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惊奇之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惊奇之心》读后感10篇

2022-04-23 03:01: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惊奇之心》读后感10篇

  《惊奇之心》是一本由[美]雷切尔·卡森 著 / [美]尼克·凯尔什 摄著作,接力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惊奇之心》读后感(一):带着孩子一起探索自然——读《惊奇之心》有感

  《惊奇之心》叙述了作者卡森在侄子罗杰一岁八个月样大时,在一个狂风暴雨的秋夜,把罗杰裹在毯子里,冒着雨抱到幽暗的海滩上。这种勇气令人敬佩!虽然我还做不到像卡森那样,但已受启发,增添了探索自然的勇气。和孩子一起悦读了此书,分享这个故事,我相信可以激发孩子探险的精神。书中海滩的描写使得拍岸的涛声和持续经久不息的风声富有了诗情画意,令我更加向往和热爱大海。以前经常带孩子去海边,后来中断了两年,我自己随公司每年还去海边旅游,看了这本书更燃起了我的热情鼓动孩子每年夏天去趟海边游玩。想起来,去年孩子还是回爷爷奶奶家去了海边钓鱼,爷爷奶奶家在海边,以后可每年暑假带孩子去爷爷奶奶家到海边玩,与亲人和大海共情。

  看卡森和罗杰夜晚在海滩寻找鬼蟹,幼小的罗杰不怕嗖嗖的风声,也不怕黑暗或轰鸣的浪涛,兴奋的投入到对鬼蟹的搜寻之中,特别让我感动!卡森看到这些微小的生命孤独而脆弱地面对大海严酷的威力,感到一种动人的哲理意味,她不觉得罗杰和她有同样的感想,不用自己的想法去打搅罗杰,而是静静的欣赏罗杰的兴奋,很启发我教育孩子的方法,以前我会将自己的感想去引导孩子,读过此段后我会更多的去发现孩子,默察 ,这样更能发挥孩子爱自然的天性。相信孩子是爱自然的,不用我们去引导,把孩子带进自然就行。

  卡森和罗杰在树林里散步,感觉空气中充满了云杉和树脂的清香, 我爱大自然,每天上班路上都喜欢观赏路边的花草、树木,感受太阳的光芒和温暖。晚上回到家看风吹窗纱,但这本书对自然这么细致的描写,让我感受到了以前没有觉察到的美妙,读完书回家的路上仿佛闻到了杨树的香味。在树林里,卡森没有刻意提到植物或动物的名字,也没有给罗杰做解释,只是对一起所看到的表露自己的喜悦之情,把罗杰的注意力引导到这样或那样的东西上,而罗杰却主动的把林中植物的名字记住了。使我很受启发,要让孩子对自然感兴趣、教孩子不用刻意,不用绞尽脑汁为如何教给孩子费那么多心,自己学习自然的知识,热情分享就会有惊喜,这种方法可以普遍用于孩子别的方面的引导,不强迫孩子,重在分享。一直想带着孩子亲近自然,这本书对自然白描、细致的描写分享给孩子比我跟孩子讲道理胜百倍。

  阅读这本书时,又一次勾起了我对种菜的愿望,以前我种过一年菜,因为腰不太好,最主要后来我报了一个培训班每周末要去上课,时间保证不了每周末去一趟菜地,第二年就没种。现在我可以少种点,周日可以抽半天去种菜,可以吃到自己种的菜。看到书中写到在家中观察种子生长的过程,我联合起来,准备尝试一下在家里的阳台种盆栽菜,当即联系了做农业培值有机作物的朋友,朋友的公司可以提供有机土和教授施肥的方法。只要菜长虫不会在爬到地上就准备尝试在阳台种菜。书中在海滩和树林游玩的情形很令我向往,读这本书后的读书沙龙讨论时我询问在哪有安全又能听到各种鸟声的树林,有位老师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就是这样的地方,我很惊喜,我们家去那还是比较方便的,想鼓动孩子去那玩,听各种鸟鸣声。这是这本书带给我的行动影响。这本书对自然的描写引人入胜,我百看不厌,觉得太美了,堪称经典,对我教育孩子也深受启发,是本价值连城的书。感染人更加热爱自然,激发我带着孩子一起探索自然的热望和信心。

  《惊奇之心》读后感(二):雨天去森林漫步——卡森《惊奇之心》读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雨中漫步一向是文人墨客喜欢表现的一种浪漫情怀,而森林的雨景则另有一番特别的韵致。雷切尔·卡森在她的《惊奇之心》一书中写到,“我一向认为:缅因州的森林只有在雨中才能尽显清新和勃勃生机。那时,常青树上所有的针叶都挂上了银鞘,蕨类植物看上去像热带植物那样葱翠繁茂,每片叶子的边缘都装饰着滴滴水晶。色彩奇异的菌菇——芥茉黄、杏黄、猩红——钻出了腐叶层,地衣和苔藓全都是一派清新的银白嫩绿,充满了生机。”读着这样的文字读着,真就有一种清新与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

  “咱们到森林里去走走吧。”这是卡森对三岁小侄子罗杰的建议,《惊奇之心》中所倡导的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探险,首先是卡森独自的行为,这体现了她对于生命的某种理解,她本人对于大自然有着永不泯灭的好奇心与探究之心。雨天的森林,“也许能够看到狐狸或者鹿什么的”,于是,她和小侄子罗杰是“怀着快乐的期待出了门”。

  然后,正是在大自然中与一个孩子的相互陪伴与分享,使她获得了更加丰富和完整的生命感悟。这样的雨雾交加,被她视为“大自然在自己心境可能显得忧郁的时候”,她却从孩子的行为反应上,看到了大自然给孩子们保留的精选的礼物——那些美丽而有趣的地衣,孩子发现了它们外形上的神奇变化,它的质地也使孩子十分开心,不禁用肢体去感受它,发出快活地尖叫着。然后是一大片的小云杉树,也被他们忘情地当成了松鼠、兔子、土拨鼠的圣诞树……

  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感受到惊奇的喜悦;而大人和孩子在一起分享自然,则让大人永远保留了重新发现的初心。卡森在《惊奇之心》一书中提示的,正是这种大自然的惊奇和美丽,不断让人所获得到精神上的重生,以及心理上的治愈。她说“和大自然接触的乐趣是恒久无穷的,并不是只有科学家才能获得,任何人,只要将自己置于大地、海洋和天空以及它们惊异的生命力影响之下,都能够得到这种快乐。”

  “雨天是在林中漫步的最佳时刻”,让我们就跟随卡森,去雨中的森林漫步吧,就像宋代大诗人苏轼那样: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诗,长啸着歌;一边悠然地漫步而行。持竹杖,穿草鞋,轻捷胜过马。怕什么呢!一身避雨蓑衣,足够在风雨中快乐一生。

  《惊奇之心》读后感(三):《惊奇之心》有何用?

  小侄子是在老家农村长大的,我的老家有小江南之称,虽不是多

  有名的旅游胜地,不过有山有水,倒还不负“小江南”的美名。我妈虽不懂科学的教育观念,不过对于小侄子平时的游玩并没有过分管束,他喜欢小动物,喜欢在家门口玩泥土,经常弄的脏兮兮的。以前我不理解我妈对他的某些行为不管不问,现在的孩子大概都很爱干净吧。不过一次暑假回家小侄子的一句话让我改变了这种不理解,记得那时候他才两岁多,我和他在家门口玩,他突然指着一只不太起眼的小鸡告诉我这不是我家的鸡,我问他知道是谁家的不,他如实告诉了我,我当时以为他随便胡说的,到天快黑我妈喂鸡食的时候就无意跟我妈提了这件事,我妈表现的很淡定说我们附近几家的鸡他都能分清,我们家的家他更不用说知道的特别清楚。作为一个只有两岁多的孩子,有这种识别能力我想真的离不开多次的仔细观察和家长对他耐心的教导。

  以前我只知道我妈某些方面的教育锻炼了小侄子的观察能力,不过随着他的长大,我发现他不仅观察能力强,性格也相对比同龄人开朗,没有附近留守儿童那么内向敏感。

  读这本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境保护运动先驱雷切尔卡森写的《惊奇之心》的时候不由得想起跟小侄子有关的事情,书中说的真对,孩子至少得有一位愿意与之分享的大人陪伴,与大人的分享对孩子的敏锐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孩子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发现的喜悦,体验到生命中不可言表的感动。

  可能我们很多家长都忽略了这重要的一点吧,作者在书中并没有着重写大自然的丰富多彩,而是以自己和侄孙罗杰在大自然中的探险经历为重点叙述,她带罗杰去的地方都是我们平常人觉得很危险的地方,比如在狂风暴雨的秋夜去海边,他们在那里感受大海的狂野和躁动,感受海滩上小生命的孤独与顽强;在夏季去野树林散步,看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沿途上不忘跟罗杰分享自己对所见的喜悦把罗杰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见的动植物上面,想不到小罗杰都能把名字都记下来.....

  相信没有多少家长愿意这样带着自己的孩子这样做,正如作者所说他们嫌麻烦,害怕小孩子会打乱自己的计划,还害怕衣服什么的弄脏弄湿,可是作者却在自己的叙事中阐明:我们所分享的自然,有狂风暴雨也有风和日丽,有白昼也有黑夜,而这些经历,是基于乐趣的分享,而不是单项的施教。

  作者在书中一再强调我们要帮助孩子成就惊奇之心。我很认同作者的观点,觉得她的所说所做对我们这些远离了大自然原生态环境已久的年轻人在以后教育孩子上很有指导作用。我想这就是《惊奇之心》的作用吧。

  《惊奇之心》当你拿起的时候,不由得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趣事,书中穿插精美图片,那些原生态的大自然环境是那么亲切,相信如果你有孩子,他看到那些五彩缤纷的图片时也会不由自主的拿起书向你问东问西的,我想等我家宝宝出生的时候我会跟他分享这本《惊奇之心》!

  《惊奇之心》读后感(四):愿惊奇之心永不凋零

  看完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本适合任何时候打开的书籍,在你开心的时候,在你难过的时候、愤怒的时候、迷茫的时候、痛苦的时候…..因为这本书超越了人类的情感,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壮美的也是细微的,是简单的却也复杂的世界。

  很惭愧,之前知晓作者并不是阅读过作者的作品,而是在大刘的《三体》中出现过她那本著名的《寂静的春天》,这本书的出现直接导致叶文洁的命运变迁以及之后整个地球的存亡,可见这本书的力量之大,而我想这本《惊奇之心》同样具备这样的力量,因为这本书会开启成年人久已关闭的敏感的心,找回自己曾经是孩童时简单却是真正能感知快乐的心,认识到我们内心的力量来源。以我的经验之谈,曾经的我是那么惊喜于每一片雪花的降落,享受雨点打在身上的触感,而短短几年,似乎我已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再也无法从自然中得到快乐,神经已经被磨钝硬化到无法体会这些本初却是最美好的体验,是什么时候我们的灵魂在不知不觉中蜕变?这真是一个让人悲伤的真相。而如何改变呢?我想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会找到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接近大自然,如果你在生活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那么就求助于大自然吧,因为大自然包含了宇宙运行最基本的原理,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美丽,在这种美丽之前,才有可能抛弃掉我们人类的自以为是。

  同样,这本书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显著而直接的,孩子们都拥有着与生俱来的对于这个世界的惊奇之心,而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要如何保有这样的体验呢?这与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成年人有关,如果这个成年人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带领他走近自然、观察自然的每个细微细节,引导其保留并强化这种对于事物、对于自然的敬畏以及惊奇,那么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更加容易的保持自己的惊奇之心,而成年人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也会找到久违的惊奇感受,这样说来成年人与幼儿之间其实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在不同的背景与情境里互相抚慰,辅助彼此更好的生活,就像书作者想要表达的那样,人与自然其实也应该这样相处。

  作者的文笔可以说得上简洁舒缓,内里却蕴含着一种对于自然的深爱,而因为有了这样的感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似乎我们也能体会到展现于作者眼前大海的狂暴、波涛,一轮美丽的满月,自然的四时景色以及昆虫的奏鸣曲,并且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中每个细节的热爱以及惊奇之心。

  有人会批评这本书文字过少是来圈钱的,也有人会赞叹书中的图片的美丽,但是我想是他们没有细品书中的文字之美以及深蕴其中的对于人类、孩童以及自然的爱,具有直接的打动人心的力量。那种深切的情感超越了文字之美、图片之美在每一次阅读中被读者所感知,并且唤醒我们的内心之眼,看到对于这个世界的惊奇、惊喜以及热爱,让我们即使在以后的岁月中遭遇到倦怠与幻灭,也依然能保有对世界的好奇与初睁双眼般的惊奇,而这一点才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惊奇之心》读后感(五):在自然中寻求生命的真相——读《惊奇之心》

  在自然中寻求生命的真相

  ——读《惊奇之心》

  文/斯索以

  远古时代,我们以缓慢的进化步伐从自然中走出,建造了以人际关系为纽带的人类社会。在城市化进程全面开始之前,我们长期生活在自然的亲密包围中,乡村始终是童年最富诗意的摇篮,花草虫鱼近距离和我们一起分享着这个世界。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人类大规模建立起独立于自然系统的城堡,逐渐远离自然。而关于自然的记忆,关于江河湖泊的渴求,依然深种在我们的血液中,重返自然成为许多现代人的诉求,蕾切尔•卡森的《惊奇之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向我们讲述了自然对于培育儿童生命的重要作用,强调我们内心的情感深植于自然,成人只有敞开怀抱,唤醒对自然的好奇、热爱,才能收获内心的明亮、宁静和平衡。

  自然像一片沃土,孕育了我们生命最初的诸多品质,回顾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里那些小矮人和魔法屋的童年想象,无不发生在广袤、神秘、不可思议的大自然中。而到了现代社会,人类还未完全揭开自然的面纱,属于它的这一页却被主流文明轻轻地掀过去了,我们如被突然捕获的小鸟,瞬间投入笼中,自然成了遥远的风景。因此,迟子建说,对大自然的这颗惊奇之心,不仅孩子应该有,成人也应该有,因为它能持久地生发心灵的彩虹,环绕我们暗淡的人生。

  从我们的社会,到我们的学校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重视知识的学习,而严重忽视儿童对寻常事物的感受能力。卡森则提醒我们,我们生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拥有着对自然的渴望与探索的热情,我们要做的是带领儿童回到那个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地方,调动一切感知觉器官去发现、感受它,捕捉到一切生命的律动,发现我们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真相。

  正因如此,她能够抓住“孩子眼中永远对世界怀有惊奇的本质”,带着一岁八个月的罗杰在海滩上“探险”,去面对大海原始的狂野和躁动;带着他穿越黑夜,观察沙滩上的鬼蟹,看这些微小的生命是如何孤独而脆弱地面对大海严酷的威力的。她认为,带着罗杰一起分享自然、探索自然的经历,“是基于乐趣的分享,而不是单向的施教”,而罗杰也总能以孩子的兴奋投入其中。在孩子那里,一切都是有生命、有色彩的,并且充满了乐趣,“常青树上所有的针叶都挂上了银鞘,蕨类植物看上去像热带植物那样葱翠繁茂,每片叶子的边缘都装饰着颗颗水晶”,她悄悄地观察着罗杰的反应,惊喜地发现,“孩子的世界是清新、陌生而美丽的,充满了惊奇和刺激”。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种明察秋毫的眼力、对美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事物的感受力,在我们尚未成年的时候就已经变得迟钝甚至完全丧失了”。卡森在书中写道,倘若自己对仙女有影响力,她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而在现实中孩子,要保持其惊奇之心,得有一个成年人的陪伴,能与他一起重新发现这个世界的快乐、激动和神秘。

  可这种伴随着惊奇之心的陪伴是过于奢侈的,我们成人在面对这个生命是如此多样、如此陌生,以至于似乎无法将其用秩序和常识来归纳的世界时,常常是束手无策的。因为按照成人的思维,常常是交给孩子以认知的能力。但卡森却认为,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成人没必要急于让孩子知道那些客观的事实,而要先唤起孩子对美的感受,保持他们对新鲜和未知事物的兴奋感、同情、怜悯、赞赏或爱的情感。她坚信,这样的学习意义会更加持久。因此,她主张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增强自己对于周围事物的敏锐感受力,开启眼睛、耳朵、鼻子和指尖这些被弃置不用的感官通道,去看、去听、去嗅、去触摸。当我们的感官被全面开启,这个世界放佛有了色彩,有了声音,有了味道,有了感觉。她带着罗杰,一起发现放大镜下的崭新世界;清早外出,感受大海退潮后的气味;听森林里的百鸟齐鸣,辨别雷声、风声、溪流声的不同含义;带着手电,寻找黑夜里灌木丛中的小提琴手。她们倾听夜空下春秋两季南来北往的候鸟的鸣叫,“同情地想起那些被超越意志的力量所控制和引导的小生命,以及对于迄今人类尚未能找到解释的、它们对于路线和方向的准确直觉的惊叹”。任何一种感官都是发现事物的途径。只是在成人的世界,对许多事物都已司空见惯,看什么都过于匆忙、只见整体不见局部,这就容易错失一些美好的事物。

  那么,保持好奇之心的普遍性价值何在?卡森认为,我们要保留和强化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惊奇之心,去感知和探索自然本身乃至我们在自然中的存在,它会让我们愉快地度过仅有一次的童年,擦去我们内心的孤单,走出对生活的厌倦,这样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烦恼或忧虑,总能找到释放的途径,获得内心的满足,拾起对生活的激情。这样的人,是能够“凝望地球之美的人”,拥有储备生命的力量。她相信,“候鸟的迁徙、潮涨潮落、待春绽放的苞芽,不仅有着真实的美,也蕴含着象征意义的美,在大自然周而复始的歌咏中有着某种无穷的治愈能力”。并且,惊奇之心是可以持续终生的,无论是蹒跚学步的儿童,还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他们的内心都蕴藏着对这周围世界的好奇,燃烧着惊奇之火,那些与自然亲密接触所收获的恒久无穷的乐趣,并非只属于科学家,任何一个饱有惊奇之心的普通人,“只要将自己置于大地、海洋和天空以及它们令人惊异的生命影响力之下,都能够得到这种快乐”。

  书中还附有程虹的一篇关于美国自然文学的研究性文章。她写道,对于通过冒险探索新大陆的最初一批移民而言,他们对美国的土地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与联系,“对他们而言,只有认知了脚下那片土地,才可能认知自我……他们更急迫地需要了解自然、投入自然。他们不只是自然的旁观者,而是自然的参与者。在新世界面前,他们丢掉了旧世界的思想地图,开始在荒野中,重新绘制他们自己的心灵地图……”。于人类整体而言,也恰好有着经由自然的冒险,进而建立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均从自然的荆棘密布与鲜花丛生中一步步走来,这是人类的共同经历。而如今我们要做的,正是像美国最初的移民一样,丢掉旧世界的思想的地图,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带领孩子绘制一幅心灵地图。

  2015.3.28于北京•既往居

  ■提示:如需网络转载、纸媒刊发,请先联系。并注明出处和文章署名。

  《惊奇之心》读后感(六):【转载】为“惊奇之心”点赞——评接力出版社新版译著《惊奇之心》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天津市美学学会理事、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作家协会会员 李逸津

  接力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一本装帧精美、图文并茂的译著——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保运动先驱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07~1964)的散文随笔集《惊奇之心》。这部自首版以来在世界上畅销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名作,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资深英美文学翻译家王家湘教授译成中文,使中国读者得以窥其全豹,实为2014年英美文学译介工作中一桩值得关注的成果。

  雷切尔•卡森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普林代尔一个普通农家,自幼在母亲的教育下培养起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并在她小学和中学时期就显露出超群的文学天赋。1929年,她从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毕业,进入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学习,1932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动物学硕士学位。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雷切尔•卡森受雇于美国渔业局并为《巴尔的摩太阳报》撰写科学史方面的文章。自1936年起,她开始了长达15年的在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FWS)工作的生涯,并于1949年在这个机构中被晋升为出版物主编。

  雷切尔•卡森在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工作期间撰写和编辑了大量环境保护方面的论文与科学文献,并利用闲暇时间把这些研究成果改写成散文。她的第一篇科普散文《海洋下面》(Undersea),发表在1937年的《大西洋月刊》上。1952年,她的传世之作《我们周围的海洋》(The Sea Around Us)出版,引起轰动,被译成32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出版发行,并于同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图书奖和伯洛兹自然科学图书奖。1952年,雷切尔从政府机构辞职,开始了她的专业写作生涯。

  雷切尔•卡森在她的专业写作生涯中,还写了一些赞美生机勃勃的世界所蕴涵的美丽和有待人类发现的奇迹的散文随笔。她的这些作品文笔优美,充满了人文激情。我们手中的这本《惊奇之心》,原名为《帮助孩子成就惊奇之心》(Help Your Child to Wonder),最初发表在1956年7月的《妇女良伴》(Woman’s Home Companion)杂志上。这部由12篇随笔组成的散文集,其主题恰如其传记作者琳达•利尔所言,是与人们分享“如何去培养持续一生的惊奇之心,如何去维持我们第一次见到大自然时的那种新鲜感,以及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对自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惊奇之心。” 雷切尔•卡森用细腻、生动的笔触,写出了我们身边许许多多司空见惯而又经常被人们忽视的自然景物、事物的神奇之美,引导人们认识到该如何珍爱、珍惜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如何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真美大美中享受人生的真正欢愉,如何在永不衰竭的“惊奇之心”的驱动下、在对大自然孜孜不倦的求索中永葆生命的活力。这里没有耳提面命的教训,没有枯燥乏味的说教,但她那身临其境的实感,灵动传神的描写,不由得不使你心驰神往,进入她作品所描述的境界。尤其在今天,当人们纠结于雾霾、沙尘的困扰,惶惶于农药、激素的危害,普通人连喝一口净水、吃一棵放心菜都要动一番心思、费一笔金钱的时候,读她的这本小书,真有如沐甘霖、如饮醍醐的清新之感。

  不过,平心而论,对于我们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为哲学渊薮,以浑然天成、“妙造自然”为美学追求的国度,雷切尔•卡森所讲述的这一切,其实并不新鲜。比如雷切尔书中倡导的“关注微小东西构成的世界”,“以此为出发点,很容易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其中的美。” 我国清代散文家沈复(1763~1825年以后)在其《浮生六记》中,就有这样的描写:“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这与卡森书中“在放大镜下看一片苔藓,就好像发现了一座茂密的热带雨林,大如老虎的昆虫在形状怪异、郁郁葱葱的树木间寻寻觅觅” 等等描述,何其相似乃尔?然而,或许正如卡森书中所说:“如果这是一个世纪或一代人只能看到一次的景象,观众将会蜂拥而至……但是,一年有许多夜晚都能看到这番景象,因此住在小屋里的人,可能从未察觉天空之美……” 莫非自古以来“标自然以为宗”的生活方式和艺术传统,使国人产生了厌倦和审美疲劳?莫非刚刚跨上现代化高速路、过上几天好日子的中国人,对于朴素节简有一种出自以往“穷怕了”心理的逆反?官员们的“GDP”狂热,普通百姓快速脱贫、一夜暴富的幻想,使得许多乍富起来的中国人忘记了几千年来祖先传留的自然之道,以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无节制地挥霍资源为能事。其结果,则是我们已然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于是乎,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来自大洋彼岸、半个多世纪前一位美国女士的呼唤,对于今天的我们却有了振聋发聩的警世意义。

  卡森女士在书中对自然之美的精心描绘,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的诗意赞美,对于我们今天许多人依然奉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审美观,都是有力的反拨甚至颠覆。但作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我们则对雷切尔女士书中所表达的教育理念更感兴趣和关注。卡森在该书第6节写道:“孩子的世界是清新、陌生而美丽的,充满了惊奇和刺激。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那种明察秋毫的眼力、对美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事物的感受力,在我们尚未成年时就已经变得迟钝甚至完全丧失了。” 她指出:“对于孩子和想要引导孩子的父母来说,感知远比认知重要得多,或者说‘知道’的重要性还不及‘感受’的一半。如果说客观事物是日后产生出知识和智慧的种子,那么情感和感受就是种子赖以生长的沃土,而儿童时代的早期是土壤的准备时期。一旦唤起对美的感受,与对新鲜和未知事物的兴奋感,同情、怜悯、赞赏或爱的情感,我们便会希望获得使我们产生了情感的这些事情的有关知识。这样的学习,意义会更加持久。为孩子铺设一条渴望知识的道路,远比向他反复灌输他尚未准备好吸收的事实更为重要。” 《论语•八佾》篇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为政》篇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题意识,求索精神,是一个青年学子直至学术大师的成才之路、成功之道。中国诗文中的许多经典名篇,也都是以提问、设问开始或收束的。自屈原《天问》,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宋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直至青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对大千世界,对自然人生,每事每物均抱有一颗好奇之心,均持有探寻求索的态度,也是一个艺术家永葆其艺术青春与生命激情的长效秘方。《庄子•田子方》篇云:“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求索的欲望,失去了探究世界的兴趣,失去了如雷切尔女士所言的对自然人生的“惊奇之心”,不能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那么他的所谓“受教育”,充其量不过是成为被动承载前人知识的“掉书袋”或“两脚书橱”。但不幸的是,我们多年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应试教育,用题海战术、强化训练打造出来的“考试机器”,走的恰恰是这样一条明知无益、却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奈之路。有鉴于此,则卡森女士的这本小书,就不只是一本适合普通大众阅读的人生指南,也是指导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教师与家长的必读书了。

  在书的末尾,卡森女士同样以设问的方式,指出了她这本书的现实意义:“保留和强化这种敬畏及惊奇感,承认某些事物超越了人类存在的感知界限,这有什么价值?对自然界的探索仅仅是一种愉快地度过童年欢愉时光的方式,还是具有某种更为深刻的意义?”她自己回答说:“我相信其中具有更深刻、更持久以及更重要的意义。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那些生活于地球之美和神秘之中的人,无论他们的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烦恼或忧虑,他们总能找到途径获得内心满足,重新振奋起生活的激情。那些凝望地球之美的人拥有储备生命的力量,只要一息尚存,就不会衰竭。” 愿“惊奇之心”给我们每一个人带来生命的动力与能量,也愿“惊奇之心”给每一个青年学子带来鲜活灵动的“感知”与“感受”,使之成为其汲取真知的不竭源泉和有效通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为雷切尔•卡森女士的《惊奇之心》点赞,也为出版了这本恰合时宜的好书的接力出版社点赞!

  《惊奇之心》读后感(七):“感知”是真正的热爱————再评卡森名作《惊奇之心》

  《惊奇之心》是雷切尔•卡森献给我们所有人的一份礼物,以纪念我们记忆中的孩提时代。在这里面的每一篇随笔中,她都抓住了孩子眼中永远对世界怀有惊奇的本质,同时激发了我们内心业已逝去的、希望融入大自然的渴望。与他人不同的是,她的作品充满了探索所带来的喜悦,这也使她成为描写大自然最伟大的英语作家之一。在她这本具有代表性的抒情散文之中,卡森与我们分享了如何去培养持续一生的惊奇之心,如何去维持我们第一次见到大自然时的那种新鲜感,以及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对自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惊奇之心。

  这本随笔,最先刊载于1956年7月的《妇女良伴》(Woman’s Home Companion)之上,当时的标题是《助孩子成就惊奇之心》(Help Your Child to Wonder),此书意在提醒我们,孩子能够更加直观地捕捉到被大多数成年人抛诸脑后的真相——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卡森想起,她那双发现自然惊奇之处的眼睛之所以如此富有洞察力、如此敏锐,正是得益于她小时候妈妈的陪伴,因此她提出,孩子至少得有一个愿意与之分享经验的大人陪伴在身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大人必须得善于接纳孩子的观点。

  自然是分享喜悦的舞台,是探险与探索的均衡器。卡森竭力主张,在探索自然之时,我们要动用自身所有的情感和感受,开启全部感官,同时摒弃去教授或者解释的冲动。她告诫我们,要唤醒内心的情感,因为学习根植于热爱。

  《惊奇之心》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夜晚主题。卡森热爱夜晚的浩瀚,热爱夜空和静籁的神秘,但她最爱的还是躺在那缅因州的礁石海滩上仰望天空。在那里,她对生命的坚韧有了一种崇高的理解。她在《惊奇之心》中所提倡的探险都是她在夜晚独自完成的。但如果有个小孩或者一位她珍爱的伴侣陪同,那她便会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回馈。后来卡森相信,细思自然的惊奇和美丽可以让人获得精神上的重生,得到由内而外的疗愈,并在人性的探索之旅上更进一步。她描绘海与岸共荣共生的著作《海洋的边缘》(The Edge of the Sea)1955年出版后不久,卡森便开始了这本随笔的创作,这与她创作《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时隔不过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在搁笔之前,我想用不同的方式去讲讲我想讲的东西”。那年夏天,卡森3岁的侄孙罗杰•克里斯汀和他妈妈去了她在缅因州的家里做客,他们一起探索了小屋周围的树林和蓄潮池。罗杰在探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让卡森万分欣喜。文中所提到的很多冒险活动都是卡森和罗杰共同参与的,有时她最亲爱的朋友多萝西•弗里曼(Dorothy Freeman)也会加入进来,其他的便是她的单独行动。卡森的作品经纪人最早鼓励她以自我对话的方式写写随笔。后来,随笔出版后广受好评,卡森便决定将其编辑成册。1959年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卡森都在整理她野外记事簿中的小片段,并努力回想其他那些想要加入此书的经历。

  她曾写过“文思泉涌不费吹灰之力”这样的话语,但1962年《寂静的春天》所带来的杀虫剂争议占据了她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正因如此,直至临终她也没能进一步扩充这本于其身后出版的《惊奇之心》。现在你手上捧着的这本书乃是雷切尔•卡森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最想要尽善尽美的一本。她在去世前不久写下了这句话:“我非常想完成这本书。如能完成,犹如天国。”她对如何保持惊奇之心怀有极大的热情,而且她相信,能否学会保持这颗惊奇之心,在童年时代便能定论。她希望自己的书能够激励大人和孩子一起去体验自然中的感受与情怀,并且让他们知道,如果拥有这样一种体验,他们便会对那些威胁大自然的活动兴味索然。这一新版的《惊奇之心》囊括了卡森想用来搭配文字的所有图片。她曾跟她的一个朋友说:“我们计划尽我们所能去收集大量最为精美的照片,来点彩色的,再来点黑白的。”卡森希望能有一位善良的仙女赐予每一位孩子“一颗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的惊奇之心”。可惜的是,雷切尔•卡森没能遇上尼克•凯尔什(Nick Kelsh),也没能看上一眼他的照片,但他们仍然是精神上的伴侣。这种美文与图片的完美结合,正如她所希望的那位善良仙女的赐福,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卡森心中的愿望,也完美无瑕地诠释了自然的魅力。

  《惊奇之心》读后感(八):带孩子在大自然中探险——《惊奇之心》中的惊奇之心

  小侄子罗杰还不到两岁的时候,雷切尔·卡森就开始带着他,不断去那些在常人看来非常危险的地方。比如去海边,他们在那里感受大海的狂暴和深邃,感受海滩上小生命的孤独与顽强。比如去野树林,沿坡地上小丘,看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所构成的多种图案……

  正如卡森自己所说,一般人肯定不会带着那么小的孩子这么玩的,但卡森后来一直坚持这种与孩子一起,在大自然世界中的经历这样的探险。她说:“我们所分享的自然,有狂风暴雨也有风和日丽,有白昼也有黑夜。而这些经历,是基于乐趣的共享,而不是单向的施教。”面对大自然千变万化所带来的经验与感受,将是对一个孩子生命记忆的最初刻写,“看着一轮满月一点点地落向小海湾的远岸,整个海面燃起银色的火焰,当月光照亮了嵌在岸边岩石面上的云母片时,就像千颗钻石熠熠生辉。我想,这样一幅景象,年复一年地深深印刻在他儿时的脑海中,这在他成年以后,对他的重要性会远远超过他失去的睡眠。”

  其实,与成人比较起来,孩子们更能直观地捕捉到大自然中的细节与真相,世界在孩子们面前永远是陌生和新奇的,而孩子们面对世界永远是充满好奇和刺激的。但卡森在本书中还特别提出,孩子至少得有一位愿意与之分享的大人陪伴,与大人的分享对孩子的敏锐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孩子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发现的喜悦,体验到生命中不可言表的感动。当这个孩子在未来真正开始其知识的学习之旅时——就像后来卡森给罗杰放映关于林中植物的彩色幻灯片时——幼年的经历将自然浮现,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再需要去刻意的学习和训练就已经牢记了。因为在从小开始的大自然探险中,大人和孩子是一起动用了自身的情感与感受,是用他们身上全部的感官在接纳,这将唤醒孩子们对于学习和生活的真正热爱。

  这也就是为什么卡森在这本书中一再强调要助孩子成就“惊奇之心”的原因。打开《惊奇之心》,也许你就会忍不住马上就想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分享。让我们就怀着这样的“惊奇之心”,去感受雷切尔·卡森的这本书吧。

  《惊奇之心》读后感(九):【转载人民日报】《惊奇之心》编辑手记:徜徉在自然文学的普照中

  如果说《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那么《惊奇之心》便是一串温存的叮咛,点点滴滴,窸窸窣窣,宁静而恬淡。作为《惊奇之心》的编辑之一,我与作者雷切尔·卡森(Richal Carson,1907—1964)真正“结缘”,还是4年前偶然在杂志中读到关于其代表作《海洋传》的书评。读罢方知,卡森是世界著名自然文学作家,是倾其心血写作并积极促进现代环保事业的人。于是,我连忙找出她的成名作《寂静的春天》和《海洋传》细读。

  不久,在美国一家文学代理公司的书目里,我惊喜地发现卡森的名字和这本《惊奇之心》(The Sense of Wonder),于是立刻给相关代理者写邮件,希望确认该书版权是否已经售出。大喜过望的是,该书版权居然还在,而且还收到代理寄来的一本台湾中文繁体字版《惊奇之心》。

  收到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后,我一口气就读完了。不同于卡森带有科普性质的自然文学作品,《惊奇之心》是一篇轻松、优雅而又感人的自然散文,我完全被卡森的文字以及她所营造的生动、充满魅力的大自然所吸引。当时我就想,要是我有一个孩子,而且能和其一道再次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那该有多美妙啊!就这样,我第一次有了想要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我认识的人的冲动。这本小册子确实有点亮人心的力量,它让我重新发现身边的一草一木原来都那么有生气,眼前的世界顿时亮了起来。

  当然,我也觉察到出版这本书的难度和风险。这本书是卡森生前未能出版的作品,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篇8000字左右的自然散文。随后,我得到了美国原版的《惊奇之心》,发现美国哈珀考林斯出版社将其做成了一本非常精美的书,著名摄影家尼克·凯尔什为其配上了自然摄影作品。显然,英文版用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弥补了该书文字篇幅的单薄。此外,自然散文类图书在市场上比较冷门,接力出版社从未出版过这类图书。然而,书中的那句话始终萦绕在我耳畔,那就是“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我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就这样,我下定决心将这本书带到出版社里的选题论证会上。

  不出所料,这本书引起了争议,与会的同事们虽然很重视和敬佩卡森,也为这本书所打动,但篇幅过短、自然散文类图书在市场上遇冷等问题都是大家所担忧的。欣喜的是,几经讨论,我们还是决定冒险一试——毕竟,每个人都为这部作品崇高的理念和文字之美所折服,我至今还记得总编辑白冰情不自禁地在论证会上朗诵起书中开篇的文字。

  正式决定要做这本书了,我们首先开始调研,锁定该书的核心读者群。事实上,说到自然文学,除《瓦尔登湖》外,能广为我国读者熟悉的少之又少。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家湘翻译的《瓦尔登湖》颇受读者好评。于是,我辗转联系上她,成功邀请她担任本书翻译。

  选定译者之后,我们开始寻找合适的文章来充实这本书,这也是此次出版最大的难点。在慢慢寻找的过程中,我幸运地拥有了一个能陪着我重新发现“惊奇之心”的孩子,虽然这耽搁了出版进度。但也是在这期间,我读到李学军撰写的书评《回家的路》,并且记住了她编辑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及译者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程虹的名字。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待《惊奇之心》出版程序重新启动时,自然文学的社会关注度已大大提升。与此同时,我发现程虹教授撰写的《寻归荒野》一书的导言,正是不可多得的介绍美国自然文学的美文,而且文中直接提到了卡森。几经辗转,程虹教授同意正式授权我社使用这篇导言。那么约请谁来写序?大家一致认为,读者美誉度高且创作意象总是离不开大自然的作家迟子建最为合宜,总编辑白冰亲自约稿,迟子建也在阅稿后欣然写就动人的《听海的心》。

  今年是卡森逝世50周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为《寂静的春天》出版了50周年纪念版。此次接力出版社《惊奇之心》中文简体版的适时出版,相信将有助于更多读者关注这位伟大的自然文学作家、关注自然之美,并提醒自己葆有一颗“惊奇之心”。

  《 人民日报 》( 2014年12月23日 24 版)

  《惊奇之心》读后感(十):永不泯灭的惊奇之心——读卡森《惊奇之心》

  《惊奇之心》是美国著名自然文学作家雷切尔·卡森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她生前最想尽力完善的一本书。正如琳达·利尔在前言中所说,这是卡森“献给我们所有人的一份礼物,以纪念我们记忆中的孩提时代”。

  何为“惊奇之心”?其实就是一个孩子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上,对一切事物永远怀有惊奇的那份本心。孩子的世界总是清新而陌生的,他们充满了惊奇与刺激,但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那种对外在事物的敏锐洞察和对大自然美的感受能力,却已经在成年过程中慢慢变得迟钝或者消失了。卡森正是用这本精心写成的抒情随笔,分享她自己与孩童一起,在大自然中独特的生命感受,并试图告诉我们如何去培养持续一生的惊奇之心,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保留和强化这种敬畏及惊奇感、承认某些事物超越了人类存在的感知界限,这有什么价值?”卡森在《惊奇之心》最后如此自问,对自然世界的探索仅仅是一种愉快地度过童年欢愉时光的方式吗?还是具有某种更为深刻的意义?

  是的,这已经不仅仅只是带孩子们感受大自然这么简单的事情了。卡森相信这其中具有更为深刻和更为持久的重要意义。她说:“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那些生活于地球之美和神秘之中的人们,永远不会孤单或对生活感到厌倦,无论他们的个人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烦恼或忧虑,他们总能找到途径获得内心满足,重新振奋起生活的激情。”

  卡森提到九十三岁高龄去世的一位瑞典海洋学家,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对一切新鲜的经历,包括死亡本身,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另一位八十九岁的老太太,在选择度假的海滨时,考虑的是要寻找足够原始和未被文明破坏的地方,期待这个古老的世界中的新鲜感受——惊奇之火永远在依然年轻的心灵中燃烧,这是“惊奇之心”持续终生的例子。

  显然,惊奇之心已然成为一种生命的本质,它“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而这正是来自孩提时代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生命馈赠。

  本书的文字并不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摄影师尼克·凯尔什的摄影配图,那些静美的大自然画面,无声地释放着自然本身的无穷魅力,也完美地彰显了卡森原文的意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