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心理学统治世界1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心理学统治世界1读后感10篇

2022-05-15 02:06:3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心理学统治世界1读后感10篇

  《心理学统治世界1》是一本由[法] 古斯塔夫·勒庞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5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学统治世界1》读后感(一):独立思考-我也来发一个。

  《心理学统治世界-政治篇.领袖意志》客观分析了大众心理学与政治、法律、教育、信仰、战争的神秘关联,举例解析了党派专政、社会骚乱、群众盲从等一系列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其中他定义的群众是集结以下性格的人:比如刺激性、没有恒心、愤怒、轻信、没有评鉴知识、不受理性影响的、崇拜领袖比如偶像、希望服从等特点。他最激烈的行动,经常是被引导人所煽动的结果。群众总是预备跪服在暴君的前面,所以经常改变他们的暴君,今天和过去都一样。这一段话很残忍的概括了群众,却也真实。轻信,没有评鉴知识,不受理性影响,这就是无知,无知则无思考能力,何谈独立思考?故容易被煽动,被丢弃。

  本书基于勒庞对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期间的时事点评,表述出的核心是:个体是如何被群体淹没的,领袖是如何操控群众的。由于对当时法国的政治社会状况不了解,对这书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但某次小组分享会议,老大提到独立思考,当时就对这词记忆深刻,虽通读这书后仍不懂书的主旨,却想悟一悟独立思考,做一回想要思考的群众。

  最近工作事项比较多,遇到问题通常就直接问其他人得知解决方案才开始做,在重复这样的动作后的某一加班回来的晚上,脑中突然浮现:某员工由于只知道执行,依赖性太强被解雇的场景,并附上自己想象出的乔布斯型的老板,当场被骂狗血喷头。突然意识到我就是那盲从的群众,没有意识到再忙也需要思考。越忙越需要思考。

  将自己置身于没有独立思考的愧疚中,时刻提醒自己思考,以改变依赖的习惯,练习质疑。这是我百度+体会到的独立思考的方法。遇到问题,自己思考后提出解决方案,然后询问是否可行。把自己一天要做得事列写在纸条上,挨个勾选,就像在写购物清单,做完一件,勾一个,还挺爽。同时有条理,不会忘记,还方便以后总结写日志什么的。

  读书可能不是说读完了,就一定要领会这本书的主旨,或一定要复述这本书的内容,他可以是某天的某个想法某个场景,与书中的场景或观点碰撞到一起,产生火花,于是才起了作用。我想这是我追求的读书的快感。

  《心理学统治世界1》读后感(二):领袖意志??

  本书大致在利用所分析民众心里的特点,认为领袖应有强大的意志。意志推动该民族的强盛。恐惧和懦弱,只会使权力分散,而集权之后的权力分散,往往带来割据和混乱。革命领导者利用煽动夺取群众的思想,而个体又不得不服从群体的压力,理性的个体被淹没,仿佛民众的根本利益的确被其代表。革命党领袖呼喊民主,空许诺言,放佛他为民众呐喊,以此换得更多民众支持。然而,民众运动的惯性是其无法控制的,民众的情绪不毁灭一切,打倒一切是不足以完全符合其疯狂的,情绪化的本质。恐惧,贪婪,欲望,嫉妒被伪装或诱惑成为屈服,妥协,人道,慈善,平等,反对集权和等级。其手段不外乎恐吓和诱惑,恐吓令其恐惧,诱惑令其贪婪嫉妒。再给其新时代的哲学理论或某种堂而皇之的信仰,民众是不可抗拒的力量。那么,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人。用于不用,孰成孰败??

  《心理学统治世界1》读后感(三):翻译很垃圾

  翻译很垃圾 翻译所用底本 参照译本 译者注一概没有 这些都不说了

  例子不也多举了 仅提一点 第239页:

  过去神明告诉俄狄浦斯说:“你应该杀死你的父亲、妻子、母亲。”

  俄狄浦斯弑父娶母,这是西方人都知道的典故,勒庞显然不可能傻到把这点典故诠释为“杀死他自己的全家” 译者的学术背景让人淌汗 如果真的是勒庞无知 你不能自己加个译者注纠正吗?

  还是你在哪里花钱雇的人?

  《心理学统治世界1》读后感(四):这哪里是翻译,分明是改写啊!

  有读者反映这本书翻译的不好,其实这本书根本就不是翻译的,而是改写的,当然不是从法文改写的,而是从半文言改写的!

  首先这本书来路不正,全书正文没有一个地方告诉你这本书是从哪里翻译过来的,法文版,英文版?不过,你从封面和腰封可以推断,这书叫Psychologie politique。据我所知,这本书还没有英译本,那么,译者(译者叫高永,你大概永远找不到这个人的信息,应该是北京某高校的博士生或者硕士生吧,真叫高永也未必,反正书商很容易找到这样的枪手)是根据法文版翻译的吗?如果是,为何不标注一下版本?甚至连正式的中文书名都没有,所以我们就不指望标注底本是什么了!!

  然后,我推测这本书是从1927年商务印书馆冯承钧先生的译本改写过来的,简单地说,就是把冯先生当年的半文言翻译、改写为白话文。这个我懒得举证了,想知道真相的人,对照看看吧。做过翻译和懂得文体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

  以第5页论及马基雅维利这个段落(冯先生译本是第4页)为例:

  改写者 把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伽利略都改过来了(冯先生的译名是弗诺郎司、伽里烈等),但改写者不认识le dante(冯先生译本保留了原文),还是用了冯先生的旧译名“勒当特”,如果改写者真认识法文的,应该知道就是“但丁”嘛!

  还有那个教堂santa-cross(圣十字教堂),改写者照抄冯先生的译名“圣塔克诺司教堂”……还有马基雅维利的墓志铭,改写者甚至都抄错了,冯先生译的是“无论何种赞颂不足以齐此名”,他们弄成“无论何种赞颂不足以其此名”。还有就是改写者照抄了冯先生的译名“圣巴铁勒米的屠杀”,其实就是《心理学统治世界2》第127页提到的“圣巴托罗缪之夜大屠杀”。

  没有必要再校勘下去了……事实上,所谓的《心理学统治世界2》同样是从《大众心理学》和《革命心理学》中抄袭、改写的,痕迹就更明显了。

  无良书商,一般读者还真没有办法识别啊!

  郑重声明:本人对这个评论承担法律责任,欢迎书商、出版社起诉本人!

  读秀《政治心理》的版本信息:

  单位或私人有读秀账号的话可以打开比对:

  《心理学统治世界1》读后感(五):当学术遇到商业

  【翻译】对于翻译,就不点评了。说翻译的晦涩,翻译者会说那你自己看原文去。如今,想找到一个又懂外文,又懂专业的大师,难也。当学术遇到商业,就是这样的局面。

  【背景】的确如有些朋友所言,不了解著作的时代背景,看起来有些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感觉。只能抛开情节谈道理。这样更像一本哲学著作了。

  【心得】这里先对P76所述《大学教育对心理的影响》写些心得。“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在勒庞的笔下,一个世纪以前的观念,现在看来像是给中国狠狠地一嘴巴。

  一。“不适合民族需要的教育,也足可以是危害。”

  我思索,民族是指国家吗?抑或两者有不同之处?国家的教育是为了统治的需要,民族的教育是可以传承的属于人民的教育。这两者之间定有个平衡点,偏离哪方都会出问题。如今朝鲜的教育是一种典型的为了统治需要而形成的教育体系,但教育民间化的结果可能就是大半个世纪前国文简体化,多了方便少了内涵。

  二。要想改变我们的教育,应该先改变主持大学校务的人的心理,再改变教授的心理,最终改变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心理。

  前段时间,浙江某学校的徐院长一封长长的辞职信,在网上盛传,我看了两遍,感慨的想,如今,还有多少有良知的教育家守住自己的底线,有一个教育家的样子!近期,北大也是被推向风头浪尖,众人叹乎,今非昔比。安全感已经从食品到药品再到教育,从看得到的到看不到的,从毛发到骨髓了!

  一位同事的老公中大研究生毕业,在定工作前郁郁寡欢,问之,答班里的许多同学都在研三忙着投奔他国,最差也去个香港吧,总之不要在国内。同事的老公一没背景二没财力,出国哪有那么容易,只得不情不愿在深圳一知名企业先落下。

  我们培养的天之骄子,大都想的是找个好工作,好工作的标准就是挣得多,福利好,不辛苦。抑或能移民。我真替天国惋惜,二十年下来,喝了你的奶水却一脚踢开你这个娘亲自找乐子去了。什么责任、回报,统统没有。

  三。改良教育在于教育的方法,不在于教育的课程。

  今日看WOOLFOLK《教育心理学》,夜不能寐。国与国最本质的区别,非教育莫属啊!看看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国民的教育,就知道这个国家未来何在。

  早在1965年美国就有一个“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在600多页著作中,不时穿插情景模拟,如“你应聘教师的一次面试,校长真诚的看着你说,怎样才能发展成一位好教师呢?……你知道任何有关基于脑的教育吗?……本校是一年级学生部分只能进行低级的形象思维,部分可以进行高级思维,请问如何进行区别性教育?……”第12章,用了40页来讲述“创建学习环境”。

  我们该反省了,教育经费在GDP的占比,是否该有大大的变化!落后就要挨打,如何不落后,答案自在其中。

  四。前外交部长安诺托说:“法国教育是纯粹的书本教育,青年们在25岁前,因为坐在教室的椅子上,农业技能荒废了,知识越来越少,他们所知道的,无非是朗诵课本而已,没有比这个更不符合生活需要的了。至于学术界精英,则只去研究理论规则,不讲究实际,浪费社会的价值,这是我们近代教育的根本问题。”

  现在的我们看着百年前的这段话,各位你们作何感想。勒庞知道了,会笑的,如今还有国家如此!

  五。英国人崇尚的是性格,什么是性格:人类纯真的良知,比如处事沉着、拒绝诱惑、勇敢和毅力,对社会和自己的责任感。

  正如前文所讲,我们教的是知识本身,做人是个传说,早已尘封历史。

  六。这些人之所以寻求大学,只有一件事,就是想让青年迅速通过考试。想要通过考试,只有记忆书本。记忆书本固然可以应付考试,可是时过境迁,转瞬即忘。求学的目的,只是如此吗?

  教学,不是转述,二是让他有见解;不是直接告诉,而是诱导他发现;不是带着他走,二是告诉他如何走。教育者不仅仅是传授,应该让他能观察、能思索、能自我决断、能自主实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