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为蓝调》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生为蓝调》经典影评10篇

2022-04-20 03:01: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为蓝调》经典影评10篇

  《生为蓝调》是一部由罗伯特·布德里奥执导,伊桑·霍克 / 卡门·艾乔戈 / 考乐姆·吉斯·雷尼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音乐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为蓝调》影评(一):Back to black

  虚实交错、黑白和彩色交错、时间线交错的前半部分教人目眩。这种交错的状态最终呈现出那个复杂和强烈反差的结局——你不知该为他高兴还是难过。台上一分钟,台下一针筒。用一瞬间的决定抹去走了那么远的每一步足迹,打回原形。这种破坏力也是戏剧性的张力。就当你以为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禁毒教育片,它告诉你别逗了。和魔鬼做过交易的灵魂,天使也救不了。

  霍克叔叔帅惨,一流的口活和手活。但演活Chetty还是离不开化妆和造型师的牛逼。打光也是一绝,盒饭当有大鸡腿。今年观影目前为止最佳视听享受。

  某种程度上来说(被人揍,颠沛流离,最后的无力感和坦然拥抱fucked-up)会让你想起醉乡民谣。不过拍摄风格截然不同,一个满天风雪满天愁阴郁到底,一个则平衡得多。

  用另一种方式概括故事的话,它以Chet Baker想从Miles Davis手中接过火炬失败开场,以Miles的鼓掌告终。明天Miles的传记片也要上了,意味着两代小喇叭之王在银幕上再次竞技,千载难逢。至少看海报《Miles Ahead》让人很有想看的欲望,名字起得也有深意。值得做一次"比较阅读"。

  最后,真的好喜欢那辆大猫。

  ————————

  在ifc center看这部片的时候看到了《sex and broadcasting》的trailer。现实版、美国版、无性版的(giving the fact that it 's partially named for sexual innuendo,I feel like “Oh damn,this is the trickiest part".)《海盗电台》。我觉得值得期待一下。

  《生为蓝调》影评(二):只写回忆

  念初中时第一次听爵士,就是Chet 的My funny valentine, 被慵懒的声线和小号吸引。

  那时候网络还不发达,要找爵士的曲子不容易,Chet的曲子一首首的扒拉,曾经还拿Summertime 做铃声。

  后来在传记里看到他终归失意,漏风的门牙吹小号。那年去世,我出生。

  想到大学的第一次唱歌比赛,我唱了那首My funny valentine, 我唱的云里雾里,大家也听的云里雾里。

  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回忆。

  :到现在爵士还没算入门,听到Armstrong或Nat King Cole还会傻笑。

  买的巴哈的小号,会定期拿出来上油,可到现在,号嘴都没吹响过。

  《生为蓝调》影评(三):傻孩子的吸引力

  在电影开始之前,我问旁边的大姐喜欢Ethan Hawke吗,她说还行吧,她问我你喜欢吗,我说我也还行吧,就是那种算不上喜欢,但是觉得见到真人也不错的。但是电影看完觉得Ethan Hawke真是炸裂了。 Chet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就像电影里最开始的,Jane说,剧本写的有问题,I don't get it. Why don't they leave you. 我最开始也不知道,我问过他为什么像他这种人会有女朋友,他笑笑说他也不知道,他说跟他在一起的女孩肯定都got problems of their own。我说我不会跟你在一起的,我这个人很精明很爱算计的。他说you can't be that calculated, but you can do better than me. 过马路的时候他试着拉我的手,我看着他说,你刚才是在试着拉我的手吗?他把手缩回去,说,是,但是我失败了。 我觉得我喜欢的人就是这种,笨拙的有本钱的但是却又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一团乱麻的人吧。他们想要的东西特别简单,做法又特别单纯,单纯到痴傻的地步,但是却又让你想要心甘情愿地原谅他,保护他。Chet只想吹小号而已,重新变成addict,失去所有的生活也没办法。我并不觉得最后他重新变成addict是一件坏事。他们就像傻孩子一样,明知道火会把手烧伤,还是义无反顾地把手伸进火里,去捡自己心爱的玩具。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很美,美得让我大半夜又哭了起来。 最后附上一张Ethan Hawke

  《生为蓝调》影评(四):风拂蓝烟

  Chet Baker 的人生顺意多数发生在23岁以前,当然他一直是个天才少年,一个俄克拉荷马乡村乐吉他手的孩子。自学小号,基本不识谱不识和弦,就凭耳听学会了第一支曲子,这发生在12岁,大概用了两周的时间。

  他不刻苦,天才只顺应自己的节奏的嘛,所以很容易会路线曲折,率性野生不羁。他自觉掌控着这必要的界限,因为同行的他们跟不上他,还在吃力的摆脱音符的衔接生涩期,他已经吃透消化反刍过,再给出他觉得的恰好。极其厌恶圆熟得来的雷同性完美,所以拒绝重复练习。他跟那些套路来的乐手完全不同,那时只凭记忆来演奏自己的曲子。一个美少年,从容的拎着小号一路斩获着各种掌声和认同。母亲,因为充满了对他父亲的长期失望,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唯一的儿子,让他有了完美无忧的童年。那是他的黄金时代,不论做什么都轻而易举成功的闪闪发光。

  在23岁生日这天,他因吸毒第一次被抓包。后来他被捕丑闻成了家常便饭,开始有国家拒绝他入境。他的门齿,有说因强制戒毒,有说是因为毒资问题,被毒贩全部敲落。这对一个小号手来说,漏风撒气没法用家伙,还能怎么更致命?!

  本片截取的是他黄金期翻页,至去往欧洲发展的人生低谷时段,他开始经历爵士乐的衰落期了,“迪伦都去玩电音了。” 那自我的衰落期是这样,吸毒让他的演出水准严重不稳定,让工作机会拒绝他了好多次,相熟的“”鸟岛“(成立于1949年,百老汇剧院区52号的著名Jazz俱乐部)老友们以及迈尔斯戴维斯都开始不信任他,待到那些好时光真的成为回望式存在了,他仍然不确信,自己被Charlie Parker挑中加入他的乐队,听完他的演奏,Charlie Parker直接挥手让其他参赛乐手走吧,拒绝听后续的比赛。他还是那“西海岸的白猫”,那还是不久以前的事啊。

  他带着女友回到俄克拉荷马,他的出生地。母亲热烈欢迎的同时,扭头制造尴尬癌的评价说他女友长的真像Chet Baker前妻,而她是个婊子~~衰弱疲惫的父亲告诉他,加油站在招人,是该把小号挂起来了。他试图跟父亲讲和,把自己的胶片送给父亲说里面有个曲子是按照你教的吹的,父亲说,那你干嘛要像个女人式的唱歌呢,然后指责他为姓氏蒙羞。

  这是一个章节里太长的空拍和变调。所有人间的爱,给付都有条件与期限,因你也同时背负了对方的期待期啊。相互要如何面临大量的时间消磨空耗。背运期,由亲友来扔的石头格外够分量。他不得不慢慢吞咽,面无表情的离开,在人群里的消耗无谓,或者这是种唯一能做的及时止损。

  他开始练习用假牙吹奏,也戒除了海洛因,改用低阶的美沙酮(虽也有瘾,但不会磕嗨),但是这种做法,让他陷入新一轮情绪无常低落,演奏水准也低幼,再不见当年的天份锐气意气风发。这就是海洛因的迷局吧,非常魔鬼契约。让你嗨到一个尽头好了,也迟早要把这多余的给付加高利讨回来。

  可以直接去到片尾了 ,通过考核,就会有个去欧洲发展的机会,他独自坐在鸟岛的后台面临一个抉择, 是冒险就用这种诚实的低幼去打动迈尔斯戴维斯一伙,此时这些人就是他的人生陪审团。还是用海洛因回到过去的那个闪光的自己。

  他长的像詹姆士迪恩,一直浪子型,二十秒半小时就能吊到女人。可作为个溺水者,他爱了很多次。他说:"你并不知道什么是爱,在弄懂忧郁的意义之前,在爱上一个必须失去的爱人之前。“他在片尾选择了海洛因,必须得要回自己原本的生活。他眼看妻子走掉,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宿命。

  片外

  Chet Baker的独特,是在他出气呼气自由断句的方式,始终是即兴随意又静气不波。他自己成为了一种透明介质,音符自带光线通过了他,浮扬着不一样的明暗色阶变化。曲风里坚持着一种诚实与坦白,他就站在原地,决定毫不挣扎,让一切来袭好了,能滤过的那些清泠反光,碎片,距离感,高冷又诗意,绝不过度驾驭与阐释,就单纯中立,不动声色自由如风中呼吸,轻盈落体。业内甚至会觉得这处理的太平了,又说然而不知为什么,那又很不错。。。或者这就是Cool Jazz的度,小号这样霸气的音色,查特贝克的平,不知所起,不给控力,就适度的刚刚恰好。

  村上春树说:“Chet Baker的音乐里,有一种决不含糊的青春气息。””有一种令人胸颤的痛楚。‘’

  毫无疑问,这是在与海洛因共生的他,在柔和烟雾中依稀所辩的。个人生活轨迹,与毒品迷幻色彩并行,之间的斑驳色差,流动的冷僻冰蓝。面容的迅速衰老还给魔鬼,他则选择在少年期的自己定格不走了。

  1988年,在Chet Baker荷兰演出前夕,酒店的三楼摔下了一个吸毒者,后脑勺着地。后来人们通过小号确认是他。三周前,他们才给他实录完一个传记片《让我们一起迷失》,你看,已经有了一份遗言。

  《生为蓝调》影评(五):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 毁于疯狂

  “我看见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

  这是艾伦金斯伯格长诗-《嚎叫》里的第一句,用在这里可能再合适不过,不知chet baker算不算得上Beat generation,至少可以说有些许相似之处。

  对于我个人而言,Chet Baker 的音乐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惑之感,但又不同于某些谄媚油腻的流行爵士,所谓Cool jazz,可能就得名于这一丝冷峻吧。chet baker的音乐为我打开了爵士世界的大门,可以算是我的爵士启蒙。

  其实我对于chet baker的生平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有毒瘾,未得善终。这种结果在乐圈并不鲜见。又因为中国喜欢爵士乐的人本就是少之又少,网上关于他的故事并不多。当我得知有这么一部传记电影的时候,我是抱着极大的好奇之心去观看的。

  本片从监狱一幕拍起,就奠定了一种基调,令我也有些许讶异,不知chet baker这位知名的爵士乐手也曾经历过如此惨淡的人生,而后的情节更使我唏嘘。对于艺术家,如若毫不吝惜的说,chet baker可以称为天才,我对这样的人心中是有敬畏的,但同时也不免有叹惋,他的故事不禁令我思考一个问题,如同浮士德里所写,用灵魂与魔鬼做交易,是否是个好买卖呢?毒品对chet baker的音乐从客观上说,是否起到过促进的作用呢?有人说艺术家有自毁的倾向,可以说chet baker的人生就是一种自毁的艺术吧。上帝说,不要评判别人,这部电影将chet baker极富戏剧性的人生缓缓展开,看似轻描淡写,但又时时将我拽入人生的思考,我眼前闪过无数的人物,吉米亨德克斯,梵高,科特柯本,等等。

  Chet的痛苦看似来自于生活的沉重,其实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也许才是他所面临的痛苦的根源,在他失去小号表演能力的那段日子,也是他最晦暗的人生,他的灵魂轻如薄纸。一个人降生于世可能真的是带有使命的,而对于chet baker而言,或许就如同他的歌,也就是这部电影的名字一般。

  orn to be blue.

  《生为蓝调》影评(六):爵士乐手的毒瘾

  亚奇·谢普(Archie Shepp)说过:“爵士只有一种,他来自压迫和毒瘾……”

  一只蜘蛛从小号喇叭里爬出来,蜘蛛如同音乐的肉身幻觉一般指引着由伊桑·霍克饰演的天才一代爵士乐手Chet Baker,开启了这部Chet Baker的音乐传记片。这并不是Chet Baker的第一部传记片。

  如果真的想要了解这位俊朗迷人又撒谎、吸毒成性的cool jazz乐手的生活,1988年Bruce Weber的纪录片《让我们一起迷失》可能会提供更多近在眼前的档案影像。《生为蓝调》作为一部剧情传记片,将叙事聚焦在Chet Baker70年代重回乐坛的这段经历上,这也是这位著名爵士乐手经历颇多坎坷的艰难时期。影片虚实交错,徘徊于现实中的小号手与在好莱坞电影中自我消费的爵士明星Chet Baker之间,同时亦从彩色的现在时不断闪回至黑白的过去时,通过这种对照剪辑来理清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浅层文本来看,影片讲述的是Chet Baker重回乐坛之后事业与情感的纠葛与发展,其实影片真正讨论的是爵士乐手与毒品之间的辩证暧昧关系,这是该片的叙事核心,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有趣切入点。同时,白人爵士乐手在爵士史中的特殊位置,也让影片的男主角和影片本身增加了一重可从美国流行音乐文化方面探讨的维度。当然,伊桑·霍克的精湛演技是一大看点,伊桑·霍克良好的音乐素养从他执导的关于西默·伯恩斯坦的纪录片《西默简介》中即可一窥。

  爵士曾一度被暗指为“现代人的纵情狂欢”和没有灵魂的节奏。传统主义者对爵士的看法是,爵士是一种源自黑人影响的狂野冲动,而爵士乐手(后来的摇滚乐手)被塑造成不法之徒的时候,药物的联结是关键。

  因此,爵士乐手与毒品之间的关系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尤其是两者之间无法回避的依存关系,如同影片的结尾,Chet Baker再次回到Birdland舞台最终还是会扎的那一针一样,其中的原因是那么简单,也那么让人唏嘘。他选择了毒品,也因此选择了自我毁灭的方式,除此之外,作为爵士乐手的他也没得可选。回顾整个西方流行音乐史,几乎就是一连串因毒品中毒死亡的长长名单,现实地说,基本不存在某一个音乐家不吸毒的时期,尽管AIDS之后在逐渐成为西方媒体的新关注点,但毒品问题始终与音乐界甚至整个娱乐业难舍难分,音乐界正是在一个普遍吸毒的社会中进行。而爵士史上最优秀的乐手们,大多都是药物成瘾者,对于他们而言,上瘾的过程绝不仅是生理感觉的满足。海洛因为冷酷冷漠的“时髦”爵士乐手们提供了象征性、功能性,以及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即“海洛因经验”。可以说,乐手们更多依赖的是整体性经验而非毒品本身,所以不管从海洛因过渡到安非他命还是LSD,吸食毒品的整体性经验在音乐界完全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

  除了毒品之外,另一个与爵士乐手这一身份符号捆绑在一起的就是黑人文化,它与毒品之间的关系就更不用说,19世纪像“黑人可卡因狂”这样的谣言传说并不少见,媒体、警察和政治家成功创造了这个让公众恐惧的恶魔形象,认为黑人使用可卡因时会回到野蛮的状态,变得无法阻挡。而可卡因与黑人群体新声音的结合则创造了蓝调(“恶魔的音乐”)和爵士,黑人、丛林音乐和毒品也因此被称为邪恶的三位一体。爵士作为黑人文化城市之音的形象出现,基本上是黑人表达日常体验的抗议音乐。之后的海洛因也是一样,公众对海洛因和服用海洛因者的坏印象,让它成为前往边缘社会的最佳工具,同时也确立了黑人乐手无法动摇的地位。

  如果海洛因对黑人乐手而言象征从白人世界中逃离,那么,对于白人乐手而言则象征奔向黑人世界的怀抱。对于像Chet Baker这样的白人乐手而言,与黑人世界的关系是他事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敏感棘手地带。要进入封闭的爵士世界,白人乐手必须超越天生不是黑人这项铁定存在、也无法改变的不利条件。爵士是黑人社会的音乐。白人青年成为爵士乐手,比起黑人青年成为爵士乐手,象征着更严重的行为偏差。有理想的白人乐手常发现自己处于令人担忧的真空地带,自己逃离的世界排斥他们,想得到认可的世界却很少真正接受他们。这解释了影片的结尾,来自最优秀的黑人乐手们的掌声对Chet Baker究竟意味着什么。

  片中的Chet Baker说自己并不想要什么事业,他想要的仅仅是演奏乐器。很多伟大的乐手都有过类似的表达,但是,毒品在他们各自的生活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格里·穆里根(Gerry Mulligan)说:“毒品可以提供一个梦幻世界。日复一日的生活是无趣的,其实你只想吹乐器,却不得不讨生活。环境不好的时候,毒品似乎有所帮助。”爵士史上最重要的鼓手亚特·布莱基(Art Blakey)认为“使用海洛因不会演奏得更好,但会听得更清楚”。一位医生曾对一位酗酒的乐手说过:“我能治愈你的酗酒,但我可能也会‘治愈’你的才华。”对成瘾者Chet Baker来说,他可能很清楚这一点,这也解释了他所有的选择。

  《生为蓝调》影评(七):indigo blue

  还没开始打字,就有点想哭,太容易对ethan hawke的角色产生带入感了。

  Ethan hawke在我眼中就是jesse, 我记不住他的其他作品,甚至training day我也不记得,但是jesse在火车上与celine搭讪的对白,我依然能倒背如流。

  我一直觉得我和jesse很像,帅气,敏感,偶尔冲动,对待命运更多的是无力感,当然,此类错觉我还发生在过brad pitt, 姜文等角色的身上。

  Chet baker这个角色让ethan hawke演非常合适,看之前知道ethan hawke会吹小号,不知道他歌声也不错,心中曾经一度觉得matt damon在talented mr.ripley里面那首my funny valentine已经是演员中唱的最好的了,没想到ethan hawke唱得这么好

  喜欢他很淡定的对待丈人说的那段话,如果你要和我讨论女人,音乐的话,我只想说fuck yourself。喜欢这种让人无法反驳的自信的底气,很多时候当有人和我说,自己是陈绮贞的歌迷,最爱旅行的意义,或者,自己是杜琪峰的影迷,却只看过枪火的时候,我最想回答的话。但是我选择的都是默默走开。

  charlie parker, miles davis, chet baker, 这些大师中,chet baker似乎是自毁的最厉害的,一直对miles davis不感冒,不过born to be blue里面有把他塑造的太反面,其实应该给到他神乎其技的技巧一点镜头。

  小号作为独奏乐器,是孤独的,片中的故乡阴冷的冬天和小号的气质极其符合,ethan在雪的背景中反复练习小号的镜头,一帧一帧都能拿来做wall paper。

  Jesse爱celine有多少?我不觉得有那么多,只是jesse在命运面前,都是无力的被推着走罢了,本能大于了选择,尤其是在巴黎街头的聊天,其实jesse一直在避开那些话题,那么的真实,男人,大都是jesse罢了

  《生为蓝调》影评(八):年少成名的人往往之后都不太顺利

  伊桑霍克已经年老色衰了

  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chet baker也漂亮不到哪儿去。

  好莱坞的调调,其实早已经脱离了那种阿三式的唱唱跳跳、大团圆结局的模式。这些年和音乐有关的电影,音乐在其中已经不是一个主题,而是成了一种线索、一种背景,电影主要的目的是言志在先,仿佛音乐这种最摸不清搞不透的东西你弄明白了之后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无往不利一样。

  但,就音乐来讲,所谓的努力,永远都拍在天份之后,而美国电影中努力即可征服音乐的这个倾向很有可能是崇尚精英主义制作模板的缘故。不如《爆裂鼓手》里面的这对师生,身上就那么点儿日本人的劲头儿。又比如《醉乡民谣》,整个就是自怨自艾的民谣歌手生活。这样的电影看起来赏心悦目,但最后怎么也体会不到音乐的美。

  幸好《生为蓝调》不是这样。没有那些为了政治正确而美化现实经历的修正,也没有对现实过度的渲染夸张。整片没有大喜也没有大悲或者可以营造出来的那种戏剧冲突,chet baker没落时期的生活搬上了荧幕。相对于自己参与拍摄但又没看过的纪录片,我相信1988年在阿姆斯特丹从楼上跳下来的chet baker一定更喜欢《生为蓝调》作为他自己的传记影片。毕竟成功和奇迹在大荧幕上经常上演,但低潮的日子却不太常见。

  唯一让人不太满意的是my funny valentine的这小段演出,说起这个,我只服马特呆萌在《天才雷普利》中的那场。

  其实大部分时候,生活本身远比电影更抓马。

  完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举起小手给肖恩点个小赞

  也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undeadshawn)和知乎专栏(知乎专栏 undeadshawn)

  每天18点一篇影评,和您一起度过下班交通上的半小时

  《生为蓝调》影评(九):我们为何而生?

  在my funny valentine的音符中,缓缓敲击出每个字,仿佛每个字也带有了一丝慵懒与诗意。

  最近看了两部关于音乐的电影,一部抖森的I saw the light,一部伊桑霍克的born to be blue。

  同为2015年上映的关于音乐诗人的电影,和country的明快比起来,还是更偏爱天生忧郁的jazz。

  伟大的艺术份子最好的伴侣总少不了酒精、女人、落日海滩和让人灵感迸发的heroin。如果不是因为酗酒无度和对毒品的依赖,我想这些伟大的人类应该可以活很久,他们对某一种事物忘我的专注的过程本身就是无比幸福的,忘我所产生的快感足以杀死很多坏细胞,可惜这种忘我又往往需要足以致死的物质的刺激,于是他们早早离开人世,留给世人遗憾的同时也留下了永恒的经典,让人回味悠长。

  对伊桑霍克总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从他年轻时和Julie Delpy演的爱在三部曲,再到这部born to be blue,让人不禁感叹岁月是赐予男人最好的礼物。他所扮演的Chet Baker永远梳着一丝不苟的油头,演奏时充满专注又忧郁的眼光,以及每次演奏完毕由于假牙的缘故而错动嘴唇和一成不变的抹嘴的动作,都诉说着对爵士的痴情和迷恋。Chet拿着心爱的trumpet对着海浪吹,对着悬崖吹,对着天空吹,对着最爱的女人吹,在浴缸里吹、在车顶吹,在小酒馆吹,在聚光灯下吹,从神坛坠落低谷,再从低谷反弹,从爱上一个人,到爱人离开,不变的是对手中trumpet的热爱,这样的人是幸福的,天赋让他们活在自我的世界中,即使偶尔迷失,但从未迷茫。

  而我们常人呢,我们为什么而活,什么让我们忘我?在没有日光照耀的角落里,我们如何自处,如何取悦自己,如何将俗世中积攒的坏细胞杀掉,也许我们都需要找到各自手中的trumpet,它可能是一盘料理,一把吉他,一段文字,一块线条流畅的肌肉,一种母语以外的语言,让精神有所寄托,留下一些印记在这个世界上,不靠酒精也不做瘾君子但也可以体会一次忘我,一次迷醉,不往来一世。

  《生为蓝调》影评(十):I’ve never been in love before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Chet Baker的文章,开了头,却总不得要领。对于从大学起就深深迷恋的这位爵士乐手,我竟是到了美国后,才发现他那忧郁的嗓音背后凄绝的身世。 不过,深陷毒瘾的他,飘飘欲仙之时从阳台栽下摔个倒栽葱这样的死法,虽然说是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但也是有几分悲剧的可笑。

  对Chet的了解更多是其在青年时期的作品-那照片上握着喇叭的英俊小生,黑白布景和身边的美人相伴,真是对爵士乐最为诗情画意的诠释。这些天偶尔听到了他后期的录音,其声音之苍老让我错愕——再看封面,一张布满褶皱的老猴子般的脸直直向你看过来。四十岁的壮年,能把自己折磨至此,该是如何地苦痛哪?但这苍老的声音不知为何,好像比他年轻时令人神魂颠倒的、轻柔而又沉郁的腔调,更加来得迷人。

  再说到“折磨”二字,其实对本人而言,也不尽然。关于Chet的影像资料不多,其本人出演的Let’s get lost纪录片里,看他布满了皱纹的脸却神色淡然的对话,对一生漂泊的不屑感和含糊地搪塞了事,并不让人觉得他怎样可怜。在返美的飞机上,我看了今年期待已久的关于Chet的新片Born to be blue, 好么,这故事的架构使人变态地感到是一曲关于毒品的颂歌,而表演方式也更倾向于舞台剧式的,我恍恍惚惚地搞不清,这是在演Chet,还是在某个少了门牙的激进分子复归演义?

  不过,有几个画面还是令人觉得恰如其分的。在录音棚里的场景,应该就是本人当年录音的还原,看到那个梳着大背头穿着紧身橘色polo衫的Ethan Hawk,有种恍如隔世的错觉。然而没有毒品,就没有展示自我的信心,才华如他,在捧起小号的时候也始终战战兢兢。最后一场,Chet复吸了海洛因后那妖艳夺目的演出,“I’ve never been in love before”,唱出这句词时,手轻轻斜拂过脸,那迷离的眼神使人感到,他也许天生就是毒品的奴隶。正因为对毒品的自罢不能,he’ll never be in love.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