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正常的另一面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正常的另一面读后感10篇

2022-04-22 03:33: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正常的另一面读后感10篇

  《正常的另一面》是一本由乔丹 斯莫勒 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36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常的另一面》读后感(一):学着对经验主义说不

  或许当你看到SLC6A4基因,RGS2基因,5-羟色胺转运体,会有些找不到北。虽在这本《正常的另一面》中,你时常会遇到这些很有距离感的专业名词,但这并影响整本书的阅读。乔丹•斯莫勒教授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深入浅出地为读者梳理了现阶段生物学界对于一些人类行为与基因和环境影响的认识,是一本别开生面的生物学扫盲读本。

  说到扫盲,想起前一阵子朋友圈盛传丁香医生对女性经期可以吃冰饮发表的看法,引来了无数女性的不满和攻击。对于女性生理期,传统经验是严禁吃凉食的。而且大多数女性确实都有吃凉食痛经的切身体验。丁香医生只是说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吃凉食和痛经并没有直接联系。当然,有可能是因为这个直接联系太细微并没有被找到,但也真的有可能压根就没有联系。因为就我自身体验和看到的情况,有痛经体验的女性,不仅不敢吃凉食,只要听说生理期不能吃的食物,一般都不会碰的,而没有痛经体验的女性,在生理期本就没有任何忌口。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猜想痛经或可是受基因层面影响。希望今后有一个无聊的科学家,能发现这个痛经基因,先天不足,就不要怪冰棍了。当然我是乱说的,求别打。

  让人感觉到英雄所见略同的是,斯莫勒教授觉得在精神科学领域中被视为《圣经》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也是不太靠谱的,因为诊断的标准是“专家”们根据病例经验商定的,较为武断。比如‘恐慌症的诊断标准是恐慌症状周期性不定时发作持续一个月或更久…’,这里的一个月就不是通过实验得出来的数据,而是经验数据。可是拿人体做实验,就像约翰•华生那“臭名昭著”的小阿尔伯特实验一样,不免太过残忍而充满着原罪的味道。总而言之,就人类现有的认识,对于精神上的“正常”与“非正常”,无法做出明显的界限区分。所以,只能从应用的角度入手,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莫勒教授在书中提及:“保险公司通常要求申请精神健康护理报销的顾客提供精神病医生的诊断书;政府机构要求将根据这一分类决定伤残抚恤金数目;制药公司根据DSM分类来获取生产某种药品的许可。”

  作为秉承实用主义且长时期丧失科学话语权的群体,对DSM的接受并不会太难,但难的是保持一份审慎的思维习惯。妄言一句,人类对于生物的认知能力尚处在初级阶段,而若想要取得突破,一方面需要对前人成果的总结,更重要的是放下经验主义,提出新问题,然后去找答案。

  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表示,生物的基础是基因,而基因存续正是生物繁衍和进化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斯莫勒教授意图为人类的种种行为找出综合基因层面和环境因素的解释。让我们假想一下,人类的基因是代码,人体即是软件,外界环境就像是软件的指令。第一步先找出指令和代码的排列组织,会对软件造成什么样的效果。第二步就可以通过改变代码或者指令,塑造新软件,或者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真的不远了。

  《正常的另一面》读后感(二):《正常的另一面》读后感

  读这本书的时候,不时回想起一位高中同学,他总是反复搓洗自己的双手,直到通红。

  当时隐约觉得他有点不妥,甚至有点害怕这种“非正常”行为,不时有同学那他开玩笑或是窃窃私语。

  依稀记得学生时期是有心理健康课程的,遗憾的是我从中无所获,当时也只能从众地去议论这位“奇怪的同学”。

  此书可以说是给成年的我一个补课,它严肃地去探讨了人类精神这件事。

  它抨击了目前大多精神病诊断定义并不科学,而是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出发。

  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同性恋是在近现代才被剔除出精神病,此前是需要被医疗干预的。

  由此,精神病容易被“贩卖疾病”的恶性医疗商家乃至实现“理想社会”的政治家当作工具所用。

  作者尝试通过生物科学入手,罗列了大量的研究以及案例,尝试研究精神病的科学诊断办法,比如说他们发现患有某种精神疾病的人某个神经确实与其他人存在不同。

  由于异常状态有无数可能性,作者想到从研究正常入手。

  将人类大脑正常状态视为正态分布,有常态也有相对极端的情况,作者必须强调是极端,而非不正常、异常这类带有歧视性字眼的词汇。

  而极端状态,比如极端恐惧的出现往往是为了让个体警惕进而远离危险,并非坏事。

  但通篇下来,目前尚在研究阶段并未有明确的定义正常大脑的办法,按照现行科技水平要将大脑完全解码大概还是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但愿之后能读到相关研究进展的书籍,科学去定义精神疾病并能对症下药。

  此书还意料之外地解答了近年我乐于与别人探讨的话题:人性本善亦或是本恶。

  通过书中剖析可知,在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大脑状态有无数种可能,其中不乏相当程度的随机性。

  可以说大脑状态对应的人群分类也是符合正态分布的,比如说常见对外感知一般水平的人,也有对别人情绪起伏相当敏感的,以及丝毫不关心别人喜怒哀乐的人。由此对应的社会行为则可能是你所熟知的七大姑八大姨个性,或是报章声讨的冷血凶手。

  承认了随机的多样性之后,我开始思考此前之所以会有本源的疑问,可能是因为在相对社会化体制成熟的现代,大部分我所能遇见的人都是被塑造成符合一般社会人,这种社会性的相似让我误以为人类间足够相似至可以归纳出一个所谓的本源。可能,在精神层面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共同本源。

  我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遇到那位高中同学,

  但希望之后再遇到相似情况的时候,我能再理智和善良一点。

  《正常的另一面》读后感(三):读了两遍

  2016年11月仔细看过每一页内容,但现在几乎全忘光了。悲剧。可能和没做笔记有关?只记得心理疾病犹如一把尺子的另一端。 2018.2.3日翻第二遍。觉得这本书非常值得再看一遍,书里连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进化心理学的内容也有精彩论述。 2018.2.13,用了一天将整本书复习。 书中主要内容:何谓正常。性格和气质的基因基础。敏感期和人格,读心术和移情。依恋和信任。性吸引力的本质。情绪和恐惧如何塑造学习行为和记忆。 个体情绪越激动,对恐惧的记忆就越深刻,越鲜明。 外貌越接近平均水平,意味着一个人的遗传基因变体(等位基因)多样性越高。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基因组中控制人类免疫反应基因的区域。抗寄生虫,无异于打出“我的免疫基因质量高”的广告。鼻子嗅觉。 除了平均脸,对称更吸引人。面孔和身材越匀称,吸引配偶的能力就越强。 免疫力基因的世界里,相异相吸。 移情的生物学机制是这样运行的:观察他人的情绪反应会启动镜像神经系统,而镜像神经系统又会通过脑岛将信息送回边缘系统,促使个体自身产生与我们看到他人的情绪反应相同的感受。但是,这点有争论,分为认知移情和情绪移情。 连接顶骨和颞叶皮层部位的左颞顶交界区(TPJ)专门负责琢磨其他人的想法。 读心术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能力,以至于我们的大脑有专门的部分来负责这项任务。这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但是,在具体到每个人的时候,掌握这项技能的水平有很大差距。 双胞胎实验显示,在三四岁的孩子之中,掌握心智理论能力的高低,约有67%可以由遗传基因的差异来解释。但五岁之后,生活经历的影响明显增加。 让孩子获得心智发展的最佳途径是与异性不同年龄的兄弟姐妹一起成长。 和语言一样,读心术也是一门能够习得的技艺,哪怕它并不是你的母语。苗按:孤独症也可以治疗 孤独症是DNA重复,基因错误。以及精神分裂。 父母年龄越大,子女患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就更高一些。生殖细胞越老,复制时差错并造成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实际上,孤独症比例大幅度攀升原因之一,就是生育年龄推迟。 为什么大脑里不长牙齿,肾脏又为什么不能分泌唾液?在一个人的身体里,每个细胞都包含了相同的基因组,但有些能变为神经细胞,有些只是负责胰脏里酶的分泌,有些则负责保证心脏的收缩。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专门化的过程,是因为只有某些特定的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情况下才会被主动表达出来。这就是“经验”的作用:它能决定个体如何成长,也即通过影响特定基因在何时何地表达,来调控和重新整合大脑的功能。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基因尾端的启动子,它是转录因子这种蛋白质的“仓库”,而转录因子又是其他基因生成的。一旦转录因子和基因启动子结合,就能“启动”基因的表达。 每个人因为启动子序列不同而影响转录因子启动的难易。所以,你的基因比我的更活跃(即更容易表达)。 环境和生活经验至少可以在大脑中通过两种方法影响基因表达:以促进化学反应的方法标示DNA,或是修正DNA周围的蛋白质。 基因编码在几十年前已经被破解,但“表观基因编码”却至今还未被解开。后者可以解释同卵双胞胎会变得不一样。(苗按:其实后天环境就是影响了基因表达,开启) 抑郁症的病因即脑部血清素(5-羟色胺)调节异常,百忧解、左洛复、帕罗西汀、依地普仑等抗抑郁药物,其设计原理即是用于阻碍或抑制血清素转运体的作用。转运体的职责就是从神经突触那里再吸收血清素。 血清素事关脑回路对情绪、焦虑和攻击性部分的发展和运转具有关键作用。 舍曲林等SSRI药物很可能通过轻度改变个性本身来发挥作用,治疗抑郁症。 我们与他人分享着过往经验和来自精神生活的“产品”:思想、感觉、欲望、彼此间的关系;同时,每个人也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心灵领地:由认知、情感和社会功能组成的奇特结构,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包括遗传、个体经验、环境影响的结合。 谁的大脑更容易被色情图片和描写所唤起——男性还是女性?如果你的答案是男性,那你又陷入了老一套的偏见……不过,你猜对了。 美貌: 个性、性格:多巴胺基因变异使人类走出非洲,这种类型的人。不过人类能取得成功,要依赖多个基因,焦虑的大脑在某些阶段也有进化优势 当没种个性特征都受到众多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且没种个性的 人类的个性是“高度多基因化”的——也就是说,它是成百上千个独立的基因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 民间有“三岁看老”这个说法,其实这种观察往往都比较准确。是一种普遍现象。可以问问爸妈,在自己三岁时的性格和成年后的差异大不大。后天环境因素当然也会或多或少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对于羞怯/内向的人而言,这种性格和气质往往在其儿童期便已经显露无疑。他们的脑部负责控制情绪的回路阀限相对较低(可以理解为对环境比较敏感,反面例子就像我这种神经比较大条的)。一旦受到刺激,杏仁核就会不断向其他中心部位输送强调压力的反应信号。交感神经系统做出预警,同时负责感受压力的荷尔蒙轴开始分泌皮质醇,让人产生戒备心。 这种反应人类和其他动物没什么区别,脑回路都差不多。

  《正常的另一面》读后感(四):谁动了你的大脑?

  有种方法能忘记不堪回首的往事,有种药水能让别人对你产生好感,有种策略能读懂别人的内心,有种诀窍能不靠作弊提高考试成绩。悄悄动了你的大脑,可别以为这些都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斯莫勒教授告诉你,懂点生物学、懂点心理学,一切皆有可能。

  在他的著作《正常的另一面》中,就包括了这些令人津津乐道的研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这扇门的树立之处曾被认为是精神病与正常人的界限,斯莫勒却认为两者不应该泾渭分明,如同一条正态分布曲线,正常的定义本就不是绝对的。困扰过我们的情绪问题、人际关系、思想的奥秘,绝不仅仅存在于门的另外一侧,或许统统可以称为边缘性的精神疾病。大脑存储的数据也确乎能在不知不觉间被改变。

  斯莫勒专注于为心理学问题寻找生物学的解释,尝试利用大脑特性开辟治疗精神疾病的新手段,也帮助“正常”的我们在自身局限与才能间觅得平衡。“我们究竟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哪种性格,取决于一个个甚至细微到令人感觉不出的改变与调整之合力”,心理学机理同样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研究也好、细胞、分子层面的研究也罢,目前的研究都仅是管窥蠡测。但这些不可控的改变无处不在,即便我们拒绝所有未经允许的改变,改变也未曾停歇。

  譬如,童年时代父母的影响。心理学大师们对童年影响的看法莫衷一是,有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童年创伤决定命运论,也有以阿德勒为代表的个体选择决定论。虽可谓见仁见智却失之主观。斯莫勒则提供了一种相对而言更加客观可行的科学立论,影响发生在大脑的哪个部位、哪些影响是可逆的、某一类影响可能造成何种结果,都能在一定范围得到解释。我们的童年不可追,不过能在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勉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诸如建立安全的依恋、无法矫饰的对事物的喜好、对儿童关键期和敏感期的把握等等。

  还有无处不在的媒体的影响,哪怕是状似最有意义的选择,都可能伤害我们的大脑。受到万千父母追捧的益智电视节目,小朋友看得投入,父母心下满足,在斯莫勒的研究看来,却是百害而无一利。传说中能开发智力的莫扎特音乐也只能在短时间内愉悦心情,并非真正提高智商,作为情绪的调节剂或许更有贡献。

  最细微的改变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中,存在于易被忽视的化学物质里。早在我们还是一颗受精卵的时候,主导我们内向还是外向、开放还是保守、亲和还是敌意,甚至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是否易得某些疾病的基因就已注定,外显的特征能够被环境重新塑造,天生的差异却不尽然能凭我们自己做主。

  尽管人类力有不逮,斯莫勒还是用对“正常”的生物学研究给我们树立信心。“人类可以借助‘经验-依赖’的学习机制不断学习,并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适应纷繁复杂的生活。”各种冲击重塑着我们,但真正的自由仍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的能力要比想象大得多,了解愈多就愈有可能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未必要在正态曲线的正中,却足以帮助我们从伤痛往事中复原、建立亲密关系、体恤他人想法、变得更加强大。

  ——乙未年读乔丹·斯莫勒《正常的另一面》

  《正常的另一面》读后感(五):只有变化是永恒的

  “太阳底下的一切都可以被科学证明吗?” 看到书里某段的时候我这样问自己,个人的答案是否定的。针对这本书的内容,尤其涉及心理学的研究,是很难完全“科学”化的,只有随机才是永恒的。 。 作为一个常常不觉得自己是动物的人类,看着作者在书里描述各种生物学研究的实验,还是挺有意思的。开始时候会忍不住出于惯性的在脑海里吐槽实验安排不合理,怎么把人当成动物了啊,怎么把人跟动物一起比啊,到读完全本之后,这毛病彻底治好了,毕竟“…that we are a part of nature, not apart from nature…”[1]。 作者相信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忘记在哪里看过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人生可爱的部分就是我们永远可以成长和进步。这本书分章节的对人类几个重要的行为做了分析和研究,其中当然参考了很多动物实验。有些设计的很巧妙,有些就让人觉得残忍且无良,比如华生用婴儿小阿尔伯特做的针对恐惧的条件反射的实验。这也间接的看到了近代学术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监督的必要性。其中一些完全基于进化生存理论从动物性上来分析人们选择性伴侣的倾向的桥段,让作为“现代人”的我略微不适。尤其在分析同性恋成因的部分涉及到出生顺序对性取向的影响的那段儿,提到了有哥哥的男性更容易成为同性恋,有姐姐的男性,和有哥哥的女性没有相应的表现。但是有姐姐的女性被忽略了……这算是科学研究中隐形的歧视吗?多加一组对照试验并给出结果不是应该的吗?当然这部分的结论我是认同的,“性取向也是生活中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方面。它不能简单粗暴地归入先天或后天,也不能武断底认为某一单独原因时期必要条件,或者这一原因就足以对其进行解释”。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会觉得生物学是科学,但是心理学不是,至少目前还远远不是。人的心理太复杂了,以至于根本没法搞清楚到底是哪个因素通过什么机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且书中针对心理实验的部份确实基本没有特别绝对的结论,这也是我看完非常欣慰的一点,科学家永远不会像微博上的情砖和营销科普号那样随意抛洒结论,吸引眼球。但是我也万万没有想到情况是这样的,“现在广泛使用的对各种精神疾病——抑郁症、躁郁症、精神分力争、焦虑症、强迫症——的药物和心理治疗手段,基本上是以1970年代甚至更早的科研成果为基础”,所以过去的40年间并没有什么飞跃的进展?因为科学研究的规范化,这种“停滞”倒也可以解释,但是难免还是有一点点失望…… 这本书的reference用小号字体排的,也足足排满了36页……还好只是当科普读物读,不然真不知道要花多久才能看完。书中充满了大量的看之前我不知道看完也没有完全记住的专业名词,类似酶的名字,基因组的序列号,但是并不影响阅读。作者作为专业人士默认的一些背景知识,在有些地方做了忽略,好在不多。 到了最后看完了我们也还不知道正常与非正常之间的分界在哪里,但是这恰恰是正常的不是吗?因为生物是多样的而且世界一直在变啊,科科。 [1]. Irene Pepperberg, Alex & Me, (Harper Paperbacks, 2009).

  《正常的另一面》读后感(六):是什么造就了你

  乔丹•斯莫勒是美国医学博士,现为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系副教授。他在长期研究精神失常的过程中,慢慢意识到,要想弄清楚什么人为什么会失常,就得先确定什么是“正常”,即作为生物体的一个人,他的大脑和心灵原本“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将自己的发现写成《正常的另一面》,知识有趣、视野开阔,吸引三联书店将其纳入“新知文库”引进出版。

  乔丹•斯莫勒回顾了精神病学的进化历程,指出:“即便在短短的一个时代(几十年间),对精神失常的行为的定义也可能发生变化,且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特定社会——文化的力量,而非科学的标准。”正如我们没法确定几点几分是日夜交界,其实精神病学家也不能明确地划分正常与失常。联想前不久,翻译家孙仲旭去世,一时间,“抑郁”如洪水猛兽,人人自危,毕竟现代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工作学习,哪个不是压力山大?那些担心自己患上抑郁症的人应该记住这句话,“失常就是能造成伤害的机能异常”,大多数人的失眠、焦虑、紧张,如果没有对正常生活造成伤害,是不需要去吃“百忧解”的(一种治疗抑郁的常用药)。

  那么正常的大脑和心智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它们是怎样造就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的?21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解开了上帝造人的密码——基因。有部电影叫《基因决定我爱你》,里面设想人类可以藉由操控基因表现的药物,改变自己的个性和命运。这种幻想却非无根之水。基因决定一个人的大脑对环境的感觉是否敏锐,是情绪的生物学基础。过于害羞、孤僻,甚至同性恋,都可能是基因在作崇。

  之所以说“可能”而不是“一定”,是因为了除了有基因这只上帝之手,个性的塑造还离不开另一支人类之手——环境。于是在情绪的生物学之后,作者接着分析了有关养育的生物学。心理学家们说,环境,尤其是童年时期的环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所以父母们越来越重视早教,用古典音乐和认知节目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甚至不惜代价将幼儿送进昂贵的早教机构。乔丹•斯莫勒大概会让有神童梦的父母失望了,因为他们的辛勤很可能只是肥了商家的钱包,更糟糕的是,沉迷于早教光碟反倒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效应。

  作者还用大量试验和数据探索了关于依恋和信任、美貌和性吸引、恐惧和记记的生物学。既有脑科医学的科研成果,又有心理学和社会学家们心机实验。尽管案例丰富,数据详实,我们却不能忘记,心理学仍只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人类对自己心灵和大脑还刚刚开始摸索。

  作者在前言就说:“我对上帝的大脑一无所知”。尽管如此,有一点却是确定无疑的:人类永远不会停下探索自己的步伐,去践行三千年前的德尔菲神谕——“认识你自己”。

  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欢迎媒体和出版社约写人文社科类书评。

  《正常的另一面》读后感(七):先天和后天共同创造

  这本中译版可以如此高分评价,真的应该感谢卓越表现的译者。

  基于以前忽多或少的经验,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外文书国内做翻译,都不太信得过,咬文嚼字或者语句结构不正常,但难得,这本没有。全书成书来讲条例清楚,基本总分总格式,观点与案例并存,多次出现的专业基因代号等名词根本不会影响一个一般读者阅读,平铺直叙,行文畅快,不会感到生涩别扭,刚开始读可能觉得无聊,但不算深入下去发现越发不能停止,非常好的编译水平,甚感欣喜。

  书的内容来讲,因为这本是作为我对于“人类起源、遗传基因和后天习性”这方面的主题阅读之一,之前看过的多是从历史角度讲述人类基因和基因遗传学的争议等,而这本是另一个层面,更贴近生活,不管是9个月的孩子能否实现“巴甫洛夫的狗”的实验,还是挡住刚出生小猫的一侧眼睛来观察它的适应力,涉及婴幼儿养育,情绪,信任,性吸引力,恐惧与焦虑等方面,均是在探讨“何谓正常”的人的大脑和心智发展,而这些恰恰都是先天(基因)与后天(教育与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结果。你不得不承认面对一个罕见病病人,确是他的先天遗传基因出现了变异毁损才造成他的如今,但同时也要承认,通过环境条件和医学手段介入,一个幼小的心灵还是可以一步步走向光明未来,对于多动症或者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患者,人们不再恐惧着闭门不谈,通过一代代科学家的深入研究,虽然不能完全找到基因里那个精准的致病目标,但依然可以给予积极帮助。

  正如书中作者所说,“正常与不正常的界限正如白天黑夜的交替,有界限但不明确”,有时候“不正常”可能只是“正常的另一个侧面”。历史和科学研究带来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想必就是屏除偏见了吧。

  整体评价,4颗星,推荐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