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篇

2022-04-04 03:35: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10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本由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9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一):小說中的哲學與超越哲學的小說——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與存在主義

  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原譯本叫做《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於我來說,更喜歡改譯版本的名字,更強調的是具體的“生命之輕”,而不是在“生命中”這樣一個廣大的範圍之下來談其中的“不能承受的輕”。昆德拉說,無論有意還是無意,每一部小說都要回答這個問題:“人的存在究竟是什麼?其真意何在?”。也許我們並不能知道“存在”究竟是什麽,但卻能在不斷探索的道路上,無限接近存在的意義。小說就是對生命存在之探索,昆德拉用含混美學的意境,不斷探索生命中的哲學與超越哲學的生命。

  1)抉擇——重與輕

  在開篇,“史書上談及的是一樁不會重現的往事,血腥的歲月於是化成了文字、理論和研討,變得比一篇鴻毛還輕,不再讓人懼怕”,這代表建立在不可輪回之上的一切可預先被諒解和許可的“輕”;而尼采的永恆輪回則成為了最沉重的負擔,“在永恆輪回的世界裏,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是個人需承擔的“重”。事實上,要從社會整體的進程中拋棄個人對歷史的意義,顯然是不可能的,正如法國的史書依然以羅伯斯庇爾為榮;要從個人的歷史中拋棄社會整體,顯然也是不可能的,正如“我”的親人的死與希特勒相比,不算什麼。如果從個人來說,人們背負沉重,在沉重中貼近真實、負有責任而使生命更加燦爛;如果從社會的必然趨勢來說,負擔的缺失,使個人輕鬆起來,自由也變得沒有意義。輕與重就這樣互相包含著,界限模糊,對它的判斷選擇也在其中徘徊遊移,難以抉擇。

  2)愛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關於托馬斯和特蕾莎的愛情呢?“在特蕾莎居住的城市醫院裏,偶然發現了一起疑難的腦膜炎,請托馬斯所在的科主任趕去急診。但是,出於偶然,科主任翻了坐骨神經痛病,動彈不得,於是便派托馬斯代他到這家外省醫院。城裏有五家旅館,可是托馬斯又出於偶然在特蕾莎打工的那家下榻。還是出於偶然,在乘火車回去前有一段時間,於是進了旅館的酒吧。特蕾莎又偶然當班,偶然為托馬斯所在的那桌客人提供服務。”這是使他們相遇的六次滑稽的偶然。她到布拉格來找他,他們因薩比娜爭吵,他們結婚並且養了卡列寧,他們搬離布拉格又先後回到布拉格,他因她的噩夢而憐憫她,她想知道他心裏靈與肉的爭鬥,他們不斷放棄自己的工作退居鄉下,她覺得卡列寧比托馬斯更愛她等等,他們了經歷很多很多坎坷,直至死亡的到來,才在別人眼裏被最終判定是相愛的。薩特認為,愛情的最高目標是要求別人愛自己,然而愛情雙方又都是自由的。特蕾莎的愛情表現為獨佔的欲望,她希望托馬斯不再與其他女人交往,可是她無法限制托馬斯的自由,甚至無法判定托馬斯是不是愛她。因此她擔憂托馬斯會離開他,害怕墮落,同時又渴望拋開擔憂和害怕去嘗試墮落。她與工程師實際上是嘗試了這樣的墮落,可這樣的墮落並沒有給她帶來歡樂,而是使她更懷疑托馬斯對她的愛,愛情的偶然性使她一生都活在擔憂裏。而托馬斯呢,他喜歡他的兩年休假,他辯解說愛情和性不一樣,但由於特蕾莎一直向托馬斯示弱,使他拋棄了”es muss sein”,選擇了這六次滑稽的偶然。薩特認為,愛和恨表現的都是一時之間建立統一的願望:使自己化歸別人所有和把別人化歸已有。但這目標似乎總不能達到,所以人和人之間總有衝突。

  3)進軍——偉大還是不偉大

  發生於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國內的“布拉格之春”運動,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歷史背景。昆德拉18歲成為捷克共產黨的一員,1967年在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開始批評共產黨,1968年黨籍被開除,所有作品都一下子從書店和公共圖書館消失,同時他還被禁止發表任何作品。1978年,定居巴黎,並於1981年加入法國國籍。1984年,發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對歷史和共產主義的熟悉,造就了這部小說中的許多角色,《偉大的進軍》在包含極大諷刺意味的同時,也是含義最為深刻的:

  首先是由斯大林的兒子之死,引起的上帝與糞便的爭論:上帝是人創造出來規定人的,得到了尊敬和信奉,糞便同樣也是人創造出來的,卻被厭惡和排斥;不能為伊甸園容忍的是興奮,而不是糞便等等,隨著作家的意識流動得出的推理,人類被撕開了一道口子,虛偽性和荒謬性流膿一樣流瀉出來,人就是用這樣的荒謬來統治著同類,並構成社會或者理性。20世紀前夜,尼采說“上帝死了”,人們用理性主義和科學的進步打碎了一個超驗的彼岸世界,人們自由了,不再受絕對的信仰束縛,“那麼人類存在就會失去其整個維度,成為不能承受之輕”,那麼道德的界限和上帝的品性就變得令人質疑了,對“一切價值的重估”成為一個重量,懸在人們頭上。

  接著是薩比娜對共產主義媚俗的反感,“媚俗就是所有政治家,所有政治運動的美學理想。”媚俗把細小的感動牽涉到了全人類。但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媚俗,當薩比娜發現她的媚俗是“看到寧靜、溫馨、和諧的家,家中母親慈祥溫柔,父親充滿智慧。”便認識到“在媚俗被當做謊言的情況下,媚俗必定處於非媚俗的境地。媚俗一旦失去其專橫的權利,它就像人類的任何一個弱點一樣令人心動”,薩比娜並不是反感媚俗,而是喜愛對荒謬世界的反叛。這包括她願意在畫室與托馬斯做愛,包括她“表面是清晰明瞭的謊言,背後卻是灰色難懂的真相”的畫,包括她對“被背棄的世界”的憐憫。她事實上是卡繆所認為的荒謬者,她知道生活的無趣,正如她知道老先生死後,老婦人就會去加拿大找她的兒子,但她依然熱愛她的背叛之路。

  大多數遊行者,他們在精神上無所依附,他們手舞足蹈渴望炫耀,又驚懼悲哀,才選擇來倚靠這看似莊嚴的絕對荒唐,因而為政治媚俗所利用。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女明星的湊熱鬧,法國人堅持用母語而使會議延長,小鬍子醫生爭取拯救生命垂危的病人,語言學教授對女明星的痛恨,攝影師為拍照片而踩到地雷等等。他們為著共同實踐而組合在一起,而在內裏他們依然是一群烏合之眾,以致進軍荒唐結束後就潰散,各自回到缺失自我的存在裏。

  而弗蘭茨呢,他渴望在刻板的生活裏找背叛和興奮,他對薩比娜近乎宗教的愛,使他背負著假想的薩比娜的目光的重量去做自己的選擇,又從這沉重裏滲透出他卑微而歡樂的輕鬆來,這是屬於弗蘭茨才擁有的浪漫。上帝死了之後,無法達到自為自在的人,渴望在別人的注視裏,通過他人的注視找到新的自我。

  我們在自由中選擇自己的生存方式,方式反過來成為對我們自由的限制,選擇的本身就是否定了另一種選擇。無論是薩比娜、特蕾莎、弗蘭茨,還是遊行者等等,他們的自由選擇不斷塑造著“自我”,包括死亡也是以自由作為前提而存在的自在。薩比娜選擇被背棄的世界,特蕾莎離開母親的統治投向托馬斯,弗蘭茨離開戴眼鏡的女大學生選擇參加進軍,遊行的人各自散開...選擇好的那一刻,人“像”透過氣來一樣的輕鬆,然而依然是“像”,不是真正的解脫,該背負的依然背負著。我們在自由中苦惱,在苦惱中意識到自我,我們還未定本質,也未成為自為的“可能”,不是其所是和是其所不是。

  4) 小說,哲學,存在

  二戰以後,資本主義國家的物化和人的異化越來越嚴重,存在主義在法國盛行。對存在的荒謬感,對孤獨感的擔憂,人與人的無法理解性,人的自由選擇與自我塑造,對死亡歸宿的悲觀情緒等,都是存在主義哲學討論的主題。昆德拉並不是要完全贊同存在主義,也不是完全否定,於他來說,小說探詢與哲學思考出現相近的情況,完全是巧合——抑或是小說其本身的優越性所致。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也表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可理解性:托馬斯不離開特蕾莎是由於憐憫;弗蘭茨與薩比娜有著諸多的“不解之詞”;蒙西與他的母親想法完全不一樣;甚至在《笑忘錄》中的揚與愛德維奇在海灘上漫步,心中卻是不同的畫面......他們不能完全去顧及對方的想法,或者想法根本就是衝突的,但表面上大家都那麼和諧。以前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兩個婦人在用不同的語言交談,她們不能聽懂對方說的話,但她們的交談比任何一類交談都快樂。孤獨感也從這些關係裏衍生出來,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包括將“es muss sein”由輕變重的貝多芬,包括在抱馬哭泣時發病的尼采,包括相信自己更愛卡列寧的特蕾莎等等。

  昆德拉並不想像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杜拉斯的《琴聲如訴》、卡夫卡的《飢餓藝術家》那樣極端地表現人類的孤獨感,也不想像塞繆爾·貝克特的《等待戈多》,加繆《局外人》那樣表現極端的荒謬感。在昆德拉這裏,一切衝突都被憐憫、寬容調和過,儘管這憐憫與寬容裏不存在相互懂得。這也是生活和哲學的不同之處,哲學的敘述冷冰冰沒有血肉,但生活是有溫度的、平和的。看似輕鬆的事物背後都含有隱痛,但是輕鬆對隱痛的遮蔽,使生活依然具有微小感人的溫情。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橘黃色的落日餘暉給一切都帶上一絲懷舊的溫情,哪怕是斷頭臺。”“卡列寧產下兩個羊角麵包和一只蜜蜂。”甚至“一只巨大的蝴蝶杯光線一驚,飛離燈罩,在房間盤旋。下麵,傳來鋼琴和小提琴微弱的聲音”,這樣美好結尾的描寫,都是建立在我們已經知道托馬斯和特蕾莎即將去世的基礎上。這樣的“舉重若輕”,是殘餘世界裏永恆迴響的美和牧歌,是殘酷和溫情同時從墮落中昇華的結果,它已經超越了哲學,超越了尼采“永恆輪回”的痛苦,超越了“輕者為正”的巴門尼德。“到底選擇什麽?是重還是輕?”已經不用選擇了,不是麼?無論我們被怎樣的沉重繁瑣纏繞著,被選擇、無法理解、孤獨、驚懼、荒誕等等苦惱著,都被生活淡化出“輕”來了。無論是小說還是哲學,對存在的探究都是實驗性的,小說更具有它含混唯美的優勢。

  現象學總要給“存在”找一個突然而來又準確無誤的定義,最終又認為“存在”本身並不能被定義。昆德拉用含混美學的意境,不斷對存在提出疑問,又不給予準確的答案。或許生命本來就因這些含混性而美麗,好像能被抉擇,又不能抉擇,好像很重,又以輕的方式顯現了,不一定要絕對的框定它。人類總要思考,就算有上帝,也別管上帝發不發笑。

  也許存在主義哲學已經隨著資本主義內部危機的緩解而退潮,和許多哲學、心理學一樣,都為彌補馬克思主義哲學主觀理論的不足而向馬克思主義靠近了;也許昆德拉過去所批判的極權制度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也許”昆德拉熱”已經過去了。但好的小說家反對跟隨潮流,並擁有他自己無法被代替的天地,昆德拉有這樣的一片間於哲學與含混間的美好天地。

  _知更sorgen_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读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重读。

  初读留下的仅仅是“印象”的话,再读就变得具体。初读时感觉特蕾莎纯真如婴儿,再读,察觉到这种纯真,或者说“弱”的力量。

  “天真者在不知不觉中造成伤害,却既不用受到法律惩罚,也没有所谓良知或地狱审判之煎熬,你甚至都没有借口去恨他们。”

  这本书是读书会推荐书目,届时可以聊聊这个说法。

  另,译文读起来觉得“干”。

  拍书影时,茶几上恰好有几枚橘子,叶子虽有绿意,却已无水分,干涩后残留的绿意,或许可以定义阅读时的感觉。译者是许钧。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三):轻与重

  世界很大,任谁都能找到一个支点去平衡所有的苦痛与喜乐,在轻与重之间度量出自己价值的比例坐标。

  像我,大部分时间过于随意,顺其自然的跟着心走。但在某些原则性的事情上,决绝的坚守。不计较的太多,在乎的却也死命不愿放手。

  这大抵就是轻与重的一部分吧。

  如这段洪流,一些人,看似孤单却肆意的在自己创造的剧本里逆行,随意更改结局;一些人,看似狂躁却落寞的在深夜的窗前点一支烟,独自照影。

  终有一天,所有的缺失都将被修补,无论天意或是人为。轻与重之间,滋裂一道裂缝,远看却也完满。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是在书店看的,因为心情有些焦虑并没有看完

  之所以看这本书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这本书的题目《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记忆中以前的版本好像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就现在的书名更能贴切的描述本书的内容

  就轻重而言,负担则是重,自由则是轻

  对于轻重的选择展开成为了这本书的暗线

  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则是对于这本书最好的总结

  我记得一段比较好的话:(大概)

  站在高处往下看,会觉得眩晕,是因为内心有想要往下跳的冲动,但现实的我拒绝这样的想法,并往往在这样的想法后感到后怕。。。

  也许,跳下去则是生命之轻

  现实的世界有些事是生命之重

  我们热爱生活,不能承受生命(存在)之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五):非如此不可的选择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英文书名是《THE UNBEARABLE LIGHT OF BEING》,是探讨的存在的问题,即更贴切的翻译应该是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米兰昆德拉开篇便在探讨关于存在的问题,“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消失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依,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这指明了生命是转瞬即逝的,人类经历的苦难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能时时时刻刻把自己钉在耶稣的受难十字架上,时时刻刻都忍受这重复的痛苦。当然,我们也不能忘却那段记忆,因为一旦忘记了苦难,就会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变轻了的人生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1.责任的沉重与快乐的轻浮

  对于存在中的轻与重的问题,很多答案都是模棱两可。巴门尼德回答:轻为积极,重为消极。

  托马斯是60年代布拉格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他人生的信条是“Einmal ist keinmal"(德国谚语,即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象压根儿没有发生过)。因此,智商极高的他是个享乐主义者,他的爱情是轻浮而又欢乐的。他有过两段婚姻以及数不清的情妇,他既能与一些女人私通,同时又与其他许多娘们儿继续保持短时期交往。托马斯是如此追求生命的享乐,欢愉,他认为肩负婚姻责任的生活如同蜗牛肩负着自己的房子,压抑而且沉重。托马斯对于他的情妇,有着不成文的“性友谊”,意味唯一能使双方快乐的关系与多愁善感无缘,双方都不要对对方的生活和自由有什么要求。因此单身的托马斯的生活如同云彩一般自由自在地漂浮在布拉格的天空的。

  可是特丽莎的出现,让托马斯产生了怜惜之情,鼓起了保护这个女人的勇气。在他看来,特丽莎是个被放在树脂涂覆的草篮里顺水漂来的孩子。他想到怎么能让这个装着孩子的草篮顺流漂向狂暴汹涌的江涛?于是刚流连于布拉格大街小巷中石榴裙里的托马斯,好不容易才从第一段婚姻中走出来的托马斯,选择了保护爱慕他的特丽莎,,再一次戴上了婚姻的枷锁。

  婚姻意味着忠诚,意味着身体和心灵都忠于伴侣。然而,托马斯婚后与那些情妇们的性友谊仍未断裂。特丽莎对于托马斯婚后的出轨行为是嫉妒的,在她的眼中把那些情妇们看作是会挠人,招人厌的猫,也是带着手枪把她射死在游泳池里面的裸女,以及她与那些情妇们死后一起下葬,这些反复的噩梦让特丽莎就感到害怕。而托马斯也陷入了困境,“在情人们眼中,他对特丽莎的爱使他蒙受恶名,而在特丽莎眼中,他与那些情人们的风流韵事,使他蒙受耻辱”。

  2灵魂的沉重与肉体的轻浮

  与巴门尼德相反,对于存在中轻与重的问题,贝多芬认为: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价值。各人为美感所导引,把一件件偶发事件转换为音乐动机,然后,这个动机在各人生活的乐曲中取得一个永恒的位置。

  特丽莎的母亲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并且因为孩子而失去了青春与美丽,因此她无休止地给特丽莎灌输着“母亲是生活的最高价值,而当母亲也是最大的牺牲”的理念。从小特丽莎就生活在母亲营造出来的肉体集中营的生活里,人人都差不多,灵魂是看不见的。特丽莎对于这种生活有着一种恐惧,在这里,青春和美丽一文不值,人都不过是一堆肉体。在特丽莎眼中,母亲没有灵魂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是轻浮的,以致她不得不时刻想要逃离这种生活。

  还在酒馆里当服务员的特丽莎,因为一系列机缘巧合,遇到了来自上流社会的托马斯,他声音和善,热爱读书。于是,她那悲伤、怯懦而又自我封闭的灵魂,在托马斯面前全部展露开来,她最终死死地抓住了托马斯,她眼中的终身伴侣。她认为托马斯是如此的有魅力,有着自己的灵魂,他的灵魂是有价值的,是沉重的,以致她竟能原谅托马斯的出轨,甚至与他的情妇,画家萨宾娜成了好友。

  “我们生活中的爱情是一种轻飘失重的东西,假定我们的爱情只能如此,那么没有它的话我们的生活也将不复如此。”因此,拥有着灵魂的爱情才是沉重的,有价值的,是值得度过的;没有灵魂的爱情,不过是一个肉体集中营,仅仅只是将生活重复着。

  3.气节之重与屈服之轻

  古希学家赫拉克利特曾提出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大意是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己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时,脚下的水已经不是原来的水了。人类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测定我们的决策孰好孰坏,原因就是在一个给定的情境中,我们只能作一个决定。我们没有被赐予第二次、第三次或第四次生命来比较各种各样的决断。

  苏联入侵捷克后,国内局势一片混乱,托马斯带着特丽莎逃到了瑞士苏黎世。可是特丽莎因为家庭原因又抛下当托马斯回到了水深火热的布拉格,而托马斯此时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离开自己的妻子了,于是也悄然回国。他们那种不媚俗的精神使他们饱受折磨。在苏联入侵时期,已经身为摄影师的特丽莎,不顾生命威胁,拍摄了许多苏联军队的相片,第一时间发给了外国记者,让全世界都知晓了这场镇压。回国后,她被秘密警察威胁,引诱去枪决,甚至下圈套诽谤其卖淫。她最终疲乏不堪,仍在恍惚沉思,害怕如被脚下的短命之城的河流给冲走。她想应该离开布拉格,离开这些把乌鸦活活埋在地里的孩子,离开这些警察特务,离开这些用伞武装起来的妇女。

  然而,托马斯是强壮的,是有着硬骨头的外科医生。当主治医生已接近退休年龄,很快会让托马斯接手。作为接替条件,当局让托马斯收回以前反对当局的社评。他知道他的声明会造成报社编辑的杀身之祸,也会造成祖国的混乱,但人们都相信他为了事业会从命,可是托马斯拒绝在已经被人拟好的文档上签字。紧接着他就离开了中心医院,去了乡下的小诊所,然后又被迫去当一名清洁工,最后在集体农场当司机。医生这一职业是他一生中耗费了巨大精力的东西,他现在怎么能如此迅速、坚决而且轻松地给予抛弃呢?但是他知道他“非如此不可”,当生活从严肃神圣的外科医生,变味了琐碎的体力劳动者,但他怀着艰难或沉重(der schwer gefasste Entschluss)的决心,将消极变为了积极,甚至找到了从未有过的乐融融的开心。

  很多年以后,年老的特丽莎问托马斯是否后悔。托马斯坦率而不容置疑的告诉她,“追求事业是愚蠢的,特丽莎,我没有事业。任何人也没有。认识到你是自由的,不被所有的事业束缚,这才是一种极度的解脱。”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托马斯早已云淡风轻,他从来都是如此的无悔于自己的决定,一直都是做着时代最理性的思考者。

  4.独立之重与媚俗之轻

  quot;媚俗起源于无条件地认同生命存在。 但生命存在的基础是什么?上帝?人类?斗争?爱情?男人?女人? 由于意见不一,也有各种不同的媚俗:天主教的,新教的,犹太教的,共产主义的,法西斯主义的,民主主义的,女权主义的,欧洲的,美国的,民族的,国际的。"

  画家萨宾娜并不讨厌当局管辖下的丑陋(把荒废的城堡变成牛栏),却厌恶当局企图戴上美的假面具——换句话来说,就是当局的媚俗作态。 她也厌恶那种大规模的依然有热情或依然尽力装出热情的大游行,大家都极尽全力的表示出对当局,甚至对生命的认同。这是共产主义的媚俗。有趣的是,她来到美国后,也对于她参议院朋友展示的资本主义的幸福表示深深的反感,因为资本主义的幸福也是带有媚俗的情感的。这也当她在德国时发现当地的政治组织给她开办画展的目的竟是为了张扬共产主义对艺术的压迫。她对此感到惊讶,因为这种预设的带有目的性的东西本身就是代表着一种媚俗。萨宾娜独立的思维判断到,她的敌人不是共产主义,而是媚俗,媚俗就是美学中的敌人。从此她开始隐瞒身份,唯一的目的,就是不顾一切地试图逃离人们要强加在她生活中的媚俗。她一生的敌人就是媚俗。

  大学教授弗兰茨也自认为不是媚俗的信徒。弗兰茨一直想要一种政治中经常宣传的一种伟大进军,他认为这是他精神上的爱情。其实他这种幻想就是把各个时代内各种倾向的激进派纠合在一起的政治媚俗。伟大的进军是通向博爱、平等、正义、幸福的光辉进军,尽管障碍重重,仍然一往无前。进军既然是伟大的进军,障碍当然在所难免。有一天,他机缘巧合参加了法国组织的去柬埔寨进行“伟大的进军”。去了柬埔寨,他发现自己不是主角,甚至一切都带有政治献媚的色彩。其实他来这里只是因为是个梦想家,就为了找到在远方萨宾娜关切的目光。最终却单纯的他悲惨地丧命于异乡的暴徒的拳下。

  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一部分从不站队的人群,他们思维独立,不媚俗,是集体歌功颂德场合中的沉默者,是面对强权的钉子户,即使在让他们生活在琐碎中,也找到严肃积极的意义。他们代表的是少部分的独立思考知识分子,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有一种梦想者的美学追求,一种用压迫,威逼利诱也无法动摇的“非如此不可”独立信念。

  在外人看来他们活的无比痛苦,犹如背负了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但只有他们知道,“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正如画家萨宾娜所崇拜托马斯表述的那样,“我喜欢你的原因是你毫不媚俗。在媚俗的王国里,你是个魔鬼。”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为真理的人,或许是当局统治者眼中的魔鬼,却是有良知的人的上帝。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部小说带有这隐喻式的哲学思考,包括性爱与爱情的区别与选择,个人命运与政治表达的选择,信仰与生命的选择等,它是一本能教会人承担责任,引导人们向善的哲学式小说。

  y双核巷10号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六):摘抄和一些感受

  写在开头:

  gt;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

  毕竟这类书看得比较少,所以无法与其他的进行比较,也就无法评价。但就我本身的感受来说,这些详尽的心理描写竟然与我某些情况下的心境十分切合,所以这是一本好书。

  ***

  托马斯的爱情故事:

  始终围绕着“依靠”这歌词,两人无法失去彼此,害怕失去彼此,为自己所处的强势地位而感到羞愧。

  ***

  胃疼与绝望

  gt; 他俩面对面,站在雪原中间,冻得瑟瑟发抖。

  :胃痛似乎一直有着特殊的含义,当我感到那种即将到来的巨大压力的时候都会感到胃中绞痛,就像是考试前,上台发言前。

  *这个杀手有点冷* 中Mathilda所说

  gt; Mathilda:Leon, I think I'm kina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玛蒂尔德:我想我爱上你了,莱昂。

  (Leon chokes on his milk)

  Léon: It's the first time for me, you know?

  (莱昂被牛奶呛到了)

  玛蒂尔德:这是我的初恋,你知道么?

  Léon: (wiping himself off)How do you know it's love if you've never been in love before?

  莱昂:(擦拭着牛奶)你从没恋爱过怎么知道这是爱?

  Mathilda: 'Cause I feel it.

  玛蒂尔德:我感觉到了。

  Léon: Where?

  莱昂:哪?

  Mathilda: (stoking her stomach) In my stomach. It's all warm. I always had a knot there and now... it's gone.

  玛蒂尔德:(揉着胃)我的胃,它现在很暖和,以前这儿有个结……现在没了。

  Léon: Mathilda, I'm glad you don't have a stomach ache any more. I don't think it means anything.

  莱昂:玛蒂尔德,很高兴你的胃痛好了,可是那并不代表什么。

  ***

  萨比娜,弗兰茨的故事

  gt; 假如人还年轻,他们的生命乐章不过刚刚开始,那他们可以一同创作旋律,交换动机,但是,当他们在比较成熟的年纪相遇,各自的生命乐章已经差不多完成,那么,在每个人的乐曲中,每个词,每个物所指的意思便各不相同。

  gt; 因为爱就是放弃力量

  ***

  gt; 要逃避痛苦,最常见的,就是躲进未来。在时间的轨道上,人们想象有这么一条线,超脱了这条线,当前的痛苦便不复存在。

  为什么我会沉迷于幻想

  ***

  kitsch 翻译为媚俗不是很恰当,也许“从众”更为恰当。在我看来作者对这个词是带有恶意的。可是,像我这样无趣的人生,如果连这种从众的喜悦都失去了的话,还会剩下什么呢?

  ***

  **需要注视的四类人**:

  所有人都需要有人注视我们

  一类人追求那种被无数不知名的人注视的目光,就像是那个明星

  一类人是那种众多双熟悉的眼睛注视的目光就活不下去的人,就像那些社交达人

  一类人必须活在所爱之人的目光下,就像托马斯和特蕾莎

  一类人生活在纯属想象,不在身边的人的目光下,就像托马斯的儿子

  看过这个之后,我不由得开始思考,我自己属于哪一类人?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可是一个人所处的时候巨大的孤独感又使我感到痛苦,所以我想,我也许是第四类人。我渴望被注视,尤其是渴望被我所注视的人的目光所注视,可是当那目光确确实实地落在我的身上的时候,我却又会手足无措,顾左右而言他。“人是一种社交动物”,我这么安慰着自己。我无法评价这是好是坏,我无法想象托马斯死去之后,他的儿子会是怎样的心情,如何去生活,我只希望,我不要走到那样的境地。

  ***

  弗兰茨的死亡毫无意义,就像那个被地雷炸死的记者一样。他的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生活意义,他渴望革命,但是他又不清楚这个词的真正含义,这才是kitsch。他生活在并不存在的萨瓦娜的目光下,他渴望被她认同,探索并不存在的生活意义。在他被抢劫之前的短暂瞬间,他理解了自己生活的意义,他明白了自己的生活不再这里,不在战场上,他要回到女学生身边。可是生活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就此划上了句号,就连他的葬礼,也与他的想法相悖。

  ***

  卡列宁之死 幸福的忧伤

  他们幸福,并不是全然没有忧伤,而是因为忧伤的缘故。

  这就是幸福的忧伤吧,虽然我们在当时并不会感到快乐。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七):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是我这个暑假唯一 看完了的一本书,之前看过到第二部了,但是那时候看的时候总觉得看的很困难,有点看不懂,所以这次的我觉得自己是读的。对,我觉得这本书是需要去读的,用心去读,不是想看一般小说那样看一个故事而已。

  我觉得这本书有包含很多思想的,是人大脑里的那种错中复杂的那些有时候你表达不出来的思想,所以我觉得它是一本哲学书,因为它好像会告诉你一些道理,但是又不是完全通过它文字的嘴巴,而是通过你的思想,通过它的思想去影响你的思想。

  我很喜欢他书里描写人的状态的时候的那些东西,他在写的是人脑子里的那些东西,就像有时候你的在做一件的事的时候其实你的脑子里不是完全就是静止,你还是有思想的,所以的脑子里又给你传达了一些什么东西,就像现在得我在写这个书评一样,我的脑子并不是跟着我的身体在那里写东西,他是一个分开的东西。他是在那里反应,他在给你的大脑以你想要写的东西。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但是我很喜欢他在书里面让我觉得有些分裂的那种的写作手法。就是那种感觉很真切的思想的斗争,我们脑子里总是又不停东西在那里争吵,矛盾,纠结。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八):如何不让灵魂负重

  有的人,会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头脑里的倒影,所有事情都在于你怎么看了,那么如果我们不管做的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或是别人怎么对我们,我们只要用意念去蔑视它,它是不是就能变的很轻?这种做法让肉体轻松而灵魂极度负重,书中的主人公们都十分鄙视。

  有的人,灵魂承受不了一点符合,或是说有精神洁癖,遇到任何灵魂上的侵染都选择用身体去挡,就像是托马斯为了不违背自己的信仰,从有着光命前途的医生做到了擦窗户的,最后到农村放牛。

  但事实上呢,人的灵魂和肉体并无法完全分开,人是复杂的动物,或许有一个圈子是我们永远无法逃离的,追求绝对的自由就等于自杀。

  米兰把人类的种种行为想法进行剖析,发现世界是如此的荒谬。

  既然这个世界是可笑而且无足轻重的,那么人生存的意义在哪里。

  也许就没有意义,因为人永远不可能圆满。但书中至少有一个态度:愚昧从众的随波逐流是可悲的,而为了灵魂的自由即使是飞蛾扑火也是可歌可泣

  的。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九):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米兰·昆德拉的思想带有强烈的存在主义的倾向,因此,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主题。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十):轻与重 之后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有这么一句话:生活只有一次是不算数的,一次真的不能算数。人类之所以不能幸福,便是我们的人生总是一条单向线。走在岔路上的我们,总是苦恼该如何选择;在年老之际,总有令人悔恨的事情不能释怀。

  在本书中,作者注视着许多人的生活轨迹。比如托马斯,这个生活不检点的外科医生,却总是纠结于自己的“非如此不可”,对于自己的职业的“非如此不可”,对于感情的“非如此不可”,便出现了六个巧合造成的特蕾莎之遇。

  其实我们的生活都逃不了托马斯的那个"非如此不可",即使调侃,也改变不了这个严肃的事实。被事实压在身下,紧贴地面,这个就是生命之重。有时我们可能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这种厚重感,便如牵住气球的细绳。假如哪天我们真的没有了这根细小的束缚,天知道我们将会飘到哪里。这种看似潇洒和轻松的感觉,便是生命之轻,但那天你真的会无所适从。关于这一点,想起了肖申克救赎中,那个即将出狱的老家伙,带着多么惊恐的表情。

  平常之下,很难发现那些“束缚”我们的规则和责任,其实是我们存在于此世的最好证明。当哪天,他们决定放开你之后,你会恐慌起来,恐慌自己无法承受这突如其来的轻松自在之后的空虚。没有人是喜欢虚无的。

  小说最后一个篇章,卡列宁的微笑,如此的结尾,让人分外揪心。卡列宁的时间被打破了,特蕾莎和托马斯处于一种微妙的关系,整个故事发展得已经让人不自觉伤感起来,这种伤感来的如此安静,却如此恶劣地发作在小说结束之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