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超越》的观后感大全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超越》的观后感大全

2022-01-15 08:30: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超越》的观后感大全

  《超越》是一部由张晓波执导,李庚希 / 胡军 / 沙溢主演的一部剧情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越》观后感(一):好剧值得一看

  本片是一部用心制作的电视剧,真实而有力度的表现了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拼搏和坚持✊,两代人联手演绎了冰上运动的魅力,电视剧充满了质感和用心,认真拍摄的导演,扎实演艺的演员,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他的品质。局里的服化道到位,一群老戏骨飙戏,年轻演员充满,青春朝气,处处是亮点,少了浮夸和无病呻吟,多了真实和热血,在冬奥会前夕,的确是应景好作。

  《超越》观后感(二):从小欢喜后还是很看好李庚希的

  虽然当前正在热播的古装剧 雪中悍刀行 李庚希饰演的女主被大家骂的很惨 甚至抵触情绪很高 但我觉得每个人不可能一直在适合自己的角色里来回穿梭 肯定要往外去突破 敢接这种和自己反差很大的角色(雪中悍刀行) 对小小年纪的李庚希来说是很冒险的事 对于超越这部体育短道速滑的题材 希望不是披着体育精神来搞爱情的戏码 只想看李庚希真正意义上的正能量的戏码 演好这个角色 也是她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加油

  《超越》观后感(三):看了《超越》,我超想学短道速滑!!!

  冬奥会前看《超越》太太太太太合适了!!

  《超越》是部讲短道速滑的电视剧,故事是说短道速滑小将陈冕凭借热爱和意志,一路从青岛队走向国家队,最终代表国家站上国际赛场!我当时看这简介就觉得很励志,再加上李庚希、胡军、沙溢、涂松岩、马丽、梅婷等各种演技派的加盟,我立即就期待起来了。开播看了几集,果然热血啊,竞技场面拍得特别真实,运动员的那股不服输的劲也拍出来了,看得我直接燃了起来,超想学短道速滑!另外,说真的啊,这部剧真的鼓舞到我了,那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非常激励人,相信看完《超越》再看冬奥会的我,一定会有更深的感触。

  《超越》观后感(四):竟然在新闻联播中看到了《超越》

  我居然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了《超越》,这这这这,咱不得不说,太有牌面了!!

  我特地去看了看,央一播的剧品质就是不一样,开篇就能吸引住我,不愧是央妈的开年大剧,制作有保障。

  第一集里黑龙江队短道速滑队日常训练的场面都特别真实,细节满满,这才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竞技体育剧该有的样子嘛!(偷偷说一句,那些粗制滥造的偶像剧能不能过来学学!)

  我看了一下简介,《超越》是通过短道速滑小将陈冕出征冬奥赛场的故事,串联起三代运动员的冰上筑梦之路。制作团队应该是真心热爱短道速滑这项运动的,各种训练和比赛的片段都好真实,竞技氛围也拍出来了,简直看得人热血沸腾。毕竟是新闻联播都推荐的剧,肯定不一般,央妈的审美和眼光还是非常值得相信的,我先追起来了~

  《超越》观后感(五):心怀热忱,超越趁现在!

  2022年第一部开年大剧☝️!对不同时期的短道速滑人群像的描写,贴近现实地展现了短道速滑运动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我们健儿的拼搏精神!吃我安利!《超越》聚焦了冬奥会重点项目之一的短道速滑,讲述了李庚希饰演的短道速滑小将陈冕靠着一些热爱,从刚刚加入还有点懵懂的小队员成长为国家队运动员,最终站上冬奥赛场上的励志故事。最牛的是,为了展现中国两代冰雪健儿的精神风貌,《超越》用了双时空的叙事手法,围绕山东与黑龙江两代运动员的命运,讲述从地方队到国家队、从“野冰场”到冬奥赛场的拼搏历程。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每一集末尾都添加了真实的访谈录!包括第一代国家短道速滑队主教练辛庆山、长野冬奥会夺得一银一铜的名将安玉龙、在黑龙江省体工队执教时挖掘了杨扬的金美玉、索契冬奥会中国代表团闭幕式旗手刘秋宏在内,超过40位现实中的中国短道人走到镜头前,口述他们的冰雪人生。由虚向实,用真实给艺术铺路,让观众更轻易就能够读懂中国短道速滑30多年来的风雨兼程,读懂冰雪健儿的不变初心,还从中刻画了不止奥运精神,还有很多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感受到了!

  《超越》观后感(六):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第一次看短道速滑比赛,还是小的时候看叶乔波在冬奥会上获得奖牌,当时举国欢庆的情景让人难忘。后来在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的女子短道速滑包揽了女子短道速滑项目的全部四枚金牌。再到2018年武大靖取得奥运会金牌。短道速滑越来越多被国人熟悉和认知,也对这项紧张刺激又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充满了兴趣。

  两个年代的短道速滑队,三代人的体育梦想。《超越》讲的正是中国短道速滑人在30多年时间里,运动员们在冰场竞技与训练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一次次的超越中,完成自我突破,最终征战奥运走向世界冠军的历程。

  剧中展现的80、90年代,短道速滑项目在我国刚刚起步,在训练场地、设备、资金以及人员都不完善的情况下,要超越老牌冰上运动强国,所以肩负的责任和压力更加巨大。80年代的中国,无论从经济和体育方面都落后于经济强国。而竞技体育是中国能向世界证明自己的重要方式。为了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老一代体育人真是拼了命投入训练。那个时代的体育人是背负着使命与荣耀去训练去比赛。中国短道速滑队起步晚,条件更是艰苦,教练和运动员完全都是凭着一腔热血,坚韧的自制力和青春的梦想,投入到国家短道速滑的体育事业。

  当代的中国已然是经济强国和体育强国。“永远争取第一,永远超越别人”的口号或许已经不再适合如今的中国。“超越自我”才是当今年轻一代体育人的追求。获胜时尽享荣誉时刻,落败时收拾心情再出发,参与比获胜更重要。今日的中国不再需要金牌才能证明自己的强大,中国的体育健儿只需要奋斗,只需要拼搏,拼尽全力无论胜负,都是中国的骄傲。

  《超越》表达了在竞技体育的背后,运动员身上的坚韧、热血、拼搏的精神,也有面对瓶颈、受伤或退役的艰难。运动员们不仅仅是为个人的梦想而努力,更是为了集体为了国家去争光。运动场上的“体育的魅力,是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确定的结果,不确定的过程。而运动场下的“体育的魅力”,是人要突破边界、突破禁锢,尝试、甚至超越更多的可能性。

  《超越》观后感(七):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第一次看短道速滑比赛,还是小的时候看叶乔波在冬奥会上获得奖牌,当时举国欢庆的情景让人难忘。后来在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的女子短道速滑包揽了女子短道速滑项目的全部四枚金牌。再到2018年武大靖取得奥运会金牌。短道速滑越来越多被国人熟悉和认知,也对这项紧张刺激又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充满了兴趣。

  两个年代的短道速滑队,三代人的体育梦想。《超越》讲的正是中国短道速滑人在30多年时间里,运动员们在冰场竞技与训练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一次次的超越中,完成自我突破,最终征战奥运走向世界冠军的历程。

  剧中展现的80、90年代,短道速滑项目在我国刚刚起步,在训练场地、设备、资金以及人员都不完善的情况下,要超越老牌冰上运动强国,所以肩负的责任和压力更加巨大。80年代的中国,无论从经济和体育方面都落后于经济强国。而竞技体育是中国能向世界证明自己的重要方式。为了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老一代体育人真是拼了命投入训练。那个时代的体育人是背负着使命与荣耀去训练去比赛。中国短道速滑队起步晚,条件更是艰苦,教练和运动员完全都是凭着一腔热血,坚韧的自制力和青春的梦想,投入到国家短道速滑的体育事业。

  当代的中国已然是经济强国和体育强国。“永远争取第一,永远超越别人”的口号或许已经不再适合如今的中国。“超越自我”才是当今年轻一代体育人的追求。获胜时尽享荣誉时刻,落败时收拾心情再出发,参与比获胜更重要。今日的中国不再需要金牌才能证明自己的强大,中国的体育健儿只需要奋斗,只需要拼搏,拼尽全力无论胜负,都是中国的骄傲。

  《超越》表达了在竞技体育的背后,运动员身上的坚韧、热血、拼搏的精神,也有面对瓶颈、受伤或退役的艰难。运动员们不仅仅是为个人的梦想而努力,更是为了集体为了国家去争光。运动场上的“体育的魅力,是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确定的结果,不确定的过程。而运动场下的“体育的魅力”,是人要突破边界、突破禁锢,尝试、甚至超越更多的可能性。

  《超越》观后感(八):有人努力拼搏,有人逆境前行

  虽然人物关系和矛盾性格就已经可窥一斑了。两条时间线平行推进,不同时代的运动员们有着相同的热爱,

  喜欢体育项目的故事,不光是因为“燃”,更是因为可以看到一群人对一个事物的痴迷和热爱。有人努力拼搏、有人逆境前行、有人曲线前进、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怒、有人闹,但没有人放弃。以“超越”为剧名,不光是超越别人,更多的是克服困难超越自己。单从这一点来说,是特别正能量特别抓人的。

  吴庆红

  最老一代的短道速滑教练,拿自家随身听招新,怀孕7个月穿着防滑鞋上冰,单单这一个场景,足以说明她对短道速滑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她的那种热情最后言传身教的传给了后来成为教练的陈敬业和郑凯新两人。

  陈敬业

  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现代线中,以教练身份登场的陈敬业简直是惊艳!监督队员训练时,20几个服装相同的队员,迅速里点出谁肩膀高、谁腿力不够、谁第几圈后表现不好……寥寥几句,演绎出一位干练精明的教练,在他身上,能看到从吴教练身上学到的教练功力,和稳扎稳打多年沉淀下来的基本功。从89年的运动员到14年的哈尔滨教练,陈敬业对短道速滑的感情是执着而热烈的。

  郑凯新

  他是和陈敬业对立的存在。他们两人总是明里暗里各种较劲。

  从无所事事的待业青年到国家运动员,他曾站上奥运赛场、也不得不面临退役的心酸。从东北到深圳再到青岛,兜兜转转之后,他还是回到了他热爱的短道速滑这项运动中。和陈敬业比起来,他的经历更为曲折。步入中年的郑凯新变得老练圆滑,他懂得爱队员、懂得疼老婆,也懂得自我牺牲。不变的是他对短道速滑的执着。他的这份执着里并不只是为了获得成绩,,还有他对于自己经历的不认命。

  陈冕

  陈冕是一个心中有理想并愿意去为之付出实践的少女,相信她会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追逐自己短道速滑的梦想。

  在外人看来,轮滑和短道速滑差不太多,但作为体育项目,这两项运动可谓是天差地别。简单说,同样是冰上运动:速滑和花样滑冰冰刀长度就完全不同,刀的长短和腿部蹬力有直接关系。更不用说速滑和轮滑了,冰鞋也好、平衡感也好,完全是两个世界。并且短道速滑的服装是特殊材料——防切割的训练服,可见短道速滑危险性不小。

  陈冕身上有着敢闯敢拼、执着不屈服的性格,她的磨练与成长应该十分有看点。小姑娘也特别可爱,期待她的成长!

  最后陈冕妈妈和郑凯新的那段谈话,想必郑凯新已经知道了陈冕就是陈敬业的女儿,期待陈敬业和郑凯新这两个角色后续的故事,期待更新。

  《超越》观后感(九):人嘛,怎样都可以的

  第一集的开头,“马冬梅”用Walkman随身听作为奖品,在松花江上选拔短道速滑选手。这个办法很机智,也很让人佩服,但好笑的是弹幕上全是“马什么梅?”当然,马冬梅刷屏是因为这个角色塑造地太成功,台词也太洗脑,“马冬梅”马丽在《超越》这部剧里扮演的是省体工队的短道速滑教练吴庆红,整个人给人的感受是十分稳重的,目前发生的所有冲突都由她来微笑着平和摆平。

  这部电视剧《超越》是运动题材,讲述的是短道速滑这个项目。运动类的电视剧很少,这部剧在当下倍显珍贵。演员阵容也很强大,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优秀演员,比如李庚希、沙溢、胡军、童瑶等,如此多的实力演员合作出演,也是这部剧的一大看点。

  我在童年时期就喜欢各种体育题材的动画片,平时训练的刻苦与不易,队友们私下的友情与冲突,以及比赛时的竞技争输赢,总是令人热血澎湃。《灌篮高手》这部经典的运动动画里,有一处剧情十分令人感动,那就是当三井寿跪在教练面前说:“教练,我想打篮球。”时,相信所有的观众都会心生触动。这部剧有两个时间线,一个是80年代,在这条故事线里,马丽通过“有奖竞速”的形式发现了郑凯新,而郑凯新也由于种种原因加入了短道速滑队。另一个是21世纪10年代,在10年代的陈冕心怀短道速滑梦。但却要面对“现代”社会的一些问题,那就是她妈妈希望她上“重点高中”。

  自从我孩子上一年级,我感觉到许多信息都铺天盖地一样地扑过来。而随着“双减”政策的推出,学校开始了更多的业余爱好的培养,我孩子这学期报名了羽毛球和轮滑冰球两个项目,还选拔上了足球校队,所以一共有3个体育项目在同时训练。累自然是累,但孩子都表现出极大的训练热情。足球和轮滑冰球队的教练也会不断展示过去队伍取得的成绩,以及为孩子进行规划。我的孩子目前参加了轮滑冰球的模拟赛,即将面临着新秀选拔赛,紧接着又是区队选拔,作为家长我有点犹豫,学校自然希望筛选到好的苗子去取得集体的荣誉,但我却不知道这些比赛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那些选拔该不该去报名,也不知道孩子的训练到底是否能出成绩。可能我和剧里陈冕妈妈的心态有点像,还是觉得孩子的学习更重要。

  回到这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带给我一种很真实的感觉。据说召集了许多国家短道速滑队的队员作群演和为演员们培训。并且每一集的最后都是采访了一些真实的运动员和教练。教练会谈到当初招募队员的苦,队员会提到曾经训练条件的苦,但是金美玉教练员说的话让我很受感动,她说:“那个时候,拿了冠军就给个笔,给个笔记本,就是为了争光嘛”。她最让我有感触的一句话是:“这人就是什么条件下都可以,在于人嘛。”所以关于儿子的业余爱好,我突然就想明白了,我可以不被这些比赛和信息裹挟着前行,这些训练和比赛对于我儿子来说,只是一个经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我们自己怎么样。超越,可以是超越对手,也可以是超越自己,人的经历就像积木一样一点一点往上垒,超越了昨天的自己,那就赢得了自己的这场比赛。

  总之,很期待后面的更新,这真的是一部好剧!

  《超越》观后感(十):冰刀划过冰面,留下拼搏的印迹

  在刚看到电视剧《超越》的预告片的时候,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短道速滑这项运动的“燃”。那种燃不是像二次元那样用炫酷的特效凸显出来的燃,而是会渗透人心的,带有真实感的燃。特别是看到冰刀在冰面上划出冰痕的时候,短道速滑这项运动的魅力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本剧有两条时间线交替进行叙事,分别是中国短道速滑刚刚起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和短道速滑正在蓬勃发展的现代。两个时空的相互穿插,能够让观众看到中国短道速滑整整三十年的历史跨度,也能感受到运动员们世代传承的超越精神。

  剧中80年代的三人,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相信之后的他们,一定会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努力。而现代线中,当初野路子的郑凯新,成为了会为租借冰场费心的教练。不知道当郑凯新知道陈冕就是陈敬业的女儿时,他会如何对待陈冕。而追逐短道速滑梦想的陈冕,相信也会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以及面对更多的困难。

  剧中有处情节的设计十分精妙,在江宏跟陈敬业在钉招牌的时候,“队”字没了“耳刀旁”,只成了“人”,旁人都在嘲笑,但是吴庆红却说,有“人”才有“队”。这一情节传达出了短道速滑这项运动能否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人”。片尾的采访中,有位老前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一件事情能否成功,在于人怎么想,怎么做。短道速滑在的发展离不开运动员们的这种拼搏精神,也离不开他们一直以来的坚持。如果当年不是有老一辈人在坚持着,用自己的努力去引领下一代的人,才让这项只有三十年的竞技运动,得以留存下来,甚至面向社会,面向世界。如薪火般代代相传。

  剧尾对运动员教练员的采访,是本剧的一大亮点。这一形式给予到观众的不仅仅是剧中所表现出来的东西,还多了一份感染力,那个年代的参与者,述说着当年的事,为观众带来的是直击人心的触动。

  看过剧之后,有个动作在我脑海中挺挥之不去,因为这个动作无论是在预告中还是在正片里,都多次出现。就是那个看似简单的单腿曲蹲,一个简单的动动作经过不断重复,带给运动员的是难以想象的枯燥和乏味,但他们以热爱作为动力,日复一日的坚持,为心中的理想不断拼搏。

  其实这部剧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一项运动背后真实的情况,也让观众们获得了深刻的感悟。无论遇到任何挫折失败,只要热爱在,只要有坚持,只要有心战胜一切,所有的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他们不过是最平凡普通的人,却做着最伟大的事。

  此时的我还蛮想去一下我们这边的冰场,重温我小时候对雪的向往,也想感受一下,冰刀与冰碰撞在一起时的感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