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 家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老 家

2018-01-13 19:06:34 作者:龙眠清流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老 家

  不知怎么的,梦中不时会出现老家影子。大概心中总是忘不了那个地方吧。

  自从二十岁离家外出读书,后来又进城教书,安家于城,和老家就渐渐疏远了。去年洪涝过后,我迫不及待地往老家赶,一路上担心着老家会被洪水冲毁,直到看到梦中的墩子还绿意盎然,老屋还安然无恙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吸闻着家乡空气,看到家乡一草一木,感到特别亲切

  老家离镇不远,整个村庄共有三十来户人家,基本上同宗同姓。村庄不算大,但分成三个独立部分

  最北的部分,位于一条大河的南堤。这条河自东向西横贯桐城南部地区,应该说是我们的母亲河,灌溉、吃水、浆洗、捕鱼捉虾,都少不了它。这里只零星排列着四五户人家,房子较新,都是两层的小楼,是由于老屋场地基紧张搬迁过来的,不过现在这里由于交通方便,反而住的人较多。

  中间的部分称为瓦屋的。以前是个沙墩,一开始只有两三户人家,后来那里建了几间瓦房。也许有了这几间瓦房,才有了瓦屋的名称吧。瓦房靠西头的两间是学校——“高城小学分校”。说是学校,其实只有一间教室,一间办公室,一位老师(在我的记忆中任教的一直是汪义和老师),两个年级(一、二年级),50名左右的学生。尽管这所学校规模小,设施简陋,但名气大,曾经全公社的小学教师来这里观摩听课呢!这里是我们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每天几乎冲破屋顶的诵读声尤使人震撼。靠东头的两间是面坊,有一座需要个人共同推着才能转动的庞大石磨。队长常常选派能吃苦的妇女在农闲的时候来这里推磨磨粉。晴好天气时,屋前的空场上成排地摆放着扯好的挂面,场面很是壮观。有时每家每户也会分到一两斤面条。面是咸的,有劲道,很好吃。改革开放后,学校并入大队小学,面坊停办,这里做曾过一段时间的鞭炮厂,后来全部转给了庄里一户人家。记忆中学校背后的那户人家门前有几棵枣树,靠路的一旁还有几棵高大的杏树。每当果实成熟时,从树下经过,很是嘴馋,想偷摘又怕被人发现,尤其怕他家的大黄狗。不过,有时主人家也会送上几个透黄的杏子或鲜红的大枣,让人感激不尽

  最南的部分,是一个较大的墩子。所谓墩子是在一马平川的圩中高高凸起一块平地。这是村庄的主体,大约有二十户人家。这里也有一个名字叫“黄圩”。我家的房子就位于这个墩子上。

  黄圩墩子上的房子错落拥挤,有瓦房,也有草屋。不管瓦房还是草屋,基本上有前后两进,前一进是堂屋和主人卧房等,后一进叫披,是厨房等。各家各户的厨房屋顶上都有高高竖起的烟囱。按风水说法,烟囱对着大门不吉利。于是为避免烟囱对着大门,做屋时,大门朝向很是讲究的。有时有邻家为此而产生矛盾,争吵是少不了的,不过经人调解后,问题很快也就解决了。墩子的场地有限,所以邻家屋子之间挨得很近,形成不少弄堂。一到夏天,弄堂荫凉抽风,所以人们常常聚在弄堂里避暑,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说说笑笑,闲聊着家长里短,花边新闻,甚至开着不荤不素的玩笑。当然也有人端来凉床,躺在上面美美睡上一觉,或者弄两个小菜悠闲地酌上几杯。

  黄圩墩子上树多。家家门前屋后都栽了不少树,果树以桃树、杏树、枣树居多,其他的树则以柳树、槐树居多。暮春时节,槐树上缀满了一丛一丛的白色、紫色、淡黄色的花瓣,很是好看微风一来,送来幽幽清香惬意极了。夏天刚过,柳树核开始从树上落下,地上全是暗褐色的类似飞虫的柳树核,踩在上面,虽然脚掌有点不舒服,但是不疼。当然黄圩也少不了一些古树,甚至灵异的树。有一户人家门前的柏树恐怕有上百年了吧。粗壮的树干,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树皮光滑,呈现青黑色,虬枝盘旋,向四周伸展,像一把撑天的巨伞。大人们常来这里纳凉、聊天,小孩子也经常来这里抓花棍、下牛窝、踢毽子、跳田等,这里留下了我很多有趣童年时光。我家屋后有一棵枫树,虽然树干不是很粗大,但树枝直刺参天。记忆中人们常来树下摆上三牲,一边烧纸,一边念念有词。听大人们说,这是一棵神树,能给人带来平安。

  黄圩四围环水,小水沟就镶嵌在墩子脚下。水沟终年有水,因为它有几个岔口与外界相连,各自与村庄的两口池塘——锅塘和门口塘以及贯通整个高城村的南北两条沟渠相连。这两条沟渠又分别通到北部的大河和南面小河。两口池塘是我们的童年乐园。一到夏天,池塘里就热闹起来了。尽管大人经常在夜里乘凉时给孩子们讲吓人的水鬼,编造水鬼在麻石条上晒太阳故事,但是第二天孩子们还是忍不住悄悄溜进池塘里扑腾。在池塘里扎猛、捉鱼、摸河蚌,嬉闹声使整个村庄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当然也不乏有溺水事故发生悲剧发生之后,大人们高度紧张,对孩子看得更紧了。有时抓到到塘里洗澡的孩子,就用细竹条狠狠地抽打他们的光屁股,打得条条伤痕。一到端午节,就会将准备卖出换钱的鸭蛋狠心地拿出来煮给孩子吃,说这样孩子万一掉到水中,就可以像鸭子浮在水上,不会淹死;还给孩子手上脚上系上红头绳,说这样可以辟邪,吓跑水鬼。

  大概是发达的水系给了老家人以灵性和智慧吧。如今的黄圩人在各行各业均有建树,从这里走出了企业家、工程师、公务员、医生、教师等。新渡被誉为“中国的塑料之乡”,黄圩人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之初,黄圩人就敏锐地把握形势,捕捉商机,开辟发家致富的新路子。他们开始开办联户塑料厂、家庭印花厂等,一些有志有为的青年开始走出去推销塑料制品、卫生用品等。正是这些勇于吃螃蟹的人引领,再加上黄圩人的勤劳上进,老家的塑料产业越做越大,供销员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如今整个村庄几乎全民皆兵,进驻新渡镇从事塑料加工或销售,有的还是市里纳税大户、明星企业呢。

  黄圩人家族观念强,很团结。每到吃饭时,大家总是喜欢到一个较为开阔一点的场地,拉拉家常,开开玩笑。有时你有好一点菜肴,就夹一点给我尝尝;我家的饭多了一点,就盛一碗给你。彼此如同一家人,也没有什么拘束的。每到杀年猪的时候,小孩最高兴,因为这个时候不但可以跑来跑去看热闹,还能有平时吃不到的猪三鲜吃。村庄只要有哪家杀猪,就会做好猪三鲜,给邻人送上一碗。有客气的人家还会做上一桌好菜,请邻居吃上一顿呢。如果哪家有喜事或丧事,家家户户都会去帮忙,特别是那几个会主事的,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忙前忙后,把大事办得井井有条

  遗憾的是,如今,不止是我,老家许多人都纷纷到镇里、城里、市里、京城等发达的地方安家,黄圩墩已少有人居住,老家已日渐荒芜。有几次回去,我几乎难进墩子内部,因为荒草太深。

  老家,我生于斯长于斯,您不但给了我强健的体魄,更给了我善良淳朴的性格、勤劳上进的精神,您是我强大永远屹立不倒的精神家园。我永远怀念我的老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老 家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