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返城年代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返城年代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3-23 03:02: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返城年代读后感精选10篇

  《返城年代》是一本由梁晓声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7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返城年代》读后感(一):后知青时代的精神力量

  江山/文

  或许从一开始,我就无法改变对陈旧沧桑以及那个年代的钟爱,或许它们能够给予我最真实的感受,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中感到些许温暖。知青,一个能够彻底激发我文学价值的标志,这不仅在当年的白洋淀诗歌群里找到它的影子,还毅然决然的出现在了我未完成的小说中。就如同王小波所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我想用那个纯净的年代抓住青春的尾巴,让寂寞不再无处释怀。毕竟,“似水流年才是一个人的一切, 其余的全是片刻的欢娱和不幸”。

  我喜欢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虽然颇受争议,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本初的考验。1977年高考恢复,所有的知识青年无不想方设法的甚至有些女知青不惜以肉体为代价换来一张离开农村的返城通行证。而在这之前,那些怀揣梦想投身农村广阔天地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被返城时的激烈竞争和一些公社或生产队干部的无耻行为,践踏地体无完肤。可叹这每个光鲜亮丽的身影背后总加带着肮脏龌龊且千疮百孔的灵魂,我们无处安放这青春留下的遗憾,只能靠记忆选择性地忘记那一段段支离的满目疮痍,重新回忆起那条清澈的河水和秋天的芦苇荡。即使青春耗尽,即使激情消退,我们依然珍惜那个上山下乡的年代,不仅是为了纪念友情与爱情至上的精神力量,更是为了对人生更好的一次选择。

  选择真实的笑容与酣畅淋漓的生活,平凡且朴实地为知青的图册画上一个难忘的句点,并以谦逊的态度告诉父辈们那个知青年代的世界原来已成为我们自省当下的旗帜,是对灵魂的一次洗礼。这就是《知青》年代认知的自我,《恰同学少年》的青春热情。《返城年代》给予我们的是富有年代感的文化积淀,更是文学力量带给我们的人生震撼。

  《返城年代》为我们讲述了生活在八十年代的那样一群人,北大荒插队的大姐何凝之与丈夫、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营长林超然,还有与他们一起返城的救人招致腿部残疾的罗一民、智慧的杨一凡等,有痴情的李玖,还有唯美诠释知青恋曲的二姐何慧之,敢喜欢敢恨的小妹何静之,在那个无法选择的年代下上演的离合悲欢。

  如果说父辈们的知青故事讲述了那代人的生活的话,梁晓声则是为我们系统全面地挖掘出当年生活背后的真相与精神世界的起起浮浮。《返城年代》再一次为我们打开了知青们的生活画面,通过几个八十年代的哈尔滨人家,浓墨重彩的勾勒出一代人激情过后的挣扎与创痛。知青出身的作家梁晓声以恢宏的画卷反映知青的苦难历程,以宽阔的视野记录爱与宽恕的回归,以感性的忏悔和理性的救赎刻画人物的历史情怀。不论年少无知还是放荡不羁,那都是那个时代下的产物,走过青春迷茫,经过挣扎胜败,路过情感生活。作品经过对人物返城生涯及命运的出色展现,传递给知青一代共同的人生考虑和心路过程,更是给予我们当下精神围城的拯救与放逐。

  最后,特别感谢时代华语给予江山再一次的知青阅读。

  《返城年代》读后感(二):落脚与反思---评《返城年代》

  曾因其同名小说《年轮》被改编为电视剧而红遍大江南北的作家梁晓声,在完成了其诸多代表作品《今夜有暴风雪》、《一个红卫兵的自白》、《知青》等后,近期又推出了以忏悔、重建为着眼点的力作《返城年代》,以其冷静的审视、深刻的反思,不仅为其知青系列作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更为当代炙手可热的知青文学增添了极富价值性的一笔。

  相比于那些激扬着青春热血、饱含着对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返城知青关怀与同情的文字,北大荒知青出身的作家在《返城年代》中以更为高远的立场、更加宏大的视野和最大的包容性,尽量淡化被历史的洪流无情卷入、又因社会种种不公而给返城知青造成的巨大伤害,转而刻画知青们对因年少无知而在最诡异的年代犯下的荒谬错误进行的深刻反思与忏悔,力图卸下“狼孩”的身份回归生养他们的城市并重新搭建起社会对他们的信任的故事。毕竟,如果没有对造成苦难的原因进行的深刻反思,如果没有在苦难中对人性的执着与坚持,和对自身品格的锤炼,那么,苦难就仅仅局限于痛苦与灾难本身,只是一代人身上持续作痛的伤口,却毫无任何价值与意义。从这个立场上说,静之在老工人坟前的暗自悔过和罗一民的蓦然下跪都与林超然在兵团坚决对右派子女一视同仁的行为一样,属于苦难中最为高贵的一种。尽管他们造成的伤害对于受害人的肢体已经无法挽回,然而,在一片血雨腥风的暴戾之后,正是这些看似无力的举动,却恰恰成为了在那个特殊年代开启人们心灵修复之旅的钥匙。而对这些行为的真诚宽恕,更彰显了那些曾经的受害者的伟大。

  有人曾经评价上山下乡运动说,国家花了三个亿,换来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而知青与家长不满意的焦点就大部分集中在了知青返城后的难以真正落脚归属上。结束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梦幻终于回到城市,大量的“知识青年”不得不面对知识不足、人已中年、没有工作岗位、没有住房进而连婚姻对象都很难找到的残酷现实。在《返城年代》一书中,作者丝毫未因“忏悔”这一主题的突出而回避理想在现实面前挫败的矛盾,而是以其对知青问题看法的一贯积极正面,通过对林超然、张继红、王志、罗一民这些敢于解放头脑、砸破铁饭碗自主创业的返城知青形象的塑造,及对一些给予知青们政策支持的领导的刻画,描写了广大知青在新时期的拼搏与奋进,从而对这一尖锐的矛盾进行了有力的回击。而这些有力的回击不仅让返城的知青在生养他们的城市重新找到了落点,更成为了我们上个世纪80年代经济复苏的巨大动力之一。

  除了心灵上的忏悔和生活上的拼搏外,作者对十年动乱后的法制重建也多有描写,构成了《返城年代》更为深远的意义所在。而以对话、短句为主的剧本式写作又让这本内容厚重的读物充满了平淡质朴,非常简单易读。目前,该书已被改编为电视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电视剧上映前先睹为快。

  《返城年代》读后感(三):车到山前必有路

  “知青”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让当年的年轻人们热血沸腾,上山下乡,如火如荼的建设着新中国。城市里的年轻人去了农村,面对地理环境的生疏和物质生活的贫瘠,支撑着他们的唯有信念。

  众多的文学以及影视作品把焦点聚集在了知识青年们下乡的那段岁月里,而《返城年代》却着眼于他们返城之后的岁月。如果说知青下乡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转折,那么,返城也同样是一次转折。

  返城的青年千千万万,梁晓声以林超然和何凝之这两位知青的返城起笔,接而牵引出林家与何家两个家庭的故事,同时也串联起了哈尔滨里众多的返城知青。不论在哪个年代,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背后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而在返程年代,似乎过于悲情。

  大好的青春时光留在了北大荒,与城市的一切疏离。再次回到城市的时候,他们该何去何从?读者为之揪心,而亲历者也同样迷茫。没有专业的技能,没有正式的工作,没有住房,没有积蓄,父母年事已高,自己老大不小,真可谓是一团乱麻一地鸡毛。

  年轻的时候,大家都迷茫,却又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走着走着,回头看,豁然开朗。正如作者所说——“没有人可以选择时代,正如没有种子可以选择土地和季节。然而,青年之所以谓青年,乃因终究拥有年龄的资本——即使它是唯一的资本;于是便也本能地拥抱希望。这一点使大多数青年反而并不破罐子破摔。哪怕人生又将从零开始,他们也还是会拥抱住希望不放。”

  《返城年代》给与人希望,即使那个年代已经远去,它给如今的我们撩开迷雾,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只要走下去,就会有收获,有什么好恐惧的呢?

  促使我读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是,我是一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与当年的知青有那么几分相似。大学毕业之后远离了城市,来到了大山深处。服务期虽不长,但难免会与同龄人相比较,他们在花花世界活的风生水起之时,你也只能与高山寂寞为伴。当然,我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未来,反而庆幸当初的选择,毕竟是一份人生经历,同时也多了一个看世界的角度。

  读完此书,愈加豁然开朗。我期待自己在七月份的返城,也希望未来能有故事讲给别人听。

  《返城年代》读后感(四):知青年代

  第一次知道梁晓声,并不是通过他的小说,而是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年轮》和《泯灭》,电视剧的情节激荡回肠,却又不失真实。将几个东北年轻人由小学,中学,东北北大荒插队,再到返城工作的悲欢离合的故事讲的真挚动人。由此,我才开始关注这个叫做梁晓声的作家,才去书店找来原著去读,因为我相信有些文字是电视剧所表达不出来的。

  梁晓声,本人为哈尔滨人,曾到哈尔滨建设兵团下乡,我想正是因为他本人在兵团的日子,才使他写出的小说那么真实。梁晓声笔下描写的知青形象大部分都为正直向上的人物,希望从中宣扬真善美的理念,对于当时的丑恶现象并无过多描述,但故事的情节却值得细心的读者从中思考。

  回到正题,这本《返程年代》主要描写的是知青返程后的生活,工作,考大学,做小买卖,又或者待业,不同的人物都在为着将来的日子做着努力。有痛苦,比如何凝之的去世,有幸福,比如林超然的奋斗,也有无奈,比如林超然妹妹过去的感情经历。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还没有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在那个大家对前途都看不太清楚,不知道前途的年代。人们始终都没有放弃前行。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没有人可以选择时代,正如没有种子可以选择土地和季节。然而,青年之所以谓青年,乃因终究拥有年龄的资本—即使它是唯一的资本;于是便也本能地拥抱希望。这一点使大多数青年反而并不破罐子破摔。哪怕人生又将从零开始,他们也还是会拥抱住希望不放。”

  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这些的八零后,那个年代的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需要学习的,今天这种浮躁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都急于求成,忽略了对自身品格的锤炼。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从中学到一些精神。

  《返城年代》读后感(五):怆然涕下的知青梦

  怆然涕下的知青梦

  偷爱警/文

  二十世纪60、70年代,上山下乡成为广大青年,必须经历的人生阶段,只要是有志青年,都会投身到广阔天地当中。当现在,回溯这段岁月的时候,有人说是苦尽甘来,有人说感慨良多。文革结束,对许多人,不仅仅是年代故事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痛苦折磨的结束。许多人因为三反五反、现行反革命、走资派而被历史抛弃,成为反面教材,一辈子都要背负反倾的罪名。大家庭的政治斗争,家庭内部的政治斗争,影响了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成长。对于刚刚返城的知青来说,既新鲜又陌生的城市,拥有太多别样的故事值得描述。

  青葱年代,留下的遗憾,只能用无尽的泪水,来冲刷和回顾。记忆中的味道,值得每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去细细倾听,重新梳理那段历史,特殊年代,记录下人生的苦痛挣扎,烙刻下人生的另一种美丽。

  国家政治转型,知青得到一个重新审时度势的机会,发挥自身优势,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去。不用再为了几个返程名额,拉关系找门路。不用再睡大通铺,吃糠咽菜。政策变化了,改善了。知青忽然间,找到了生活的新希望。参加高考,实现大学梦,完成梦寐以求的抱负。即使名落孙山,也可以和家人温情团聚,不再用为了赚取几个公分儿,辛苦的农耕劳作。

  经济体制改革,给知青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诸多难题,城市人口密集、工作岗位稀缺、就业压力大等等。知青的选择尤为关键,选择走哪步棋,会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林父特希望儿子,是光宗耀祖的那个人。墙上无数的奖状,让父亲引以为傲,刚直不阿的支撑着家。当儿子和儿媳回到家里的时候,惊喜之余,父亲的希望破碎了,儿子不再是兵团营长,所有一切,都需要从头再来。直率、坦诚、坚毅的儿子,不想因为父亲的遗憾而颓唐,自谋发展、自主创业,完成巨变转型,走出了一条新生活的出路。

  小说当中,有句话“狼孩儿回来了”。到底狼回来了,还是羊回来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好样的,不会抱怨蹉跎岁月,不会饮恨长眠。如果够坚强,有魄力,有胆识,一切困难都不算困难,客观条件只是一道道小小的闸门,阻碍不了洪水的汹涌泛滥。一蹶不振的,只能是那些游离中挣扎的人。知青身上,散发出的青春朝气,是时代需要的强心剂,是提高经济指标的良药,带给整个社会的价值,会随着历史的推进,一点点的显现出来。清苦中勉励自己,允吸知识成长的力量,在重生的社会潮汐里不断翻腾。他们具备特有的能量,帮助中国经济推动改革,具有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但回头看,他们是时代悲摧的一代人,不仅要在挣扎中求索、平衡。还要为生活的负累不断拼搏。

  人人都有梦,知青的梦,更有现实意义,更有血肉真实感,报复与拼争,书写在每个知青的脸上。

  《返城年代》读后感(六):反思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以前我从来没觉得下乡是一件无法接受的事情。当然,这也归功于我成长的年代和我的父母对女儿的疼爱免了我成天在田间劳作的痛苦。之前,我对于知青是没有特定的认识的,也从没有对那个年代有过什么思考,对我来说那就是一个刚刚过去不久的历史。就像书中所说,历史只是记载了大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我对那些年的看法就是很多人从城里到农村参加农村的劳动,城市里的很多知识份子受到过人们辱骂鞭打,仅此而已。现在看来,对于每个组成那一段记载的人来说,那些年并不是那么的“仅此而已”。

  以前,我对上山下乡的青年们的认识是他们就是一群被社会大环境推着做一个时代的他们的同龄人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的人,也就忘记了他们是在人生最重要的十年里放下自己的家和亲人、放下自己的舒适和未来,去走了一条自己不知道、不了解、且看不到未来的路。他们很多人是比我现在的年纪要年轻、或者差不多大的年轻人。

  下乡之后的差异不说,农村的环境我是很清楚的。返程之后,他们迫不及待的回到自己的家,却发现自己的家乡并不想接纳他们,他们也就成了城乡边缘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甚至他们的乡亲们刚开始并不曾正眼看他们,很多人却还不得不拼命的争取回家的机会,总是想着,回来了,慢慢总会好的。他们努力的奋斗、拼命的挣取自己在城市生活的本钱、却还保持的一种坦然的心,因为他们都是一群善良、简单却又不简单的人。他们的拼搏、奋斗、争取是我没有的,也是我崇拜的精神。他们面对的是城市的反感,面对的是已成家却养不起家的辛酸,面对的是看不清未来的茫然和不安,在这样的层层压力下他们这代人却又保留着一份坦然,这是多么可爱、可敬的精神。相对而言,我生活在父母亲友编织的一个美好梦境里,还美其名曰自己是多么的容易满足,还得意的认为自己的顺其自然是一种美德,想想真是为自己感到羞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