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拥抱战败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拥抱战败读后感10篇

2022-03-23 03:04: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拥抱战败读后感10篇

  《拥抱战败》是一本由[美] 约翰·W·道尔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0.00元,页数:6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拥抱战败》读后感(一):现代化转型的秘密揭示

  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能够从近代国家完成了向现代国家彻底转型,毫无疑问,推进这种转型的力量,全部来自美国的占领。战败的日本人,在战争战败之后的震惊中,所发生的剧烈转变,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全方位的接受,推崇,所带来的从社会风尚、社会心理、文化的转变,显示出美国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强大实力,也细微无间地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人的学习精神。恍惚之间,我也看到改革开放之初八十年代中国人对美国文化全盘接受的影子。

  《拥抱战败》读后感(二):美国统治下和平世界的典型国家

  1.战后的重建,对哪个国家的平民都不容易。

  2.日本战后精英阶层努力重建国家的过程,是屈辱和幸运并存的过程,或者是屈辱换来幸运的过程?

  3.美国-日本混血文化造就了今日的日本,其中二者的情绪和文化交融的过程,非常值得深思。

  4.东京审判的法律基础是战后法律,那么它是政治审判吗?

  6.别人的苦难,哪怕是自己给别人造成的,都会很快被遗忘。从这种意义上说,人们也只愿意记住自己想记住的。“一个国家不可能在6年之内改变其民族性”

  6.麦克阿瑟说,相比德国,日本只是个12岁的孩子。这句话击碎了日本人对麦克阿瑟的所有幻想。其实,日本人当时确实是把麦克阿瑟当神看待的。热脸贴了冷屁服的感觉不好受,但会让人成熟。

  7.日本经济的崛起再次说明,明治维新以来,天皇和日本运气都不错。美国由“不承担日本经济复兴或增强日本经济的任何责任”的带有惩罚意味的政策到“将军的最高权限延伸到经济领域的所有事项”的转变,说明当时世界局势的发展对日本有利。

  9.日本的和平宪法是被强制赋予的,一方面,美国等国家的态度是“盟军司令部在宪法制定会议一周后就后悔了”,“日本在海湾战争时期只出钱不出兵的做法受到嘲笑”,另一方面,东亚一些在二战受到日本侵略的国家在警惕的看着日本。日本会怎么做?“日本正在被其他国家以双重标准对待着”或许是这种情感的一个好的表达。

  10.我在喜马拉雅听书听完全书。这种历史书籍不适合全程听,还是要结合实体书的浏览。

  《拥抱战败》读后感(三):拥抱战败,拥抱未来

  纵观国际关系史上起伏不断的战争,各国艰难沉浮。一场战争的到来会使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国命运转变,成为国际社会中叱咤风云的一把手;有时一场战争却也是强国的噩梦,由盛及衰由此开始,诸如荷兰在三次英荷战争后,强大的海上马车夫也不得不让位于日不落帝国。但战争带来的更多的是人类肉眼可见的惨痛:流离失所、虚脱绝望的百姓,夷为平地的城市,以及无处不在的血腥。对于经历过残酷战争的战败国更是如此,财政的缺乏、管理的艰难,很难在短时间重新恢复元气,再次发展繁荣。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日本,却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发展,甚至在60年代成为世界一大经济体,这一发展奇迹让世界惊讶。日本何以迅速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一极,这个问题不只困扰着我,也困扰着所有经历二次大战后的国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约翰.W.道尔在漫长地探索下终于给出了我们答案。 他的《拥抱战败》近乎完美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占领下的日本,以细腻而严谨的文字予以我们深刻解答。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在广播中宣布日本投降,战争终于结束。战后的日本处于一种支离破碎的状态。日本遭到了难以精确计算的创伤,截至投降时军队死亡人数大约是174万,更不用说遭遇原子弹爆炸的广岛和长崎的平民百姓。包括广岛和长崎在内的66个主要城市被眼中炸毁,30%的人无家可归。另外物质条件的缺乏,饥饿广泛持续。饭馆的剩菜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来源,公务人员因为找两事果腹而造成缺勤率达到15%,稍有钱的人都奔往黑市即使有背于法律。孩子们的游戏也从不久前的执行任务的战争游戏变为“黑市游戏”、“潘潘游戏”和“民主游戏”,1949年后孩子们开始玩“流浪者”游戏,假装无家可归的游民。从孩子们的游戏中就可以看到战后初期的日本深陷危机。就连“忍所不能忍”的天皇箴言也无法医治整个虚脱的日本社会。绝望、愤世嫉俗和投机主义,在这样的氛围中蔓延。这样一贫如洗、百废待兴的日本究竟是如何在短时间内高速发展起来的?

  熟悉战后历史的人都知道,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受到美国的管理。以麦克阿瑟为首的美国政府在接手日本后就开始制定各个方案,将美国的民主体制输入到日本,希望通过消除将日本引向战争的军国主义,将日本变成一个和平、民主、遵纪守法的国家。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推动了其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发展,也为日后日本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美国的帮助绝不就是就是日本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日本人对痛苦的领悟、对强权的顺从的才是这一切的根源。“‘自上而下的革命’的遗产,使得认同权力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态度,强化了与政治的、社会的权力相关的集体宿命论,以及一种普通人的确无法左右事态发展的意识。尽管不断地谈论民主,征服者却致力于控制舆论。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他们让人明白了沉默地顺应大势才是真正的政治智慧。”我们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使有外部力量的帮助,如果被帮助方拒绝帮助,拒绝进步,也无法成功。若不是日本顺从接受了美国的统治,日本又何以能完成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起一套民主的体制架构?在面对强大的不可战胜者时,日本人选择了完全的顺从配合,以顺从的心态拥抱了强大美国带来的先进文化、制度,一如一百多年前的明治维新一样,超越过往,走向强大。这样的全身心顺从固然值得商榷,但是毫无疑问,它为日本带来新的生机。

  “恢复力、创造力和一种只有在亲历一个旧世界的毁灭和憧憬现世界的诞生的人们身上出现的理想主义精神,也得到了奇迹般的张扬”战后初期的日本社会虽然处于被虚脱和绝望包围之中,但其还是超越了绝望,接受和拥抱战败的事实,一步一步地重建生活,一步一步走向强大。正如作者所说:“当我们从战败者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将会学到更多:不仅是悲惨、迷茫、悲观和怨恨,还有希望、韧性、远见与梦想。”

  只有拥抱战败,才能拥抱未来。

  《拥抱战败》读后感(四):日本“建国”史

  最近迷上了二战之后的历史 看了不少书 这本也是其中之一

  1945是个零年 新的开始 旧日本国覆灭了 新日本国重新建立

  全篇分为以下几部分 胜利者与失败者 超越绝望 革命 民主 罪行 重建

  说一下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点

  新日本在我的一贯认识中是个非常美国化的国家 无论音乐 文学 现代化建筑 都格外美化 那么根源何在 根源应该还是二战后美国代管日本 试想假如是苏联代管 这片繁荣可能不复存在了

  日本有过三个重要的革命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战后重建,战后重建是惟一一个不是由本国主导的革命,但是却彻底改变了这个国家

  归国者

  二战后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有这个问题 如何看待归国士兵 日本人民对于这些军国主义者 抱有深深的鄙视 尽管大多数军人只是执行命令 但是他们回来后 家庭被拆散了 自己也被社会抛弃了 人民需要一个替罪羊 他们不愿回想这段历史 这让我想起了黑泽明的电影 《野良犬》

  黑市 腐败

  二战后日本政府并没有把大部分财力用于救灾 政府中腐败现象依然很严重 大量救灾资金被侵吞 甚至政府官员也参与黑市中 高价抛售救灾物资 人民生活雪上加霜 黑市作为战后应运而生的一个新领域 赚取暴利

  天皇

  天皇 日本的最高象征 神一般的存在 战败后部分人民开始对他表现出了不信任 甚至很多人希望他下台 在这个过程中 美国为了避免混乱尽全力保住他的位置 同时伪造证词在审判中把天皇塑造成一个被军国主义者蒙蔽的和平主义者 而大部分被审判的战犯为了日本的未来 也愿意配合 同时天皇开始全国巡游 脱帽向人民打招呼 让人民对于他增加些人性化的认识 天皇变人皇 在巡游中他去的都是修缮的最好的地方 这很像古代中国皇帝出游

  女人

  为了生存日本女人很多选择了去当妓女,伺候美国兵,美国大兵也可以给日本女性带来很多时尚用品,满足了女人的爱美之心。为了减少袭击和强奸 日本政府也募集女孩去慰安场所充当美国兵的玩物 书上有个例子 女人说 归国士兵说自己无所依靠 但战后最无助的其实是他们女人 。战争最后受伤害最大的是女人 丈夫参军 家里需要自己供养 国家战败后连生路都没有 如果不卖身可能会饿死在街头 而等了这么多年的丈夫也未必能回来

  共产主义

  原来对这段历史不了解 原来日本共产主义也有如此壮大的一天 像当时清政府快倒台时一样 颓败的国家容易滋生各种党派 在美国的管治下 日本共党还能如此壮大 红旗的海洋 实属不易

  性开放

  日本旧女性和中国旧女性一样 整个人生服从于三代男性家长 不能有自己的欲望 美国的管制带来了日本性 文化开放 甚至出了很多杂志讲述性爱的技巧

  畅销书

  日本战后出了一些畅销书 比如天皇玉音后在火车上构思出的《日米会话手账》 对新兴的个人痛苦和安慰的向往促成了夏目漱石热 《流星般的爱情》(作者尾崎在狱中写给妻子和女儿的真挚的信 日本人从追寻对天皇的爱变为追寻私人感情 共产主义的作品) 《长崎的钟》《遗孤人间》(科学家因为长崎的核辐射而生命垂危,对核毁灭和未来救赎的反省 基督徒)

  儿童游戏

  对于日本的现实现状 儿童编了很多游戏 模仿黑市交易 模仿左翼示威活动 假扮妓女拉客 着一个一个游戏确实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悲哀

  美国管制

  如果不是美国管制 那么日本很难涅槃重生 一段时期甚至不允许日本挂国旗和哀悼死者 很多人只能偷偷悼念死去的亲人,美国人在日本有特权,又专门的商店,偶尔也有袭击人民。但是总的来说 是利大于弊的 美国保住了天皇,避免日本陷入混乱,把民主的思想带到日本,虽然带有基督徒救救赎的意思,但救济了不少灾民 。美国人慷慨大度,带来医学用品和图书馆,给日本人带来好处

  东京审判

  一场展示性的审判。首先,东京审判的犯人大都不是刽子手,而是那些发号施令的领导者,书上说有个杀了很多人,以屠杀和人体实验为乐的军官逍遥法外很多年,这次审判带有强烈的政治意义。其二,从司法层面法官检察官比起欧洲的纽伦堡都不专业。A级战犯根本上是复仇行为,无休止的拖庭,甚至拖到了冷战的开始,检查官阵营都变了。而主要战犯们甘愿做天皇挡箭牌,把罪责全部揽在自己身上。有句话很对:亚洲近代战争是不同殖民宗主国瓜分版图,并非在自由独立国家间。

  白人眼中的日本和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将军在日本获得了空前的威望,他和天皇的一次合影一高一矮一壮一瘦更是为自己赢得了空前的魅力,他设计了教育网络,带来了民主,带来了先进产品。战争结束前《了解你的敌人日本》日本被成为背信弃义、残暴、盲从的猿人。《我们在日本的任务》对美国正义使命阐述,美国人带着白人至上,西方文化比东洋高级,这种想法。将军眼里日本是12岁的小孩,轻蔑看待日本 ,日本国民了解后也收起了对他的崇拜。但是将军也说过“日本人民自从战争以来经历了现代历史最伟大的变革

  反军国主义

  真的经历了战争之痛,国家人民才会放弃对军国主义和军队的坚持,只有日本在法律上对于战争与和平基本问题产生了承诺。

  《拥抱战败》读后感(五):希望不要成为贸易战的结局——《拥抱战败》读后感

  这是一本很厚的书,六七十万字的篇幅,详细描写了日本二战后被美国占领、改造的历史,文章描述很细节,但我欠缺耐心,读到最后跳过了一些篇章不过既然读完了,总得写点什么,仅凭记忆。

  一、虚脱

  作者用“虚脱”这两个字来描写日本人战后的状态,我觉得非常贴切。

  日本民族,从小被灌输是天照大神的子民,在二战时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盛行,“亿人一心”的思想可以说深入骨髓,每个人都以为国战死而荣。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日本武士切腹自杀的现象,其实这是教育的结果。

  1945年8月15号,天皇玉音播放,宣告日本战败的结果,打击了每个人,大街小巷,无论手头在进行什么事,全部虔诚地停下来听天皇的发言。首先这在之前是无法想象的,天皇在他们来看是耶稣、佛陀一般的存在。但是当他们听完之后,有的人惊讶、有的人泣不成声、有的人直接晕倒、有的人切腹自杀。

  在日本民族看来,我们是天照大神的子民,怎么可能输?我们要拯救愚蠢的人类,共创“大东亚共荣圈”,我们在做正义的事,神的指令怎么可能错?

  崩溃了,虚脱了。既是身体上的虚脱,也是精神上的虚脱。

  在天皇玉音播放战败消息之前,日本拒不投降,神风特攻这种自杀式的攻击“颇负盛名”,直到美国往广岛、长崎投了两颗原子弹才不得已投降。在这之前,日本民族亿人一心,所有人为了战争的胜利,受苦受难、任劳任怨,极大消耗了身体,当听到战败的消息后,终于虚脱了。

  没有人能想到在这样的虚脱之后,神风特攻队在得知战败,竟然开飞机去抢军用物资。

  精神上的虚脱更折磨人,一切为了神的旨意接受的磨难都是为了将来的光明,但当发现战败的时候,以前经历的一切算什么?以前付出的一切算什么?以前的信仰都是错的?这是精神上的虚脱。

  二、拥抱占领者

  基于虚脱的状态,当美国派麦克阿瑟接管日本时,发现日本人几乎是以欢迎的姿态接待他们,这个令他们意外,也令我意外。除非经历了这样的虚脱,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欢迎占领者吧?

  三、通货膨胀

  在二战之后,1945到1950年间,因为生产停滞、经济策略摇摆导致了很长时间的通货膨胀。饿殍遍地,尸体陈街,尽管有美国的经济支援,每个人仍然只能喝稀粥度日。

  底层老百姓艰难度日,然而官僚阶级通过变卖战时军用物资、工厂、设备等,吃的盆满钵满。于是黑市盛行,进一步压榨了底层人民。

  四、家长式的占领

  在美国占领管理日本时,表面上与日本议会共同管理国家,实际上则一规则切由美国制定。

  实际上日本几乎把麦克阿瑟当成了新的神来对待,甚至高于天皇,他们对麦克阿瑟充满感激。知道麦克阿瑟占领结束回国之后的一番发言才改变,这系统了整个日本民族的心。他说:对日本的管理不同于德国,日本民族相当于一个12岁的小孩。

  其实美国方对占领的态度一直是家长教育小孩式的方式,完全不同于日本人感受的拯救者、解放者等。

  五、阉割的自由民主

  美国在重新制定日本宪法时,打算把自己那一套自由民主带到美国,实际上却是阉割得不成人样。

  美国规定了出版自由、言论自由等等,实则高度控制各种出版社,所有出版刊物都需经过美国秘密检查,要么不能出版要么阉割后出版。不允许谈论美国的占领、不允许谈论共产党、不允许谈论军国主义等等。

  那个时期的作家也是苦不堪言,但我想说,越是贫瘠的土壤越能长出美丽的花。因为黑泽明的《七武士》就是在那个时期拍摄的!

  六、自己打自己的脸——禁止日本拥有军队

  为了防止再次发生世界大战,美国在制定新的日本宪法的时候,最重要的一条便是禁止日本拥有自卫队、国家军队等。

  然而,仅仅过了几年,到1950年,冷战雏形初现。美国为了将日本作为朝鲜战争的跳板,在日本建立了军队。

  七、日本的经济复苏——归功于朝鲜战争?

  实际上,美国在占领日本初期,明确表示:美国只是来教育日本,对日本的经济复苏不负有责任。于是乎,在1945到1950年间通胀及其严重,也没有制定什么有效的经济策略,直到1950年鸦片战争爆发。

  美国大量向日本才够军用物资,日本重工业开始发展起来。据统计,美国在1950年向日本采购达23亿美元,要知道,当时的日本年GDP仅有100亿美元左右。

  基于朝鲜战争,日本经济开始复苏,将大量战时工厂改造成民用企业:汽车、相机等等。也因为不允许日本建立国防,日本只能全心发展经济以建立国民信心。

  八、保住天皇,保住官僚资本主义

  美国为了管理的方便,从一开始便明确了使用天皇作为傀儡来管理日本的基本方案。

  这其实上也很扭曲的,他们不得不把天皇描述成受佞臣谗言祸害才发动战争,从而为天皇逃避了战争责任。裕仁天皇真的命好,他在1989年去世,而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也恰好在1989年,他把一切留给了他儿子。

  扭曲,如果一个人被唆使下拿刀杀了另外一个人,难道就能免于罪罚?如果宣战的裕仁天皇都不用对二战负责,还有谁?

  九、忏悔

  日本民族在得知战败之前一直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但战败击溃了一切、

  战时信誓旦旦的冲锋上阵并以此为荣,何以战败之后变成了耻辱?

  残疾的士兵回国却受到白眼,这些士兵做错了什么?

  战时被封锁的信息开始曝光,国民开始了解到南京大屠杀,了解到马尼拉大屠杀,我们光荣的神的子民竟然是这样的一群人?

  可想而知,日本民族深陷于痛苦之中。

  但他们毕竟想出法子来安抚自己,有人便认为这是全世界的思想错误,他们要忏悔,而是是引领全世界忏悔。

  -----------------------------------------摘抄-----------------------------------------------------

  日本“损失了总体财富的1/3,以及全部潜在收入的1/3到1/2”。农村的生活水平降到了大体相当于战前水平的65%,城镇生活水平则降到了35%。

  包括广岛和长崎以内的66个主要城市被严重炸毁,破坏了这些城市总计40%的地区,至少大约30%的人口无家可归。在最大的都市东京,65%的住宅被摧毁。

  尽管有怜惜弱兵者的温和的佛教传统,尽管有儒教关于社会上下尊卑之间相互义务的说教,尽管有所谓天皇治下的日本人是“一家”的大日本帝国的老生常谈,对于那些没有归属于“适当的”社会集团的人来说,日本是一个冷酷的、不友善的所在。这里没有对陌生人尽义务的传统,没有不求回报的博爱,没有对遭受不幸的人的宽容,哪怕是发自真心的同情(与暂时的感伤相对而言)。

  《新教育方针》指出,明治时期一来的近代化,注重西方文明的物质方面,但是忽略了其背后的基本精神。日本人“学会了如何使用火车、轮船和电器,却没有充分发展制造出这些器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战争和战败的发生,是由于日本人没有对“人性、人格和个性”的适当尊重,未能培养出理性的批判精神,导致军国主义和极端民主主义抬头。而“在此意义上,战争责任必须由全体日本人承担,必须为他们的罪行向世界深刻道歉。”

  平等是民主主义的核心概念,但却不应与“同一性”相混淆。平等意味着机会均等。

  然而,即便没有同盟国的说法,如果我们看看人类的历史,成为民主主义的国家、民主主义的国民,也是人们真正应该走的道路。

  如果说,战败的破灭,后果之一是导致了精疲力竭的虚脱状态,那么另一后果则是对“和平”与“民主”的衷心希求,而第三个结果则是对由启蒙先锋领导的自下而上的革命的期待。

  宣告国民主权的新宪法草案刚刚发布:第一次承认男女平等普选权的总选举刚刚实施;在产业领域工人们公然挑战传统的劳资关系;女性作为一支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学生们则要求扩大自治;人们第一次自由地公开谈论、传播关于天皇的玩笑。而左翼的领导者们却选择了在此时机,谦恭地向天皇请愿,恭请他解决粮食危机,批判腐败官僚,并对民主革命事业进行指导。世界民主革命运动史上,鲜有如此滑稽荒唐的一幕。

  天皇的这种魔法般的变身,在政治和思想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义被肆意抛弃。有关战争责任问题的严肃追求被引入歧途:既然国家政治和精神的最高领袖对最近的事态发展都不负责任,那么何以指望他的普通臣民能够自我反省。

  对于他的臣民们而言,1989年裕仁天皇驾崩,的确是一个时代结束的信号:昭和时代结束了,旧符得换成新桃了。然而,使这一年真正成为一个大时代的终结的,是其他一些重要事件的汇合。柏林墙倒掉了,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结束。日本的经济泡沫破裂了。一切变得昭然若揭:当日本一心一意地追求在经济和技术上“赶超”西方的时候,忽略了制定新的规划所需要的远见和弹性。曾经产出日本这一超级大国的体制,正在坍塌。天皇裕仁以其一贯典型的好运气,避开了这一切。他去世得正是时候。

  1955年,日本经济企划厅如释重负地宣布“战后时期结束”,其为时过早的宣告,是建立在全部的生产指标终于恢复到战前水平的事实基础上。1960年,当日本政府镇压了激进的劳工主义者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后,池田勇人首相开创了他颇为自负的“所得倍增”计划,使得这一年被指定为另一个进入新时期的标志。1979年,亦复如此,当时“日本第一”的狂潮正在袭来。当所有这一切平息之后,1989年仍然会成为“漫长的战后时代”真正终结的年份,这一时代从天皇的声音第一次被他的臣民们听到开始。它历时44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拥抱战败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