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猫饭》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猫饭》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5:56: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猫饭》读后感10篇

  《猫饭》是一本由榛生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336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01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猫饭》读后感(一):若你喜欢闷人,总之我很美。

  原谅我只看了小说的第一篇命名篇《猫饭》,就有了一大堆快要溢出来的情绪,不吐不快了。

  读它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安静的小房间里,新租的家里,一切都很简单。我趴在床上,狗狗子在我身边的抱枕上安睡,只有潇洒温暖的空调声长驱直入充斥着我的耳洞。没错,这个故事,我不是看完的,我是读完的。遇到看了第一句话就觉得会是一个好故事的时候,我就能够克制读出一篇小说时会出现的做作感与梗硬感,选择读出来。

  为了第一句就深得我心的:“你喜欢闷人吗?我喜欢。”

  其实这是关于两个闷人暗暗掐来掐去的故事,可爱的地方在于他们没有互掐,他们只是掐掐自己的左手,再掐掐自己的右手。你们可以幻想一下那个画面,可爱感瞬间爆棚。

  “我”是一个安静少言,勤劳独立,不太懂得表达爱,但是却对生活里的一切充满了爱心,内心执拗,又总是因为一些天生的害羞与自以为应该遵循的保守,遏制自己的情感的小小的女生。像“我”这样的女生,或许扔到人堆里不是很亮眼,但是一旦遇到欣赏自己的男生,一定让他时刻充满惊喜的吧,在遇到欣赏“我”的人以前,我遇到了这样一个和“我”一样闷,甚至闷得更劲道更具有流浪气息的刀豆,他看起来就是粗俗邋遢又木讷,有点神经病偶尔还会做出丢人举动的醉汉,你们谁发现了他的可爱了吗?当然不能,只有“我”可以。

  女生真的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往往在最初期,总是难以发觉自己的真正情绪。喜欢不只是喜欢就够了,会在意很多外界的东西,在意对方是否主动。与刀豆有关的生活里,也会遇到其他的男生,也可以有好感,有快乐,有美好的情绪滋生,可是这一切,到了要结束的时候,“我”完全没有留恋地放弃了,以及“我”在渐渐迷恋上刀豆的过程中,一系列的情绪的变化,让在看这个故事的我,简直要惊叫,是那么戳中了我的心声,好像是曾经的自己走过的路。看起来比“我”更奇怪的刀豆,其实反过来想想,不过只是考虑到爱不只是爱一爱就够了,还有责任,担当和未来,需要一同为爱而生。所以真心爱我的刀豆,始终没有真正来一次告白。但是那些吃下去的猫饭,味道到底是有多好呢?只是在吃的时候,想到了做这些饭菜的女生,像一只可爱的小猫一样,所以吃的时候才格外开心吧。

  爱这件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不过是你情我愿携手伴侣。可是在两个闷人面前,它变得很生硬,很尴尬,很怪异,还有点不知所措的压迫感。比“我”更闷的刀豆,因为一点意外,以为自己的人生可能不长久,所以对爱的表达就更加含蓄含蓄含蓄了,含蓄得差点要拒绝“我”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勇气。这个拒绝的方式很幼稚,却让从来不肯正视这段闷爱的我呷醋了。然后……

  你说说,闷了太久的女生,遇到这样一个一闷到底的男生,还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借着一点酒劲儿和一脑门儿的醋劲儿,干脆就豁出去了。作为一个女生……强吻男生就算了,还扯掉了对方的扣子这么粗鲁的动作啊!事后真真的是万分地沮丧,其实沮丧的怎么是自己这些看起来十二分“浪荡”的行为呢,真正沮丧和不想面对的,是对于这么豁出去的自己却没有一点回应的刀豆啊。“你他妈真是个混蛋啊!”竟然还敢在醒来只说一句“那老子可以睡了。”

  好在所有勇敢又可爱的女生都会有福报的,那些呷醋的历史好歹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好险……除“我”之外,暂时还没有女生懂得刀豆的迷人之处。20双匡威是生气,气自己,气刀豆,气什么或许都不重要了,就是觉得委屈,什么都不知道的自己,其实真的为这份爱做了很多努力啊不是吗?生气的女生你可不小看,真的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啊!(看到买匡威的地方,我读的又委屈又哽咽又想笑。)

  可是,女生真的是一种比你想得更奇怪的动物……一个恰到好处的及时的不能再及时的电话,在买完20双匡威发泄完所有怨念的时候长驱直入打了进来,瞬间治愈的功能自然不亚于一台在寒冷的天气里用热气包裹着你的空调。

  所以……

  “君子兰”只是用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曾经对你这份勇敢的爱的告白。

  而20双匡威鞋,是刀豆要为自己的闷付出的代价。故事读到最后,我猜女生接完电话见到刀豆的第一件事,一定是让他还她20双匡威的钱!现在已经结婚生子的两个闷人……希望你们继续一如既往闷到底的小确幸吧!

  而读完第一个故事的我,要继续读下面17个故事……想到这里,我简直觉得太满足了……还有整整17个这么好的故事等着我啊!!!!为了不让你错过这么好的一本书,我强忍着不去纠结“赶快一口气读下去”还是“不舍得要留着每天睡前来一个”的情绪,整理思绪写下了这篇希望对你有用的《猫饭》的书评。

  最后还有一句话要说,感谢用文字带给我这么多美好感触的榛生。

  《猫饭》读后感(二):闷,原来也可以闷得这样个性

  第一次读臻生的小说。更没想到这第一次读,便读的是她出道十年来的经典小说集。在这本书到来前,我在脑中勾画着它的模样,同时,也在心中掂量着它的分量——十年的时间,说起来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一个年轻的作家来说,读者可以从它的这部集子里看到她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如何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的。从第一篇小说的诞生,到十年后的硕果累累,这对于臻生,尤其对于喜欢臻生小说的读者们来说,意义都是非凡的。

  当这部集子终于摆在我面前的时候,它的确让我意外了:封面设计,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华丽、繁复。相反,在简约中倒透着几分个性,几分顽皮。黄色封面,猫形镂空,蓝色衬底上简单勾画的小鱼极具创意地成了猫的皮肤。“猫饭”二字看似规矩,再细看,两字左半部的偏旁变成了鱼竿、小鱼和鱼骨。“猫饭”,好奇怪的名字啊!“你喜欢闷人吗?我喜欢。尤其是那种羞涩的、土鳖的、有点古怪的闷人。就算错把猫饭当点心给吃了,也不会说出来。那……你和闷人谈过恋爱么?”这段话便是第一篇小说《猫饭》的故事梗概。把这样的开场白放在封面上,确实一股猫饭的味道迎面而来——闷闷的,味道有点怪,却让人久久回味。

  此前,读过不少爱情小说。结果读来读去,我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虐”。似乎不把读者“虐”到眼泪哗哗、肝肠寸断的地步,作家就不会罢休。因此,读她们的小说,得提前做好“受虐”的心理准备,否则就特对不起作家们的“良苦用心”。但是,读臻生的这部小说集子,却让我完全不用做这样的准备。工作闲暇之余、临睡入梦前随时都可拿来一阅。轻松翻开,细细品味,会发现臻生在用她喜欢的“闷”为我们讲述一个个让我们似曾相识的青春爱情故事。

  当一个作家能把常人眼中平淡无奇的“闷”,写到让人读后欲罢不能,反复品咂那“闷”的味道的时候,那读者会不自觉地为这位作家的写作功力拍案叫绝。显然,我就是这样一个读者,而臻生,便是那样一位作家。很喜欢她小说中那些有点“闷”的人物。她们有的闷得可爱,有的闷得执着,有的闷得忧伤,有的闷得快乐……但所有这些“闷”,似乎都在我们眼前,在我们生活中出现过,仿佛从那一个个具有“闷”元素的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只是当被臻生用一种清新自然,有时又略带点张爱玲式的幽婉,却又不乏幽默、调侃、自嘲的笔调表现出来的时候,才豁然发现:哦!闷,原来也可以闷得这样个性!

  臻生小说中的女生,仿佛邻家女孩一样清纯、美好、自然,却还又有点小孤独、小骄傲、小执着。她笔下的故事没有大起大伏,没有嘶声力竭,只是对人生岁月中那段能让心灵悸动,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故事的记录。她告诉我们:爱情来了,怎样;爱情去了,又怎样。在来与去中,体会、重温成长中的快乐与痛苦。

  在“闷”中寻找那只属于我们的个性,或许便是这部《猫饭》真正的味道吧。

  《猫饭》读后感(三):曾被感动,便已不朽

  曾感动过,便已不朽

  y沈嘉柯

  在微博推荐榛生时,我很世俗地列了三点理由:

  从我做过多年编辑的大理由说,还好有她写过那些短篇小说。不然中国的那些艺文类杂志,一半的看头就没了。

  从同行角度的中理由是,她的手艺活在这一领域,打磨水平已臻极致。

  从我作为读者的小理由是,那些文字感动过我,就像午睡时忽然醒来,怔怔的。

  现在我试着,去总结看了那么多她小说的感觉。力图把不可名状的事物说出来,真是挑战。

  但我确定写故事的榛生,记得那是什么动物,因为她认认真真给那几只动物拍了十几分钟照。我想一百年内,房屋老朽,土地更新,那几只动物也绝对不会再有第二个人,如此耐心又着迷地去拍它们。

  这是天分。

  如果继续问下去,到底什么是天分,我想,天分是明月朗照时,有人只看见了月亮,有人看见了月光照在树枝上,还有人闭着眼睛,不需月光,径直摸到了树枝上的痂。草木也有深邃的心,存在的痕迹,却不为人知。

  在我从前看过的小说里,我特别喜欢她那篇写费映年的。这是写青春和爱的恒久主题,关于成长的告别和遗忘。

  其次是,为了接近喜欢《红楼梦》的女孩,男人也去熟读《红楼梦》,不过很快女孩迷上了林冲。这是写爱的世相。好多人写女孩子像猫,但实际上写出来的是狗,只是披着猫的外皮,没有猫的灵魂。并不是狗不好不可爱,而是猫有猫的骄傲和别扭拧巴。

  榛生写的女孩子,真的就是猫。猫有可爱,也有美貌,但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猫会自己玩。喜欢你,跟你玩得开心;不跟你玩,自己照样玩得开心。她写的恋爱小说里女孩们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因为把爱当做自己专心去玩的艺术。如果女孩看男人专心工作的时候最迷人,那男生看女孩专心恋爱的时候,也是最迷人的。这种专心不是要死要活,而是自有乐趣。

  比深爱更进一步的是既然人参和醋不相逢,那就蘸醋吃人参。大雪之中,走散了故人。

  读到那些越过深爱一步的小说时,我会想起麦卡勒斯写“一个人说不定某个星期天喝了几杯酒,见到了沼泽地里的一朵百合花。他心中没准突然会升起一种像痛楚一样刺人的甜美的感觉。”

  这种感觉,常读常有。榛生写十七岁孤独的女孩,拿蜗牛喂给鸡吃。对于蜗牛来说,花了近乎小半生的时间才爬过玻璃窗的海洋。

  最后我还是说回这本《猫饭》,虽然好多篇改名换姓了,但我还是认得本体。读过还记得,是因为感觉到了对照。矿主的儿子爱上了北京女孩,他倾其所有,收获了女孩。不想掉队的火鹤,不再别扭,回到自己想要的世界。

  尤其是拿近年的那篇《科尔多巴城,孤悬在天涯》作比,“一个女孩会从什么时候起变得不好惹?当她有了孩子以后。大抵世界上的母兽都如此。”

  对我的阅读经验来说,是两个字,齐了。榛生返璞归真了。

  读了那么多年的榛生,目睹过往到如今的这种变化——站上山顶的人,干脆不下山了。她直接把山倒过来,自己玩自己的去了。

  我脑海里总有画面,她会活到八十九十一百多岁,成为绝顶可爱的老太太。写过无数精彩绝伦的短篇,然后出过的那些书,无所谓地丢给孙子孙女们耍子撕烂垫屁股。或者那些小孩子,捧起书来,看入迷。

  曾感动过,便已不朽。

  《猫饭》读后感(四):我喜欢榛生,所以我变成了浣熊

  早年我还小的时候,我看榛生的博客。

  我很喜欢她自称米色浣熊,她还和一只罗威纳猎犬撞衫,她还做了很多拼布,她还说她是她妈妈的极品室友。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还是会去看榛生的微博。

  她出了两本书,我都拥有了。我比较喜欢猫饭这本。我最喜欢猫饭这个故事,看完后我去买绿色的框威,未果。谁有地址PO出来一下好吗?

  我记得榛生也穿很多匡威,她最初有一双五线谱匡威,那是二零零五年吗?

  转眼她都出道十年了,时间过得真快。用榛生的话说是飞柿如电,用我的话是飞屎如电。我成为一只浣熊,一只追随米浣的浣熊民众也有十年喽。

  榛生笔下的人物都纯真,善良。如果一个人从没有读过什么爱情故事的话,如果她只读了榛生,按榛生小说里的方式去生活,去恋爱,我想她会是一个好姑娘,但是也许会受一点点伤害。但是,她也会慢慢皮实起来,把生活征服,就像榛生的那些女主角一样,有时候,我觉得我也是其中一个主角。

  榛生的小说教人向善。她写的东西都有点像童话,像姑娘们才会接受的童话。我反对拿中年大叔或者乡村文学的眼光去评价榛生的作品,因为本来么,她也不是文学大师,她只是一个爱写东西的小女人。

  能把写东西当业余爱好,还写得这么好的,也没几个。相反,吭哧吭哧在那儿憋足了劲写写写的,想写成诺贝尔奖的人,还被编辑退稿。反正别的人的我也不是没看过,嘟没有榛生的文采好。

  清澈,顺眼,纯。说得再多还不如你们自己去看一看,我推荐《猫饭》《起床气》《岸石透黛绿》。

  《猫饭》读后感(五):不相遗忘。

  有天闲来「挖坟」一位在出版社专事「围脖养号」工作的旧友的微博,看到一条赤裸裸的钓鱼贴:「新书付梓,想看就用书评换!」「我啊我啊我啊,我!」想都没想就这么回复了,大概是出于客套的无聊。

  「你说的啊,书评清明前给我。」「我靠,肯定的啊,新京报级别的。」就这么哼哼哈哈的答应着。

  第二天早上,往办公桌上一撩,它竟真就躺在我桌上,塑料纸包的,黄色的书皮儿干干净净。一惊:还真寄了!出版社是得多缺书评啊?!

  后来它的命运可想而知。其实很多年没读小清新了,更别提听都没听过的 中年老清新。初入职场,每天忙的像被塑料袋套住头,在各种琐事的丛林里大口喘息,谁还记得这事儿啊,看书也真就只想看「赢在未来,把握职场」,二来也觉这些年的小清新太多了,敏感少年们怕也快要骗不过来了。后又因忙于回蓉毕业诸事,直到它落了一层灰也没被翻开。

  答应了的事儿,终究是逃不过的。孩子生了,硬着头皮也得养。果然过了不久,朋友又来催了,就硬着头皮胡乱把它塞进回蓉火车的背包里。

  今春成都热的反常,三月已是桂花蒸的天气。办身份证的大厅里、等待毕业生拍照的长队里,无聊时就读它。果然,很快读完。其实颇感慨,不知是不是因为太久没看爱情段子,书的内容比想像的好很多。

  虽然前期的文章还是免不了吞药、白衬衣少年、雨中奔跑、萨默耶狗主人、沉默的摄影师这种闷骚桥段

  ,但也还好,读文如读其人,作者终究是能跳出自言自语、自我迷恋的小情绪的,总体并不流于煽情或者说教,也没有酸文假醋。后期的文章更舒服些,用平淡的语气讲述一个个叫做小鹿、芝士、醉汉、武昌路、云母矿、肖息的故事。作者偶尔也发出些颇令人赞同的感叹:宇宙是我们最后的故乡。只是看到后面,难免有点难过:感觉在很大程度上,生活已将作者说服。

  这本书是榛生十年的作品合辑,再笨的读者也能一窥作者的性情的成长。其中有篇叫「起床气」,颇能窥见作者的本性:作者说「我自己懒、脾气烂,写过八本儿旷世名著,当然也可以称它们为「垃圾」。最后还不忘加一句:我终究不是个作家。

  其实是他对自己严苛了:文章虽不是什么芥末或夜啤酒,让人大快朵颐、也难看到惊人的价值观与才华,但是它却像配下午茶的小点心,有其自在的一隅。写了十年,终究还是要靠作者的一份持续的敏感和坚持。

  看完全书,整体的观感是,所有最炽热的爱恋终将归于平寂。但不要因此而变得谨小慎微、钝化了自己的情感,不要因为受了伤出了血,就变成盲目滚动、经久耐摔的石头,老皮老肉不容易碎裂。像作者说的,变成不再有审美、不再有同情、不为任何事情感动、任何风吹草动也不再有爱情的人。要永远对生活和世界抱有惊惧的好奇,永远保持敏感,避免自己的内外都化成一腔苍老的壁垒。每一列火车都有它要去的终点,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他必须的归途,要始终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永远变化的世界。希望我们每呼吸进的每一口凛冽的空气,都能触及到肺里那些还没被刮掉的柔软的表皮。

  想到「卡拉马佐夫兄弟」的一句话,阿辽沙说,最要紧的是,我们首先应该善良,其次要诚实,再其次是以后永远不要互相遗忘。

  要我看,还得再加一条更真情实感的:不要轻易向在出版社工作的朋友要书读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猫饭》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