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影子里的中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影子里的中国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5:56: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影子里的中国读后感10篇

  《影子里的中国》是一本由吴敬琏 / 郑永年 / [美]亨利.基辛格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今天的中国,与100年前的美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当时的美国是世界的新兴经济体,但是当时世界的霸主仍然是英国,英镑是世界的储备货币。今天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新兴经济体,美元是世界的主要储备货币。对比历史可以发现,当一个新兴的经济体崛起的时候,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可能跟它并不相匹配。这时候可能导致很多宏观判断的失误,并不是说格林斯潘故意要这样干,而是全球化所导致的经济现象使他没有看清楚问题的本质。

  中国发展起来了,全球化使得企业的效益在提升,成本在降低。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支撑着廉价产品制造业,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出现价格适度下降是正常的经济表现。那么如果试图维持价格不下降,本身就意味着出现过多的货币、过多的信贷、扭曲的经济结构。

  同样对中国来讲,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们进入了国际市场,对世界经济的运行已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汇率本身对国际经济平衡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我们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以为只要有外汇储备,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就没有问题。但事实证明了,不是这样,我们现在那么多外汇储备,事实上并没有办法真正地兑换它。当然,中美两国互相有这样高度依赖性,对未来的世界和平是一件好事。

  但有一点是比较乐观的,就是我刚才说的,现在的中国和100年前的美国很类似。无论它的发展阶段、社会矛盾,包括收入分配问题以及劳资关系问题,都有很多类似。这也为我们鼓舞着信心,我相信未来30年,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经过30年美国崛起一样,中国也会有大发展。

  我们有希望和美国一样成为世界强国,那时,影子与梦才能实现。

  《影子里的中国》读后感(二):影子里的中国,阴影下的专家

  这本书,是一些文章的合集。这些文章都是来自于当年的货币委员——李稻葵,在清华研究院办的一本杂志,每期以一个主题来讲,各方论证。

  杂志的观点是——民众的集体偏好决定了未来的中国。

  于是乎,各方大神都来用自己的观点来影响民众的偏好,进而达到“一言兴邦”的知识分子的最高境界追求。不可避免的,尺度前卫,精彩纷呈。可惜个人订阅不到,哎。

  这本书里边的文章,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者的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必然吴敬琏、何帆、秦晖、

  郑永年、厉以宁、李稻葵、张维迎、潘维、吴稼祥、杨帆、茅于轼等等等等。

  而讨论的主题,也包罗万象, 国际关系、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观察、历史翻案、公平正义。。。。。。

  而进一步看,其实大神们也不容易,有愤而论道的,有为当权者背书的,有试图煽风点火的,有怀旧的,有畅想未来的,总之,立场决定说法,算是中国当代有影响力的智库分子的群像志,相当有趣。

  书的结语是:中国梦并没有一个标准版本。

  不知算是海纳百川一团和气,还是算是风暴过后一地鸡毛。引人发笑和深思。

  《影子里的中国》读后感(三):评《影子里的中国》

  所谓的中国公知们,知识分子们写的文章,每篇文章都很不长,多个作者的多篇文章的合集。和主流媒体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都是关于中国发展的“大问题”,现实的很,关注的是现在中国的最核心的问题,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的。

  其中一章是讲价值观的,有一位作者,将价值观由内而外,分成了7个层次,最内层的是核心的人类价值观,最外层的是国际价值观,并指出了价值观一定是由外而内以此崩塌这样的理论,这个就有些牵强了……

  到后面才发现,原来跟在这篇文章后面的,好多文章都是来批判这篇文章的,哈哈。

  而且,我发现这种公知写的文章有一些特点,比如,多用问句,标题用问句,文章内也用大量的问句,反问句也好,疑问句也好,到处都是问号,苏格拉底似的好为人师。

  还有一篇文章是替“计划经济”说好话的,大意是,计划经济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有其合理之处,比如原子弹就必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才有可能实现,等等。

  《影子里的中国》读后感(四):暗处置身的智慧

  何为“影子里的中国”?面对隐晦而复杂的社会危机,“一分为二”乃至“一分为多”的“暗处置身”凸显的是中国智慧。

  何为“中国在暗处”?这是一种主动的策略,中国既有人人皆知的问题,也有着与不为人知的付出。然而,综合数十年精英们对中国变迁或变化的所见所论,或许会发现某种规律,那就是,多数中国知识精英对中国发展的判断是消极的,甚至是悲观的。

  但现实的中国却是经济奇迹、影响力崛起。相比之下,国际精英对中国的判断要乐观得多。为什么会这样?

  可能的一大原因是,中国学者可能更多是从一些普世的角度、意识形态的层面、最优秀文明的追求等角度着眼去看待、分析、建构,由此会更多地看出中国与国际主流、发达国家的差异,从而更多地为中国的不同而苦恼而寻觅改变之道。相比之下,国际学者更简单,多半从物质力量、国家能力、发展潜力等角度去思考,从而更多地从中国的强大、学习做强国及中国可能与当下世界第一的美国出现冲突等角度去思考。

  与此同时,中国内部,左中右各方所持又各异,相比左的计划观、民族观、国情观,右的市场观、民主观、普世观,中的实用观、现实观因合传统之政道和现实国策,与政府更切合,支撑着主流的合法性,而左右主要从张力上牵扯现实、影响未来。

  未来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其实,历史也非客观事实,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他们眼中的历史是不同的。正因为未来无法预测,我们才可能努力去争取最好、最合理的未来。

  相对于今天隐晦而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更大的问题,在于更新的程序与速度。

  作者芸芸,既有经济学家,又有社会观察家、历史学家,还有国际关系战略家等。

  横侧兼顾,多管齐下,我们做的正是这样一件事。

  未来留给中国的时间不会太多。所谓,《影子里的中国》。

  《影子里的中国》读后感(五):“知识体系”可以救中国?

  《影子里的中国》是一本很奇葩的书,从书里我看到了当年北大的影子:兼容并包,五花八门。当然,北大包容的是一个个特立独行的学者,这本书里包容的是乱七八糟(此处没有褒贬之意)的思想。

  书中有一篇文章叫《没有知识体系的中国怎能强大?》,作者是郑永年先生,鼎鼎大名,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虽然早有耳闻,但是郑先生的大作一本也没读过,不好置评,但是看了这篇文章真让人大跌眼镜。

  郑先生认为,中国自秦以降,从来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秦朝到近代是王权依附,近代以来,又变成了西方知识依附。“自由派学欧美,左派学苏俄”,学来学去,变成了学步邯郸的“寿陵少年”,在国际上不仅丧失了话语权,还丢掉了“原始创造力”,一搞自主创新,就山寨货全国遍布。

  可能是受篇幅所限,郑先生在文章中一味论述,没有举证,也没有分析、演绎和归纳。首先,“知识体系”指的是什么?郑先生就没有交代清楚。我们从“知识体系的缺失使得中国‘软空间’非常狭小,和中国所拥有的硬实力(如经济力量)毫不相称”,“意识形态是内部统治的软力量,缺失了有效的意识形态,中国的统治成本在迅速提高”等论述,似乎可以得出知识体系与意识形态有某种重合的结论。

  然而,接下来,郑先生又说“没有知识体系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中国没有自己的国际话语权。中国努力借用外在世界的尤其是西方的知识体系来认识自己,解释自己。”“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存着无数的西方经济学家、西方社会学家、西方政治学家,却没有自己的经济学家。”这意味着知识体系是指文化和思想(带有方法和工具性的东西)。

  紧接着,在后面一节的论述中,郑先生又把知识体系和科学方法撇清了关系,“同样产生于西方的科学方法,帮助西方人确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这跟上面的分析又有出入。

  总体来说,郑先生笔下的“知识体系”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晰,隐约可以看出它与本土文化价值有着某种关系。如果这样,郑先生就是一位文化决定论者了。这且按下不说,郑先生认为中国没有能够解释自己的学者,这个观点是笔者不能接受的。

  至于国内学者借用西方的“左右”观念,来评判和衡量国内问题(如在福利问题上,国内左派学者主张为政府扩权,右派学者主张为政府卸责,秦晖认为左右两派是在讨论“伪问题”),这是基于对现实认识不清(或者有意模糊),造成的结果,就这一问题,秦晖先生在很多文章中做了详细辨析。如果郑永年先生读过秦晖的文章,不知道还会不会得出国内学者只会用国外观点解释中国的结论。

  除了秦晖的文章,我想作为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的郑先生不可能连新儒家的文章也不读吧。新儒家们(即使是海外新儒家)又何曾用国外理论来解释中国呢?

  郑先生认为,解决中国没有知识体系的问题,“创造者就必须摆脱政治因素的控制,政治控制从思维领域退出变得不可避免。”同时,郑先生告诫统治者们“在现代社会,统治者拥有了包括‘组织’在内的各种现代化控制机制,就再没有必要通过思想的控制来实现统治权”了。

  郑先生的意思很明显,要建立“知识体系”,必须放开思想束缚。那么,这种想法有没有可能实现呢?

  这让笔者想到了中国的教育问题,这也是一个广受诟病的问题,说到解决之道,很多人说关键在于改革应试制度,甚至还有人主张取消高考。果真这样就能解决中国教育问题了吗?如果真是这么简单,问题早就解决了。那么,到底难在哪儿呢?难在根源上。教育的功用本来是发现人的兴趣,培养人的特长,使每一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就是孔子曾经说过的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可是,如今教育的主要功用不是这个,而是教人怎么思考。高考根本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而是考察和强化学生思考的方法和路径。改革考试制度,如何能改得了呢?

  郑先生认为中国人缺乏创新能力,是因为知识体系没有建立。笔者倒觉得问题是在制度(包括教育)上。理解了这些,就可以看出郑先生提出的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也是很不现实的。

  《影子里的中国》读后感(六):并不建议够购买

  我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是看到我最近挺想了解的中国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看到一半才发现是一本杂家(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评论集。看到后记,才懂得组稿人的用意,这些文章是《中国与世界观察》杂志(国内没有发行本)的过往评论文章。

  试读版的文章还可以,说的是其实是中国人普遍都知道的社会问题,政治寻租,社会流动性固化,要确保群众的产权问题以保证社会的良性发展等。读到一半之后,就会开始觉得组稿有些混乱了,据后记介绍,《中国与世界观察》采取的是左、中、右并举的组稿策略,让不同意见的知识分子在同一平台讨论对比。初衷是好,但总觉得读了一篇文章你认同的文章之后,可能后面的某些文章就难以接受的样子。由于篇幅有限,有一些文章显得空洞,论题显得大而无当,完全看不出作为一个学者把问题说通透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态度,有一些文章前面写得还不错,到了后面就草草做结,有烂尾的感觉。

  《影子里的中国》读后感(七):期待未来十年的洪流

  涉及经济和金融的部分有很多看不懂的专业术语,也许不是面向普罗大众的读物(虽然车站的书店里能找到这本书)。说来也是,这本书里的文章全部出自《中国与世界观察》杂志,而这本杂志的定位,就是“以(国家)自身战略利益为关注点,理性地超越个别利益群体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政策性刊物”,就如美国的《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是“历届总统的必读物,各路知识精英的论坛”。

  总的来说是一本好书,字字珠玑。“左”、“中”、“右”三派观点互相激荡,发人深思。印象最深的是第4章《我们的价值观在哪里?》。在“左”派潘维洋洋洒洒的文章之后,便有直接反驳潘维观点的其它文章。

  《影子里的中国》读后感(八):影子里的中国

  宁波到杭州的高铁晚点,正好把这本集子读完,四十多篇文章,三十个知名经济学者,观点互有冲突,对于未来各自有各自的判断。政法大学杨帆写文给28年计划经济翻案,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则认为计划经济属于国家对人民的强制性掠夺。李稻葵2012年撰文提出供给侧改革,实际上早在1970年铁娘子和里根就根据供给学派,开始改革。同期,吴敬琏发文警示中国经济面临硬着陆风险。人口红利之后最大的红利,农民手中的土地改革是文贯中等人最关心的。

  记得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给了哈佛商学院的罗斯和夏普利,他们的成就就是匹配理论,当时印象最深的案例就是四个医院选四个医生,最后结果一流医生去了二流医院,一流医院只招到二流医生。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中国古代案例,三国时期,诸葛家出了三个人才,诸葛亮追随了刘备,诸葛瑾入仕东吴,诸葛诞选择在曹魏做官,跟司马懿还结了儿女亲家。后人称之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这里的狗是功狗,非贬义。正如陈寿在三国志中称关张为万人敌,黄忠、赵云为爪牙。按照三国实力,魏居首,吴次之,西蜀偏于一隅,实力最弱。针对这种现象,两位学者提出了gale-shapley方法,高效解决了选择和分配的问题。

  读的书很杂,每年经济学都是必读的,能读懂经济学的毫无疑问都是高智商的

  《影子里的中国》读后感(九):中国梦不需一个标准版本,平凡人的生活亦如是

  买书的因由很诡异,吸引我的是标题《影子里的中国》,许关注所生所长之地背于阳光之处。看到这个题目没多想便下单,到手后才知是一本杂志的要闻选编。

  最喜本书的一个原因在于:对一个问题,通常会请不同背景,不同派别的人来发表看法,观点不同的人之间有攻击,但少指责,这样可以让学者的观点行程一个竞争市场,百家争鸣远远胜过一家之言,以便让真正立得住的观点赢得受众。同时也可以让读者在迥异的观点中产生思考,去选择“认同”,而非被迫“认同”,去思忖,而非盲从。这点在书中第四章“我们的价值观在哪里?”体现的尤为明显。

  此书并非一言堂,因而有的文章能说到你的内心,能引发感慨或思考,却也有观点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试图去解决问题,或者全然是人民日报社论腔,亦或是总在不厌其烦的提出问题却没有解答。不同观点的选择全全然在于读者,这也许就是本书最大的特点。

  读此书的目的,许在于想观摩下对于当下的社会现象的学术化解读。最喜后记中的一句话:中国梦没有一个标准版本。事实上,中国梦也无需一个标准版本。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之道与补救之法,以最小的成本博得最大的收益,以便更好的"圆梦",而非简单的"做梦。而“圆梦”之路千途万途,选择越多,也许决策便越难以下定,但总归越容易的找到能够执行下去,并且兼顾长短期目标的途径。

  事实上平凡人的生活是不是也是这样,时时刻刻面临矛盾与选择,迷茫与坚守,冒险与胆怯?我们又该如何决策,如何选择?

  书的副标题是“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与应对之策”,中国社会甚至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并且不断的提出问题:

  渐进式的改革能否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如何应对改革的碎片化倾向?如何应对渐进式改革的既得利益者?// 经济结构的羸弱现状?为何行政在经济中扮演如此重要角色,以致市场失衡?如何保护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如何规范产权,引导创新?// 如何去抑制政治寻租?中国是否历经一种“不稳定幻象”,行政手段压制争议是否可取?如何应对社会结构的两极分化及固化现象?// 精英主义是否只是理想主义的一个梦境?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我们是否历经思想的被殖民 // 外部环境是否容许中国继续发展,而中国是否有能力去合理的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动?

  问题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读者需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开拓以及对国之现状的了解,仅此而已。

  所有这类知识分子言论类的书籍,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多问题而少举措。许因为知识分子是讲传承的,所谓书香门第是也。草根出身的企业家不少,政客和学人却少见。因为这两个圈子都存在难以打破的壁垒,这种家学渊源加半垄断式的培养模式,一方面使学人能够规范理性有高度的思考问题,另一发面却也割裂了学人与草根民众的关系,高屋建瓴却少有联系现实,有所倡议却少可行的举措,也许就是本书最大的问题。

  我期待的文章,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是有细节以助知晓现状,有高度

  以助理性思考;批驳和倡导都立足于现实;能够进行合理的预测,而非空谈理想或者覆亡;发表的言论的初衷是正义的,而非私利的。

  《影子里的中国》和众作者,做到的很多,但远非完美。

  《影子里的中国》读后感(十):“对抗”社会下的生存法则

  “对抗”社会下的生存法则

  评《影子里的中国》

  把“对抗”概括成对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特点,是有依据的,可以轻易地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感受得到,每天发生的新闻以及我们每天经历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所体现。经济的不断发展让中国的市场变得更加有活力,但有限资源的分配屡屡发生争夺:在国际市场中各国利用各种平台对抗中国的崛起,政治、经济、文化的对抗不断发展;在国内政府不断地介入资源的分配,政府与市场“对抗”,国企与民企“对抗”,在日常的生活细节中也屡有官与民“对抗”场面。更令人担忧的是,从校园投毒案到厦门BRT纵火案,我们发现民与民“对抗”也在升级。从一个市井小民的角度来想:如果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对抗”社会下,我们还有安全感么?即使不谈什么发展,不想什么幸福,只想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我们该怎么办?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刚刚进入第三个30年不久,如果说头两个30年分别完成了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如今迫切要解决的是社会建设了。政治建设更多是执政党与政府自身建设问题,经济建设涉及的因素也相对简单;社会建设则涉及从政府到民众,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地理诸多因素,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使得改革从一开始便面临着诸多的艰难选择,很多决策也迟迟未能最终下达并实施。这个时候,是全面审视中国社会情况和历史发展状况的最佳时机,也是深入分析危机态势和民众诉求的良好时机,《影子里的中国》的各位作者们,用他们专业的眼光看待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为社会问题背后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他们对于未来的大胆展望和改革方案的大胆建议,提出了一个专业上相对完善、结构上相对完整的方案,与他们的分析同样精准。而他们心怀天下、忧思民族发展的情怀更值得我们敬佩。

  “对抗”社会下的生存法则是什么,按我的理解,就是减少对抗。政府慢慢地把行政权力从市场中撤出,国企逐渐从竞争性市场中撤出,官员们安分守己完成他们的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从统治与被统治层面上减少对抗。第二阶段是社会建设阶段,社会的法律制裁与道德约束不断健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逐渐提高,各种社会团体慢慢成长为社会服务的桥梁中介,社会建设的推进减少民众之间的对抗。第三阶段则是公民个人素质建设阶段,随着公民个人素质的提高,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融洽,对抗能进一步减少。

  2013-6-16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