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894,悲情李鸿章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894,悲情李鸿章的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30: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894,悲情李鸿章的读后感10篇

  《1894,悲情李鸿章》是一本由祝勇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9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胶澳租借条约》、《中俄密约》、《展拓香港界址条约》、《辛丑条约》……

  且不论史料准确与否,单说舆论环境,对这个卖国大臣也是口诛笔伐。

  可是,中国历史上评价人物常常是绝对化的,好人的屁总是香的,坏人脚底不流脓,头顶也得生疮。当我们在以这样一种视角看待那个“卖国名臣”时,难免走入死胡同。

  问题是,在丰富多元的人性面前,任何简单绝对的论断,都只能是片面的。然而,在壮阔浩繁的历史面前,我们所能了解的,都是片面的,就更别提评价了。

  此书的作者在前言说道,他无意为李鸿章翻案。对啊,翻案不又是走进死胡同了吗?

  李鸿章绝不是一个清官,他并没有做到出淤泥不染,他的决策也没有很高明,他没有留过洋,不想用西方人的那套“愿以一身事天下,不以天下奉一身”的政体,总之,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宰相。

  然而,又与其他官员不同,他是一个想办事的官。李鸿章深信:“人生如朝露,倘及时得手,做成一两件济世安民顶天立地事业,不更愈于空言耶?”他清醒地觉察到此际的大清正处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对于这个人物,我且说一些自己的浅见。

  政治的博弈太复杂,不敢多议。

  对于政治这个智者游戏,作为领导者的李鸿章,失败固有其责任,但他的担当精神就足够让我感怀,有人甚至说他以一人敌一国(日本)。当时的大清早已是风雨飘摇,他自己也感叹一辈子不过是对一间破屋子涂涂裱裱。然而,他未曾放弃,甚至幻想洋务运动真的能从自强到求富,是他的努力让中国这辆破车跌列着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这就像吃饼,一个人吃到第七块饼吃饱了,便说那前六块都是白吃了,不是很讽刺吗,而李鸿章便是吃了那第一块苦涩的饼。

  再者,条约不是想不签就能不签的,李鸿章签了它,也是背得千古骂名,不失担当。

  好吧,回到这本书。

  这本书着重讲述了甲午战争,以下是我的一段感怀:

  谨以拙辞,以示怀念

  曾经的黄海,隆隆炮声里,有英勇就义的邓世昌,也有含恨长眠的铁甲舰,还有李鸿章的幻想,以及慈禧在湖光春色中的阵阵笑声……

  他们葬身于那片海上——曾翻腾着希望而转瞬带来绝望,见证荣耀随即又确立耻辱。

  他们效忠于那支水军——曾承载着复兴梦想而得到无限期许,却忽而驶向覆灭转为千夫所指。

  当然,还有那些可爱又可敬的清军水兵。为那个迟暮的帝国,赢回了最后一点尊严;为那些沉睡的民族,敲响了最后的警钟。

  如今,虽已没有多少人愿在意这些无聊的事情,但我相信,当相似的境况再次出现,依旧会有人——奋不顾身!

  说了这么多,再就是这本书所说的一些有意思的看法。它说我们应当怀同情之心读历史人物,而不能凭着马后炮之英明指指点点。这样看来,我们确实犯了不少错误。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伊藤博文说:忠臣、儒臣、兵家、政治家、外交家,集此五种于一身者,华夏三千年来自孔明之后,唯他一人;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历史教科书说:宰相合肥天下瘦。

  多元是美好的,人性是多元的,评价也应当是多元的咯。

  《1894,悲情李鸿章》读后感(二):李鸿章是个人物,外加两个字“骂名”

  李鸿章是个人物,外加两个字“骂名”

  知道《马关条约》的人,一定会在心里千万遍的骂过一个人,他就是李鸿章,因为这条约是他去签的,当时国内的学潮运动因此而达到了高潮,举国上下一片愤怒和痛骂。他的一世骂名怎么够,估计要背千世的骂名了。

  一个人,一支舰队,一场战役和一个世纪的“长恨歌”。不管历史上的评价是否公正,如果一定得有人来背罪名的话,李鸿章是逃脱不了干系的。当时清政府的军政大臣,掌管外交和经济,你却把一个大国带沟了,让历史蒙尘,让国将不国,被小日本痛打。你的许许多多的过失,肯定是要负责任的。当然,你在其位肯定也有些苦功,也说不定功能是旁边其它人做的写到你名下了,比如建立水军。

  李鸿章骨子里就怕战争,进而骨子里就怕小日本。小时候你妈没有教你“黔驴技穷”这个成语故事么?小日本当初内心是很怕中国的,他一直跟在咱屁股后面学习咱们。可是什么时候小日本开始不把咱放在眼里的呢?搞外交的李鸿章,你怎么没有预见到这些变化呢?你就这样让日本这个小蚂蚁撼动了中国这个巨象!!!

  “本来,丁汝昌率领北洋四舰,完全可以像当年的佩里(美国)一样,送给日本天皇一面白旗,让他投降,但中国没有这样的需求,李鸿章早就明确指出:‘我之造船,本无驰骋城外之意,不过以守疆土,保和局而已……“他一心一意只想”保和局“,一遍遍跟小日本求和,难怪人家敢瞧不起你,敢挺进中国痛打你……李鸿章就像一只落水狗。

  其实我挺想知道李鸿章的晚年生活,想知道他面对耻辱和结局,会作何感想。我也想知道李鸿章最后的结局,可是书中没有讲到这一部分。我呢,历史也学得不好,对这么一个历史人物的结局,还真的完全不知晓。

  悲情李鸿章,怎一个”悲“子了得啊。你把整个国家带进了深渊,有多少人因你而伤哦。如果你从一开始就强壮的面对日本,估计历史真的会改写。由此可以知道一个真理,就算你真的很强大,但如果你内心一直胆怯的话,你仍然只配做一个弱者。多年后中央电视台有一句广告语,估计点醒了很多中国人。那句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中国人迈进大舞台吧,把输给小日本的所有,全给我赢回来!

  《1894,悲情李鸿章》读后感(三):历史究竟是什么样子?

  “无论用什么方式描述或者记录的事实,都不是事实本身。”第一次在一位朋友的空间中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惊艳。这样一句话来讲我们眼中的“历史”似乎极为贴切。

  我在中文系毕业以后去到一个私立中学作了五年的历史教师……然后,我就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到了一个不会让我感到窒息的单位。那冷冰冰的历史课本,肌肉僵硬,眼神空洞,面目可憎,让我无法忍受。没人敢说自己心里的历史就是真实的历史,但是历史也绝不应该就是那些毫无意义的时间与地点,以及已经被框好了的各种答案。

  历史的公正迟早会来,无论早晚。当被洗脑的人群开始逐渐清醒,当掩盖历史的雾霾一点点散去,那些“真实”总会慢慢浮出水面,这样一个功勋卓著却最终背上黑锅的老人也最终可以得到国人的理解,在读完祝勇的《1894,悲情李鸿章》之后,我们知道无论换作哪一个也不见得比当年的李鸿章做得更好。

  我一直相信,只有写人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才是鲜活的历史,才是真的可以警醒后人的历史。历史是流着温热的血的,而不应该是僵尸般的存在;历史应该是有感情的,而不仅仅是一组组数字和年代。

  感谢现在这些写史的人们,通过他们的笔让我们得以触到柔软的历史躯体,无论美丑,至少他是呼吸着的活的历史。感谢祝勇,用他冷静克制却又不乏激情的笔,让我们重新审视1894——那个中国历史上耻辱的一笔,让我们了解我们究竟错过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感谢祝勇用笔在2013与1894年架起一座桥梁,让我们得以与那个背负了百年骂名的老者亲近。

  褒者称其为”“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贬者则讲“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面对这样一个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读《1894,悲情李鸿章》后,或许我们会有一个自己的评判。

  《1894,悲情李鸿章》读后感(四):大变局中的人性微光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征旗大将坛”。1895年4月,初抵马关的李鸿章,把苍凉的内心款曲写进诗里。彼时,他的人生已然薄暮,早没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那种恢廓的怨愤,剩下的唯有“临事方知一死难”的自况。

  不知幸与不幸,李鸿章洞见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风云万变的年月,他声誉煊赫,位极中枢。但也是这个时代,绑架了他的命运,纵有千古功业,仍难逃骂名。

  以李鸿章为对象的宏篇大论不知凡几,人物传记如梁启超《李鸿章传》,小说家言如高阳所著晚晴诸种。近来新译英人罗伯特•道格拉斯著作,以外交官的视角描述这位中华帝国的“裱糊匠”,也一纸风行。

  与此相比,祝勇的《1894,悲情李鸿章》是一本“小书”。从篇幅看,不及十万的字数很难勾勒李鸿章波澜四起的一生。从立意看,取1894年“甲午海战”的焦点,问题意识也不外政治、军事、外交。但恰如作者所言,“对历史的窥视者来说,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事实。”切入具体的情境,爬梳史料,厘清事实,方能对历史形成“理解之同情”,也更将彰显大变局中的人性微光。对人性洞烛幽微,正是这本“小书”的巧思所在。

  1894年,无论对李鸿章个人,还是大清帝国,都是重要的拐点。论基本史实,教科书早已搜罗概述。但“落后就要挨打”的简单逻辑,绝不能涵盖当日全貌。李鸿章所站立的时代,帝国建制固然朽而难移,仁人志士却也在重重阻碍中寻到了一条新路。

  且举两个事例。19世纪早期,提议修建铁路之时,笃信风水的乡绅们决然抵制铁皮包裹、黑烟直冒的“怪兽”横穿他们的墓地、猎场。到了甲午前夕,非但数条铁路竣工,连北洋水师的“豪华舰队”也已整装待发。摄影在19世纪中叶被国人目作“摄魂”术,但在世纪末,已多见于王公贵族的府邸。这种开化、包容,是不争的事实。

  但器物毕竟是末流,庙堂之上的判断与决策,才真正牵系帝国的步履。帝王将相之间,人性的因素决定着历史的走向。

  李鸿章后半生的心血实绩,大抵在洋务之上。但洋务一事,上仰“老佛爷”、恭亲王、醇亲王的眼色,下涉同僚间的暗战,每个决断都是险恶政治生态中艰难博弈的结果。

  人性素贪,李鸿章为官并不清廉,因而也颇遭物议。因为参劾翁同龢的兄长翁同书致死,李鸿章与翁同龢之间亦是深仇似海。战事将临,翁同龢不乏力陈危局之举,但人是人非,仍旧难以置于国仇家恨之后。

  时人笔记《蜷庐随笔》记载,翁同龢作为清流魁首,力主中日一战,缘由之一是“正好借此机会让他(李鸿章)到战场上试试,看他到底怎么样,将来就会有整顿他的余地了。”国中人心龃龉,对比日本的众志成城,就更可喟叹。

  凡此诸种人性诱发的变化,书中多有陈列。

  历史的趣味在于,看似简单的结论背后,暗藏着太多复杂的事实。事实与事实之间,或显或隐的,都是人性。要进入真实的历史,就必然抱持人性的视角,加以观察。在这个意义上,《1894,悲情李鸿章》借微观的历史剖面,展示了一种读史的方法:再大的变局,也闪耀着人性的微光。用人性的珠线串联纷杂的史实,或许会离真相更近一点。

  《1894,悲情李鸿章》读后感(五):千秋功罪留与后人说

  李鸿章有一股“屡败屡战”的劲头,这是在和“太平天国”死缠烂打中练就的,是想他的老师曾国藩学习的,当年,湘军已经几次濒临绝境,被打到水里,又爬上了岸,最后还反败为胜。所以甲午战败,《马关条约》把中国赔得精光,李鸿章还是没有灰心,想依靠外交手段挽狂澜于既倒,出访各国,合纵连横,无奈此时的清帝国已是内外交困,风雨飘摇,非人力所能及也。李鸿章还想帮着满清接续香火,却忽然被抛出政治权力的中心,权势全无。几年后的八国联军入京,慈禧才又想起了他,或许是不堪再次受辱,在四方奔走,八方哀求。签订了《辛丑条约》之后几个月,李鸿章就心力交瘁而死。

  也许对李鸿章最适当的评价还是梁启超的那句“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1894,悲情李鸿章》读后感(六):谁为李鸿章掉眼泪

  中国的近现代史颇有点意思。现代史不提也罢,有心人总会从字里行间,乡野史实中找到一些真实。历史课本学到的便全当作浮云吧。

  近代史几近一部屈辱史。许多史学家边写边扼腕流泪,恨不得写下无数如果,如果慈禧未进宫;如果戊戌变法能成功;如果孙中山未早逝;如果四大家族未贪污;如果……历史是个哑巴,无法自说自话,可它也容不得这些无端的假设。史实就摆在那里,关键是我们站在何种立场去解读。

  在我的印象里,李鸿章绝大部分的照片都是头顶戴帽,一缕须髯低垂,眼神怔怔地望着前方,若有所思。我们是很难把这个邻家尊长的形象与一举剿灭太平军,挽住大清颓势的湘军首领联系在一起的。可见,晚年的铁血宰相眼见国事飘摇,心事重重,预见大清欲亡,任谁人也无力回天。

  凡事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关键是遇上神一样的对手,还是猪一样的队友?弹丸小国日本,是中国人一生挥不去的梦魇,我国近代史上抹不掉的血腥国度。纵观晚清时的全世界外交人才,李鸿章不弱。对身高格外敏感的日本人,把他列为世界三个伟人之一。可惜,他遇上了对手是号称日本“李鸿章”的伊藤博文以及他的有力支持者,好武强权的明治天皇。而他的队友却是迷恋“海宇升平”的慈禧太后以及整日向往权力中心的翁同龢般的文臣。你看,对手和队友都整齐列队了,就好像甲午风云中“致远”号要撞沉“吉野”。顺便说是一下,电影里“撞沉吉野”的一幕是虚构的。但是,中日两国的残酷战争却无法虚构。

  其实,我特别想谈谈日本。这个令国人即爱又恨的国家;这个生性嗜血爱屠杀却又能拍出家族亲情电影的国家; 这个蔬菜米油都要靠进口却死命地跟俄罗斯和中国抢夺那些无人居住的岛屿的国家。他们心中有一种怕,这种怕就像一枚杜冷丁扎入他们的心肺,将怕转化成“不怕”,是鱼死网破的绝决。我在日本的富士山脚下遇上过一帮小学生,也就是一年级吧,四十多人,只有队头队尾两名老师带队。富士山没有所谓映画里照得那么美,就是火山灰堆成的炉灰堆!小孩子们手里拿着登山杖背着水壶,互相扶着,跌倒了,自己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土,有说有笑地接着走。

  望着这帮“侵略者的后裔”,我问自己:国内找得到成群结队爬山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吗?那是不是得爹妈爷奶陪上一大群?再来一场“中日战争”,我们有把握赢吗?那时轮到谁在条约上签字啦?世上已经没有李鸿章,我们也只能为自己掉眼泪了!

  《1894,悲情李鸿章》读后感(七):真正的战争,永远发生在战争开始之前

  《1894,悲情李鸿章》这本小书,不足十万字,没有大企图,既不是李鸿章的传记,也不是甲午战争的研究专著。作者说,这本书延续了《辛亥年》的写法,将李鸿章的一生浓缩在1894这风云激荡的一年之内,但无意为李鸿章“翻案”,只是为我们观察历史人物提供一个更加妥当的视角。

  何谓妥当的视角?显然是相对于不妥当的视角而言的,那什么是不妥当的视角呢?就是你我所熟悉的,教科书中为人物画脸谱,辨忠奸,将一个人的黑白曲直一言定性,不容辩驳,斩钉截铁,从结论出发,以成败论英雄的视角。这样的视角或许能够描绘出一段历史的大概脉络,但对于身处其中的历史人物并非公平。

  祝勇说,对于一个历史的窥视者来说,结论恰恰是最不重要的,因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每个人都会根据事实本身做出自己的判断,因而最重要的是事实。

  这本书正是以事实为准,从事实出发。至于李鸿章到底如何,看你自己的判断。

  李鸿章,江淮儒生,24岁考中进士,25岁入曾国藩幕府,参与太平天国战争,39岁被任命为江苏巡抚,47岁时接替了老师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后兼北洋大臣。1894年,他已71岁,几乎达到事业顶峰。

  但即使是如此地位,你依然可以看见他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时深重的无力感。正如军事学家金一南所说:“真正的战争永远发生在战争开始之前!失败往往从内部开始。”早在甲午开战之前,这场战争的结局就已经注定,虽然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不可更改。

  1854年,俄国强迫日本签订《下田条约》,要求日本开放箱馆、下田、长崎三港为对俄商埠。同年6月,美国又强迫日本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而那时,中国已经经历了鸦片战争。

  日本人被打开国门比鸦片战争还晚,但中国就是这么一次次的让它成长,强大,最后反噬回来。而且就在战争临头的时候,国内群臣还在玩着党同伐异的游戏,最高权力者慈禧太后仍然只关心她六十大寿的排场,战争已经开始,庆典还是要办下去,并且下达懿旨:“今日令吾不欢者,我将令其终生不欢”。如此环境,纵是“世界第三伟人”也无力回天。

  以历史人物为叙述中心来展开的著作本书并不是第一本,当年轰动一时的《万历十五年》就是如此写法,而且也是将视角集中在一年之内,企图窥斑见豹,通过几个人物的视角窥探大明王朝的命数。如此书写,会有一种听故事的感觉,叙述口吻生动、轻松,以甲午战争为主要事件,有着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加上前因后果,读来也畅快。

  当然,看这本书不大会系统的增加你的历史知识,也不会让你详尽的了解李鸿章的一生,但它就像是一个窗口,我们探进头去,看看1894年发生了什么,李鸿章那个白胡子的老头过的怎么样。这也挺好。

  ,想了解更多,又不是大部头,真心推荐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1894,悲情李鸿章》读后感(八):我仍然是憎恨李鸿章

  我仍然是憎恨李鸿章

  历史书上,看到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等爽权辱国的条约后,仍然不顾国内人所有人的反对,仍然不敢开打。最后仍然躲不过去,日本仍然是要打你的。想到了“驼鸟行动”或者乌龟的壳,可惜他终究没有缩得过去。他作为全中国最长见识的人,他的行为的确没有什么胆识,虽然他也有一些功劳,比如洋务运动等创想,他在上海兴建工业,只是他没有真正的做下去,来一场日本明治维新的大运动。

  看了那段历史,中国人估计个个都气愤。但是你要说那是李鸿章一个人的错,那也是说不过去的。大环境他斗不过,他亲眼看到了老师曾国蕃被挤出位,所以他有些患得患失,还有他的私利心比较重,在国外建立很多商务活动,满足自己的私利。一个人的筋力有限,很明显他并没有把全部的力气都用在管理国家外交上。

  有一段很可气。就是那个“水兵事件”。李鸿章把两条先进的大军舰开到日本去,耀武扬威的,原来只是纸老虎,想吓吓日本。所以他的内心是多么害怕开战啊。那时候中国的实力比小日本强多了,可是小日本的信心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让小日本看到中国睡狮是多么好欺负啊。水兵事件起先是中国人打了日本警察,然后李鸿章下令所有士兵外出不能带武器,结果被日本警察围击,死伤60人。而日本只死了一名警察,并且日本还不依中国了,人家还不愿意,说自己吃亏了……态度啊,态度真重要,李鸿章,你那时候为什么要软了啊,如果你跟他开打……我不能想了,想骂。

  重要的是,经过两次事件,他让中国的电报密码被小日本破解了。日本后来在解密电码技术很先进的。而此后中国跟日方所有的谈判,相当于中方是脱光衣服坐在谈判桌前的,这名裸体外交官就是李鸿章啊,所以他怎么能谈判成功呢?怎么能不在日本面前屈辱呢。

  以今天的眼光看那个时代,看待李鸿章,也许很难客观。

  纵然有一百个理由,我仍然要说:我不喜欢李鸿章,我仍然憎恨李鸿章,因为很多机会,他还是错过了。因为他骨子里那么怕日本人,因为他躲避战争,总是得过且过,一步一步屈服。人家美国军舰去了,送给日本白旗,对日本大大的污辱了一把。李鸿章派军舰去了,结果把几十水兵兄弟的命丢在了日本,回头要要跟日本道歉。这纵然不是李鸿章一个人的错,但他如果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刚烈汉子,中国不至于败得那么惨,看看抚顺被日本屠城的时候,李鸿章,你还害怕开战么?

  李鸿章兴建了水军,但他骨子里还是太害怕日本。

  憎恨你没有用,但是我别无选择。就像对慈禧一样,她很美,但是杀她一万遍我也不嫌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