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凤凰大视野:正说李鸿章》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凤凰大视野:正说李鸿章》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3-13 14:38: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凤凰大视野:正说李鸿章》经典观后感10篇

  《凤凰大视野:正说李鸿章》是一部由纪录片执导,香港主演的一部2009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凤凰大视野:正说李鸿章》观后感(一):观影笔记

  其一 中西信用比较

  苏州八将打算向李鸿章率领的清军投降,但是信不过他们,于是找常胜军首领英国人戈登作保,纳降才能顺利进行。

  后来发生了杀降事件,西方舆论哗然,认为李鸿章不人道;戈登作为英国皇家军官,更是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拎着一把左轮手枪满世界找李鸿章决斗,李无法,只好遁迹苏州,躲到城外一条小船上办公。后来,经过李鸿章多方经营,戈登原谅了他,但仍拒绝李鸿章的一万两赏金。

  西方民法确立以后,契约精神逐渐渗透到民众心中,形成社会风气。跟中国官僚的关系是好是坏,在中国能捞到的钱财和声望是多是少,与个人信誉相比,都是次要的问题。

  而中国尚处于(目前仍处于)农业社会,以道德治国。杀降正确与否,取决于中央政府的裁决:可以认为是错误的,因为杀降是残忍的,不符合儒家道德规范;也可以认为是正确的,降者已经背叛了自己的主子,毫无信义可言,不在适用于任何道德援助。

  另有赫德,忠于职守,高效廉洁,经过十几年的经营使中国海关税收成为大清国第三大收入。

  其二 戈登令别赠言

  中国有不能战而好为主战之议者,皆当斩首。

  其三 铁路筹划

  其四 民族主义

  中日甲午海战前,中日两国同时邀请英国教官训练海军。在中国,教官琅威理遭受侮辱后被迫离职,引起英政府强烈不满,英国拒绝再派军官来华训练北洋水师,也拒绝中国留学生再去英国学习海军;在日本,教官英格斯受到礼遇,被册封为贵族,使其有足够的权力和威望统率全军。

  我们这个民族的“中国”观念根深蒂固——以自己的国家为万国之中,自己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尤其是传统文化),或即使有部分不好但是我们整体是最好的,由此产生虚幻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不能虚心向强者学习,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到处叫板。

  如果日本是我们潜在的对手,他们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可以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虚心向强者学习,在没有强大之前保持低姿态。整天价在网上看到民族主义者嚷嚷着要干死美国操翻日本,如果国民整体都是这个心态,实现这个目标无异于痴人说梦——且不论这个目标究竟有多荒谬。

  其五 中日学习西方的不同点

  日本是主动学西方,有系统,有步骤的学习;中国是被动的学习,权宜之计,走一步算一步。

  《凤凰大视野:正说李鸿章》观后感(二):孤臣泪

  李鸿章24岁中进士,是清末一代才子,也无疑是清末官场最有世界意识的政治家,但在处理外患逼迫的复杂局面时,却是一个失败者,一个悲剧人物,甚至被视为民族罪人。这是李某个人能力不济,还是这个腐朽的东方古文明的时运不济?但李鸿章内心任抱着“尽一分心酬圣主,收方寸效作贤臣”的主旨为风雨飘摇的朝廷鞠躬尽瘁,临终前也只能发出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的哀叹,令人感慨良多。当想象力驰骋之时,我总是会发出一个疑问:也许从马戈尔尼不肯向乾隆双腿下跪起,或者从马可波罗回到西方的那一刻起,或者更早一些从日耳曼人第一次看到中国的丝绸和陶瓷起,沉重的帝国的财富就烙印在了碧眼金发人的脑海里,古老的东方的文明注定要为腐朽找一只替罪的羔羊——时代找到了李鸿章。

  梁启超曾说:李鸿章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为19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短也;不避辛劳,不畏谤言,是其长也。又说,我不能说李鸿章不是英雄,但他是时势所造的英雄,不是造时势的英雄。至于因中法、中日战争而把李骂成秦桧,只能算是狂吠。”是的,李鸿章生逢中国历史的最大变化时代,他注定要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人物,他组织淮军,兴办学堂,修建铁路,开创矿务、兵器、纺织等工厂。然而,李鸿章本是治世的能臣,在乱世里,等待李鸿章的只有遗臭万年。两个中国历史上最不平等的条约完全毁了李鸿章所有过的功绩,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两个条约而给一个人盖棺定论。有些时候我不禁会想:如果是林则徐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那么所谓的“卖国贼”是不是林先生呢?

  诚如梁启超评价的:“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凤凰大视野:正说李鸿章》观后感(三):正说李鸿章

  最早对李鸿章的认识是本朝科举中所描述卖国贼。然后读清史稿,没料到赞誉极高。再然后是看‘走向共和’,对李鸿章有了一个立体的了解。现在是看‘正说李鸿章’

  李鸿章一语以盖之,是中国的羊脂球,为了中国人付出很多,却被中国人诟骂。

  李鸿章的人生充满着亮点,我有些感悟,挑出几个说一下

  1南京还是上海,

  曾国藩以大军围南京,太平军压制上海以减轻南京的压力。清军中谁去救上海?大家都认为入南京为首功,谁都想沾点光。李鸿章却回乡组织淮军,救援上海。虽然没有领攻克天京的虚功,却取得上海的实利,为他以后斡旋于列国之中,与洋人打交道,积累了最原始的经验。

  评,眼光,这就是眼光!

  2 天津教案,

  评:以良知定是非,不能搞政治。

  3 建立北洋水师

  儒家讲究知其不可而为之。关键词在‘不可’和‘为之’ 。 何以为‘不可’,阻力重重,任重道远,那么,怎么’为之‘。运用过人的手腕,曲线救国。在晚清的混乱局面中,能够争取所有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建立起庞大的现代化水师,然后维持住,是很了不起的。

  评:內悅昏君,外御列強 。

  4 甲午战争

  这个不用说了,人人都知道,两场海战,30年心血付之东流。之后,在朝廷内外都 ungeilivable 的大环境下,李鸿章成了替罪羊。

  评:自古都有大量站着说话不腰痛的人。

  5 马关条约

  用梁启超的话做总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凤凰大视野:正说李鸿章》观后感(四):论“民心可用”

  我们学习的历史教科书里,在唐太宗那里记有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教材的解读是以水比民,也就是中国的辩证历史主义里喜欢说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是可以这样说,但是以此观点来贯彻、折射到中国的近代史,则有失偏颇。在稳定的治理环境下,民众当然是创造的主体: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来自明代,并且一直未被官方认可,在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之下,工商业的发展只能在民间的夹缝中生存。只是到了清末,西方在言商不成、以坚船利刃敲开东方古老国度大门之后,我们的治理环境再很难稳定,外部的变量带来的冲击之下,本土的资本主义发展呈现“挤出效应”,并且国内的经济环境逐渐受到干扰,稳定的结构一经打破,便很难恢复,并且可能呈现“乘数-加速”规则下的恶化。

  经济体处于崩溃、瓦解状态之下,维护者最习惯看到的是修补而非革新:因为修补不改变整体框架,对制度本身的冲击较小,况且若修补得当,不仅利益无损、反而会有一定增益。应该看到,除了修补之外,还有相应的副手,就是抵制。最明显的代表来自林则徐,我们虎门销烟的英雄,为清廷提供的建议是——民心可用。林则徐在这方面当然是能手,虎门这一仗打压了外商的气焰,并且让清廷对“民心”二字有了具体的认识;只是林随后罢官,对西洋的认识反倒高于“民心可用”的时期。在我们的教科书里,虎门销烟是大书特书的部分,而随后林则徐的新认识,则和魏源一起仅是一笔带过。

  民心固然可用,那是因为我们的民族强调连带关系,注重个体之间的讨价还价,而并不看重合约的束缚。只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内战当然是民心所向者胜,外战则非常摸不着头脑。李鸿章他们的洋务运动,希望外学技术,内靠民心,二者结合;虽然到了民国之后,也有各种“技术救国论”甚嚣尘上,但是最后赢下来的还是更多仰仗民心——因为是内战。只是时至今日,我们的治理机构还是想利用各种舆论控制民心,却不知外在的环境已变,民心纵然可用,但是已经不是那么管用了。

  《凤凰大视野:正说李鸿章》观后感(五):血色黄昏

  开始之前先说一句,很喜欢这个标题啊, and诚实预警,贼长贼长码的我心累,以下正文,涉大量剧透,涉大量剧透,涉大量剧透

  晚清四大重臣,曾李左张,大抵都是给大清续命的,因此度娘百科上叫“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李鸿章的政治生涯,最为人熟知的是四个词,洋务,北洋水师,淮军,签条约。这部凤凰大视野十年前出的片子,10集,以洋务为线索展开了对李鸿章在晚清政治舞台上际会风云的讲述。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差不多一年前,走向共和看了个开头,现在走向共和看完了,回头再来说一下这部纪录片,先说一句,这个解说的声音“很不纪录片”。

  李鸿章洋务的推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军事现代化,备战期间军事求强迫在眉睫;第二阶段,求富,作为军事的延伸,交通系统通讯系统现代化,煤矿能源等需求也挖掘出来;第三阶段,海防现代化,轻工业现代化,鸦片战争后,大清海防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国民的生活需求也在洋人洋货的冲击下有所转变。可惜大清国所认同的天下仍是那个“中国是宇宙的中心,儒学是这个中心芬芳的花朵”的世界。他们给家庭式的统治设立了一套心理和道德防线,李鸿章明晰而务实,他知道,在中国做任何改革都要突破这道防线。

  李鸿章初登历史舞台,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1860年),签订了北京条约的英法联军从圆明园大肆掠夺之后扬长而去,经上海整顿预备走海路回国,彼时的李鸿章正带着初创的淮军在上海想要突围太平天国。就在此地,李鸿章亲眼见识到了洋人枪炮舰队的厉害,想要孤军突围的李鸿章设法拉拢了当地的洋枪队并买通其头目走私枪火,开始了“砍刀换枪炮”的升级过程,经过“换装”的淮军在上海地区初战告捷,随后李鸿章带着开始崭露头角的淮军和常胜军[1]围剿逃到苏州的太平天国残部。

  不过苏州杀降始终使戈登心怀芥蒂,在常州被李鸿章攻破以后,苏南的太平军完全陷落,常胜军解散,戈登回国,李鸿章立刻出钱解散常胜队,据其武器装备为己有,“既利用,又防嫌”是李鸿章对洋人一贯的主张,他并不放心雇佣的洋人。戈登回国前,向昔日战友李鸿章赠言二十条,言及大清现状,既真且诚,又有多项建议对症下药,只是这些建议和预言,李鸿章除了以自己的后半生去一一体会亦别无他法。

  1870年,李鸿章从湖广总督调任直隶总督,在与曾国藩交接任之际,天津爆发了教会案。当地大量儿童死状凄惨,关于在津的法国天主教挖眼剖心残害儿童的谣言不宣而起,民间排教情绪相当严重,与当地教会教众冲突频发。地政府态度暧昧,法国使团干涉无效,驻津领事被当众打死,事态迅速激化,整个天津陷入了极端的排教行动中,清廷趁机利用闹事民众反抗洋人,对外族大肆攻击,但在法国的炮口之下又不得不调转枪口对准了当地民众。曾李二人即要稳妥处理此事,法国对大清的实力知根知底,想要虚与委蛇决计行不通,李鸿章听从了曾国藩“坦诚相待”的建议,在消除对方敌意的基础上,设法以死囚抵了罪名。

  李鸿章在建设海军的过程中可谓捉襟见肘,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每年从正常的赋税关税中和各省协饷中得到的军费有限,而直隶又是个多灾省份,用在赈灾、治理黄河、海河以及皇室春秋两季的祭陵等开支以后,用在正常海防上的经费本就少得可怜,加上清廷中枢户部的掣肘,海军建设长期裹足不前。

  1874年,法国侵占越南,作为藩属国的越南向大清求援,法国当时是世界海军第二大强国,李鸿章认为法国海军强盛,中国兵弱饷乏,久战必不支,战端一开,既添近忧,又贻后患,每战必败,则不如争取和平,清流派则不以为然对主和派屡屡攻击。1884年,清流领袖张佩纶在马江目睹了中法第一场海战,江面上枪林弹雨,血肉横飞,福建水师几乎以全军覆没而惨败。(补充一些,中法战争以中方的胜利结尾,李鸿章的淮军功不可没)

  1880年俄国进犯伊犁,在家赋闲的刘铭传受召入京,刘铭传面圣的同时,递了一份折子,《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上面说,由于日俄两邻东西威胁,只有修造铁路才便于调兵。刘铭传上京路过天津时,老上司李鸿章留他逗留了几日。李鸿章对这份折子抱着极大的希望,知晓慈禧鼓励批示后,立即亲陈一折《妥筹铁路事宜折》,意料之中的,顽固派以种种理由极力反对,李鸿章不无悲愤地写道“时艰如此其棘,断非空谈所能有济,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若事事必拘守成法,恐日即于微弱而终,无以自强”,无奈保守派势力过大,铁路事宜不了了之。

  进入19世纪80年代,留美幼童计划也夭折了,一方面幼童从事的体育活动使顽固派认为他们不务正业,另一方面这些孩子并没有像美国政府当初许诺的那样进入军校。1881年,清政府下令留美幼童全部裁撤回国,回国的上海码头,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学子们迎着周围冷漠的目光,走进这座城市,走进这个国家。

  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立,日本也提出了第七次海军扩张,认为大清订购的先进舰艇威力极强万万不容小觑。日本的汉学家副岛众臣则认为“中国往往有可行之法,而绝无行法之人,有绝妙之言,而绝无践言之事”,“贪慕虚名,未曾注重过实效”,绝非看上去那般实力雄厚。遗憾的是大清实态被一言命中,国库财政经常因款项有限统筹不力东挪西借,北洋水师的建设由于经费的原因迟迟停滞不前。1890年,日本海军第八次扩张,就犹如一架制造精良的时钟,嘀嘀哒哒地前进着。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朝鲜西海岸的丰岛海域突然击沉大清运兵船“高升”号,甲午战争全面爆发。黄海海战,大清损失四艘军舰,一千余名官兵战死,日本则失去了一艘军舰,北洋舰队缩回威海卫海军基地,淮系陆军全线溃退,日军从陆路一路包抄,攻陷了旅顺、大连、威海卫,整个海军成了瓮中之鳖,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大清的海岸赤裸裸地暴露在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

  作为洋务派领袖,战争的最高指挥,甲午战败,李鸿章首当其冲,连带着辖下的海军衙门一同被裁撤。此时中日战事尚未结束,日本占领朝鲜全境后向山海关步步紧逼,清廷派使前往日本议和却惨遭拒议,日本人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让李鸿章前去议和,他们认为只有李鸿章才能谈的明白。

  1895年,李鸿章离京赴日,此时的他虽有了老师曾国藩“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心态,心知此一去即是千古骂名,也未曾预料到这一行只是个钉在耻辱柱上的开端。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士大夫阶层对“洋务派”自强运动彻底失去了信心,康梁维新变法变制度的思想开始深入社会,李鸿章赋闲北京贤良寺,也在反思着大清的失败,反思着自己的失败。就在大清思潮涌动的时候,李鸿章注意到西方列强对于日本的野心颇为机警,尤其是俄国对于日本在东北亚的强势非常不满。

  同年4月,七十四岁高龄的李鸿章带着庞大的使团远渡重洋,抵达彼得堡的大清使团受到了极高规格的接待,数万俄国民众夹道欢迎。李鸿章很快就和俄方签订了旨在遏制日本的“中俄密约”,后来在俄国财政部长维特在回忆录中提及,为促成条约款项(主要指俄方东北修铁路一事),俄国以铁路利润分红的方式给了李鸿章五十万卢布的回扣。(此事在专家的研究中属“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李鸿章离任时移交到下一任的款项是八百多万两,甚至在他的遗产分家合同中,资产加起来总共也没有五十万卢布)

  离开俄国后,李鸿章一行依次前往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和美国,无一例外的,李鸿章的使团在西方各国都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外国的工业技术和制度使李鸿章感到新奇,李鸿章所带来的庞大队伍和东方风俗也使当地人大开眼界,李鸿章在西方之行中表现出的和蔼、坦诚、智慧和渊博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西行见闻对李鸿章震撼巨大,他已经意识到中国制度改革的迫切。

  在西行的最后一站-美国,李鸿章特意前往格兰特将军墓地区扫了墓。十七年前,格兰特访问中国,与李鸿章相谈甚欢,并送给李一枝手杖,他曾劝李鸿章效仿日本全面西化,然而中国现已彻底失去了这个历史机遇。李鸿章将陪伴了它半生的手杖,还给了格兰特夫人,这手杖随他经历了自强运动,缔造了北洋舰队,随他经历了中法战争,甲午战争,随他见过无数世界领袖,风云人物,但它终究没有见证格兰特所希望看到的,中国的改革。他感到失落,老人迟暮和帝国迟暮的失落。时间对李鸿章过于吝啬了,从头再来已不可能,历史丢给他的是无法再修复的记忆和悔恨。

  1898年,戊戌政变宣告了维新变法的失败,帝后两党彻底闹崩,慈禧担心洋人扶植光绪,变得极端仇外。有识之士或三缄其口或纷纷离京,日暮西山的李鸿章却在太后面前坦然承认想要改革的念头,此时朝中守旧派势力极大,李鸿章若持此主张留在京师恐性命难保,慈禧念在往日情分,调李鸿章去了广东赴任。

  十九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仍然处在动荡之中,在清政府的默许下,义和团运动在北方进行的如火如荼,各国使馆都害怕受到攻击纷纷施压,清廷却打算利用义和团对洋人开战,并处死了在御前会议中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义和团进入北京后,不仅外国人和教民被视为铲除对象,甚至稍有看不惯者也扣上罪名一并杀死,这场混乱的袭击与杀戮,与许多年后的一场浩劫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1900年6月17日,以保护使馆为名的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炮台,三天后天津陷落,集结的十一国联军直逼北京,慈禧或许是气疯了头,之前打了那么多仗没有主动宣过战,此刻倒是硬气起来了,正式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李鸿章在南方得知宣战的消息,气得老泪纵横,袁世凯传来朝廷电报命其北上勤王,李鸿章答曰“廿五矫诏,粤断不奉”,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共同抗旨,保住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免遭战火涂炭。

  八国联军兵临城下,幽居内宫的慈禧开始考虑如何收拾残局了,她需要一个议和的人,既能外交斡旋求和,又能得到封疆大吏们的支持,保证国内不至骚动太过。不久,李鸿章接到了命他议和的电报,不过他并未马上动身,他在等一个人,这个人叫孙中山,孙中山提出,两广独立,李鸿章来做广东民主共和国的总统,自己做总理,这对七十七岁的李鸿章来说,或许是他人生中改变国家最后的机会。

  此时的李鸿章面临着三个选择,东南互保,北上谈判,或者独立共和。共和的条件讲的很细很清楚,甚至人员分配都已经谈妥,这件事几乎就要成功了,李鸿章甚至答应与孙中山会面,却没料想在咫尺之间功败垂成。孙中山乘坐的英国轮船在广东虎门即将上岸的时候,随行的人员因为李鸿章苏州杀降之事对李并不信任,于是就在岸上的李鸿章可以看见孙中山的距离里,轮船掉头走了。而慈禧,仍在不停地催促李鸿章尽快北上。

  催促的电报未及两三个来回,北京就沦陷了,慈禧携光绪出逃,同时连续发谕剿杀义和团。李鸿章与外国使团在天津展开外交谈判,签订了赔款四万万五千两白银的《辛丑条约》,闻知合约签订的慈禧喜出望外,即刻回京,而悲痛欲绝的李鸿章口吐淤血,痰咳不止,自此饮食不进,生命渐进末日。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溘然长逝,死不瞑目,李鸿章的一生,在大清覆灭的前夕,走向了尽头。

  彩蛋:

  《走向共和》中误导人的错误

  访美期间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的访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