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革命之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革命之路读后感10篇

2018-07-23 04: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革命之路读后感10篇

  《革命之路》是一本由[美] 理查德·耶茨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3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革命之路》读后感(一):第三十五本《革命之路》理查德·耶茨

  今年的读的第三十五本书。

  这是一部真正能撼动人心作品

  读完全书之后,又找出了《革命之路》的电影看了一遍,依旧觉得震撼到难以描述

  《革命之路》这本书讲述内容并不像它的名字一样,初看这个书名时候,总以为是讲什么宏大战争,其实书中只是讲述一对普通夫妻的日常琐事

  爱波和弗兰克是一对住在名为“革命之路”社区的夫妻,妻子爱波原是一名热爱戏剧演员,后来在派对上遇到了幽默风趣的弗兰克,两个人一见钟情恋爱结婚,在意外怀上了第一个孩子后,两个年轻人不得不稳定下来,弗兰克为了养家选择自己最不屑的原本父亲做了一辈子的稳定工作,爱波也放弃了自己的梦想选择做了家庭主妇,然而婚姻道路并不如两人原本设想的那样平坦,因为性格原因生活琐碎,陷入了无尽的冷战与争吵,这个时候,爱波决定挽救这段感情,她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全家一起搬去巴黎开展新的生活。。。。。。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平凡故事,却直击人心,作者理查德·耶茨堪称伟大,他用简单直白毫不做作的文字揭露了书中每一个人的内心,他把所有人性闪光黑暗,一同揭开,然后把一切付之一炬

  后来看电影版的时候,发现电影版真的少了太多东西,那些真正精妙的关于人的心里变化描写,那些争吵前的心理铺垫,电影中只是片段表达,缺少核心精髓。以至于看电影版的时候,如果忘却小说情节我会觉得爱波在这段关系中是完全无辜的,弗兰克就是个易怒有暴力倾向的“家暴”渣男。电影里的人物塑造太过于苍白

  实际上,在这段关系里爱波并非全然的无辜,她确实是对弗兰克关心不足,就像是约翰对爱波所说:“细想一下,你肯定没给他什么好日子过,如果他只能在制造小孩的时候,才敢确认自己又一对睾丸。”

  爱波童年时代阴影,确实使得她在人生中一直处于逃避状态,因为缺少爱和安全感,导致了她的情绪问题

  然而在我个人看来,整个婚姻中,弗兰克的问题更大。从全书中不难看出,其实弗兰克是一个有着聪明头脑不够自信的人,他不断的在他的脑海重复“做一个真正的男人”这一点,也可以证明他实际上是没有自信的。少年时代的弗兰克,想要靠着女友水平确定自己的价值,所以一心想着,找“一流的女人”,当他注意到爱波的时候,其实是被外表身为“一流女人”的爱波吸引,他丝毫没注意到爱波内心的空虚敏感脆弱

  直到很多年后,才觉得爱波是个徒有其表,实际空空如也的女人。

  在出现矛盾的时候,弗兰克总是想着先行抢占道德制高点,给自己找好大道理找好论据来反驳然后说服自己的妻子,他心里并不关心妻子真正的想法,或者这个事情本身,他关注的只有他自己,以及是不是能在这场争论中获得胜利

  这真的是很可怕了,因为回想起来,全书中弗兰克从始至终并没有真正关心过爱波心里想什么,他只关心自己,还有他廉价优越感

  世界上就是有这种“嘴炮男”,他们从始至终都不会真正关心女方的想法,当女孩鼓足勇气说出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时,嘴炮男们会讲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来反驳女生,然后再用虚伪语言安抚。以为自己多爱女生,其实只是可怜虚伪的自私鬼罢了。

  很多评论里说,看完之后更加恐婚了,然而我却有不同的感受,在震撼之余竟感到了一丝解脱。毕竟最坏也许就是到这个地步了,那其实也并没有什么,最坏无非至此,所以对于婚姻又有什么实质性可让人害怕的呢?

  婚姻可能并不是那么可怕,更可怕的其实只是那些看中外表、满嘴虚伪谎言,当伴侣真心袒露倾诉的时候,用自己廉价优越感去打压人的那类人罢了。

  《革命之路》读后感(二):城市生活

  周日重读耶茨的小说《革命路》。主人公惠勒夫妇出身普通,没继承什么财产。他们漂亮,受过好教育,唯一引以为豪的东西就是身上那种“能做成什么大事”的可能性。他们因为共同的自命不凡价值观相互爱慕,结了婚,又意外地怀上了孩子,不得以只能“暂时”先在纽约郊区买了栋无论如何用语言粉饰也称不上好看的小房子

  一开始当然要脚踏实地,被认为“才华横溢”的弗兰克找了份普通的市场营销工作,爱波则像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美国妇女一样做起了家庭主妇。他们没想到的是,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好多年,遥遥无期

  妻子爱波在否定自己拥有当演员的天份后,陷入了深深绝望感。她无法忍受生活的平庸,于是开始把对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她坚定相信拥有最聪明的头脑的丈夫身上。她想要逃离,卖掉纽约郊区的房子和车,加上积蓄,举家搬迁到欧洲——地球上的另一块文明之地,一个因为距离遥远而看起来更有希望和生机地方。她想要工作养家,让丈夫去读书思考,做他任何想做的事业,像兑现股票那样去兑现自己的才华,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大人物”。丈夫弗兰克虽然也经常抱怨自己身处的平庸的日常,但实则已经适应了这种逼仄的安全感。他在妻子一本正经的语言激励真挚倾慕之下,似乎重新燃起了斗志,这种雄心勃勃假象让他激动了好些天,以至于他开始用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耶茨对这种视角看到的曼哈顿上班族的通勤有一段形象真切刻薄的描写:

  “他发现经过的那些男人多么渺小,多么整齐划一,而且严肃得多么可笑。他们都留着夹杂着灰发的小平头,身上穿着拌扣领,脚步匆忙。他们源源不绝地涌现在车站里,在大街上,直到一小时后他们才会停下来。到时,等候着他们的办公大楼会把他们一个个吞噬进去,包裹起来。如果站在其中一幢大楼,隔着城市纵横的峡谷看向另一幢大楼,就会感觉像是在观察一个巨大无声的昆虫饲养所,那里面有成百上千的穿着白色衬衫小人,要么在翻弄着文件,要么皱着眉头拿着电话听筒,在春天千年如一日地流动着的白云底下,上演着一场场愚蠢至极的演出。“

  其实像蜂巢一般的又何止办公大楼呢?坐上海地铁九号线前往松江的途中,会看到许多并排成一堵堵高墙住宅区,样式单一的“高墙”上是一个个小窗口。大部分在上海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年轻人会进中环线外的这些小窗口里。更加具象而丰富的城市会从生活里消失,构建生活的是工作地点办公楼,地铁车厢,和地铁线路上某一个站点出来能到达的家。这样的生活稳定而安心,到最后几乎可以不假思索。活着成了一件无比纯粹的事情,养活自己,生出下一代,然后将他(她)抚养长大,就像一个细胞那样完成自己新陈代谢生物使命。这样繁衍生息的使命对于整个人类社会不可谓没有意义——如今“踏实勤奋”已经成了对一个人的极高评价——但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讲,的确难以体会到多少意义感。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耶茨呢?因为你努力地工作,努力地生活,甚至努力地为已经拥有的一切感到开心,但却被耶茨用恶毒语句讥讽为“愚蠢”。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这种“自以为是”,就算他是对的又如何呢?人们会讨厌《革命路》里自命不凡的惠勒夫妇,并且琢磨小说作者是不是也像男女主人公这样自负且没有同理心。

  起先你带着欲望进入社会,你觉得能做的事情很多。然后时间快进到30岁,很多事情你还没做成,然而不得不组建家庭,所谓责任越来越多,你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少。

  古希腊人崇尚神话里的英雄能人追求卓越普通人则至少追求活力。也许我们的科技和社会已经进步了很多,但大部分人仍旧能感觉到强烈身不由己。似乎只有成为一个人物,像希腊神话里倡导的那样成为一个卓越的人,一个有缺陷的英雄,才能摆脱这种被宿命投射的无意义感。但英雄永远只是少数人,就算每一个人都能够无比勤奋且有好的运气,那么卓越的标准也会随之被提高,最终仍旧是运气最好又最勤奋的那一小戳数得过来的人得以胜出。剩下的那些人怎么办呢?除了勤勤恳恳地做一个保障社会机器正常运转的螺丝钉,又如何摆脱被工作和体制异化的宿命呢?

  耶茨没有给出答案。耶茨这一派的严肃作家只管揭露生活的真相,却丝毫不为普罗大众着想,甚至鄙视大众。这样又如何获得他们的喜爱支持呢?在读耶茨的传记的时候发现,他非常失落《革命路》只有一万多本的销量,尽管评论界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但挣的钱仍然不够他维持体面的生活。若是把写作当做一门生意,那么至少要给“消费者“(读者)他们想要的东西(如今当道的可是治愈文学类型文学和幽默文学等等能给读者带来解脱体验的东西)。结果是,真正想要耶茨努力捕捉并展露的”生活的真相“的人在整个美国都少之又少。而即便是这些人,在读完了《革命路》之后,除了感慨错愕沮丧之外,对于已经知晓结局的生活也无能为力

  我是耶茨的读者。我讨厌这种无力感,于是开始做一些努力,但成为一个“人物“的希望是多么渺茫啊!

  霍珀的画和耶茨的小说是绝配。

  《革命之路》读后感(三):当生活绑架了女人的理想

  前段时间看了两本书,一本的作者是理查德•耶茨,他被称为美国”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另一本的作者则是去年凭着处女作就征服了欧美文坛的80后华裔女作家伍绮诗。尽管这两位作者并没有什么相似——一位已故,另一位正在文坛上冉冉升起,书的题材也有所差别,但巧合的是,两本书里都有一位绝望的主妇。

  熟悉这两位作家的人应该能猜出是哪两本书了。

  《革命之路》是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的一部代表作品,这篇小说在中国并不冷僻,原因是2008年上映的电影《革命之路》。男女主角正是十年前在那艘沉船上邂逅相爱的杰克和露丝,十年后,他们成了居住在纽约郊区一条叫做“革命路”上的一对夫妇。

  弗兰克是一名白领,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他的妻子爱波尔是一位家庭主妇。他们外貌潇洒,有票子车子有房子,又养育一子一女,要是放在当下的中国,简直就是一个完美又令人艳羡的家庭。

  但这两口子却过得不安稳,尤其是妻子爱波尔,她厌倦做一个家庭主妇的无聊日子,也厌倦周围庸俗圈子,她年轻时学过艺术,认为自己应当过着不同于主妇的生活,于是她说服弗兰克,抛弃革命山庄的一切,迁去巴黎寻找生活的激情和理想。结果呢?这个脆弱的理想被现实绑架了,感情也在一次次的争吵中消磨殆尽,这个绝望的主妇最终在理想的幻灭中香消玉殒。

  比起电影一次又一次紧张冲突爆发,小说更具体地呈现出这对夫妇最终走向悲剧的深层原因,耶茨冷静又直白的笔触描写更多的是弗兰克的心理,但在这叙述之下,爱波尔去巴黎这一理想破灭的原因也残忍地揭露出来,爱波尔最后的绝望,着墨不多却使人感到寒颤。

  “革命之路”这个名字无疑是耶茨的一次讽刺暗示,这个只是想要颠覆平庸生活的“革命”最终只能面临失败

  弗兰克也是不安于现状的,耶茨写道:“他是其中最年轻最健康乘客之一,但他坐在那里就像经受着一场非常缓慢的、毫无痛苦的死亡。就在这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已经步入中年。 ”

  这段描写多么契合那些每天上班路上疲惫人们的心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人物质已经丰足,但精神却空虚至极,一直觉得耶茨笔下的美国和当下中国有一些相似,同样也是个“焦虑的时代”,许多人年轻时的理想最终妥协于现实,早早步入了稳定的中年生活,却常常在无聊的工作中感到无所适从

  但弗兰克也是安于现状的,他没有爱波尔那么强烈的颠覆欲望,他深知,这精神上的理想是多么脆弱,现实中,机遇会绑架它,金钱会绑架它,更何况,你也许并没有追求理想的天赋能力,稳稳当当地生活下去并没有什么不好。于是他还是心安理得地偷偷出轨、顺利升职。

  但爱波尔这个女人却偏偏不这么认为,女人也许更缺乏理智,用现在人的话来说,她就是“一名作死的文艺青年”,巴黎是艺术的殿堂,艺术之于她正是可以带来生活激情的东西,她不想在厨房和孩子的哭闹声中渐渐老去,宁愿来这么一次飞蛾扑火

  也别觉得只有文艺女青年会这样“作死”,在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中,理工女青年玛丽琳也曾“作死”了一回。

  玛丽琳从小到大的理想就是想同男人一样,穿上白大褂,成为一名优秀医生,她甚至为这个理想,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学,却在大学期间,和黄种青年詹姆斯一见钟情,最终因为婚孕放弃了这个理想。但她一直对此耿耿于怀,在当了几年的家庭主妇后,她突然爆发——离家出走,抛弃了丈夫和孩子,跑回学校要完成学业,最后还是因为发现怀孕又返回家里,把当医生的理想强加给了孩子。

  自古以来,女人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儿育女,想要完成精神上的理想追求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就算能突破机遇和物质的重重障碍,最终还是得囿于家庭、厨房和爱。当女人的理想和家庭有所冲突时,若是放弃家庭,那简直就是天理不容,这是你我都习以为常的价值观。

  所以,女人大概不配有理想吧?耶茨在创造爱波尔的时候,大概也是这样发问的。不可否认,爱波尔的毁灭是咎由自取,她的举止太偏激,但会称平庸的生活是一次“非常缓慢的死亡”的耶茨,也许很同情甚至是喜欢这个绝望的主妇。闫红说过:“向平凡人的鬼迷心窍致敬”,而敢于“鬼迷心窍”的女人更是值得敬佩的。

  敢于丢弃平凡生活里的一饭一蔬,去向着毫不可及的理想进发,这样的女人虽然是在飞蛾扑火,但比起循规蹈矩的庸庸大众,她们又显得多么迷人,因为她们对生活始终是充满热情的,始终揣着一颗在燃烧的心。

  当然,女性在追求理想的时候,并不是非得放弃家庭,在这一点,耶茨和伍绮诗都没有点出。耶茨对婚姻有一种绝望感,如同小说的结尾所暗示的,他认为,婚姻的推进是一团空虚,由女人的喋喋不休和男人的充耳不闻所组成,爱情存在吗?就算存在,也会在这庸常的婚姻生活中所消磨殆尽吧。

  其实,女人的幸福也可以从家庭中获得,平衡理想追求和家庭幸福不应该成为一种矛盾。女人也可以在一饭一蔬中找到理想的追求,艺术不一定是要在巴黎歌剧院引吭高歌,也可以是孩子面前的一曲动听的摇篮曲。可当生活绑架了女人的理想,我只想到两种结局,妥协或者毁灭。女人的“革命之路”出路到底在哪,也许值得你我好好思考。

  《革命之路》读后感(四):残忍剖析庸常生活

  我总是避免回答“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这类问题?如果非要逼我说出一位,我会说理查德•耶茨。如果再逼问我喜欢的原因,我就会说我在努力向他靠拢。

  在我看来,我们这一代作家与前辈作家一个重要的不同在于,阅读资源的差异性。我们的写作启蒙一面是来自于网络文学,一面是来自于当代外国文学,后者使得我们心中形成了自己的“经典书单”。不久前,我陪同一位知名教授去万圣书店,他试图跟我讨论俄国文学对他文学观的影响,并建议我们一起重读俄国名著。我没敢接话,不敢暴露自己当前对俄国文学的兴趣仅在于契科夫。如果谈到当代外国文学对我们的影响,倒可以列出一串名字:雷蒙德•卡佛、村上春树、伊恩•麦克尤恩、卡森•麦卡勒斯、纳博科夫、保罗•奥斯特……当然这个名单上也少不了理查德•耶茨。

  耶茨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他曾影响了很多作家如库尔特•冯古内特、安德烈•杜波依斯、尼克•霍恩比、戴维•黑尔、雷蒙德•卡佛、琼•狄迪恩和理查德•福特等。曾有人这么对比过耶茨与卡佛:“卡佛没有耶茨的那种细腻的文人气质,如果说耶茨的作品是素描,那么卡佛的作品就是速写。他的短篇多数没有传统短篇的那种铺垫与最后达到的高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有禅味的片刻感悟,有时纯粹是一种情感状态,乃至无言的真空。”于我而言,最直观的阅读感受是,卡佛的大量留白所带给读者的是回味,而耶茨的全部填满似的写法,带给人的是折磨与压抑。

  当第二遍看《革命之路》时,我很懊恼地发现,终其一生的努力也无法向耶茨贴近,他对庸常生活残忍性的剖析在这部处女作中就得到了淋漓的展现,他用一种现实主义的正面痛击的笔法,对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无聊和中产者的绝望有着放大镜一样的呈现。想要达到这种程度,并非是靠我对世间、人性超乎同龄人的敏锐体察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在内心深处真的去触碰到这些人的心灵。这使得《革命之路》里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非常到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家庭聚会在一起,从国家混乱的局势里找到交流话题,用近乎表演似的口吻在社会议题里塞入自己的“独特见解”,并相互附和,紧接着耶茨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人都会表示认同,这背后隐含着一个让他们暗暗高兴的信息:就他们自己,这四个人,在一个病入膏肓正在走向灭亡的文化里,依然痛苦地、真正的活着。正是出于这种抵抗,以及超人一等的寂寞感,他们几个开始对桂冠剧社萌生了兴趣。”这正是《革命之路》的残酷性所在,耶茨在细致呈现之后,立刻揭露本质,并且这种揭露是不留余地的,是一丝光明没有的。这也使得在阅读中很容易产生一种窒息感,耶茨的文字以简洁、冷静著称,具有极高的可读性,但窒息感却在于呈现后的立刻揭穿,中间不留有缓冲空间,让人觉得透不过气,从这点来说耶茨神奇地用简洁的文字却制造出了丰满的感伤效果。

  剧作家戴维•黑尔曾说:“我所能给予耶茨的最高赞誉,就是他的作品更像是出自剧作家之手,而非小说家:他想让你亲眼见到他描述的一切。”达到亲眼所见这个效果,除了耶茨丰富的人生经历,敏锐的观察力以外,更是作者用了一种传统的现实主义写法,紧贴所描写的人物,通常是弗兰克或者爱波,偶尔移到次要人物上,他像是人物肚子里的蛔虫,把所有的真话都倒出来。在描述弗兰克日常工作场景时,他写道:“他发现经过的那些男人多么的渺小,多么整齐划一,而且严肃得多么可笑。他们都留着夹杂着灰发的小平头,身上穿着拌扣领,脚步匆忙。他们源源不绝的涌现在车站里,在大街上,直到一小时后他们才会停下来。到时,等候着他们的办公大楼会把他们一个个吞噬进去,包裹起来。如果站在其中一幢大楼,隔着城市纵横的峡谷看向另一幢大楼,就会感觉像是在观察一个巨大无声的昆虫饲养所,那里面有成百上千的穿着白色衬衫的小人,要么在翻弄着文件,要么皱着眉头拿着电话听筒,在春天千年如一日地流动着的白云底下,上演着一场场愚蠢至极的演出。”耶茨游离于写作潮流之外,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还有语言上炫技和想象力的驰骋,都与他无关。当然这也与他的写作题材有关,他持之以恒的写美国普通人的生活,而戏剧性在于这群人不觉得自己普通,就像弗兰克和爱波一样,总觉得比周围的平庸之人胜出一筹,而为了真正在生活中体现出这种高人一等,他们不得不付出平凡生活被解体的代价。

  弗兰克和爱波的自认高人一等,正是在和周围环境的相互比照中得出的结论,环境一分为二,一个是电影、书籍营造出的理想环境,一个是真实生活环境:多事的邻居,计较的房屋中介,肥胖的同事和一个发疯的数学博士。他们总是在不断和这些人进行着比对,以此来确立自己的存在。所不同的是,失去双亲的爱波一旦认定自己的高人一等后,就把自己架到一个位置上,成为全职家庭主妇更让她与外界隔离,保持更纯粹状态的同时也导致了她接下来的极端行为。而弗兰克则在与人的比较中及时调整自己的姿态,也造成了他自身的犹豫,一面充满理想情怀,一面不知原因的一个一个生育孩子,他这种在现实与理想间游离的姿态,使得他一次次错过彻底改变的契机,最后彻底沦为一个生活在大都市的单身父亲。耶茨残酷地告诉了我们,无论哪种选择,都是失败的。在《革命之路》里,弗兰克与爱波也相互映衬,爱波是弗兰克所追求的活力、纯粹化身,弗兰克是爱波所追求的有趣、锋芒的化身,但这种映衬从开头失败的话剧表演一幕就密布失败的阴霾,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充满了无法交流的苦恼,总有一方是处于拒绝的状态。就好像邻居霍华德那个随时会悄悄关闭的助听器,他们内心也用一种孤独的方式选择与对方隔离,这就使得只有映照,没有交流,反映出来的却是越来越大的差距。

  耶茨被誉为“焦虑时代最伟大的作家”,这使得现在读耶茨,与中国进入焦虑时代有了一种契合性。我们焦虑着平凡,焦虑着落在喧嚣之后,焦虑着时间的紧张。而弗兰克和爱波则像两个怀揣着理想的文艺青年,自认为与众不同却又能相互理解,他们在网络上兴高采烈地规划着逃离的行程,然后因为时间或经济的原因不得不暂停计划,彼此之间出现了裂缝。在当今中国,重读耶茨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重叠,这也是耶茨获得一众文艺青年簇拥的原因。

  我所以会写下这篇关于耶茨的文章,是以此来介绍上海译文出版社新版《革命之路》的推出。我并非一个讲究版本的人,但不得不说上一版《革命之路》让人失望,借金球奖同名获奖影片的光辉来照亮耶茨的原著,并不合适,封面上巨幅的电影海报还有附赠的观影手册,都直接降低了该书作为一部文学佳作的品质。而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策划编辑自作聪明地写上了四封信作为序言导读,不光彻底地剧透了一把,还出现了“本书对战后美国的中产阶级(也就是和资本家勾结的工人),那些衣食无忧的形形色色的不革命者或假革命者,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和辛辣的讽刺,并以其悲惨的结局警示他们:妥协是没有出路的,资本家的利诱也同样是建立在剥削之上。文中,作者借一个疯子之口对资本主义的欺骗性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之类自以为是的幽默。一部作品应该有它合适的呈现形式,哪怕它是一本朴素的书,在静候读者的发现,也要强过它披着五彩的外衣,挑逗着读者阅读。

  《革命之路》读后感(五):难以取悦的爱波·惠勒

  爱波是如此不擅长快乐,以至于死亡对她而言过分仁慈。小说的结尾,她的偷情对象,她的邻居,她的房产中介,她的孩子,以及她的丈夫弗兰克,都各安天命,在生活的安排下找到了新的位置,无论是好是坏,一切终于尘埃落定。而属于爱波的梦想、狂热与挣扎也随着她的死亡一同消逝。她既没有因为自杀而获得更多理解,也没有失去除了生命以外的任何东西。正如作者为她下好的结论:“如果一个人想要做一件真正忠于自己内心的事情,那么往往只能一个人独自去做。”爱波·惠勒一直是孤独的,所以也只能孤独地离开。

  在爱波的问题上,《革命之路》出现了一个不太寻常的状况,那就是整个故事里,女主角爱波·惠勒从来没有开心过。诚然,《革命之路》里没有一个人真正地幸福快乐,但看看其他角色,或多或少都有过美梦成真的时刻,比如吉文斯太太,再比如谢普,就连她那个倒霉丈夫弗兰克都从年轻漂亮的偷情对象身上得到过对于男子气概的短暂满足。唯有爱波,生活给予她的唯一恩赐就是一死。

  爱波·惠勒本来不一定非得去死。她身材窈窕容貌姣好,受过教育,从小衣食无缺,之类之类的,总之,面对冷酷无情的社会,她不是没有选择。嘉莉妹妹起点比她低多了,但可以凭借美貌和机灵成为名演员,虽然多多少少有点德莱赛意淫的因素,但爱波不一定就不行。或者,她起码可以当一个中产阶级主妇,业余时间搞搞文艺创作,不见得会落得自杀这么凄惨。

  当然,看过书的都知道,爱波不是因为物质原因自杀的。非物质原因有很多啦:她自杀是因为她对生活绝望,她绝望是因为她去不了巴黎。她其实根本不想要孩子,不想住在纽约郊区漂亮的大房子里,不想跟庸俗琐碎的邻居打交道,这一切又是因为她不爱弗兰克。根本原因还可以追溯到她不负责任的父母、颠沛流离的童年和惨淡的青春期,等等。

  还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来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正沉浸在战后的社会繁荣和美苏冷战的双重影响之下,社会氛围走向欢腾与颓废两个极端,文艺界出现了Beat Generation,与美国社会的传统价值观激烈碰撞,尤其在年轻一代中,这种叛逆尤为明显。我们可以揣度,社会氛围的跌宕躁动对爱波·惠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她对堕胎的开放态度。但这么说好像也不太客观,因为受到冲击更深的显然是弗兰克,毕竟他反复强调的“无望的空虚”更符合时代的主题。

  小说无论怎样都可以自圆其说,凡人必有一死,但理查德·耶茨选择杀掉爱波·惠勒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就意味着爱波有必须死去的理由。而这个理由,不应该是她嫁错了人或是生错了孩子。一个人不会因为一次错误的选择就放弃生活,除非生活本身已经没有了任何值得留恋的地方。

  问题恰恰在于,生活对于爱波而言,从未有过任何值得留恋的地方。爱波对于自己所陷入的婚姻的看法,小说倒数第三章讲得很明白,这段婚姻及其附属品让她不知道自己是谁。她半推半就地走进了这么一个阶段,半推半就地成为妻子、母亲,半推半就地出轨。至于她的前半生,除了父母虚无缥缈的幻影,经年累月的自卑自怜,还剩下什么呢?令人惊讶的倒是她的勇气了:起码她是想清楚了一切,看透彻了一切,才昂首挺胸迈向死亡的。

  让我们设想一下,在爱波生命的最后关头,有没有一个人有可能将她从必死的意愿中拉回来呢?

  其实是有的,那就是她的父亲。爱波崇拜她的父母胜过一切,但这种卓越的情感,作者却是这么写的:我爱他们的生活方式。爱波死前仍在回味的,是父亲的形象,以及这形象背后所隐喻的巴黎式的生活。于是巴黎成为她一生的执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要是她的父母是奥地利贵族,那她的圣地就会变成奥地利了。这让人不得不去质疑,这种感情究竟该被定义为爱,抑或是一个事实上的孤儿对于寻觅身份所作的努力。

  爱波曾向谢普自白:“这样的音乐总是让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产生怀旧感。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啊? 对我也没起作用。我希望能有感觉,但没有。这样的音乐应该让我们回想起兴奋狂喜的少年时代,但我从来没有过这种无忧无虑的日子。在战争结束以前我从来没有约会过,等到仗打完了,已经没人会去演奏这样的音乐了,而且即使有,我也没有那样的闲情逸致去欣赏。我错过了整个大乐队摇摆的时代。吉特巴爵士舞。放松的舞步。噢,不对,这种舞可能年代要再早一些。我想在莱尔乡村日念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人们就在谈论它。至少我还记得自己在课本的边角上写满了“阿蒂·肖”和“本尼·古德曼”的名字,我不太确定他们是谁,我这么做只是因为那些学姐在书本上写了这些名字。就像我学她们在脚踝涂抹指甲油来防止短袜下滑一样,我觉得这样可以让我显得更成熟一些。天啊,当我十二岁的时候多么盼望赶快长到十七岁。我见过那些十七岁的女孩放学之后爬上男孩的汽车,然后一起开到什么地方去。我当时很确定,她们会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

  作为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她终其一生都在模仿一个榜样,因为人总是要成为些什么的,但她并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是她触不到的属于父母的那个浮华世界呢,还是她的生活经历将她塑造成的那个样子?摇摆不定的爱波在梦与梦之间漂泊,不敢做出任何努力,她错过的何止是整个大乐队摇摆的时代,她错过的分明是整个人生。

  她与弗兰克的婚姻也建立在错觉之上:他们真诚地误以为彼此志同道合(或许爱波并未像弗兰克那样相信过这点)。“去巴黎”是爱波唯一一次尝试,这最后一次失败彻底击垮了她。弗兰克在沾沾自喜于夫妻间的胜利时,其实已经把爱波对于生活的最后一丝希望断绝了。爱波·惠勒已经注定要死,回不了头了。

  作者的残忍在于,当爱波终于悟出:“如果一个人想要做一件真正忠于自己内心的事情,那么往往只能一个人独自去做。” 他让爱波选择了堕胎自杀,而非远走高飞。所以,巴黎重要吗?作者让巴黎彻底沦为了一场自欺。

  承认失败没什么难的,难的是承认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Time, Time, Time,

  ee what's become of me

  While I looked around for my possibilities.

  I was so hard to please.

  《革命之路》读后感(六):2009年的第一场雪

  2009年我就看过电影《革命之路》,那时候并不知道原著小说和作者理查德·耶茨,后来也是先看的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让人太沮丧压抑了,以至于一直不敢去看《革命之路》。当时看电影就深受感染,给我很大触动,一直想要辞职的念头更加坚定了。几个月后,第二年春天,我就离开了生产Nokia手机的代工厂,去武汉南望山过起了“隐居”生活。

去找你自己。你可以去看书,去学习,去散步,去思考。你会有很多时间。这是你生命中第一次有时间去弄清楚你到底真正想做什么。而且你有时间和自由去做这件事。

  2009年冬天,我还不到24岁,大学毕业一年多,在距离北京50多公里的廊坊市工作。工作、生活都在一个工业园内,远离市区。工业园是刚建起来的,我们是从深圳调过来的,周边什么配套设施都没有,只有几个村庄、麦田和果园,人烟稀少,一片空旷。在廊坊的一年多,是我的“北大荒”时期,精神和生活一样荒凉。

  每天,宿舍、食堂、厂房三点一线,流水线般地运行。下班上上网,看看剧,倒头睡觉。周末也不出门,宅在宿舍里。除了采购一些必需品,很少去市区,市区也很无聊,没有深圳一半的活力。书也不怎么看,诗写得越来越少。附近的村庄有座教堂,实在无所事事我就去坐一会,看看《圣经》,跟一帮老头老太太唱赞美诗,心不在焉,真不知道有什么好赞美的。

  那个冬天,和异地的女朋友分手了。她快大学毕业,想来廊坊和我一起生活,这让我感到恐慌。当时我的工资不到三千,廊坊房价四五千,身边的年轻同事却陆陆续续结婚买房了,看来是要扎根在这里,这让我很不理解。“一个巨大的,丑恶的错觉——它告诉人们,每个人有了家庭之后都要脱离真正的生活而‘安定’下来。”于是我在本命年离开了。

  在南望山的前几个月,和友人们游山玩水,清谈饮酒。虽不知道自己未来该干什么,但我知道不想干什么,最起码不想工作。最后决定去考研,这样两三年内就不用工作。确切地说,从辞职到研究生毕业,我有四年没工作。(和本科毕业后没有工作去读研究生的人对上学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到60岁退休的漫长人生,我“虚度”了四年,它比我生命中的很多阶段都要快乐。

你真的认为,只有艺术家和作家才有权利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不介意你五年什么都不做,我也不在意五年之后你告诉我,你想成为的不过是个砖匠,或者是机械工,或者是水手。

  在没有工作的四年里,我确实有很多时间,也弄清楚了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我并没有那么讨厌做一个工程师,我喜欢逻辑思考,设计计算,动手试验,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只是需要换一个环境而已。作家伊夫林·沃说过:“变是生活唯一的证明。”就这样,毕业后到了北京,当时这确实是我想要的生活。如果弗兰克去了巴黎,他的心情应该和我差不多吧。

  有人说,《泰坦尼克号》中杰克如果没死,和罗丝一起到了美国,就会成为《革命之路》里的弗兰克和爱波。(两部电影都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凯特·温丝莱特主演。)这就是生活现实的威力。我们可以想象,以弗兰克和爱波的性格,他们去了巴黎又能如何?其实书的后半部分,就是他们的宿命,不管有没有去巴黎。巴黎只是一个梦,如梦幻泡影。

  同样,北京也只是一个梦。对我来说,快乐是短暂的,只有不工作的那段时光才是快乐的。对弗兰克和爱波而言,快乐存在于他们的幻想中,幻想中的巴黎是一个美丽新世界。

  我时常想起2009年的冬天,看完《革命之路》的晚上,我想抽根烟。站起身来,拉开窗帘,来到阳台,发现外面纷纷扬扬下起了雪,地上已经盖上了薄薄的一层。那是11月1日凌晨,那一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雪把路掩盖了,有人以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革命之路》读后感(七):今日反婚反育

  今日反婚反育?电影版还是小李子和肥温演的,之前听人说如果泰坦尼克号的jack没有死掉而是和rose结婚的话,婚后生活就是这样的。第一感觉,男主frank算什么男人,女主April为了家庭牺牲一切,frank还不愿意直面生活,每天沉浸在无聊的工作中混吃等死,还搞婚外情。印象最深刻的是April的演出失败之后frank丝毫不能理解她的心情,还不停地说废话。这里面的所有角色都在逃避现实,主角夫妇本来终于鼓起勇气跳出舒适圈,搬去欧洲,但是因为frank根本不想面对新生活可能遇到的困难,用各种方法不让April打掉孩子,最后终于成为悲剧的导火索,April自己在家流产结果死掉了。生活充满苟且和无趣,John是唯一一个看出真相的人,然而他却并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因为他是精神病啊。如果一个人结婚之后的生活会变成这样,那为什么还要结婚呢?琐碎一定会导致矛盾吗?矛盾一定会变得无法收场吗?

  《革命之路》读后感(八):少有人走的路—最爱小说之《革命之路》

  有没有那样一种时刻,你再受不了邻居和朋友圈的各种庸俗无聊,想要摆脱那种低劣到毫无质感的生活,想要重拾曾经的梦想?如果有,那么你是否有勇气踏上革命之路?

  耶茨的小说带一种刀刀见血的深刻。如刀的字句恰恰反映了我们不愿面对的自己内心的真实。当我们读到他笔下人物的故事时,那小说中的人物其实正是我们自己。

  多少次,你想要鼓起勇气改变一成不变的陈腐生活,又有多少次你找到了各种理由来和现实妥协?我们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不再纯真,不再勇敢,不再追求美好,我们与世浮沉,自甘堕落。

  憎恨自己吧!女爱波为了在革命之路上迈出一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怎么可能有那种勇气呢?

  《革命之路》读后感(九):“革命之路”上的家庭悲剧

  最初知道《革命之路》,是因为迪卡普里奥与温丝莱特主演的那部好莱坞电影,两人的鼎鼎大名促使我买了DVD,但一直没看。最近,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出版了《革命之路》的原著小说,方知作者是著名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遂将《革命之路》认认真真读了一遍。

  很容易将《革命之路》与宏大叙事联系起来,因为望文生义是我们常犯的毛病。其实,“革命之路”与革命没有任何关系,它是小说的男女主人公住宅边的一条小路的名字。弗兰克,一位参加过二战的退役军官,战后上了大学,然后在一家商业机器公司找了份销售的工作。在一次晚会上,他认识了美丽的爱波,两人一见钟情,很快结婚成家,在“革命之路”旁边的一幢别墅里安顿了下来,不久就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然而,单调的家庭主妇生活逐渐让爱波感到无聊。她婚前曾在纽约的一家戏剧学校学习,一次在社区的一次业余话剧演出中粉墨登场,谁知她的表演做作而僵硬,很不成功。在与弗兰克“冷战”了一场,随后意识到自己并无表演天赋、彻底放弃了戏剧理想之后,她又突发奇想,说服丈夫准备移居巴黎,希望开始崭新的生活。然而,爱波的再度怀孕,让他们的移民计划宣告中断。两人的关系又紧张起来。尤其是邻居吉文斯太太一家的来访更是火上浇油,吉文斯太太的精神病儿子疯言疯语透玄机,他嘲笑弗兰克是有意让爱波怀孕,“可以一辈子躲在他的孕妇装后面”。弗兰克勃然大怒。爱波却听进了这段话,与弗兰克分居以示抗议。两人又大吵一场,弗兰克不再隐忍,破口大骂。爱波彻底崩溃,用极其危险的自我堕胎方式自杀了……

  这是一部描写家庭生活,以及表现情感与梦想、伦理之间的冲突的小说。故事背景发生在1955年,美国已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经济进入战后的黄金岁月,难免让主人公的行为处事多多少少染上那个年代的印记,即:不甘平庸,渴望轰轰烈烈。弗兰克曾是二战时的中尉军官,作为盟军的一员在巴黎享受过战胜者的荣耀。尽管,硝烟散去、踏入职场后,生活的压力与庸常已让他变得现实了许多,但他在与爱波的共同生活中,在与同事的相处中,会不失时机地炫耀和享受一下自己男性的力量和智慧。在爱波说服他同意移居巴黎,两人在早晨听着鸟儿的鸣叫醒来,爱波再次柔声与他确定移民之事,这时有一段心理描写颇能烘托他的个性:“他仰躺在床上,享受着自己胸膛有节奏的缓慢起伏。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的胸膛如此宽厚有力,完全可以配上中世纪骑士佩戴的金属盔甲。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他做不到?”在爱波的社区话剧表演失败、两人大吵一顿之后,弗兰克为发泄不满,弥补情爱的空虚,“泡”上了办公室的打字员莫琳,在莫琳面前针砭时弊,妙语连珠,竭力显示自己的犀利与幽默。当他知道爱波怀孕的消息后,他“如愿地摆出了一副被坏消息吓呆的表情。但他很清楚这种伪装不能持续太久。一个欢快的笑容已经挣扎着要爬到他的脸上,他只好捂着嘴来制止它”。可见,弗兰克的确是从内心反对爱波的移民计划的,但即便此时他对妻子的回应仍然有表演的成分。“只是长时间的表演让他大牙酸疼”,并且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弗兰克(Frank)名字的本意是直率,但生活中的他并不坦诚;美丽动人的爱波(April,四月)也在秋日的萧瑟中凋零了。她梦想逃脱一成不变的岁月,实现她的“美国梦”,但她无法适应从爱情的浪漫向生活的平实的转变,人生中的两大努力——社区的话剧表演、移居巴黎的计划,都失败了。这对她精神的打击之沉重可想而知。两人由此爆发了冲突,她拒绝弗兰克让她说出仍然爱他的话,导致了丈夫失去理智、恶语相向,结果她自己陷入绝望的深渊,决定弃世。但清晨看到蜷缩在床上的犹如婴儿的弗兰克,她又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恨他,然后做了顿充满柔情蜜意、让丈夫大吃一惊的“最后的早餐”。耶茨用细腻的细节刻画、准确的心理描写,将爱波与弗兰克的冲突、内心挣扎、早餐、悔恨直至实施自戕的整个过程写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哀婉感人。

  《革命之路》写家庭生活,但并不琐碎繁杂,这完全有赖于作家高超的写作手法,流畅的叙事、明快的节奏、生动传神的人物塑造,保证了小说的可读性,又丝毫没有减少作品的思想深度。相较小说,电影中迪卡普里奥与温丝莱特两大明星的演绎十分到位,但结尾作了改动。小说的最后,邻居米莉逢人便说爱波自杀的故事,甚至变成了一种享受,暗恋爱波的米莉丈夫谢普对此心中非常愤怒,但对妻子又无可奈何;但电影改成了谢普搂住妻子,温情地劝说她从此不要再提此事;小说中弗兰克将两个孩子托付给兄嫂后便离开了“革命之路”这块伤心之地,但电影的结尾是憔悴的弗兰克披着衣服,坐在幼儿园草地的长椅上,含着凄苦的微笑怜爱地看着两个孩子。这些改动自然削弱了原作的悲剧性,但符合好莱坞电影惯常的煽情作风,也仿佛在肃杀的秋风中射来一道温暖的、希望的阳光。

  《革命之路》读后感(十):那一年萝丝嫁给了杰克,后来……

  四月说弗兰克是她遇到过的最有趣的男人,直到他们一起有了两个孩子和郊区的一栋房子。

  四月是充满希望的季节,但叫四月的女人不一定过着充满希望的生活。

  很多女青年爱上某个男人的理由都会有这一条:他和别的男人似乎是不一样的,他不会顶着油腻的头发身上散发着所谓男人味的体臭,一上来就炫耀自己的车子或者一直不停地聊工作,也不会随便嘲弄别人的爱好或者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指指点点试图成为指路明灯,他会看书看有深度的电影会尊重女性并体贴她们的情绪。女人爱男人,从来都是一种意乱情迷。只有精神上的极大满足才能真正让她们倾心,除此之外都是为了生存的敷衍。于是四月嫁给了弗兰克,于是在弗兰克将要变成那无数个一样的男人之前,四月说让我们去欧洲吧,让我来养活这个家,你,弗兰克,请去追求你七年前曾经向往的一切,去读书、去思考、去追寻自我。

  四月显然是过分天真了。曾经的戏剧学院的学生,面对人生不停委曲求全,想要在社区的业余戏剧表演里发光发热,却赢来当头棒喝,寄希望于自己那位特别的男人,然而他背叛起自己来却比任何人都更狠。

  理查德·耶茨的《革命之路》再一次让读者们明白要革生活的命往往在一开始就已经失败了。

  2008年,《革命之路》被搬上荧幕,男女主角正是当年感动一代人的Rose和Jack。年近中年的凯特·温斯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正好用他们自己的岁月痕迹生动演绎这对处于中年危机的夫妇。

  假如Jack活了下来两人终成眷属会怎么样。如果真去幻想,那势必是一件残忍的事情。从《泰坦尼克号》到《革命之路》,观众们倒宁愿Jack还是死了好啊。这恐怕也是极度凄美的爱情故事总会有悲伤结局的原因吧,把将世俗一切撕碎努力追求爱情纯真的年轻人再重新推回生活的火坑有多么不人道啊。自然也不要奢望童话故事的结尾除了那句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之外还会交代点什么别的给你,难道要告诉你王子在公主怀孕的时候和宫女来了一发吗?

  这样的故事对于我们又有何意义呢。即使看过《革命之路》,即使为《搏击俱乐部》喝过彩,我们似乎也不愿相信我们可能重蹈弗兰克的悲剧或者成为任何一个杰克,因为那都是别人家的故事。而且我们的思考更加接地气:要怎么样赢得先机什么时候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何有更好的社交结交到更有用的朋友在哪里买房买几套房开什么样的车要不要买断停车位一年出几次国走哪些深度游的路线孩子读什么样的幼儿园初中和高中要用什么方式健身养生以防胶原蛋白流失过快……梦想并不是不能照进现实,从一开始我们就不会有这么不切实际的梦想。

  四月为阻碍最后一次梦想成真做了最大的一次努力,尽管心里清楚她可能所迎来的失败。看着四月那么拼命的尝试,有人开始疑惑:为什么要和生活较劲儿呢,你的上下两层小洋房,你的温馨可人的小花园,你家两个可爱的孩子和你的正被上司重用的老公,这都是很多人想都想不来的,你却使劲推开,想要逃离。去了欧洲就真的会好起来吗?你也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啊?起码现在是稳定的,何必要冒那么大风险呢。这样问的人包括了书中的坎贝尔夫妇和邻居吉文斯太太。

  可是弗兰克没有去问,他只是默默地走掉了,他将和我们一样,接受来自生活的赠予,感谢生命的馈赠。他没有错,他值得重新拥有崭新的生活,有人在远处说道。

  逃离路上的白骨们都是过去的事儿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革命之路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