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开战日》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开战日》观后感10篇

2018-04-26 21: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开战日》观后感10篇

  《开战日》是一部由Roni Ezra执导,皮鲁·埃斯贝克 / 拉斯·米克尔森 / Gustav Dyekjær Giese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战日》观后感(一):一日的战争,写尽了一国的脆弱彷徨

  看罢电影,我的心情复杂的,特别是听了那些丹麦老兵口述后,更是如此。之前,我总以为纪念抗战只是那些胜利大国的事,小国是无需参与的,即便参与了,也不会比大国来得寓意丰富深刻。然而,《开战日》全然消除了我的偏见不仅如此,或许小国的纪念反而更能让我们发现更多被历史教科书所忽略的细节

  电影讲述的是丹麦为期一天——严格来说,只有几个小时——的抗战史。记忆中,这在教科书上大概只有一段文字,甚至几句话的篇幅。但电影却通过场景人物情节细致刻画,将丹麦在这短暂时间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深深感受到,丹麦作为一个小国,面对突如其来的德国入侵是多么的脆弱和彷徨。

  关于脆弱,电影的表达直观的:军队数量稀少装备简陋、增援力量不足等等,无不反映出丹麦在抗战中的力不从心导演似乎着力抓住两个细节加以刻画:一是“自行车”。面对德军的装甲部队,丹麦军队在备战和实战中,最主要的装备竟然只是那辆自行车。看着士兵们煞有其事地演练如何以最快速度拆卸和重装自行车,看着士兵们在凌晨拼命骑着自行车奔赴前线以及撤退逃命,实在感到滑稽可笑,继而一份深深的同情油然而生;二是“备战”。导演显然是刻意将大量的镜头聚焦在丹麦士兵上膛装弹及其阵地布防的情节上。无论是每人配发所谓“巨额”的40颗子弹,还是面对德军装甲车,丹麦士兵们还在匆忙地往自己的步枪里一颗颗地塞子弹,在空旷的草平面架设机关枪,在德军步步逼近之下,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笨拙无力,不禁唏嘘失败早已注定,抗争只是徒劳。

  相比军力“脆弱”的描述内心“彷徨”才是电影意在凸显的重点。可以发现,电影中每个丹麦士兵的眼中都充满着对抗战的忐忑不安和对未知的极度恐惧。无论是拉斯·米科尔森饰演的前线最高指挥官、还是乔汉·菲利普·阿斯巴克饰演的男主角少尉,以及那群乳臭未干的士兵,他们的眼神永远是闪烁不定的,找不到一个军人应有的坚毅。其中,男主演绎得尤其生动,虽然他接受上级命令坚决的,指挥下级的指令是果断的,但他忧郁的眼神才真实反映出他当时的内心世界:真的要抗战了吗?真的能抵抗成功吗?阵地真的能守住吗?后方的增援力量会来吗?一个又一个问号在他的心中浮现,而脆弱的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又一个残酷答案,他支撑内心的精神防线也随之逐渐崩塌,直至最后无可奈何地宣布“投降”。

  其实,这些答案他早已料到,只是身为军人,他不愿轻易承认,甘做最后的抗争。或许,这正是当时丹麦基层士兵最真实的写照:他们的内心怀着真挚爱国情节(即便复杂的历史让日德兰岛的丹麦人和德国人有着梳理不清的关系),他们愿意为保卫国家做出自己的牺牲,但他们的满腔热情却并非与国家意志同心同德,一切的努力最终都被现实化成泡影。故事最后,德国军官十分好奇地质问他为何在政府宣布投降后,还抗争那么长时间时,他脆弱的内心终于被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原来从始至终,我们的抗争都是徒劳的,甚至与国家意志相悖,这是何等的荒诞不羁,令人哭笑不得

  我很喜欢故事最后,男主人公和投降士兵坐车穿过村庄道路时,看着车窗外的孩子们跳上方才被自己摧毁的德国装甲车上欢乐嬉戏的场景。这一场景显然暗示着丹麦军队也为抗战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即便这份努力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我想,丹麦人不会否认国家当时早早投降德国的事实,但他们依然希望通过《开战日》这部电影告诉世界一个更加完整的历史:政府的迅速投降并不意味着丹麦人民没有做过任何抵抗,事实上,他们和其他遭受法西斯侵略的民族一样有着被践踏的伤痛,一样怀着亡国的悲伤,即使在二战结束70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内心深处也留有着一道混沌不清却深入骨髓伤痕。这一伤痕既源于国力的脆弱,也缘于人心的彷徨,或许,对丹麦而言,在政府宣布投降的那一刻,国家和人民的心情是极度割裂的,这份割裂让这个民族承受着其他国家所无法体会的难言隐痛,而如今的丹麦人民也都不得不背负着它所带来了无声怨言

  总之,《开战日》是沉重的,更是悲伤的,这份悲伤或许没有其他国家来得血迹斑斑、不堪入目,但失败成了它无奈的结局,这个尴尬结果流露的正是一个弱小国家面对战争时的脆弱与彷徨。扪心自问,这不正是倡导追求和平的我们所要保卫的真正目的吗?

  《开战日》观后感(二):我该用什么表情面对战争?

  本来名字想写成“该用什么表情面对侵略”,但是感觉不是那么回事

  看到其他影评解读中有很多是中尉内心戏的~由爱国到崩溃,有焦虑有纠结,我觉得有些过度解读了,在通篇观影中我反复得看到一种情绪,就是困惑,以及困惑背后的恐惧。

  黑暗中失联的3号哨所,只有两个人电话断线,指挥所里还在“喂喂”发问,但谁都知道结果。

  摩托班撤退,自行车班布防,死了一个士兵。在接受撤退时有个士兵要提出问题,中尉硬顶回去没让他问出来。

  退守城镇,驱不散的围观群众,通篇没有人问他们战事如何,只问要不要便宜牛奶

  最后巷战,“中尉你的命令是!?”从质询变成哀嚎。

  我说不清哪一个镜头让我更恐惧一点,然而恐惧得莫名。甚至超过了窗台上挂着的万字旗和装甲车上的儿童

  历史最后的老兵陈述也不像一般的反法西斯影片“他们说这是有价值的,但是对其中一些人(some)来说,代价太大了。”这是最后一个老兵说的。他是在说死去的战友么?

  当镜头扫过战俘和看守时,我惊叹这个剧颜值实在太爆炸了。年轻的看守和俘虏长得何其相似

  20年前这是德国,我与敌人一脉相承,战友的父亲是德国人,甚至俘虏我们的看守看起来都长得差不多。敌人如此强大国王下令投降是理智选择,我相信他们会善待我们的人民,如果早些知道情报也许能避免战友和小男孩的死亡。甚至敌方长官还有邀请我加入的意思。甚至可以说我的国家没有灭亡,只是“加入”了德国。

  但是我的国家被侵略了。它的主权已经消失。

  我应该愤怒么?在这片“没有被蹂躏”的故土?在和蔼的敌军面前?

  我应该悲伤么?因为我战友的死去?平民的死去?还是那些长得和我们如此相似的敌人死去?

  甚至,我是否应该长舒一口气感谢国王的睿智,牺牲自己让我的家园免遭屠戮?

  或者羞愧一下对面毫无战意的敌人被我们偷袭了~其实完全可以说清楚就好了?

  直到现在中尉美得过分的眸子都仿佛在盯着前方,我忘了他的眸子是翠绿还是碧蓝,哪是一种素描般的图画,只有情绪,却没有色彩

  他在问:

  我该用什么表情面对战争?

  《开战日》观后感(三):“无力感”恐怕是士兵的最大感受

  当众军官在作战室商议作战计划时,恐怕谁也不会想到战争竟然结束的这样短暂。

  在德国进攻这个童话王国时,恐怕也不会想到居然会遇到有组织的抵抗。

  在二战中的小国,恐怕除了芬兰、希腊这两头犟驴,没有谁坚持超过两个月,而丹麦这个童话般的国家,的确对战争早做准备。但怎奈地小人稀,还曾被德国统治过,就算丹麦国王有心抗战,光是看看天空中的飞行编队和地面上的装甲车就丧失了抵抗的希望。

  电影里的主角,那位上尉,是一名合格的军人。上尉作战指挥的水平不可谓不出色,甚至成功抵抗了一阵,可惜手下仅十余人,再有本事也难翻盘。

  “无力感”不仅仅在他身上存在过,每一个看过该电影的观众也应该身同感受。

  要说上尉带领的这群士兵还算幸运,他们没有经历过敦刻尔克被包围的焦虑,没有经过斯大林格勒的反复争夺与生死无常,更没有经历过列宁格勒900天围城的饥饿绝望。当然,D-DAY的浴血抢滩和攻占柏林的喜悦也与他们无缘。他们见证了这场战争,胜利方的功劳却没有他们半份,曾经抵抗过的历史也逐渐被人遗忘

  最后那一声“结束吧”,心中的无奈和悲愤可想而知

  今年看的两部二战电影,一部《地雷区》,和这部《开战日》,目光都没有集中在主战场,所讲述的故事鲜为人知。二战并非是属于几个大国和几场重要战役,这场几乎波及世界所有主权国的战争,每个国家都在投降和抵抗之间做出了重要选择,每个士兵都曾为自己的家园与人民而战,我们不该忘记他们。

  《开战日》观后感(四):少尉的眉头一直紧锁

  下午起床,无意看到一个电影,《开战日》,讲述了德军在一个上午就占领了丹麦的故事。由丹麦拍摄

  影片看的很震惊,装备并不寒蝉(至少在轻武器方面),跟中国部队比起来,要好上很多,然而没有什么战斗意志。有的是紧张,焦虑,主人公少尉一直是紧锁的眉头,从战前到战中到投降。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政府高层本身就对战争含糊不清,战前就十分惧怕德国,甚至不敢展开战前动员令,任由德军大摇大摆得开进丹麦国境。

  从一个老妇人话语中:这里20年前是德国的,对于我是没有什么区别。投降后民众对德军的欢迎小孩子们爬上德军战车欢庆,一方面解释了没有民众基础的战争是打不赢的,另一方面,投降的少尉看到这一幕,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战争是会死人的,一个战士他最想的是去做个小商人,找个可爱姑娘,生一堆孩子。一粒子弹,一粒本不必要的子弹毁了他梦想,夺了他的生命。说是本没必要,是因为战争打响几个小时以后政府就投降了,但是这些士兵没有收到消息。一个可爱的卖牛奶的小朋友,一粒子弹,让她的母亲撕心裂肺。不知道仅仅几个小时以后的母亲该如何接受这一现实,该以一种怎样的眼光来看待和德国人的关系。

  对于德国军队的压倒性优势,缺少中国军人视死如归决心,高层政府的软弱,人民的模糊,甚至国土纵深也不是很深,这都是原因。电影最后对老兵的采访,老兵们也大多是后悔愧疚,不堪。这是时代悲哀,愿和平永驻!

  《开战日》观后感(五):小国的悲哀

  小国的悲哀

  说说《开战日 9. April (2015)》和《苏芬战争 Talvisota (1989)》。

  看看丹麦军人的作战,说好听点叫且战且退;说不好听点,就是一路逃窜。不过看看丹麦军人每人40发的弹药基数,以及整齐的钢盔、呢大衣对比共军在抗日战争的弹药基数,以及平型关战役后115师师长分到的战利品,就知道丹麦的条件比共军好太多。更不用说丹麦人手一辆的自行车和摩托车了。

  在战场上,丹麦群众围观的热情也超出本人的想象;有看热闹的,借机推销的,兜售农副产品的,根本看不出战争的迹象。最终的结果,进攻的德军伤亡20多人,丹麦只有两人阵亡;损失连现在的黑社会开片都不如。当然,最核心的原因是丹麦和德国在某种程度上同文同种,所以说战争还不如说是听听枪响,走走过场

  再来看看《苏芬战争 Talvisota (1989)》,在战前面对苏联的种种无理要求,芬兰国内,从内阁、外交部到各种媒体舆论直至普通百姓,各个群情激奋。唯一提出接受苏联无理要求的,叫曼纳海姆。要是芬兰的“爱国青年”出于义愤,消灭了曼纳海姆,那该有多欢乐。

  在后面的战争中,曼纳海姆及其军队,做了一切能做的事情;对比丹麦,芬兰军人的战斗意志、技巧秒杀丹麦军人。

  话说回来,小国终究是小国,面对强敌不惜一切代价的进攻,就算交换比在高,小国还是无法承受损失,苏芬战争的最终结果就说明了问题。

  所以,两部片子最大的收获就是:国内不管怎样,绝对不能分裂;只有大国,才有足够的体量承受一切。

  《开战日》观后感(六):最后一个命令,最后一战

  真实,克制。这是我为什么喜欢小众电影尤其是小众战争片更甚于宏大的院线巨制的原因。你可以说是“平民”参演,也可以说是技术限制,但不可否认,这样一部通过真实情况改编的小国影片确实带给我远比弘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类型片更深刻的思考感悟

  冷静克制的摄影朴实无华的镜头,小心谨慎的剪辑,中规中矩的场面调度,对有限空间资源合理利用……这些是它不及好莱坞战争片的地方,在我看来也正是它胜过好莱坞战争片的地方,因为那种地方的出品,再怎么努力想还原真实、想要洗去铅华,却只能把真实感停留在镜头上,也就是停留在炮火连天的战争表面,很难做到像这部电影一样在看似不经意平铺直叙间透过纷乱硝烟把一切原本情感倾泻在观众的心里。

  回到正题,谈一下这部电影的感受。从影片的一开始,寒冬、雾霭、厚重的军装、森林和鸟鸣……这些首先呈现出来的视听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一个辽远的北欧国度;当我还来不及考虑更多关于这个陌生的国家和这段陌生的历史,就被寻常的甚至略带懒散的训练以及这些士兵的训练内容所惊讶,居然是更换自行车胎,这还是我印象里第一次把自行车部队作为主角搬上银幕。然后气氛紧接着就浓稠起来,镜头随着士兵们的疑虑和长官们的担忧,通过训练场、营地、会议室等简单狭小的场景,逐步把战争前夜这一令人不安的时间节点推到近乎爆炸的边缘。少尉在办公室内沉默地写着家信,五味杂陈地给手枪装填着子弹,办公桌上缓缓掠过的家庭照片;营房内士兵们佯装的沉稳与自信,却又按捺不住心中的悸动与焦躁,极力掩饰紧张的对话和快要压抑不住的情感迸发;营地院内少尉与摩托化部队的中士交换着烟火,略带惆怅和不安地以两位老兵的身份交流着即将来临的战争;简报室内大小军官围在桌前焦虑地等待边防站的报告,谨慎地探讨着抵御敌人进攻的策略……这些简简单单地一切就是把战争爆发前这样一支驻守边境的小部队会表现出来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呈现在镜头前,却也把战争来临前的紧张、焦虑、压抑、凝重和那么一点点跃跃欲试的兴奋充分地、炸裂式地涌现出来。就像海面之下的暗潮汹涌,厚重的军装和皮靴下面透出的也是隐忍又不失爆发力镜头语言。

  然而,该来的一定会来的。当边防站最后一次通报情况:“德国军队正在向边境推进……他们越过边境线了!我们正在遭受侵略!……”然后就是断线的盲音,无论简报室怎么努力寻求回话等来的都是可怕的沉默。军官们互相对视了一眼,明白了接下来他们应该怎么办了。他们的祖国正在遭受侵略,他们的使命在召唤他们。警报拉响,营房里的所有人担忧的也终于来了,战争的洪流已经席卷到士兵们的面前,由不得他们再踌躇什么。急匆匆地穿好军装、戴上头盔拿起步枪,一窝蜂式地冲到楼下,面对长官的命令,排好队领取子弹和急救包。这里运用了许多特写镜头,军需官分发弹药时的机械、士兵们接过弹药时的颤抖,士兵们脸上表情的纠结和惶恐……充分地表现出新兵即将踏上战场时的紧张。

  最先出发的是摩托车连,自行车连将紧随其后。临出发前摩托车连的军士略有迟疑地问少尉:“骑自行车到那里需要多久?”,少尉坚定地答道:“我们远比你想象得要快。”这是一份战友间的安慰和鼓励,满怀着对国家的炽热情感。摩托车连开走了,紧接着出现了让我感动的一幕,少尉和中尉没有像影片开头一样“吃小灶”,而是带着同样的装备跨上自行车,冲在连队的最前面。我同样也忘不了中尉低沉但坚定那句话:“愿上帝保佑国王和祖国。”

  当一行人吃力地蹬着自行车在公路上前进时,我们看到的是笨拙的身影和疲惫的面庞,而不是我们想象中部队奔赴边疆保家卫国的雄赳赳和气昂昂。也许这就是一个小国的无奈吧,人数装备资源全方位落后于对手,但祖国遭受了侵犯却又不得不去迎击强大的敌人,这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斗,可能每个士兵的心里都少了那一份必胜的信念。就在大家竭力赶赴前线的时候,迎面却开来一小股部队,不是敌人,正是先于自己开拔的摩托车连……大家面面相觑,有名新兵试着安慰自己道:“也许是战争结束了?”。摩托中士却带来了不好的消息,奉命守卫的隆托夫特比尔已经沦陷了,我们正要撤防到下一个村镇构筑防线,最好你们也跟我们走吧。中尉此时略有鄙夷地回答说:“我们接到的命令是坚守隆托夫特比尔直到援兵抵达,你可以做你想做的。” 中士的神情闪过一丝犹豫,丢下一句“你还没有看到过前方是什么样的。”便继续带领摩托小队朝着相反的方向驶去。

  然后就是短兵相接,中尉利用仅有的地势和时间简单部署了一个防御阵地,准备尽力把德军拖在这里。就算是守株待兔,这支部队也丝毫没有获胜的可能,他们仅有的重武器是一挺老旧的机枪,面对德军的装甲车几乎无能为力。部队被打散了,少尉率领的二排也阵亡了一个兄弟,他只能无奈地下达撤退的命令,抄近路退守至哈泽斯莱乌。中途他们躲进了一个农妇的房子,院子里鸡犬相闻,屋子内宁静祥和,直到农妇出来被吓了一跳——也是被这些陌生的“闯入者”所吓到。少尉见没有追兵而至,便下令起身继续赶往下一个村镇。这里给了一个背朝镜头,直到一行人慌慌张张地走远,庭院里还是鸡犬相闻,仍旧是一派祥和,这是第一个有深刻意义的讽刺;遇见了中校,他宛若运筹帷幄一样平静询问着少尉战况同时指挥着电台装车,然后坐进汽车开走了;来到了一个小村镇,再次遇到了摩托部队,他们在这里构筑了简陋的工事准备阻击德军,可当地的百姓却像看马戏团一样欢快地再看着这帮士兵的热闹,有一个孩子还在向大家兜售牛奶……当炮火真正在身边炸响,这些平民才想起来逃跑,混乱之中那个卖牛奶的孩子被打死了,这只是这部电影里第二个阵亡的给过正面镜头的角色。部队进行了坚强而微弱的抵抗,结局仍旧是失守。

  仅存的抵抗力量终于退到了哈泽斯莱乌,负责守卫正面入口的上尉却接到命令不能放任何人进去。少尉压抑着怒火上前与他理论,作为刚刚从前线退下来的人,说出了那句似曾相识话:“你还没有参加战斗吧?”上尉愣住了。少尉接着冷冷地说:“在等待你们支援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边境上失去了很多士兵。”最后上尉打开了路障对他们放行。守卫城市的巷战达到了影片的最高潮,说实话,这场巷战拍得一板一眼、整整齐齐,宛如搭好布景的舞台剧,丝毫没有我们所知道的巷战那样的残酷和惨烈。但同时也拍得极其真实,士兵们找掩体射击、交替掩护,以及撤退时的混乱、无序甚至仓惶狼狈全都让人身临其境。

  在城市里最后进行的抵抗,大敌当前,弹尽粮绝,这一小撮人被德军逼到角落再无路可退。少尉面对着士兵们急切的呼喊与茫然无措的诘问,决绝地取出了曾小心翼翼压上子弹却从未勾动扳机的手枪。耳旁一侧是近乎绝望但只要有命令就仿佛看到曙光的忠诚的士兵:“长官!我们该怎么办?下命令吧!”,另一侧是大口喘着粗气、抽搐着,已经半身跌入死亡仅仅依靠求生本能支配剩余意识的伤员:“救救我……我不想死……”。墙的后边就是近在咫尺的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军队,身边的环境非常危机非常紧迫,身边的环境也仿佛滞缓了、静止了。少尉颤抖着、紧绷着,他咬紧牙关,他汗如雨下,他感到天旋地转……直到他木讷地挤出那几个字——“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我曾几度担心他会把亲手压进弹仓的子弹送进自己的嘴巴,却忘记了一个军人最后的也最真实的出/绝路——投降。当少尉决绝地喊出投降的字眼,他全身的血气似乎又都回来了,尽管充满了负罪感与愧疚感,但他保住了这一群人的生命,所以我们不能总是用传统的价值观念衡量这是对还是错。周遭前一分钟还在搏命的士兵全都愣住了,做好了拼死一搏的准备却没想到等来的最后一个命令却是投降。短暂的愕然之后即是释然,他们仍然惊恐却添了几丝决绝,前排的士兵丢掉手里的枪,转头便对身后的同伴像俘虏敌人那样吼道放下武器……没有人不会照做,不仅是因为长官的命令,也是在那一瞬间对生命和死亡的考虑,对意义和代价的思索。那样千钧一发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指望每一个人都能冷静地权衡利弊,所以这个重担自然得由少尉——小队的领导者一肩扛下,殊不知决定这个选择要用尽全身力量,是怎样万般无奈与悲痛。少尉是此时此地的最高长官,他当时在瞬间的恍惚与眩晕中会怎样思索?自己为什么不是首相或者国王,早早宣布投降怎么会有这么多流血牺牲?难道国家和政府都看不出来两方差距的悬殊吗?自己为什么不是将军,在德军越境前就派遣部队进入阵地阻击来犯之敌怎么会像现在这样处处失利节节败退?自己又为什么不是一名普通士兵而是什么他妈的少尉,下达投降这个命令有多么沉重你们有谁知道我的心在滴血吗?……反正最后这个命令是说出口了,士兵们的性命总归是保住了。少尉率先举起双手走出掩体,反复呼喊不要开枪,其他人也跟着他缓缓走了出来,不过惊恐并没有消失,谁都害怕对方会因为紧张而扣动扳机,如果那样,投降和牺牲就真的失去了任何意义。好在这不是东线,任凭德军怎样吼叫他们也不会屠杀战俘。

  正如高潮过后总会带来失落和惆怅,影片高潮过后的结尾给被俘士兵的镜头全都意味深长。苦涩地分享香烟,不甘地抽着烟,被喝令站起来时愤怒地掷掉香烟,少尉下令列队众人带着仍是军人的骄傲齐步走向囚车。这时候镜头呈现的远景,是兴奋的人群,他们看到竭力捍卫的国家到处悬挂着万字旗,竭力保护的民众竟在跟侵略者握手言欢……上车之前德军的一名军官拦住了少尉,向他表达了军人的敬意,但同时也透露了自己的疑惑:你们为什么还要拼死抵抗?为什么还要增加这么多无谓的牺牲?少尉不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服从命令坚守阵地保家卫国这些不是军人的天职吗?换做是你也一定会这样做的。难不成你是在嘲笑我们的弱小吗?德军军官看出了他的疑惑,转而问道:“你们的国家早在几小时之前就已经投降了,怎么你不知道吗?”木然,木然,还是木然,这是这时最好的解释,少尉已经无力去懊恼与纠结,这一沉重的回答确实打击到了少尉,可他却已经没有力气被击倒了。他拒绝了德军军官礼貌的邀请,坚持要跟自己的士兵同乘一趟车去战俘营。他是最后一个登上汽车和落座的,已经坐下的士兵没有一个人在望着他,也没有人望着其他人,他们都已经没有力气了。又是一个摇镜特写,每个人的表情都很疲惫,却又各有不同,或懊恼、或愤怒、或悲哀、或茫然、或无奈……都清晰地展现在一张张苍白的脸上。随着汽车缓缓启动,他们经历了第一战,也完成了最后一战。一天不到的时间,从开战到停战,从自己的军营又回到了别人的军营。

  车窗外缓缓掠过的,是祖国的孩子登上德国陆军的装甲车,兴奋地挥舞着头盔和武器,仿佛他们赢得了胜利。

  正片结束后是对当时亲历战争老兵们的访谈,这永远都是一个十分感人的场面,这样的采访一定要趁早,就算他们活过了战争也终究逃不过时间,可悲的是我们以后的战争片很难再看到这样的画面了。

  最后说一下对于电影本身我的个人感受,如果人物对话、角色关系以及战争刚刚爆发短兵相接时的张力再把握得纯熟一些,一部分镜头和剪辑的运用再多下些心思、大胆一些,这部《开战日》完完全全是一个值得给满分的经典佳作。豆瓣上的评分,实在是太低了。

  《开战日》观后感(七):小国的乏力感

  内容总结如下:丹民不知亡国至,闲逛售物看热闹。军队政府无斗志,寥寥数枪便投降。

  或许有人会说这没有激烈冲突,这没有大场面,但正是这样才能体现丹麦在1940年的独特性,在不刻意的叙事中,却让你自然感受到历史的紧张感,在平淡中凸显出小国的乏力感。入侵丹麦的战争是如此微不足道,以至于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只有一两句话:“在4月9日上午5点15分开始发动对挪威和丹麦的作战”,只是重点叙述挪威情况时附带提一下。

  丹麦少尉率领的自行车排前后死了两个士兵,在面对第二个死亡时,他大吼一声:一切都结束了。宣布投降。转折似乎有点突兀,但这或许折射了丹麦本来就不坚定的抵抗意志,稍有挫折便放弃。”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中国人估计难以理解丹麦的选择。再深入一点,在人权和主权遇到冲突时,你该怎么选择?国家的存在是为了护卫生命,那么为什么要为一个虚幻的国家概念牺牲自己的生命?很多问题答案似乎很清晰,但又很模糊。

  《开战日》观后感(八):开战日

  开战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丹麦没有卷入欧洲大陆的纷争,并于1939年接受德国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但是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于1940年4月9日大举进攻,丹麦政府当天宣布投降。1941年格陵兰、冰岛和法罗群岛由美军占领,与丹麦失去联系。1944年冰岛独立,格陵兰、法罗群岛归还丹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人民在“自由委员会”、“国土与人民”等组织领导下,以各种方式展开了反法西斯德国和本国纳粹分子的斗争。随着德国统治和搜刮的变本加厉,斗争规模越来越大,由小型的破坏活动发展到大规模怠工和总罢工。地下抵抗组织不仅在丹麦本土活动,还在瑞典成立了一支由5000人组成的武装力量“丹麦营”。1945年5月4日德国占领军投降。

  一九四○年四月九日破晓时刻,丹麦人已不再拥有自己国家的主权。德国军队于前一天晚上侵入丹麦,迅即横扫西兰岛(原文是哥本哈根岛感谢鸥兄指正)、日德兰半岛,以及菲英岛等地的丹麦守军。首都也在转瞬之间陷落。运兵船「汉撒丹泽号」长驱直入市中心,德国部队也在五点前攻占俯瞰港口的古老要塞「堡垒」,不费一枪一弹即捉拿了七十名丹麦士兵。

  就在地面部队入侵之际,德国轰炸机也低空飞越丹麦首都,连居民都可看得到机身上的纳粹空军标志。从轰炸机上投下的传单声称德军前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英军入侵」,不过这个举动主要是要吓唬当地居民,使其臣服于德军的占领。

  丹麦军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战爆发之后,丹麦是全欧州唯一裁减军力的国家。在德军入侵的那一天,丹麦军队人数总计不到一万五千人,仅为原本数量的一半稍多而已。因此,小小的“接触”中,仅16个丹麦士兵死亡。两小时后,丹麦政府投降。

  根据德国人的统计数字,在入侵波兰过程中,伤亡人数不超过50人,多为事故造成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国以防止英法入侵,保卫丹麦、挪威的中立为名,发动了侵略战争。德军的装甲兵越过了丹麦和日德兰半岛的防线,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和各战略要地投下了伞兵,登陆兵也在各主要港口登陆。同时向丹麦发出了最后通牒。70岁的丹麦国王克利西尔,急忙召开内阁会议,宣布接受德国的最后通牒,并命令只打了几枪的卫队放下武器。到上午8时,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丹麦人从无线电广播中听到“丹麦已接受德国保护”的惊人消息时,都感到莫名其妙。就这样,德军花了不到一天时间便占领了丹麦全境。

  -------因此,结论是,本片为“纯励志”而已!我在演习般的战斗场景描绘中,睡着了!

  《开战日》观后感(九):【电影】16011[2.19]《开战日》

  第一次睇丹麦电影,充满好奇。

  中学历史书上有一句名言叫“弱国无外交”,其实更现实咁修正一下,应该係“弱国无战争”,真正最弱小嘅国家係侵略面前连战争嘅机会都冇,更唔好讲係外交谈判桌上同列强讨价还价。本片讲嘅就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入侵丹麦嘅战役,中国有八年抗战,而丹麦嘅抗战仅仅持续咗4个小时。

  係横扫欧洲嘅德国装甲大军面前,仅拥有自行车同摩托车步兵嘅丹麦军队嘅抵抗感觉上连一场演习都不如,係不断嘅撤退之中,听到最多嘅台词係“少尉,命令是什么?”整个民族就同呢一群少年一样,係第一次上战场嘅时候充满脆弱同彷徨。原嚟战争亦係一种国力嘅体现,弱国根本玩唔起战争呢一个游戏。

  但即使对一场如此鸡肋,充满耻辱嘅战争,丹麦人却拍得一点都唔含糊。正得益于战争规模之小,可以俾观众有机会放大咁去感受士兵内心嘅冲突。侵略者步步逼近,路上居然还挤满睇热闹嘅平民,当卖牛奶小男孩转眼间被流弹击毙,根本唔等丹麦士兵布好阵地,侵略者嘅坦克就碾压而嚟,呢一幕幕无疑对农业小国嘅士兵造成无比巨大嘅心理震撼,一瞬间感受到嘅嘢想必超过佢係军校呆上一生。

  当得知自己嘅政府早係几个小时前就已经投降,而自己却仍然“无谓”抵抗导致战友牺牲,少尉陷入沉默同自责,人道主义至上嘅理念同东方忠君思想嘅巨大差异係呢道碰撞得尤为激烈,军人嘅尊严只係次要,守护生命先係天职,相信亦解释咗丹麦政府创造欧战最短抵抗纪录,仅仅4个小时就“屈辱”投降嘅原因。的确,面对德意志战车,丹麦嘅抵抗係无谓嘅,相比之下,投降反而留俾成千上万生命活落去嘅机会,另一方面,呢个莫不正正係中国政府所以选择抵抗嘅原因么?

  本片几乎算唔上战争片,连一颗炸弹都未出过场,但呢群单车少年却用另一种方式诠释咗丹麦人记忆中嘅第二次世界大战。我哋睇嚟无感嘅画面,无足轻重嘅故事,却係异国人不一样嘅忍辱负重。

  作为战争片而言,唔精彩,唔刺激,但拍得很认真深刻,无碍对事实嘅高度还原,保守推荐,不收藏。

  《开战日》观后感(十):二战中的北欧战场是什么样子的?

  北欧的二战是什么样子的呢?《开战日》中当德国黑科技般的机械化装甲部队在向丹麦边境集结时,镇守边疆的丹麦自行车排正在紧张练习如何在一分半钟内补好轮胎;当德军装甲车越过边境时,丹麦士兵们不知所措地跨上座驾,在夜幕和泥泞的小道上哼哧哼哧地赶往战场;当短兵相接时,附近居民备上牛奶和咖啡,赶紧跑来围观打算看场真人秀,什么德国鬼子来了赶紧跑?二十年前这里就是德国的领地,我丈夫就是德国人,给太君不对是给王师带路都不用点语言技能......终于上尉在付出了二人伤亡的惨痛代价后向德国投降,德军长官犹如看着邻家小哥一样笑脸盈盈地对上尉说“你们政府早就投降了,难道你们还不知道吗?来来来抽口烟,换上我们帅气的德国制服一起去踢斯拉夫人的屁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