子的醒世恒言,或许,还真是缺了一点点“黑手党”。

  《假如你没有机会加入黑手党》读后感(四):人人都是黑手党

  流马,身高一米八以上的山东汉子,微博认证:诗人、小说家。每次看到他发的朋友圈,不是诗就是杂文,要不就是絮絮叨叨。 这本书,就跟他在朋友圈给我的印象一样,老神老道的。 其实流马算是已然在北京尘埃落定的北漂一族,在北京买了房子,孩子在北京顺利升学,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很顺风顺水。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存在着一种茫然,我不知道这些文字是在什么时候写的,流马对他的故乡有一种执拗,而这种执拗上升到了对整个山东的假想。 我想,顺着流马的笔迹,他似乎是先来到了济南,再去了北京。 我在读诵这些文字的同时,奇怪的是,脑海里浮现的,竟然是贾樟柯电影里的人物形象,沉默、压抑、卑微而平凡,却又有着虚幻的洒脱。 所有的章节我最喜欢致幻剂、内省癖和奇人志。 致幻剂,有一种对生活的角力。文字的浮现,是为了对抗极致的焦虑。对,生活时时刻刻充满了焦虑,而这对蜗居北上广的文艺青年们尤甚。 致幻剂,很好的体现出了流马作为一个诗人的本分。这种情绪的爆发转换成了文字的官能,更深层次的体现出了作者对自我的心理认知。 好吧,上面那些话很有些装逼的嫌疑,其实是我作为一个读者,绝对能够体会那种焦虑的感受。日子本应是夯实、稳定且长久的,可是对于写作者来说,所求的不仅是这些。 很多时候,幻觉恰恰体现了一种真实的状态,我们活在自己构造的世界里,旁人进不来。 在这种自说自话里,流马将内心所想落诸实处,篇篇是精辟之选,篇篇一针见血,偶尔会穿插某种超现实魔幻主义。 内省癖则体现了对生活的批判,对当下体制的嘲讽,充满了一种王小波似的黑色幽默,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流马对王小波的致敬? 《活在别人的意义里》有一种尴尬的揭穿,这大概就是当下朋友圈的现状。 《世界上那些神经病妻子》在告诉人们,找老婆千万别找文艺女青年! 《如何“收割”文艺范儿》则充斥了一种自我嘲讽。 奇人志,写了一些他身边的人,有着很奇妙的感觉,像现实里的人,又像虚拟世界里的人。其实我们身边多的是这种人,但平庸如我,也只能以最平实的语言去讲述。 而流马,他下笔犀利,描述中肯,力道恰好,却又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冷眼望着这人间怪象。 我想,其实在流马严重,所有人都是黑手党,我们都在体制之内,并接受者它的庇佑。 好吧,其实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正处在一种焦虑的状态,看完以后,我的焦虑达到了一种顶峰界点。 然后,让我释放焦虑的办法,就是把我对这本书的感受,一一付诸笔端。 愿你继续在朋友圈里,记录一切琐碎。 愿你行走京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愿你的星巴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公子小白 2017.6.9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