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伪婚男女》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伪婚男女》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20 20: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伪婚男女》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伪婚男女》是一部由周美玲执导,唐振刚 / 周厚安 / 李京恬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伪婚男女》观后感(一):关于《伪婚男女》里的角色分析

  7.1台湾上映的电影,7.2刚好我就要去上学了。放假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这部电影看完。周美玲所导演的电影我也不是第一次看了,我过年时看了她的《刺青》和《漂浪青春》,没有多大感觉可能是因为进圈不深,关于这种类型的电影只是有一个模糊的、笼统一点的概念。其实我觉得《伪婚男女》这部电影,应该是我看过的周导的电影中最有批判性的一部,撇开它的批判程度和批判是否成功不说,我认为里面最鲜明的反同角色,就是那个极力维护和谐社会,经常把社会、国家挂在嘴边的杨朵的老师,当她看到两个女孩抱在一起的时候脱口而出的是“社会的毒瘤”、“罪恶的温床”,说的不好听一点,这个老师被那些所谓的政治术语和知识还有封建传统观念套路了。我不是否认一个人不只想到自己,还想到国家和社会,因为就我所学的政治知识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责任,但就像武柔说的那样“我为什么一定要按照古人说的话去做”、“我为什么一定要先想到国家和社会,才能想到自己”、“难道一定要牺牲个人,这个社会才和谐吗?”,还有那句最有力,也是最直白的控诉“这个社会为什么要那么虚伪?”...... 全片中最鲜明的反抗角色是武柔,她坚持“要自由”、“做自己”,在她看来,就算女人没有婚姻,也可以活得很好。她不喜欢虚伪,不喜欢说谎,因为这样很累,所以她曾试图直接跟妈坦白,但被杨朵阻止了。从开始结束,她都不支持武刚的方案,形婚骗妈妈,让妈妈活在一片美好幻想中。但是有点不足的是,她一直强调的做自己,是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他人感受的,只要她觉得“自己开心就好”,便才是真的好。还有就是她的克制能力,我跟武柔一样,也是个感情用事的人,但往往感情用事的后果,都不会好到哪里去。从她跟妈顶嘴,气的妈心脏病发作这一点可以看出。我觉得武柔这个角色的设置,应该是原作者寄托了无限希望的一个角色,她对这个虚伪的社会的反抗,对所谓“和谐社会”的批判,对自由的追求,对坚持做自己的近乎偏执,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原作者的真实想法。当然武柔这个角色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许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也有一群像武柔那样的人在默默地反抗着。 哥哥武刚却和武柔相反,做事唯唯诺诺,做什么事都会顾及到妈的感受,心里一直牵挂着妈,不想让妈伤心。但正是这样的过于顾及到妈,而让武刚放弃了做真实的自我的想法。就算形婚,就算演戏也好,只要妈开心,才是真的好。直到最后一刻,妈想跟大家说清楚的时候,武刚还是乐意继续演下去,因为她知道妈承受外界压力很大,他不想让妈那么辛苦。一个是过于顾及别人感受的哥哥,一个是过于追求自我的妹妹,两者形成的鲜明对比,是显而易见的。 妈的角色我认为还是比较开明的,因为她深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所以当她得知真相的时候,是无论如何怎么也接受不了的。她去墓地里跟自己早逝的丈夫对话哭声连山下的老爷爷孙子都听到了。关于她为什么会突然转变自己的观念,除了她不再钻牛角尖,想通了之外,小男孩的那句“所以阿姨失去家人”的话是起了关键作用的,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也好,异性恋也好,不管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始终都是自己的孩子,始终都是一家人啊。妈最后的那句“我不想再演下去了”,可以说是她情感的集中表达,也是同志家长内心呼喊。 我认为这部影片成功的原因在于,周导善于找到一个很好的载体,像武柔和武刚这种性格截然相反的,像妈那样开明的,还有杨朵和杨朵的老师等等。用句用烂了的话说,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缩影。而且很自然的,武柔跟武刚的男朋友Sam是同一战线的,杨朵跟武刚是同一阵营的,形婚的也是同一阵营的,但真正的爱人却是在对方阵营的。这点可以体现出爱人之间的互补性格,才让爱情变得更美好,变得更丰富多彩,尽管偶尔会有口角,但这才叫爱情啊~ 整部影片所埋下的暗线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那个小男孩的话使妈开始转变观念,两个女生图书馆拥抱直接刺激杨朵老师的爆发等。但是这部影片还是有点瑕疵。比如杨朵跟武柔很无厘头的就在一起了,让人觉得有点突兀;还有一个就是对于杨朵的角色没有再进一步的深挖掘下去,到了片子后面,杨朵基本上说的话要么是附和别人的,要么是安慰妈的。 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部影片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它不像其他电影那样,只注重角色间发生事情,它通过角色间的一言一行来批判这个社会,揭露这个社会的黑暗。 (第一次写影评,请多多指教~)

  《伪婚男女》观后感(二):反映了台湾与大陆差距

  作为一个大陆人,我必须要说的是:这个电影见证了大陆与台湾的差距。

  根本上来将,现在大陆的保守程度根本就不可能拍出这样的电影还能播出来。前几天出台的政策很好就证明了不是吗?所以那些说黑大陆的,人家根本不是黑好吗,这就是事实,咱们得认啊。

  其次作为一个电影,真的真的我很感动。看得出来每位创作者都在为剧上心。四位主演包括妈妈演技全程在线是真的。好几次我笑完了又眼中带泪。当然剧本因为剪辑问题,小绵羊和大嫂之前的感情过程太快也是很伤。还有之前那个铁T确实令人反感。但是因为李京恬实在是太可爱太帅了所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看多了很多大陆拍的百合片,尴尬癌都要死掉了。这部真的有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是真的有在讨论内地的同志们面临的诸多问题。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

  再次特别感谢这部剧出现在我生命里。

  《伪婚男女》观后感(三):谁都看得见的浮萍

  原来在湾湾人的眼里大陆是这个样子的。

  我几年前十分乐观,觉得全球化,地球村,人们互相了解指日可待,几十年之后大概可以实现无国界。

  如今我已完全绝望,要掩藏自己的颜色,变成灰色隐藏在人群里,对人类曾充满希望,如今跟那些持人类还是灭亡了好的观点的人莫名的一致

  网络这么发达,甚至我的语言一模一样的,然而我们也并没有达到互相了解。

  看完浮进脑海的是《喜宴》,题材差不多效果却大不同。周美玲像是个小学生拿着老师布置命题作文绞尽脑汁生拉硬拽拼凑出这篇文章。满满的自以为是优越感,喷涌而出的嘲笑。天真的人。

  一个本该是社会学的论文,全篇在写政治,你可知道,那些无甚交情的邻里,才不要什么和谐。他们巴不得谁家出个丑闻,好让他们准备了那么久的鸡蛋有处可仍.

  《伪婚男女》观后感(四):太生硬

  看了,觉得其实片花比正片好,这种题材适合更细腻的表达,主演们演技尴尬不说,导演的编辑剪切功力也不太行,很多台词情节设计地好生硬,剧情也只是流于形式表达,沦为光喊口号形式主义,和谐和谐,尤其是横幅,太搞笑,无论在哪里,对同志的歧视,都是隐藏的,对单身主义和丁克的歧视,也是如此,哪有电影演的那么假,那么赤裸裸。而且现在事业单位领导才不关心这种事咧,关心的始终是家人亲戚,同志们要面对交待的始终也是他们。家庭不是战场父母也没有义务为子女选择进行包容,为长辈留点体面,是为子女的孝道,观念且慢慢改变吧,君不见现在较以前,认同同志的已经多出很多人,再多两代人,社会会更包容的。

  另,电影的所有三星给小绵羊,特别是抽烟敲她哥车窗那场戏,好帅好漂亮,小羊长大了,可塑性也不错期待有更好的剧本和导演开发她的潜力吧。

  另,cp站学姐和绵羊,大嫂滚粗。而且觉得武柔的角色性格也很配学姐真人

  《伪婚男女》观后感(五):伪婚男女影评

  给两分是因为是同志片儿,身为一个拉 看到有这种同性恋题材的片儿被制作出来很开心。但是,这部台湾省同胞拍的片子是一部披着在成都中国本土的同性恋们的故事外衣下的台du电影。说是内地同性恋的故事背景,我觉得更像是你们台湾省的吧,几乎没几分钟就要强社会主义怎样怎样,以此来煽动内地的同志们,以此来洗脑台湾省的同胞们内地的生活是怎样。整部电影很夸张,处处拉横幅说社会主义,台词处处提及社会主义,exm??? 导演您确定您拍的只是同性恋题材的片儿?这就是一部披着同性恋题材实际是搞政治的政治片儿。而且一些演员全程在尬演,制作也不精良,很多穿帮镜头。如果这部真的是在台湾省院线上映的,那真的很心疼台湾同胞们(你们看的都是什么电影?)我们国家再怎样 也不需要你们偏远省区的电影制作人说什么,更何况夸大了事实。 台湾演员你们四川话说不好 还硬说什么?很可笑的一部闹剧…… 荒唐至极!我想很多同志们会说 我们国家现在就是这样啊 事实就是这样啊。 但是请别忘了 拍这部剧的是哪里的人,他们讽刺的是谁们。有句话我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我的家乡我爱怎么说怎么说 爱怎么评论 怎么评论,但我不允许你们外地人在我家说三道四的。

  就这样

  此致 敬礼

  《伪婚男女》观后感(六):想和你在阳光下亲吻

  昨天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做《伪婚男女》。这是一部台湾电影,导演的代表作是《刺青》。这部电影讲述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世界上不属于少数群体,但却一直不被社会认可。 这部电影以中国成都为背景,讲述了两对同性恋人之间的故事。故事的人物关系有点复杂,但其实主线描述起来很简单,是讲诉一个gay和一个lesbian,他们不敢向社会、家人,坦露自己的性取向。所以他们选择了形婚。影片讲述的正是他们选择形婚之后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婚姻本质暴露后,他们父母的态度说实话,这是一部不成熟作品。并且中间夹杂的大量对中国社会的误解与讽刺,尤其是政治方面。但是这并不影响到这部电影成为一部发人深省的片子。 他在跟我们探讨一个社会现实,关于LGBT群体一种生活的现状。 不仅是在中国,很多国家对同性恋群体,也并不都是抱有友好的态度。我曾经看过一部关于俄罗斯同性恋群体生存状况纪录片,里面的描述让人触目惊心。(B站链接) 俄罗斯整个社会对同性恋持有一种厌恶的态度,公众去狩猎同性恋群体,对他们进行打压、以及公然的欺辱。甚至法律,也并不作为,政府纵容的民众的这种非友好态度。 中国的社会对这个群体也没有太多的包容性。甚至前段时间出台的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竟然把同性恋划分到性变态的范畴。这虽然不是一份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但是,它表明了政府对同性恋的态度。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我们认识有大概四年时间了。我一直以为很了解他。直到有一次我们几个朋友吃过晚饭,相约到咖啡馆聊天。聊着聊着,他向我们出柜了。他告诉了我们,他在大学期间曾经交往过男朋友,两任。虽然他看起来一直很gay,我也一直默认他的性取向为男。但我还是掩饰不住自己的惊讶。 甚至他告诉我,他和第二任男友交往期间。他们去开房,那个男生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摘掉了安全套。 他当时很恐慌,因为他们也只是刚交往一周,他不确定,他拿掉安全套不是为了故意传播艾滋。 他很快就去医院做了检查,在等检查结果的时间里,我们还是一起工作一起玩耍,我并没有察觉到他那段时间异常。甚至那段时间内,他的情绪表面上看起来格外的高涨,每天约我们出去玩、吃饭。现在想想,其实他那个时候所承受的一个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吧。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到而已。他一个人承受着对感染艾滋的恐惧。但是我们并不能帮到他。甚至他都没有跟我们提过这件事情,他宁愿自己默默发酵心中的恐惧,也不愿别人察觉到他的不同。作为最好的朋友他都不敢向我们坦白,更何况,向整个社会,向这个并不友善的社会。 我问过他以后会不会选择婚姻。他回答的很坚决,说以后一定会走进婚姻。会去生一个小孩,抚养这个小孩长大,做一个正常人眼中的正常人。他不敢面对这个社会,他也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 那天我们聊到夜里一点钟才散。咖啡昏暗灯光,夜晚并不清醒头脑,让我一直以为这件事是一种不真实的错觉。 后来我在豆瓣,在我以为高素质,很开放的豆瓣。发现都有大量反同人群存在

  《伪婚男女》观后感(七):不讲政治,我们还是好朋友

  之前宣传的时候是挺期待的,因为喜欢李京恬演的《恋爱距离》,也看过周美玲导演的另一部百合片《刺青》

  然而看完《伪婚男女》后却满满的失望,它确实反映出了社会上的同志生活现状,也很真实的描写了父母在面对孩子出柜时候的正常反应,然而就是这么点仅存的好感被不断刷存在感的“和谐社会”给消磨殆尽。

  从剧情上讲,删减太多,两个人莫名其妙的就走到一起如胶似漆了。从台词上讲更是糟糕,为台湾影迷的票钱默哀,真的不值。看十分钟预告片就够了,那真的涵盖了这部剧中所有值得看的剧情。

  从社会民情上讲,这个导演其实不懂内地,她就和多年前那个叫嚣着中国人吃不起茶叶蛋的台湾专家一样,以为中国处处都打着社会主义好,和谐社会好的条幅。以为中国老百姓与朝鲜民众一样每天高呼某某万岁,社会主义万岁?偶尔出现一次,那叫段子。不停的不合时宜的出现,那就是卖弄了。卖弄你的优越感,卖弄你仅有的那么点认知。

  最后从个人角度上讲,除去政治色彩,它确实很真实,真实的让我想起了那个此生难忘的夜晚。剧里的母亲和我的母亲一样,对我抱满希望,为我早早的准备出嫁的嫁妆,也为她的外孙准备好了小手镯百岁锁。那眼里的希望逐渐破灭转至绝望,再转为愤怒自责。在被我辩驳的哑口无言时,她也是那么一句:你读书比我多,我说不过你。然而我供你读书就是为了让你如此对付我的吗?我愕然……

  总之,糟粕之中寻精华吧,但还不至于去电影院捧场的地步。不讲政治,还是可以看的一部片子

  《伪婚男女》观后感(八):别借着彩虹diss和谐社会,这么玩真脏。

  一看一群台湾人操着四川话,我就感觉大事不妙…

  从整个影片可以看出来确实导演对彩虹群体的社会生存状况和典型现象是蛮了解。母亲强势家庭的影响、幼稚爷T、爱保养的弯的boy,很多标签确实贴切而现实,看的人会心一笑。标签化确实也会带来刻板印象的问题,还在能接受的范围。

  但是,逻辑得正确。支持彩虹与否,跟社会主义,没有必然联系。打着彩虹旗号diss和谐社会和我们的社会制度?宝贝,您算老几啊?【心情大抵约等于:我家孩子我随便骂,来个不了解他的冷嘲热讽别怪老子想大耳刮子抽你…】

  彩虹合法化无论在东西方,最大的阻力都是传统观念而非意识形态。彩虹是平权,是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更多的关注人性与爱。别借着爱情的事儿吐槽社会体制,脏。更别拿彩虹当枪,更脏。

  《伪婚男女》观后感(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台湾人讲四川话

  哈哈哈哈,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台湾人讲四川话。前半段我一直憋不住,这蜜汁口音。不过过半之后,感觉女主角终于崩不住了还是放弃了,又开始讲“和(hài)我在一起”。

  同样炎黄子孙,看看湾湾都可以同志婚姻,都可以拍这种剧,我们的确还处于和谐社会。

  湾湾在法案通过前就有很多,比如乡土剧中带les线,这一点我也很是服气的,乡土剧诶,八点档诶,讲闽南语诶,阿嬷阿伯看的诶,然而里面居然都有les线,是正房和小三最终好上的故事,剧名《世间情》-> b站有瑶婷剪辑。记得看到吐槽说身边有朋友追了八十集就是为了看要瑶婷一个吻,女同志也真是难以理解。

  除了乡土剧以外,偶像剧中近年也有les线,指路《恋爱邻距离》,这部剧感觉本身质量也不错,继续指路,其中les线的妹子也演了这部剧,两部剧的角色还差蛮远的,所以妹子除了口音蜜汁以外演技还是有的。再这样演下去,这个妹子肯定会弯吧,加油妹子,看好你哦。

  所以台湾在lgbt方面走的前面多了,乡土剧教育了阿嬷阿伯,还有偶像剧帮助年青一代认清自我。虽然台湾也有反同组织护家盟,明确的反同明星(然后到大陆参加节目来了|||),但总的来说氛围已经很好了,有人反对有人为之奋斗,不像在某些地方,同性恋是不存在的。

  前几天看到知乎一个问答,说有什么东西是被发明比较短但是我们以为已经存在很久的?其中一个答案写到其实是平等这个概念,以前就是君臣父子,奴婢,想想欧洲是各种出生决定。感谢马列主义。大概原答是这个意思。然后想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很多我们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存在很久,比如种族平等。当然这些很多议题都需要我们再为之奋斗,额,先把话题收回来,我也希望有一天,大家以为同志婚姻已经存在很久了。急切希望这些事能来的更快。

  凭什么让同性恋可以享受不被婚姻折磨啊。(小S的白眼 XD.

  然后我再来回到影片本身吧,瞄了一眼别的影评已经指出了导演的问题,感觉周美玲适合讲短短小小的故事,比如记得《漂浪青春》很好看,但是《刺青》我记得我觉得很难看,不过这一部已经不错啦。而且口音实在好笑,并且用电影发声已经很棒所以多加一星打四星。

  : 导演在暗戳戳的秀恩爱。记得开始写了一下 a zero x hono movie。 zero 是她的英文名,hono是她女朋友的英文名,(⊙o⊙)…,不过她女朋友的确是摄影啦。是大方的秀恩爱啦。

  然后故事设定以及拍摄地点是天腐之国,因为毕竟蜀汉全是基。

  然后还看到了号称独得女同志恩宠的公寓FUNX的logo,还有一家同志吧(这个感觉可以查一下)。

再PS:老年人还是要多学习,跟上当代文化,家里放一个彩虹旗

  《伪婚男女》观后感(十):这部电影没有这么差

  有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湾湾在黑内地,但是我觉得不是,电影确实展现出了目前很多同性恋者出柜困难的问题。

  很多人觉得电影里的“同性恋只有国外有,国内没有”的观点很扯,但是我亲身经历,这种想法就发生在我妈身上。以前跟她聊张国荣、郭碧婷,她都很开放,觉得媒体管这么多干嘛,那是人家的事情。今天我跟她聊我有个同学(男生)是gay,她的反应却是“什么!这么恶心?”

  所以别说电影在黑我们,这些是我们的社会遇到的真实并且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背景设在成都,台湾演员学习成都话,说得好还是不好我觉得他们用心了也值得鼓励。形婚确实是国内同性恋者面临的第二个大问题,难道不是么?说湾湾黑我们,那你们要去看一下国内近几年拍出来的同性恋微电影都是什么东西。都是我谈个恋爱,周边歧视,哭一哭,还是在一起,根本没有立足于目前的社会现象。就现在来说,本来出柜就是充满矛盾的行为,绝对会激起思想的碰撞甚至争吵。

  另外,我对国内女同电影的设定非常想要怒吼,为什么一定要tp分明!!!多尴尬啊!!!相比而下,像武柔和倪可这样的造型和角色设定更符合我的胃口。后来想想,这两位演员都不是les,却能演得这么好,怕是国内没人敢接?

  钟瑶问周美玲导演:为什么不找个t来演?

  周美玲导演回答:那演员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比起国内固定的设定,为了这种固定,而选择不会演戏的人来演,我更愿意夸奖台湾导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