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4:36: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10篇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一):时光且行且珍惜

  我看书很杂,买的书也多,自从有了网购,更是如获至宝的一头栽进了书海。但是,网上购书最大的缺陷就是没能亲见实物做比对,试读也不过是截取的书中段落。这样买回来的书,自然是品质良莠不齐的。而我在网上搜书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爱看书目,大概是一直在实体书店买书养成的习惯。现在换做了网上,也是一样的,往往会错手买回很多意想之外的东西。诸如,想买本《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的图书版,结果错买回本叫《舌尖上的中国》的散文集了囧。

  也有错有错着的时候。如这本书,也是在网上看的,如果事先看过了书目,大概也就不会下手了;这要是在书店买的,事先翻看下实物,也就不白费这功夫了。书是好书啊,就是不幸的是内容上还是和那本《味至浓时即家乡》大致相同。但是,收到书后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惊喜了下,不为别的,实在是这书里添加了很多的美食图片,让人看得心花怒放,口水嘀嗒啊。自然,书架上又添了这么一位新客。

  知道梁实秋这个人,还是从喜欢上这些美食随笔之后。他确实是位名家,可惜,不是我的菜, 实在不是很能接受他的文风。私以为文笔可以简练,甚而凝涩,但总不宜干枯。如果看了让人跟喝白水似的……我是不太喜欢那些读起来干巴巴的东西的。不是我说,全书分三辑,可惜第二辑就中所收录的文章语多无甚意趣,文笔倒是好的,那又怎样呢。简直就该是另册成了“雅舍食谱”里的内容,真是这样还好说了,反正一个食谱你能强求它什么呢?

  不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和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那股子死矫情的味道可不是一回事啊。话说行文中某些着笔处,着实是让人看得生厌。怪道人多信“言为心声”了。相较之下,我倒是更喜欢汪曾祺老先生的手笔,没那些咬文嚼字,更加直白,轻松愉悦不失诙谐。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那种“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活法”的安贫乐道,与随分从时的豁然、爽朗。

  我所知的另有位叫唐鲁孙的,那是民俗大家,也是京派美食大家。出身贵胄,亲历皇家生活,可是个惯于钟鸣鼎食的主儿。虽然后来为着谋生的关系,游历各地,见多识广,也算遍尝各省独特美味,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而有美食之名。他著作量多质精,信手拈来,妙趣横生,被誉为一代杂文大家。被评价为,其文中所传达的精致生活美学,足为小资典范。他写吃自然非一般境界,更显精致和到位。

  而梁实秋么,小时候家中虽也算是阔绰了,长成后经历颇多,可谓是阅历丰富。在那个年代能吃到那个层次,家中虽称不上豪富、大富的,但也算得上是小富了吧。后来又去台湾又去美国的,自然是吃到了不同的风味,感受到截然不同的食文化。可若说到美食,梁实秋虽也是富着养大的,但到底也不过是中产之家,菜品自然算不得珍肴异馔。可贵的,无非是文字中融入了满满的记忆和感怀。他的笔下多是京味,文章表面写的是美食,实际上写的是自己的人生,是对老北京的思乡之情。加之文字功底深厚,读来也是颇有意味。顺便,不知是否是我多疑,全书通读下来怎么凭多的颇有种自嘲、自讽、自怜,甚而像是日本所推崇的那种“物哀”的味道。

  唐鲁孙以贵,梁实秋以富,唯汪曾祺是平淡中见真滋味,三家各有擅长。有些人喜欢梁实秋为的只是他文字中的怀恋,那是能引起远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共鸣。我不同,我不是远在异乡的游子,我只是离不开家的孩子。虽不算生于斯,却也是长于斯,也要终老于斯的。我是守家雀,生老死葬,是要终于斯地的。所以,需要的不是道远的乡愁,而是带我去看远方更多风景的视角。

  书归正传,说起来,一件事做久了,你就会日渐的对它失去感觉,就像再怎样爱的不得了的食物,都会因为麻木而暂时失去滋味。偶尔也会想要离开原来的轨道休息一下。就像是制作香水的调香师和品酒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似的,当一切只是习惯了,再美好的事物也会觉得麻木。可麻木的生活是乏味的,私以为,生活总是要有一点新鲜的东西才好。

  【就好像是几个叫花子在风雨大作之夜,蹲于破茅屋里,围一点柴火,细细烤偷来的鸡,最后要煮壶茶一样。】这也算是偷得浮生片刻闲的难得了。【身子还是淋得半边稀湿,但护住那点柴火,心情也是愉悦的。喜悦之中更有沧桑重重,叫花子也不是平常的叫花子了,在这个粗鄙破落的世界里,他仍有为人的自尊】……如果人即便在生活何等艰辛的境地,但仍能经营一点食味上的精致,能够去苦中作乐,我想,这样的人无论在何种境地也不会被真正打垮的。因为说到底,美食是对于这凡世生活的热爱。而人只要还活着,只要活下去,就是有希望的。

  .【】内摘自原书,非原创。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二):有趣•有雅•有味

  倘若时光倒退几年,是没有心境和时间读这样的书的。年少时也翻过梁实秋先生的书,但,硬是读不进去。那个时光里能撩动人心的,总是起伏跌宕的远天丽景。生活的事情,总是越年长才越亲切。

  此时再看《人间有味是清欢》,才觉得内容和书名是那么熨帖。

  谈“吃”,是中国人最也不厌的事。近来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佐证,屡屡热销的吃货类书籍也是缘于庞大的老饕一族的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再读梁实秋的这本书,还是与他们迥然有别的存在。

  毕竟是文坛大家的文笔与眼光,使得一本谈吃的书籍硬是谈出了别有风味。

  谈吃谈出了“道地”。梁实秋笔下的种种美食,色香味由来,首先来自于食材和工艺本身,凡饮食精品,皆讲求“道地”二字。譬如北平烤鸭,那是填鸭子填出来的,没有道地的“填”的手艺和过程,就绝没有北平烤鸭的正宗美味。北平糖葫芦分三种,最正宗的是冰糖葫芦,而冰糖葫芦的材料又是众多,还以山里红为地道。

  里里外外,全都透着“讲究”二字。

  谈吃谈出了“谐趣”,既然是“吃”,自然离不开吃的人和提供吃的人。这些人凑在一起,吃才吃得风生水起,热闹非凡——“北京饭馆跑堂都是训练有素的老手。剥蒜、剥葱、剥虾仁的小利巴,熬到独当一面的跑堂,至少要到三十岁左右的光景。对待客人,亲切周到而有分寸。在这一方面东兴楼规矩特严。我幼时侍先君饮于东兴楼,因上菜稍慢,我用牙箸在盘碗的沿上轻轻敲了叮两响,先君急止我曰:‘千万不可敲盘碗作响,这是外乡客粗鲁的表现。你可以高声喊人,但是敲盘碗表示你要掀桌子。在这里,若是被柜上听到,就会立刻有人出面赔不是,而且那位当值的跑堂就要卷铺盖。真个地卷铺盖,有人把门帘高高掀起,让你亲见那个跑堂扛着铺盖卷儿从你门前急驰而过。不过这是表演性质,等一下他会从后门又转回来的。’跑堂待客要殷勤,客也要有相当的风度。”

  食客和饭馆的众生百态,笔笔入眼。诸如这样的描写,还有——绵仲吃了一匙就说:“这一定是湘莲。”有人说:“那倒也未必。”绵仲不悦,唤了堂倌过来,问:“这莲子是哪里来的?”那傻不愣登的堂倌说:“是莲蓬里剥出来的。”众大笑。绵仲红头涨脸的又问:“你是哪里来的?”他说:“我是本地人。”众又哄堂。

  人与人的热乎有趣,在食物的映衬下分外鲜亮。

  谈吃谈出了“情分”。在整本书中,每一个美食的身后都是浓浓的情分与念想,大约去国离乡,对故土的怀念往往从舌尖开始蔓延吧。由味蕾延伸开来的感觉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对人的想念——老王感激涕零,无以为报,立刻翻身而起,给我煮了一大碗面做早点,仓卒间找不到做面的浇头,在主人柜橱里摸索出一罐主人舍不得吃的鲍鱼,不由分说打开罐头把一整罐鲍鱼切成细丝,连原汁一起倒进锅里,煮出上尖的一大碗鲍鱼面。这是我一生没有过的豪举,用两片苏打换来一罐鲍鱼煮一碗面!

  更有对老北平的怀念,在《北平的零食小贩》中道尽了当时情味,是今时今日再难重现的景致。遥想之间,令人怅然。

  这个时候再看梁实秋先生的文字,当真不枝不蔓,自然精妙。没有啰啰嗦嗦拖泥带水,但在细节之间绝不粗略。比较当下描述很多饮食文化的书籍,境界高下立判。看来,道什么、讲什么,还的确要文化坐底。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三):老派小资的吃喝 作者:锦 (米多她娘)

  老派小资的吃喝

  锦 (米多她娘)

  愈发觉得梁实秋真是小资。这种小资不是当下年轻人蛋炒饭里加一点朗姆酒就意乱情迷的假小资,他的小资是老派的,甚至还有一点保守、俭省,但最是真材实料,好似一张明代茶案,看似朴素,实则韵味隽永。

  写吃的最好状态是“馋”,梁实秋馋得文雅,不是饥肠辘辘时一碗饱腹的面条,而是餐后意犹未尽的小块甜点,永远带着八分饱的期盼,于是衍生了书中一段段关于吃喝的味觉记忆。吃食经过一番记忆提炼融注笔端的过程很微妙,笔下的吃不如现实中的吃来得直接,却充满想象,越读越馋,越馋越读,是旁人看来的自虐,自己的乐在其中。

  他说:“馋,则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位。上天生人,在他嘴里安放一条舌,舌上还有无数的味蕾,教人焉得不馋?馋,基于生理的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梁实秋的品味不似唐鲁孙的大家气派,酱菜、汤包、烧饼、油条,连麦当劳都能写上一写,却有着文人食客的渊博与风雅,一道庸常吃食纵横南北、开合古今,柴米油盐中亦有大典故,读罢,还真是长了不少见识。

  梁实秋在《炸丸子》一篇想起幼时倚在母亲身边与兄妹分食小丸子的情景,读来动人心肠,他说:“事隔七十多年,不能忘记那一年吃小炸丸子的滋味……”这种馋是带着乡愁的,思乡产生的最直接的欲望不外乎是家乡美味,1926年他从美国留学归来,下车直奔煤市街致美斋海吃一通爆肚才施施然回家团聚,让人哭笑不得,与其说想家,莫不如说想吃更真切些吧。

  老派人的小资,往往不需要刻意标榜,是跑遍半个北京城只为买两斤月盛斋酱牛肉的宁缺毋滥,是骨子里的奢侈与贵族气,只可存留于那个湮灭的旧时代中,今人怎可模仿得来?

  读书后突发灵感做的炸肉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d3a0c0100ixz8.html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四):遥想当年炙酒香,人间有味是清欢

  梁实秋老先生所处的时代,可谓是中华饮食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和平与富庶令声色犬马的享受推陈出新,八大菜系进京更是盛事一桩,京城一派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势。有钱有闲的旗人们爱吃亦擅吃,进什么馆子点什么菜都讲究个门道,一鸡一鱼,一箸下去便能咂摸出个一二三四,讲起行话来头头是道。客人们上道,自然使得店家精益求精,传奇,就此诞生。而梁老用略带古意的白话文绘其形,润其色,演其味,述其香,为它们作了最好的演绎,令相隔了一个世纪的我捧卷颠倒不已。

  《人间有味是清欢》第一辑多为北方盛馔,第二辑富有南地佳肴,而第三辑为美食书评、西餐评点的杂烩。我是南人,读第二辑时有浓浓的亲切感,甚至忍不住想披衣下床赶赴超市购买海蚌鲜鸡,烹一盅“西施舌”与梁老作一应和。而读第一辑时,更多的则是悠然神往:在梁老的笔下,那些曾经卧虎藏龙的百年饭庄仿佛于尘埃之中重新升立起来,原本破碎虚空的锅瓢灶台重又烟气氤氲,香味蜿蜒而来。尽罢一文,自恍惚中归来,惊觉已满口生津,腹中馁然。读文而使肠胃蠕动加快,于我真乃生平异事!

  我幼时拜读《梁实秋文集》,书中文章在那时大半已阅。那些美食因着对时事的叙写,风物的勾画,亲朋往来轶事的描述而更显得历历在目,温暖有味。至今我还能清晰地记得几个桥段:半夜窝在炕上听见遥远的深巷中传来卖羊头肉小贩的叫卖声,抵不住馋虫唤其进来,偎在被窝中吃那一片片飞薄的羊头肉,滋味美不胜收;与前妻程季淑及孩子们游湖,季淑要了两做鱼,上来的却是两大盆鱼馔,从此成为家人笑谈;朋友妻善治萝卜排骨汤,众皆称羡不得其法,一日某君尝过后道,多放排骨,少放水,少放萝卜,众试之,果然,从此不再为不传之秘矣……这些片断在我的脑海中将美食与世情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菜以情动人,情以菜生香。至今我给家人做萝卜排骨汤时,都会想起这个“秘诀”而会心一笑。可惜此书在摘选梁老文章时,仅取其直接写食的部分录之,却弃余者于不顾,在我看来实属不智。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当年的饭庄高楼起了又塌,塌了又起,却早已不复旧时模样,其味更是再难寻觅。现在的华夏大地,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种美食,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绝非昔日可比。但真正在菜肴上下足功夫,却又价格亲民老幼咸宜的饭店却凤毛麟角,连很多百年老字号也再难名符其实。面对着满街如雨后春笋一般一茬茬冒出的“鱼庄”、“鸡公煲”,我不由得无比向往那个遥远的黄金年代,在那时,吃才真的是一门艺术。

  文/曹怀宁 2014.06.05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五):小评

  读了梁先生的书,身在福建充满了对浙江的憧憬,于是高考结束报考了几所浙江的大学。浙江也算得上是江南的一部分,水乡风怡,像梁先生描写的一样,不仅仅菜美,浙江的女子也是水润润的。梁先生是1903年1月6日生,于1987年11月3日去世,他描写的那个对美食认真的时代早已随着他一去不返。现在的菜馆就如他说的,趋同相似,相互都学着一些,食客瞎点,厨师也瞎做地应付一下。掀开窗户不怕外人偷学手艺的时代似乎早已不在了。

  在梁先生说的那么多美食中,汤包我是吃过的,吃汤包的技巧大概是要将汤包咬一个口,然后把汤喝掉,再往里面倒酱料,但是吃了挺多家的汤包,不是缺汤就是没料,所以我更愿意在汤包凉了一些后,直接放一个在嘴里咀嚼,感受用舌头把汤和包搅拌出来的香味。

  到了浙江,意外的是西湖的楼外楼还在,但不知是过去的楼外楼还是现在的楼外楼。书里的图片其实是有些配不上文字的,但是要想找到能符合那个时期的的图片也是很难吧。

  书的每个篇幅都很短,最适合在早上和睡前阅读,但也是因此经常在睡前会饿着肚子翻来覆去。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六):清欢,舌尖上的优雅

  近来《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中华大地又掀起了一轮关于美食的热潮。然而,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部相比,这续集却并非全是溢美之词,而是多了不少争议。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人情味多了,美食少了。

  其实《舌尖上的中国》当初之所以热播,不就是在于他的人情味吗?不就在于相比其他美食节目而言,更为优雅高端,更为卓有气质吗?其实,在我看来,《舌尖上的中国》卖的不只是舌尖,卖的更是一种感情,一种情调,一种优雅。

  谈到美食与优雅,不禁想到最近看的一本书:《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梁实秋的作品,在其原著《雅舍谈吃》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编选和制作,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展现了美食的形色之美,更因梁实秋的文字之优雅恰切,使得本无法体现的香、味之美,也几乎跃然纸上,让人垂涎欲滴了。

  梁实秋,民国著名翻译家、散文家、批评家,人们大多记得他与鲁迅的那场“世纪论战”,其实他最为显著的标签其实是“雅”,民国甚至到现在,真正当得起“文人雅士”之称的,梁实秋当之无愧。梁实秋居于雅舍,身为雅士,写得自然是优雅之文,吃的自然是优雅之食,细读他的文章,再看看《舌尖上的中国》,简直是相得益彰,让人忍不住击节赞叹。

  梁实秋作为文学家中的美食家,美食家中的文学家,在美食美文家族中地位举足轻重,江湖上曾有人说:“古有原随园,近有梁实秋,后有汪曾祺”,此三人是将文字之雅、美,与美食之雅、美结合得最好的人,是用文字将美食展现得最为生动,最为让人食指大动的人。

  书名《人间有味是清欢》本是取自苏东坡的一首《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带有哲理性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给人无尽的思索玩味。何谓“清欢”?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官场的争斗,忘却名利欲望,走进山林,感受农家素朴的清茶淡饭生活,这就是“清欢”。“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不是大欢、狂欢,更不是贪欢。

  梁实秋的文章在气质上与苏东坡的词有相近之处。都有一种旷达和优雅在内。得“美食之有味”而至清欢,欢而不燥;得清欢之境界而品有味,味更超然。有味,清欢,是两种互相成就互相引起质变的状态,可以在其外在,也可在其内在。梁实秋与苏东坡都是如此,淡饭粗茶不改其志,锦衣玉食不移其情,得易淡然,失亦安然。这,才算得到了人生之味,才算品到了人生之欢。

  在梁实秋这本《人间有味是清欢》中,得其美食之味只是最表面的有味,得其精神上的、心灵上的有味,才是真正的有味,才是最高境界的清欢。

  在当今社会中,人人忙而失措,自然难得“清欢”。 无论是由“清欢而”有味,还是由有味而清欢,都是需要不断地去修行学习的过程。而梁实秋,是这个过程中非常好的一位导师。跟着他一起品味有味,一起走向“清欢”,肯定能达到这种至高的精神境界。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七):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梁实秋先生“雅舍”系列散文的精选集,说得是吃,是美食,可字里行间流露的是梁先生对生活的热爱。做出好吃的食物是一门艺术,会吃吃好同样是一门艺术,懂得享受美食享受生活更是一门艺术。也只有心怀感激和爱,才能真正体会到美食带给味蕾的触动。

  散文最是考验功底的,不仅是斟词酌句的优美,更是作者胸怀、境界的体现。好的美食散文,能将美食描绘得色香味俱全,勾起阅读者食欲,更多的是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是饮食文化的追溯,或是曾有过的与食物有关的美好回忆,或是对故人的怀念。梁先生的美食散文,不仅将美食描绘得令人垂涎欲滴,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人生感悟,是“绚烂之后归于平淡”,是“寄至味于淡泊”,这种平淡和朴实,让阅读者为之心旷神怡,很是舒服。

  读梁先生的文章,能勾起心底最温暖的记忆。“这时节,正是我们后院一棵花椒树发芽抽叶的时当儿,于是大量采摘花椒芽,投入锅里一起煮。不分老幼,每人分得两尾,各个吃得笑逐颜开”。读《黄鱼》,能想象到带有鲜花椒芽味的鱼片划过舌尖时的美味,也让我想起了儿时爷爷的剁椒鱼,哪样的鲜美;也想起了妈妈做的青椒炒鱼,鱼是我和弟弟们在池塘捞的小仔鱼,偶尔还会伴有虾米,洗干净后,稍稍过油,再配青螺丝椒、酸菜丁爆炒,酸辣爽口。读《粥》那篇,能感觉到母亲的爱意,那是属于妈妈的味道,文火慢炖,余香绕鼻。读《笋》那篇,想起了外婆家屋后的那片竹林,也曾跟小舅舅屁股后去挖冬笋,冻得手指通红,却是满怀欣喜的。

  有时候,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微笑对她,她也将回报以微笑,生活中的美,也是隐藏在点点琐碎间,等待我们去发现。可如今的我们,更习惯说忙碌,对于美食,多少有些急躁了,大快朵颐的同时往往来不及细细品味,真是辜负了食物的美好。闲暇之时,不妨精心准备一桌好饭,与亲人吃着聊着,也将是美好的时光,或者,找个漂亮的餐厅,点上一桌好饭,享受生活的美好。遗憾的是,先生文中提及的很多馆子,如今怕是再难寻到了。

  最后想说,先生的散文自是好的,可惜书中所配图却是粗糙了些,配不起先生的文字,真是觉得遗憾。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八):每一餐都不可辜负

  今天中午我请远道而来的朋友吃饭,主打潮州菜的馆子,茶是凤凰单枞,菜分别是香煎黄花鱼、鲍汁扣猪手、鲜虾燕麦煲,青蔬是豆豉鲮鱼炒凉瓜。甜品是椰汁雪蛤。

  等朋友来的时候,我饮茶,读《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书我看介绍就知道是脱胎于《雅舍谈吃》。这书,我以前有一本,出山东时没有带来,旧年里很喜欢的书,对我有深远的影响。我在山东读那书时,还没有怎么离开山东,对书中所谈的吃食,向往的成分多些,十多年过去,我走遍大江南北,书中所说的,大部分都吃过了,如今读书,其实是验证。

  昨晚在超市买阳江姜豉,这个说来都有些奇怪,按说应该早买,因为在广东,这不是稀奇之物。回家后一尝,感觉实在好吃,又想起山东临沂的八宝豆豉,于是推荐了下,在淘宝下单——我在想,如果不是当年喜欢吃,而且又读了一些关于吃的书,在这方面,是否能够发展到如此地步?还真是不好说。

  记得有次到北京,酒店附近的一家店里有豆汁儿,我即要了来喝,梁实秋形容过,外地人通常不喜欢豆汁儿,我试了,倒是喜欢,梁实秋还特别提到过咸菜,和书里对照,那咸菜倒似乎不正宗,虽然也好吃。

  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来先惊讶了一下,是没有想到和往年的版本相比,精致到这个地步,里面的图片和文是配的,并不是胡乱找来,感觉上,是为了做这个书,特意去拍的照片,这倒也是北京的好处,馆子云集,基本上都有了,当然有的照片取巧,不过这也不用苛求。图文并茂的书读起来舒服,在怀旧的同时又加上新意,所以,读起来,竟然没放下手。和朋友道别后,回家来,慢慢地读完。

  这类书我通常读的慢,虽然很多内容都早知道,但要的就是这个回顾。那么多年过去,在饮食方面,我也进步不少,不单只品尝方面,自己做菜的功夫也大有长进。吃是一门学问,我有时候忙,会糊弄一下,但如果时间允许,都还是要认真地吃好每餐饭。

  记得以前看过蔡澜说,人生,吃一顿少一顿。有些苍凉,但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吃好每一顿就行了。只是吃好,其实也并不简单,既要心情,也要水准,还要看跟谁吃。我吃饭挑人,通常并不喜欢和不对路的人吃饭,因为会影响心情和胃口。

  梁实秋文字平实,不华丽,然而深情在内,隔着漫长时光、迢迢两岸,读起来,也有心酸之感。谈吃,其实不只谈吃,也是人生。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九):这才是吃货

  久闻此书大名。 看了此书之后才知道,真正的吃货该有的素养。 现在那些只知道胡吃海喝的,算什么吃货啊,不过是跟风排解时间的无聊之人。 作者从吃,说到做法、渊源、故事,洋洋洒洒,读来颇为轻松有趣。 书中主要讨论在北京的美食为主,其中提到了很多饭店,致美斋、烤肉季、厚福德等等,可惜没早点看此书,当时人在北京时就能一一寻过去了。 所谓吃货,一定是要对食物有深入考究的,不能说嘴上尝一尝、评论下味道,就说自己会吃。 只有对于食物的做法及其背后的渊源有一些了解,才能说懂得吃了。 所以呢,一个吃货的自我修养是不是该从提高厨艺开始?哈。 -------------------------------------------------------------------------------------------------------------------- 第一辑 标注 (黄色) - 烤羊肉 > 位置 112 我 在 青岛 住了 四年, 想起 北平 烤 羊肉 馋 涎 欲滴。 可巧 厚 德 福 饭庄 从 北平 运来 大批 冷冻 羊肉 片, 我 灵机一动, 托人 在 北平 为我 定制 了 一 具 烤肉 支 子。 支 子 有 一定 的 规格 尺度, 不是 外行人 可以 随便 制造 的。 我的 支 子 运来 之后, 大 宴 宾客, 命 儿 辈 到 寓所 后山 拾 松 塔 盈 筐, 敷 在 炭 上, 松香 浓郁。 烤肉 佐 以 潍 县 特产 大葱, 真如 锦上添花, 葱白 粗 如 甘蔗, 斜 切成 片, 细嫩 而 甜。 吃得 皆大欢喜。 标注 (黄色) - 北平的零食小贩 > 位置 613 北平 小贩 的 吆 喝声 是 很 特殊 的。 我不 知道 这与 平剧 有无 关系, 其 抑扬顿挫, 变化 颇多, 有的 豪放 如 唱 大 花脸, 有的 沉闷 如 黑 头, 又有 的 清脆 如 生 旦, 在 白昼 给 浩浩 欲 沸 的 市 声 平添 不少 情趣, 在 夜晚 又给 寂 静的 夜 带来 一些 凄凉。 细 听 小贩 的 呼声, 则有 直 譬, 有 隐喻, 有时 竟 像 谜语 一般 的 耐人寻味。 而且 标注 (黄色) - 北平的零食小贩 > 位置 677 北平“ 酸梅汤” 之所以 特别 好, 是因为 使用 冰糖, 并 加 玫瑰 木樨 桂花 之类。 信 远 斋 的 最 合 标准, 沿街 叫 卖的 便 徒有其名 了, 而且 加上 天然 冰 亦 颇有 碍 卫生。 卖 酸梅汤 的 普通 兼 带“ 玻璃粉” 及 小瓶 用 玻璃 球 作 盖 的 汽水。“ 果子 标注 (黄色) - 北平的零食小贩 > 位置 680 冬天 卖“ 糖葫芦”, 裹 麦芽糖 或 糖 稀 的 不太 好, 蘸 冰糖 的 才 好吃。 各种 原料 皆可 制糖 葫芦, 唯 以“ 山里红” 为 正宗。 其他 如 海棠、 山药、 山药 豆、 杏干、 核桃、 荸荠、 橘子、 葡萄、 金橘 等 均 佳。 标注 (黄色) - 北平的零食小贩 > 位置 689 以上 约略 举 说, 只就 记忆 所及, 挂漏 必 多。 而且 数十 年来, 北平 也 正在 变动, 有些 小贩 由 式 微 而 没落, 也有 些 新的 应运而生, 比我 长 一辈 的 人 所见所闻 可能 比我 要 丰富 些, 比我 年轻 的 人 可能 遇到 一些 较 新鲜 而 失去 北平 特色 的 事物。 总而言之, 北平 是在 向 新颖 而 庸俗 方面 变, 在 零食 小贩 上 即可 窥见 一斑。 如今 呢, 胡 尘 涨 宇, 面目全非, 这些 小贩, 还能 保存 一二 与否, 恐怕 在 不可知 之数 了。 但愿 我的 回忆 不是 永远 的 成为 回忆! 标注 (黄色) - 酪 > 位置 700 通常 总是 卖 酪 的 净赚, 可是 有 一回 我 亲眼 看见 一位 大 宅 门儿 的 公子哥儿, 不知 为什么 手气 那样 好, 一连 几 签 把 整个 一 挑子 的 酪 都 赢 走了, 登 时 喊叫 家里 的 厨子 车夫 打杂 儿 的 都到 门洞 儿 里来 喝 免费 的 酪, 只见 那 卖 酪 的 咧着 嘴 大哭。 标注 (黄色) - 酪 > 位置 702 最 有名 的 一家 是在 前门 外框 儿 胡同 北头 儿 路西, 我 记 不得 他的 字号 了。 掀 标注 (黄色) - 酪 > 位置 715 喝了 几十年 酪, 不知 酪 是 怎样 做 的。 查 书《 饮 膳 正要》 云:“ 造 法 用 乳牛 勺 锅 内 炒过, 入 余 乳 熬 数十 沸, 频 以 勺 纵横 搅 之, 倾出, 罐 盛 待 凉, 掠取 浮 皮 为 酥, 入 旧 酪 少许, 纸 封 贮, 即 成 酪。” 说得 标注 (黄色) - 酸梅汤与糖葫芦 > 位置 732 琉璃 厂 信 远 斋 的 酸梅汤 与 糖葫芦, 特别 考究, 与其 他 各处 或 街头 小贩 所 供应者 大有 不同。 标注 (黄色) - 酸梅汤与糖葫芦 > 位置 744 我不 知道 为什么 没有人 动脑筋 把 信 远 斋 的 酸梅汤 制 为 罐头 行销 各地, 而 一任“ 可口可乐” 到处 猖狂。 第二辑 标注 (黄色) - 醋熘鱼 > 位置 782 醋 熘 鱼 当然 是 汁 里 加醋, 但不 宜 加多, 可以 加 少许 酱油, 亦不 能 多加。 汁 不 要多, 也 不要 浓, 更 不要 油, 要 清清 淡淡, 微微 透明。 上面 可以 略 撒 姜末, 不 可加 葱 丝, 更 绝对 不可 加糖。 如此 方能 保持 现 杀 活鱼 之 原味。 现时 一般 餐厅, 多 标榜 西湖 醋 熘 鱼, 与 原来 风味 相去甚远。 往往 是 浓汁 满溢, 大量 加糖, 无 复 清淡 之 致。 标注 (黄色) - 鱼翅 > 位置 903 所谓 木樨 即 鸡蛋 之 别名。 撕 标注 (黄色) - 蟹 > 位置 957 蟹 无 酒, 那是 大杀风景 的 事。《 晋 书· 毕 卓 传》:“ 右手 持 酒杯, 左 手持 蟹 螯, 拍 浮 酒 船中, 便 足 了 一生 矣!” 我们 虽然 没有 那样 狂, 也 很 觉得 乐陶陶 了。 标注 (黄色) - 蟹 > 位置 959 母亲 对 我们 说, 她 小时候 在 杭州 家里 吃 螃蟹, 要 慢条斯理, 细 吹 细 打, 一点 蟹肉 都不能 糟蹋, 食 毕 要把 破碎 的 蟹壳 放在 戥 子 上 称 一下, 看 谁的 一份 儿 分量 轻, 表示 吃得 最 干净, 有奖。 我 标注 (黄色) - 黄鱼 > 位置 1001 松鼠 黄鱼 是 取 尺 许 黄鱼 一 尾 或 两 尾, 去头 去 尾 复 抽出 其 脊骨。 黄鱼 本来 刺 不多, 抽掉 脊骨 便 完 全是 肉 了。 把 鱼 扭成 麻花 形, 裹上 鸡蛋 面糊, 下 油锅 炸, 取出 浇 汁, 弯曲 之 状 真 有几分 像是 松鼠。 以后 标注 (黄色) - 狮子头 > 位置 1026 标注 (黄色) - 狮子头 > 位置 1032 揭开 锅盖 一看, 浮 着 满碗 的 油, 用 大 匙 把 油 撇去, 或用 大 吸管 吸 去, 使 碗里 不见 一滴 油。 这样 的 狮子头, 不能 用 筷子 夹, 要用 羹匙 舀, 其 嫩 有如 豆腐。 肉 里 要 加 葱 汁、 姜汁、 盐。 愿意 加 海参、 虾仁、 荸荠、 香 蕈, 各 随其 便, 不过 也要 切碎。 标注 (黄色) - 佛跳墙 > 位置 1042 同一 年 三月 七日《 青年 战士 报》 有 一位 郑 木 金 先生 写 过 一篇“ 油 画家 杨 三 郎 祖传 菜 名闻 艺坛—— 佛 跳墙 耐人寻味”, 他 大致 说:“ 传 自 福州 的 佛 跳墙…… 在 台北 各 大餐 馆 正宗 的 佛 跳墙 已经 品尝 不 到了。…… 偶尔 在 一般 乡间 家庭 的 喜筵 里 也会 出现 此 道 台湾 名菜, 大都 以 芋头、 鱼 皮、 排骨、 金 针 菇 为主 要 配料。 其实 源自 福州 的 佛 跳墙, 配料 极其 珍贵。 杨 太太 许 玉 燕 花了 十 多天 闲工 夫 才能 做成 的 这道 菜, 有 海参、 猪 蹄筋、 红枣、 鱼刺、 鱼 皮、 栗子、 香菇、 蹄 膀 筋肉 等 十 种 昂贵 的 配料, 先 熬 鸡 汁, 再 将去 肉 的 鸡 汁 和 这些 配料 予以 慢 工 出 细活 的 好 几遍 煮 法, 前后 计时 将近 两星期…… 已 不再 是 原有 的 各种 不同 味道, 而 合为 一味。 香 醇 甘美, 齿 颊 留 香, 两 三天 仍 回味无穷。” 这样 说来, 佛 跳墙 好像 就是 一锅 煮得 稀烂 的 高级 大杂烩 了。 标注 (黄色) - 火腿 > 位置 1133 有人 告诉 我, 整 只 火腿 煮熟 是有 诀窍 的。 法 以 整 只 火腿 浸泡 水中 三 数日, 每日 换水 一 二次, 然后 刮 磨 表面 油渍, 然后 用 凿子 挖出 其中 的 骨头( 这 层 手续 不易), 然后 用 麻绳 紧紧 捆绑, 下锅 煮沸 二十 分钟, 然 后以 微 火 煮 两 小时, 然后 再 大火 煮沸, 取出 冷却, 即可 食用。 像这样 繁复 的 手续, 我们 哪 得 工夫? 不如 买 现成 的 火腿 吃( 台北 有两 家 上海 店 可以 买到), 如果 买 不到, 干脆 不吃。 标注 (黄色) - 腊肉 > 位置 1165 湖南 的 腊肉 最 出名, 可是 到了 湖南 却不 能 求之 于 店 肆, 真正 上好 的 湖南 腊肉 要到 人家 里 才能 尝到。 因为 腊肉 本 是我 们 农村 社会 中 家庭 产品, 可以 长久 存储, 既 以 自奉, 兼 可 待客, 所谓“ 岁时伏腊” 成了 很 普通 的 习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