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1911》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1911》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0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1911》经典读后感10篇

  《1911》是一本由王树增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6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11》读后感(一):乱世群像

  风云波谲的年代就不用说了,在历史的洪流下,那些人来了,那些人走了,那些人红了,那些人死了。一些原本模糊的形象也因为完整看完此书而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中国到底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立宪,到底是帝制还是共和,在百多年前的那个大历史下,演出了一幕幕令人惊愕的大戏。其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借鉴意义不可谓不强,只是现在的人有多少关心历史,了解历史,就不得而知了。

  《1911》读后感(二):关于黄鹤楼 关于小凤仙

  百度百科上资料说小凤仙1900年出生在杭州,1954年在沈阳逝世。在《1911》中却写到1951年小凤仙给梅兰芳写信时年近70岁?按此算来小凤仙35年前与蔡锷将军在一起时岂非30岁以上了?

  《1911》读后感(三):有关革命

  王树增先生的这部《1911》一如既往地恢弘大气,——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恢弘大气了,前因后果,人物事件,将近700页。

  王树增先生在书中大量引用了百年前那场革命中的真实史料,包括很多之后看来是如此线条鲜明的人,在当时也会有犹豫,有彷徨,有抉择。

  书中的观点太多了,但是有一个是现在看来还很值得深究的观点——革命还是改良,这点很重要。

  在书本的第127页,谈及梁启超先生主张“有序革命”。

  反正只是自娱自乐,不涉及骗稿费,我就将原文引用下来。

  我在百年后,仍然深深认可梁先生的看法,即使这场暴力革命已经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原因有四,兹列如下:

  一、革命的成本

  为什么很多人不再认同革命?为什么很多人开始诟病它、质疑它、厌恶它?这到底是进步还是后退?我觉得这得从革命的成本说起。

  革命一定是需要成本的。这种成本当然不是指经济意义上的成本,这种成本更大程度上指的是社会意义上的成本。革命需要付出什么呢?革命需要社会付出什么?革命需要家庭付出什么呢?革命又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什么呢?革命需要的是流血,革命需要的是牺牲,革命需要的是妻离子散,革命需要的是父子反目,革命需要的是我们最后几乎不能相信我们仍然还是一个人类。

  章太炎举李自成起义为例,说:“李自成者,迫于饥寒,揭竿而起,固无革命观念,尚非今日广西会党之侪也。然自声势稍增,而革命之意起,而剿兵救民,赈饥济困之事兴。”

  李自成何人?不要看了姚雪垠先生的小说,就以为此君是一位浓眉大眼(其实是位独眼龙),胸怀兼济天下,英勇与封建地主阶级搏斗的革命家。那些都是假的。李自成到底杀了多少人,到底是如何杀人的,有兴趣的自己去查查资料,不难找到。他进入北京城后,先是要求士大夫缴纳“脏款”,逼死当时北京士人一千余人。继而又纵兵劫掠,竭北京城内民脂民膏铸成金银块锭,用骡马运送回陕西老家。最后干脆将刀锋引向平民,强奸,虐杀,无恶不作。

  这便是真实的李自成,这也便是真实的革命。断断不是章太炎先生所理想化的“剿兵救民,赈饥济困”。这还是军纪最好的李自成,换作杀人为乐的张献忠,……我不知对于“革命”尚有何言?

  中国有多少年的革命史,中国便有多少年的杀戮史。黄巾起义死了多少平民?黄巢之乱死了多少平民?太平天国又死了多少平民?这其中的沉重难道又就只是一句“革命需要代价”可以轻轻带过?

  所以我厌恶革命,不是因为受了“自由主义者”的影响;我只是在阅读历史的愤慨中,深深厌恶革命。本人愚陋,实在不知道何为自由主义,如果自由主义就是反对暴力革命,捍卫人的生命和尊严,我愿意成为一位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并且为其摇旗呐喊。

  二、革命的尽头

  革命有没有尽头?

  革命是没有尽头的。

  革命最大的动因是“政治腐败”。可是政治有不腐败的一天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革命是为了民主,可是又何尝从暴力革命的恶花中结出民主法治的善果呢?

  革命会让人产生杀戮欲,革命会让人产生权力欲,革命需要清除异己,革命需要推翻一切,革命崇拜破坏,革命信仰暴力。总而言之,革命会使人上瘾。

  革命需要永葆激情,在没有必要革命的时候,也要制造出可以革命的环境来,我不愿总是说起天朝的那段往事,随便从近代历史上的几个断面就能够看出革命这个自我欲望强烈的怪兽是如何饕餮人类的。苏联老大哥的“大清洗”,红色高棉的社会再造……哪一件,哪一桩,不是在不断革命的旗号之下进行的呢?

  然而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我们换来的是政治清明吗?我们等到的是民主法治吗?

  我们等待到来的是一个更加高压的社会,我们等待到来的是更加快速的道德沦丧,我们等待到来的是一间更加密不透风的铁屋。

  余永嘉先生曾说,“没有先烈的革命精神,哪有今天我们民主共和国哪!”。它在哪里,我没有看到,你看到了吗?

  三、革命的并发症

  革命的并发症有很多很多。它最大的并发症却只有两条,就是革命所坚称要革除的东西:腐败和极权。归结在一起,就是泯灭人性。

  在雨果的《93年》中,有一句发人深省的名言:“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雨果是经历过革命的。雨果最后也厌恶革命,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雨果厌恶革命的原因,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因为革命把自己凌驾于人道主义之上,因为在革命中人性的光辉被遮蔽了。

  什么是革命,革命是生命一次又一次地被剥夺;什么是革命,革命是尊严一次又一次的被蹂躏;什么是革命,革命是人性一次又一次地被践踏。

  也许你会笑话我不知道人性为何物就侈谈人性。我却要严正地告诉你,我知道什么是人性,并且我认为心中最不能放弃的底线,就是人性,而不是革命。

  《1984》是一部现代文明的圣经,起码我这么认为。

  在书的第24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董乐山译,译文名著文库本)有一段关于人性的小对话,是这样的,秘密警察奥勃良抓住思想犯温斯顿后说:“我们控制着生活的一切方面,温斯顿。你在幻想,有什么叫做人性的东西,会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而感到愤慨,起来反对我们。但是人性是我们创造的。……党就是人性。其他都是外在的——无足轻重。”

  但是在无所不能的党之外还是有人愿意相信人性的存在。这本书中曾经表述过人性的某一方面表现,就是温斯顿背着党和裘莉亚做爱时说的话:“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爱,而是动物的本能,简单的不加区别的欲望:这就是能够把党搞垮的力量。……他们的拥抱是一场战斗,高潮就是一次胜利。这是对党的打击。这是一件政治行为。”(同上书113页——114页)

  除此之外,书的第73页还说了一种人性:“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所谓人性,求真、向善、尚美,大家这么想,革命不这么想。“鸟儿在歌唱,无产者在歌唱,党却不歌唱。”

  四、革命的悖论

  我始终觉得革命是很难理喻的事情。革命有太多悖论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革命主张打破旧的格局,旧的世界。但是革命又在不断产生新的偶像、新的权威,供人膜拜。

  朱永嘉先生说:“……人们都忙着西方的圣诞节,中国应有自己的圣诞节,十二月二十六日永远是我心中的圣诞节。”

  《国际歌》有言:“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年轻时我很喜欢这句歌词,并且产生了格瓦拉式的革命浪漫主义。等到理想消退,激情散去,我不禁反省,那为什么还会有层出不穷的天才、舵手、大救星,为什么还是像革命前那样有人山呼万岁、无限热爱呢?

  我不喜欢革命,因为他充满悖论,我如果要爱他,只能麻醉自己的神经,让自己产生宗教的热情。但是我没有这种热情。因为,我只是个普通人。

  《1911》读后感(四):我读《1911》

  手上有一本王树增老师亲笔签名的《1911》,久久未开启阅读。不读的理由复杂,65万字的大部头对于我有种天生的畏惧;更加畏惧是中小学时学到的模糊近现代史;内心忐忑王树增老师离御用文人的距离有多远?一九一一年,一百年前中国大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王树增老师以怎么样的笔触将那段史实呈现给读者?有人问我,《1911》好看吗?我说值得反思的历史读起来总不轻松。不是本小说吗?此书归类于非虚构中国近代历史系列。阅读收获绝非小说堪比。

  “在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帝制历史的国度里,皇帝想要什么东西一般都能得到满足。特别是他想要某个臣民的脑袋的时候,这是一件顶容易的事—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脑袋。”

  《1911》开头的这段话更像一部悬疑推理小说开端,而它却像武林高手般恰恰击中历史的要害。历史就是如此这般,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朝代更迭,政体转换的交叉路口。大清皇帝想要的无非是一个矮小广东人的脑袋,随着历史老人亦步亦趋地向前行进,想要他脑袋的人何止是大清皇帝一个人?他就是孙中山。

  当年明月在谈论《明朝那些事儿》的创作时说过,上下五千年历史,如果你能在后人的记忆里留下一行字,那就是牛人!所以,他的书里很多人物都仅存一行字或是提及过一次名字。历史有时像一本人物志。

  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序曲是在“恢复汉人主权”的口号中拉开帷幕的,绝大部分人对于“民主”这个政治词汇还极其陌生。若想革命,必将赴死,如邹容、陈天华般的青年,赴死的理由很明确:在这样一个帝制国度里活着,本身就是人生的奇耻大辱。

  当慈禧接触到“宪政,以宪法为核心的民主政治”这个新名词时,大清的三百年基业已经被同盟会员和爱国志士爆炸得风雨飘摇。就在晚清的皇族与新贵们挖空心思想在改革的基础上,将皇权保留至最大化时,革命团体已经迫不急待地开始去寻找各种推翻满清的可能性。轩亭口的秋瑾行刑处让我们忆起,正是这位女志士用鲜血换来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一个令人向往的境界。历史靠众声开放前进,否则只有后退。

  一九一一年十月四日,经皇帝钦定,大清帝国国歌兼陆军军歌《巩金瓯》正式颁布,由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作词。六天后的武昌起义令无法加固的金瓯轰然倒塌。尽管孙中山对武昌起义胜利的评价是侥幸而得之,革命党人追求的“排满”与“汉盛”仍然取得了胜利。但北洋派们粉墨登场了,袁世凯终于不必再假装隐居垂钓的蓑衣老人,而此时以及之前,孙中山一直都流亡海外。居海内外对于一个国家政权控制的应变能力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没有他何以立宪,没有他何以共和,没有他何以复辟,没有他何以在黎明之后充满黑暗。他曾建议裕隆皇太后,如果对政治改革不甚了解的话,可以去读读法兰西革命史。此话之前,他必读过。正因为读过,他才深谙兵力、财力和杀伤力对掌握政权的重要性。被袁世凯捕杀的武昌首义者张振武,此生的最后一句话是:“不料共和国如此黑暗。"

  袁世凯的死似乎结束了一段纷乱的历史。孙中山说过,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使“人民全数安乐”。“人民”和“全数”的关系何其微妙,这种一致性远不是袁世凯的死能够终结的。孙中山至死仍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就是一九一一的过去和以后。

  《1911》读后感(五):历史的细节

  书还没有看完,因为冗长,也是因为工作的繁忙,但是颇多的一些感悟,怕是拖拉的时间太过长久,忘掉了现在的当下。

  讲书之前,一定要先小小的炫耀一下~拿到书很是兴奋了一下,扉页上的作者亲笔签名,很是恢宏!!!这大概是我拿到的第一本作家亲笔签名书了~ ~恩,要特别感谢人文出版社,感谢MartinL。

  回归正题吧!一本很真实的书,看的出来,作者是绝对用心的,大量的原始资料引用,一排排资料出处的名录。不禁感叹这需要何等的耐心与毅力啊!

  全书六个章节,分成31个小的篇章讲述,细致入微,读到了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象的小细节,或者是惊讶万分,又或者莞尔一笑。。。。许多许多种种。

  想起,前段时间看电影版的《辛亥革命》还非常不屑,心想,慈禧太后多么有手段的一个人,怎么会一遇到事情就哭哭啼啼呢?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我自以为是了。这才是真的事实。袁世凯在接驾老佛爷西逃时,冒天下之大不韪哭诉,群臣以为这下触到霉头了,礼制规定除了大丧不允许官员对皇帝和太后哭啼,谁知,袁世凯这等老谋深算之人,捏准了老佛爷的脉搏,不但没有被处罚,反而得到了格外的高看一等!从此以后,一遇国难,气氛悲壮到成了不成文的惯例~~是不是,忍不住莞尔,忍不住唏嘘啊!如此种种还有许多许多~历史果然是需要细细推敲的~如此铁腕和有政治谋略的人,原来还是有这样的一面的!慈禧的形象顿时丰满了起来!

  再说说辛亥革命的主要推动人之一——孙中山吧!你能料到么~少年时代的孙中山就能够如此的敏锐和深刻!他的经历种种,年仅九岁时,听闻太平天国运动,就语出惊人:“洪秀全灭了满清就好喽!”更夸张的是,在当时的皇权至上的环境中,“他和儿时的伙伴把村里的神像砸了,并拿着铜钱到处说上面的文字不是中国字而是满洲字。。。。”等等,等等,在当时看起来怪异冲动的行为,言谈,举不胜举。

  如此丰富而立体的人,跃然而升,也顿时让遥不可及,被无限赞颂的辛亥革命,贴近许多!

  看了半本书,越发的沉重起来。大概,每个变革的时代,都是如此沉重吧!

  清廷也曾推出新政,试图抓住这最后的稻草,苟延残喘,亦或者强盛起来,但是正如书中所说“值得注意的是,朝廷试图推行的政体变革,所标榜的目的是国强,但是,变革给这个国家最底层,最广大的乡民带来的却是不幸。”忍不住会想,现在的当下~OMG~还是不多说的好,想想罢了。。。。至少我还能一直坚信,人民至少都是爱国的,国难当头时,类似于辛亥革命前夕的,绢布,卖田产倾家荡产的革命积极分子啦,再或者用迷药绑架勒索钱财不那么高尚的革命者也罢,还是会大批涌现的~

  书呢,不错的一本书,四颗星,行文有据,不做妄测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貌似总有一些小小的遗憾,枯燥了一些,可读性弱很多,总觉得有些乱。。。大概也是因为人物太多,所以自己先晕了~

  《1911》读后感(六):历史的细节

  书还没有看完,因为冗长,也是因为工作的繁忙,但是颇多的一些感悟,怕是拖拉的时间太过长久,忘掉了现在的当下。

  讲书之前,一定要先小小的炫耀一下~拿到书很是兴奋了一下,扉页上的作者亲笔签名,很是恢宏!!!这大概是我拿到的第一本作家亲笔签名书了~ ~恩,要特别感谢人文出版社,感谢MartinL。

  回归正题吧!一本很真实的书,看的出来,作者是绝对用心的,大量的原始资料引用,一排排资料出处的名录。不禁感叹这需要何等的耐心与毅力啊!

  全书六个章节,分成31个小的篇章讲述,细致入微,读到了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象的小细节,或者是惊讶万分,又或者莞尔一笑。。。。许多许多种种。

  想起,前段时间看电影版的《辛亥革命》还非常不屑,心想,慈禧太后多么有手段的一个人,怎么会一遇到事情就哭哭啼啼呢?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我自以为是了。这才是真的事实。袁世凯在接驾老佛爷西逃时,冒天下之大不韪哭诉,群臣以为这下触到霉头了,礼制规定除了大丧不允许官员对皇帝和太后哭啼,谁知,袁世凯这等老谋深算之人,捏准了老佛爷的脉搏,不但没有被处罚,反而得到了格外的高看一等!从此以后,一遇国难,气氛悲壮到成了不成文的惯例~~是不是,忍不住莞尔,忍不住唏嘘啊!如此种种还有许多许多~历史果然是需要细细推敲的~如此铁腕和有政治谋略的人,原来还是有这样的一面的!慈禧的形象顿时丰满了起来!

  再说说辛亥革命的主要推动人之一——孙中山吧!你能料到么~少年时代的孙中山就能够如此的敏锐和深刻!他的经历种种,年仅九岁时,听闻太平天国运动,就语出惊人:“洪秀全灭了满清就好喽!”更夸张的是,在当时的皇权至上的环境中,“他和儿时的伙伴把村里的神像砸了,并拿着铜钱到处说上面的文字不是中国字而是满洲字。。。。”等等,等等,在当时看起来怪异冲动的行为,言谈,举不胜举。

  如此丰富而立体的人,跃然而升,也顿时让遥不可及,被无限赞颂的辛亥革命,贴近许多!

  看了半本书,越发的沉重起来。大概,每个变革的时代,都是如此沉重吧!

  清廷也曾推出新政,试图抓住这最后的稻草,苟延残喘,亦或者强盛起来,但是正如书中所说“值得注意的是,朝廷试图推行的政体变革,所标榜的目的是国强,但是,变革给这个国家最底层,最广大的乡民带来的却是不幸。”忍不住会想,现在的当下~OMG~还是不多说的好,想想罢了。。。。至少我还能一直坚信,人民至少都是爱国的,国难当头时,类似于辛亥革命前夕的,绢布,卖田产倾家荡产的革命积极分子啦,再或者用迷药绑架勒索钱财不那么高尚的革命者也罢,还是会大批涌现的~

  书呢,不错的一本书,四颗星,行文有据,不做妄测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貌似总有一些小小的遗憾,枯燥了一些,可读性弱很多,总觉得有些乱。。。大概也是因为人物太多,所以自己先晕了~

  《1911》读后感(七):历史的合力

  《1911》,王树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王树增的作品一向厚重,愈接近现在愈是如此。读长征时如此,读解放战争时如此,而这本书尤有过之。

  去年是辛亥百年。解读、分析、纪念等各种文章与书籍汗牛充栋,但以个人而论,此书应排第一。近700页的书,从孙中山流亡而至袁世凯去世,其间多少人物、事件、史料、细节,作者能在充分占有一手资料的前提下给出非戏说又具可读性的解读,实属不易。单看每章后的注释条目多达二百条以上,便可见功夫之深。在当前浅薄浮躁的为史之风中,尤为难得。书中随处可见对原材料的引用,虽然增加了阅读的障碍,减少了阅读快感,但对于这样重大的历史题材,确是不可或缺。

  晚清被李鸿章称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大变局的余势未衰,直到今天尚未结束。站在今天,探究一百年前的变故,可以有多种不同猜测与解读,也极容易把事件简单化、黑白化,但置身其中却是完全不同一幅场景。如袁世凯称帝,百年以下,谁不称其走了最后最大一步臭棋,但当局者偏就如此下了,真令人唏嘘。

  作者在第三章结尾写道,江湖亘古奔流,大清大限已到。但在当时看来,谁又能想到如此?历史往往由当时不经意的小事件引发,如同莱克星顿的枪声之于美国独立、巴士底的攻陷之于法国大革命。不仅升斗小民、大清贵胄没有料到,连孙中山也没有料到。这就是历史的发展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正如作者所言,“柔弱的中国资产阶级,心怀不满的年轻军官和知识分子,以及那些与旧式政权运转不断冲撞的士绅们,仅仅是在不堪任何重负的清廷身上施加了最后一力”。当然,还有最广大阶层的劳苦大众。每个人之力无论大小,都在历史发展的方向上留下了痕迹,只不过有人大些,有人小些。而对于当权者来讲,他们拥有比百姓大得多的权力,但千万不要以为能永远把持历史的方向。有的时候,尽管方向没错,但时机错过了,也是枉然。那些微不足道的力量,也可一点点、一滴滴、一丝丝、一毫毫拖动历史走向,尽管每个扑倒在泥巷中的普遍士兵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

  这就是辛亥留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1911》读后感(八):1911,辛亥不朽

  《1911》出自作家王树增,书很厚,将近700页,很有意思,可是读完颇费心力。 记得当年电影1911在曼谷首映和杨师去看,看完以后感慨的说了句:有机会,咱回去闹革命吧!!杨师说:你带兵打,我给你拉贷款去!!这只是小儿狂言,玩笑话而已。不过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完这段历史后有这种想法,因为彼时之中华与此时之中国,实在是有太多相似之处,专制集权,贪污腐败,买官卖官,民不聊生。却又有许多的不同,首先,国民已具有了公民意识,不似彼时之中国,尚处于封建统治晚期,人民普遍还不具备公民意识,还不知民主为何物。

  所以读到梁启超与孙中山论是君主立宪还是革命民主,颇赞成梁启超提出的国民公民意识还不健全,尚需三四十年,应以君主立宪作为过度,逐步实施民选政治。可是20世纪初的历史并没有给中国人太多选择的机会,对于君主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后,辛亥革命将中国跨越式的带到了民选政治。而历史也应验了梁启超所说的公民意识还不健全的问题,从袁世凯为大总统时期的买卖选票,至其复辟,乃至其后的军阀混战,无不起于中国公民意识的不健全以及对专制权力的渴望。不过这段时期虽然走得艰辛,可是经过三四十年的民主教育,国民的公民意识确实得到了完善。只是后来共党专政,虽说不可否认其完成了一定的国家复兴,可是对中国迈向公民社会,民主社会确实是很大的退步。

  书中也描绘了各阶级间的冲突,也提到无阶级的乌托邦永远只是完美主义的幻想。确是如此,人本就是阶级动物,虽说我们可以做到短期的阶级弱化,可是往往迎来的确是更强更结板话的阶级化反弹。所以无论何时何处,阶级总是有其存在的理由,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去消灭阶级,而是建立一个合理的阶级机制来保证阶级的合理流动。

  书中读到慈禧组织立宪,主张言论自由,很是开心,老佛爷都有如此觉悟,那此时之中国却为何失去了这份气度。读到老佛爷晚年,其实还挺感慨她死的不是时候,早死几年,少了她这个阻力,可能立宪就成功了,晚死几年,凭借她的铁腕和晚年觉悟,可能立宪也就成功了,近代的中国可能也就可以少经历些苦难。不过,还是那句话,历史从来没有给我们太多的选择,只是我们在顺势之后也该思变。

  最后,引书中结语中的一句话吧:“尽管身不能至,永远心向往之,这就是人类文明得以前行的动力。” 民主中国,至少我心向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