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伤魂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伤魂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5:56: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伤魂读后感10篇

  《伤魂》是一本由卢新华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伤魂》读后感(一):读懂《伤魂》的贪官会否更好的保护自己?

  同时,我也得承认,如果他真是在以“佯狂装呆”的方式,苦心积虑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自己“藏匿”到一个看似比较安全的“频道”,并藉由这个“频道”来保护他的妻儿和家人衣食无忧,自己免受牢狱之灾的话,那么,他的演技肯定是出色的,演出似乎也是很成功的……可是,我忍不住又想:就算他会是一个如孙膑一样伟大的“兵圣”或演员,这样的代价又值得吗?更何况,日复一日地扮演着这样一个精神病患者,他又怎能保证有一天不会“弄假成真”呢(我确信,他现在已有这种迹象)?……”

  读卢新华的小说《伤魂》,虽说用的是喜剧的表现手法,为了深究故事的情节,让读者的心情常常悬在半空中。黑色幽默让人想笑却笑不出来,鲁迅曾讲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主人公龚合国这个人物,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虽然龚合国的官不是很大,但他熟读兵法,并将之熟练地运用到权术中,他那种善于伪装自己的本领,给当下的贪官不无很好的启发,“或许读懂《伤魂》的贪官,在反腐败的斗争中更会巧妙的保护自己。”作者可否想到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伤魂》读后感(二):卢新华:他在该点醒世人的时刻出现

  1970年代末,当他还是大学课堂里的大一新生时,以不到万字的篇幅为中国文坛划开一道“伤痕”,并以此载入中国文学史册;35年后,在经历了下海办公司、美国留学、甚至为了生计蹬三轮之后,他又回来了。虽然远离文坛多年,内心却从未忘怀过文学,卢新华,带着生活的磨砺和沧桑,用《伤魂》写下一个普通人被时代变迁冲刷之后的反思。

  其实,从《伤魂》的情节来看,世人对此再熟悉不过,就好像在复制新闻报道中贪官的奢靡生活,但主人公龚合国的沦陷历程又颇不寻常。他从一位朴实的军人堕落成一个深谙清浊、左右逢源、熟稔官场规则的贪婪之人,最终以佯狂装呆的怪诞行为,日复一日地扮演着精神病患者。他处心积虑将自己“藏匿”到一个看似比较安全的“频道”,并借由这个“频道”来保护妻儿和家人衣食无忧,自己免受牢狱之灾。

  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若比较的话,《伤魂》中的龚合国和《伤痕》中的王晓华,二人有着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在身份认同上出现了认知的偏差,从而导致了命运的悲剧。正如卢新华所写的,他们看上去是在人生舞台上行走的一些身不由己的木偶,常常受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的控制、驱使和支配,并沉醉其中。他们成了一群既没有思想也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而这,正是他要寻找的那些伤了的魂。

  龚合国便是其中之一,他将不停的升迁视为对未来的憧憬,晋升却也像阴魂不散的梦魇纠缠着他,为此他发明了“龚氏频道论”:生活其实是一台电视机,频率的高低和强弱,振幅的长短和宽窄,决定了我们每个人每天在不同的“频道”里生活。要与不同的“频道”和不同的人沟通,要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地取悦与自己同一“频道”里的观众或听众。其中最关键的四个字就是——“投其所好”。于是便有了“红黑频道转换”,白天与同事分享着红色理念,晚上却与牌友、酒友、按摩女厮混;于是便有了“内外房间频道转换”,朴实的客厅的背后是装修华丽的私人会所;于是便有了“东宫西宫频道转换”,一夫二妻分别坐拥城东西……

  不同时代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而生活和时代的洪流似乎在不经意间改变着其中的每个人,从质朴无华到滋生贪欲,从单纯朴素到物欲横流,每个人似乎都带着面具行走于钢筋水泥黑色丛林,人与人的言谈模糊了伪善的边界。卢新华不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他却在该点醒世人的关键时刻出现。《伤魂》是一个真正作家的独白:希望能有一个人出现,他的心神还没有散乱,他的灵魂还没有出窍,他的血还是鲜红的,可以作为将来的火种。

  2013.09.27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http://www.cnepaper.com/zgtssb/html/2013-09/27/content_14_1.htm

  转载请发豆邮告知,谢谢。

  《伤魂》读后感(三):不是冤家不聚头,忘了岁月也忘不了你。

  文/卢新华

  我这些年不断地认识了一些人,又不断地遗忘了一些人;不断地经历了一些事,又不断地淡忘却了一些事;不断地说过一些话,又不断地忘记了一些话;不断地生出过一些愤懑和惆怅、惊恐和疑虑,又不断地遗忘了这些愤懑和惆怅、惊恐和疑虑……有时,是因为事出无奈,不遗忘便无以疗伤和止痛;有时,却也像中了邪似的,倒成了那个不断地掰苞米同时又不断地——尽管是不经意——遗弃的“熊瞎子”了。而且,说不上是“记忆缺失”还是“兴趣缺失”,忽然对什么人、什么事都有些漫不经心起来,并渐次于“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所幸后来看到、听到同辈中如我之健忘者甚多,更有一些很受过伤害的人们,如今竟早已不觉其痛,甚至还常常“睁着眼睛说瞎话”,公然为肇事者“隐”……方才渐渐不以为意。

  于是,转又想:人生,其实也就是不断地遗忘——先是遗忘童年的玩伴,继之青年的好友,再后中年的挚交吧……

  不过,再回过头想,“健忘”或者“遗忘”,也不是诸如我之辈的痼疾,可能还是时代的通病。君不见,多少苦难的历程,伤痛的记忆,不堪回首的往事,当时曾那样惊心动魄和刻骨铭心,事后不还是被时代那只“看不见的手”轻描淡写地遮盖、消解、稀释和抹去,终于化为一缕缕的轻烟了……当然,肯定会有人不承认那些是“轻烟”的,甚而还会执着地企图用文字将这些“轻烟”固化,做成石刻,摆放到纪念馆或博物馆里去,供人们瞻仰、审视或反思。但我对此深表怀疑。因为纵观我们的过去,即便我们曾有过浩如烟海的诸如《资治通鉴》这样的史册耳提面命,也有过堆积如山的诸如“经史子集”这样的文献作为镜鉴,但这也仍然不能有效阻止历史上一个又一个颟顸或者也是“过于自信”的时代,在直面一个又一个布满血腥的重大历史事件后,最终还是有选择地加以“遗忘”……

  因此,“遗忘”讲到底,其实还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或者,更是我们国民性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不然,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中就不会充斥着那样多的有关“遗忘”的成语和典故了。比如:数典忘祖、得鱼忘筌、得意忘形、物我两忘……而且,似乎生怕“遗忘”得不够彻底,先民们还借由神话故事处心积虑地开掘出一条叫作“忘川”的河,并在河上架了一座“奈何桥”,由一位名叫孟婆婆的老妇在桥头守,给每个去往冥界的幽灵强行派发一碗“孟婆汤”。据说,只消喝下这碗水,无论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明星大腕、贩夫走卒,都会立刻将生前的所有善举或恶行“遗忘”得一干二净,灵魂重又变成一张白纸,可以清清白白、开开心心地重新投胎做人……

  于是,“忘却”似乎又还是人生(或人身)断断不可或缺的前提。

  要不然,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涌现出那样多的“孟婆婆”了。这是一群说不上是男是女,是狐是怪,是天使还是魔鬼的人们。她们(或者他们)有时看上去也是行走在人生舞台上的一些身不由己的木偶,常常受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的控制、驱使和支配,处心积虑地利用各种纸质或非纸质的媒体,官方或非官方的宣传工具,给人们灌“迷魂汤”,帮助人们在夭亡之前即“提早忘却”,终于成了一群既没有思想也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而在这些腐尸之上,又滋生出无数飞虫一样的游魂,漫山遍野四处飘荡。睹魂思人,能不痛乎?能不伤哉?所以,我只能遗忘,只能让记忆合上双眼。

  然而,话虽如此说,作为个体的生存经验而言,我还是得承认:人生什么都可以忘却,什么都容易忘却,但“冤家”,却是断断难以忘却的。

  即便“音信渐阙”,已经“泥牛入海无消息”的主儿,你也不知道哪一天,他(或她)还会从记忆的某个旮旯里冷不丁地“沉渣泛起”,或者“借尸还魂”般突然戳在你的面前,让你目瞪口呆,惊愕不已……

  ——《伤魂》序

  《伤魂》读后感(四):从伤痕到伤魂,何其痛哉

  从卢新华作《伤痕》到三十五年后的《伤魂》,内中的思想情愫可谓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短篇《伤痕》反映了文革一代青年所遭受的苦痛,像一道伤痕永远印刻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时时发作,难以愈合,而中篇《伤魂》,看似好像是个官场故事,其实仍旧控诉着国家对身处其中的人们的伤害与摧残,最终导致灵魂的异化和人性的扭曲。

  在《伤魂》的扉页上,作者写道,“先乱其神,再夺其魂,能不痛乎,能不伤乎”,可以说对全书作了一言蔽之的概括。小说主人公名叫“龚合国”,虽然书中多次提到此“龚合国”非彼“共和国”,但明眼人都知道作者的醉翁之意——借机暗喻共和国政权的日益的衰败与腐朽。

  龚合国的“频道论”听似新鲜,事实上爱读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不过就是官场中察言观色、揣摩圣意、左右逢源、官官相护的那一套游戏规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全县官员的“集体自首”,令我们看清了天下乌鸦一般黑、无官不贪的丑相,同时让我们深思,共和国的体制怎么了?一贯标榜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领导下的“人民公仆”们怎么了?

  书中有一处讲到国有企业被贱卖,激起工人们发动群体性事件。虽然没有正面描写“工人闹事”的过程,但结局——几个消防员正拖着长长的水管在冲洗地面的血迹——使我浮想联翩。这是否一种影射?是二十多年前春夏之交的那场风波?抑或维稳大旗下群体性抗争的血腥下场?

  写到最后龚合国疯了,是耶?非耶?悲哉?幸哉?还记得书里另一个疯子吗,一个一身正气的老教师,因看不惯教育系统的不公不义而不断上访,然后又被不断截访,最终被迫害至疯。但如果仔细地想想,这两人疯癫的缘由,都与良知良心有关,老教师自不待言,可能说龚合国有人不信。而我以为不论他是真发疯还是装疯卖傻,都因为他有所畏惧,他害怕的不是自己会怎样,而是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年幼的小孩,一旦他身陷囹圄,他们也脱不了干系,从此会过上困苦的生活。

  无论《伤痕》还是《伤魂》,卢新华的着眼点都是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时代悲剧,但他真正矛头直指的是那个无端施暴、权力无边的无形的政体。许多年过去了,对人民经年累月的恶政,已从表面的伤痕累累,演变成如今的伤魂动魄,这是需要多少代人付出极其沉痛的代价才能重新使神魂归位,道义申张。共和之路,道阻且长。难怪作者像鲁迅先生当年一样,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希冀我们的后辈们不再遭受恶政之毒害。

  2013/6/24-25

  《伤魂》读后感(五):《伤魂》将贪官肮脏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大致是知道的,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世界上,确实总有那么一些人们,他们在生活中或者舞台上“演戏”演久了,最后常常都会深陷自己所演的角色而不能自拔:手中有权的人们会以为它们手中的权力是永恒的;常听“万岁”呼声的人们会以为自己真地不死;财富堆成山的人们会以为这世用不完还可以带去那世;即便是屠夫,也会以为没有了他们,世人从此便只能吃“混毛猪”……

  《伤魂》读后感(六):《伤魂》让人想起鲁迅的《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

  读了卢新华先生的《伤魂》,眼前总是有阿Q和狂人的影子在徘徊。

  龚合国与阿Q有很多共同点,首先,他们都是特定历史时期里的特定的典型人物,身上具备了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许多特征,比如龚合国是个“官迷”、“财迷”和“色迷”,支撑他向上爬的的思想基础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龚合国频道“,是”权谋文化“,支撑阿Q在失败和挫折以后能够聊以自慰的则是"老子被儿子打了”,“我祖上比你阔多了”的精神胜利法。从阿Q身上,折射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许多精神特点——自私、保守、恃强凌弱等等。我们同样也从龚合国身上看到了我们周围的许多人的特点——沉湎物欲,虚荣、浮躁……我身边几个读过《伤魂》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从龚合国身上很明显地折射出时代的背景。另外,龚合国有一本黑色的笔记本,上面不仅抄写了《三十六计》,还记录了大量的有关运用权谋的“频道论”,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他在参加“集体自首”过后发觉自己的贪腐行为已经暴露,很可能会“钱在银行,身在牢房”时,不是计划向组织坦白,争取从轻处理,而是居心叵测、用心良苦地“隐”和“匿”,并不惜装疯卖傻……这里的龚合国,其实已经是一个精神已然错乱的“狂人”。

  在我们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和时代里,生长出龚合国这样一种典型人物,一点也不奇怪。正如卢新华先生在他的另一本书《财富如水》中指出的,对财富的贪婪和执着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道新伤痕。感谢卢新华先生写了这么好的一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时代的当政者警醒,也可以让我们每个人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加以反省。

  《伤魂》读后感(七):中國官場厚黑寶典~有劇透,慎入~

  y 亂

  “保你升官發財!助你三妻四妾!搞垮競爭對手!成就帝王霸業!”

  如果有人在大街上吆喝這四句話,不僅會沒人理,還會被罵為瘋子。而如果是一個朋友偷偷告訴你,某地有位神人,深諳“經世之學”,信或不信,但妨一試,沒準就有不少人“抱著批判的心態”前去一探究竟了……

  小說《傷魂》講的正是一個名字與“共和國”近音的“龔合國”,在中國某個小地方的官場上,憑借自己摸索的“頻道厚黑學”,雖然貪汙腐化、好色專權、道德淪落、行為荒唐,但是不僅仕途一路如魚得水、春風得意、逢兇化吉、不可一世,而且“大後方”極為穩定,老丈人鼎力相助,“正房”與“二奶”和平共處、情同姐妹……但是結果,在一次巨大的荒誕的政治鬧劇後,龔合國的“頻道厚黑學”失靈,受到嚴重刺激,變成只會喊“媽媽抱抱”的精神病患者。

  這本小說提供的“經世之學”,既汲取《鬼谷子》《孫子兵法》《孫臏兵法》《三十六計》之精華,也廣采路邊攤上《深藏不露的智慧》《說話的藝術和技巧》《職場攻心學》《官場計謀大全》《如何對付老板和算計員工》一類低端厚黑學的智慧,絕對稱得上“中國官場厚黑寶典”。不過,這種又厚又黑的“成功之路”,也可能是一條自我放縱、顛倒黑白、道德泯滅、精神錯亂的“通往瘋狂之路”。看完書,到底愈加抱定要堂堂正正做人,還是更為篤信富貴險中求,全在諸位看客的一念之間。

  龔合國在部隊時,曾經依靠背叛戰友、巴結上級的手段,被破格提拔為副連長,“穿上四個兜兒的幹部了”。由副營級職務轉業到地方後,因為學歷低、沒背景,升官屢屢受挫。一次從鎮黨委書記退下來的老丈人,想借川劇變臉的典故教育龔合國,不要見他退了位就立即變成“勢利眼”。龔合國聽後,三言兩語把老丈人哄得“臉上立時有了輕松和喜悅之色,雙眉也一點點舒展開來”。

  於是,文化不高的他立馬悟出了一套“頻道厚黑學”:這人生,大凡“變臉”,總會得罪人,而善於察言觀色,並學會在各種不同的“頻道”裏用不同的“頻率”和不同的人溝通,卻可以予取予求……

  這套方法,他首先用在了“貴人”縣教育局嚴局長身上,果然奏效。嚴局長身居教育局“一把手”,但是書生氣太濃,對手下的知識分子無所適從。於是,龔合國甘當馬前卒,用他在部隊裏學到的一系列整人手段,抓住知識分子的弱點,在政治上打擊,在經濟上拉攏,幫助嚴局長整倒了一批“刺兒頭”。不久,龔合國便成了嚴局長左右不離的心腹。再經過上下細細打理,他在嚴局長退休後,順理成章地坐上了縣教育局的頭把“金交椅”。

  龔合國在對付知識分子方面,深刻學習了我黨的光榮傳統——引蛇出洞。他用以發揚“民主”的名義在全縣教育系統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有關“教育方向”問題的大討論,讓全體教師、公職人員對局黨委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結果,說出真實想法、提出不同意見的人員“下鄉的下鄉”“削職的削職”“冷藏的冷藏”。經過這一場血雨腥風的“大清洗”後,龔合國在教育局分房的過程中,堅持先人後己、先下後上,又馬上贏得民心。大家對他掛素質教育的“羊頭”,賣應試教育的“狗肉”,也就默不作聲了。羽翼漸豐的他,竟然愈加膽大,大搞各種以歌頌“共和國”為名的個人崇拜活動,做起“帝王夢”。

  人一旦做起了“帝王夢”,就不會僅僅滿足於整倒對手、大權獨攬,而更要那“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於是,龔合國便開始對辦公室秘書權莉進行“潛規則”,與商人趙軍勾結,在酒店、歌廳、按摩院尋歡作樂。白天是假正經的頻道,天黑了又恢復本來面目的頻道。因為害怕被“仙人跳”,龔合國避開趙軍,找到一家洗腳屋,與一個名叫白瓷的按摩女長相廝守。

  而龔合國的結髮妻子鄔紅梅也不是個軟柿子,得知丈夫“包二奶”後,一時沖動,要與龔合國撕破臉皮,讓他身敗名裂。結果,無比精明的龔合國,早就打好了埋伏,將老丈人一起拉下水。在這緊要關頭,老丈人果然為女兒做起了思想工作,要其識大體、顧大局。最終,龔合國、鄔紅梅夫婦夫人,竟然荒誕地簽定了一個照顧各方利益的“家庭內政協議”,一家“五口”和平共處、相安無事。滑稽愚蠢的他們,已經不知道廉恥怎麽寫了。

  不想,省紀委寄來的一封“官員自首通知書”,讓龔合國感覺大禍臨頭。包括龔合國在內,整個縣的官場,從上至下,都接到了這封通知書。但是大家似乎都已經把了投名狀,雖然各有利益、相互猜忌,但終究是一損俱損。於是,全縣上下千奇百怪的托關系、走後門、尋仙問佛的醜態,競相展露。最終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首,大小官員一道去某個住著高級領導的賓館裏“自首”。也許是感覺到了該縣已經整體腐化,如果一窩端不僅有失和諧,更有可能造成不穩定,高級領導亦真亦假的肅貪行動,最終不了了之。而經此一役,龔合國的精神卻徹底崩潰,成了瘋子。

  曾經被龔合國背叛的“我”,多年後不計前嫌,去看望已經精神失常的他,竟然意外發現了龔合國根據多年從政經驗撰寫的“厚黑寶典”。“寶典”裏不僅將古今的厚黑學一網打盡,還雜揉了儒、釋、道三家,並將偉大領袖與諸佛、菩薩、神仙、上帝並駕齊驅。各種看似匪夷所思,但又在中國官場處處可見的“厚黑理論”,全被龔合國用又粗鄙又滑稽的語言記錄下來。

  這時候,“我”似乎有些懷疑龔合國是否是真瘋,並且有些可憐他,可憐這個時代:“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個世界上,確實總有那麽一些人,他們在生活中或者舞臺上‘演戲’演久了,最後常常都會深陷自己所演的角色而不能自拔:手中有權力的人們會以為他們手中的權力是永恒的;常聽‘萬歲’呼聲的人們會以為自己真的不死;財富堆成山的人們會以為這世用不完還可以帶去那世;即便是屠夫,也會以為沒有了他們,世人從此便只能吃‘混毛豬’……”

  【媒體約稿、轉載,還請告知在下】

  《伤魂》读后感(八):看《伤魂》的一点触动

  昨日花了半天时间看完卢新华的《伤魂》,一时之间感慨万千。作者通过回忆一段往事,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冤家”龚合国仕途之路的荒诞故事。这个故事看似人物简单,线条单一,但却方方面面实实在在的反应了当下国情。关于龚合国的频道论破有几分滑稽与搞笑,但却让人笑不出来,只觉得心头憋的慌。

  初看到作者的好友说起龚合国,说起他的频道。感到很是好奇,跟着我的好奇心一路看下去,说心理话,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失望,原来所谓的龚合国频道只是讲圆滑做人而已,感觉被龚合国妖魔化了而已。其实这个“频道”在现实中是很常见的,大的官场不说,就是职场中的部分同事也是跟领导说话做事是一个样子,而跟普通员工说话做事又是一个样子。而很多人的成功也和龚合国一样,靠的就是“频道”的圆滑。

  现在似乎有点钱,有点权的都在外面养有二奶,这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龚合国也养了一个洗脚妹的二奶,最后还竟然和他老婆协议好了周一、二、三、四在他大老婆邬红梅那住,而周五、六、日在二奶洗脚妹那住,而且二奶还生了儿子,过的好不和谐啊!而有点权了就贪污,不管大官小官,一个字贪。说到贪官我等屁民自然是没接触过什么大官,但正因为接触的都是些小罗罗,看见连一个村长都要贪污,真的是无语对苍天。现在出门办事动不动就要靠关系,即便是去社区打个屁大点的证明,你有关系走的程序和没有关系走的程序都不一样,找工作也得靠关系,如果你有关系,没有才华没有能力一样的有好工作好待遇等着你……这俨然也成了一种社会常态。

  看完书,我心理感觉很不过瘾。贪官都没得到该有惩罚!那些和龚合国一起同流合污的所谓一条船上的蚂蚱就这样相安无事?他们那些违规的,贪污的就这样算了,龚合国就这样装疯卖傻的算了?开始很是愤愤不平了一阵子,觉得作者立场有些暧昧。都没有痛斥这些身在其位,不谋其职。只一心想着升迁,想着腐败赚钱的官员。但结合作者前言后记的一看,觉得这样的安排也有一定的道理,更接近写实。毕竟现状就是这样,所谓坏人不一定会得到惩罚,而好人也不一定有好报。

  我竟然也狂妄的忍不住思考了一番,我们这个国家的出路。这样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子。如作者翻开那本黑色笔记本隐隐的表达的一样,想找出平衡点,想找出改变这种不太正常的社会风气的办法,最后也是迷茫,无能为力的感觉吧。

  :说点题外话,记得大概是在2011年的时候吧,我到一个培训学校去工作,该学校打着给农民培训的旗号,年年到财政部门拨款,而实际上每到一个村里去都是去收一下身份证复印件,或者给村民们发一把雨伞。但回来却做假资料每个村民领了几百块钱等等……还有许多这类造假事迹,简直忍无可忍。我当然干了不到2个月就忍无可忍的卷铺盖走人了,但经过细细一了解,这类学校竟然不止一家。打着培训的旗号在国家拨款,而至于校长嘛,每周星期五都能在师院门口看见他的车,至于到底包养过多少个师院的大学生,连学校的老职工都记不清楚。而这类学校为什么能拨到款,而且重点是为什么它还一直屹立不倒,无需我说,靠的就是关系个!

  《伤魂》读后感(九):人情练达即文章

  真实,这是我读完这本小说的唯一感受。因为在读的时候你丝毫感觉不到这是小说,它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伤魂》继《伤痕》之后的又一力作。

  “先乱其神,再夺其魂,能不痛乎?能不伤哉?”这是卢新华写在书前的一句话。值得玩味!

  龚合国,本书主人公。他代表着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从政人员!他能审时度势,为了利益能屈能伸,于是“频道”说成为他所在时期的流行语。“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能不说是官场之道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当官职上升到一定位置后,当耳濡目染之后,当低调之后,当看到身边的人所作所为之后,当自己的权利逐步扩大之后……不再甘于拥有一套住房,不再甘于只有一个妻子,甚至女人,不再甘于拥有一点钱财,把希望寄托于神佛,那是不再甘心就此走下坡路,甚至不再甘于正常……

  一个人的职位攀升,可以管中窥豹,从政人员的官场之路,走过,方知其中的不易,但却如上了贼船,想不走也不可以了,于是忐忑中毅然决然,于是满足中胆战心惊。作为常人,可以嘲讽他们的艰辛,但其中不难看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无奈与酸气。总是羡慕多于酸气。毕竟那纸醉金迷的生活是普通人所可望而不可即的。

  看到结尾龚合国“疯了”,看到他眼中稍纵即逝的那一抹鲜亮,我们懂得,这也是他的求生“频道”,那是牺牲自己保护家人的一种选择。那黑色的笔记本暴露出他的本真,作为战友、家人怎么能忍心揭开这神秘面纱?

  恩恩怨怨,不是冤家不聚头,几十年的战友因为没有忠诚,忘记一个人,但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出现在你的身边,因为你们是冤家。当看到对方的状态,那些怨恨是不是会随风消逝?放下既是解脱!

  真实的小说,能让人思考的故事。作者娓娓道来,就是在讲一个人的一生,讲得实在,讲得可信。作为读者,我们却不仅在读一个故事,我们要从这个故事想开去。作者说本故事是虚构的,但情节却是真实的,小说就是真实的再现,只不过由作者深加工后再出炉。所以能写好小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伤魂》读后感(十):《伤魂》究竟伤了谁的魂?

  得友人推荐,确实看到一部难得的好书。卢新华的《伤痕》揭示了三十年前中国的那段阴暗,而今的《伤魂》更像一把犀利的匕首、投枪,对现实生活中腐败现象,予以嘲讽和抨击!

  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一气呵成读完《伤魂》,其中叙述的故事似乎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龚合国的频道论、调频论,一幅幅官场滑头现形记,官商勾结的丑恶嘴脸,作者无一不刻画的入木三分!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样多的大贪,巨贪?难道国人痛定思痛,不应该进行彻底的反省吗?除了装疯卖傻,卷款潜逃,丢卒保车,栽赃陷害,李代桃僵,其实很多高明的贪官使尽各种阴谋诡计还是有办法逃避法律的制裁,更有甚者幕后指挥,隐藏的很深,中国的法律永远抓不到他们,老鼠对猫的游戏规则了解的一清二楚,拿他们还有办法吗?真希望中国高层及中纪委的领导花些时间读读《伤魂》或许会在解决腐败问题上理出真正的路子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伤魂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